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对化学键及化合物的分类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MgCl2与NaOH均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均属离子化合物B.BaCO3与H2SO4化学键类型不完全相同,均属强电解质C.乙醇与醋酸,均只含共价键,均属非电解质D.氯气与氧气,均只含共价键,均只做氧化剂2、若使下列物质水溶液的浓度增大,可选用加热蒸发的是A.浓盐酸 B.稀硫酸C.饱和食盐水 D.饱和硫酸铜溶液3、下列各组中两种气体所含的原子数一定相等的是()A.质量相等、密度不等的氮气和一氧化碳B.温度相同、体积相同的氧气和氮气C.体积相等、密度相等的一氧化碳和乙烯D.压强相同、体积相同的氮气和氧气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液溴易挥发,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B.能使润湿的淀粉KI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一定是Cl2C.某溶液加入CCl4,CCl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D.某溶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含有Ag+5、实验室制取少量干燥的氨气涉及下列装置,其中正确的是A.是氨气发生装置B.是氨气发生装置C.是氨气吸收装置D.是氨气收集、检验装置6、下列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氯气溶于水:Cl2+H2O===H++Cl-+HClOB.Fe溶于足量稀硫酸:2Fe+6H+===2Fe3++3H2↑C.AlCl3溶液中滴入过量稀氨水:Al3++4OH-===AlO2-+2H2OD.过氧化钠投入水中:Na2O2+2H2O===O2↑+2OH-+2Na+7、下列各选项中,不能满足如图一步关系选项是()A.X为铜、Y为氧化铜、Z为硫酸铜 B.X为二氧化碳、Y氧气、Z为一氧化碳C.X为碳酸钙、Y氧化钙、Z为氢氧化钙 D.X为氢氧化钠、Y氯化钠、Z为碳酸钠8、下列反应中不能得到氢氧化铝沉淀的是()A.硫酸铝溶液与过量的氨水混合 B.氯化铝溶液中加入几滴烧碱溶液C.偏铝酸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盐酸 D.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9、将铁的化合物溶于盐酸,滴加KSCN溶液不发生颜色变化,再加入适量氯水,溶液立即呈红色的是A.Fe2O3 B.FeCl3 C.Fe2(SO4)3 D.FeO10、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某同学用下表所示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分类,其中甲与乙、丙、丁是包含关系。下列各组中,有错误的组合是选项
甲
乙、丙、丁
A
常见干燥剂
浓硫酸、五氧化二磷、碱石灰
B
常见合金
不锈钢、焊锡、生铁
C
常见营养物质
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
D
常见碱
烧碱、纯碱、熟石灰
A.A B.B C.C D.D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Na2O与Na2O2都能和水反应生成碱,它们都是碱性氧化物②品红试液可以检验SO2气体③酸雨的PH等于5.6④常温下金属铝、铁遇浓硝酸、浓硫酸发生钝化,所以可以用铝罐或铁罐贮存、运输浓硫酸、浓硝酸。A.都正确 B.②③④ C.②③ D.②④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B.置换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C.氧化剂发生氧化反应D.有单质参加或者生成的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13、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32g氧气所含的原子数为NAB.标准状况下,22.4L四氯化碳的分子数为NAC.0℃,101kPa下,44.8L氮气所含有的分子数为2NAD.常温常压下,1mol氦气含有的分子数为2NA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固体氯化钠不导电,所以氯化钠不是电解质B.铜丝能导电,所以铜是电解质C.氯化氢水溶液能导电,所以氯化氢是电解质D.二氧化碳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二氧化碳是电解质15、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共价键的是()A.NaOH B. C.Ne D.16、某同学将一块铝箔用砂纸仔细打磨,除去表面的保护膜,用坩埚钳夹住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观察到的现象是()A.剧烈燃烧 B.发出耀眼白光 C.熔化的铝滴落 D.失去金属光泽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NaCl、Na2SO4、CaCl2、CuSO4、Na2CO3,将固体放入水中,经搅拌后变为无色溶液;在溶液里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盐酸,沉淀全部溶解并有气体放出,由此推断:(1)原固体肯定有___。(2)原固体肯定不存在___。(3)不能确定是否存在___。18、已知A是一种常见金属,F是一种红褐色沉淀,试根据图中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A、C、F、G的化学式:A_________,C________,F________,G_________。(2)检验D中阳离子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保存C溶液时要加固体A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4)写出下列转化的离子方程式或化学方程式。①E→F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C→D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下图是实验室制取SO2并验证SO2的某些性质的装置,请回答:(1)在⑥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①中的实验现象为石蕊溶液____________,此实验证明SO2具有____________的性质。(3)②中的品红溶液________,证明SO2有________性。(4)③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SO2有____________性。(5)④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证明SO2有______性。(6)⑤的作用是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20、如图是实验室研究潜水艇中供氧体系反应机理的装置图(夹持仪器略)。(1)A装置为CO2的发生装置,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2)B装置可除去A装置中可能挥发出的___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3)C装置为O2的发生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D装置可除去C装置中未反应的__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5)E装置为排水法收集O2的装置,检验所收集的气体为O2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6)C装置中固体由淡黄色完全变为白色,检验固体成分的实验方案为取少量C装置中反应后的固体溶于水,向溶液中滴入过量___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固体中含有___;过滤,向滤液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若__且不褪色,则证明固体中含有__。21、分离混合物在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某含有金属钨(W)、WO2、WO3、W2O5的混合物,欲从该混合物中分离出WO3和W2O5,并冶炼金属钨,其流程如图所示.请阅读资料卡片并回答下列问题.(资料卡片)i.WO3易溶于NaOH、Na2CO3和Na2C2O4(草酸钠)溶液并形成钨酸盐(Na2WO4);W2O5易被氧化,也能溶解在上述溶液中;金属钨和WO2不溶于上述溶液.ii.WO3几乎不与无机酸反应.iii.钨化合物在不同溶剂中的浸取率见下表(浸取是用溶剂溶解固体混合物,以分离可溶性组分及残渣的过程.若浸取率为100%,则固体中的可溶组分全部溶解在溶剂中).溶剂煮沸时间(min)W2O5(%)WO3(%)WO2金属钨①100g/LNaOH②300g/LNa2CO3③50g/LNa2CO3④饱和Na2C2O4⑤饱和Na2C2O4(在CO2气氛下浸取)257306012072.376.41004.2<0.5100100100100100未检出未检出(1)步骤Ⅰ和Ⅳ均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步骤Ⅱ、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WO3既属于金属氧化物,也属于____(填“酸性”、“碱性”)氧化物,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步骤Ⅰ是将WO3分离出来,选用的试剂a是⑤,理由是______.(5)步骤Ⅳ可将W2O5分离出来,选用的试剂b是____,固体E中含有的物质是___,D中的溶质是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B【解析】
A.MgCl2中只有离子键,A错误;B.BaCO3与H2SO4化学键类型不完全相同,前者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后者只有共价键,都属强电解质,B正确;C.乙醇与醋酸,均只含共价键,乙醇是非电解质,醋酸是电解质,C错误;D.氯气与氧气,均只含共价键,不一定均只做氧化剂,例如氯气可以作还原剂,D错误;答案选B。【点睛】选项C是易错点,注意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区别。化合物在水溶液中或受热熔化时本身能否发生电离是区别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理论依据,能否导电则是实验依据。另外也需要注意电解质和化合物的关系。2、B【解析】
A.浓盐酸有挥发性,加热蒸发的过程中会有HCl挥发出,所得溶液浓度会降低,故A错误;B.硫酸是高沸点酸,稀硫酸加热蒸发部分水分后,所得溶液浓度会增加,故B正确;C.饱和食盐水蒸发的过程中会有NaCl析出,溶液冷却后恢复到原温度,所得溶液仍为NaCl的饱和溶液,溶液浓度未改变,故C错误;D.饱和硫酸铜溶液蒸发的过程中会有硫酸铜晶体析出,溶液冷却后恢复到原温度,所得溶液仍为硫酸铜的饱和溶液,溶液浓度未改变,故D错误;故答案为B。3、A【解析】
A.氮气和一氧化碳的摩尔质量相等,质量相等时其物质的量相等,二者都是双原子分子,故原子数一定相等,故A正确;B.温度、体积相同条件下,影响气体分子数目的因素还有压强,由于两者的压强不一定相等,则两气体的物质的量不一定相等,故含有的原子数目不一定相等,故B错误;C.体积和密度相等,则两气体的质量相等,由于其摩尔质量相等,则两者的物质的量相等,二者原子数之比为1:3,故含有原子数目之比为1:3,故C错误;D.压强、体积相同条件下,影响气体分子数目的因素有温度,二者所处温度不一定相等,则原子数不一定相等,故D错误;答案选A。【点睛】影响气体体积的外界因素有温度、压强等条件,在研究比较气体体积时,要考虑外界条件(温度、压强)相同的情况下进行比较。4、A【解析】
A.溴易挥发,可用水封;B.湿润的KI淀粉试纸接触某气体而显蓝色,说明气体和碘离子反应把碘离子氧化为单质碘,遇到淀粉变蓝;C.碘盐易溶于水,不易溶于CCl4;D.该题中,产生的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有可能是氯化银,也有可能是硫酸钡。【详解】A.溴易挥发,密度比水大,可用水封,A正确;B.NO2气体、溴单质等也可以把碘离子氧化为单质碘,碘单质遇到淀粉变蓝,B错误;C.碘盐易溶于水,不易溶于CCl4,则碘盐溶于水,在溶液中加入CCl4,振荡,不会发生萃取,C错误;D.某溶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不一定含有Ag+,有可能含有SO42-,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A。【点睛】本题考查卤族元素的知识,熟悉溴的物理性质,碘单质的特性,萃取的原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5、B【解析】
A.NH4Cl固体受热分解生成的NH3和HCl在试管口遇冷会重新化合生成NH4Cl,故A错误;B.将浓氨水滴到生石灰固体上时,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会导致NH3逸出,此为氨气的发生装置,故B正确;C.NH3极易溶于水,为防止倒吸,倒置的漏斗口刚接触水面即可,不能浸于水中,故C错误;D.收集NH3时,为防止NH3与空气形成对流使收集的NH3不纯,通常在导管口放置棉花团,故D错误;答案选B。6、A【解析】
A.氯气溶于水,氯气与水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其离子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次氯酸为弱酸,不能拆写,A正确;B.稀硫酸不具有强氧化性,其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B错误;C.稀氨水为弱碱,Al(OH)3不溶于弱酸弱碱,其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H2O=Al(OH)3↓+3NH4+,C错误;D.反应未配平,过氧化钠投入水中:2Na2O2+2H2O===O2↑+4OH-+4Na+,D错误。7、D【解析】
A.铜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硫酸铜溶液与铁反应生成铜,故A不选;B.二氧化碳发生光合作用生成氧气,氧气与碳反应可生成一氧化碳,CO继续燃烧生成CO2,故B不选;C.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CO2反应生成碳酸钙,故C不选;D.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氯化钠不能直接转化生成碳酸钠,故D选。故选D。【点睛】根据侯德榜制碱法可以用氯化钠饱和溶液中通入氨气和二氧化碳制得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再受热分解可得碳酸钠,氯化钠无法直接制得碳酸钠。8、C【解析】
A.硫酸铝溶液与过量的氨水混合,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因为氢氧化铝不溶于弱碱氨水中。B.氯化铝溶液中加入几滴烧碱溶液,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因为烧碱量较少,不会使生成的沉淀溶解。C.偏铝酸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盐酸,因为盐酸过量,生成的氢氧化铝沉淀溶解于盐酸中。D.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因为氢氧化铝不溶于弱酸。答案选C。【点睛】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9、D【解析】
铁的化合物溶于盐酸后滴加KSCN溶液不发生颜色变化,说明其中不含铁离子,再加入适量氯水后溶液变红色,说明溶于盐酸后的溶液中存在亚铁离子,Fe2O3、FeCl3、Fe2(SO4)3溶于盐酸溶液中均有Fe3+的存在,滴加KSCN溶液会产生红色,而FeO溶于盐酸生成FeCl2,故选D。【点睛】加入适量氯水后溶液变红色,说明溶于盐酸后的溶液中存在亚铁离子是解答的突破口。10、D【解析】
A.常见的干燥剂包括浓硫酸、P2O5、碱石灰等,A项正确;B.不锈钢、焊锡、生铁、铝合金等是常见的合金,B项正确;C.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属于常见的营养物质,C项正确;D.纯碱属于盐,不属于碱,D项错误;答案选D。11、D【解析】
①Na2O2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故①错误;②SO2能使品红试液褪色,加热后恢复原色,所以品红试液可以检验SO2气体,故②正确;③酸雨的PH小于5.6,故③错误;④浓硫酸、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常温下金属铝、铁遇浓硝酸、浓硫酸发生钝化,所以可以用铝罐或铁罐贮存、运输浓硫酸、浓硝酸,故④正确。选D。12、A【解析】
A.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为化合价变化,其实质是电子的转移,故A正确;B.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作用,生成另外一种单质与外一种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C.氧化剂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故C错误;D.2O3=3O2反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故答案选A。【点睛】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为化合价变化,其实质是电子的转移;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有单质参与的化合反应或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而有单质加或者生成的反应不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13、C【解析】
A、氧气由氧原子构成,故32g氧气中含有的氧原子的物质的量n==2mol,即2NA个,选项A错误;B、标况下,四氯化碳为液态,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其物质的量和分子个数,选项B错误;C、0℃,101kPa即为标况,而标况下,气体摩尔体积为22.4L/mol,故44.8L氮气的物质的量n==2mol,故含有的氮气分子为2NA个,选项C正确;D、1mol氦气中含有的分子个数N=nNA=NA个,选项D错误。答案选C。14、C【解析】
A.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氯化钠溶液或熔融氯化钠能导电,所以氯化钠是电解质,A项错误;B.铜是单质,不属于电解质,B错误;C.氯化氢是化合物,在水溶液中电离出氢离子与氯离子,可以导电,则氯化氢是电解质,C项正确;D.二氧化碳的水溶液能导电,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发生电离产生了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碳酸是电解质,而二氧化碳本身不导电,是非电解质,D项错误;答案选C。【点睛】值得注意的是,能够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能够导电的物质可以是金属单质,可以是电解质溶液,但都不属于电解质;电解质要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才能导电。两者概念不可混淆。15、A【解析】
A.NaOH中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氢氧根内部氢原子和氧原子间存在共价键,故A选;B.Na2S中钠离子与硫离子之间形成离子键,没有共价键,故B不选;C.Ne属于单原子分子,不存在化学键,故C不选;D.SiO2只含Si、O之间的共价键,不含离子键,故D不选;故答案选A。16、D【解析】
铝极易与氧气反应,在表面上形成氧化铝,而失去金属光泽,其熔点高于铝的熔点,故加热时,熔化的铝不会滴落,故选D。【点睛】考查铝的化学性质,铝燃烧的现象的判断,铝极易与氧气反应,在表面上形成氧化铝,其熔点高于铝的熔点,故加热时,熔化的铝不会滴落,由此分析解答。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Na2CO3CaCl2、Na2SO4、CuSO4NaCl【解析】
部分该固体溶于水,可得到澄清的无色溶液,一定不含CuSO4,再向其中加入BaCl2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盐酸,沉淀全部消失并有气体放出,则沉淀是碳酸钙,一定含有Na2CO3,一定不含Na2SO4、CaCl2,可能含有NaCl,以此解答该题。【详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一定含有Na2CO3,故答案为:Na2CO3;
(2)一定不含有Na2SO4、CaCl2、CuSO4、CaCO3,故答案为:Na2SO4、CaCl2、CuSO4;
(3)不能确定是否含有NaCl,故答案为:NaCl。18、FeFeCl2Fe(OH)3Fe2O3取D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几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证明含Fe3+(答案合理即可)防止Fe2+被O2氧化变质4Fe(OH)2+O2+2H2O=4Fe(OH)32Fe2++Cl2=2Fe3++2Cl-【解析】
A是一种常见金属,F是一种红褐色沉淀,由转化关系可知F为Fe(OH)3,A为Fe,Fe与氧气反应生成B为Fe3O4,四氧化三铁与盐酸反应得到氯化亚铁与氯化铁,故Fe与盐酸反应得到X为氢气、C为FeCl2,可推知E为Fe(OH)2、D为FeCl3,G为Fe2O3。【详解】(1)根据分析可知A为Fe,C为FeCl2,F为Fe(OH)3,G为Fe2O3,故答案为:Fe;FeCl2;Fe(OH)3;Fe2O3;(2)D为FeCl3,含有阳离子为Fe3+,检验Fe3+离子的方法为:取少量D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若溶液变红色,证明有Fe3+,故答案为:取D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几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证明含Fe3+(答案合理即可);(3)FeCl2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保存FeCl2溶液时加固体Fe,防止Fe2+被氧气氧化,故答案为:防止Fe2+被氧气氧化;(4)E转化为F是氢氧化亚铁被氧气氧化生成氢氧化铁,现象是: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反应化学方程式为4Fe(OH)2+O2+2H2O=4Fe(OH)3,C→D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故答案为:4Fe(OH)2+O2+2H2O=4Fe(OH)3;2Fe2++Cl2=2Fe3++2Cl-。【点睛】本题涉及Fe元素单质化合物的性质及转化,物质的颜色是推断突破口,再结合转化关系推断各物质,掌握元素化合物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9、Na2SO3+H2SO4(浓)===Na2SO4+H2O+SO2↑变红酸性褪色漂白有淡黄色沉淀生成氧化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还原吸收二氧化硫,防止二氧化硫污染环境SO2+2NaOH===Na2SO3+H2O【解析】
(1)亚硫酸钠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硫酸钠和水;(2)二氧化硫溶于水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3)根据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分析;(4)根据二氧化硫具有氧化性,H2S具有还原性分析;(5)根据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分析;(6)二氧化硫有毒,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为酸性氧化物能够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详解】(1)⑥中为亚硫酸钠和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O3+H2SO4(浓)=Na2SO4+H2O+SO2↑;(2)二氧化硫溶于水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为二元中强酸,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即①中的实验现象为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此实验证明二氧化硫是酸性气体;(3)二氧化硫与品红化合生成无色物质,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故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4)SO2中+4价S具有氧化性,硫化氢中-2价S具有还原性,二氧化硫能把硫化氢氧化成单质硫,本身被还原成单质硫,反应方程式为SO2+2H2S=3S↓+2H2O,所以③中的实验现象是有淡黄色沉淀生成;(5)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其褪色;(6)二氧化硫有毒,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二氧化硫能够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所以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即⑤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二氧化硫污染环境,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2NaOH=Na2SO3+H2O。【点睛】本题考查了SO2的性质的实验设计和性质分析判断,掌握二氧化硫酸性氧化物性质、漂白性、氧化性和还原性等是解题关键。20、CaCO3+2H+=Ca2++H2O+CO2↑HClHCO3—+H+=H2O+CO2↑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CO22OH-+CO2=CO32—+H2O取出集气瓶正放于桌面上,将一根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证明所收集的气体为O2CaCl2Na2CO3溶液变红NaOH【解析】
根据实验装置图,A装置中稀盐酸和大理石制取二氧化碳,B装置中可以用饱和的碳酸氢钠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C装置中二氧化碳、水分别和过氧化钠反应放出氧气,D装置是用氢氧化钠吸收未反应的二氧化碳,E装置为用排水法收集制得的氧气,据此分析解答。【详解】(1)A装置为CO2的发生装置,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a2++H2O+CO2↑,故答案为CaCO3+2H+═Ca2++H2O+CO2↑;(2)A装置中稀盐酸和大理石制取二氧化碳,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生成的二氧化碳中含有氯化氢,为了制取纯净的二氧化碳,应该用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除去氯化氢,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H+═H2O+CO2↑,故答案为HCl;HCO3-+H+═H2O+CO2↑;(3)A装置制得的二氧化碳能够与过氧化钠反应产生氧气,反应为:2Na2O2+2CO2═2Na2CO3+O2,从B中出来的气体含有水蒸气,水蒸气能够与过氧化钠反应产生氧气,反应为:2Na2O2+2H2O═4NaOH+O2↑,故答案为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4)C装置中二氧化碳、水分别和过氧化钠反应,通过D装置有未反应的二氧化碳,氢氧化钠和酸性氧化物二氧化碳能够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产品召回风险承担协议书
- 2025年度生物科技私下股份分配与成果转化协议书
- 2025年度再婚家庭婚姻和解及子女抚养协议
- 2025年度企业年鉴图文编纂及出版协议
- 2025年度安防系统智能化升级与维护合同
- 2025年度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咨询合同模板
- 旅游景区民宿租赁居间合同
- 2025年度保险销售人员劳动合同解除与赔偿规范
- 2025年度三年劳动合同涨薪与员工职业规划辅导合同
- 2025年度双方经济纠纷一次性解决及确认协议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班会教案
- 第2章导游(课件)《导游业务》(第五版)
- 成品仓主管述职报告
- 血液透析诱导期健康宣教
- 第十六章二次根式单元复习题-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 2023-2024新版北师大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 风电场升压站培训课件
- 无人机固定翼行业报告
- 小区门窗拍摄方案
- 初中历史期中考试分析报告
- 企业反商业贿赂法律法规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