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哈尔滨第三中学普高联谊校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在文学活动中,“美”位于价值功能的核心地位,具体是指文学在真与善统一的基础上,满足人们对美的需求,给予人以精神上的愉悦。从审美角度而言,以语言美、形式美等表现方式具体呈现,通过语言塑造艺术形象并与情感相融,赋予读者美感与理解力。第一,语言的图画美。即为读者提供意趣无穷而又真切如画的生活画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临其境。如《山居秋暝》,王维以朴素平直的笔尖勾勒诗意,通过捕捉事物的光、影、声、色,使其充分自然地表现于诗作中。袁行需曾这样评析:“自然的美与心境的美完全融合为一体,创造出如水月镜花般不可凑泊的纯美诗境。”诗句中“空山”“新雨”“明月”等意象的运用,使雨后山间的清新景象跃然纸上,正如苏轼所称道的“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而这种语言的图画美引人遐想,营造身入其境之感,是艺术美的重要构成因素。第二,技巧的创造美。宗白华曾言:“艺术家往往倾向以形式为艺术的基本,因为他们的使命是将生命表现于形式之中。”由此可见,形式创造对文学审美价值的实现具有关键意义。而艺术技巧是艺术形式创造的重要表现方式,创作者以翻新出奇的精神与精炼巧妙的艺术技巧进行文学创作,可生成更深厚的审美体验。试看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其中跳、乱二字,以珠拟雨,灵动而传神地将骤雨的杂乱无序描绘出来,不得不叹服其技巧之精妙。同时,此诗也可以令人联想起杜甫的“俄顷风定云墨色”以及白居易《悟真寺》中“赤日间白雨”等诗句。苏轼将化用的艺术手法运用得稳妥精当、浑然天成,赋予了作品新的内涵与审美价值,体现了意蕴新生的美学特征。但技巧亦是需要把握尺度,力撰硬语易露出斧凿之痕而失天籁之自然。正如王国维先生所提出的“隔”与“不隔”之论,形象不清晰以及过于强调技巧如“雾里看花”,会增加读者理解时的隔阂,易造成意蕴的流失。将技巧与文本的意蕴相结合,纵意所如,不落俗套,可以达到水中着盐的妙境。这种看似“隔”实为“不隔”的高超技巧,使得作品的韵味渐显,以恬然回甘,予以读者更自然的审美感受以及回味的空间。又如修辞、炼字等手法的使用亦使语言表达更为适切,读者于反复的字句推敲中可以感受到意蕴的变化,文学奇巧尖新的魅力也由此体现。(摘编自李苏宁、武岳《“审美化真实”视野下试析文学价值中美与真的关系》)材料二:文学艺术不只是一般地反映生活,而是以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的,形象地反映生活的特点构成文艺的特殊品质。它决定我们评价文艺作品,不只是要考察这种反映是否真,是否体现了善,还要考察它的形象是否美。美是文艺批评的一个重要标准,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第一,形象的图画性和典型性。我们所说的艺术形象的一个重要特点,就在于它能够提供读者一幅幅具体可感的生活画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苏轼曾经称赞王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说明了诗与画有着共同的特点。鲜明的图画性是不可缺少的。我们所说的图画性,不只是直接作用于我们的视觉的图画,还包括通过文字、音响而在我们头脑中间接唤起的画面,它几乎是一切文艺必备的特征。但是,应该看到的是,我们所要求于文学艺术的,不只某一具体生活场景的图画,而是足以引起人们联想的典型画面。第二,结构的完整性和连贯性。文学艺术作品需要把各种分散的生活现象,加以剪裁取舍,集中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形象。这种的组织和安排,我们习惯称之为艺术结构。它的方法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好的结构总有一个共同点:前后连贯,互相呼应,浑然一体。如杜甫的《春夜喜雨》通过闻、见、想,分别描写了春雨的形态、特质和环境,层次分明,中心突出。这种情景交融、结构紧密的特点,历来为文学艺术家所称道。可以看出,在美的艺术作品里,没有偶然的、游离的、可有可无的东西,各个部分都是紧密衔接,不可缺少的。第三,手段的精炼性和准确性。以形象来反映生活是各类文学艺术创作的共同特点,然而,它们用以反映生活的手段又是各不相同的。如绘画的表现手段是色彩、线条,音乐的表现手段是声音,文学的表现手段则是语言。创作者在运用这些手段时各具匠心,但仍然有共同的规律可寻,那就是追求艺术形象的精炼性和准确性。文学艺术,由于不可能纤芥无遗地再现生活而必须对生活做出概括的反映,它总是要用简练的手段来体现丰富的内容。因此,文学艺术家们总把“惜墨如金”“缀字属篇,必须练择”当作自己努力的方向。然而,艺术上的精炼并不是艺术家主观静思默想的结果,而是凝练感情和掌握生活要点的产物。只有十分准确地把握生活里富有本质特点的现象才能“举一反三”“以一当十”。他们又提出“立片言以居要”“万取一收”“锤字艰而难移”作为达到艺术精炼的必由之路。精炼与准确是相互联系互为表里的,它们也是各类优秀的文艺作品共有的标志。(摘编自范欣欣、石宏伟《真、善、美——文学艺术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是把文学作品的“美”视为与“真”“善”无关的概念,来论述其相关特点的。B.材料一指出,文学的功能就是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因而文学作品必须是美的,这种美主要表现在语言和形式上。C.材料一从苏轼对雨描绘,联系到杜甫和白居易的相关诗句,说明苏轼在艺术技巧上巧妙地继承了前人。D.材料二认为,不同的文艺门类有着不同的表现手段,创作者可以利用这些手段,纤芥无遗地再现生活的方方面面。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国维的“隔”与“不隔”的论述,说明文学作品的技巧应为文本的意蕴服务,两者有机融合,才能相得益彰。B.文学作品不是直接呈现画面,而是通过语言文字的形象描绘,触发读者的相关联想,在其脑中形成画面。C.文学美不是生活中的自然美,需要作者通过对生活的“闻”“见”“想”等主观体验,对其加以筛选,用语言将其熔炼为一体。D.在语言风格上追求简洁凝练,在形象塑造上追求具体生动,在艺术技巧上追求适度自然,这是文学家的共性特点。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主体部分采用了并列式结构,其中“第一”“第二”等序数词的使用,使文章条理清晰。B.材料一和材料二的每个分论点在理论分析之后都结合了具体的文学作品加以分析,理据结合,论证充分。C.材料一赞同宗白华关于艺术形式的论断,并以此为依据,指出艺术技巧是艺术形式创造的重要表现方式。D.材料二末段使用“不可能”“必须”“总”等表意绝对的词语或短语,语气坚定,表明了作者明确的态度。4.两则材料的第二段论述的内容,同中有异,请简要说明。5.请结合以上两则材料,简要分析陆游《书愤》“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两句体现出的艺术之美。【答案】1.C2.D3.B4.相同点:两则材料都提到了图画美(性)。不同点:①材料二论述的范围更广,包括文学艺术,材料一论述的是文学作品。②材料二强调文艺作品提供给读者的图画必须是典型的,材料一没有提到。5.①这两句诗写诗人回忆两次前线征战的场景,在两个不同的作战地点,“瓜洲渡”“大散关”,诗人选取了“楼船”“铁马”两个意象,并结合能反映当时季节特点的景物,刻画出了富有典型性的战场画面。②在艺术手法上,这两句诗运用了列锦的修辞手法,将几个名词组合起来,勾画出鲜明的战争画面,显示出精炼而准确的艺术技巧。【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是把文学作品的‘美’视为与‘真’‘善’无关的概念”理解错误,根据材料一“具体是指文学在真与善统一的基础上,满足人们对美的需求,给予人以精神上的愉悦”,可知材料一认为“美”建立在“在真与善统一的基础上”。B.“文学的功能就是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曲解文意,根据材料一第一段“‘美’位于功能价值的核心地位,具体是指文学在真与善统一的基础上,满足人们对美的需求,给予人以精神上的愉悦”,可知选项加了“就是”二字,原文文学功能不止是“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D.“纤芥无遗地再现生活的方方面面”理解错误,根据材料二最后一段“不可能纤芥无遗地再现生活而必须对生活做出概括的反映”可知选项主观臆断。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信息进行推理、判断的能力。D.“这是文学家的共性特点”曲解文意,材料二中最后一段“手段的精炼性和准确性”“以形象来反映生活是各类文学艺术创作的共同特点,然而,它们用以反映生活的手段又是各不相同的。如绘画的表现手段是色彩、线条,音乐的表现手段是声音,文学的表现手段则是语言。创作者在运用这些手段时各具匠心,但仍然有共同的规律可寻,那就是追求艺术形象的精炼性和准确性。文学艺术,由于不可能纤芥无遗地再现生活而必须对生活做出概括的反映,它总是要用简练的手段来体现丰富的内容”可知,这里说明的是艺术形象的精炼性和准确性,没有说明语言风格简洁凝练。可见,“在语言风格上追求简洁凝练”并非所有文学家都追求这种语言风格,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B.“都结合了具体的文学作品加以分析”理解错误,材料二中“第一,形象的图画性和典型性”“第三,手段的精炼性和准确性”两个部分没有结合具体文学作品。故选B。【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相同点:根据材料一第二段“而这种语言的图画美引人遐想,营造身入其境之感,是艺术美的重要构成因素”和材料二第二段“我们所说的图画性,不只是直接作用于我们的视觉的图画,还包括通过文字、音响而在我们头脑中间接唤起的画面,它几乎是一切文艺必备的特征。但是,应该看到的是,我们所要求于文学艺术的,不只某一具体生活场景的图画,而是足以引起人们联想的典型画面”可知,两则材料都提到了图画美(性)。不同点:根据材料一第二段“如《山居秋暝》,王维以朴素平直的笔尖勾勒诗意,通过捕捉事物的光、影、声、色,使其充分自然地表现于诗作中。袁行需曾这样评析:‘自然的美与心境的美完全融合为一体,创造出如水月镜花般不可凑泊的纯美诗境。’诗句中‘空山’‘新雨’‘明月’等意象的运用,使雨后山间的清新景象跃然纸上,正如苏轼所称道的‘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可知材料一论述的只是文学作品;根据材料二第二段“鲜明的图画性是不可缺少的。我们所说的图画性,不只是直接作用于我们的视觉的图画,还包括通过文字、音响而在我们头脑中间接唤起的画面,它几乎是一切文艺必备的特征。但是,应该看到的是,我们所要求于文学艺术的,不只某一具体生活场景的图画,而是足以引起人们联想的典型画面”可知材料二论述的范围包括文学艺术,论述范围更广。根据材料一第二段“第一,语言的图画美。即为读者提供意趣无穷而又真切如画的生活画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临其境”可知,材料一只是论述了文学作品的语言图画美;根据材料二第二段“我们所要求于文学艺术的,不只某一具体生活场景的图画,而是足以引起人们联想的典型画面”可知,材料二强调文艺作品提供给读者的图画必须是典型的,而材料一没有提到。【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①根据材料一第二段“第一,语言的图画美。即为读者提供意趣无穷而又真切如画的生活画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临其境”和材料二第二段“形象的图画性和典型性。我们所说的艺术形象的一个重要特点,就在于它能够提供读者一幅幅具体可感的生活画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可知,文学作品应刻画图画美。陆游《书愤》“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两句的意思是“记得在瓜洲渡痛击金兵,雪夜里飞奔着楼船战舰。秋风中跨战马纵横驰骋,收复了大散关捷报频传”,这是陆游亲历的两次难以忘怀的抵抗金兵战斗。“瓜洲渡”在江苏省扬州市南面的瓜洲镇,此事指宋孝宗隆兴二年,陆游任镇江通判,劝说支持张浚用兵,准备北伐事。“大散关”在今陕西宝鸡市西南,是当时宋金的边界,此事指宋孝宗乾道八年,陆游做王炎幕僚,曾筹划恢复中原大计,领军队强渡渭水,策马直驱大散关前线与金人作战。这两句诗写诗人回忆两次前线征战的场景,在两个不同的作战地点,“瓜洲渡”“大散关”,诗人选取了“楼船”“铁马”两个意象,并结合能反映当时季节特点的景物,刻画出了富有典型性的战场画面。②根据材料一第三段“形式创造对文学审美价值的实现具有关键意义。而艺术技巧是艺术形式创造的重要表现方式,创作者以翻新出奇的精神与精炼巧妙的艺术技巧进行文学创作,可生成更深厚的审美体验”可知,创作者以翻新出奇的精神与精炼巧妙的艺术技巧进行文学创作,可生成更深厚的审美体验,陆游《书愤》“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两句在艺术手法上,运用了列锦的修辞手法,作者在这两句用“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六个名词简洁却巧妙地写出了宋朝的军队曾经在东南瓜洲渡和西北的大散关打败过金兵,一处是在冬天,一处在秋天!一次是兵船作战,一次是马队交锋。战斗的情形跃然纸上,形象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显示出精炼而准确的艺术技巧,让读者有了更深厚的审美体验。(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橘子园主人和一个老水手沈从文记称“洞庭多橘柚”,橘柚生产地方,实在洞庭湖西南,沅水流域上游各支流,尤以辰河中部最多最好。树不甚高,终年绿叶浓翠。仲夏开花,花白而小,香馥醉人。九月降霜后,缀系在枝头间果实,被严霜侵染,丹朱明黄,耀人眼目,远望但见一片光明。两千年前楚国逐臣屈原,乘了小小白木船,沿沅水上溯,一定见过这种橘子树林,方写出那篇《橘颂》。两千年来这地方的人和树,都还依然寄生在沿河两岸土地上,在日光雨雪四季交替中,衰老的死去,复入于土,新生的长成,自土中苗起。辰河是沅水支流,在辰溪县城北岸和沅水汇流。吕家坪离辰溪县约一百四十里,算得是辰河中部一个腰站。既然是个小小水码头,情形也就和其他码头差不多,辰河上游两岸出产的竹、麻与别的农产物,用船装运下行,煤油、纸烟和罐头洋货,用船装运上行,多得把船只停靠在这个地方上“覆查税”。既有省里委派来的收税官吏在此落脚,上下行船只停泊多,因此村镇相当大,市面相当繁荣。吕家坪虽俨然一个小商埠,但隔河临近数里,几个小村落中情形,可就完全不同了。这些地方照例把一切乡村景象好好保留下来,吕家坪所有,竟仿佛对之毫无影响。人情风俗都简直不相同。即如橘园中摘橘子时,过路人口渴吃橘子在村子里可不必花钱,一到吕家坪镇上,便是极酸的狗矢柑,虽并不值钱,也有老妇人守在渡口发卖了。萝卜溪是吕家坪附近一个较富足的村子。萝卜溪人以种瓜种菜种橘子为业,村中几乎每户人家都有一片不大不小的橘园,就中橘园既广大,家道又殷实,在当地首屈一指的,应分得数滕长顺。滕长顺原来同本地许多人一样,年轻时两手空空的,在人家船上做短程水手,吃水上饭。因为年纪轻,手脚灵便,对待主顾又诚实可靠,所以三五年后就发了旺,增大了船只,先是作水手,后来掌舵把子,再后来且作了大船主。成家讨媳妇,两夫妇强健麻俐的四只手不断的作,积下的钱便越来越多。这个人于是记起两句老话:“人要落脚,树要生根。”两夫妇商量了一阵,又问卜打卦了几回,才决心在萝卜溪落脚,买了一块橘园,一栋房子。当家的依然还在沅水流域弄船,妇人就带孩子留在家里管理田园,养猪养鸡。自从民国以来,二十年中沅水流域不知经过几十次大小内战,许多人的水上事业,在内战时被拉船、封船、派捐、捉佚,全毁了。世界老在变,这个人却一面由于气运,一面由于才能,在种种变故里,不特发了家,而且发了人。妇人为他一共养了两个男孩、三个女孩,到现在,孩子已长大成人。这一家人都俨然无宗教信仰,但观音生日、财神生日、药王生日,以及一切传说中的神佛生日,却从俗敬香或吃斋,出份子给当地办会首事人。一切农村社会传统的节会与禁忌,都遵守奉行,十分虔敬。正月里出行,必选个良辰吉日。惊蛰节,必从俗做荞粑吃。寒食清明必上坟。端午必包裹粽子,门户上悬一束蒲艾,于五月五日午时造五毒八宝膏药,配六一散、痧药。全家喝过雄黄酒后,便换好了新衣服,上吕家坪去看赛船。七月中元节,作佛事有盂兰盆会,必为亡人祖宗远亲近戚焚烧纸钱,用锡箔折金银镍子,且作荷花灯放到河中漂去。八月敬月亮,一家人团聚赏月。九月重阳登高,必用紫芽姜焖鸭子野餐。冬天冬蛰,在门限边用石灰撒成弓形,射杀百虫。……总之,凡事从俗,并遵照书上所有办理,毫不苟且,从应有情景中,一家人得到节日的解放欢乐和忌日的严肃心境。然而这小地方正如别的世界一样,正常的如粮赋、粮赋附加捐、保安附加捐,不定期而照例无可避免的如驻防军借款、派粮、派捐、派夫役,总而言之,世界既然老在变,变来变去,轮到乡下人还只是出钱。明白世界在变,且用气运来解释这在变动中临到本人必然的忧患,另外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在枫木坳上坐坳守祠堂的老水手。这个人的身世如一个故事,命运恰与陆地生根的滕长顺两相对照。对于这个人,老同乡一望而知这十余年来在外面生活是不甚得意的。头发业已花白,一只手似乎扭坏了,面貌萎悴,背上的包袱小小的。滕长顺原来和他同样驾船吃水上饭,现在看看这个远房老宗兄铩羽回来,像是已经倦于风浪,人既无儿无女,无可依靠,年纪又将近六十,因此向他提议:“老大爷,我看你做水鸭子也实在够累了,年纪不少了,倒不如歇下来,爽性到我家里去住,粗茶淡饭总有一口。”老水手眯着小眼睛看定了长顺,摇摇那只扭坏了的臂膊,叹一口气,笑将起来。当天就背了那个小小包袱,和长顺回到萝卜溪的橘子园。当地姓滕宗族多,一起了家,总得把一部分花在祠堂庙宇方面去,为祖宗增光,儿孙积福,并表扬个人手足勤俭的榜样。其时有个开油坊起家的滕姓寡妇,出了一笔钱,把整个枫树坳山头空地买来,在坳上造了座祠堂。祠堂造好后要个年纪大的看守,长顺为老水手说了句好话,因此这老水手就成了枫树坳上坐坳守祠堂人。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善于捕捉颜色、气味来描写自然景观。写橘子“丹朱明黄”,橘花“香馥醉人”,寥寥几笔绘出如诗如画的湘西风景。B.小说提到两千年前被逐而经过此地的屈原,既是在强调此地悠久的历史,又是在借屈原的不幸命运,暗示小说的悲剧结局。C.小说中覆查税、粮赋、派捐、派夫役等赋税征役名目众多,反映了特定时代湘西地区的反动统治者对百姓的剥削和压迫。D.作者歌颂传统湘西社会朴实、勤劳、和平的人情美,却又担忧这美好的一切终将在时代巨变的冲击下消失无踪。7.根据《乡土中国》的相关理论,下列对文本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A.差序格局社会中,人们对待熟人和陌生人有差别。过路人在村里摘橘子吃不必花钱,但到镇上要吃橘子只能买卖。B.乡土社会中人们依附土地为生,与土地密不可分。所以长顺做水上生意攒下家财后,必要买田地落脚,安家立业。C.乡土社会中人们自觉遵循传统,因而长顺一家虽无宗教信仰,却虔敬谨严地奉行一年中所有时令节日的习俗规定。D.人情网络中的熟人之间讲交情,互帮助。老水手飘零半生回乡,长顺不仅请他住进自己家,后又推荐他做守祠人。8.本文节选自《长河》,作者曾自述《长河》是“写这个地方一些平凡人物的‘常'与‘变’”,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9.沈从文的小说具有散文化的特点,本文就体现出了这一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答案】6.B7.A8.①“常”指的是这片土地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的恒常不变的生活习惯、风俗人情乃至传统文化。如过路人口渴吃橘子不必花钱的淳朴民风,年轻时吃水上饭、年老时落叶归根的人生道路,如一年到头虔诚奉行的生活日常。②“变”指的是时代巨变、军阀混战给这个地方的人们带来的变化,如运送罐头洋货的码头暗示了外来文明的冲击,卖狗矢柑的老妇人说明了人心的变化,如多次爆发的内战、繁多的捐税破坏了人们的正常生活。9.①淡化情节,结构松散。文中并无激烈的矛盾冲突,也不着意设置悬念、高潮,叙述随性自由,不依循线性结构。②虚化人物,重在写意。小说写的是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对“长顺”“老水手”的刻画以简笔勾勒为主,较少细致的描写。③关注小事,取材于平常生活。小说写的是萝卜溪这个小乡村里普通人家长顺家的日常生活;④强化环境,营造意境。小说用诗意化抒情化的笔调,描绘了风光秀丽、人情淳朴的湘西乡土社会,营造了田园牧歌的浪漫意境。【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以及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B.“又是在借屈原的不幸命运,暗示小说的悲剧结局”错。文中写两千年前被逐而经过此地的屈原,是突出故乡底蕴古老深厚、民风淳朴,体现出对故乡民风民俗的记忆和风土人情的依恋。并未暗示小说的悲剧结局。故选B。【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讨作者的创作意图的能力。A.“差序格局社会中,人们对待熟人和陌生人有差别”错。原文第四段“吕家坪虽俨然一个小商埠,但隔河临近数里,几个小村落中情形,可就完全不同了。这些地方照例把一切乡村景象好好保留下来,吕家坪所有,竟仿佛对之毫无影响。人情风俗都简直不相同。即如橘园中摘橘子时,过路人口渴吃橘子在村子里可不必花钱,一到吕家坪镇上,便是极酸的狗矢柑,虽并不值钱,也有老妇人守在渡口发卖了”,据此看出,是说人情风俗不相同,并非对待熟人和陌生人有差别。故选A。【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能力。①原文“这些地方照例把一切乡村景象好好保留下来,吕家坪所有,竟仿佛对之毫无影响。人情风俗都简直不相同。即如橘园中摘橘子时,过路人口渴吃橘子在村子里可不必花钱”“滕长顺原来同本地许多人一样,年青时两手空空的,在人家船上做短程水手,吃水上饭。因为年纪青,手脚灵便,对待主顾又诚实可靠,所以三五年后就发了旺,增大了船只,先是作水手,后来掌舵把子,再后来且作了大船主”“这个人于是记起两句老话:‘人要落脚,树要生根。’两夫妇商量了一阵,又问卜打卦了几回,才决心在萝卜溪落脚,买了一块橘园,一栋房子。当家的依然还在沅水流域弄船,妇人就带孩子留在家里管理田园,养猪养鸡”“这一家人都俨然无宗教信仰,但观音生日、财神生日、药王生日,以及一切传说中的神佛生日,却从俗敬香或吃斋,出份子给当地办会首事人。一切农村社会传统的节会与禁忌,都遵守奉行,十分虔敬”,据此可分析出“常”体现在如过路人口渴吃橘子不必花钱的淳朴民风,年轻时吃水上饭、年老时落叶归根的人生道路,如一年到头虔诚奉行的生活日常;指的是这片土地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的恒常不变的生活习惯、风俗人情乃至传统文化。②原文“辰河上游两岸出产的竹、麻与别的农产物,用船装运下行,煤油、纸烟和罐头洋货,用船装运上行”“即如橘园中摘橘子时,过路人口渴吃橘子在村子里可不必花钱,一到吕家坪镇上,便是极酸的狗矢柑,虽并不值钱,也有老妇人守在渡口发卖了”“然而这小地方正如别的世界一样,正常的如粮赋、粮赋附加捐、保安附加捐,不定期而照例无可避免的如驻防军借款、派粮、派捐、派夫役,总而言之,世界既然老在变,变来变去,轮到乡下人还只是出钱”,据此可分析出,“变”体现在如运送罐头洋货的码头暗示了外来文明的冲击,卖狗矢柑的老妇人说明了人心的变化,如多次爆发的内战、繁多的捐税破坏了人们的正常生活,指的是时代巨变、军阀混战给这个地方的人们带来的变化。【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①在描写湘西的风景人情中叙述故事,本文写宽阔的大河从一大片火红的橘子园旁缓缓流过,河上来来往往的船只稍回来外乡说不完的新鲜事,带出去吕家坪人岁岁年年的期望与,同时写勤劳稳重的橘子园主人长顺,将农家生活娓娓道来,描绘了这一户平常人家在大环境动荡时的沉浮,讲述了特殊环境里中国农民的喜怒哀乐。据此可分析出,文中并无激烈的矛盾冲突、也不着意设置悬念、高潮,叙述随性自由,不依循线性结构。可见,本文淡化情节,结构松散,体现了沈从文的小说散文化的特点。②小说写的是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原文“这个人就是在枫木坳上坐坳守祠堂的老水手。这个人的身世如一个故事,命运恰与陆地生根的滕长顺两相对照。对于这个人,老同乡一望而知这十余年来在外面生活是不甚得意的。头发业已花白,一只手似乎扭坏了,面貌萎悴,背上的包袱小小的”,据此看出,对“长顺”“老水手”的刻画以简笔勾勒为主,较少细致的描写,可见,本文虚化人物,重在写意,体现了沈从文的小说散文化的特点。③文中“萝卜溪人以种瓜种菜种橘子为业,村中几乎每户人家都有一片不大不小的橘园,就中橘园既广大,家道又殷实,在当地首屈一指的,应分得数滕长顺”“滕长顺原来同本地许多人一样,年青时两手空空的,在人家船上做短程水手,吃水上饭。因为年纪青,手脚灵便,对待主顾又诚实可靠,所以三五年后就发了旺,增大了船只,先是作水手,后来掌舵把子,再后来且作了大船主。成家讨媳妇,两夫妇强健麻俐的四只手不断的作,积下的钱便越来越多。……两夫妇商量了一阵,又问卜打卦了几回,才决心在萝卜溪落脚,买了一块橘园,一栋房子。当家的依然还在沅水流域弄船,妇人就带孩子留在家里管理田园,养猪养鸡”,据此分析出,小说写的是萝卜溪这个小乡村里普通人家长顺家的日常生活,可见,本文关注小事,取材于平常生活,体现了沈从文的小说散文化的特点。④文中橘柚之花的诗意化描写如“树不甚高,终年绿叶浓翠。仲夏开花,花白而小,香馥醉人。九月降霜后,缀系在枝头间果实,被严霜侵染,丹朱明黄,耀人眼目,远望但见一片光明”,热闹的码头场景如“辰河上游两岸出产的竹、麻与别的农产物,用船装运下行,煤油、纸烟和罐头洋货,用船装运上行,……上下行船只停泊多,因此村镇相当大,市面相当繁荣”,淳朴善良的民风如“这些地方照例把一切乡村景象好好保留下来,吕家坪所有,竟仿佛对之毫无影响。人情风俗都简直不相同。即如橘园中摘橘子时,过路人口渴吃橘子在村子里可不必花钱”,典型的乡村生活场景如“两夫妇商量了一阵,又问卜打卦了几回,才决心在萝卜溪落脚,买了一块橘园,一栋房子。当家的依然还在沅水流域弄船,妇人就带孩子留在家里管理田园,养猪养鸡”等,据此分析出,小说用诗意化抒情化的笔调,描绘了风光秀丽、人情淳朴的湘西乡土社会,营造了田园牧歌的浪漫意境,可见,本文强化环境,营造意境,体现了沈从文的小说散文化的特点。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李及,字幼几,郑州人也。举进士,寇准荐其才,擢知兴化军。迁枢密直学士,出知杭州。于时内侍江德元居中用事,其弟德明奉使过杭,及待之薄。僚佐惊曰:“江使者兄弟,荣枯大臣如反掌耳。今公不加礼待之,公虽不求福,独不畏其为祸乎?”及曰:“待之如是足矣。”既而德明谓僚位曰:“李公春秋高,何不求闲郡以自处,而居杭繁剧之地邪?”僚佐走语及曰:“果然,江使者之言可惧也。”及笑曰:“及老矣,诚得闲郡以自逸,庸何伤?”既而德明亦不能伤也,时人重其操守。及资性清介,治尚简严,喜慰荐下吏,而乐道人之善。忌杭风俗轻靡,未尝事宴游。在杭未尝市物,惟置白乐天一集而已。(节选自《东都事略·李及传》)材料二:曹玮久在秦州,累章求代。上问王旦谁可代玮者,旦荐枢密直学士李及,上即以及知秦州。众议皆谓及虽谨厚有行,非守边之臣,不足以继玮。杨亿以众言告旦,不答。及至秦州,将吏心亦轻之。会有屯驻禁军白昼夺妇人银钗于市中,吏执以闻。及方坐观书,召之使前,略加诘问,其人服罪。及不复下吏,亟命斩之,观书如故。将吏皆惊。不日,声誉达于京师。亿闻之,复见旦,具道其事,谓旦曰:“向者相公初用及,外廷之议谓及不胜其任,及今材器乃如此,信乎相公知人之明也!”旦笑曰:“外廷之议,何其易得也。夫以禁军戍边白昼为盗于市主将斩之事之常也,乌足以为异政乎?旦之用及者,其意非为此也。夫以曹玮知秦州七年,羌人慑服,边境之事,玮处之已尽其宜矣。使他人往,必矜其聪明,多所变置,败坏玮之成绩。旦所以用及者,但以及重厚,必能谨守玮之规模而已矣。”(节选自《涑水记闻》卷六)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夫A以B禁军C戍边D白昼E为盗F于市G主将H斩之I事J之常也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用事,指掌权,其中“用”与《劝学》中“用心躁也”的“用”意思不同。B.庸,表示反问语气,与《师说》中“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的“庸”作用相同。C.学士,最早指在学校读书的人,后来成为官职名称,现在是一种学位名称。D.成绩,指成功的业绩,与成语“成绩斐然”中的“成绩”意思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江德明在杭州没有受到李及的厚礼相待,怀恨在心,当面出语威胁李及,李及不为所动,坦然面对。B.曹玮久在边疆,治理有方,多有建树,后来多次上奏请求派人替代自己,王旦向皇帝推荐了李及。C.李及在处理禁军白天抢劫的案件上,表现出了雷厉风行的办事作风,改变了朝廷官员对他的观感。D.王旦解释了他推荐李及的原因:李及不会自作聪明,改弦更张,而会谨慎地守护曹玮制定的制度。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江使者兄弟,荣枯大臣如反掌耳。今公不加礼待之,公虽不求福,独不畏其为祸乎?(2)及方坐观书,召之使前,略加诘问,其人服罪。及不复下吏,亟命斩之,观书如故。14.两则材料都记叙了李及的事迹,但写作目的不同,请简要说明。【答案】10.DGI11.D12.A13.(1)江使者兄弟,要使大臣尊贵或低贱像翻转手掌(一样容易)罢了。如今大人不用超常的礼仪对待他,大人即使不企求福分,难道就不怕他报复吗?(2)李及正坐着看书,召见禁军,令他上前,稍加责问,那名禁军承认罪责。李及不再交付官员审讯,马上命令将他斩首,(然后)像先前一样看书。14.①材料一记叙李及的事迹,意在表现李及的人格操守。②材料二记叙李及的事迹,是为刻画王旦的形象服务,意在表现王旦知人善任。【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禁军戍守边疆,青天白日在集市公然抢劫,主将(即李及)将他斩首,这是平常之事。“夫”是句首发语词,“以禁军”是状语;“戍边”是谓语,中间不能断开;“夫以禁军戍边”不能断开,应在“戍边”后,即D处断开;“白昼为盗于市”状语后置句,“于市”是“为盗”的后置状语,所以应从“于市”后边断开,即G处断开;“主将斩之”中“主将”是主语,“之”是宾语,句子结构完整,所以应从“斩之”后边断开,即I处断开。故选DGI。【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掌握古代文化常识及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用法的能力。A.正确。用:掌管/因为。句意:当时宦官江德元在内廷掌权。/这因为它用心浮躁。B.正确。句意:又有何妨呢?/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C.正确。D.错误。两个“成绩”意思不同。成绩:指成功的业绩。/指工作或学习的收获或成就。句意:破坏了曹玮成功的业绩。/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当面出语威胁李及”理解错误,根据原文“既而德明谓僚位曰:‘李公春秋高,何不求闲郡以自处,而居杭繁剧之地邪?’僚佐走语及曰:‘果然,江使者之言可惧也。’”可知,江德明并没有当面出语威胁李及,只是对李及属吏说李及应该找个政事清闲的州郡任职。故选A。【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荣枯”,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尊贵或低贱;“加礼”,超常的礼仪;“虽”,即使。(2)“观书”,看书;“略”,稍微;“诘问”,责问;“亟”,马上。【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一原文“内侍江德元居中用事,其弟德明奉使过杭,及待之薄”“德明谓僚佐曰:‘李公春秋高,何不求闲郡以自处,而居杭繁剧之地邪?’”“及笑曰:‘及老矣,诚得闲郡以自逸,庸何伤?’”既而德明亦不能伤也,时人重其操守”“及资性清介,治尚简严,喜慰荐下吏,而乐道人之善”可知,材料一记叙了李及不用超常礼仪接待使臣江德明,且不怕报复不惧威胁,表明李及有操守,喜好推荐属吏,乐于称道他人优点,表明他忠厚;根据原文“忌杭风俗轻靡,未尝事宴游。在杭未尝市物”可知,材料一记叙了李及不满杭州轻浮奢靡的风俗且从不举行宴饮游乐,不在杭州购物,表明他的严格谨慎。这些事迹意在表现李及的人格操守。根据材料二“会有屯驻禁军白昼夺妇人银钗于市中,吏执以闻。及方坐观书,召之使前,略加诘问,其人服罪。及不复下吏,亟命斩之,观书如故”可知,材料二记叙了李及治理边境的事迹,再结合材料二“曹玮久在秦州,累章求代。上问王旦谁可代玮者,旦荐枢密直学士李及,上即以及知秦州”“旦笑曰:‘外廷之议,何其易得也。夫以禁军戍边白昼为盗于市主将斩之事之常也,乌足以为异政乎?旦之用及者,其意非为此也。夫以曹玮知秦州七年,羌人慑服,边境之事,玮处之已尽其宜矣。使他人往,必矜其聪明,多所变置,败坏玮之成绩。旦所以用及者,但以及重厚,必能谨守玮之规模而已矣。’”可知,材料二中是王旦推荐李及治理边境,王旦之所以推荐李及,是因为李及持重敦厚,所以,材料二记叙李及的事迹是为刻画王旦的形象服务,意在表现王旦知人善任。参考译文:材料一:李及字幼几,是郑州人。参加进士科考试,寇准举荐他有才能,被提拔为兴化军知军。升任枢密院直学士,外任杭州知州。当时宦官江德元在内廷掌权,他的弟弟江德明奉命出使,经过杭州,李及待他很冷淡。属吏惊讶地说:“江使者兄弟,想要使大臣尊贵或低贱,简直易如反掌。如今大人不用超常的礼仪对待他,大人即使不企求福分,难道就不怕他报复吗?”李及说:“这样对他已经足够了。”不久江德明对(李及的)属吏说:“李公年纪老了,何不找个政事清闲的州郡任职,却要待在这事务繁重至极的杭州呢?”属吏跑去告诉李及说:“果真如此,江使者的话可怕啊。”李及笑着说:“我老了,假如能到政事清闲的州郡任职,来使自己身心闲适,又有何妨呢?”后来江德明也无法中伤他,世人(因此)推崇李及的操守。李及天性清正耿直,为政崇尚简约严明,喜好推荐属吏,乐于称道他人的优点。(他)对杭州轻浮奢靡的风俗不满,未曾从事宴饮游乐。没有在杭州购物,只买过一部白居易诗集而已。材料二:曹玮在秦州任职很久,多次上表请求委派别人接替自己的职务。皇帝问王旦谁可接替曹玮,王旦推荐枢密院直学士李及,皇帝于是任命李及为秦州知州。众人都认为李及虽然严格忠厚有操守,但不是守卫边境的臣子,不能够接替曹玮。杨亿把众人的议论告诉王旦,(王旦)不回答。李及到了秦州,文武属官心里也瞧不起他。恰逢一名驻守禁军白昼在市中抢夺妇女的银钗,小吏抓住他,向李及报告。李及正坐着看书,召见禁军,令他上前,稍加责问,那名禁军承认罪责。李及不再交付法官审讯,马上命令将他斩首,(然后)照样看书。文武属官都大吃一惊。不几天,(李及的)声誉就传到了京城。杨亿听说后,又去拜见王旦,详细陈述此事,对王旦说:“从前相公初用李及,外朝认为李及不能胜任职务,如今李及竟有如此才能器度,相公确实有知人之明啊!”王旦笑着说:“外朝的议论,太容易满足了。禁军戍守边疆,青天白日在集市公然抢劫,主将(即李及)将他斩首,这是平常之事,哪里称得上优异的政绩呢?我任用李及,本意不在此。曹玮担任秦州知州七年,羌人畏惧屈服,边境之事,曹玮已处理得够好了。派遣他人接替曹玮,一定自恃聪明,大加变革,(这就)破坏了曹玮成功的业绩。我任用李及的原因,只是因为他持重敦厚,定能谨慎守护曹玮的制度不变罢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定风波①黄庭坚万里黔中一漏天,屋居终日似乘船。及至重阳天也霁,催醉,鬼门关外蜀江前。莫笑老翁犹气岸,君看,几人黄菊上华颠?戏马台南追两谢②,驰射,风流犹拍古人肩。【注】①这首词是黄庭坚被贬谪到黔州时期的作品。②戏马台:一名掠马台,项羽所筑,今江苏徐州城南。晋安帝义熙十二年,刘裕北征,九月九日会僚属于此,赋诗为乐,谢瞻和谢灵运各赋诗一首。15.下列关于这首词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万里”两句运用夸张和比喻手法,写出了秋日淫雨的状况,以及词人悠闲自在的生活。B.“重阳”“催醉”等词表明本词可能创作于重阳节宴会场合,“霁”字蕴含着词人欣喜之情。C.“鬼门关外蜀江前”与首句“万里黔中”相呼应,更加具体地点出了词人欢度重阳的地点。D.本词气韵豪迈,讲究锻字炼句,语言新奇不落俗套,用典自然贴切,在结构上抑扬有致。16.本词下片表现了词人怎样的形象?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答案】15.A16.①“莫笑”三句写词人虽然年老,但仍将黄菊插在头上,表现了词人不从流俗、洒脱自适、不服老的形象。
②“戏马台”三句写词人要直追两谢之风流,要在重阳节骑马射箭、创作诗词,表现了词人强烈自信和气度豪迈的形象。【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A.“写出了……词人悠闲自在的生活”错,“屋居终日似乘船”一句写出了词人逼仄的居住环境,反映了他糟糕的生活环境。故选A。【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莫笑”三句,不要取笑我,虽然年迈但气概仍在。请看,老翁头上插菊花者有几人呢?古人重阳节有簪菊的风俗,但老翁头上插花却不合时宜,即所谓“几人黄菊上华颠”。作者借这种不入俗眼的举止,写出一种不服老的气概。“莫笑”“君看”,全是自负口吻。这三句写出了词人的举止不俗、洒脱不羁。“戏马台”三句,吟诗填词,堪比戏马台南赋诗的两谢。骑马射箭,纵横驰骋,英雄直追古时风流人物。此三句说自己重阳节不但照例饮酒赏菊,还要骑马射箭,吟诗填词,其气概直追古时的风流人物,更将豪迈气概和自信表现到极致。(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曹操《短歌行》中化用《诗经》中的典故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望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不愿出场却又盛情难却、犹豫不决的矛盾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姚鼐《登泰山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登泰山时天气的恶劣以及路途的艰辛。【答案】①.青青子衿②.悠悠我心③.千呼万唤始出来④.犹抱琵琶半遮面⑤.道中迷雾冰滑⑥.磴几不可登【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衿”“始”“遮”“磴”。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春季的村庄,鸟鸣是主声调。与音乐相比,它更为①。它不仅能顶破地皮、化开坚冰,还能戳穿树干,给万物在这个季节找到一种生机。没有了鸟鸣的春季村庄,花不知何时开,草不知何时绿,农民更不知何时春耕备播。在繁多的鸟儿当中,第一个把大地从冬天叫醒的是“布谷鸟”,它是报春的使者。“布谷、布谷……”在它的一声声呼唤中,苏中平原苏醒了,大地变绿了,一个②的世界就跟着鸟鸣到来了。百鸟啁啾,终究汇成了一首宏大的春日交响曲。桃树、杏子树是燕子唱粉的,梨树、苹果树是麻雀吵白的,柳树、葡萄树是黄鹂鸣翠的,芦苇、香蒲草是野鸭叫嫩的……那些田园上的浅绿、沟渠畔的嫩绿、河底下的淡绿是一些无名的鸟叫醒的。当地上的鸟、草丛的鸟、树上的鸟、屋檐的鸟、河边的鸟,一齐“唱”“吵”“鸣”“叫”把村庄吵翻的时候,所有的草都会破土而出,所有的树都能生出嫩芽,闻一闻满鼻子清香,看一看满眼睛春意。随着鸟叫声越来越稠密,越来越清脆,春天就美出了一派③。等到大地绿成一片,春天就被一个叫夏天的季节所接管。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文中画线处用“唱”“吵”“鸣”“叫”四个动词来描写鸟叫声,有何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答案】18.①悦耳动听
②生机勃勃
③诗情画意19.①用“唱”“吵”“鸣”“叫”来描绘各种鸟的叫声,写出了鸟叫声的繁杂,百鸟啁啾的热闹景象,表现出春日的勃勃生机。
②四个动词与前文呼应,使文章结构紧凑。【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①空,语境强调鸟鸣声悦耳,可选“悦耳动听”。“悦耳动听”,形容声音优美,让人快乐。第②空,语境修饰世界,结合“苏醒了,大地变绿了”,应指世界富有生命力,可选“生机勃勃”。“生机勃勃”,形容生命力旺盛的样子。第③空,语境指春天风光优美,可选“诗情画意”。“诗情画意”,意思是如诗的感情,如画的意境,指文学作品中所蕴涵的情趣;也指风景优美,耐人寻味,就像诗画里所描摹的能给人以美感的意境。【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一齐‘唱’‘吵’‘鸣’‘叫’把村庄吵翻的时候”,用“唱”“吵”“鸣”“叫”描写鸟叫声,不仅写出了鸟的叫声不同、繁杂,百鸟啁啾的热闹景象,更表现出春日的勃勃生机。且四个动词呼应前文“那些田园上的浅绿、沟渠畔的嫩绿、河底下的淡绿是一些无名的鸟叫醒的”,使文章结构紧凑。(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在人们固有的观念中,动物会因为繁衍、觅食等种种原因,不断地行走、迁徙。植物则扎根在一块固定的土地,除非被人为挪动,①。但是,在大自然中确确实实存在着一些可以“行走”的植物。卷柏被称为遇水而安的迁徙者,这是一种生活在南美洲的奇特的、会走路的植物。卷柏需要充足的水分,当水分不足的时候,它的“自救”就开始了,随着风在地面上滚动,把根从土壤里拔出来,让整个身体蜷缩成一个圆球。风带着这个勇敢流浪者四处流散,当滚到水分充足的地方,②,它的根又重新钻到土壤里,安居下来。一位植物学家对卷柏做了这样一个实验:用挡板圈出一片空地,把一株卷柏放入空地中水分最充足处,卷柏便扎根生存下来。几天后,③,卷柏便抽出根须,卷起身子准备换地方。可实验者隔绝了它移走的一切路径。不久,卷柏又重新扎根生存在了那里,在几次将根拔出,几次又动不了的情况下,它便再也不动,在这里安居乐业了。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2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22.下列选项中,和文中画横线处所用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A.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B.烛明香暗画堂深,满鬓青霜残雪思难任。C.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D.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答案】20.①否则永远处在原地
②这个圆球就会停下来
③空地水分减少21.卷柏需要充足的水分,当水分不足的时候,它就会开始“自救”,把根从土壤里拔出来,让整个身体蜷缩成一个圆球,随风在地面上滚动。22.C【解析】【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①处,根据前文“植物则扎根在一块固定的土地,除非被人为挪动”,扎根在固定的土地上,只有人为挪动了,它才会变换位置,又根据关联词“除非”可知应填写“否则永远处在原地”;②处,根据前文“带着这个勇敢流浪者四处流散,当滚到水分充足的地方”和后文“它的根又重新钻到土壤里,安居下来”可知,蜷缩成圆球的卷柏会在水分充足的地方重新生根,故此处应填写“这个圆球就会停下来”一类的句子;③处,前文实验是“用挡板圈出一片空地,把一株卷柏放入空地中水分最充足处,卷柏便扎根生存下来”,而后文“卷柏便抽出根须,卷起身子准备换地方”,由此可知,后文是对比实验,在水分不充足的情况下,卷柏就会换地方,故此处应填写“空地水分减少”一类的句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原句缺少主语,可以将“它的‘自救’就开始了”改为“他就会开始‘自救’”,或者在后面的句子加一个主语“它”;原句语序不当,“随着风在地面上滚动”应放在“让整个身体蜷缩成一个圆球”之后。【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文中画线句子运用的是拟人手法,“安居乐业”是人的动作,在这里赋予卷柏,将卷柏拟人化。A.借代,用“干戈”代指战事;B.比喻,“满鬓青霜残雪”,将两鬓的白发比作霜雪;C.拟人,“相倚恨”“回首背西风”赋予绿荷人的情感“恨”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市政广场绿化设计与施工合同
- 洗浴中心招投标授权委托书模板
- 网约车驾驶员服务协议
- 南京市摄影基地租赁合同
- 环保旅游业PTR管理办法
- 城市绿化带扩建合同
- 文化艺术兼职演员合同
- 建筑材料市场租赁合同终止
- 图书馆围墙建设合同
- 人力资源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
- 仓储物流安全隐患排查表-附带法规依据
-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课文(全中文)
- DB32T 4031-2021 建筑垃圾填筑路基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 湖南省药品零售企业药店药房名单目录
- DB4401-T 10.5-2019 +反恐怖防范管理++第5部分:教育机构-(高清现行)
- 广东深圳市福田区选用机关事业单位辅助人员和社区专职工作者365人模拟试卷【共500题附答案解析】
- 尿毒症脑病课件
- 小学体育与健康人教二年级全一册第一部分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设计构想体育教学设计武术
- 广告制作技术方案
- 煤矿通风系统现状及智能通风系统设计
- 加氢裂化 精品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