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杆塔建设技术标准_第1页
智能杆塔建设技术标准_第2页
智能杆塔建设技术标准_第3页
智能杆塔建设技术标准_第4页
智能杆塔建设技术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71总则 2术语 23基本规定 44杆塔 54.1一般规定 54.2杆体 54.3设备安装位置 4.4杆体接口 64.5安全设计 7 5.1一般规定 5.2设备功能及指标 6附属配套 6.1供配电系统 6.2配套管道 6.3综合机箱 6.4管理平台 7建设 7.1一般规定 7.2杆塔改造 7.3杆塔规划 7.4杆塔施工 7.5设备安装 8 8验收 8.1一般规定 8.2新建杆塔验收 8.3挂载设备验收 8.4附属配套验收 20附录A智能杆塔设计方案 附录B山西省主要城市风压基本值 23 24 条文说明 299 2 4 4.3EquipmentInsta 6 6 25ExplanationofProvisi 遥控、遥调、遥视功能,根据经纬度、时区、集中放置供电设备、光缆交接设备、各业务需求3控制设备等提供运行环境的空间,可为挂载设4564.2.5杆体材料要求设计和制造标准应符合《移动通信工程钢塔桅结构设计规范》YD/T5131的相关杆体规定。智能杆塔的材质选用应满足安全和功能要求,并保证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杆体厚度应综合考虑4.2.6杆体上预留设备安装空间,内部预留穿线空间。门孔、接线端子特殊情况下应高位安装,避免发生门孔、接线端4.3.1智能杆塔宜自下而上分为四层,第一层高度为0m~2m,主度为2m~5m,主要搭载信息发布屏、特色主题艺术附挂、公共广播等功能设备;第三层高度为5m~8m,主要搭载视频采集、交通1对于高度在8m~10m的杆塔,无线设备位置宜在距杆顶向2对于高度10m以上的杆塔,无线设备位置宜在距杆顶向下74抗震性应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中的相关2)当杆塔高度超过15m(含)时,应设置避雷针,避雷针8应用圆钢或钢管制成,其直径不应小于下列数值:圆钢16mm、钢管25mm,壁厚不应小于2.5mm;应确保所有挂载设备均在避雷针塔应设置引下线,避雷针与引下线之间应采用螺栓连接,避雷针与3)在引下线附近保护人身安全需采取的防接触电压和跨步2交流低压配电防雷1)对于传统无线站点环境的安装场景,按照标准《无线基2)与居民共用电、不设置独立配电箱的系统,应在共用的3设备及天馈防雷1)杆塔电气设备可触及的金属部分均应严格按照要求做接《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GB50689中的相关规定。2)杆塔的杆体及构件、设备外壳、配电及控制箱等外露可导电部分应进行保护接地,电气系统接地型式宜采用TN-S系统或3)通信设备下方应安装专用接地排,作为其接地参考点。4)设在路灯杆等环境下的主设备和天线可以直接固定在杆4进出管线防雷1)对于传统无线站点环境的安装场景,按照标准GB506892)进出杆塔的线缆应选用具有金属护层的电缆,也可将缆9合《信息技术设备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GB4943.1、IEEE6.2.5管道穿越机动车通行的地段时应采用满足承压强度的保护管。6.3.1综合机箱应酌情与智能杆塔配套设置,各功能模块不应单独6.3.3综合机箱箱内各回路应配置含通信功能的多功能计量表、电要求≤1Q,综合机箱外壳要求达到防水IP54,电源配备浪涌保护器。6.4.1智能杆塔系统应建立统一的运营管理平台,将各挂载设备子6.4.2数据信息提供方在共享数据信息的全过程中应对数据需求方进行身份鉴别和授权管理,数据提供方应保证数信息,并配合做好共享数据信息使用全过程监管。政府各相关部门需要共享公安监控设备视频图像信息的,相关信息资源应当由属地6.4.3运营管理平台的设计应综合考虑预留与各应用业务系统、政府系统(如应急系统)等对接接口,各单位开发管理平台时,应由主管部门提供一套公共API接口和协议,以便未来第三方以及管理6.4.4运营管理平台应遵循《系统与软件工程系统与软件质量要求和评价(SQuaRE)第1部分:SQuaRE指南》GB/T25000.1、《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22239、《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要求》GB/T20269、《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GB/T28181和《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工程管理要求》GB/T20282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第82号令《互联网安全保护技术措施规定》的有关规定。6.4.5运营管理平台应具备系统管理、资源管理、告警监控、统计分析、移动端App管理等功能。7.2.1对于现有存量杆塔资源可优先考虑改造利旧,节约建设成本。改造杆塔前必须经过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评估鉴定;原有杆塔评估不合格的,应选择改建智能杆塔;原有杆塔评估合格的,应根据评估结果加装重量较轻、用电负荷不高的设备。对评估合格的杆塔,可在杆塔合适高度处通过抱箍的方式安装设备,抱箍应符合《架空通信线路铁件抱箍类》YD/T206.27中的相关要求;或将机架单元固定在杆塔上,通过增加背板安装设备,设备安装必须满足7.3.2智能杆塔布设应考虑建设维护方便,选择安全、卫生、无强7.3.3智能杆塔应设在设施带、绿化带或安全有效区域,杆件、设7.3.4智能杆塔布设应符合安全性要求,应远离高压线;站址设置在民用建筑附近时,应保证建设的4对于配置UPS电源装置的供电系统,第一层(0m~2m)图A.0.18m智能杆塔设计方案(示意图)L智能照明特色主题艺术附挂一体化多媒体箱一键呼叫图A.0.210m智能杆塔设计方案(示意图)省市名城市名海拔高度(m)10年一遇风压(kN/m²)压(kN/m²)100年一遇风压山西河曲阳泉市隰县临汾市阳城《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GB50689《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验收规范》GB51120《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2部分:交流充电接口》《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3部分:直流充电接口》《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要求》GB/T20269《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工程管理要求》GB/T20282《视频安防监控数字录像设备》GB20815《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22239《道路与街路照明灯具性能要求》GB/T248《系统与软件工程系统与软件质量要求和评价(SQuaRE)第《公路交通气象监测设施技术要求》GB/T336《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信息安全技术要求》GB《公共安全重点区域视频图像信息采集规范》GB37300《智慧城市智慧多功能杆服务功能与运行管理规范》GB/T《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通信局(站)在用防雷系统的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YD/T《小型无线系统的防雷与接地技术要求》YD/T3007《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CJJ89《城市户外广告和招牌设施技术标准》CJJ/T149《道路照明灯杆技术条件》CJ/T527 37 38 42 44 441.0.12019年9月20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印发了《山西省加快5G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若干措施的通知》,其中明确了“免费开放公共建筑和杆塔等资源支持5G基站建设”的支持政策。目前道路杆塔仅适用于单一的建设标准,共建共享难度3.0.2智能杆塔设计,应便于设备的安装、更换、拆卸、维护,挂3.0.3智能杆塔主要应用于商业区、城区道路、旅游景点、居民区商业区以商业为主的步行街,人口密度大66旅游景点居民区一般四层楼15m左右的高度,楼间距包含高档和普通居民小区密度较高,楼间距较小虑冗余荷载和位置,保证后期功能扩展的承塔内部预留穿线通道(路径),满足强、弱电线缆分离要求;设备体预留接口扩展设备,建设完成后设备位置造型简单,成本造价较低,适用于城市大面积较明确的市区主干道沿线等。滑槽式:在杆通过连接件灵活安装在滑槽上,可灵活选择4.3.2移动通信设备的建议挂载位置可参见图1,具体安装位置应棒相互连接的接地方式;若地网的接地电阻杆体地基3m远范围设置封闭环形(矩形)接地体,并与杆体地基3设备及天馈防雷1)对于H型和T型安装环境,馈线在室外杆塔或抱杆的设2)设备可采用独立的,不小于4mm²的接地线就近接地(如塔体、抱杆杆体、广告箱金属架、楼顶避雷带等)。3)安装在非传统无线站点环境,且在非暴露区环境时,也可采用电源线供电三芯线中的PE线接地,而无须采用单独的接地4)当RRU采用交流或直流远供时,交/直流防雷箱的最大允许电流应根据RRU的工作电流确定。室外型交/直流防雷箱与抱杆5)当采用室外一体化UPS、一体化直流电源就近为RRU供电时,应在市电交流引入处配置二端口1+1、串联两级、最大通流能量为80kA或100kA的SPD防雷箱。室外一体化UPS设备和室卧母-同-周用司MEc5G部署初期5G灵活部署架构支持多种业务诉求图25G基站部署方式示意图表2省内主要通信厂家5G设备参数参考厂家64T64RAAU(RRU+天线)典型功耗体积供电表3挂载5G设备需求参考(按2扇区考虑)网络需求典型功率空开需求96.1.3智能杆塔引电和用电要求:1供电设计应综合考虑各挂载设备的用电负荷。单个智能杆塔(不含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类)的用电负荷应满足以下要求:——I类智能杆塔的用电负荷不宜低于1kW(如挂载2×智能照智能杆塔);——Ⅱ类智能杆塔的用电负荷不宜低于3kW(如挂载2×智能照采集+2×微基站的智能杆塔);——Ⅲ类智能杆塔的用电负荷不宜低于5kW(如挂载2×智能2应根据智能杆塔配置功能的总体情况,计算对智能杆塔箱式3移动通信基站宜与智能照明系统分路敷设并单独计量用电4每根智能杆塔上挂载设备的电源宜统一接入、统一管理,支设备名称说明照明设备30W~400W(LED灯)移动通信2000W(1套宏基站2扇区)1000W(1套微基站2扇区)公共WLAN公共广播环境监测气象监测一键呼叫信息发布屏220V/380V直供;在重要区段考虑后备电需求,可采用220V/380V220V/380V直供,新增交转直模块,为AAU/RRU提供直流电;在重要区段考虑后备电需求情况下,可采用220V/380V直供,新增室外模块化直流电源(含电池),为设备供电,或是采用直流远供,为设备进行拉远供电(机房侧配置后备电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