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事变中蒋介石和张学良的博弈过程及其影响_第1页
西安事变中蒋介石和张学良的博弈过程及其影响_第2页
西安事变中蒋介石和张学良的博弈过程及其影响_第3页
西安事变中蒋介石和张学良的博弈过程及其影响_第4页
西安事变中蒋介石和张学良的博弈过程及其影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安事变中蒋介石和张学良的博弈过程及其影响摘要:西安事变前后张学良与蒋介石的博弈可以看成两人在对日对共政策上的较量,是“攘外后安内”政策与“安内后攘外”政策的博弈。张学良认为先“攘外”后“安内”,主张“息内战,御外辱”、“息内争,求和平”,停止“剿共”内战,一致抗日。这种主张可视为对蒋介石“安内”政策的反驳。当张学良执行蒋介石的“安内”政策失败后,意识到解国难须另觅新路。当东北军、十七路军和红军“三位一体”局面形成时,蒋介石继续逼迫张学良、杨虎城“剿共”,激化了双方的矛盾。自此,两人的博弈拉开帷幕,而张、杨发动西安事变,是对蒋“安内攘外”政策的一种正面反抗。关键词:张学良;蒋介石;安内攘外;攘外安内;西安事变;从九一八事变开始,继锦州危急、长城抗战后,日军对华的侵略进一步加强,企图蚕食中国,揭橥蒋介石“攘外须先安内”这一政策的错误。在1993年3月前,张学良力挺蒋“剿共”,对蒋高度信任,彻底执行蒋的“安内”政策,对蒋是一种愚忠。在贯彻落实蒋的政策过程中,张为蒋“攘外须先安内”的错误政策买单,背负“千古罪臣”骂名。1934年后,张相继被蒋任命为“豫鄂皖三省剿匪总司令部”副司令、西北“剿匪”总司令部副总司令的职务,任务是指挥东北军“围剿”陕甘红军。张在全力“追剿”红军之际,南京国民政府继1933年签订《塘沽停战协定》后,于1935年再次签订《何梅协定》,这使张对蒋的“攘外须先安内”政策产生怀疑。本文试着从张学良对蒋介石“剿共”态度转变的角度入手,并结合蒋“攘外须先安内”的政策,探究在西安事变历史背景下,张、蒋双方在博弈过程中各自的态度,以及二人在博弈过程中对西安事变发展的影响。一、博弈的开始张学良和蒋介石经两次合作后,两人关系进一步加深。两次合作分别为:一次是东北易帜,另一次被称为“政治密月”,即1934年张就任豫鄂皖三省剿匪总司令部”副司令一职。在第二次期间,张为谋求和平统一中国,追随蒋,力挺蒋用武力统一中国,赞同蒋“攘外须先安内”的国家观。从东北易帜到就任豫鄂皖三省剿匪副总司令以前,张对蒋的忠诚度可达百分之百,可谓“愚忠”,并逐步对蒋“攘外须先安内”的政策加以落实。他确信蒋“安内”后必会“攘外”,对蒋回避抗日的态度毫无觉察,他认为蒋清除匪患后,即令他挥师北上,一耻国仇家恨。但是这种态度在1935年发生转变。1935年张被蒋任命为西北“剿匪”总司令部副司令,并指挥东北军“围剿”陕甘红军。东北军110师在劳山被红军歼灭,107师在榆林桥惨败后,这使张备受煎熬,他意识到“红军战斗力,不为轻视”。[1](P1194)东北军在陕北“围剿”红军时损失惨重,张为之痛心,这动摇了张“剿共”的决心。此时蒋工作的重心仍是“安内”,而其“安内”动机和态度迫使张的心理发生变化,这是两人政见之争的开始,亦是博弈的开始,只是博弈还处于萌芽,未达到激化的程度。至1935年11月下旬,在直罗镇战役中,东北军109师被红军全部歼灭,致使张学良“剿共”思想发生彻底转变。“两次惨败,增加了我精神上的痛苦。优秀的军人在内战中牺牲,共产党的战斗力决不可低估。这使我原有的想法越来越强烈,终于使我下定决心:一定要用‘和平’手段来解决共产党的问题”。[2](P104)自此,张对共产党的态度发生重大转变,开始致力于“息内战”、“息内争”活动,并通过多种渠道联系共产党。1936年1月,张学良与共产党员李克农开始接触,并缓解和共产党的矛盾。红军主力东渡后,蒋介石一再要求东北军推进至黄河西岸进行围堵,但是张与蒋一再虚与委蛇,避而不战。张3月从南京回西安后,与李在洛川再次举行会谈。在如何对蒋问题上,李主张抗日民族统一路线不能包括蒋,而张不同意,主张联蒋。张认为蒋实力雄厚,而且其有参加抗日的可能,只是主张先“安内”后“攘外”。之后的肤施会谈,张学良与周恩来达成五项协议,其中提出必须联蒋抗日。张表示在国民党的要人中,他只佩服蒋,蒋有民族情绪,蒋可能抗日。正因为张对蒋“安内”政策的目的产生怀疑,使得张开始寻求“抗日”的新方式,促使他开始谋求共产党的帮助,以此加快投入抗日战争的步伐,与此同时,他依然坚信蒋定会抗日。张认为和蒋的政见之争走向一致是必然的趋势,这也是后来他为什么多次说服蒋,促使其改变对共对日政策的主要原因。蒋在接到戴笠的通知后,知张暗通红军,意识到非动用中央军参加防堵作战不可。同时蒋开始考虑转移“剿共”重心,当即电令岳州汤恩伯,密调军队限期开往潼关,以防止赤匪窜入豫境。蒋知张与红军联系后,虽没有直接对张个人采取措施,但是其已做好进一步“剿匪”的部署工作。假使张叛变蒋,蒋的“安内”政策也不会改变,张蒋政见之争至此一触即发。二、博弈的导火索在某种程度上,对中共中央的处置方式是张学良和蒋介石矛盾激化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张、蒋博弈的一个关键点。中共中央和张学良达成协议后,便通过说服杨虎城,与杨达成合作关系。之后张、杨二人对蒋的“剿共”政策都持消极抵抗的态度,又因两人有共同的救国抗日愿望,这促使两人与中共中央建立联系,走上联共抗日的道路,从而使西北出现东北军、十七路军、红军“三位一体”的联合抗日局面,这无疑是对蒋“安内”政策的一种明显反抗。与此同时,蒋开始三番五次催促张在陕北,乘红军主力东渡,苏区空虚,亲自督剿。此时蒋一再利用权力督促张、杨进行“剿匪”,张、杨逐渐不能容忍。纵观当时的国内局势,“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已普遍成为全国民众的愿望,这与以蒋的“攘外须先安内”政策截然相反。此时,张对蒋抗日仍抱有幻想,他力主联蒋抗日,致使中共中央对蒋的政策从除蒋抗日转变为逼蒋抗日。9月,中共中央在《关于逼蒋抗日问题的指示》中说:“在日本帝国主义继续进攻,全国民族革命运动继续发展的条件下,国民党中央军全部或其大部分有参加抗日的可能,我们的总方针应是逼蒋抗日”,[3](P84)中共中央宣传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被全国民众接受。由于民众对这一主张的支持,与蒋的“先安内,后攘外”政策背道而驰,使得蒋“剿共”计划愈加难以展开,所以蒋希望通过快速解决“剿共”事宜来缓解国内局势。面对国内民众抗日情绪的高涨,刚解决广西问题后的蒋介石,于10月22日到西安,亲自督促张学良、杨虎城继续进行“剿共”。张向蒋明确表示反对继续“剿共”,向蒋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这一度使蒋对张的态度产生怀疑,也使张学良与中共中央秘密达成的协议随时有暴露的危险。在中共中央的劝说下,张对蒋的态度才有所缓和,而蒋则对东北军继续强调“剿共”的重要性,继续灌输“先安内后攘外”的理念。张在经过初次对蒋的劝说后,意识联蒋抗日有难度,但仍对“国民党抗日不反共”抱有很大的希望。张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壮大抗日的力量,实现全国抗日。此时,张坚持的“息内战,求和平”与蒋的“攘外须先安内”已经展开博弈。10月下旬蒋介石在洛阳期间,名为“避寿”,实则在调兵遣将,部署新的“剿共”内战,以此来预防张学良、杨虎城的消极抵抗,甚至是两人的叛变。面对蒋的逼迫,张屡次向蒋诤谏,当蒋大骂共产党是汉奸,痛斥“主张容共者,比之殷汝耕不如”,张“如凉水浇头”,“沮丧万分,自伤饮泣”[4]。之后张的“请缨抗敌书”再次遭到蒋的拒绝。12月4日,蒋在张的陪同下从洛阳到西安。6日,召集张、杨以及东北军、十七路军师长以上军官谈话,向张、杨提出:一、继续服从“剿共”命令,将两人的军队全部开往陕北前线“进剿”红军;二、张、杨不愿在陕甘“剿共”,则将陕甘两省让出。[5](P5289)张、杨如果选择继续剿共,不仅违背两人容共一致抗日的意愿,而且也将失信于共产党;但是如果选择让出军权,两人在“抗日”决策上将失掉话语权,同时也就放弃了两人与蒋一直翰旋的目的,即保存东北军、十七路军的实力。从12月7日到11日,张一再试图改变蒋的“剿共”策略,渴求其改变“攘外须先安内”的错误政策,力陈联共抗日,遭蒋严斥。蒋得知学生徒步到临潼华清池请愿的活动时,令张武力阻止,并下达“格杀勿论”的命令。不久宣布蒋鼎文为西北“剿总”前敌总司令,还对东北军、十七路军训话:“分清敌人的远近,事情的缓急。我们最近的敌人是共产党,危害也是最急;日本离我们很远,为害尚缓。如果我们远近不分,缓急不辨,不积极剿共而轻言抗日,便是是非不明,前后倒置,便是不革命。”“是要予以制裁的”。[6](P98)蒋继续胶执“剿共”,蒋和张、杨双方在“剿共”的态度上相持不下,双方都在做最后的努力。在权衡利弊后,张学良向蒋介石最后一次提出停止内战、抗日救国的主张,张向蒋指出,倘若再一意孤行,蛮干到底,必将是民族的罪人,袁世凯第二;蒋斥张“犯上作乱”。[5](P5298)面对蒋的顽固不化,西安事变一触即发。三、博弈高潮张学良、杨虎城在哭诤无效之后,着手发动西安事变。张发动西安事变可以说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用武力的形式扣押蒋,以达到逼蒋抗日、逼君从道、社稷得安的目的。同时实现自己“先攘外”、“息内战,御外辱”、“息内争,求和平”的初衷,可以说西安事变发生的前期,张学良在这场博弈中处于主导地位。西安事变爆发后,张学良立即致电全国,陈词扣蒋原因,即“蒋委员长介公受群众小包围,弃绝民众,误国咎深”,“学良等多年袍泽,不忍坐视,因对介公为最后之诤谏,保其安全,促其反省”,并提出“八项主张”。[5](P5300)张一方面表示其逼君从道和抗日的坚定决心,另一方面暗示自己扣蒋毫无私人目的,只是借政治手段使蒋能“领导全民,对敌抗战”。[7](P132)为了获得南京当局的理解,张分别向孔祥熙、宋子文、宋美龄等人致电,表达自己对蒋绝无加害之心,“此间所有举措,皆为增强抗战力量,绝非从事内争”。[8](P6)“是以国家民族为前提,不是对蒋委员长个人而发的”。[9](P16)毫无疑问,张劫持统帅这一举动,不是为了个人私利,而是为了民族统一、为了联合抗日。张对发动兵变信心十足,因为中共中央和全国民众以及地方实力派三方都有强烈的抗日意愿,所以他相信会出现群起响应的局面。然而当时各个派别的反应出乎张学良、杨虎城的意外,这大大降低了张与蒋介石博弈的砝码,也是张与蒋在博弈中处于劣势的重要原因。张扣蒋成功后,各个地方实力派对西安事变的态度不同。其中支持张、杨和站在南京政府一边的是少数,大多数持中立观望的态度。地方实力派对张发动兵谏的态度,反映了他们同张关系的不同以及与自身利益的不一致。在事变发生后,除了多次发动反蒋战争的桂系以及与桂系有关的李济深和白崇禧、李宗仁公开表示支持张、杨的义举,其他各个地方实力派在举国一片谴责张、杨“叛逆”的浪潮中,都保持观望的态度。阎锡山对张、杨进行抨击后,持观望态度的地方实力派大都倒向南京政府,改为支持南京政府。中共中央在接到张的电报后,虽旗帜鲜明的拥护张学良、杨虎城的行动,尽可能给予张、杨支持。但由于张、杨扣蒋后,首先在全国没有出现群起响应的局面,在国民党的恶意宣传下,“拥蒋潮流”波及全国;其次周恩来在到达西安后,了解张兵谏的目的只为逼蒋抗日;最后由于苏联反对西安事变,“张发动西安事变在客观上只能对团结中国人民建立的抗日统一路线起破坏作用并刺激日本对中国的侵略”。[10](P11)综合以上原因,中共中央对蒋的策略发生改变。中共为了大局着想,确定“保蒋安全”的方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在某种程度上否定了张在“攘外安内”政策下发动的兵谏。中共中央受苏联观念的影响,改变了以往和张相同的立场,反而以“第三者”的身份站在国民党的立场上,作为与张、杨之间的“调停人”,[11](P225-226)这也是造成张后来与蒋博弈失败的一个重要因素。宋氏兄妹、端纳等南京国民政府代表以及周恩来到达西安,由于他们的调解,张学良与蒋介石的博弈开始面对面的进行。在宋氏兄妹未见蒋之前,蒋虽为俘虏,讲话却仍盛气凌人,丝毫没有商量的余地,张见劝服无效,改用威胁的口气,并且向蒋“提出八项条件,并明言此事有共产党参加其间,余痛斥而深恨其无耻无信。”(1)蒋仍执意“攘外须先安内”政策,对张毫不妥协,完全没有意识到其身份的改变。宋氏兄妹22日飞抵西安,对蒋进行劝解后,蒋才同意与西安三方面谈判。蒋借口有伤,由宋氏兄妹代其谈判。周恩来、张杨二人和宋氏兄妹经过两天的谈判后,双方达成“一致抗日”的协定,国民党方面接受周提出的六项条件。对于双方商定的条件,蒋坚决不做书面签字,只以“领袖”的人格保证,回南京后分条执行。谈判后,张于25日亲自送蒋归宁。南京方面答应六项条件,宣告着张在这场博弈中的胜利,然而计划不如变化快,这场博弈结局随着张送蒋回宁在悄然发生着改变。四、博弈的最终结果12月26日,蒋介石回南京后,即命陈布雷杜撰了《对张杨的训词》,他把在西安获释宣扬成他“伟大人格”的感召,对张学良、杨虎城做的承诺避而不谈。张到南京下飞机后,即失去人生自由,被国民党方面软禁。蒋暗示张来京有待罪的意图,张为蒋能实现其诺言,使其集中全国力量抗日,向蒋写了一封悔过信。随后张被蒋送上法庭,蒋上演了一出“审张”、“赦张”、“管束张”的闹剧,此时张在这场角逐过程中已处于被动地位。西安事变发生后,属于南京政府管辖范围内的媒体第一时间发表评论,维护蒋介石。12月14日,《大公报》在第二版发表张季鸾“西安事变之善后”一文,称“蒋委员长精勤负责,为之领袖,其立场为奉行三民主义,以纯粹中国人之精神,拥护中国利益而卫其生存。”[12]《大公报》在报道中宣称只有蒋才能担任中国的“掌舵人”,严厉谴责张学良、杨虎城的行为,指责张、杨的兵谏给国家造成了“逆风之打击”。媒体塑造蒋的形象可谓十分高大。25日《大公报》报道:“蒋委员长抵洛讯到京后,六时余即传遍全市,焦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