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历史真题和模拟试卷分项汇编专题05 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转型(1840-1894)(含解析)_第1页
2023年高考历史真题和模拟试卷分项汇编专题05 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转型(1840-1894)(含解析)_第2页
2023年高考历史真题和模拟试卷分项汇编专题05 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转型(1840-1894)(含解析)_第3页
2023年高考历史真题和模拟试卷分项汇编专题05 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转型(1840-1894)(含解析)_第4页
2023年高考历史真题和模拟试卷分项汇编专题05 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转型(1840-1894)(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5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转型(1840-1894)1.(2023·全国乙卷)19世纪70年代之前,伦敦市场上中国茶叶价格的日常波动很难影响到中国国内的茶叶出口价格。随着中英间电讯联系的建立,中国茶叶的出口价格随着伦敦市场的标价而变动,销售数量也随着世界经济的变动而波动,这A.导致中国茶叶出口衰落 B.改变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入超状况C.促成了世界经济一体化 D.削弱了中国茶叶的国际市场地位【答案】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材料可知,由于中国产茶,中国出口的茶叶价格高低影响伦敦市场茶叶价格高低,19世纪70年代后,随着电讯联系的建立,中国茶叶的价格和销量深受国际市场的影响,特别是印度和日本茶叶进入市场,使中国茶叶面对的竞争对手增多,客观上削弱了中国茶叶的国际市场地位,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中国茶叶出口的价格和销售数量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表明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中国茶叶出口的数值在材料中无法得知,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中国茶叶出口的销量“随着世界经济的变动而波动”,但没有涉及其他出口商品的数量,也没有涉及中国进口商品的总数量,不能反映中国对外贸易入超状况是否改变,且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70年代前后,中国对外贸易入超状况并非改变,排除B项;世界经济一体化是指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的经济活动相互依存、相互关联,形成世界范围内的有机整体,此时期不是促成世界经济一体化,排除C项。故选D项。2.(2023·湖北卷)鸦片战争后,列强将不平等条约强加给中国,清朝原有的法律体系随之发生改变。《北京条约》签订后,清初制定的海禁律例从根本上被打破。1870年,《大清律例》新增打击拐卖人口出洋、允许华民出洋务工的条文。1909年,清政府颁布《大清国籍条例》,以保护海外华侨。上述材料说明A.清廷改革受西方法律影响明显 B.条约体系与中国国内法关系密切C.清朝被迫从闭关锁国走向开放 D.清政府通过调整法律以应对时局【答案】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信息“鸦片战争后,……清朝原有的法律体系随之发生改变。……海禁律例从根本上被打破。……《大清律例》新增打击拐卖人口出洋、允许华民出洋务工的条文。……清政府颁布《大清国籍条例》,以保护海外华侨”可知,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列强侵略的不断加深,清政府原有的律例内容如海禁等规定被逐渐打破,还新制定了打击拐卖人口、保护海外华侨的法律规定,可知清政府通过调整法律以应对时局,D项正确;材料未提及清朝借鉴西方法律,排除A项;《北京条约》签订后,清初制定的海禁律例从根本上被打破,这体现了条约对中国国内法的影响,但这不能概括题干中“清朝根据局势变化修订和新出台法律”等相关信息,排除B项;清政府并未采取对外开放政策,排除C项。故选D项。3.(2023·湖南卷)光绪年间,曾出使英、法、意、比四国的薛福成感慨,“强盛之国,事事欲轶(超越)乎公法,而人或勉以公法绳之”;“衰弱之国,事事求合乎公法,而人未必以公法待之”。这突出反映了A.公法在外交实践中形同虚设 B.摆脱公法束缚符合弱国利益C.对外交往深化对自强的认知 D.晚清士人对西方的高度推崇【答案】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光绪年间的中国。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光绪年间,晚清政府的外交官薛福成认识到强国不受国际法的限制,弱国事事受制于国际法,且受到不平等对待。这反映了近代中国对外交往过程中对国家自强的认识,C项正确;“形同虚设”说法绝对,国际法仍起到协调各国关系的作用,排除A项;薛福成认为弱国受制于公法,而且还受到不平等对待,而不是认为摆脱公法符合弱国利益、不是对西方的高度推崇,排除B、D项。故选C项。4.(2023·北京卷)关于鸦片战争,有人认为,“自由贸易者背后的经济能力极其强大,无法遏制或阻挡”“如果在鸦片之外还有其他好的选择,比如说糖蜜或者大米,这场冲突就可能被称为糖蜜战争或者大米战争”。对于上述观点,认识正确的是①滥用了自由贸易原则②混淆了毒品与一般商品的区别③没有揭示英国发动战争的侵略本质④意在说明英国发动战争是偶然事件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A【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该学者将鸦片战争完全归因于于自由贸易,是不科学的,滥用了自由贸易原则,①正确;根据材料可知,该学者将鸦片贸易和一般商品等同,混淆了毒品与一般商品的区别,②正确;结合所学可知,鸦片战争的本质是英国为了打开中国的市场而对中国进行的侵略,而该学者没有看到英国侵略中国的本质,完全归因于自由贸易,③正确;根据材料可知,该学者认为自由贸易背后的经济能力极其强大,就算不是鸦片,英国还会以别的理由打开中国的市场,因此该学者认为英国发动战争是必然的而非偶然时间,排除④。综上,A项正确,排除BCD项。5.(2023·湖北卷)下表是有关太平天国运动领导人洪秀全的描述,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来源内容太平天国方面躯长大,面微圆而白,鼻高耳圆而小,其声音响亮而沉重,笑时屋为之震,有极大之膂力与极敏捷之知觉清廷方面身材魁硕,赤面高颧,有须,粗通文墨,素无赖,日事赌博;体质肥钝,了无异人处民国前后革命党人面长丰满,红须,手垂过膝;身干长大,富雄姿,豪迈博学,治《春秋》《汉书》A.不同史料对人物的记载不同 B.不同的描述体现人物的多面性C.不同立场影响对人物的描述 D.不同时期对人物描述有所侧重【答案】C【详解】本题是最佳选择题。时空是前太平天国运动时期(中国)。根据材料“有极大之膂力与极敏捷之知觉”“粗通文墨,素无赖,日事赌博;体质肥钝,了无异人处”“身干长大,富雄姿,豪迈博学,治《春秋》《汉书》”并结合所学可知,太平天国运动是几千年来,农民起义的最高峰,其平分产品和土地的主张,满足了农民阶级的需要,太平天国方面对洪秀全做出了较高的评价;太平天国运动对准的矛头是清政府,其被清朝政府扑灭以后,清朝政府对洪秀全的形象进行了大肆的诋毁;而民国前后的革命党人由于历史需要,称他为“英雄”、“豪杰”,革命派认为,只有推翻清朝政府,推翻封建制度,才能把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里救出来。而洪秀全的太平天国运动,显然是中国自近代以来的一次自发革命运动,是一个革命的摸索。虽然失败了,却为后来的革命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这个时期人们对洪秀全的评价基本是大义凛然的。故对人物的评价受制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不同立场影响对人物的描述,C项正确;不同史料对人物记载的不同是由于其立场的差异,排除A项;洪秀全人物本身并非多面,只有受制于立场的差异,对其做出了不同的评价,排除B项;不同时期对人物描述有所侧重的根本原因是其立场的差异,排除D项。故选C项。6.(2023·浙江1月选考)1865年,上海大英自来火房制成煤气灯。19世纪80年代,有人记云:“地火皆由铁管通至马路,于是各戏馆及酒楼、茶肆俱可接点。其灯每盏有玻罩,或倒悬,或直竖,或向壁上横穿,各随其便。人行其间,真如入不夜城也。”这一时期“煤气灯”在上海的使用①与上海是通商口岸密切相关②反映了上海对外贸易的繁盛③为居民创造了新的城市夜生活方式④开启了近代上海城市化进程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A【详解】根据“1865年,上海大英自来火房制成煤气灯”,结合所学可知,与上海是通商口岸密切相关,①正确;根据“于是各戏馆及酒楼、茶肆俱可接点……人行其间,真如入不夜城也”可知,“煤气灯”在上海的使用,为居民创造了新的城市夜生活方式,③正确;①③正确,A项正确;④错在“开启了”,排除④,排除BD项;材料无法体现上海对外贸易的繁盛,排除②,排除C项。故选A项。6.(2023·浙江·6月统考)庄票是由钱庄签发的有若干金额的票据,可以代替现金。1846年,洋商在与华商的交易中首次接受上海钱庄的庄票。19世纪50年代之后,庄票已经成为外商普遍接受的结算工具。1869年,汇丰银行首次接受钱庄以庄票作为抵押,向其提供贷款。据此可知(

)A.现金快速退出了中外贸易结算 B.庄票在中外商业往来中获得认同C.钱庄资本主要来自于外国银行 D.帝国主义对华经济侵略日益加深【答案】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46年至1869年(中国)。据材料可知,在近代的中外经济交往中,外商最终接受了庄票,B项正确;外商接受了庄票不代表现金退出了中外结算,同时现金快速退出了中外贸易结算也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据材料无法得出钱庄资本主要来自于外国银行,材料主要反映了近代外商最终接受了庄票,排除C项;D项表述符合题干时空,但是据材料信息无法看出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加深,排除D项。故选B项。7.(2023·广东卷)晚清洋务派创办各种新式企业;日本明治政府推行“殖产兴业”政策。二者的共同点是()A.引进了资本主义的经济体制 B.以实现富国强兵为目的C.主要采用官督商办经营方式 D.瓦解了封建统治的基础【答案】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特点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和日本。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的目的都是要富国强兵,挽救民族危亡,巩固统治,中国洋务运动以“自强”和“求富”为旗号,日本明治维新以巩固天皇政权,殖产兴业,实现民族振兴为己任,B项正确;洋务运动创办的军事工业属于封建性企业,民用工业采用了一些资本主义管理方式,但不是资本主义经济体制,排除A项;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主要采用官督商办经营方式,日本殖产兴业是建立官营工厂,扶植民营企业,排除C项;洋务运动在中体西用指导之下根本目的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排除D项。故选B项。8.(2023·海南卷)轮船招商局采用“官督商办”的经营管理模式。创办初期,李鸿章通过允许其承运官物、免税、贷款和缓息等多种途径,使它在与外国轮运公司的竞争中未曾处于劣势。从1874年到1892年,年年盈利。由此可知,该局(

)A.得益官方扶助,实力匹敌洋商 B.过于依赖官方,不利自身成长C.专意谋取贴补,影响竞争公平 D.享有垄断特权,助推同业发展【答案】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材料强调,1874年到1892年轮船招商局年年盈利,但盈利原因是因为官方扶持,如允许其承运官物、免税、贷款和缓息等,而不是依靠自身的管理优势、技术优势等,这并不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B项正确;材料只是强调轮船招商局在创办初期不处于劣势,不等于实力可以匹敌洋商,排除A项;结合所学可知,轮船招商局属于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主要目的是为军用企业提供资金,故“专意谋取贴补”的说法错误,排除C项;材料只是强调轮船招商局得到官方扶持,不等同于“享有垄断特权”,排除D项。故选B项。9.(2023·北京卷)关于鸦片战争,有人认为,“自由贸易者背后的经济能力极其强大,无法遏制或阻挡”“如果在鸦片之外还有其他好的选择,比如说糖蜜或者大米,这场冲突就可能被称为糖蜜战争或者大米战争”。对于上述观点,认识正确的是(

)①滥用了自由贸易原则 ②混淆了毒品与一般商品的区别③没有揭示英国发动战争的侵略本质 ④意在说明英国发动战争是偶然事件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A【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该学者将鸦片战争完全归因于于自由贸易,是不科学的,滥用了自由贸易原则,①正确;根据材料可知,该学者将鸦片贸易和一般商品等同,混淆了毒品与一般商品的区别,②正确;结合所学可知,鸦片战争的本质是英国为了打开中国的市场而对中国进行的侵略,而该学者没有看到英国侵略中国的本质,完全归因于自由贸易,③正确;根据材料可知,该学者认为自由贸易背后的经济能力极其强大,就算不是鸦片,英国还会以别的理由打开中国的市场,因此该学者认为英国发动战争是必然的而非偶然时间,排除④。综上,A项正确,排除BCD项。10.(2023·浙江1月选考)现代化潮流浩浩荡荡,中国的现代化在探索中前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现代化的最初启动可以上溯到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自强运动。从十九世纪后期的世界发展来看,以内燃机和电动机带来的“电工技术革命”正以新的力量推动现代化的第二次浪潮。从国内形势来看,这时正处于一次全国性农民运动的平息与社会恢复时期,对外贸易大都是顺差,对外关系也有新近的调整(只有中法关系趋于恶化)。这正是幸存的清王朝得以推动改革的有利时机。在陈腐土壤上,嫁接若干近代工业的植株,其前景虽然未必美妙,但启动了中国早期由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工业化进程。——整理自罗荣渠《现代化新论》等(1)根据材料一,概括十九世纪后期中国“自强运动”面临的“有利时机”。结合所学,指出在这场运动中最初创办的工业企业所体现的现代化因子。【答案】(1)时机:电工技术革命兴起;国内社会趋于稳定;对外贸易大都顺差;中外关系相对缓和。因子:机器大生产,工厂制度。【详解】(1)时机:根据材料一“从十九世纪后期的世界发展来看,以内燃机和电动机带来的‘电工技术革命’正以新的力量推动现代化的第二次浪潮”可知,电工技术革命兴起;根据材料一“从国内形势来看,这时正处于一次全国性农民运动的平息与社会恢复时期,对外贸易大都是顺差,对外关系也有新近的调整(只有中法关系趋于恶化)”得出国内社会趋于稳定;对外贸易大都顺差;中外关系相对缓和。因子: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可知,最初创办的工业企业所体现的现代化因子是机器大生产,工厂制度。1.(2023·贵州毕节·统考三模)鸦片战争时期,西方列通过不平等条约从中国获得大量权益。清政府将给予西方列强的条约权益视为清帝国的“恩施”,并强调这种单向施予应限制在条约范围之内,要求对方“恪守章程",不要在此范围之外“妄生冀幸”。这反映了清朝统治阶层A.国家主权观念淡薄 B.固守传统政治理念C.严格履行条约规定 D.具备近代外交意识【答案】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列强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从中国攫取大量权益,清政府却将此视为“恩施”,并要求严格按照条约内容执行,反映清政府思想固化,固守传统政治理念,B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清政府国家主权观念淡薄,排除A项;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履行条约内容并不是材料反映的主旨,排除C项;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列强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从中国攫取大量权益,清政府却将此视为“恩施”,并要求严格按照条约内容执行,反映清政府缺乏近代外交意识,排除D项。故选B项。2.(2023·江西南昌·统考三模)清末画报曾刊《铁人善走》一图(如下图),配文道,美国一博士独出新法,用铁铸一人形,高六英尺,口衔吕宋烟一枝。腹中藏有机器炉鼎,以火燃之,其人即自能行走,迅捷异常。当时见者疑为生人,初不料其为块燃之顽铁也。呜呼,技至此,可谓神矣。由此可知,当时A.工业革命成果在中国迅速传播 B.西方工业文明冲击国人视野C.“师夷长技”的思想获得认同 D.列强资本输出影响经济发展【答案】B【详解】本题是单项类单项选择题。据题干关键信息“由此可知”,本题是推断题。据题干“配文道,美国一博士独出新法,用铁铸一人形,高六英尺,口衔吕宋烟一枝。腹中藏有机器炉鼎,以火燃之,其人即自能行走,迅捷异常。当时见者疑为生人,初不料其为块燃之顽铁也。呜呼,技至此,可谓神矣”,结合所学可知,题干反映的是工业革命后美国钢铁冶炼业的生产情况,与中国传统的手工工场冶炼业发展反差巨大,冲击了国人视野,B项正确;题干只是强调“清末画报曾刊《铁人善走》一图”,未涉及工业革命成果在中国迅速传播,排除A项;题干主旨是“清末画报曾刊《铁人善走》一图”,反映西方冶炼业的发展,而未涉及“向西方学习”的思想,排除C项;题干未涉及“列强资本输出”的影响,而是反映的“清末画报曾刊《铁人善走》一图”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B项。3.(2023·海南·统考模拟预测)19世纪50年代.伦敦布道会传教士医生合信来华并与中国人合作.翻译了《西医略论》《内科新说》《妇婴新说》等著作。此举有助于A.开阔国人的医学视野 B.实现中西文化的融合C.中体西用思潮的传播 D.完善传统中医学理论【答案】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50年代(英国)。由材料信息可知,传教士将西方医学知识介绍到中国,开阔国人的医学视野,丰富了国人的医学知识,A项正确;题干只涉及对西方医学书籍的翻译,并未涉及“中西文化的融合”、“中体西用思潮的传播”,也谈不对上传统中医学理论的完善,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4.(2023·重庆·统考一模)1881年底,中国第一条长途电报线路——津沪电报线全线建成,发报费以7个字起算,“路有远近,费有等差”。比如,天津至通州,每字一角;天津至上海,一角五分;加急电报,收费加三倍。而在当时,银元一角可购买16斤大米。尽管如此,拍发电报者仍大量增长。这表明A.通讯变革适应了社会发展需求 B.洋务派忽视普通民众利益C.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较快发展 D.帝国主义列强扩大资本输出【答案】A【详解】题干材料介绍了津沪电报线建成后的收费标准及良好的社会反响,虽然收费并不便宜,但是使用者日多,可见通讯变革适应了社会发展需求,A项正确;材料主旨信息是强调通讯变革符合时代潮流,并非洋务派忽视普通民众利益,排除B项;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材料未体现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较快发展,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帝国主义列强扩大资本输出,排除D项。故选A项。5.(2023·云南·统考二模)1858年清政府在中英《通商章程善后条约》第五款中提出了保留条款,即“铜钱不准运出外国”“凡米谷等粮,不拘内外土产,不分由何处进口者,皆不准运出外国”。该条款A.抑制了洋货对经济的冲击 B.阻碍了早期民族工业发展C.从根本上确保了国家实力 D.有利于维护当时社会稳定【答案】D【详解】据材料可知在中英《通商章程善后条约》规定,铜钱、米谷等粮食不能运出国外,这有利于维持中国国内货币体系和粮食的稳定,进而有利于维护当时社会的稳定,D项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此时期列强仍旧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材料中的规定不能达到抵制了洋货冲击的程度,排除A项;中国民族工业产生的时间是19世纪70年代前后,1958年中国民族工业尚未产生,排除B项;材料中的规定有利于社会稳定,但不能从根本上确保国家实力,国家实力主要体现在国家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上,排除C项。故选D项。6.(2023·山西太原·统考一模)1853年,户部右侍郎王茂荫上奏建议货币改革,将宝钞改为可以兑换金银的钞票,总量以一千万两为上限,并指出“官能定钱之值而不能限物之值”,反对铸造“当五百、当千大钱”。这些建议被咸丰皇帝斥责“专为商言而不问国事”。这表明,清政府当时A.面临严重财政困难 B.大力推行重农抑商C.厉行专制闭塞言路 D.注重维护社会稳定【答案】A【详解】“1853年,户部右侍郎王茂荫上奏建议货币改革,将宝钞改为可以兑换金银的钞票,总量以一千万两为上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鸦片继续流入,白银大量外流,1851年,天平天国运动兴起,清政府军费开始浩大,财政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清政府内部主张币值改革,但是却遭到严重抨击,难以实行,因此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清政府对农业和商业的发展政策,排除B项;材料与闭塞言路无关,是政治改革的分歧,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财政困难,非维护社会稳定,排除D项。故选A项。7.(2023·内蒙古呼和浩特·统考一模)鸦片战争后,魏源所述“师夷之长技”,并不限于坚船利炮即军事一面,而是包含了军事、科技、文教等多个方面;对于美国的民主政治制度,他也是抱着赞赏的态度,虽然没有明确表示要予以采纳,但也没有表示排斥和反对。这表明魏源的主张A.系统地借鉴了资本主义制度 B.以维护封建伦理纲常为根本出发点C.宣扬了中体西用的价值理念 D.是对西方列强侵略挑战的积极回应【答案】D【详解】根据题干可知,魏源主张学习西方的军事、科技、文教等方面,而且对西方的政治制度等也抱着赞赏的态度,是鸦片战争后,面对民族危机,先进的中国人开眼看世界的具体表现,D项正确;“系统地借鉴了资本主义制度”与材料主旨不相符,排除A项;材料没有封建伦理纲常的相关信息,排除B项;中体西用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与材料所述时间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8.(2023·吉林长春·统考模拟预测)清朝末年,西方外交圈广泛流传着一个故事:英国阿美士德使团曾赠送嘉庆皇帝一面凸透镜,但清廷上下都不认识此物,认为英国人企图通过这个凸透镜窥视朝廷隐秘,决定将其打碎埋掉。实际上,英国使团赠送的礼物并无凸透镜,清朝宫廷中也藏有各种天文观察仪器。这个故事的流传反映出A.清朝君臣的愚昧 B.西方社会对中国的偏见C.中西文化的冲突 D.西方殖民者的侵略野心【答案】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英国)。西方外交圈流行的观念认为,中国不识凸透镜,污蔑清廷因生怕被窥视隐秘而毁坏凸透镜,可事实是使团并未赠送凸透镜,中国宫廷收藏大量西方天文仪器,反映出西方对中国的无知和偏见,B项正确;材料指出清朝宫廷中藏有各种天文观察仪器,没有反映清朝君臣的愚昧,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西方外交圈对中国的认识和看法,没有体现中西文化方面的冲突,排除C项;材料中强调的是西方对中国的偏见,并未涉及西方的侵略,排除D项。故选B项。9.(2023·黑龙江·统考二模)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一书中说:“洋务运动采取的是自上而下的方式,背负传统包袱的官吏们无法挣脱对商人之藐视,他们压制民办实业和私家竞争,并且未能在官办工业或官督商办企业中注入个人的能动性。”该学者认为洋务运动败于A.缺少民众的支持 B.民族资本的竞争C.内忧外患的环境 D.贪污腐败的官僚【答案】A【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洋务运动败于”可知,这是原因题。时空范围为洋务运动时期的中国。徐中约认为洋务运动受制于传统封建体制的束缚,虽然创办了企业,压制民办实业和私家竞争,但是并不能调动企业中个体的积极性,这说明徐中约认为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是缺少民众的支持,动力不足,A项正确;洋务运动压制民办实业和私家竞争,减少了竞争,但是这并非徐中约认为的洋务运动失败的全部原因,B项片面解读材料,排除B项;内忧外患、贪污腐败在材料中并未涉及,排除C、D项。故选A项。10.(2023·安徽芜湖·统考二模)中国近代数学家李善兰专注于研究西方数学,曾自署对联“小学略通书数,大隐不在山林”,并在1859年出版的译著中希望“异日人人习算,制器日精,以威海外各国。”这体现了A.“实业救国”思潮 B.“经世致用”思想C.“中体西用”观念 D.“民主科学”主张【答案】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时期的中国。据材料“异日人人习算,制器日精”可知,在李善兰看来,只要我们中国人坚持学习迟早有一天我们中国的科技也会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这体现出了经世致用,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实业救国”思潮,而且“实业救国”思潮出现于19世纪末,题干涉及时间中国还未出现该思潮,排除A项;中体西用思想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D项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主张,排除D项。故选B项。11.(2023·河南郑州·统考三模)有学者根据鸦片战争后中国近代外交权的演变趋势绘制了下图,这说明A.近代民主政治有所发展 B.晚清中央政府权威削弱C.地方行政权力不断扩大 D.地方与中央已分庭抗礼【答案】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鸦片战争后地方外交权的演化过程示意图,可得出地方外交权限扩大,受到的控制监督减弱,地方外交自主权的扩大反映中央集权的削弱,B项正确;题干所述主要讲外交而非民主,排除A项;题干所述主要涉及地方外交权力而非行政权力,排除C项;清末中央集权削弱,但20世纪以前中央权威仍然存在,没有到“地方与中央分庭抗礼”的程度,排除D项。故选B项。12.(2023·陕西·统考模拟预测)厘金是清王朝于1853年对几乎所有商品开征的一种商品贸易税。所谓“厘金”主要是对过境商品进行征收。厘金最滥时期,全国厘卡一万多处,密集地区,几十里地就设置多个厘卡,过境商品层层扒皮。货物逢关抽厘,税率较高且重复征收。厘金的实施A.抵制了外国商品的倾销 B.阻碍了国内统一市场发育C.瓦解了传统的自然经济 D.冲击了清政府的海禁政策【答案】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时空是1853年后的清朝。根据材料“厘金最滥时期,全国厘卡一万多处,密集地区,几十里地就设置多个厘卡,过境商品层层扒皮。货物逢关抽厘,税率较高且重复征收。”及所学可知,厘金征收苛重,不仅增加了商人和消费者的负担,也严重地摧残了刚刚有所发展的商品经济,全国设置了大量厘卡征税点,不利于国内统一市场的发展,B项正确;在外国商品侵入我国,并通过不平等条约取得免纳厘金税特权的情况下,它进一步削弱了我国商品的竞争能力,而有利于外国商品的侵入,排除A项;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开始缓慢瓦解。厘金的实施不利于自然经济的瓦解,排除C项;厘金是19世纪中期以来的国内贸易征税制度之一,与海禁政策无关。鸦片战争后,标志着闭关锁国政策逐渐走向破产,排除D项。故选B项。13.(2023·辽宁沈阳·统考三模)李鸿章认为:“无论中国制度文章,事事非海外人所能望见,即彼机器一事,亦以算术为主,而西术之借根方,本于中术之天元”;“中术四元之学,阐明于道光十年前后,而西人代数之新法,近日译出于上海,显然脱胎四元,竭其智慧不出中国之范围,已可概见。”这一主张A.证明了西学源于中国的正确性 B.打破了传统“华夷之变”的偏见C.体现洋务运动“中体西用”的思想 D.有利于减轻西学传播的阻力【答案】D【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和影响题。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材料“显然脱胎四元,竭其智慧不出中国之范围,已可概见”,可知李鸿章认为西方的算术之学源于中国,该观点有利于减轻西学传播的阻力,D项正确;仅凭材料中的观点无法论证西学源于中国的观点是正确的,排除A项;李鸿章认为西学源于中国,说明其未打破传统“华夷之变”的偏见,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西学中源”思想,并非“中体西用”思想,排除C项。故选D项。14.(2023·四川资阳·统考三模)19世纪90年代末,日本驻华大使馆的书记官中岛雄称:“现在的北京政府……建条铁路就动辄要去占卜风水;敕议很久,才能下定决心办采矿等实务……像这样要在短短三年里急速冒进的行为,其结果只能导向政变蜂起的穷途末路。”这可用于说明A.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艰难性 B.晚清政府革新举措的滞后性C.清廷举办洋务新政的紧迫性 D.近代中国变革活动的冒进性【答案】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本题题。据时间信息可知时空是19世纪90年代末。据材料“建条铁路就动辄要去占卜风水;敕议很久,才能下定决心办采矿等实务……像这样要在短短三年里急速冒进的行为”,可以看出近代中国想突破,想改变现有的状况,受到了历史传统的严重阻碍,说明近代中国转型的艰难性,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晚清政府革新措施的激进型,并不是滞后性,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近代中国转型的艰难性,并不是新政的紧迫性,排除C项;从变革的冒进,更能体现出社会转型的艰难性,排除D项。故选A项。15.(2023·广西柳州·柳州高级中学校考模拟预测)19世纪50年代以来,绅士开始广泛介入地方事务,“官绅”“绅董”“员绅”“绅商”等名词随之大量出现在地方官员报告政务的奏章之中。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A.新式企业发展的诉求 B.中央集权制度的瓦解C.地方社会结构的变化 D.社会治理模式的更新【答案】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根据材料“19世纪50年代以来,绅士开始广泛介入地方事务”可知,19世纪50年代,在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下,清政府不得不大量倚重绅士处理地方事务,从而使得这一群体介入地方权力结构,引发地方社会结构的变化,C项正确;新式企业的发展起步于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期间,排除A项;材料描述的现象虽然对中央集权制度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但并未使其瓦解,排除B项;虽然绅士影响扩大,但并未改变官绅合作这一中国传统的社会治理模式,排除D项。故选C项。16.(2023·湖北·统考模拟预测)【人才与留学教育】材料中国青年去东京接受现代教育始于1896年。在1898年的维新运动被镇压之后,在日本的中国学生人数仍不断增多,1899年约二百人,1903年为一千人,1904年达到一千三百人,1905年底约八千人,1906年增至一万三千人或更多一些……在清代最后十年里赴日深造的数万人中约有一半人得到中国政府的资助,其中主要是得到省级政府的资助。留学生经常在新的省立学堂中做好留学准备,通常在年度派遣中前往东京。到那里后,他们便按照中国的做法,在同省同学中组建协会,这些会与许多世纪以来在北京的官员、士绅和商人们组建的同乡会相类似。结果,在一段较长的时期内和在更能激发团体内聚力的情况下,新教育制度使青年男子、甚至一些青年女子团结起来,亲密相处,这是旧的科举制度所难以比拟的。正如在中国新的学生生活培养了省意识和对省的忠诚一样,在日本的留学生活培养了民族主义。——摘编自(美)费正清主编《海外中国研究中国:传统与变革》(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留日学生增多的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留日学生增多所带来的影响。【答案】(1)背景:维新变法的影响;政府的支持;甲午战败,民族危机的加深;清末“新政”;科举制度被废除;留学救国思潮的影响;西学东渐的影响;日本欢迎中国留学生;日本路途近、风俗差异较小、所需费用较少;(任答3点,其它答案酌情给分)(2)影响:冲击了传统思想;启迪国人思想;为清末教育改革创造了条件;引进了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民主思想,直接影响了中国近代的政治变革和思想演变;为辛亥革命打下了思想基础;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清政府的统治危机。(积极任答3点,消极1点,其它答案酌情给分)【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清末(中国)。由材料“在1898年的维新运动被镇压之后”得出维新变法的影响;由材料“赴日深造的数万人中约有一半人得到中国政府的资助,其中主要是得到省级政府的资助。”得出政府的支持;结合所学知识,还可从民族危机、政治、思想文化、对待留学生的态度、留学的成本等角度考虑,可得出:甲午战败,民族危机的加深;清末“新政”;科举制度被废除;留学救国思潮的影响;西学东渐的影响;日本欢迎中国留学生;日本路途近、风俗差异较小、所需费用较少;(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清末(中国)。由材料“使青年男子、甚至一些青年女子团结起来,亲密相处”得出冲击了传统思想;由材料“在日本的留学生活培养了民族主义”得出启迪国人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政治、思想、存在问题等角度考虑,可得出:为清末教育改革创造了条件;引进了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民主思想,直接影响了中国近代的政治变革和思想演变;为辛亥革命打下了思想基础;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清政府的统治危机。17.(2023·湖北·校联考二模)【边疆治理与海洋权益】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晚清时,以“西北史地学”为代表的边疆治理研究掀起第一次高潮,时人开始认识到重核心区轻边缘区的思路不能适应时代需要,“海塞并重”的观念逐渐占据主导。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推行与内地相同的行政体制。1885年,在台湾设置行省,在澎湖设立总兵,并修筑新式炮台。1907年,清政府在东北置东三省总督巡抚,废除旗官,民事政令划一,统归于州县;军政事务归东三省总督掌管,统一军队指挥权力;并设置了许多兵备道,负责边务和对外交涉。——摘编自张峥荣《清末治边政策的转变与近代中国的国家整合》材料二第二次鸦片战争不久,海军建设成为清廷的重要议题。其间清廷有过购船的尝试,但由于不尽如意,于是决定自造轮船,自建海军。从1868年到1874年,江南制造总局和福州船政局相继制造了48艘轮船。1874年日本侵犯台湾事件是转折性事件。事件发生后,清廷在朝廷督抚中立即开展了一场海防大讨论,最后决定立即筹办北洋、东洋和南洋三支海军。海防大讨论的决心虽然很大,但受制于海塞防之争、满州集团与准系集团之争等因素,到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时,只初步建成了5支各自为政、残缺不全的舰队,海军建设并没有取得理想的结果。1895年,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的覆灭,标志清朝海军建设的失败。——摘编自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末治边政策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19世纪中后期中国海防大讨论的背景及历史意义。【答案】(1)特点:有思想理论指导;海防与边防并重;政治体制与内地趋同;军政分离,重视军事防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