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第五章植被与土壤练习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1_第1页
【高一地理】第五章植被与土壤练习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1_第2页
【高一地理】第五章植被与土壤练习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1_第3页
【高一地理】第五章植被与土壤练习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1_第4页
【高一地理】第五章植被与土壤练习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1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植被与土壤1.研究发现,近几十年来,我国东北大部分区域的植被秋季衰落日期呈现提前趋势,植被生产力呈现显著的增强趋势。我国东北大部分区域的植被秋季衰落日期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光照 B.气温 C.水分 D.土壤2.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使自然地理环境呈现整体性特点,下列关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描述最可信的是()A.枯水期时,河流搬运能力降低,河水含沙量增加B.我国西北内陆地区,风力侵蚀作用强烈,流水侵蚀作用较弱C.洪水期时,河流携带大量矿物质到河口,加剧咸潮危害D.北美西部温带荒漠的沙尘被气流携带到北太平洋,利于渔业资源的发展3.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导致土壤退化,如()①水土流失②荒漠化③土壤污染④肥力下降⑤盐渍化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4.多肉植物是指植物的根茎叶器官中有一种或几种肥厚多汁,利于贮水,以便植物熬过干旱。多肉植物在旱季进入休眠状态,在雨季过后生长、开花。多肉植物最不具备的特点是()A.耐低温 B.耐高温 C.耐干旱 D.休眠功能5.下图为我国南方地区某地典型红壤剖面的土层垂直序列图。据此,完成下题。图中代表淀积层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6.气候是影响植被类型和土壤性质的重要因素。秦巴山区是中国南北过渡带的主体,山区土壤有机碳受气温和降水影响呈现有规律的时空变化。下图示意秦巴山区不同海拔土壤有机碳与气温、降水的相关系数(绝对数越大,相关性越强),海拔大于1000米,夏季降水与土壤有机碳呈正相关的理由是()A.降水多植物生长茂盛 B.气温高有机质分解多C.气温高矿物质风化快 D.降水多土壤淋溶性强德国慕尼黑大学的一位教授是这样看待中国的:他首先把中国分成东部与西部,再分别分成南北两部分,形成如图中所示①②③④四块区域,并把四块区域命名为“黄色中国”、“绿色中国”、“银色中国”和“金色中国”。读图完成下面小题。7.有关四大区域农业发展主要制约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③—旱涝灾害 B.①—水资源短缺C.④—土壤肥力 D.②—生长积温8.①区从东往西,植被依次为()A.草原—森林—荒漠草原—荒漠B.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荒漠C.森林—森林草原—荒漠—草原D.森林草原—荒漠—绿洲—草原我国古代一直存在着“社稷祭祀”的制度,以五色土建成的社稷坛包含着古代人对土地的崇拜。五色土是指在我国土地上,按照东、南、中、西、北五个方位选取的青、红、黄、白、黑五种不同颜色的土壤。下图示意我国五色土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与黑色土相比,白色土()A.土壤含水分较高 B.土壤肥力较低 C.土壤沙粒比重小 D.土壤表层盐分低10.改良红色土壤以满足耕作需要的合理措施是()A.引淡淋盐 B.增施绿肥 C.引水灌溉 D.平整土地11.土壤是地理环境的一个要素,其形成和发展受其他地理要素的影响。下图左为森林土壤剖面图,图右为草原土壤剖面图。森林土壤与草原土壤比较,对草原土壤腐殖质层厚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草原枯枝落叶的数量比森林多 B.草原微生物分解和腐殖质积累多C.森林降水形成淋溶强度强 D.草原常年温暖湿润,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较多12.关于气候与土壤的叙述,错误的是()A.气候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B.在寒冷条件下,有机质分解缓慢C.从干燥的荒漠地带到热带雨林带,化学与生物风化逐渐减弱D.气候还通过影响岩石风化过程外力地貌形态以及动植物和微生物的活动等,间接地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下图为我国某高寒草原地区小范围内,不同植被覆盖度的土壤含水率垂直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13.该地区()A.地下0-10cm土层的土壤含水率最低B.0-15cm土层土壤含水率与植被覆盖度总体呈正相关C.土壤含水率随深度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D.土壤含水率的垂直差异与植被覆盖度呈正相关14.影响不同植被覆盖度的0-10cm层土壤含水率差异明显的主要因素是()A.太阳辐射 B.地温 C.降水 D.风速15.该地区裸地土壤含水率大致与深度成正相关,推测该地区植被根系最密集的深度为()A.0-15cm B.15-25cm C.25-35cm D.35-45cm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科院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研究站(37°37'N,101°19'E,海拔3200m,下称海北站)地处祁连山东段南麓。一年仅有冷暖两季,冷季漫长寒冷,暖季草类植被茂盛,年平均气温-1.7℃,年降水量小于600mm。土壤CO2的释放是大气温室气体的重要地表生态源之一,是土壤微生物对土壤有机物质分解作用的结果,某研学小组在专家的指导下,观测了海北站高山灌丛草甸土CO2释放速率的日变化(下图)。(1)研学小组采集土壤标本运用相关器材分析土壤成分,发现海北站土坡有机质含量特别丰富。联系该地气候条件,分析成因。(2)研学小组观测了海北站高山灌丛草甸土CO2释放速率、气温及地温,发现其日变化明显。分析该现象的成因。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各题。土壤是环境各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土壤的淋溶作用与降水有着直接的关系,降水越多,淋溶层越厚。万物土中生,土壤是农业之基,是人类及动植物生存、繁衍生息的依靠。随着人口迅速膨胀,人类对粮食的需求、对生存空间的需要大大增加,土壤面临着严峻的危机。图1是不同植被(森林、草原)作用下土壤剖面深度与有机质的质量百分比关系示意图。图2是不同气候下的土壤剖面发育示意图。(1)与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密切相关的因素是。根据图文信息推测图2中甲乙丙降水量的大小关系。(2)判断图1中Ⅰ、Ⅱ分别表示的植被类型:ⅠⅡ(3)面对土壤危机,请提出合理的土壤养护措施。参考答案:1.C2.B3.D4.A5.C6.A7.C8.B9.B10.B11.B12.C13.B14.B15.D16.(1)暖季气温较高,光照充足,草类茂盛,为土壤提供有机质多;冷季漫长,气温低,土壤微生物活动较弱,有机质分解缓慢;降水较少,淋溶作用弱,利于有机质的积累。(2)日出后随着太阳辐射增强,表层地温升高,地面辐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