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里有级范畴吗_第1页
汉语里有级范畴吗_第2页
汉语里有级范畴吗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汉语里有级范畴吗?

从广义上讲,范畴是事物的范畴。在语言学中,范畴是形式与意义的统一体。比较是人类认知事物的一种重要途径,也是人类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思维概念。而语言作为人类表达与交流思想的一种工具,必然具备表达这一思维概念的各种方式。语言学界在对“比较”这一概念的研究中出现了两个名词,一为“比较范畴”,一为“级范畴”。1形容词比较级的语法意义(1)英语的级范畴。级范畴是比较等级与表示不同比较等级的相应语法形式的结合。在英语中形容词和副词具有级范畴,其比较等级有3个:原级(positive或absolutedegree),比较级(comparativedegree),最高级(superlativedegree)。原级由形容词或副词的原形表示。比较级和最高级的规则形式有两种表示方法:一是综合形式(syntacticform),由原形加后缀-er和-est构成;一是分析形式(analyticform),由原形前面加上more和most构成。英语的级范畴是一种“规律完整而清楚的”语法范畴。(2)汉语的级范畴。汉语是否具有级范畴这一问题在语言学界存在争议。王还先生认为汉语的形容词没有比较级和最高级的语法范畴。宋玉柱先生指出,汉语中比较等级的数目不固定,某一级的表现方式也不固定,因而很难认为汉语形容词具有级范畴。但著名语言学家王力教授提出,汉语中“级”可由相对程度副词来表达:平等级由“一般、一样”表示,比较级由“更、越发”等表示,最高级由“最”表示。任学良先生也认为汉语形容词同英语一样具有3个等级,如:好、比较好、最好。比较级、最高级的表达方法不止一种,如表示“好”的比较级形式有“相当好”、“好一点”、“好些”等;表示最高级形式的有“非常好”、“好极了”等等。可以看出,汉语里是否具有级范畴存在争议,即使认为汉语有级范畴的学者,对“级”的表达方式的认识也不完全一致。本文的观点赞同汉语也具有级范畴。因为“级”是通过比较才获得的,胜过关系的比较确定形容词、副词的比较级,最胜过关系的比较确定最高级,等同关系的比较确定的是形容词、副词的原级。汉语同英语一样具有这3种关系的比较,而且比较的结果也能借助于形容词的不同形式表现出来(不只是形容词,还有部分动词、动词词组或名词也可以表示比较的结果。如:他比我有风度,他比雷锋还雷锋)。这些形容词的不同形式就是形容词的3个比较等级,即原级、比较级和最高级,分别由“一般、一样”、“更、还”、“最”加上形容词的原形表示。这也可以说是一种分析型的表达方式,就同英语比较级、最高级的分析形式的构成一样。如:(1)张三跟李四一样高;(2)张三比李四更高;(3)他们三个人当中,张三最高。有时句子中没有“比”字短语,只有程度副词“更、还”,也能够表达比较意义,如:张三更高。但汉语中还有相当多的比字句中形容词前没有“更”或“还”,如:(1)他比我高出一头;(2)这儿比那儿安静。我们知道,语法形式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前者可以“体现为一定的语音形式或者依附于一定的语音形式”,而后者只是“某一类词的潜在的组合可能性或者说分布特征”。本文假设汉语中形容词比较级的语法意义由隐性语法形式(记为-ER)来运载,这种隐性语法形式体现为一种特定的分布状态,它通常存在于“X比YW”这种格式的比字句中,表达句中形容词的比较级意义。一旦句中出现“更、还”一类的程度副词,这种隐性语法形式便依附在程度副词之上,转化为显性形式。当然,具有比较级形式的形容词并不总是出现于比字句式中。萧国政先生认为“形容词+点”格式的基本语义中隐含着比较,“比较是A(形容词)点的静态义(基本语义)和句式动态义共同的构成基础”。其实不仅是“形容词+点”这一种结构,还有“形容词+些等其他数量词(组)”结构的语义中也隐含着比较。如:(1)这个题目难一些;(2)他喜欢喝热点儿的水;(3)他跑得快多了。除了“X比YW”和“形容词+点、些等数量词(组)”这两种语言环境以外,在具有比较意义的语境中单独出现的形容词也含有比较的意思,如:“你们俩谁高?”“他高。”问话创造了一个语境:你们俩相比,个头上谁更高?答语“他高”之中的“高”字在这个比较语境之中便具有了比较级的含义。这从相应的英语表达中可以明显地看出来。由此可见,汉语里分布在比字句、“形容词+点、些等数量词(组)”格式中的形容词以及在具有比较意义的语境中单独出现的形容词都具有比较级的意义,但没有显性语法形式来表示这种比较级意义。本文认为,形容词的这种分布特征体现为一种隐性语法形式,记为-ER。综合以上分析,汉语形容词的最高级形式多用“最+形容词”表示;比较级用隐性语法形式-ER或“更、还”加上形容词来表示;原级用“一般、一样+形容词”表示。这一系列语法形式表达了汉语等级形容词由比较所得到的“级”的语法意义,所以汉语中是具有“级”范畴的。(3)英汉级范畴的对比分析。英语的级范畴包含3个比较等级,其表达方式规则而整齐。原级、比较级和最高级都有明显的语法标记,其中比较级和最高级既可用分析法表示,也可用综合法表示。汉语的级范畴同样包含3个比较等级,但其表达方式与英语有异。汉语中原级和最高级的表达同英语一样有固定的表达方式,但都是用分析法来表达,而没有综合形式,这体现出汉语作为孤立语的特点。另外,汉语比较级的表达相对复杂得多,它可以用分析形式构成,即“更、还+形容词”,可是有时却不具有任何显性的语法形式,只是体现为一定的分布特征,是一种隐性的语法形式。2英语比较范畴比较范畴由各种不同的比较关系和表达这些关系的相应语法形式共同构成。比较关系首先可以分为异同和高下两大类(1)。异同比较指性质上相同或相异的比较,也称非等级比较,在英语中分别由thesame…as和differentthan来表达;高下比较指在某一维度梯级上数量或程度的比较,又称为等级比较。赵世开先生以逻辑关系为准,将高下比较分为5个等级,即同等、胜过、最胜过、不及和最不及,代表5种不同的比较关系,分别由as…as,-er或morethan,themost…,lessthan,theleast…来表示。也就是说,英语比较范畴中共具有7种比较关系,分别由各自不同的格式来表达这7种比较关系,如表1所示。赵金铭先生为汉语确立了关于比较的语法范畴,该范畴下辖4个次范畴:近似、等同、胜过、不及。每个次范畴都有各自的语言表达形式。王还先生认为汉语只有3级比较关系,即等同、胜过和最胜过。在对英汉比较范畴的对比研究中,赵世开先生只涉及到5种比较关系,除了等同、胜过和最胜过之外,还有不及与最不及。基于英汉比较范畴的对比研究,本文从7种比较关系来描述英语和汉语的比较范畴。从表1看,汉语同样也具有7级比较关系。因为比较关系所表达的是人类的逻辑思维概念,在这一点上,英语和汉语是共同的。但在表达方式上,英语和汉语有很大的不同。英语的7级比较关系有各自不同而且固定的表达方式,而汉语的表达方式却相对较少。一是汉语中表达相同比较的格式与表达等同比较的格式一样,而表达相异比较时用的是相同比较格式的否定式;二是汉语有两种不同格式来表示等同比较,跟、同、与……一样,有……;三是汉语在表示不及与最不及的比较关系时,采用的是胜过和最胜过的否定形式。这表明,汉语只有3种比较关系的表达格式,即表达等同、胜过和最胜过关系的格式。其余的比较关系要么借用其他比较关系的格式,如相同比较借用等同比较的格式;要么采用相应格式的否定式,如相异比较、不及和最不及的比较等。3不同的语法形式熊文华先生认为,英语语法中,比较范畴也就是级范畴。但上面的分析表明,级范畴与比较范畴的概念并不等同。英语中的级范畴是可分等级的形容词和副词的一个限制性特征(definingproperty),它以相应的形态变化形式来表示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等级。这种显示了比较等级的形容词和副词的不同级形式又与相应的句式结合,表达程度或数量的高下比较。例如,形容词或副词的原级形式与句式as…as相结合,表达高下比较中的等同关系;其比较级形式后面加上than-结构,表示胜过关系;最高级形式加上一定的比较范围,表示最胜过关系。不及和最不及的比较关系由形容词little的比较级和最高级形式与相应的格式共同构成。异同比较由形容词或副词的原级形式与上述表格中相应的格式共同构成。也就是说,级范畴的语法形式,即形容词或副词的3个等级形式,必须与相应的句式结合,才能构成比较范畴的语法形式。所以,级范畴和比较范畴虽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其所指并不相同。从范畴的两个方面(形式与意义)来看,二者的语法形式不同,所表达的语法意义也不一样,因此,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范畴是形式和意义的统一体。就范畴的意义层面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