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的早期诊断与治疗_第1页
鼻咽癌的早期诊断与治疗_第2页
鼻咽癌的早期诊断与治疗_第3页
鼻咽癌的早期诊断与治疗_第4页
鼻咽癌的早期诊断与治疗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鼻咽癌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癌症(iuc)是中国最常见的头颈部肿瘤。近年来,国内外不少学者在鼻咽癌的基因诊断及基因治疗研究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研究,并取得了一些进展,现综述如下。1关于鼻咽骨基因的诊断1.1肺癌rassf1a基因多态性检测目前对鼻咽癌分子标志物的研究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国内外研究运用基因组织学等高通量技术对鼻咽癌标本作了大规模筛选,构建鼻咽癌不同发病阶段的分子靶标系统,证实一些分子标志物是鼻咽癌早期诊断的理想分子靶标。splunc1splunc1(nasg)蛋白为分泌性蛋白,存在于鼻咽上皮表面,在上皮组织与外界环境之间形成一层液体的免疫屏障。Zhou等研究证明,SPLUNC1具有结合细菌脂多糖、抵抗外源微生物入侵和杀菌的功能。它在鼻咽癌患者早期,甚至鼻咽上皮还未出现不典型增生时,即已出现低表达或表达缺失,是鼻咽癌早期预警的重要分子标志物,可用于鼻咽癌的早期诊断与患病风险筛查理想的分子靶标。p16基因又称MTS(multipletumorsuppressor1)基因,p16属于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是人们发现的第一个直接参与细胞周期调控的抑癌基因。倪海峰等对54例鼻咽癌组织和20例正常鼻咽上皮组织的p16INK4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鼻咽癌组织中p16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阳性率为6.3%,为鼻咽癌早期事件,认为有望成为早期分子生物学诊断的标志物,将来还可能作为去甲基化基因治疗的靶点。p27蛋白是一种cyclin-dependentkinase抑制剂,作为细胞周期负性调控因子,广泛抑制各种细胞周期蛋白和激酶的活性,p27的异常可能与许多肿瘤的发生有关。彭维晖等研究结果显示,p27在炎症组中的表达明显高于鼻咽癌组,支持将p27基因列为候选抑癌基因。倪海峰等研究5个鼻咽癌细胞株和1个正常鼻咽上皮细胞株,对54例鼻咽癌组织和20例正常鼻咽上皮组织的p27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正常鼻咽上皮细胞株NP69及20例正常鼻咽上皮组织中均未检测到p27基因甲基化;5个鼻咽癌细胞株中p27基因甲基化频率为80%,54例鼻咽癌组织中p27基因甲基化频率为63%。研究证明,p27基因甲基化与其转录表达密切相关,具有肿瘤特异性,为鼻咽癌早期事件,有望成为早期分子生物学辅助诊断的标志物,并有可能作为去甲基化基因治疗的靶点。RASSF1A基因属于RAS区域相关家族基因,是最近新研究的位于3p21.3上的鼻咽癌候选抑瘤基因之一,RASSF1A基因表达失活在鼻咽癌中经常发生。国外研究结果证实鼻咽癌与RASSF1A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可能是鼻咽癌发生的重要事件,其意义在于基因突变和缺失,认为对鼻咽癌早期诊断、侵袭转移及治疗均有指导意义。国内邓岩等检测16例鼻咽低分化未角化癌和10例鼻咽黏膜慢性炎组织中RASSF1A基因的甲基化,发现RASSF1A基因的高甲基化率在鼻咽癌组织中为93.75%,而在慢性鼻咽炎组织中为0。笔者认为由于鼻咽癌RASSFlA基因呈高比率甲基化,而慢性鼻咽炎的RASSFlA基因没有高甲基化,因此检测鼻咽癌RASSFlA基因的高甲基化情况有望作为鼻咽癌的辅助诊断的方法之一。CDH13(heart-cadherin,H-cad)为一种独特的钙黏蛋白细胞黏附分子,研究发现CDH13与鼻咽癌密切相关。CDH13在信号转导、细胞黏附及细胞生长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Sun等报道CDH13启动子的异常甲基化与H-cadherin表达沉默密切相关,抑癌基因CDH13表达沉默由其5′启动子区的异常甲基化与等位基因的缺失联合作用所致,通过鼻咽拭子检测基因CDH13的异常甲基化敏感度达81%,特异度即假阳性为0%,这表明CDH13可用于鼻咽癌的早期诊断。1.2ras21蛋白表达量对肺癌细胞毒性的影响癌基因是具有潜在诱导细胞恶性转化或使细胞癌变的一类基因,被认为是在细胞恶变过程中起引发作用的基因。ras基因家族的成员编码p21蛋白,与嘌呤核苷酸有高度亲和力,参与细胞信号转导和细胞生长的调节,在鼻咽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是ras过表达。临床研究表明,rasp21蛋白表达量与鼻咽癌的恶性程度正相关,可作为联合检测的指标之一用于肿瘤的早期诊断。高伟等对鼻咽癌组织中原癌基因Pokemon的表达及其与鼻咽癌临床指标间的关系进行研究,表明Pokemon在细胞核中的表达,是鼻咽癌发生、发展与转移过程中的重要分子事件,其可作为鉴别鼻咽癌与鼻咽部良性病变的诊断分子标志物之一,鉴于其与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的相关性,可作为鼻咽癌患者诊断及其接受临床治疗中的评估指标,监测患者的病情与治疗效果。1.3受精于血浆ebv-dna检测的新生儿患者鼻材料EB病毒(EBV)是对人类致病的疱疹病毒。抗Epstein-Barr病毒(EBV)相关抗原的IgA抗体,是鼻咽癌早期诊断的一个重要血清学指标,而且已经成功地应用于鼻咽癌高发区人群普查和鼻咽癌病例的确诊。自Mutirangura等发现NPC患者血清中可检测出EB病毒DNA以来,EBV的研究已成为探索鼻咽癌的热点,而FQ-PCR技术的应用,使得检测血浆EBV-DNA的研究对鼻咽癌的诊断有新的意义,逐渐受到学者的注意。国内外许多专家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研究,且已有很多重要发现。邓玉丽等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测定65例经病理确诊的鼻咽癌患者鼻咽分泌物EB病毒DNA含量,并与60例慢性鼻咽炎患者比较。结果鼻咽癌患者鼻咽分泌物EB病毒DNA阳性率为62.4%,慢性鼻咽炎患者阳性率为8.3%。检测方法的特异性较高,认为对鼻咽癌的早期辅助诊断有一定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有人根据EBV在鼻咽上皮内持续潜伏并与细胞形态和DNA含量变化密切的理论,采用单盲法PCR测定68例鼻咽癌患者和非鼻咽癌的鼻咽上皮细胞EBV-DNA,阳性率分别为94.12%和12.5%,证实鼻咽上皮胞EBV-DNA的检测对鼻咽癌的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1.4kiaa1173基因mrna的表达基因芯片(genechip)作为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高科技分子生物技术,基因芯片可同时对几千上万个基因进行为肿瘤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快速检测分析的工具。张三泉等采用组织芯片技术通过原位杂交(ISH)检测73例鼻咽部不同组织标本中KIAA1173基因mRNA情况,发现KIAA1173基因在鼻咽癌组织中表达明显低于非典型增生,非典型增生低于正常鼻咽黏膜上皮,且KIAA1173基因mRNA在不同病变中的表达强度不同,在正常鼻咽黏膜上皮和非典型增生上皮中强阳性表达率分别是64.3%和38.9%,鼻咽癌组中则无强阳性表达。研究发现KIAA1173基因在鼻咽部不同组织中表达不同,正常鼻咽上皮强表达,而NPC细胞中低表达甚至不表达,提示该基因可能参与NPC演变的过程。李瑞平等分别用1例鼻咽癌细胞株C666及5例鼻咽癌培养出的原代细胞和3例鼻咽正常上皮的原代细胞,进行基因表达谱分析,并以荧光定量PCR及免疫组织化学验证芯片结果。鼻咽癌原代细胞和鼻咽正常上皮原代细胞的基因表达谱有显著差异,荧光定量PCR及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和芯片结果一致。提示原代培养细胞及人类全基因组基因芯片构建基因表达谱能够准确、高效地筛选出鼻咽癌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该基因表达谱的建立为研究鼻咽癌分子生物学机制、鼻咽癌的分子分型和分子诊断提供重要的分子依据。2新领域的研究基因疗法治疗恶性肿瘤是继手术、放疗、化疗之后发展起来的一个新领域,已成为肿瘤治疗研究的热点。目前,基因治疗在鼻咽癌的实验研究中取得了可喜的进展,有的已完成二期临床试验。2.1p33基因对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抑癌基因p53是迄今发现的与人类肿瘤相关性基因,p53能与特异性DNA序列结合并激活靶基因转录,具有阻滞细胞周期、启动细胞凋亡以及维持基因组稳定性的作用。戚晓东等观察p53基因治疗药物“今又生”用静脉滴注、肿瘤局部注射等方法治疗晚期肿瘤患者23例,显示出较好疗效。提示“今又生”的应用能让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临床获益的同时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另有研究用p53基因体外转染鼻咽癌细胞株的实验观察中发现,p53对鼻咽癌细胞株的体外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抑制率为67.7%,且实验组的鼻咽癌细胞中凋亡细胞占47.8%。刘海等利用纳米脂质体将野生型p53基因转导入细胞内并表达p53蛋白,其具有明显诱导鼻咽癌细胞凋亡的作用,而且这种方法具有高效、低毒和无免疫排斥等优势,认为其在基因治疗领域拥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敖敏等以人鼻咽癌CNE细胞株为实验对象,将重组人p53腺病毒药物感染人鼻咽癌CNE细胞,结果发现重组人p53腺病毒药物对人鼻咽癌CNE细胞生长有明显抑制,为鼻咽癌的基因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翁国庆等通过转染野生型p53基因,并与5-氟尿嘧啶(5-Fu)联合作用,观察其对鼻咽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发现人鼻咽癌CNE-2细胞加入含5-Fu的培养液后,第4天生长抑制率为54.85%;CNE-2细胞转染wt-p53基因后,第4天生长抑制率为45.90%。人鼻咽癌CNE-2细胞转染wt-p53基因后应用5-Fu处理,细胞的生长抑制率第4天可达到85.82%,其生长明显受到抑制。提示野生型p53基因能抑制CNE-2细胞生长,wt-p53与5-Fu联合作用,对人鼻咽癌CNE-2细胞生长有明显的抑制效果。2.2腺病毒转染16基因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对p16的基因进行治疗探讨,p16基因治疗主要通过以下方面:①逆转录病毒或腺病毒为载体,向肿瘤细胞转染p16基因,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检测肿瘤细胞内p16基因原本低表达或常失表达;观察体外及动物活体内转染的p16基因肿瘤细胞生长、增殖抑制作用情况。②应用人工合成p16基因替代肿瘤患者体内变异的p16基因或特殊药物干预,使肿瘤细胞内静止的p16基因重新表达,阻止肿瘤细胞增殖,达到有效治疗的目的。Li等研究表明,向EBV表达活跃的鼻咽癌细胞C666-1注射腺病毒转导的p16基因时,能明显提高其阳性表达率,并对癌细胞具有抑制作用,提示其有潜在临床治疗优势。Liu运用腺病毒转染p16体外研究亦表明CNE-1模型无肿瘤生长,提示腺病毒介导p16基因疗法有巨大潜能,为腺病毒转染p16基因疗法临床研究奠定了一定理论基础。罗京伟等将p16基因导入人鼻咽癌细胞系CNE-2后可引起明显的G1期阻滞,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2.3抗剂2抗剂bax基因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促凋亡基因,具有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的功能,能与bcl-2蛋白形成异二聚体,是bc1-2的拮抗剂。闵玲等通过建立裸鼠人鼻咽癌模型,接种肿瘤细胞后将bc1-xL反义寡核苷酸(ASODN)、序列对照寡核苷酸(ODN)皮下注射进行治疗,利用ASODN序列特异性地与bc1-xL的mRNA结合而阻断mRNA翻译,调节由基因到蛋白质的信息传递,抑制蛋白质的表达,发现bcl-xLASODN治疗组裸鼠鼻咽癌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2.4bcsc-1基因治疗对大鼠血药浓度的影响近年来,腺病毒介导基因治疗鼻咽癌的研究,为鼻咽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方法。周异群等研究显示,BCSC-1基因治疗对BCSC-1基因低表达的人鼻咽癌细胞CNE-2L2接种于荷瘤裸鼠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朱欠元等动物实验研究发现,在癌灶内注射AdK-DR-tk对裸鼠人鼻咽癌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为鼻咽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2.5复方麻黄对嘴唇移植瘤基因表达的影响基因芯片在鼻咽癌治疗中主要表现在高通量筛选,对抗癌药物作用于组织细胞后基因表达变化的监测,可准确了解作用靶位及在胞内的作用途径,有利于进行药效观察。王光平等研究复方黄连对鼻咽癌裸鼠移植瘤基因表达的影响,发现复方黄连可抑制CNE-1鼻咽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复方黄连处理移植瘤裸鼠30d后,移植瘤明显减小,其抑瘤率为29.5%。同时,移植瘤组织基因表达发生显著变化。鲍依稀等研究云芝丹参的免疫调节功效,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鼻咽癌患者服用云芝丹参后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发现中药组鼻咽癌患者服用云芝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