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碧莲论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与美国个人主义文化_第1页
任碧莲论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与美国个人主义文化_第2页
任碧莲论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与美国个人主义文化_第3页
任碧莲论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与美国个人主义文化_第4页
任碧莲论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与美国个人主义文化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任碧莲论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与美国个人主义文化

美国著名的中国作家任碧莲的《美国典型美国人》讲述了战后中国新一代移民家庭如何在两种不同文化语境下寻求文化认同并建立自我身份的过程。贯穿小说叙事始末的一条红线是作家对中美文化的差异的关注和思考。更确切地说,作家关注和思考的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与五六十年代美国主流文化在价值观念上的差异。国内外研究者多年以前就已注意到小说中存在的这一“中美文化对立体”,有些批评者,如戴维·李、石平萍、薛玉凤等,还曾撰文详述这一问题。然而他们多注重阐发中美文化的差异(如成功观、家庭观、思维习惯方面)的内涵以及这些差异在移民生活中的经验体现,并没注意到作家如何对这些繁多的差异进行化多为一的哲理把握和高屋建瓴式的文学表述,从而忽略了她在小说叙事中别具深意的整体设计和带有形而上学色彩的文化思考。事实上,任碧莲在小说中将涉及到的中美价值观的众多差异归结为两国文化对个体自由与能力的看法的不同,并将这种不同凝结在英汉语言特征(包括结构和习语特征)的区别上。以语言差异作为文化差异的指征,任碧莲在叙述张家适应客国文化的经历中,展开了生动丰富、脉络清楚的中美文化比照的图卷,并对美国梦的追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看法。小说叙述伊始,任碧莲就从张意峰小时因招风耳招致姐妹嘲笑,手捂双耳不听劝慰的插曲出发,围绕“听”的动作与结果之分,对中美文化的差别展开了一番剖析。她说在英语里“Onelistens”包含着“听”并已“听到”的意思,“毕竟在听的人哪能听不见呢?”。“listen”这个合过程与结果为一体的动作在汉语里却被细分为“听得见”和“听不见”:人们听他们听得见的,看他们看得见的,做他们做得到的,中国的文化里到处都有限度。这里任碧莲试从语言结构的角度来把握潜藏在语言特征之下的文化观念:如何看待人的限度的问题。在一次采访中她这么说道:“我想汉语语法中有很多东西都反映了中国人的世界观。中国人的观念与西方简直有天壤之别。深植于汉语语法中的一大观念是行事的欲望与能力可以区分开来。中国人的受限观和美国人的想法迥然不同。在美国我们认为人是不受限约的。”任碧莲以“听”与“listen”作为中美文化差别的一对重要标记。在中文语境里“听”并不能代表“听得见”,她以此指征儒家文化中的能力观:个体并不是无所不能,独立自为的,他要受到家国责任及人际关系的约束,需在群体关系中才能达到自我实现的目标,需“在社会的情境中称认自己的地位和权利,并在相互的责任网络中定义自我”。与此相反,在英语表达里人只要张开双耳就可“听得见”,任碧莲以此来象征美国文化中的主流价值观——个人主义:人是自身的唯一主宰者,不受他人意志的约制,自治自足,拥有无限潜力和至高自由,对由市场关系组成的社会不担负道义责任。在美国这个认为只要想“听”就能“听得见”、崇奉雷切尔·李所说的“自我与经济无限性的神话”的国家中,任碧莲的主人公却常要碰遇“听不见”这样的社会现实。“听不见”以及“看不见”这些浓缩中国人观念的短语经常跳闪在他们的脑海和话语中,几乎成了他们碰遇挫折,无可为计时的条件反射。作者在这方面如此费墨,并不仅为了描写张家人的语言思维在美国化过程中存留着的母国文化痕迹,更是为读者直观地呈现两种文化精神如何共同影响着张家人的生活和文化态度。譬如,当极端个人主义思想的化身格罗弗·丁将“自我成就观”灌输给拉尔夫·张(即张意峰)时,“听”和其它感官动词就成为作者表达拉尔夫接受美国成功观的隐喻:“打开你的双眼。”“双眼打开。”“打开你的双耳。”“双耳打开。”“弄清你在和谁打交道。”“弄清和谁打交道。”在拉尔夫对格罗弗的指教的重复和模仿中可以揣摩到作者意欲传达的信息:拉尔夫不再是当年那个手捂双耳不想听,也常常听不到的中国孩童,在新的异国环境中他开始意识到儒家文化中的限度观对自己的无形影响,并力图重新定位自己的潜力和所能伸展的社会空间:他要竭力成为想“听”就能“听得见”的美国人。于是在他的“精神导师”的带领下,拉尔夫逐渐发展为任碧莲所说的“想象工程师”,成了信奉爱默生所说的“个人的无限性”的信徒。在此过程中他从“listen”中派生出了诸多蕴涵同样理念的语言片段:基督使我强大,靠着他我无所不能。你要成为什么人,就能成为什么人。梦想有多大,人就有多大。在美国,什么都是可能的。这些语句出现在拉尔夫的心理活动和言谈中,成为他追逐百万富翁梦想这一过程中的意志支撑和想象动力。这里“听”的问题被作者巧妙地转化为“思考”的问题。拉尔夫开始相信人只要热衷于幻想,勇于思考,就没有成就不了的事业,积极的思考能赋予他无穷的伟力,使他成为“神人”。在“自我神化”的信仰的推动下,他决定暂时放弃得之不易的大学教职,开始下海经商创办张家炸鸡店,生意红火之后,又决意要扩大门面,在原店上再建一层,随着楼层的盖起他的雄心和自信也升到了最高点。可不久之后,建在烂木桩上的炸鸡店开始出现地基下陷,拉尔夫被迫关门,生意亏损,追求美国梦的幻想破灭,陷入消沉的状态。后来又经发现妻子奸情,开车撞伤姐姐的变故,他开始反思原先自己的“想象工程”,于是在小说末尾的地方出现了前面所列的四个语句的“反命题”:我是不能行我所欲行的。并非想成为什么人,就能成为什么人。人不过是他的限度的总和。美国不是美国。这四对正反命题前后呼应,所揭示的道理一目了然:不顾自身能力,冷落亲情人伦,无视他人努力,罔顾社会法律,盲目、无限度地追求个人财富和成功,必然要落到山穷水尽,梦醒人悔的下场。任碧莲以这四对命题丰富和充实了她关于“听”的对比,并将对比的主调与具体的故事要素更紧密地联系起来。与作家自撰的四对命题相比,小说中另外一组正反命题则更具有约定俗成的特征,更能体现她在设置正反项后面的文化暗示。拉尔夫的餐饮事业开始起步,并呈现如日中天之势的时候,他的姐姐特莉莎发现他的办公室墙壁上贴满了各样励志的美国谚语或俗语:发家致富靠的是想法。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别等着你的船儿驶进港口,向它游过去吧!跟在牛群后走,就能套到大母牛。爱钱财不爱到白热化程度,将不会有山积的财富。这些富兰克林似的自勉语录倡扬的正是在美国商业社会竞争中立足所必需的品质:自信的心理,大胆的想法,勃勃的雄心,敢闯的冒险精神,对财富的无限热望。暗藏在其后的逻辑是:个人凭靠着这些品质并能找到恰当的路径,坚持自我奋斗,必然能从无名之辈上升为被主流社会所认可的成功人士。这些宣扬个人主义思想的美国语录,作为“无限扩张和进步的文本”,所蕴涵的正是美国梦的核心内容。不过陶醉在梦中的拉尔夫却要在不久之后应对由店墙上的一道裂缝所预示的美国梦危机。面临店面关闭,负债累累的生活困境,他将美国语录从办公室里全都撤下,取而代之的是写着中国四字成语“百炼成钢”的书法横幅。在和海伦商讨对策时他用汉语成语来劝慰妻子:“放心,你看着好了。死灰是会复燃的。我们将会东山再起。相信我吧。”“百炼成钢”、“死灰复燃”、“东山再起”这些中国成语取代了前面提到的美国俗语,成为拉尔夫生意失败之后挂在墙上和嘴边的座右铭。对于小说中随处可见的汉语成语或惯用语,批评者曾指出这些语言碎片说明汉语思维仍然根深蒂固地存留在作为美国华人的张家人意识里或表明华人在美国化过程中仍然承继了中国传统思想的精髓,马尼尼则认为这些汉语习语起到了将美国熟悉化的作用。不过这并不能完全说明任碧莲在小说中插用这三个成语的独特用心。将它们与拉尔夫之前贴在墙上的美国俗语作对比,才可以看出作者的真正用意。事实上,任碧莲曾借特莉莎之眼向我们暗示过这两组语句是有区别的。特莉莎看到弟弟办公室里的美国俗语时,她想到了汉语中数不胜数的成语,只是觉得它们与眼前的美国俗语有点不同,至于不同在哪里她没有说出来。如果我们将两者放在拉尔夫事业成败的情境中来看,就能发现作者意在借其来表现中美文化对成败问题所持有的不同关注以及对拉尔夫的成败态度的不同影响。前文所提到的美国俗语强调更多的是人应如何抓住机遇,大胆出击,自信地参与竞争和赚取钱财,实现功成名就,出人头地的目的。在这种视成功为志在必得的观念支配下,人在行为上多具有极强的主动性和攻击性,常常不择手段,不惜牺牲一切来达到个人目的,而人的能力的局限和失败的可能却没有受到关注和估计,也没有相应的防备举措。“百炼成钢”等中国成语所补充的恰恰就是美国个人主义思想文化中未受关注的盲点。任碧莲挑选的这三个成语,全都指向事业遭受挫折之人,激励他们在逆境中磨练自己的意志,重新振作起来,发奋图强,百折不挠,并能在最后有所作为。但与过于夸大成功神话的美国俗语相比,这些中国成语里所包含的对人的勖勉却都基于人的能力限度的假设之上:人若没有经历千锤百炼是难以成钢成才的;复燃的火焰曾一度到了要熄灭在灰土里的地步;再起之地东山却是英雄得势之前潜伏隐居的地方。作者用这些成语来说明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成功向来不被看作是一蹴而就的,追逐成功是充满了磨练、曲折和风险的过程,随时都有一败涂地的可能。它们反映了中国儒家文化对人的“有限性”的承认和对失败者的人道主义关怀。作者在拉尔夫事业不成之际,没让他从美国文化中去寻求慰藉和自勉的资源,却让他回到中国文化里寻找精神支柱,这其实是让自我成就之人回归和重拾自己的本源。正如雷切尔所说,“自我成就是建立在消抹和替代本源的基础之上。自我成就之人不承认自己受了先人的遗泽,不愿受其羁缚,几乎像是以自我为源了”。拉尔夫此时已经意识到以“自我指涉性”为特征的个人主义思想难以解释和解决他当下的处境,为此他将目光投向自己的母国文化,从回溯本源的过程中汲取战胜困难的精神力量。任碧莲这么安排拉尔夫价值取向的转折,是为了再次呼应“listen”和“听”这两大主词所指征的两种不同限度观。从这儿还可以看出她并没有将中美文化绝对对立起来,相反拉尔夫借助中国的文化思想资源来进行自我调整,说明在她看来中国儒家的限度观对过分夸大自我潜力的美国文化来说,倒是一味矫枉而不过正的良药。与“听不见”一样,“想办法”是小说中出现频率最高,也最应值得注意的一个汉语短语。这三字其实也暗藏了作者检视和表达中美文化差异的机巧。它第一次出现在小说中,是在拉尔夫记起自己忘记延长护照期限的时候。他发现护照期限已到却又不敢去找自己得罪过的菲特先生,正独自犯愁着,忽然脑海里闪进一个“基本的中国观念”:想办法。任碧莲的一种译法为“findaway”,出现在拉尔夫发现地基下陷与海伦商讨对策的对话中。张氏夫妇是用中文对谈的,说到“想办法”三字,惹起了一旁女儿凯莉的好奇。几乎不懂中文的凯莉问海伦什么是“想办法”,海伦告诉她是“findaway”的意思,她紧接着又问“findawaytowhat?”,拉尔夫说是典型的汉语表达法后便没再搭理她。凯莉的问句其实为解读中美两国文化对于“findaway”的不同关注提供了线索,从中还可以见到作者的文化洞见和机智幽默的叙述方法。任碧莲首次提到“想办法”这个常见的汉语短语,还联系拉尔夫所面临的处境说“在这充满障碍的世界里,人要知道怎么绕道而行”,意思是在这个妨碍重重的现实中,人应懂得怎么避开设在眼前的各种路障,“想出摆脱困境的出路”。由此可以推出在作者看来,“想办法”的英译法更确切应该是“findawayoutofsth.”。事实上,中国人也的确是在遇到棘手的问题,难以克服的困难,失利受挫的情况时,才会用到这个短语。而凯莉一听到“findaway”,第一直觉反应却是“findawaytosth.”。凯莉在美国的文化环境中长大,几乎不会说中文,思维模式更接近于美国人,她的反应能真实代表美国人对于“findaway”的理解。作者意在借她之口来表明在英语中“findawaytosth.”比“findawayoutofsth.”更常用一些,更像是惯用的地道英文,更符合英美人的思维习惯。前后者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指向的是前方的目标,人人都渴望达到并奋力争取的,而后者指向的是要走出的困境,以避绕障碍物为目的,是一种应激或被动的反应,在主动和攻击性上远不如前者。可以说这两个短语与前面所提到的美中习语在指征文化差异上有异曲同工之妙,是作者埋在文本中的、表述文化观念的重要语言符号,是她开门见山式的“听”之辨在后来叙事中的发展。任碧莲从语言的结构和习语差异来辨析其背后的文化观念的差异,固然有将语言与文化机械拉配并将两种文化简单对立的嫌疑,可待商榷之处颇多。但需指出的是,任碧莲并不是研究跨文化交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