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热射病多发的夏天_第1页
这个热射病多发的夏天_第2页
这个热射病多发的夏天_第3页
这个热射病多发的夏天_第4页
这个热射病多发的夏天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下载后可编辑这个热射病多发的夏天这个夏天,热射病肆虐

入夏以来,各地温度屡创新高,据不完全统计,截至8月,全国各地频频出现“热死人”现象。安徽出现两例热射病死亡病例,上海出现两例死亡,江苏两例死亡,湖南有3例环卫工人中暑身亡,宁波出现15例热射病患者,其中4人死亡,武汉150人中暑,5人死亡。在“秋老虎”的威力下,进入8月以来,国内仍有多地相继出现热射病死亡病例。

7月27日中午,杭州59岁的何女士被送到医院,体温高达41.7℃,医生说这是热射病,属于极度中暑,死亡率高达90%。

7月29日下午,南京火车站附近广场,60多岁的安徽男子于某被发现一动不动,在路人的帮助下,120急救车火速把该男子送到中大医院急诊中心。于某来医院的时候,面色紫绀,心跳、呼吸都没了,测了一下体温有42℃,最后确诊是“热射病”。虽然医生奋力抢救,可惜最终还是没能挽救患者的生命。

8月5日,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证实,当地一务农男子因在高温环境下焚烧麦秆时,诱发热射病,造成昏厥、体温过高、多脏器受损等并发症,最终因年事过高抢救无效身亡。

8月6日,在枣庄市某工地打工的农民陈发全,体温42℃,严重中暑,被送进了市中区人民医院(ICU)重症监护室救治。7日凌晨2时许经抢救无效死亡。

8月16日下午3时,临潼区渭北工业区,51岁的李银芳午休完,像平时一样来到工地,刚干了20多分钟,就因中暑“晕倒不起”,于17日凌晨抢救无效死亡。她的死亡诊断证明上面清晰地写着:多脏器功能衰竭、热射病。

热射病到底是什么病?

那么热射病这个名词是“旧酒装新瓶”,还是医疗界的“新晋权贵”?近年来,脑结冰、荔枝病、热射病等医学新名词的横空出世,让人们真有点中暑般眩晕。

“我觉得可能就是严重的中暑,只不过是新造出来的名词罢了。但这个病具体什么表现不是太了解。”北京市民刘先平接受采访时说。

“热射病是什么新病?以前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听说外地好多地方都发现了这种病,能不能给点信息?”《人人健康》微博里,也有多名网友求问。

医生给出的解释是:最严重中暑、体温超40℃并昏迷。

西安交大二附院急诊科医生高彦霞表示,热射病是因高温引起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使体内热量过度积蓄,从而引发神经器官受损。

高医生讲,中暑按级别区分,从轻到重是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症状会交叉或同时出现,重度中暑时会出现热痉挛,即出现抽搐;进一步发展成热衰竭,患者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弱,甚至休克。最严重的中暑症状,就是热射病,人体热平衡失调,体温超过40℃,意识模糊,进入到昏迷状态。

高医生说,热射病虽然死亡率高,但如能及时送医抢救,是可以成功救治的,并不留后遗症。热射病高危人群主要有环卫工人、建筑工人、交警等在户外长时间作业的人群。

另有一种是因锻炼过度引发的劳力性热射病。

日前,北京友谊医院急诊接诊了一名热射病患者。据医生了解,这名47岁的男性患者是一名长跑爱好者,近日北京连续高温,他依然坚持进行每日10公里长跑。不料,当跑到大约7公里的时候,就感觉左脚无力,于是该患者停止了跑步,同时出现下蹲后突然晕厥、大汗、神志不清伴口吐白沫、高热、大小便失禁、肢体抽搐等症状,一小时后由120送入北京友谊医院急诊,被确诊为劳力性热射病。

据了解,该患者目前已因脏器功能不全收至重症医学科。北京友谊医院重症监护室主治医师白静介绍,热射病还有一类叫作劳力性热射病,主要是在高温环境下身体剧烈活动,内源性产热过多导致。当周围环境温度>27℃,同时相对湿度过高的情况下进行剧烈体力活动即可发病,以胸痛、汗毛直立、过度通气、恶心呕吐、肌肉痉挛、共济失调、语无伦次为主要症状,有些患者还伴有意识丧失。严重情况下,可发生溶血、急性肾衰竭、急性肝衰竭等,甚至危及生命。

白静提醒,户外运动爱好者在高温环境下最好控制运动量,以免因运动过于剧烈而导致劳力性热射病。

全社会一起来击退“热射病”

预防热射病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避免高温环境。

对抗热射病,我们首先要了解的是国家关于防暑降温的相关政策。根据《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高温天气是指地市级以上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站的日最高气温35℃以上天气。关于高温工作,该《办法》规定:

35℃~37℃:用人单位应采取换班轮休等方式,缩短劳动者连续作业时间,并且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劳动者加班。

37℃~40℃:全天安排劳动者室外露天作业时间累计不得超过6小时,连续作业时间不得超过国家规定,且在气温最高时段3小时内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

40℃以上:应当停止当日室外露天作业。

此外,医学专家还给出一些具体预防措施:

1.每天至少要有7~8个小时的睡眠,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能有效预防中暑。

2.天气炎热时不提倡长时间得户外剧烈运动。

3.高温闷热下户外长时间工作的人群,如建筑施工人员,尽量防止直接暴露在烈日之下,并需及时大量补充水分,最好为淡盐水。

3.外出自带降温水瓶,用矿泉水瓶装上凉白开,放在冷冻槽里冰冻后使用,可以降温还可以饮用。

4.保持室内温度适宜,空气新鲜,但不要长时间使用空调,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影响体温调控。

5.合理饮食,可多吃些西瓜、桃、黄瓜、西红柿等蔬菜水果,具有预防中暑的功效。

6.饮食清淡,可喝降热祛暑粥,如西瓜皮粥、荷叶粳米粥、绿豆粳米粥。

7.每日用温水冲凉或用湿毛巾擦浴,以利散热。

8.若感觉不适,要迅速到阴凉通风处仰卧休息,物理降温,可口服十滴水、藿香正气等防暑药物。还可取大椎、内关、曲池、合谷、足三里穴,用拇指由轻到重在这些穴位上按压3至4分钟,以局部产生酸、麻、胀、痛感为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