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东河区第二中学2024届中考化学模拟预测题含解析_第1页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东河区第二中学2024届中考化学模拟预测题含解析_第2页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东河区第二中学2024届中考化学模拟预测题含解析_第3页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东河区第二中学2024届中考化学模拟预测题含解析_第4页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东河区第二中学2024届中考化学模拟预测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东河区第二中学2024届中考化学模拟预测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我省“两淮”煤炭基地是国家重点能源和化工产区,“煤改气”项目,是将煤炭(主要成分为碳)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气体燃料一氧化碳和氢气。下图是该反应的微观模拟图下列说法错误。A.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B.该反应中,只有一种物质是还原剂C.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微粒个数比为2:1D.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质量不变2.自2018年2月3日开始,每当夜幕落下,大明湖畔就被绚丽多彩的灯光扮靓,全市人民共有、共享、共乐泉水这一大自然的馈赠。下列做法中,不利于改善城市环境的是A.植树种花,扩大绿地面积 B.对沿街露天烧烤加强管理和整治C.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D.将生活垃圾随意丢弃或就地焚烧3.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准确无误的是A.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的原因:B.医疗上用氢氧化镁中和过多胃酸:C.高温煅烧石灰石制生石灰:D.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4.下列物质转化过程中一定有气体生成的是A.Fe→FeCl2B.Fe2O3→FeCl3C.Cu(OH)2→CuCl2D.CaCO3→CaCl25.健康的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油脂是重要的营养物质,可大量摄入油脂B.为保持肉制品鲜美,在香肠中加过量的亚硝酸钠C.为预防甲状腺肿大,应在食盐中添加大量的碘元素D.人误食重金属盐中毒后,服用鸡蛋清可减轻毒性6.在空气中会造成酸雨的是()A.O2 B.N2 C.CO D.SO27.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雪糕融化 B.海水蒸发 C.铅笔折断 D.蜡烛燃烧8.我市正在实施“水清、天蓝等工程,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禁止直接燃烧烟煤 B.合理使用农药化肥C.生活污水直接排到河中 D.对废旧塑料进行回收而不焚烧9.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物质的分离、除杂、鉴别中,正确的是()A.将10g质量分数为10%的碳酸钠溶液浓度变为20%,将溶液倒出一半即可达到目的B.某无土栽培营养液中含有NH4C1和CuSO4,还可能大量存在的溶质有KNO3和氨水C.FeCl3、H2SO4、NaNO3、KOH不用其他试剂即可鉴别D.分离Zn和Al的固体混合物:加适量的ZnCl2溶液,过滤即可达到目的10.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A.取药品B.稀释C.称量D.收集二氧化碳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图是常见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t3℃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t1℃时,将10gA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的溶液是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欲使t2℃时C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任填一种方法).现有30℃的不饱和KNO3溶液,与该溶液有关的量有:①水的质量②溶液中KNO3的质量③KNO3的质量分数④30℃时KNO3的溶解度⑤溶液的质量Ⅰ.在该不饱和溶液中加硝酸钾至饱和,不变的量有_____(填序号,下同).Ⅱ.将该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至饱和,不变的量有____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人体缺少钙元素会影响健康,因此每日需摄入足够的钙。市场上某补钙制剂的说明书如下图所示,请仔细阅读,并进行计算葡萄糖酸钙中钙元素属于人体必要的_______元素(填“常量”或“微量”),葡萄糖酸钙由______种元素组成,属于_______(填“有机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葡萄糖酸钙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按说明书服用钙片时,每天能补充的钙为___________mg(精确到0.1)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回答:______℃时,a和c的溶解度相等t3℃时,把20克a、b、c三种物质分别加入到盛有50克水的烧杯中不断搅拌,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______(填字母,下同)若将温度降低到t1℃时,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为______.Ac>a=bBb>a=cCa>b>cDb>a>ct1℃时,从含有a、c两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中分离出c的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14.请从不同角度分别指出H2、CO、O2、CO2与另三种气体的不同之处。H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碳酸钾是农家肥草木灰的主要成分,将它和化肥一起施用,会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为了帮助父母合理选择化肥,李明决定对碳酸钾的化学性质进行探究钠原子和钾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分别为:李明参照碳酸钠的化学性质设计了如下实验:实验Ⅰ实验Ⅱ实验Ⅲ实验步骤实验现象溶液变红色左边试管中有气泡产生,产生的气体能使右边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产生___实验结论碳酸钾溶液显___性写出碳酸钾能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碳酸钾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解释与结论)碳酸钾溶液能使指示剂变色,能与某些酸或碱反应;碳酸钾与碳酸钠的化学性质相似;从微观角度分析,二者含有相同的CO32—。李明建议父母最好选择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与草木灰混合施用。ANH4NO3BNH4ClCCO(NH2)216.图(1)和图(2)是两个设计证明分子运动的实验.在图(2)的锥形瓶中的小瓶里装着浓氨水,锥形瓶口用一张滤纸盖住,滤纸刚刚用酚酞溶液浸过.图(2)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图(1)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在图(1)中的大烧杯外放一杯酚酞溶液的目的是_____.请你就两个实验的操作过程、药品用量、以及实验的严密性或其它方面作出比较性的评价: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C【解题分析】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题目详解】A、该反应符合“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不符合题意;B、该反应中,碳得到氧,属于还原剂,水失去氧,属于氧化剂,故只有碳是还原剂,不符合题意;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微粒个数比为:1:1,符合题意;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不符合题意。故选C。【题目点拨】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2、D【解题分析】

A、植树种花,扩大绿地面积,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净化空气,有利于改善城市环境,故A错误;B、对沿街露天烧烤加强管理和整治,可以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改善城市环境,故B错误;C、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可以减少对水环境的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改善城市环境,故C错误;D、将生活垃圾随意丢弃或就地焚烧,会造成环境污染和大气污染,不利于改善城市环境,故D正确。故选D。3、A【解题分析】

A、由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弱酸性,因此正常雨水的pH小于7。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符合题意;B、胃酸的主要成分是HCl,不是硫酸,不符合题意;C、反应物是固体,生成物二氧化碳是气体,应在二氧化碳的化学式的后面加上气体符号。不符合题意;D、该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不符合题意。故选A。4、D【解题分析】

A、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也可能采用的铁与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铜,不一定有气体生成,故选项错误。

B、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没有气体生成,故选项错误。

C、氢氧化铜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没有气体生成,故选项错误。

D、碳酸钙难溶于水,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一定有气体生成,故选项正确。

故选:D。5、D【解题分析】

A、油脂是重要的营养物质,可适量摄入油脂,错误;B、亚硝酸钠致死量是3克,在香肠中加适量的亚硝酸纳,可保持肉制品鲜美,错误;C、为预防甲状腺肿大,应在食盐中添加适量的碘元素,错误;D、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变性,鸡蛋清含有蛋白质,人误食重金属盐中毒后,服用鸡蛋淸可减轻毒性,正确。故选D。6、D【解题分析】

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雨、雪等在形成和降落过程中,吸收并溶解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物质,形成了pH低于5.6的酸性降水。我国的酸雨主要是因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多为硫酸雨,少为硝酸雨,此外,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题目详解】A、氧气不会造成酸雨,不符合题意;B、氮气不会形成酸雨,不符合题意;C、一氧化碳是有毒气体,但不会形成酸雨,不符合题意;D、二氧化硫溶于水形成亚硫酸,易形成酸雨,不符合题意。故选D。【题目点拨】本题考查的是形成酸雨的气体成分。7、D【解题分析】

A、雪糕融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海水蒸发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铅笔折断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蜡烛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D。【题目点拨】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8、C【解题分析】

A、燃烧烟煤产生大量的固体小颗粒物,污染空气,正确;B、农业上要合理使用农药、化肥,正确;C、生活污水直接排到河中,造成水污染,错误;D、焚烧塑料污染空气,应该回收,正确。故选C。考点:环境保护9、C【解题分析】

A.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将10g质量分数为10%的碳酸钠溶液倒出一半后,溶液仍为10%,故A错误;

B.氨水呈碱性,CuSO4在碱性溶液中会生成蓝色沉淀,即CuSO4和氨水不能共存,故B错误;

C.溶液呈黄色的是FeCl3溶液,分别取另外三种溶液然后分别滴加FeCl3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的原溶液是KOH溶液;把剩下的两种溶液分别往产生沉淀的这支试管内滴加,使试管内沉淀消失的是H2SO4溶液,无明显变化的是NaNO3溶液,故C正确;

D.在金属活动顺序中,铝排在锌的前面,加适量的ZnCl2溶液能把铝除去,而不是把铝和锌分开,故D错误。

故选:C。【题目点拨】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10、D【解题分析】

A、粉末状药品的取用,取用时可以用药匙(或者纸槽)。操作要领是:“一斜、二送、三直立”,操作正确。

B、浓硫酸稀释时,一定要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操作正确。

C、使用托盘天平时,要“左物,右码”,且氯化钠要放在纸上称量,操作正确。

D、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故收集二氧化碳时,试管要伸入到集气瓶的底部,操作错误。

故选: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A、B、C不饱和降低温度(或加入溶剂水)①④②④【解题分析】(1)在溶解度曲线图上,横坐标是温度,纵坐标是溶解度。t3℃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B>C。(2)t1℃时,A的溶解度为40g,溶解度是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饱和溶液是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物质的溶液叫该物质的饱和溶液,反之为不饱和溶液。将20gA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的溶液是120g,是不饱和溶液;欲使t2℃时C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降低温度(或加入溶剂水)。(3)Ⅰ.在该不饱和溶液中加硝酸钾至饱和,不变的量有溶剂的量,温度没有改变,溶解度也没有改变;Ⅱ.将该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至饱和,蒸发掉的是溶剂,溶质的质量不变。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蒸发过程中温度没变,溶解度也不变。点睛:在溶解度曲线图上,溶剂的量都是100g,所以分析溶质的质量分数时,只需要比较溶质的多少即可。溶解度变大时,溶质不变,溶解度减小时溶质质量等于减小后的溶解度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常量;4;有机化合物11:11237.2【解题分析】(1)人体的骨骼和牙齿主要由钙元素组成,含量大,因此是常量元素;葡萄糖酸钙中包含了C、H、O、Ca四种元素;葡萄糖酸钙是有机化合物;(2)葡萄糖酸钙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11×1×2):(7×16×2)=11:112;(3)钙片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每日摄入钙元素质量=0.2×2×9.3%=0.0372g=37.2mg。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t1CB升温结晶【解题分析】

(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a和c的溶解度相等;(2)在t3℃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50g,b物质的溶解度等于38g,丙的溶解度小于20g,所以把20克a、b、c三种物质分别加入到盛有50克水的烧杯中不断搅拌,a中20g能全部溶解,b能溶解19g,c能溶解的小于10g,所以在t3℃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a>b>c,故选C;若将温度降低到t1℃时,t1℃时,b物质的溶解度最大,a、c物质溶解度相等,a、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加,所以当降温到t1℃时,ab有晶体析出,c溶液中析出的晶体部分溶解,所以将t3℃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b>a=c,故选B。(3)a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变化较大,c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所以t1℃时,从含有a、c两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中分离出c,可采取升温结晶的办法。14、H2含有氢元素,其余三种不含有氢元素(合理即可)O2能供给呼吸,其余三种不能(合理即可)CO有毒,其余三种无毒(合理即可)CO2能用于灭火,其余三种物质不能用于灭火(合理即可)【解题分析】

在H2、CO、O2、CO2四种气体中: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CO是由碳、氧元素组成,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二氧化碳是由碳、氧元素组成。H2含有氢元素,其余三种不含有氢元素;O2能供给呼吸,其余三种不能;CO易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CO有毒,其余三种无毒;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密度大于空气,CO2能用于灭火,其余三种物质不能用于灭火。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产生白色沉淀碱K2CO3+2HCl=2KCl+H2O+CO2↑C【解题分析】

实验Ⅰ中酚酞溶液加入碳酸钾溶液变红,说明碳酸钾溶液显碱性;实验Ⅱ中,根据实验中生成了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说明生成了CO2,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K2CO3+2HCl=2KCl+H2O+CO2↑;实验Ⅲ中,发生了反应:K2CO3+Ca(OH)2=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