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洪市澜沧江沿江城市风貌规划策略_第1页
景洪市澜沧江沿江城市风貌规划策略_第2页
景洪市澜沧江沿江城市风貌规划策略_第3页
景洪市澜沧江沿江城市风貌规划策略_第4页
景洪市澜沧江沿江城市风貌规划策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景洪市澜沧江沿江城市风貌规划策略

不同的城市必须具有不同的自然环境、位置特色、历史文化特色和特点。如作为世界商业、金融中心的纽约、有“水上城市”之称的名城威尼斯和堪称古代都市规划杰作的东方古都北京,无一不具有鲜明的城市特色。从某种意义上说,城市特色亦即城市风貌。一现代景观设计三境的内涵—城市风貌及风貌规划释义城市风貌不等同于景观,景观是人类生存的全部空间和视觉的实体,集陆圈、生物圈和人工制造物之大成。而城市风貌是一个城市的形象,是城市景观特征、神韵气质、经济文化水平的综合表述。城市风貌反映出一个城市特有的景观和面貌,风采和神韵,表现了城市的气质和性格,体现出市民的文明、进取精神,同时还显示出城市的经济实力,商业的繁荣,文化和科技事业的发达。总之,城市风貌是一个城市最有力、最精彩的高度概括。它的形象将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城市风貌规划正是要抓住其景观特征,以经济文化水平为基础,寓神韵气质和地方特色于其中的规划行为。当前,发达国家都把城市风貌规划设计视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其原因在于,——人口的剧增,城市的发展,日益侵蚀着文化遗产和城市风貌赖以生存的环境。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有效地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使城市成为既有独特风貌和历史文化传统,又具有鲜明现代特色的地域场所是当务之急。——城市信息产业和其他高新科技产业正以空前的速度发展,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新支柱。城市发展使得人口构成发生了质的变化。于是,通过大分化重新组合成的新人流群主宰着城市发展。他们是一个文化水平高,技术、艺术造诣深厚的广阔市民层。他们对城市风貌质量有很高的要求,并亲自参与城市规划的讨论,表达自己的意愿,影响着城市风貌的形成。——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需要高质量的城市风貌,它要求便捷、灵敏、洁净、文明的环境作为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的多元化,促使城市结构改变过去单一中心的城市格局,向着网络式多中心城市群发展。这种布局形式为保留自然绿带、保护生态环境、科学分工创造了条件,从而形成了多样化的城镇风貌。——商业和服务业为了适应城市的变化,开创了由大空间组成的光亮而卫生的开放型购物中心和形式多样的商业街区。这些商店的业主有较高的文化水平,精于商业之道。他们要求城市规划部门对商店地段的设计,能反映出独特的风貌,表达他们的意念,显示商店的特色。这些形式活泼的商业街区,既繁荣了城市经济,也构成了五彩缤纷的市容风貌。——当前旅游观光业的蓬勃发展,更加促进各国城市风貌设计的变化和发展。城市景观可概括为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是其多样性的统一,即把人工建筑、街道融会到自然环境中。从城市景观的角度来看,凯文·林奇对美的城市的概念是从清晰易辨的城市观点出发的(清晰易辨的含义就是该地区道路、地标等一目了然,很容易掌握城市的全貌和特征)。林奇从对城市意象施加影响的种种因素中,仅把物理的、可知觉的物体所产生的效果作为对象进行分析,大致得出了城市结构的5个基本元素,即道路、边缘、区域、节点、地标。而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则在实践中概括提炼出3个元素:景观环境形象、环境生态绿化、大众行为心理,其实也就是中国古典园林中三境——物境、情境、意境一体的综合体现。若针对城市的生态基础设施则应强调维护整体山水格局的连续性,保护和建立多样化的乡土生境系统等十大战略,作为城市风貌规划的理论基础。以景观设计原理为基础的城市风貌规划,是从景观物质实体的角度体现城市的主要景观特征。从更深层次说,城市风貌规划应是景观管理的需要,是城市设计的指导思想,是市民高层次环境质量追求的目标,也是提高城市文化水平的手段。二影响风格的活动中心这里的活动特区指与人的活动密切相关的、能具体体现城市风貌特色的活动区域。每个城市尽管特点不尽相同,但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区域。1.商业步行空间本区是继承和发展历史文化的重要地区和场所。历史文化是一个城市区别于另一城市的内涵所在,包括一些著名的文化建筑和设施、商业步行街等人们熟悉的场所,它已经成为人们心目中认定的城市形象的象征。在土地使用方面,维持现存的传统活动,应尊重原有的风貌,防止现代商业化产生的不适宜活动的侵入。在空间处理上,规划中应适当地将绿色空间“楔入”,尊重原有的空间纹理及空间尺度,不随意改变道路系统、道路宽度、街面高度、建筑物体量大小等,新建建筑物的立面元素及材料也应保持原有形式与风貌。2.土地的使用应符合一定的环本区指以政府为中心的各机关单位和各种团体的聚集区域,是城市各种活动的决策管理、协调和运行操作的场所。在土地使用上应维持一定的纯度并有明确的边界。规划中心空间处理上则应塑造亲民且庄重的意象风格。3.游客对城市的形象反映指宾馆、招待所等以接待服务为主的区域,为旅游观光型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游人对城市最直接的印象即源于此。规划中应着重于环境的塑造和“软件”服务设施的配套。4.减少土地的活动力,体现城市的活力除了一般的零售商店、大型超市外还包括花鸟市场、商品街、夜市等。综合商业活动区展现了城市的活力,提供了城市生活体验。在土地使用上,应强化各个区域的活动特色,避免相互干扰、侵入而减低了原有特色的活动力。同时,要配置一些服务性的设施,增加活动的持续力,如在花鸟市场和民族工艺品一条街增加茶室、冰室等。5.交通服务的可达性主要指公园、运动场、文化馆、大学校园和滨河游憩绿地,为城市提供了户外休息空间及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因此,在土地使用方面,宜保持其活动的纯度和强度,避免商业活动大规模的骚扰。在适当地点提供饮食、小商店等服务性设施,其周边有明确的界定,而在其开口处提供行人穿越道、地下道、人行天桥等,保证交通的顺畅及车行交通的可达性。文娱及休憩活动区的功能是拓展拥挤城市的空间及提供接触自然的机会,因此,规划中在空间上保持开敞,并塑造不同性质的活动空间,人流疏散的活动景观也应妥善加以利用,以增加城市活动的多样性和丰富感。6.商业服务设施的布置指汽车客运站、轮船码头等,是进入城市的门户,也是人流集散的中心。在土地使用上应根据其活动特色综合配置一些商业服务设施,注意人行与车行交通的连接,在空间处理上则以明确的方向感展示城市的面貌。以上几大活动区在规划设计中着重于土地使用和空间布局的特色,强调各自不同的特点,以体现城市风貌。三景洪市区域景观格局本文以《景洪市澜沧江沿江风貌规划》为例,通过讨论风貌规划中主要要素的限定和设计,探索构成鲜明城市特色和地方感的城市风貌规划规则。这里的设计并非指形体规划,而是着重强调对整个地区普遍适用的原则性控制和重点地段的特别控制。景洪市是西双版纳州首府,属国家一级口岸,国际性港口城市。建设中的景洪港将成为澜沧江(湄公河)上仅次于曼谷港的第二大港。本规划区位于景洪市澜沧江两岸,既是景洪市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水上门户,也是景洪市城市风貌最重要和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景洪市澜沧江沿江风貌在整个景洪市乃至西双版纳、澜沧江一线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风貌规划中的要素在本规划里主要有7个方面。1.景观中心类型景观中心可分为软质景观中心和硬质景观中心。这里的软质景观中心主要指由历史性人文景观、自然景观等构成的景观中心,强调其文化内涵。而硬质景观中心主要指以现代建筑景观为主构成的景观中心。本规划区范围主要由两个软质景观中心和三个硬质景观中心构成。软质景观中心一为造纸厂宿舍区改造后的民族文化广场,一为景洪新大桥以西的大片绿地;硬质景观中心指景洪市新、旧大桥所正对的以高层建筑为主的景观中心。2.景观视廊的内涵——景观主、次轴线主要指沿道路所对的重要或次重要对景,是景观轴线的视觉焦点(既是视线方位的集点,又是视线方位的变换点),规划的关键在于对对景的建筑形式、色彩、材料、高度的控制。人们通过这些景观轴线,体验沿途的建筑景观或自然景观,对城市风貌形成一定的印象。规划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注意景观轴线的尺度以及与两旁建筑物之间的关系,应当有较开阔的视野。沿江风貌规划中沿主、次干道均形成了面对景观中心的景观主、次轴线,还特别强调了江南、江北道路间的轴线关系,以此作为下一步修建性详细规划中标志物设置的依据。——景观视廊即视线走廊,它规定一个空间范围以保证视线的通达,使人与自然的或人文的景观保持良好的视觉联系。由于视线的可逆性,观景点同时也是被观景点,具有通达的视线走廊,空间视觉效果是完整且富于变化的。控制视线走廊,优化重要观景范围内的景观还应注意对劣质景观的视线遮挡,可以利用地形的变化来调节观者的视线,也可利用植被或其他设施来遮蔽影响视线的不利因素。如在景洪江南看江北的曼阁佛寺,就需要通达的视线走廊,而江南的观礼台,既是较佳观景点也是较佳被观景点。3.场所之间的关联耦合城市设计的理论探讨经历了从研究单纯的物质空间到研究城市“涵义”的发展过程。在此过程中,有3个方面的理论影响最大:图底理论、连接理论和场所理论。其中,连接理论又称为“城市的关联耦合分析”,对城市设计的研究侧重于物质形式方面。它从运动学的角度对城市中众多要素之间的联系进行探讨,试图通过建立城市空间之间的轴线关系构建城市运动发展的时空框架。关联耦合的分析方法对于研究大尺度的基地特质,建立明晰的城市设计秩序系统是非常有效的。但是,这种研究方法忽视了人作为城市中最积极活跃的主体所起的作用,忽视了人对于城市空间的文化、精神层面的需求,逐渐被场所理论所取代。场所理论提出“文脉”的概念,所谓城市文脉就是“城市赖以生存的与其本质密切相关的背景”,包括城市的政治、经济、历史事件和文化背景等。单纯的空间只有和一定的城市文脉相耦合,具有了高于物质层面的文化和精神的属性,才成为“场所”。而城市设计就是挖掘整合城市文脉的过程。场所理论由于将社会文化、城市发展和人对环境的体验和感知都作为城市设计的重要条件进行考虑,注重了城市空间的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与纯粹的物质空间分析相比有了很大的进步。在城市设计中,将连接理论与场所理论的研究结合起来,建立场所之间的关联耦合关系,就是通过活动者的体验线路将城市的重要场所联系起来,借以产生一种连续的感知过程。对于个体场所的体验通过这些“联系线”加以整合,形成一种对城市的文化背景、生活实态、地方传统、基地特色等要素的整体印象,从而使人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城市,把握城市,整合城市文脉,树立城市特色形象。按照场所之间的关联耦合分析,将沿江风貌区中具有中心意义的突出的景观实体或空间作为视觉中心点,可以控制空间、制约人的心理和视觉,并具有标志的功能,从而形成了景观序列中的节点。通过人们的体验线路将沿江风貌区中的景观实体联系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说,景观序列即由游览路线组织起来的“时空序列”,借以形成一个连续的审美过程。规划如图,江北:起点—高潮—延续—小突变—承继—终点(第二高潮)。江南:起点—承继—转折—高潮—延续—小突变—终点。4.营造林幼林,增加生物多样性出于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绿地系统规划十分重视保护和建设生物的多样性。生物的多样性是稳定良好的生态环境的具体内容之一,同时也构成了自然景观。景观要有生气就必须建立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基础。一切生物都离不开地面,只有在地面上创造适宜于多种生物生长和发育的环境,才能达到生物的多样性。环境学家认为,城市滨河地带是城市中自然因素最为密集、自然过程最为丰富的地域,同时,因其靠近城市,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最为剧烈,所以是环境最为敏感和脆弱的地带。因此,应首先予以保护。规划中配合现有的林荫道加以强化和增加,使其形成一个完整的林荫道网络,并加强沿线的行人活动及环境品质如设置座椅、饮水设施、残疾人轮椅坡道等。选择有特色的树种,塑造林荫道的特性,也有助于突出方向感与地段的识别性。塑造有生命力的城市广场,聚集有特色的活动景观,在空间上应保持其围蔽性及完整性,加强开口处理与引导。在本规划中,绿化树种主要选用景洪市特有的“四树五花”,特别是景洪市花(缅桂)、市树(榕树),充分展示景洪市热带、亚热带植物王国首府的风貌。5.高度管理系统规划应从城市功能的区位发展及城市意象的表达方面来制定适宜的建筑物高度限制。规划中根据不同地段所处区位的不同将之划分为3个层次。(1)步行、行人光照系统指对风貌产生直接影响的部分,主要包括游憩绿地系统和步行、航行观光系统。建筑物体量保持传统民居的高度和模式,强调其连续性,避免大体量,高度在4至8米之间,宽度在6至20米之间(符合黄金分割)。(2)风格输入主要指能对风貌区产生较大影响的地域层次,建筑物体量及尺度应明确表达城市发展的方向及其轨迹,高度应在8至21米之间。(3)山体及坡带的景观主要指建筑物外轮廓线对风貌区产生影响的层次,建筑物的高度及体量应考虑与四周自然环境的视觉关系,不应阻挡和破坏优美的自然景观。控制有价值的山体、山坡地带的四周建筑的性质和高度,在远离山体的谷地或平地修建多层或高层建筑。在重点地段设置高层或超高层建筑基址,应当以其在城市中所能造成的视觉效果为原则,如方向感及地位的指认、区位功能的指认等。6.丰富了景观要素天际线应力求高低错落,使平缓与突起相结合,避免缺乏重点与变化。尤其要注意对高层建筑做一定符号性处理,使其与表层产生视觉上的联系。如滨江天际线作为沿江风貌区的重要标志之一,可以提供大量的景观信息,其突出特征是具有明显的底界线,底界线由开敞的江面形成。水体与构成天际线的建筑物、构筑物等人文景观以及植被、背景山体等自然景观形成了动与静、软质与硬质的对比,使景观整体形态丰富,个性鲜明。为群山所环绕的城市,还应当将山体有机地结合到天际背景之中,建筑轮廓线力求与山形走势取得和谐,避免建筑挡山、压山或破坏山形(如江北区)。7.建筑风格设计建筑是城市的主要构成要素,在某种意义上,城市的历史就是建筑的历史。城市建筑风格是城市建筑的总体特征,是城市建筑形态的综合反映。建筑景观形象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的不同特色。因此,风貌规划中,在建筑的形式与风格设计上给予一定的限定,抓住时代性、地方性和历史文脉3个因素,使之有较明显的共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