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歌德的美与美的神
德国古典美人的群体是由19世纪的德国古典美人组成的,他们在19世纪成为一位特殊的席位。在康德到黑格尔那一长列思辩的美学家中间,歌德则以注重实际号称。他没有写过系统的美学专著,却在不少著作中表露了颇具特色的美学见解。本文仅就所及,对他谈美的问题做一个粗略的考察和分析。一美的本质与神美这种东西是客观存在的,可以感觉,却不可以言说。据此,歌德讥笑那些想通过抽象名词把美化成概念的美学家是“自讨苦吃”。歌德谈美所持的基本态度和方法,就是相信感性经验,反对抽象思辩。美为什么只可感觉而不可言说呢?美到底是什么呢?歌德说:“美其实是一种本原现象(Urphǎuome),它本身固然从来不出现,但它反映在创造精神的无数不同的表现中,都是可以目睹的,它和自然一样丰富多彩。”②“本原”是指宇宙的最高本体或最高原理,如柏拉图的“理念”、康德的“自在之物”、黑格尔的“绝对精神”都是指“本原”。歌德把宇宙本原径直叫做“神”,“神即自然”,神不在自然之外,而在自然之中,二者是一个东西,一个原理。美作为本原现象,就是“神”这个最高本原的具体显现。不独如此,歌德把真和善也看作本原现象,也是“神”的具体显现,他说,“一切物理的和伦理的本原现象”都出自“神”,“神既藏在这种本原理现象背后,又借这种原理现象显现出来”④。“神”是真、善、美的本原,真、善、美是“神”的显现。“神”作为美的本原,始终在美的背后,从不出现,所以是不可言说的;但是又必然显现在“创造精神”的一切表现物中,显现在自然中和艺术中,显现为丰富多彩的具体形象,所以又是可以为人“目睹”的,可以感觉到的。那么美是否可以认识呢?歌德认为对美的现象可以凭感觉和知解力去把握,而对美本原却须凭“最高理性”去把握。“神”只在活的事物中起作用,“只存在于发展和变革的事物中,所以只有“倾向神的理性”才可以接触和把握“神”,认识美的本原。歌德有关美的这些意见,实己接触到美的特性以及美的本质问题。首先,他从美感经验上去理解美,把美看作表现“本原”的“现象”,已经涉及到现象和本质、形式和内容、感性和理性的辩证关系。歌德重视感性经验,相信观察的可靠,美是和自然一样丰富多彩的,可感觉的,对美作了描述。其次,他还从理性思考上去把握美,把美的本原归结为自然理性,归为“神”,他明确地说:“凡是美的确实都是合理的,至少是应该合理的。”⑤“合理”就是合于自然理性,合于“神”。理性,“神”存在于自然之中,表现于千差万别的事物之中,事物因丰富多彩地显现理性、“神”而美。歌德反对抽象探讨,不想用抽象名词把美化成概念,结果还是等于给美下了定义,对美作了规定:“美是本原现象”,道出了美的根源和本质在于理性、“神”。歌德谈美,认为美在事物自身,并涉以到美的现象和本质、形式和内容、感性和理性的关系,不但具有唯物主义倾向,而且还有辩证法的意味;还认为美虽然是不可言谈的,却是可以认识的,对美的现象可以凭感觉和知解力去把握,对美的本原,即对不可言说的美的本原,则可以凭“最高理性”去把握。这些看法都是值得重视和研究。但是由于歌德按照泛神论的观点去理解自然,理解万物,理解一切现象,便把美归结为事物自身的内在理性即“神”,虽然较之柏拉图把事物之美归结为对事物之外的理念(美本身)的“分有”较少神秘目的论色彩,还是没有彻底排除神秘目的论,在美的根源和本质问题上还是做了唯心主义的解释。二最大限度体现出自然意图,这是最主要“美是本原现象”,一切自然现象都多少表现出本原,都应该是美的,却又不意味着都必定是美的。歌德本着发展进化的观点认为,自然美是自然事物的内在理性即“神”的完全显现,而这完全显现必须在一定条件下事物发展到一定时期才能见出。他说:“自然往往展示出一种可望而不可攀的魅力,但是我并不认为自然的一切表现都是美的。自然的意图固然总是好的,但是使自然能完全显现出来的条件却不尽是好的。”⑥这就是说,自然的意图、目的、内在理性总是好的,完善的,无可责难的,而使它显现出来的条件却有好也有坏,只有在好的条件下自然的意图得以充分显现,事物才是美的。比如橡树,它的自然意图总是好的,应该完全表现出来,长得高大挺拔,很美,可是外在条件不好,环境不合适,它的内在意图还是实现不了,就不会产生一棵真正美好的橡树:如果一棵橡树生长在密林中,为了争取阳光和空气总是向上长,树干周围生长一些脆弱的小枝,一旦争取到阳光和空气,就不再生长,便开始向周围展开,形成一种树冠,结果树干很苗条,和树冠不成比例,没有表现出橡树的自然意图,就不美;如果一棵橡树生长在土壤肥沃的低洼潮湿的地方,就会过早地长出无数枝枚,没有什么低抗力,显得柔弱,也不美;如果一棵橡树生长在高坡贫瘠的地方,又会长出过多的疖疤,不能自由发展,过早枯凋,也不美。只有生长在沙土或夹沙土的橡树有足够的自由发展空间,从各方面得到阳光,接受风雨影响,才会成长为高大挺拔、盘根错节的姿态,完全表现出自然意图,才是美的。歌德把在一定条件下事物发展达到完全显现自然意图的时期叫做“事物达到了自然发展的顶峰”⑦,事物发展达到这个顶峰是最美的。“事物达到了自然发展的顶峰”何以美?按歌德的解释,因为:(1)事物达到了这个时期,“事物就会完全现出它所特有的性格”⑧;(2)“要达到这种性格的完全发展,还需要一种事物的各部分肢体构造都符合它的自然定性,也就是说,符合它的目的”⑨。这是事物达到自然发展的顶峰之所以美的两点规定,第一点讲的事物性格的完全显现,实际讲的就是事物本质、意图、目的的实现,表现;例二点讲的事物构造符合事物的自然定性、目的性,实质讲的就是现象符合本质、感性符合理性、形式符合内容,换句话说,讲的就是事物显现本质、意图、目的,完全显现性格。只有符合这两个规定,事物发展符合目的性,充分显现性格,才是发展的顶峰,才是最美的。“顶峰”实是指事物符合目的性(亦即康德讲的客观合目的性)、完全表现性格(亦即理性主义讲的完善)。符合目的性、完善是自然事物之所以美的原因。自然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没有达到顶峰不美,超过顶峰也不美,“过”与“不及”都不美,“不及”达不到美,“过”则失去了美,所以顶峰又含有“适中”、“适度”的意思。这种“适中”、“适度”在事物发展中只是一个暂短的阶段,美不会在某一自然事物身上永远表现出来,自然美是易逝的。事物一定要顺其自然,在发展中达到完善,达到美。违反自然的人工制作,由于它违背自然意图,破坏事物的完善,就损害了美,而成为丑。比如一匹剪掉鬃和尾的马,一条剪掉耳尖的猎狗,一棵砍掉大枝的树,在歌德看来,都违背自然,会使有鉴赏力的人“作呕”。歌德力主自然之美在事物自身发展的符合目的和完善,反对一切违背自然意图、破坏自然完美的人工娇饰。破坏自然,就失去美,勿宁说,变成丑。歌德关于自然美的看法,坚持自然美在事物自身,不在事物之外,自然美是发展的、变化的,不会永远存在事物的全过程,这种常有唯物主义和历史观点和见解,是应予重视的。但是其致命的弱点,就在于以事物自身的自然定性去说明事物的自然美,难以论证自然美的普遍性和必然性。事实是有许多事物达到了自然发展的顶峰,完全表现了自然意图,构造符合目的,有的美,有的并不美,一只天鹅达到了自然发展的顶峰确定美的,一条毒蛇达到了自然发展的顶峰无论怎么说也是不美的。大量的自然事物是不能用自然自身的属性去论证它的美的。把自然事物之美归结为自然事物自身,看起来很合逻辑,结果势必在事物自身去寻找美的根源和本质,必然去向神秘目的论的唯心主义道路上去。歌德把美看作事物符合目的,表现自然意图,就是这样的。这种观点在反对美在事物之外的某种目的,如客观理念,在反对美在主观观念,如主观畅快,是有重大贡献的,但用以说明自然事物之美,终于由唯物主义始而转入唯心主义终。三道德美是相对于自然人也是自然。歌德不是以人的尺度去看自然,而是以自然的尺度去看人,不但离开人去谈自然美,而且又以自然美去推及人类之美。他把完美的人看作“不断发展的大自然的终极产物”。人的完美,从自然着眼,就是人的自然定性的表现。人的自然定性就是人的自然本性,如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的本能等等,这也就是人的自然意图。所以歌德谈人的形体美、外美,就是以这类自然定性的表现作为根据的,人体构造充分体现这一意图、目的就美。比如关于少女美,歌德是这样看的:“达到结婚年令的姑娘,她的自然定性是孕育孩子和给孩子哺乳,如果骨盘不够宽大,胸脯不够丰满,她就不会显得美。但是骨盘太宽大,胸脯太丰满,也还是不美,因为超过了符合目的的要求。”11人的形体美也要顺其自然发展来表现,达到发展的顶峰,即符合自然意图,就美,如自然事物之美一样,过与不及都不美,形体美也还是自然发展的完善、适度、适中。假如违背自然,达到人工摧残,就破破事物的完善,就失去美,象一位身体从小就被紧束胸腹的内衣所歪曲和摧残的少妇,就很难说美。歌德仅仅从人美学、生物学角度去看人的形体的影响,更看不到社会实践所引起的人的形体的变化。人的心灵美、内美,歌德称之为道德美。歌德认为,象一切美好的事物一样,道德是人生就有的,是“天生的内在的美好性格”12。道德美也本于自然。但是道德美虽为人人天生就有,却不为人人所显现,只有少数具有卓越才能的人,才能在他们的心灵里显现,“这些人用伟大事业或伟大学说显现出他们的神圣性,然后通过所显现的美好境界,博得人们爱好,有力地推动人们尊敬和竟赛”13。而大多数人天生的美好性格虽然不能通过伟大事业和伟大学说显现出来,却可以从少数天才人物那里受到教育,养成美好性格,获得道德美。“道德方面的美和善可以通过经验和智慧而进入意识”,形成“教义”,“作为一种明白说出的道理在整个民族中传播开来”14,少数天生的道德美,并且可以在伟大事业和伟大学说中显现出来,大多数人虽有天生的美好性格,却不能显现,要靠少数天才的业绩、学说的教育和影响来获得。歌德就心灵美的看法,如同对形体美的看法一样,还是基于自然本性,即人性。他在谈到希腊悲剧的道德美时说:“与其说是道德,倒不如是整个纯真的人性;特别是在某种情境中,它和邪恶势力发生了冲突,它就变成悲剧性格。在这个领域里,道德确定是人性的主要组成部分。”15道德美是纯真的人性和邪恶势力的冲突面转变为悲剧性格,悲剧道德美由人性转变而来,基础还是人性。道德美作为心灵美,犹如人是自然一样,它就是自然人性的显现。有关人美的论述,歌德出自两个基本观点:一个是人性论,一个是天才论。人美,无论是形体美还是心灵美,外美还是内美,都基于普遍人性的观点,用自然定性、自然意图的眼光去观察人、审视人,把人视为自然,无视人的实线活动对自然的征服和改造,无视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也就根本看不到人的实践活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给人类主体带来的变化。歌德无力搞清人的本质,也就难以说明人美的根源和本质。人自身连同人的本质以及人的美,都应该从劳动实践这个基本点去考察,歌德距离这个观点还很远。他仅仅利用启蒙运动思想家己有的观点,用人性、天才去解释有关人的一切问题,其中包括美的问题。他把人美看作自然产生的,基于人的自然定性,并且认为具有道德美的人只是少数天才人物,“大自然只能产生为数甚少的完美的人”。16四艺术美是“至高的美”,而非“神”自然和人之美是不能持久的,歌德这样说:“全能的大自然也不可能保持完善,不可能使它产生出来的美持续下去”,“完美的人只有一瞬间才是美的”。17为了弥补自然和人之美的这种不足,艺术美就产生了。艺术是人类达到自然发展的顶峰的产物。人是大自然的顶峰,人把自身视为一个完整的自然,这个自然也产生一个顶峰,这个顶峰就是艺术。艺术是人们的道德表现,也是人的伟大业绩之一,人“以一切美德充实自己,经过选择、整理,力求和谐、具有意义,最后达到产生艺术作品的高度,而这种艺术作品在人的所有业绩中,占有一席光辉的地位”。18艺术美和自然美不同,如果说自然美是事物构造符合自然目的,是自然意图的完全显现,那么艺术美则是人们的心灵美、道德美的形象显现,它以理想的形象伫立在世界上,有一种持久而巨大的作用。它使人比自身高大,并把人提高到神的地位,使人的生活和活动更趋于完善,人通过艺术美看到了“活生生的美”,进而看到了“至高的美”。19歌德指出:“因为它是以全部力量造成的精神产品,所以它汲取了一切美好的、令人尊敬和爱慕的东西,并且,通过赋予人的形象以活力,它使人比自身更加高大,它使人的生活和活动趋于完善,并为了现在(其中包含着过去和未来)而将人神圣化了。”20艺术美赋予人性以神性,借神性表现人性,它不但是“活生生的美”,而且是“至高的美”,在美的发展系列上艺术美高于人美,人美又高于自然美。艺术如何达到这种“活生生的美”、“至高的美”?歌德认为,这种美首先来自自然,诗人应从自然出发,从现实出发,从描写特殊开始,“艺术的真正生命正在于对个别特殊事物的掌握和描述”21;“诗人应该抓住特殊,如果其中有些健康的因素,他就会从这特殊中表现出一般”22。所谓“健康”,就是特殊事物达到了自然发展的顶峰、符合自然目的,就是完善,也就是符合和表现了一般。诗人抓住特殊,描写了“健康”因素,就达到了美。但是艺术美不只是自然意图的实现,也是人的道德美的显现,理想的表现。诗人作为达到自然发展顶峰的完善的人,他有理想,有智慧,有更高的意旨。歌德认为,诗人的本领一是要发现现实生活引人入胜的侧面,抓住现实美加以描写,二是要根据自己的更高的意旨,运用自己的智慧,把现实生活提供的素材“熔铸成一个优美的、生气灌注的整体”。23艺术不是对自然、现实的单纯慕仿,而是诗人的创造,它作为一个“整体”是由诗人的旨趣、理想、情感“灌注”而成的,由于它表现诗人较高的意旨、道德精神,所以是优美的。没有诗人心智的处理,自然不能变为艺术,“一个特殊具体的情境通过诗人的处理,就变成带有普遍性和诗意的东西”。24从现实特殊开始,而及于普遍,使自然富有诗意的光辉,由自然美转为艺术美,全在诗人心智的“熔铸”。艺术遵循自然,并不完全服从自然,它要表现诗人的自由意志,它有自己的规律。这正是歌德所强调的。十七世纪荷兰伟大画家吕邦斯绘有一幅风景画,可分做三个层次去观赏。远景,最外层的背景,那是一片明朗的天光,仿佛是太阳刚落的时候,在夕阳映照下,有一座村庄,一座市镇。中景,有一条路,路上的羊群正向村庄走去,路右边有干草堆,装满干草的大车,几匹未套上车的马在吃草。近景,有几棵大树,左边有一些农夫下工回家。这是一场充满生活气息、充满诗意的风景画,很符合生活的自然情趣。但是其中却有违反自然的地方,光线是从远景和近景两个相反方向对射来的,这就使近景中的人物受到明亮的光照,形象更显赫更清晰,引人注目,收到极大的艺术效果。歌德称赞画家的这样处理,证明他的高明伟大,他说:“吕邦斯正是用这个办法来证明他伟大,显示出他本着自由精神站得比自然要高一层,按照他的更高的目的来处理自然。光从相反的两个方向射来,这当然是牵强歪曲,你可以说,这是违反自然。不过尽管这是违反自然,我还是要说它高于自然,要说这是大画师的大胆手笔,他用这种天才的方式向世人显示:艺术并不完全服从自然界的必然之理,而是有它自己的规律。”25艺术家具有自由精神,站得比自然高一层,他可以按照自己的目的去处理自然,创造艺术,就这一点说,艺术就是艺术家自由精神的表现,吕邦斯的风景画就是自由精神表现的范例。歌德根据对吕邦斯的风景画的分析断定艺术家对于自然表现为双重关系:艺术家是自然的奴隶,要服从自然的必然,又是自然的主宰,要表现自由精神,使自然提供的人世间的材料为艺术家的较高的意旨服务。艺术是艺术家“心智的果实”,“一种丰产的神圣的精神灌注生气的结果”。26歌德对于艺术美的议论,是十分精彩的,远较对自然美、人美的议论为深刻。他肯定艺术美在美的发展史上较自然美处于更高的阶段;看到艺术美要依存自然美,又超越自然美,既服从客体自然的必然,又表现主体精神的自由,它涉及自然和主体两个方面,是必然和自由的统一。艺术美作为自然发展的顶峰,它是体现主体自由的表现,可以说,自由是艺术美的“本原”,艺术美是自由的现象。”歌德囿于自然人性还没有从社会历史的角度来看艺术美,却十分确切地指出艺术美在自然中是看不到的。在谈艺术美方面,歌德更多点辩证法。五实行人性论和艺术歌德谈美,坚持从客体自然出发,具有较明显的唯物主义倾向,而且坚持发展观点,颇具辩证意味,在德国古典美学家中,确实占据一席地位。歌德与同时代的席勒不同,席勒把美视为“活的现象”,视为人赋予形式于自然物质的结果,“自由沉思的产物”,仍把美规定为事物形式(表象)符合想象力和知性的协调活动所引起的愉快这一主观主义、形式主义观点,而歌德却认为美是客观事物所具有的现象,与主观意识无关,对康德的主观主义和形式主义美论则有所纠正,并且影响到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一命题的产生。歌德说美的这一观点,与他所受的英国经验主义和法国唯物主义的影响是分不开的。他长期从事自然科学研究,坚持观察和实验方法,相信和尊重感性经验,提出过生物进化的观点,由此论及于美学,便肯定美在事物自身,美在事物发展的一定阶段,应该说,这是较为现实的,辩证的。但是歌德又深受德国理性主义和康德先验论哲学的影响,把目的、完善、理性这类概念引入自然科学和美学,借以说明自然的发展、完善和美的根源、本质,终于陷入唯心主义目的论。这一事实说明,把美限于客观自然本身,不去联系主体实践,在解释事物之所以美时候,便容易导致神学目的论,尽管歌德曾声称在自然科学中排除目的论,想用功用论取代目的论,在论美的时候还是陷入了唯心主义目的论。歌德谈人美,深受人性论的影响,把人的形体归结为自然本性的完全表现,把心灵美视为天生具有的内在美好性格,完全无视社会实践对人美的影响。他还受天才论的影响,据他看,人人虽有自然本性,都有美好的性格,未必都有所表现,只有少数天才可以通过伟大业绩和伟大学说显示出道德美,并影响大多数人。他在谈艺术美的时候,这种天才论的思想尤为突出。他认为艺术是少数天才创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多媒体课件制作教案
- 第六章氧族元素环境保护教案(人教版)
- 研发质量管理办法
- 生态养殖山坡地租赁合同
- 六年级计算机上册教案
- 农业设施地面施工合同
- 农业发展资金扶持办法
- 绿色建筑房产交易合同样本
- 拆除消防班组施工合同
- 工业区护栏施工合同模板
- 电气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完整版)
- 老年衰弱护理课件
- 谈心谈话表(普通干部)
- 沥青路面的设计-沥青路面验收弯沉值计算
- “问题链”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课堂中的实践研究
- 管道穿越高速涵洞施工方案
- 医院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 流浪动物收容留检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11.1电源和电流(教学设计)高二物理(人教版2019)
- HSK六级真题与答案下载(第一套)
- 检测室安全操作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