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家庭暴力情形的离婚损害赔偿问题研究-以何某甲与何某乙的离婚案件为例_第1页
基于家庭暴力情形的离婚损害赔偿问题研究-以何某甲与何某乙的离婚案件为例_第2页
基于家庭暴力情形的离婚损害赔偿问题研究-以何某甲与何某乙的离婚案件为例_第3页
基于家庭暴力情形的离婚损害赔偿问题研究-以何某甲与何某乙的离婚案件为例_第4页
基于家庭暴力情形的离婚损害赔偿问题研究-以何某甲与何某乙的离婚案件为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家庭暴力情形的离婚损害赔偿问题研究——以何某甲与何某乙的离婚案件为例摘要:我国的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已经出台近二十年,自问世到现在,在司法实践中,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得到一定程度的运用,发挥了保护婚姻中无过错方合法权益的作用,但是仍存在诸多不足,其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制度争议亦始终持续不断。其中,基于家庭暴力行为提起离婚损害赔偿请求的,存在获得法院支持的比例相对较低,家庭暴力行为认定困难,损害赔偿数额较低等情况。本文以何某甲与何某乙的离婚案件为研究对象,探讨基于家庭暴力情形的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在司法实践中的适用问题,并针对家暴情形的认定难题提出可行性建议,以期能够有助于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之立法完善。关键词:离婚;损害赔偿;家庭暴力;举证责任

Research

on

divorce

damage

compensation

based

on

domestic

violenceAbstract:Thesystemofdivorcedamagecompensationinourcountryhasnearly20years.Sincetheadventofthenow,inthejudicialpractice,thedivorcedamagecompensationsystemfortheuseofacertaindegree,hasplayedano-faultpartyinthemarriagelegalrightsandinterestsprotectionrole,buttherearestillmanydeficiencies,therelevanttheoreticalresearchandsystemofdisputealsoconstantfrombeginningtoend.Amongthem,therearerelativelylowratesofobtainingcourtsupport,difficulttoidentifydomesticviolenceactsandlowamountofdamageswhendivorcedamagesarefiledonthebasisofdomesticviolence.ThispapertakesthedivorcecaseofheAandheBastheresearchobject,discussestheapplicablerulesofdivorcedamagecompensationsystembasedondomesticviolenceinjudicialpractice,andputsforwardsomefeasiblesuggestionsfortheidentificationofdomesticviolence,inordertocontributetothelegislativeimprovementofdivorcedamagecompensationsysteminourcountry.Keywords:divorce;damages;domesticviolence;burdenofproof

目录TOC\o"1-3"\h\u一、基本案情及争议焦点 基于家庭暴力情形的离婚损害赔偿问题研究——以何某甲与何某乙的离婚案件为例近些年,我国的离婚率一直在上升,有404.3万对夫妻在2019年选择登记离婚,与2018年380.1万对的登记数对比来讲增长了近5.3%[[1]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19第四季度民政统计数据,网址:/article/sj/tjjb/qgsj/2020/202004161446.html,登录时间:2020年5月5日],从2019年第一季度开始,每一个季度登记离婚的数量在100万对左右,从中国民政部总结出来的数据来看,在2018年,全国有1013.9万对夫妻在此年依法登记结婚,与2017年相比,总数下降了4.6%,有4.8万对港澳台及海外人员选择登记结婚,此年的结婚率为7.3‰,对比2017年来说,下降了0.4个千分点。再者,共有446.1万对夫妻在此年办理了离婚手续,有2.0%的增长率,在这些离婚的夫妻中,有380.1万对夫妻直接在民政部门登记离婚,有64.9万对采用了包括法院判决、调解离婚等方式离婚,此年的离婚率为是3.2‰[[]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18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网址:/www2017/file/201908/1565920301578.pdf,登录时间:2020年5月5日]。[1]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19第四季度民政统计数据,网址:/article/sj/tjjb/qgsj/2020/202004161446.html,登录时间:2020年5月5日[]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18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网址:/www2017/file/201908/1565920301578.pdf,登录时间:2020年5月5日一、基本案情及争议焦点(一)案件基本情况何某甲(男)与何某乙(女)为同学关系,二者于2011年1月17日办理结婚登记手续,领取了结婚证,其中,何某甲(男)系再婚。婚后二人没有生育子女,且常因生活琐事发生争执。2015年3月10日,何某甲(男)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此时,二人因感情不和已经分居一年有余。在案件一审中,原告和被告达成一致意见同意离婚,二者都认为两人的感情确实已经破裂了,并且没有可能再和好,遂申请法院准予二人的离婚请求。但是双方在如下方面发生争议:一是湖滨中路的一套房产,原告何某甲(男)主张分割该房产的婚后增值收益,被告何某乙(女)提供了该套房产的《土地房屋权证》,夫妻双方签署的《婚前、婚后财产协议书》以及财产协议的《公证书》,上述证据表明:湖滨中路房产系被告人何某乙(女)的婚前购买并登记在本人名下,婚后二人共同偿还按揭贷款。在一审中,双方达成协议,原告何某甲(男)自愿放弃诉讼请求,该房产及其增值部分全部归被告何某乙所有。二是,一辆小型越野车,原告何某甲(男)主张该车辆是其前婚尚未解除时,用原夫妻共同财产购买赠送给被告何某乙(女)的,要求被告何某乙(女)偿还购车款的一半给前妻刘某。被告何某乙(女)认为该车辆属于原告婚前主动赠与的,应当属于自己的个人财产,并且车辆现在原告何某甲(男)处,请求原告何某甲归还该小型越野车。法院审理认为,原告何某甲(男)主张购车款的一半属于前妻刘某,那么,就应当由刘某主张权利而非何某甲,故此,原告的诉讼请求被法院驳回。在二审法院审理案件后,支持了一审法院的判决,何某甲(男)的诉讼请求在二审中同样被法院驳回。二审法院以同样理由维持了一审法院判决。三是,被告何某乙向法院提出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遭受到何某甲的家暴伤害,请求何某甲赔偿五万元人民币作为精神损害赔偿,并且提供了《报警回执单》和《门诊病历》作为证据证明。对此,原告何某甲在一审审判过程中,反驳自己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存在有家暴行为,但其并未能向法院提交可以反驳的相反证据。一审法院最终认定原告何某甲存在家暴行为,符合《婚姻法》第46条的情形,适用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判决何某甲向何某乙赔偿五千元人民币。原告不服一审判决,以被告提供的证据证明力不足以证明家暴事实存在的原因为由,提起了上诉,请求二审法院撤回一审中判决赔偿何某乙五千元人民币的规定。二审法院以一审法院认定事实清楚,程序合法,适用法律正确为由,维持一审审判结果,驳回了原告何某甲的二审请求。(二)本案争议焦点在本案中,由于双方一致同意离婚,并且双方就湖滨中路房产中关于增值部分的归属已经达成了一致意见,所以都不再构成本案的主要争议焦点。此外,关于小型越野车一半价款的返还,由于原告何某甲不具备诉权,法院驳回诉讼请求,亦不再构成本案的争议焦点,故此本文的争议焦点主要在于基于家庭暴力的离婚损害赔偿请求。1、本案原告行为是否构成家庭暴力原告何某甲的上诉意见是《报警回执》载明的内容是被上诉人的单方陈述,无其他证据佐证,报警回执也未载明事件发生的具体原因、经过、被上诉人受伤的原因等情形;《病历》也是仅凭被上诉人的自诉,该病历仅能说明被上诉人的伤情,且伤情轻微,而未能证明事件发生的体原因、经过、被上诉人受伤的原因等情形,并且,原告提供的证据不能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没有足够的证明力证明存在家暴的事实。被告提交了《报警回执单》和《门诊病历》两项证据证明原告存在家暴的行为。法院采信被告提供的《报警回执单》和《门诊病历》两份证据,认定原告何某甲存在家暴行为。2、本案是否适用离婚损害赔偿本案原告何某甲上诉意见是不适用离婚损害赔偿,理由是权利主体在离婚损害赔偿中的规定是夫妻双方当事人中,不存在法定过错的一方,如果夫妻双方都有或都无过错,就不能请求损害赔偿,而其认为何某乙无证据证明自己在本案中无过错。被告何某乙认为,原告的行为构成家庭暴力行为,符合离婚损害赔偿中规定的“实施家庭暴力的”这一条件,所以应当适用该赔偿制度,原告应当向被告作出精神损害赔偿。对此,一审和二审法院的意见都是本案可以适用离婚损害赔偿,根据被告何某乙提供的证据可以证明原告有家庭暴力行为,符合离婚损害赔偿的构成要件,判决原告何某甲向被告何某乙赔偿人民币五千元。二、案件评析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是2001年4月28日公布施行的修正后的《婚姻法》中的新增制度,该法第46条规定:因重婚、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而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本文将以现行的《婚姻法》第46条的具体规定进行何某甲与何某乙离婚案件的评析。(一)是否存在家庭暴力行为我国现行《婚姻法》明确限定了离婚损害赔偿的五项法定情形,这五项情形也成为了构成离婚损害赔偿的必备要件。在该条例规定的五类法定行为中,家庭暴力这种情形一直受到学界和社会的重视。家庭暴力事件具有普遍性和全球性,据统计,在我国,发生率一般在29.7%-35.7%之间,而其中,有90%以上的受侵害者都是女性[[]数据来源:《最高人法院涉及审理家庭暴力婚姻案件审理指南》第四条:家庭暴力的普遍性和严重性]。所以,家庭暴力行为到底应该怎么界定呢?[]数据来源:《最高人法院涉及审理家庭暴力婚姻案件审理指南》第四条:家庭暴力的普遍性和严重性1、家庭暴力的概念在当前的国际社会里,家庭暴力(以下简称家暴)的概念一直没有一个比较具体而权威的界定,只零散的存在于一些国家的宣言和文件中。《消除对妇女的暴力行为宣言》以及1995年联合国世界妇女大会制定并通过的《行动纲领》中将“家暴”定义为:是一种针对被害人身心和性等方面,采用殴打、侮辱、性侵害等方式的暴力行为[[]罗杰.家庭暴力立法与实践研究[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12,第18页.]。在美国制定的1994年《反家暴法典》里面,“家暴”被定义为:是一种对家庭成员的身心权益进行侵害或者有意图侵害的行为;并且此类行为可以使其由此陷入惊惧,行为人使用武力对受害人进行威逼,在与其意愿相悖的情形之下,强行和受侵害者发生性关系之类的行为。最后,我国出台的《反家庭暴力法》第2条对[]罗杰.家庭暴力立法与实践研究[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12,第18页.家庭暴力主要存在于夫妻之间,同时还存在于其他家庭成员之间,如父母子女之间、祖孙之间等。家庭暴力行为严重伤害了被施暴者的身体健康、精神健康、人格尊严、安全利益等方面的权利,极大程度反映了当前社会男女力量不对等,妇女以及弱势群体在面临家暴时没有足够的能力保护自己,国家和社会还需要加强力度保护妇女等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代,女性的权利不断得到保护和增强,地位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家都在贯彻“男女平等”“人人平等”的概念,传统古代的男尊女卑思想已经被当做糟粕革除,在得到平等权利的同时,女性的思想开始新潮、前卫,不再像以前那样保守,所以未婚同居情形逐渐普遍化,近段时间,“网红”女孩宇芽被家暴事件引发网友热议,作为未婚同居的恋人关系,男方多次严重伤害了女方身体健康以及人格尊严的行为就被认定为家暴行为,最终施暴者被行政拘留和罚款。在性观念,性取向逐渐开放的现代,有许多同性伴侣组成家庭,同性同居的情形开始崭露头角,当然,同性之间的家暴事件也时有发生。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精细化,生活化,试管婴儿、借腹生子、男性捐精后女性购买精子怀孕生子等情形屡屡出现,单亲家庭的情形也开始出现,成年后的孩子和中老年母亲的力量不成对比,这也可能成为家暴的一种,所以家暴行为还可以存在于同居伴侣之间、同性伴侣之间、单亲母亲与孩子之间。我国现行《婚姻法》中的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明确限定,夫妻一方有家暴行为的,另一方仅能在离婚时,方可提起损害赔偿。这也就表明,未婚同居者,同性伴侣间的家暴不能诉请离婚损害赔偿,这也是在2001年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出台后的社会上的一个争议焦点。在大多数家庭暴力案件因为没有相关的法条法规或者罪名来规制家暴行为,且家暴事件的惩处力度也不够而引发民怨后,我国1991年制定实施并在2006年和2012年两次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进行了立法层面的保护,在该法第二章专门针对未成年人在家庭中的保护作出了7条相关规定,并且,在2016年3月1日开始实施的《反家庭暴力法》中,以未成年人、妇女和其他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以及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作为被保护的主体,从立法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明确规定,严明禁止在我国发生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并且提到:反对家暴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要完成这一工作,就应当遵循与之对应的原则,要以预防为主,矫治、教育和惩处相结合这一原则作为完成这项工作必须坚持的理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五条],在《反家庭暴力法》第37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五条结合本案,存在法定婚姻关系的原告何某甲在我们已知的情况下两次殴打其妻何某乙,并且造成了何某乙身体的多处软组织挫伤,但对于何某甲的行为是否构成家暴,还是需要由何某乙提供证据证明。关于家庭暴力行为的认定根据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第64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即“谁主张,谁举证”。《民事诉讼法解释》第90条指出,当事人在诉讼中应当提交相应的证据来证明当事人自己根据已有事实而向法院提出的诉讼请求,或者依据已有事实反对对方当事人的请求,若是当事人不能在法院判决之前提交相应的有效证据或者已经提交的证据的证明力并不足以证明该事实存在的,该当事人应当依法承担不利后果。从婚姻法领域来看,家暴案件中举证责任应当按照民事诉讼中的一般原则来分配,即由被侵害方当事人举证,证明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另一方存在家庭暴力行为。然而家暴表现出的身体暴力、语言暴力、性暴力以及精神暴力这些形式决定了受害者一方举证极其困难,而证据不足、证明力不足都可能造成家暴事实难以认定的结局,此时,大多数不利后果就会由被侵害者一方承担,其诉求也基本难以实现。从侵权责任法领域来看,家暴的损害赔偿应按照一般侵权责任的举证规则,家庭暴力中被侵害者需提交证据证明四个方面,即加害行为,损害结果,因果关系以及过错,施暴者需证明免责事由。家暴行为损害的是被侵害者的身体健康、人格尊严等,侵害其身体权、健康权和人格权等权利,但是同时,家暴行为这种以家庭为单位所表现出来的独特性,致使很多证据都无法取得,例如在精神暴力中,施暴者长期采用冷淡、轻视以及长期疏远对方当事人的方式对另一方当事人造成冷暴力,在这样极少有语言交流,漠不关心对方的夫妻生活中,根本不会有公安机关的出警记录以及训诫书、伤情鉴定等法定证据,再者当事人证据保留意识普遍比较浅薄,证据的证明力也不足以证明事实存在,取证困难意味着家暴认定困难,适用离婚损害赔偿制度也困难,所以最终当事人的赔偿请求基本无法得以支持。在证据的证明标准问题上,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在“真伪不明”的情况下,当事人不能再提交其他证据来证明案件事实的时候,法院就会根据规定,认定事实不存在。[[]《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第108条]当前的家暴案件中,85%-95%是涉及家暴的离婚诉讼案件,在这些案件中,有且仅有10%的案件是被法院认定为确实存在家暴行为,其余90%都在没有证据或证明力不足,未达到证明标准的行列之内[[]陈苇主编.我国防治家庭暴力情况实证调查研究[]《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第108条[]陈苇主编.我国防治家庭暴力情况实证调查研究——以我国六省市被抽样调查地区防治家庭暴力情况为对象[M].北京:群众出版社,2014.第1-3页.[8]民诉法司法解释第108条规定:对负有举证证明责任的当事人提供的证据,人民法院经审查并结合相关事实,确信待证事实的存在具有高度可能性的,应当认定该事实存在。对一方当事人为反驳负有举证证明责任的当事人所主张事实而提供的证据,人民法院经审查并结合相关事实,认为待证事实真伪不明的,应当认定该事实不存在。法律对于待证事实所应达到的证明标准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我国《反家庭暴力法》第20条明确规定,公安机关出警记录等证据是人民法院在审理涉及家庭暴力的案件时,可以依此认定家庭暴力事实存在的证据。3、结合本案评析结合本案来看,何某乙提交了《报警回执单》和《门诊病历》两项关键证据,《报警回执》证明家庭暴力的发生,《门诊病历》证明受伤的病情,二者已经能够形成证据链条。所以何某乙提供的两项证据足以达到我国民事诉讼要求的证明标准,根据何某乙提供的两次《报警回执单》和《门诊病历》,二者相互印证形成证据链条,足以证明家暴事实存在的高度可能性。在合法性、真实性、关联性[[]参见李浩.[]参见李浩.民事诉讼法学(第三版)[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6:115.是否具备离婚损害赔偿的构成要件1、关于离婚损害赔偿的构成要件根据我国《婚姻法》第46条及其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离婚损害赔偿的构成要件包括五个:发生法定过错行为、行为人主观故意、存在损害事实、行为与事实有因果关系、以及请求赔偿当事人自己无过错。那么本案当事人何某乙是否具备离婚损害赔偿的构成要件呢?《婚姻法》第46条规定了重婚、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这五类重大过错行为作为请求离婚损害赔偿的法定情形,有且仅有这五类法定的过错行为才能引起离婚损害赔偿,现行立法规定情形以外的、侵害配偶另一方的过错行为均不能引起离婚损害赔偿。同时,我国现行《婚姻法》规定的五类过错行为均体现出行为人具有主观上的过错故意。以家庭暴力情形为例,夫妻一方是应当明知其殴打行为会损害夫妻另一方的身心健康的,亦应当明知其家暴行为会损害夫妻感情的。存在法定重大过错行为的情形下,向法院提出赔偿请求还必须以离婚为前提。根据《婚姻法司法解释一》第29条第二款和第三款的相关规定,在离婚诉讼中,当事人向法院提出离婚损害赔偿的请求,但是法院最终判决不准离婚的,该请求就无法得到法院的支持。并且,当事人在符合赔偿的情形后,单独向法院提起诉讼而不以离婚为前提的,人民法院也不会支持当事人的请求。根据《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27条的相关规定,办理了离婚手续后,在法定时间内,当事人仍然可以根据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已有事实向法院提出赔偿情求,但如果当时人在离婚时协议好了放弃该项赔偿请求权,或者超过法定期间后才向法院提出离婚损害赔偿的,其请求则不会得到法院支持。这条规定同样是在当事人以离婚为前提之下才可以适用的,也就是说,当事人在婚内遭受到家暴、遗虐待或者自己的配偶与他人重婚破坏自己的婚姻关系,损害自己的配偶权,或者当事人的配偶在婚内与他人有长期的非法同居关系的,不以离婚为前提条件而提出赔偿请求的,法院不会予以支持。离婚既是离婚损害赔偿请求的前提,也是重大过错行为的损害后果。如前所述,就家暴行为而言,造成的损害事实不仅体现在家暴对被侵害者身心所遭受的损害,也体现在离婚这一结果上,只需要证明存暴力行为即可推定其夫妻感情遭受损害,导致离婚。婚姻法司法解释(三)在第17条规定,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在适用过程中是单向的,是无过错方可以单向的向有过错方请求离婚损害赔偿,当双方都存在法定过错时,法院不支持单方或双方请求离婚损害赔偿。同时,婚姻法司法解释(一)第29条还规定,只有与无过错方当事人有法定婚姻关系的配偶,才可以成为承担赔偿的主体,从侧面来看,本法条的规定包括了导致离婚的第三者不会成为离婚损害赔偿的主体这种情形,所以,在有第三人的因素导致当事人离婚的法定情形中,有过错的第三人不会成为承担赔偿责任的主体。再从《婚姻法》第46条的法规本身来看,只有因这四类情形导致夫妻离婚的,才可以请求离婚损害赔偿,但是在社会生活中,夫妻离婚也会可能是因其他的家庭成员遭受有过错方当事人的家暴、虐待等情形而导致的,在这种情况下,夫妻双方作为离婚诉讼的当事人却是不能作为可以请求离婚损害赔偿的主体,向实施家暴、虐待的配偶一方请求离婚损害赔偿,这种规定还没有司法解释明确说明,所以,我们自己应当对离婚损害赔偿的主体做出一个缩小解释,将提出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主体限缩在夫妻关系中,被家暴、被虐待的无过错方当事人和有过错方当事人之间。我国现有立法对赔偿主体的规定仍然存在些许不足,在社会生活中,还有被家暴、虐待的其他家庭成员如未成年子女,由于我国传统的“父子”观念、教育理念,遭受到家暴虐待的未成年人通常情况下解决办法是施暴者的监护权被剥夺,并没有其他的任何赔偿。2、结合本案评析综合本案以及上文对法定过错行为——家庭暴力行为的认定来看,何某甲向何某乙多次实施家庭暴力行为,其主观上有损害其配偶何某乙身体和精神的主观故意,家庭暴力导致二人离婚也说明了过错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何某甲作为实施家庭暴力行为的一方,而何某乙作为被家暴的一方,二者存在合法的夫妻关系,并且何某甲没有证据证明何某乙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存在法定的过错情形,也没有证据证明自己无过错,而何某乙通过证据证明了何某甲存在过错行为以及自己没有过错行为。由此,何某甲的行为符合离婚损害赔偿的所有构成要件,何某乙可以作为无过错方当事人向何某甲提出损害赔偿,综上,本案适用离婚损害赔偿正确。(三)适用离婚损害赔偿的赔偿范围评析1、关于离婚损害赔偿的赔偿范围《婚姻法司法解释一》在第28条明确规定了赔偿的内容,在离婚损害赔偿中,赔偿应当包括两个部分,即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其中,精神损害赔偿应当按照我国民事侵权方面的精神损害赔偿的若干规定来具体分析赔偿数额。作为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关键,赔偿数额的多少一直是一个比较有争议的问题。对于物质损害赔偿,在审判实务中主要认为是关于财产的损害赔偿,在实践中,法院一般遵循了“全部赔偿”的原则[[]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编:《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理解与适用》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11,252-253.],具体的赔偿数额应当根据过错方已经实施的过错行为导致的实际财产损失的多少来判定。对于精神损害赔偿这一内容,在实务中并没有统一的标准,这是由于各个法院对于精神损害赔偿的标准、范围以及具体赔偿数额的不同理解造成的,但是根据法条的相关规定,在确定精神损害赔偿上应当适用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相关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然而,在实践中,法院往往没有在文书中具体表明物质损害赔偿判多少精神损害赔偿又判多少。诚然,我们知道物质方面的赔偿相对来说要好计算一些,将医疗费、财产损失各种看得见的损伤费用加在一起就是物质损害赔偿的数额,具体而明确。精神损害赔偿就相对抽象了许多,精神损害轻则受到惊吓,心绪不宁等情绪产生,重则患上抑郁症或者其他精神病,甚至自杀,给整个家庭带来深沉的影响。对于精神损害赔偿的标准,在司法实践中一般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相关规定,规定认为认定精神损害赔偿金的上限一般为50000元,但是各个省份的发展程度不同,经济差异较大,各个省份的具体起点和上限规定也就不相同,所以法官具体裁量的数额标准也就不同。法官在行使自由裁量权时,应当根据普通人就过错方的过错程度以及受害人的心理承受强度与接受度来调整具体的数额,但是这也毫无疑问没有一个统一而明确的界定,就家暴情形的案件来讲,100件家暴案中可能就有99种不同的精神伤害。所以,在适用离婚损害赔偿的案件中,赔偿的数额应当要充分弥补无过错方的物质和精神损失。家暴、虐待等情形对受害方的身心影响巨大,严重损害了妇女及其他弱势群体的身体健康和人格尊严,无论是物质上的赔偿还是精神上的赔偿都应当达到能弥补施暴方过错的标准。针对赔偿具体数额的问题,法官应当在结合过错方的过错程度、实施手段、造成的后果和影响以及过错方的经济能力水平[[][]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编:《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理解与适用》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11,252-25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0条2、结合本案评析结合本案,两审法院都认定了何某甲存在家庭暴力的事实,在赔偿数额上判赔了5000元人民币,针对何某乙两次入院看病以及一次被诊断为多处软组织挫伤的情况下,5000元应当是更多的包含了对于被上诉人何某乙身体损伤的赔偿,在精神赔偿上,判决书并没有具体的数额表明赔了多少,在笔者看来,受家暴伤害的当事人大多都会因不同的被家暴程度以及时间长短而受到不同程度的精神损害,对精神损害的赔偿数额可以根据实际因素适当调整。三、思考建议在我们经济愈发繁荣的表面上,法律制度还没有得到全面的落实,甚至在许多细节的方面还存在缺陷,就像家暴这个问题,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也长期影响了人们的思想,在大多数人们的内心认为家暴就是别人的家务事,是一件丑事,“清官难断家务事”“劝和不劝离”“女人应该隐忍一点”种种言论不断流传,人们的证据保存意识也有待提高,无论是证据方面还是家暴方面制度都还需要不断地完善,制度完善了,类似的不和谐事件才会得到控制。事实证明,若能有效的采取制度预防和惩戒措施,90%以上的家暴在第一次发生就被惩治后,家暴事件都不会再发生。婚姻制度的建立就是为了保护夫妻双方的合法权利,婚姻制度不能保证人人幸福,但是应该保证婚姻关系双方都不会因为婚姻而受到家暴的伤害。《反家暴法》能成立就说明社会需要这样的制度,但是没有得到完善的制度形同虚设。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完善建议1、关于设置离婚损害赔偿过错行为兜底条款的立法建议我国正在进行民法典分编的编撰工作,2019年12月28日《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草案》(征求意见稿)发布,其第1091条中,对离婚损害赔偿的情形补充了一项兜底条款,即“有其他重大过错”。该规定加大了法官在司法审判中的自由裁量权,法官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人生阅历等判定当事人的行为是否适用离婚损害赔偿,这也表明在婚姻关系中有更多的情形可以让无过错方请求离婚损害赔偿。但是兜底条款的宽泛也存在了一些问题,比如说“重大过错”的认定标准是什么,是从物质方面来断定还是从精神方面来断定,是否存在统一的标准尺度,法官在自由裁量的时候应当以什么为参考以及最重要的证据问题,当事人应当保留什么样的证据,赔偿数额有无标准等等问题,所以具体的应用还需要在民法典出台以后结合实践来探索。在中国,地域文化的差异性可能导致不同的地方会对兜底条款的理解不同,应当有一个广为适用的标准来使用兜底条款,在笔者看来,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中一方的所有损害夫妻配偶权[[]配偶权是指基于合法婚姻关系而在夫妻双方之间发生的、由夫妻双方平等专属享有的要求对方陪伴生活、钟爱、帮助的基本身份权利。]的以及造成无过错方当事人物质或者精神上损害的行为都可以请求离婚损害赔偿,例如夫妻中的一方有经常性的嫖娼这种性质上与[]配偶权是指基于合法婚姻关系而在夫妻双方之间发生的、由夫妻双方平等专属享有的要求对方陪伴生活、钟爱、帮助的基本身份权利。2、完善离婚损害赔偿之家庭暴力行为的认定规则适当降低证明标准。根据《民事证据规定》第86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86条:当事人对于欺诈、胁迫、恶意串通事实的证明,以及对于口头遗嘱或赠与事实的证明,人民法院确信该待证事实存在的可能性能够排除合理怀疑的,应当认定该事实存在;与诉讼保全、回避等程序事项有关的事实,人民法院结合当事人的说明及相关证据,认为有关事实存在的可能性较大的,可以认定该事实存在。]的规定,当事人对欺诈、胁迫等事实的证明,在待证事实存在的可能性确定可以排除合理怀疑后,法院可以认定事实存在;对于与程序性事项有关的事实如诉讼保全、回避等,人民法院认定事实存在可以以“较大可能性”为标准。在有关家暴案件的证据问题上,采用“高度盖然性”的证明标准,实事求是,在《民事证据规定》第86条规定的“排除合理怀疑”“较大可能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86条:当事人对于欺诈、胁迫、恶意串通事实的证明,以及对于口头遗嘱或赠与事实的证明,人民法院确信该待证事实存在的可能性能够排除合理怀疑的,应当认定该事实存在;与诉讼保全、回避等程序事项有关的事实,人民法院结合当事人的说明及相关证据,认为有关事实存在的可能性较大的,可以认定该事实存在。适当分配举证责任。无论是婚姻领域还是侵权领域,举证责任大都由被害人承担,不利后果也当然的由他们承担,在长期存在家暴行为的家庭里,被施暴一方的身心都收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内心的恐惧逐渐增加,这并不利于受害人取得充分有力地证据,所以完善关于家暴的举证责任分配制度,给无过错方适当分配举证责任,从而达到维护被害人合法权益的目的。强化“优势证据”规则的适用,法院可以根据“明显优势”来判断双方当事人对同一事实提出的相互矛盾的证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克服当事人的举证困难,弥补“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在离婚损害赔偿制度中适用的不足。在家庭暴力情形下,仅要求受害者提供基础性证据证明当事人之间可能存在家庭暴力即可,如果过错方没有否认或没有证据反驳受害方的主张,法官即推定家庭暴力事实存在。将涉及家庭暴力的证据纳入法院依职权调查取证的范围。在民事诉讼中,现有的规定中,法院可以依职权调查取证的情形里面,仅有“涉及身份关系”可能会涉及到家暴案件,有学者指出,在家事诉讼案件的审理中,更应该注重客观真实的发现,合理利用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去探明事实真相,所以针对家暴案件中当事人举证困难问题上,法院有必要依职权调查收集相关证据。提高被家暴当事人的证据保存意识根据法律相关规定,公安机关的出警记录、告诫书、伤情鉴定意见都可以成为认定家暴事实的证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二十条],我国的基层社区以及居委会应当组织妇女开展学习法律法规的知识讲座,提高大家的法律意识,从而让遭受家暴的弱势群体有意识的保存被家暴的证据,在收集证据的同时,还应当注意到证据的“三性”问题,只有符合“三性”的证据才能在诉讼中得到运用,当事人才不会因为证据无效而败诉。在本案中,上诉人何某甲质疑[]《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二十条合理提高离婚损害赔偿的金额在大多数司法实践中,离婚损害赔偿中的赔偿金额一直比较保守,物质损害赔偿数额相对来说容易计算,但在精神损害赔偿方面一直没有一个标准,在判赔时,精神损害一旦造成就不可以逆转,法官应当根据无过错配偶一方遭受到的损害以及地域发展、当事人收入情况等应当合理主张无过错方应得的抚慰金数额。

结论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是一种保护人身权、配偶权和抚养请求权的制度,作为民事方面的制度,只能用民事的方式来惩罚这些不尊重婚姻关系的人,家暴这种情形也仅仅是可以请求损害赔偿的一种,并且还常伴有难以认定家暴事实、举证困难等方面的问题,这就为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在司法实践中的广泛运用形成阻碍,虽然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