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基坑支护工程伺服钢支撑实施方案_第1页
中建基坑支护工程伺服钢支撑实施方案_第2页
中建基坑支护工程伺服钢支撑实施方案_第3页
中建基坑支护工程伺服钢支撑实施方案_第4页
中建基坑支护工程伺服钢支撑实施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创业大楼基坑支护工程伺服钢支撑实施方案版本:(格式最终版)2023年2月7日目录1.工程概况 .工程概况1.1项目参建单位工程名称:创业大楼项目项目地点:上海市杨浦区四平社区C090302单元D03-02地块内(同济大学东校区)建设单位:设计单位:集团)有限公司勘察单位:集团)有限公司监理单位:1.2工程介绍135858平方米,结构形式为装配式框剪结构。地上21层,地下3层,地下建筑主要为科研用房、地下停车库及设备用房,基坑埋深16.5米。图1.1基坑平面示意图2.编制依据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9-2012)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年版)5.《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6.《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7.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TJ08-61-2018)8.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基坑工程技术标准》(DG/TJ08-61-2018)9.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l8-2012)10.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18)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1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标准(GB50300-2013)13.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17)1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16)15.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2011)16.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AQT9002-2006)17.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建设标准化技术文件《基坑工程伺服钢支撑系统应用技术要求》(Q/SD-JS-J-KS-DZ0008-2018)(参考)3.伺服支撑设计方案3.1支撑布置图C区基坑净长度70.5m,宽17.3m,开挖深度16.3m。设置4道支撑,第1道混凝土支撑,第2~4道为∅609钢管支撑,其中端部采用混凝土支撑。第二道钢支撑中心标高为-5.3m,第三道钢支撑中心标高为-9.30m,第四道钢支撑中心标高为-13.2m,支撑采用Φ609*16钢管支撑。钢支撑端部支座按图纸采用10mm厚的三角钢板,直角边为150*350mm,焊接在预埋件上,用于支托钢管撑端部钢板,每根支撑设置4块钢板,伺服总成长度为885cm。所有钢支撑均采用伺服系统,每层16根,共48根。每层伺服钢支撑选择2处(2-4,2-13)布置激光收敛计用于测量两边地墙变化距离。安装在对应支撑上方0.5米处。第二至第四道钢支撑轴力设计预设值依次为2200KN、2000KN、2400KN,压力变化±50KN。千斤顶活塞行程为200mm,考虑工作中的安全性,可工作行程<180mm。由于后续加载及测控需预留部分行程,支撑头总成端面与地连墙之间距离须<100mm。钢支撑最大承载轴力300t,报警值设置为270t。图3.1基坑平面图图3.2泵站、电箱布置图图3.3基坑剖面图图3.4总成安装示意图3.2伺服支撑油管排布伺服支撑油管按照横平竖直的原则排布,每台泵站控制8根伺服支撑,根据现场情况泵站放置在基坑南北两侧,油管从泵站引出,排布在护栏上,然后竖直放下。表3.1支撑轴力伺服系统连接油管统计表伺服支撑编号油管长度(m)伺服支撑编号油管长度(m)伺服支撑编号油管长度(m)2-1~16103-1~16204-1~16303.3伺服支撑轴力值若出现连续坑外负位移趋势情况,则应卸载,卸载值浅层伺服钢支撑按照20t卸载,深层伺服钢支撑按照绝对值20t卸载,且必须密切关注第三方测斜数据,若再出现连续坑外负位移,则继续卸载,卸载值按照20t施工。若出现连续坑内正位移趋势情况,则应加载,加载值浅层伺服钢支撑按照20t加载,深层伺服钢支撑按照绝对值20t加载,且必须密切关注第三方测斜数据,若再出现连续坑内正位移,则继续加载,加载值按照20t施工。当轴力达到安全上限时,应立即停止基坑开挖作业,与总包单位协商沟通加临时支撑。表3.2伺服支撑轴力表支撑编号支撑头型号支撑类型预加轴力(kN)2-1~2-16320T/Φ609直撑22003-1~3-16320T/Φ609直撑24004-1~4-16320T/Φ609直撑22003.4工程量清单每8根伺服钢支撑共用1台数控泵站。按照工程施工计划备足伺服端头、泵站、监控系统、及各种规格长度液压胶管等相关材料。各种材料进场前列明型号、规格与数量清单,交由总包单位预先审核后进场。各种材料(钢管结构检测报告,泵站合格证,千斤顶标定报告,千斤顶合格证)必须经质量检验合格方可按施工进度分批进场。泵站、油管、千斤顶、伺服端头、传感器、数据线等钢管支撑运至现场后,安放在合适的位置。其中,每根油管及数据线的长度根据泵站至千斤顶间的距离计算后确定。表3.3C区伺服系统需求清单序号名称规格需求数量1伺服泵站AFS62支撑头总成AFS-320T48+1(备用)3高压油管m1000(估算)4电脑台15超声波传感器个486激光收敛计个6表3.4C区钢支撑清单区域杆件名称数量重量二~四道钢支撑Φ609*16钢管48根约240吨4伺服支撑施工4.1施工目标1)工期目标由于现场场地较小,实施施工难度较大,因此钢支撑满足4天施工一层。轴力伺服系统安装伴随钢支撑施工,轴力伺服服务时间根据基坑开挖情况调整。2)施工管理目标以总工期为目标,确保重点、攻破难点;以“以人为本、信守承诺、顾客满意、预防为主、安全环保、持续改进”的管理方针,科学组织、合理安排、严格管理、精细化施工,安全、优质、按期完工和兑现合同承诺,为业主的建设发展增光添彩。3)职业健康目标严格按照国家有关劳动保护的规定,采取有效的防止粉尘、降低噪声、控制有害气体和保障高温、高空作业安全等劳动保护措施,保障现场施工人员的劳动安全,并提供劳动保护,雇佣人员在施工中受到伤害的,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抢救和治疗。4.2施工步骤项目部应在项目工程师的带领组织下,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及各班组的班组长,对照设计图纸会审纪要、施工技术规范和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将基坑施工图进一步深化了解,充分领会设计意图,并按本公司管理标准要求,编制基坑围护分项工程的作业计划和技术、质量、安全书面交底,明确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质量、安全的主控点及实施对策。对施工现场全面深入的了解,进入基坑围护工程施工前的技术准备,尤其是主控轴线、水准标高、支撑的位置及倾斜度等,尤其是支撑的位置及斜度在安装前必须用线放出,以保证其正确性。根据总进度计划编制围护支撑施工阶段的工作流程和作业计划,并对施工班组进行全面的安排和交底。针对现场的实际情况,规划并设置各种物资堆放场地和加工配制区域,调整现场的施工便道、主次入口,调整大临水、电管线,增设部分生产、生活设施,明确划分施工区域和生活区域,从速将基桩、围护桩施工布局调整为围护支撑施工的现场布局。以科学、优化的现场布局为工程施工、文明现场管理创造合理的工作环境。图4.1实施流程图(1)设备接电施工用电采用3级安全用电(一级电箱-二级电箱-设备)。施工前需确定二级电箱的位置。与一级电箱连接前需报请总包方安全员(电工)批准,连接所用电缆必须使用国标三相五芯电缆。电箱就位后及时进行检测,确保现场的正常供电。共6台泵站用电,泵站用电功率为5.5KW,需配置二级电箱两台,放置至在基坑南侧位置图4.2电箱布置图(2)设备调试调试之前,伺服泵站需添加标号32#以上抗磨液压油。每台泵站油箱容量约为100L(新泵站加油量规定)。系统上电后,分别测试系统上电、上压(达到63MPa)、保压(24H轴力下降不小于5MPa)、电磁阀切换、手动加载、自动加载、通讯距离。然后测试油管耐压性能(加压至63Mpa,接头处无渗漏,油压稳定),均达到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图4.3现场设备调试(3)捆扎油管和位移线将位移线接上超声波传感器测试,确认正常后和两条油管一起用扎带绑扎,捆扎距离50cm左右。且位移线的两端要用电工胶带缠起来,防止进入异物。油管与油管连接采用对丝接头,每一处连接都要添加一个垫片。进油、回油管路应做好明显的标识,便于区分。图4.4扎油管及线缆(4)钢支撑及伺服头总成拼装支撑头总成与钢支撑端面法兰使用高强度螺栓进行连接,支撑头总成连接面厚度为40mm,螺栓长度应不小于100mm。钢支撑拼接前,应测量支撑位置实际基坑宽度,并根据实测宽度进行配料。新版609支撑头长度为885mm,800支撑头长度为765mm。各型号千斤顶活塞行程均为200mm,考虑工作中的安全性,可工作行程<180mm。由于后续加载及测控需预留部分行程,支撑头总成端面与地连墙之间距离须<100mm。图4.5钢支撑与伺服头总成拼装每两节Φ609*16圆管钢支撑的拼装采用16只Φ24*85mm螺栓将支撑拼接。图4.6钢支撑拼装钢支撑拼装需符合以下要求:1)表面处理:在安装支撑之前,需对安装支撑部位的围护体表面进行处理,在以支撑为中心点的800×800范围内的围护突出部分混凝土凿平,平整度不小于2%,然后安装三角形支撑托架;2)支撑拼装连接:就位前,钢支撑先在地面预拼装到设计长度以检查支撑的平直度,其两端中心连线的偏差控制在20mm以内。拼装连接采用支撑钢管与钢管之间通过法兰盘以及螺栓连接的方法,由吊车整体起吊安装。由于构件较长,采用四点吊,用短钢管在地面拼装时采用吊车配合。3)拼装好后放在坚实的地坪上用线绳两端拉直或用水准仪检查支撑管的平直度,若不平直要进行矫正。用钢尺检查钢支撑的长度,钢支撑拼接后的总长宜比设计长度小50~100mm,并检查支撑连接是否紧密、支撑管有无破损或变形、支撑两个端头是否平整,接头箱的焊缝是否饱满,经检查合格后用红油漆在支撑上编号,标明支撑的长度、安装的具体位置。钢支撑及伺服端头的拼装需在钢支撑安装前2小时前完成。拼装完成后报请总包单位进行验收。(5)钢支撑吊装与安装安装钢支撑前,应根据钢支撑布置图,在地连墙的表面定出钢支撑与围护的接触面,接触面要求平整,凸出部位凿平,以保证钢支撑与地连墙的墙面有良好的接触。并及时通知设计单位来现场给予指导。根据相关文件数据绘制网格控制图,在整个施工场地内建立统-的控制网,设置固定的控制点,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校正。按建设单位提供的测量依据和设计高程,在现场设置两个以上的测量点,便于各分项工程进行高程控制。当挖土挖到支撑施工的工作面后,采用水平管将圈梁、(立柱)、底坐三点线标高确定,(立柱桩上烧焊三角托架),并测定出该道支撑两端的接触点,以保证支撑与墙面垂直,位置适当,量出两个相应接触点间的支撑长度来校核地面上已拼装好的支撑,长度适当之后即可安装。图4.7支撑头总成吊装图图4.8支撑堆放及吊车工作场地在预埋板以及中间立柱上上焊接(托架)牛腿。支撑由25吨汽车吊(中联251E)安装,支撑尽量整根安装,部分满足不了整根安装的(大于4t),采用分段起吊安装,采用二点吊。然后将已拼装好的伺服端头与钢支撑用吊车水平吊放,在伺服端头与钢支撑活络头没有施加预应力之前,吊车不准松开钢支撑与伺服端头。吊装过程应缓慢下放,伺服端头与钢支撑不准碰到基坑围护结构以及其他钢支撑。钢支撑就位后,其轴线与定位轴线重合,钢支撑竖向偏差±20mm、轴向水平偏差±30mm,支撑两端标高差和水平面偏差±20mm,支撑挠曲度不超过1/1000。实施期间应根据设计安装精度要求加强钢支撑安装精度控制。吊装完成后报请总包单位进行验收。图4.9支撑吊装图支撑安装完成后,可挖基坑土方,在开挖过程或行定跨越钢支撑时,挖土机械不得直接碾压支撑。挖机在挖土时,也不得碰撞支撑,另外严禁施工人员在底部掏空的支撑构件上行走与操作,对于围檩、支撑的保护须由总包方处理。图4.10支撑头总成施工伺服图(6)油管及数据线的安装油管与数据线从泵站上对应的油路及数据接口接出来,沿着地连墙墙边到达千斤顶上方。人员下坑后,安装超声波传感器,其端面与安装端面平齐,然后连接位移线,观察超声波传感器的指示灯是否正常。再连接油管,进油管连接千斤顶的下腔,回油管连接千斤顶的上腔,并添加垫片。然后用扎带将位移线和油管捆扎在支撑头上,使其接头处不要处于受力状态。图4.11现场安装图(7)施加轴力施加轴力应分级缓慢加压,609支撑千斤顶计量单位MPa,与轴力之间由换算可得(1Mpa≈50KN),支撑施加压力过程中,当出现钢支撑弯曲、焊点开裂等异常情况是应及时卸除压力,查明原因并采取适当措施后方可继续施加压力。轴力施加完成后需对所有的螺栓进行复紧。此时钢支撑整个架设过程完毕,从土方开挖完成至钢支撑架设完毕时间应不大于12小时。如轴力施加过程中出现千斤顶活塞行程不足的情况(千斤顶活塞行程>180mm),应停止加载,通知钢支撑施工单位添加垫块后方可继续加载。图4.12施加轴力(8)锁定机械锁轴力施加到设计值的100%后持荷五分钟,人工锁住机械锁。机械锁与支撑头总成保留约5mm的间隙。完成后对机械锁添加护套,避免机械锁被现场泥浆、水泥浆污染。图4.13机械锁锁定图(9)线缆的整理与保护轴力施加完成后对油管线缆进行梳理,油管线缆应固定绑扎在预先埋设的线缆支架上,同一根支撑的油管走向应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多余的线缆应卷曲绑扎。不同的线缆之间应留有一定的空隙,线缆严禁打结、缠绕。线缆固定完成后应对总包单位现场负责人进行交底,提醒工作到位,加强保护工作。(10)测控系统测控采用闭环连续测控。如测控方式发生改变需报请总包单位及设计单位批准。在系统测控的同时现场辅以人工监控。现场设置监控小组,分别进行监控室监控及人工巡查。监控室保证24小时有人值守(或远程在线值守),对数据异常第一时间反应。需第三方监测每天将测斜数据提交给伺服单位,以为伺服单位提供测控依据;伺服单位每天制作轴力日报表,并提交总包。实际工程经验调查与总结表明,各根支撑之间的受力存在相关关系,某根支撑的卸荷会带来邻近支撑受力的增大,因此油泵随着轴力的增大减小而加载卸载的测控逻辑是不合理的。只要不超过钢支撑安全上限(270t),原则上不卸载。图4.14现场测控(11)现场运行管理现场运行管理试行项目负责人负责制,项目负责人在现场负责与总包方及钢支撑施工单位的沟通,同时应填写施工日志及现场考勤记录、建立现场仓库管理台账、故障件维修记录。各种表单及记录应准确、详实、完整,并每月提交给工程部负责人进行审查。(12)钢支撑卸载及退场在接到总包单位的钢支撑拆除指令后对钢支撑进行拆除。拆除前先松开机械锁。拆除时为避免瞬间预加应力释放过大而导致结构局部变形开裂采用逐级卸载的方式,卸载分为三级,卸压至0时收回千斤顶活塞。接下来拆除油管及传感器接线,将超声波传感器拆除(超声波必须提前拆除,严禁在有超声波传感器的情况下对支撑头总成进行吊装作业)。位移线航插用电工胶带缠紧,油管接头和千斤顶接头用堵头旋紧,防止液压油泄露。卸载中随时观察油泵邮箱的油尺,若液压油充满应及时将液压油抽取到油桶中。随后吊出钢支撑及伺服端头,在地面进行分解,拆卸的零部件应分类有序存放至相应区域,以备后续使用。拆卸下的故障件应单独存放,现场的仓库管理台账应及时记录故障件的数量及故障请款。在拆卸过程中项目负责人应及时与工程部负责人进行沟通,确定退场的时间及物料的去向,确保物料使用率的最大化。4.3施工要求1.伺服钢支撑应采用一端固定端一端伺服端的型式。2.高压油管等各类线路应结合基坑施工筹划及场地合理布置,并应明显标识、妥善保护。3.轴力补偿执行系统和钢支撑应在地面进行预拼装,拼接点的强度不应低于构件的截面强度。留撑钢垫箱和轴力补偿执行系统的受力形心应与钢支撑轴线保持一致。支撑安装调试完成后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质量验收。4.伺服钢支撑安装后需按钢支撑预压力控制值初步施加预压力。5.伺服钢支撑两端应设置防脱落措施。6.根据设计要求在中央监控系统中设置各设计工况下轴力设计值、上下限设计报警值等。7.根据设计提供的各部位钢支撑轴力极限值,在液压动力控制系统中设定溢流阀安全值。8.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轴力极限值设定轴力极限报警值,通常应小于轴力极限值200kN以上。9.伺服钢支撑轴力监测宜采用钢支撑表面应力计,禁止采用端部轴力计。10.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各设计工况下的轴力设计值施加轴力,并及时跟踪基坑及周边环境变形等监测数据。11.轴力施加完成后应锁定机械锁,确保在千斤顶失效等工况下支撑体系安全。12.伺服专业单位应在伺服系统使用过程中进行每日巡检并上报施工过程记录,填写施工巡检记录表。13.在轴力、变形累积值及日变化速率报警时,应及时与施工单位、设计单位沟通,经申请同意后方可调整支撑轴力。14.基坑围护结构产生负位移或混凝土支撑受拉时,施工单位应牵头与设计单位沟通并分析原因,必要时申请调整伺服钢支撑轴力。15.通过中央监控系统输出支撑轴力(次/1小时)日报表,必要时绘制变化曲线图。4.4主要机械表4.1主要机械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备注1汽车吊Q251set25T2电焊机BX-5005set4.5人员组织根据项目的情况成立项目组,明确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以及现场实施人员,人员常驻现场。表4.2伺服系统实施小组组成职务人数主要工作人员项目负责人1人负责项目组人员管理,与总包单位、钢支撑施工单位的沟通协调,项目进度的管控朱祚明技术负责人1人第三方监测数据的分析,测控分析及项目的技术保障陈继平现场实施组1人负责伺服支撑头与钢支撑、地连墙预埋件的连接、定位、安装与拆除。马强表4.5-2钢支撑实施小组组成序号工种、级别C区域备注1电焊工22支撑工14吊车司机14起重工15普工16合计54.6监测数据报表在开挖之前借助现有测斜孔测得原始数据。支撑施工完毕,土方开挖开始之后应每日及时测得测斜数据,并且每日定时提交轴力日报表,详见附件。支撑轴力的监测数据可依靠同禾伺服系统的物联网平台获取。1、数据远程采集,数据由服务器实时进行处理。2、数据处理完成后,形成日报表;内容包括对应的施工工况、各监测点的日变形量、累计变形量、变形曲线图等基本要素。3、正常情况下当日报表一般在测试第二天上午提交给第三方监测单位及施工单位。日报系统以电子版形式自动发送至各单位单位用户电子邮箱。4、出现险情时,按照预警的要求,及时提供监测速报,速报以电子版形式自动发送至各单位用户电子邮箱。5、全部工程结束后,以书面形式提交监测总结报告。4.7轴力及变形预警机制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上海市基坑工程技术规范》和《基坑工程-钢支撑轴力伺服系统应用指导意见》,在中央监控系统中设置伺服端轴力上下限预警机制。轴力上下限报警值详见表4-5.2,当伺服端支撑轴力达到上限和下限报警值时,需暂停调整轴力,及时上报参建各单位,由施工单位牵头与设计单位沟通并分析原因,经多方讨论达成一致后申请调整伺服端支撑轴力。表4-5.2轴力上、下限报警值表钢支撑类型伺服端轴力下限(kN)伺服端轴力上限(kN)Ф609钢支撑(t=16mm)15002700为确保基坑的安全,在建立伺服轴力预警机制基础上,还同步建立变形变形预警机制。基坑围护结构侧向变形预警级别详见表4-5.3,当基坑侧向变形达到报警值时,应及时与施工单位、设计单位沟通,经申请同意后调整伺服端支撑轴力。表4-5.3基坑侧向变形预警机制管理表序号管理等级体现1正常(绿色)无变形异常加速,变形特征曲线趋于收敛。2预警二级(黄色)变形异常加速,变形特征曲线无收敛迹象,日均变形速率差值连续2天大于2mm/d3预警一级(红色)变形异常加速,变形特征曲线无收敛迹象,日均变形速率差值连续3天大于2mm/d当基坑围护结构在支撑位置产生负向位移或混凝土支撑受拉时,应及时上报施工单位,由施工单位牵头与设计单位沟通并分析原因,必要时申请调整伺服钢支撑轴力。4.8施工质量保证措施1)工程开工前由施工组织设计人员对施工班长进行技术交底,明确每道工序质量要求、符合质量标准,以及可能发生的质量事故预防措施,然后由现场施工员及班长向全体施工人员进行第二次交底。2)钢支撑安装按设计图纸及交底要求进行,现场丈量复核实际长度尺寸,并按钢支撑的编号图吊装登记。钢支撑吊装到位后,进行水平度的调整,检查各连接焊接点和螺栓是否紧固可靠,并由监理人员监督进行轴力监测。3)钢支撑安装必须直顺无弯曲,接头必须紧密牢固,钢斜撑与灌注桩的接触处除有足够的强度与钢度外,还需与支撑端头密贴,若钢斜撑与灌注桩间有间隙须由总包方用细石混凝土填实。4)电焊质量的检查,注明焊缝厚度的严格按设计要求执行,未注明焊缝厚度的按规范施工作业。焊缝必须满焊,焊缝表面要求焊波均匀,不准有气孔、夹渣、裂缝、肉瘤等现象。严格执行焊接质量记录验收制度,每道工序完成后,必须清渣自查,并做好施工记录,经过巡检后,由施工负责人通知项目部人员进行检查验收。5)钢支撑安装必须确保支撑端头与围护结构均匀接触,安装支撑的径向轴线偏心度必须控制在设计要求的范围内,钢支撑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规定。6)土方开挖过程中,派专责技术人员驻工地夜间值班监护。如围护支撑变形或连接点出现裂缝,必须立即加固补焊,同时会同总包方及监理共同商量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基坑的安全。本工程实行公司两级质量管理体系,随时检查监督工程质量并解决施工中碰到的问题。7)钢支撑施工必须坚持“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对已撑好的钢支撑进行严格的保护,不准在钢支撑上面堆物,不得受到任何压力。如挖机须通过,应先复土,并铺设路基箱。严禁各种机械在支撑上行走或停留操作,挖机在挖土过程中不得碰撞钢支撑。4.9安全技术措施 施班组负责人在安排生产任务的同时,结合分项施工的特点,实施安全技术交底,操作人员签证认可,并归入安全教育台帐。 1)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PPE。 2)登高作业时必须佩带安全带。 3)工地严禁吸游烟。 如需动火作业,必须通过现场业主及有关部门批准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动火,动火时现场管理人员必须在场监护; 同时,动火时现场配备一定数量的灭火器械。 1)所用机械设备及材料进场前必须经验收合格后,方准进场。 2)现场操作人员应懂得自我劳动保护,并应遵守施工现场的安全规定。 3)若发现违反安全规定施工的人员予以清退出场。 4)施工过程中使用电器设备时,应严格个遵守设备操作规程。 5)材料进场及安装时吊装作业应有专人监护。 6)工作场所应配备专用的灭火器,并将防火安全责任落实到人。 7)使用电器时应严格按操作规范进行,所有大型设备须有接地装置,插座和电线等电器装置应使用工程类型,插座必须“一机、一闸、一箱”。 8)在施工过程中,如遇高空作业应搭设临时登高脚手或登高脚手,确保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临时脚手架搭设应遵循JGJ130-2011有关规定。 4.10文明施工措施1)严格遵守建设单位和管理公司所制定的文明工地要求及标准化管理的规定。 2)所有施工人员进场后,均需佩戴我司统一的胸卡,着装统一,整洁。 3) 夜间如需施工,应提前开具夜间施工许可证,并准备好充足的照明。4) 每日下班前应做好落手清工作,始终保持加固场地的整洁有序。 5) 工人宿舍内外保持整洁有序,无污物、污水,垃圾集中堆放,及时清理。 5伺服支撑系统安全与风险控制5.1支撑头安全设计结构支撑头总成由带机械锁的框架与液压千斤顶组成。支撑头总成与钢支撑的法兰采用螺栓进行连接拼装,拼装完成后吊装至地连墙上的指定位置。图5.1TH-AFS(A)支撑头总成组成图图5.2支撑头总成实物图TH-AFS(A)支撑轴力伺服系统的支撑头总成采用与千斤顶分离的双机械锁自锁装置。螺纹机械锁位于支撑头总成的两侧。图5.3TH-AFS(A)双机械锁式伺服端头示意图支撑头总成采用与千斤顶分离的双机械锁式伺服端头有以下几项优点:伺服端头和千斤顶独立工作,伺服端与千斤顶分离,故在千斤顶损坏需更换时,不会引起钢支撑的失压,降低了系统失效的可能性。双机械锁受力点分散,由于加设前端板,使受面积增大,降低冲切破坏的可能性。双机械锁提供双重保障,安全性能更高。伺服端头出厂之前进行了50%超载的预压试验,来进行伺服端头装置的可靠性能测试,因此支撑体系的可靠性也同时得到测试与保证。5.2伺服钢支撑监测系统支撑轴力伺服系统是为土木工程深基坑开挖施工提供的一套系统化的安全控制及解决方案。平台将钢支撑的轴力与位移数据统一管理,系统化分析施工工程安全性,提供全方位全天候管理,确保工程风险快速展现,并进行及时应急处理,防患于未然。1)系统组成伺服系统包含中央监控系统、液压动力控制系统和轴力补偿执行系统。图5.4TH-AFS物联网监测系统2)系统功能中央监控系统具备以下功能:人工设定支撑轴力等技术参数;实时采集钢支撑轴力等施工过程数据;对监控数据进行自动分析处理,并操控液压动力控制系统进行实时自动调节;实现监控数据、系统设备故障自动报警;实现监控数据及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控显示,历史数据存储、查询、上传及打印,报警项目查看等;配备系统应急供电功能。液压动力控制系统具备以下功能:执行中央监控系统指令,控制液压泵站按需工作,实时监测并自动调节支撑轴力;实现数据采集、分析并向中央监控系统实时反馈;具备设定溢流阀值、保证液压锁能稳定等保障系统自身安全的风险防控功能;具备中央控制和现场就地控制模式。在中央监控系统发生故障情况下,可现场切换至就地控制模式,手动控制液压泵启停、千斤顶伸缩等操作;系统采用分布式布置,独立控制每个液压千斤顶;油压控制偏差不大于0.1MPa。轴力补偿执行系统具备以下功能:配置液压千斤顶,实现液压动力控制系统加载、维持或卸载钢支撑轴力,千斤顶行程为200mm;配置双机械锁,在千斤顶或液压系统失效时可安全锁定支撑位移变化;机械锁最大锁止距离不大于5mm;支撑头总成下方配置的钢支撑平台与围护结构或预留钢垫箱的连接可靠牢固,并对伺服钢支撑侧向和竖向位移进行有效约束。支撑轴力伺服系统的物联网平台主要功能包括5大方面:如图所示图5.5TH-AFS(A)控制系统功能添加支撑的三种工作模式:纯手动模式:启动面板按钮,独立控制各通道的加载卸载状态。标定模式:通过软件控制端启动各硬件的开关状态,可独立控制各阀门和电机的状态。远程自动模式(正常工作模式):输入目标控制值,控制实际压力。监测所得到的轴力位移等数据可以采取以下多种形式:图5.6伺服支撑的管理显示图5.7数据曲线显示图5.8数据报表统计TH-AFS(A)支撑轴力伺服系统软件的特点:多级安全保护措施,自动报警、错误提示;稳定性高,终身免费维护;友好的人机界面,可识别性高,操作简易;数据报表输出,实时高效。报警设置:当监测数据超过预警范围,就会产生自动报警,可按需设置预警值(轴力限值或位移限值)。报警等级可以根据标题颜色区分。每类测项可设置统一的报警域值,同时也可以细化到每个测项,单独设置。域值设置包含绝对值报警和变化值报警两种。6应急预案6.1工程事故应急处理预案钢支撑施工工程常涉及的事故包括:高处坠落、物体打击、火灾等不可预见的突发事件,为降低安全事故的伤害,防止事故扩大,制定以下应急预案与措施。1建立应急预案组织机构建立由项目经理、施工员、安全员、搭设技术员组成的管理机构,搭设负责人负有指挥、调配、检查的直接责任。2建立对内、对外的的通信网络:项目部应在现场办公室和模板施工场所明显位置应公布项目的应急领导小组、义务消防队和项目主要管理人员名单及其联系电话、火警“119”和急救中心“120”和急救医院联系电话;3在施工现场按规定设置药物和急救工具等应急资源。项目部应在现场办公室的明显位置设置急救药箱和急救担架,配备适等应急资源,适当的药品和救护品,药箱内至少应配备:药棉枝、纱布、绷带、医用胶布、消毒酒精、止痛药,以备现场临时急救。4应急预案启动的条件:在钢支撑施工期间,出现以下情况之一,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1)在施工过程中造成伤害的;2)火灾;3)支撑轴力明显超过报警值;4)坍塌;5)7级以上大风;事故应急领导小组成员提出需要启动。5事故发生后的处理程序:1)一旦事故发生,在现场的任何一位事故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应立即组织现场紧急抢救,以最快、最有效途径组织将受伤人员送往医院抢救和治疗。2)必要时,现场组织急救的项目经理或专职安全员应及时派员联络青浦区急救中心“120”或急救医院,现场的管理人员应服从组织者的指挥,完成联络、救援、接车等工作;3)联络电话应尽量详细说明:事故发生的具体地点、伤员人数、伤势情况,联络人员应负责或派人在主要路口引导救护车辆尽快进入现场;4)及时将伤员安全转移,并适当包扎、止血等临时急救处理后送医院抢救;5)项目部应注意保护事故现场,事故末查清,未征得有关部门同意,不得借口恢复生产,擅自清理破坏现场。因抢救或排除险情需移动物件时,应做好标记或现场示意。6.2高处坠落事故的应急预案钢支撑工程属高处作业,应特别重视高处作业安全,避免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必须加强监控管理,对职工进行预防高处坠落的技术知识教育,使他们熟悉操作时必须使用的工具和防护用具,同时在技术上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后,抢救的重点放在对休克、骨折和出血上进行处理。1高处坠落预防措施(1)高处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及其所需料具,必须列入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操作者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2)施工前,逐级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和交底,落实所有安全技术措施。(3)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和安全防护措施,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禁止穿拖鞋,踏鞋蹭或光脚。架子工严禁穿硬底鞋。(4)施工现场的脚手架防护设施、安全标志和警示牌,不得擅自拆动,需拆动的,要经工地施工负责人同意,施工现场的洞、坑、升降机口、漏斗等危险处,应有防护设施或明显标志。(5)攀登和悬空高处作业人员以及搭设高处作业安全设施的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及专业考试合格,持证上岗,并必须定期进行体格检查。(6)施工中对高处作业的安全技术设施发现有缺陷和隐患时,必须及时解决,危及人身安全的,必须停止作业。(7)对进行高处作业遇有6级以上大风、暴雨、浓雾等恶劣天气,不得进行露天攀登与悬空高处作业。(8)防护棚搭设与拆除,应设警戒区,并派人监护,严禁上下同时拆除。2应急措施:(1)休克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后,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2)颅脑损伤出现颅脑损伤,必须维持呼吸道畅通。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遇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就近有条件的医院治疗。(3)脊椎受伤发现脊椎受伤者,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搬运时,将伤者平卧放在帆布担架或硬板上,以免受伤的脊椎移位、断裂造成截瘫,招致死亡。抢救脊椎受伤者,搬运过程,严禁只抬者的两肩与两脚或单肩背运。(4)手足骨折发现伤者者手足骨折,不要盲目搬运伤者。应在骨折部位用夹板把受伤位置临时固定,使断端不再移位或刺伤肌肉、神经或血管。固定方法:以固定骨折处上下关节为原则,可就地取材,用木板、竹片等,在无材料的情况下,上肢可固定在身侧,下肢与腱侧下肢缚在一起。(5)创伤性出血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伤员保持在头低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暖。(6)运送伤员动用最快的交通工具或其他措施,及时把伤者送往邻近医院抢救,运送途中应尽量减少颠簸。同时密切注意伤者的呼吸、脉搏、血压及伤口的情况。6.3物体打击事故的应急预案物体打击伤害也是钢支撑施工事故的其中一种,这就要求在高处作业的人员对机械运行、物料传接、工具的存放过程中,都必须确保安全,防止物件坠落伤人的事故发生。当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后,抢救的重点放在对颅脑损伤、胸部骨折和出血上进行处理。物体打击预防措施:(1)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2)楼层高度超过4m或二层以上的建筑物,安装和拆除模板时,周围应设安全网或搭设脚手架和加设防护栏杆,在临街及交通要道,应设警示牌,并设专人警戒,防止物体坠落伤及行人。(3)钢支撑施工,不能上下抛掷物件,所用材料要堆放平稳,工具应随手放入工具袋(套)内。6.4触电事故的应急预案工程施工及生活中,用电情况较多,特别是施工用电,电压较高。一旦发生触电事故,后果严重。应马上采取紧急救援措施,将伤亡减少到最低程度。触电伤者主要的症状:强烈的电流通过人身体中,在一瞬间,人立刻就会暴毙或因休克而昏倒,身体也会有局部灼伤情形。局部表现有不同程度的烧伤、出血、焦黑等现象。烧伤区与周围正常组织界线清楚,有2处以上的创口,1个入口、1个或几个出口。重者创面深及皮下组织、肌腱、肌肉、神经,甚至深达骨骼,呈炭化状态或全身机能障碍,如:休克、呼吸心跳停止。1触电事故预防措施(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有方案,编制有安全用电措施,并经验收合格后使用,平时注意按要求检查。(2)电工持特种作业证上岗,严格按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作业。(3)施工现场严禁乱拉乱接电线,非电工不得进行电气作业。(4)电气设备和线路的绝缘必须良好,裸露的带电导体应安装于碰不着的处所,否则必须设置安装遮栏和明显的警示标志。(5)施工现场用电设备实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三级漏电保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