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格构式塔吊基础方案编制_第1页
中建格构式塔吊基础方案编制_第2页
中建格构式塔吊基础方案编制_第3页
中建格构式塔吊基础方案编制_第4页
中建格构式塔吊基础方案编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富阳院区(一期)房建项目1#、2#、3#塔吊基础施工方案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有限公司省人民医院富阳院区(一期)项目项目经理部2023年3月一、工程概况1.1工程概况工程名称:省人民医院富阳院区(一期)项目工程地点:杭州市富阳区春江街道,大桥南路西侧,竹筒路东侧,同登路北侧,蔡伦路南侧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勘察单位:中佳勘察设计有限公司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1.2设计概况省人民医院富阳院区(一期)工程,总用地面积122844㎡,总建筑面积211964.73㎡,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140517.7㎡,地下建筑面积共计为70674.03㎡,最大层数17层,最高建筑高度达78.2m。项目分为南北两个区域,主要由门急诊综合楼,内外科病房楼,医技楼,行政科研综合楼及其他附属建筑组成。北区为医疗综合楼,其中主楼部分为内外科病房楼,均为17层,建筑高度78.2米;裙房部分最多5层,最大建筑高度23.9米。南区为行政科研综合楼,最多7层,最大建筑高度30.97米。结构形式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全现浇结构。±0标高相当于85高程9.800m。1.3周边环境情况本工程根据场地中部规划道路,分为南北两个区,本方案中1#、2#、3#塔吊均位于北区。场地北侧为蔡伦路改建工程,场地东侧为大桥南路及绿化带,场地南侧为待修建同登路,场地西侧为竹简路,场地周边50米范围内无居民区或已建建筑物。由于场地中部规划道路中有2条东西向110KVA高压线,预计2021年底拆除。为保护高压线,塔吊回转半径远离高压线超过10米,满足安全控制要求。二、编制依据1、本工程的施工图纸、地质勘察报告2、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3、QTZ160(T7020-10E)塔式起重机使用说明书4、《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175、《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116、《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20117、《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8、《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187-2019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10、《塔式起重机稳定性要求》GB20304-200611、《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196-2010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11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三、塔吊参数和平面布置根据现场施工实际需要,本工程北地块采用3台T7020-10E型塔式起重机。本方案T7020-10E型塔吊。塔吊安装顺序为:1#→2#→3#。3.1TCT7020-10E型塔吊参数3.1.1主要规格及技术参数图3.1-1TCT7020-10E整机外形尺寸3.1.2基础载荷表本型塔吊公称起重力矩为1600KN.m。3.1.3塔吊平面及高度设置1、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以及建筑物总平面布置,各号楼塔吊位置如下(具体位置详见塔吊平面布置示意图):序号塔吊编号轴线位置11#塔吊4~5/AL~AM22#塔吊34~35/AL~AM33#塔吊33~34/M~N2、每台塔吊设置独立配电箱,设在塔机约2m处。3、塔基周围要求基本平整无障碍物。4、塔吊最大臂长及初装高度:序号塔吊编号最大臂长初装高度(含钢立柱高度)11#塔吊70米30米22#塔吊70米36米33#塔吊70米30米4米四、工程地质概况4.1地基土的构成与特征根据勘察揭示的地层,考虑岩土层的岩土性及物理力学性质等因素,将钻探揭露岩土层划分为7个工程地质层,细分为14个亚层2个夹层,自上而下分述如下:1杂填土:杂色、灰黄色、灰色,稍湿,松散。主要由建筑垃圾、碎石和粘性土组成,局部分布生活垃圾。大部分地段硬杂质占50%以上,直径一般在3~10cm左右,少量大于20cm。全场分布。层顶高程8.41~9.51m,层厚1.70~5.50m。2-1粉质粘土:灰黄色,软可塑。土面较光滑,稍具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无摇震反应,见少量铁锰质斑。局部缺失。层顶高程5.32~7.31m,层厚0.00~4.10m。2-2粘质粉土:灰黄色,局部灰色,湿,中密。土面粗糙,干强度和韧性低,摇震反应迅速,可见少量云母屑,局部具层理,层间夹粘性土薄层。局部分布。层顶高程5.84~7.07m,层厚0.00~4.40m。2-3粘质粉土:灰色,很湿,中密-稍密,局部松散。土面粗糙,干强度和韧性低,摇震反应迅速,可见少量云母屑,局部粘粒含量较高,相变为粉质粘土或淤泥质粉质粘土。局部缺失。层顶高程2.00~6.75m,层厚0.00~4.70m。3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流塑。切面光滑,无摇震反应,韧性高,干强度较高,含有机质斑及少量腐殖质,局部夹淤泥质粘土。全场分布。层顶标高-0.11~4.20m,层厚4.70~10.00m。4-1粉质粘土:灰黄色,软可塑-硬可塑。土面较光滑,稍具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无摇震反应,见少量铁锰质斑。局部分布。层顶高程-5.90~-1.06m,层厚0.00~2.80m。4-2含砾粉质粘土:灰-灰黄色,软可塑-硬可塑。土面较光滑,稍具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无摇震反应,砾石含量5~20%,砾径2~10cm。局部分布。层顶高程-7.53~-6.23m,层厚0.00~3.70m。。5-1圆砾:灰黄色、灰色,中密。粒径2~20mm的颗粒含量占50%以上,粒径2~10mm为主,少量大于10mm;粒径大于20mm的颗粒约占10~30%。其余由砂及粉粘粒充填。颗粒物成分以中-微风化的砂岩、花岗岩及其他火山岩为主,呈圆形或亚圆形,磨圆度较好,分选性、均匀性较差。全场分布。层顶高程-23.74~-14.81m,控制层厚9.00~14.60m。5夹1粉质粘土:灰黄色,软可塑-硬可塑。土面较光滑,稍具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无摇震反应。局部分布。层顶高程-12.08~-4.80m,层厚0.00~2.80m。5夹2细砂:灰色,稍密-中密。土面粗糙,干强度和韧性低,摇震反应迅速,可见少量云母屑,局部夹粉砂。局部分布。层顶高程-11.78~-9.36m,层厚0.00~2.30m。5-2粉质粘土:灰黄色,软可塑-硬可塑。土面较光滑,稍具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无摇震反应。局部分布。层顶高程-14.06~-11.91m,层厚0.00~3.80m。5-3含砂粉质粘土:灰黄色、软可塑-硬可塑。切面较粗糙,无光泽,无摇震反应,韧性及干强度中等,含砂5~20%不等。全场分布。层顶高程-17.84~-13.50m,控制层厚0.90~6.80m。6-1卵石:灰黄色、灰色,中密-密实。粒径大于2cm的颗粒含量占50%以上,粒径5~10cm为主,少量大于10cm;粒径2~20mm的颗粒含量约10~30%。其余由砂及粉粘粒充填。颗粒物成分以中-微风化的砂岩、花岗岩及其他火山岩为主,呈亚圆形,磨圆度较好,分选性、均匀性较差。钻进速度较慢,钻杆跳动剧烈。全场分布。层顶高程-23.66~-17.08m,控制层厚11.40~13.70m。6-2漂石:灰黄色、灰色,中密-密实。粒径大于20cm的颗粒含量占50%以上,除顶部少量粒径以2~5cm为主外,总体以5~10cm为主,少量大于10cm;粒径2~20mm的颗粒(砾石)含量约10~30%。其余由砂及粉粘粒充填。颗粒物成分以中-微风化的砂岩、花岗岩及其他火山岩为主,呈亚圆形。钻进速度较慢,钻杆跳动剧烈。高层控制性孔揭示。层顶高程-23.16~-30.78m,层厚6.50~8.50m。8-2强风化砂砾岩:红色、紫红色,密实。原岩结构大部分已破坏,岩体中砾石直径大小不等,分布均匀性较差,呈亚圆形、次棱角形,成份以中风化砂岩、凝灰岩为主,胶结物大部分已风化成砂、土状。岩心呈柱状、碎块状,互击声闷,手可折断,大部分可捏碎。局部砾石含量较少,相变为含砾砂岩或泥质粉砂岩。高层控制性孔揭示。层顶高程-39.59~-38.12m,层厚1.30~2.20m。8-3中风化砂砾岩:红色、紫红色。砂砾质结构,泥质胶结,部分砂质胶结。岩体中砾石直径大小不等,分布均匀性较差,呈亚圆形、次棱角形,质硬,成份以砂岩、凝灰岩为主,岩心呈柱状,互击声闷,手不易折断;局部砾石含量少,相变为含砾砂岩或泥质粉砂岩。根据抗压强度检测报告,其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在15.2~19.0MPa,属较软岩,岩体较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Ⅳ级。钻孔揭示本层在勘察深度范围内无洞穴、临空面、破碎岩体或软弱夹层。高层控制性孔揭示。层顶高程-41.03~-40.18m,控制层厚7.50~9.90m。依据区域地质资料,存在于本地区的球川~萧山深断裂、昌化~普陀大断裂和孝丰~三门大断裂,是近代地质历史上有过活动的微弱活动性断裂。上述断裂最新活动年代约为第四纪晚更新世(Q3)晚期,距今约1万年以前,第四纪全新世以来无构造错动。本次详勘期间,经查阅场地所在区域的地质资料,本场地未见明显地震活动断裂带经过,未发现有影响场地稳定性的地质构造迹象。各地基土层的分布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表4.1-1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取值表土层代号岩土名称物理力学指标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重度塑性指数液性指数压缩系数1杂填土2-1粉质粘土18.913.80.520.311002-2粘质粉土18.79.31.120.211102-3粘质粉土18.58.91.040.211003淤泥质粉质粘土17.415.61.200.79804-1粉质粘土19.813.20.270.231304-2含砾粉质粘土18.611.20.550.371505-1圆砾18.514.70.680.332505夹1粉质粘土19.113.90.420.281005夹2细砂18.90.131305-2粉质粘土19.213.80.450.34905-3含砂粉质粘土19.513.30.400.221806-1卵石3506-2漂石6008-2强风化砂砾岩3508-3中风化砂砾岩5004.2桩基设计参数根据场地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参数,按《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08-11-2010),综合确定各土层的桩侧极限摩阻力标准值fs、桩端极限端阻力标准值fp及后注浆增强系数见表4.2-1:桩周土摩擦力特征值qsia及桩端土承载力特征值qpa表4.2-1层序土层名称建议值抗拔系数压缩模量桩周土摩擦力特征值qsia桩端土承载力特征值qpaλ1杂填土2-1粉质粘土5.5110.752-2粘质粉土8.0120.702-3粘质粉土7.5100.703淤泥质粉质粘土3.070.804-1粉质粘土5.0200.754-2含砾粉质粘土6.5250.755-1圆砾18.0320.505夹1粉质粘土5.0150.755夹2细砂5.0100.605-2粉质粘土4.5140.755-3含砂粉质粘土7.0130.706-1卵石20.04525000.506-2漂石30.05530000.508-2强风化砂砾岩22.0408-3中风化砂砾岩40.0552500本工程TCT7020-10E型格构式塔吊桩基拟采用6-1层卵石作为持力层(进入持力层不小于2米),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显示,桩底标高最深控制在-31m左右。五、塔吊基础的具体做法5.1塔吊基础形式TCT7020-10E型塔吊拟采用组合式塔吊基础,即:钻孔灌注桩+型钢格构式立柱+钢筋混凝土承台组合而成。5.2塔吊桩基TCT7020-10E型塔吊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灌注桩做法同本工程北区地下二层800的抗拔桩,桩径800mm,桩中心距2.80m。以6-1层卵石为持力层,桩进入持力层不小于4.00m。灌注桩主筋应有50%伸入桩尖。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注浆。塔吊编号桩型桩数桩砼等级桩顶标高有效桩长(m)桩身配筋1#塔吊Φ8004水下C40-11.3021主筋22C25通长,底部1/3处主筋为11C25。螺旋箍C8@250,桩顶以下4m箍筋加密间距为100,加劲箍C16@2000。2#塔吊Φ8004水下C40-11.3019.53#塔吊Φ8004水下C40-13.3520注:塔吊桩均为钻孔灌注桩,桩砼加灌高度不小于1.5m,充盈系数不小于1.15。根据地质情况,1#塔吊选取工程地勘报告中Z29孔、2#塔吊选取工程地勘报告中Z34孔、3#塔吊选取工程地勘报告中Z72孔进行计算。由于整体土层较平稳,计算书中选取1#塔吊位置进行计算。5.3钢格构柱立柱采用钢格构柱形式,共4根,钢格构柱锚入桩身3米,锚入上承台1米。1#、2#塔吊钢格构柱顶标高为-2.300m,底标高为-14.30m,钢格构柱总设计长度为12.00m。3#塔吊钢格构柱顶标高为-4.350m,底标高为-16.350m,钢格构柱总设计长度为12.00m。格构柱外露长度控制在8米。钢格柱截面尺寸为460×460mm,每根由四根L160×16的角钢和400×300×12@600的缀板焊接而成,4根小格构柱组成一个大格构柱。焊条采用E50型,焊缝均为通长满焊,焊缝高度为10mm。格构柱之间采用L160×16的角钢作水平和斜向支撑,间距2000mm。格构柱之间,每隔5米设置一道剪刀撑,剪刀撑采用L160×16的角钢与格构柱焊接,自上而下共有2道。格构柱上端锚入混凝土承台长度1000mm,下端插入灌注桩中的长度3000mm。确保所有主筋与钢格构柱焊接连接,双面焊接长度均不小于200mm,增强箍筋不得少于8只。钢格构柱钢材采用Q235,焊条采用E50型,焊缝均为通长满焊,焊缝高度为10mm。5.4塔吊基座承台塔吊基座设置于地下室负一层内,基座顶面标高为-1.900/-3.950m,钢格构柱锚入承台1000mm。垫层混凝土厚度100,标号C15。在桩顶位置设置加筋垫层,垫层厚度400mm,大小4m×4m,配筋为双层双向C16@200,拉筋A12@600,保证桩间的共同受力作用。塔吊编号塔吊基础尺寸(m)砼强度等级承台顶面标高承台配筋abH1、2#塔吊441.4C35-1.90m(1#、2#)双层双向C25@200拉筋A12@600,梅花形布置侧面附加筋C12@200马镫C20@10003#塔吊441.4C35-3.950m(3#)双层双向C25@200拉筋A12@600,梅花形布置侧面附加筋C12@200马镫C20@1000表5.1.4-1上承台参数表表5.1.4-2下承台参数表塔吊编号塔吊基础尺寸(m)砼强度等级承台顶面标高承台配筋abH1、2#塔吊440.4C35-11.000m(1#、2#)双层双向C16@200拉筋A12@600,梅花形布置侧面附加筋C12@200马镫C16@10003#塔吊440.4C35-13.050m(3#)双层双向C16@200拉筋A12@600,梅花形布置侧面附加筋C12@200马镫C16@10005.5塔身与基座连接做法根据中联重科的T7020-10E型塔式起重机的使用说明书,本工程塔身与基座采用固定支腿预埋的连接方式。基础节禁止二次使用。5.6塔吊穿地下室结构做法5.6.1格构式塔吊穿地下室底板1、本工程塔吊灌注桩桩顶标高设于地下室底板之下,灌注桩桩顶超出下承台垫层10cm。2、底板垫层浇筑完成,按照底板的防水要求进行防水层铺贴,在底板下增加防水附加层其面层防水做法同垫层面,并在钢格柱脚周边做防水加强处理。3、在塔吊钢格柱穿越地下室底板的中部预埋3mm厚的止水钢板(止水钢板环绕钢格柱跟通满焊),并与地下室底板结构整体浇筑。穿底板做法立面图钢格构柱止水片做法详图5.6.2格构式塔吊穿地下室楼板1、格构柱组合截面尺寸为3280mm×3280mm,每边再加300mm工作面,所以预留孔洞大小为3880mm×3880mm。顶板预留孔洞四周垂直设三层镀锌钢丝网,并拉通设置3mm厚300mm宽止水钢板。塔吊拆除后,用高一强度等级的微膨胀混凝土封闭。2、板筋预留长度满足伸至孔洞的另一边,预留钢筋在孔洞边缘250mm范围内向上或向下弯起以避开格构柱;待塔吊拆除后,将弯起的预留板筋重新调整好,回弯钢筋时,要做到钢筋周围的混凝土不受松动和损坏;孔洞内再加双层双向φ8@100钢筋,与原预留板筋绑扎牢固。3、因塔吊处预留洞口后,顶板受力与实际设计状况不同,为保证顶板安全,在封回洞口前,塔吊所在跨的顶板下方加钢管支撑。4、在预留的顶板洞口周边砌筑20cm高的砖墙挡水,素水泥浆抹光。并在周边加设1200mm高防护栏杆。5.6.3塔吊穿地下室顶板1、塔吊塔身截面尺寸为2000mm×2000mm,每边再加300mm工作面,所以预留孔洞大小为2600mm×2600mm。顶板预留孔洞四周垂直设三层镀锌钢丝网,并拉通设置3mm厚300mm宽止水钢板。塔吊拆除后,用高一强度等级的微膨胀混凝土封闭。2、板筋预留长度满足伸至孔洞的另一边,预留钢筋在孔洞边缘250mm范围内向上或向下弯起以避开格构柱;待塔吊拆除后,将弯起的预留板筋重新调整好,回弯钢筋时,要做到钢筋周围的混凝土不受松动和损坏;孔洞内再加双层双向φ8@100钢筋,与原预留板筋绑扎牢固。3、因塔吊处预留洞口后,顶板受力与实际设计状况不同,为保证顶板安全,在封回洞口前,塔吊所在跨的顶板下方加钢管支撑。4、在预留的顶板洞口周边砌筑20cm高的砖墙挡水,素水泥浆抹光。并在周边加设1200mm高防护栏杆。六、塔吊基础施工及验收6.1塔吊基础施工工艺流程格构式塔吊基础施工工艺流程:塔吊在基坑内的平面位置确定塔吊在基坑内的平面位置确定钢格构柱制作工程桩或新增塔吊桩钢筋笼制作工程桩或新增塔吊桩成孔钢格构柱与钢筋笼焊接并安放就位工程桩或新增塔吊桩砼浇筑塔吊安装就位并投入使用基坑第一层土方开挖基坑第一层土层高度范围内钢格构柱间型钢斜杆、水平杆焊接塔吊在基坑土方工程和地下室结构施工过程中正常运行塔吊使用至工程结束各层土间如此循环至最后层土的高度区间钢筋砼基座承台浇筑(塔吊固定节预埋)塔吊基础方案编制进行专家论证6.2塔吊基础施工的具体要求1、塔吊基础桩,将由在现场施工工程桩的施工队伍施工,并按其专项施工方案进行操作。2、考虑到今后塔吊安装方便,施工中有关预埋件需同步进行埋设,并要确保其位置准确性。3、塔吊基坑土方开挖时间随同本工程地下室,提前施工。4、塔吊格构柱穿地下室底板(与地下室700mm厚结构底板整体浇筑),格构柱内的混凝土凿除干净,格构柱周边设钢板止水片作为有效的防水措施。5、钢格构柱总长12米,与桩搭接3米,与桩钢筋笼主筋帮条电焊焊接;缀板截面尺寸400×300×12mm,缀板中心距600mm;格构柱外侧在塔吊承台与桩之间设一道剪刀撑和水平连接,杆件采用L160×16的角钢,材料均为Q235。6、本工程格构柱端锚入混凝土承台长度10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C35。7、塔吊在地下室顶板上留3880×3880(格构式)、2600mm×2600(普通)洞口,洞口周边设钢板止水带,板筋不截断,待塔吊拆除后再整理钢筋,支模板,按施工缝的处理方法施工。注意在预留外露的板筋上刷一层素水泥浆用作防锈。8、严格控制钢构柱的钢材质量和加工质量,钢材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采用的原材料及成品实行进场验收制度,各工序按施工规范、标准进行质量控制,每道工序完工后,进行检查,相关各专业工种之间,进行交接验收。9、钢构件加工采用电焊成型,焊接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均需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钢材切割面、剪切面无裂缝、夹渣、分层和大于1mm的缺棱,钢构柱成品构件连接处的截面几何尺寸允许偏差±3.0mm。10、塔吊基础桩在吊放钢筋笼、钢构柱时,注意控制钢格构柱的水平度、垂直度及平面位置,确保上部钢格构柱的中心距离和边柱位置正确,符合设计要求,垂直偏差控制在L/1000以内,且不大于10mm,钢格构柱顶标高偏差控制在±3.0mm以内。11、钢筋笼与钢格构柱搭接长度不小于3m,确保8根主筋与钢格构柱焊接连接,双面焊接长度均不小于200mm,增强箍筋不得少于6只。12、使用直径800mm灌注桩的塔吊基础,按照本工程桩基施工方案执行。13、塔吊在安装前,必须确认混凝土强度已达到设计要求,以确保塔吊的安全。14、桩基工程、基础工程的各个分项隐蔽工程须经有关部门验收。15、塔吊基础在绑扎钢筋时,利用桩主筋与格构柱连接起来,做好防雷接地,采用40*4的镀锌扁钢焊接连焊通,并引上不少于两处,与塔吊连接好。6.3施工部署根据塔机装、拆工作需要,配备必要的安装、拆卸、驾驶操作、指挥挂钩、汽车驾驶、电工、焊工、钳工、普工及现场警戒人员。6.3.1参加装拆人员的组织要求1、有关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持有上级劳动部门须颁发的上岗证书。2、使用单位应建立相应的临时专门机构,调配配套人员,指定负责人,以配合塔机装拆专业安装队,进行塔机装拆作业。3、装拆人员应严格遵守《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的有关规定,及工作程序执行。4、装拆作业人员必须分工明确,密切配合,坚守岗位,服从指挥,听从信号,严禁违章作业和违章指挥。5、装拆作业人员必须身体健康,无妨碍高空作业的疾病与情绪。6.3.2现场准备现场作业区域内所涉及的场地和道路必须全面清理,松软的场地和道路必须夯实。大臂和后臂拼装地面应平整,不平整的要垫平夯实,配件堆放地点要清洁,无杂物。专用配电线接至安装地点,电缆要按规范要求埋地或架空。配备专用配电箱。设置作业警戒区。作业区域的地面和空中要清理障碍物,需要安全检查防护的要采取防护措施。检查运到现场塔吊各构件、配件及附属设备应达到完整性、完好性。安装前必须组织安装技术人员和塔机使用单位技术人员对塔吊基础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双方签字后,方可进行塔机安装作业。密切注意天气情况,四级以上大风不得进行装拆作业。人员、机具到位,准备工作就绪后,方可进行安拆作业。6.4塔吊桩及钢格构柱施工质量控制6.4.1桩基施工质量控制流程塔吊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流程按本工程《桩基施工专项方案》严格实施,在施工中,项目部安排两名专职质检员对施工现场每道工序进行检查,自查合格后,通知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且每道工序均做到“三检”,确保塔吊桩施工质量。6.4.2钢格构柱施工质量控制钢格构柱施工质量应满足GB50205《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格构柱使用的钢材、焊接材料等应有质量证明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标准的规定,必要时在监理的见证下,进行现场见证取样,送样、检验和验收,做好检查记录。并向甲方和监理提供检验报告。焊接材料必须按说明书要求进行烘干。焊接时,焊工应遵循焊接工艺规程,不得自由施焊,不得在焊道外的母材上引弧,不得使用药皮脱落或焊芯生锈的焊条和焊剂。焊缝高度不得低于方案要求,焊缝要求达到三级焊缝标准,三级焊缝:咬边深度≤0.1t,且≤1mm.焊角尺寸(mm)hf>8,0~+3;焊缝余高(mm)hf>8,0~+3。钢格构柱插入钻孔灌注桩深度保证不少于3米,桩顶标高采用水准仪控制,电焊施工前对焊工进行交底,持证上岗,并且保证钢筋笼于格构柱焊接牢固。在桩基混凝土浇注过程中,随时采用全站仪复核钢格构柱位置,保证四根桩的位置正确。对已完成安装的塔吊,在使用过程中,对钢构柱焊接节点,采用角铁磨光机打蘑平焊缝,用水砂皮打蘑平后,用15倍放大镜观察焊缝有无裂缝产生。地下室底板浇筑前塔吊按照额定载荷的80%作业。格构柱焊接质量的要求:1)焊接前应将焊缝表面的铁锈、水分、油污、灰尘、氧化皮、焊渣等清理干净;2)允许随意引弧损伤母材,必须在其它钢材或在焊缝中进行;3)焊应注意焊道的引弧点、熄弧点及焊道的接头不产生焊接缺陷,手下工多层多道焊时焊接接头应错开;4)焊接后要进行自检、互检,并做好焊接施工记录。对接焊缝的余高为2~3㎜,必要时用砂轮磨光机磨平;5)焊缝要求与母材表面光顺过渡,同一焊缝的焊脚高度要一致;6)焊缝表面不得有电弧伤、裂纹、气孔及凹坑;7)主要对接焊缝的咬边不超过0.5mm,次要受力焊缝的咬边不允许超过1mm。焊接检验和返修:1)焊缝外观应均匀、致密,不应有裂纹、焊瘤气孔、夹渣、咬边弧坑、未焊满等缺陷。无损探伤须在焊缝外观检查合格。2)返修前日需将缺陷清除干净打磨出白后按返修工艺要求进行返修。3)焊缝返修部位应开好宽度均匀、表面平整、过渡光顺、便于施焊的凹槽,且两端有约为1:5的坡度。4)当挖基坑时,随挖随加焊接斜腹杆及水平腹杆;5)腹杆与缀板均作防锈处理,表面采用钢丝刷砂皮除锈,底漆为铁红防锈漆二道,面漆采用银粉漆一道作为保护层;6)焊接由专业人员焊接,各种构件的连接均采用满焊,焊缝高度为10mm;缀板与腹杆的连接做法为以腹杆外边线与缀板满焊;缀板与三角钢的连接做法为以缀板的外边与三角钢满焊;7)缀板、腹杆及三角钢材料的选择按附图做法选用材料,采用Q2358)缀板、腹杆及三角钢的连接尺寸位置详见附图;9)格构柱穿地下室防水措施10)格构柱穿过基础底板、地下室顶板时的焊3厚钢板止水片。6.5塔吊监测措施1、塔吊安装完成后,土方开挖完毕前,塔吊基础沉降观测应每日一测。2、在钢格构柱加固完成经验收合格正常投入使用后,塔吊基础沉降观测应定期进行,每周一次。3、当塔吊出现沉降不均,垂直度偏差超过塔高的1/1000时,应对塔吊进行纠偏校正,在最低节与塔吊基脚螺栓间加垫钢片校正,校正过程中用高吨千斤顶顶起塔身,为保证安全,塔身用大缆绳四面缆紧,且不能将基脚螺栓拆下来,只能松动螺栓上的螺母,具体长度根据加垫片的厚度而确定。6.6施工及质量验收6.6.1基础施工1、基础施工前应按塔机基础设计及施工方案做好准备工作,必要时塔机基础的基坑应采取支护及降排水措施。2、基础的钢筋绑扎和预埋件安装后,应按设计要求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浇捣混凝土,浇捣中不得碰撞、移位钢筋或预埋件,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保湿养护。基础四周应回填土方并夯实。3、安装塔机时基础混凝土应达到80%以上设计强度,塔机运行时基础混凝土应达到100%以上设计强度。4、吊装组合式基础的格构式钢柱时,垂直度和上端偏位值不应大于验收规定值。格构式钢柱分肢应位于灌注桩的钢筋笼内且应与灌注桩的主筋焊接牢固。5、对组合式基础随着基坑土方的开挖,应按规定采用逆作法设置格构式钢柱的型钢支撑。6、基坑开挖中应保护好组合式基础的格构式钢柱。开挖到设计标高后,应立即浇筑工程混凝土基础的垫层,宜在组合式基础的混凝土承台或型钢平台投影范围加厚垫层并掺入早强剂。格构式钢柱在底板厚度的中央位置,应在分肢型钢上焊接止水钢板。7、塔机的避雷装置宜在基础施工时首先预埋好,塔机的避雷针可用横截面不小于16mm2的绝缘铜电缆或横截面30mm×3.5mm表面经电镀的金属条直接与基础底板钢筋焊接相连,接地件至少插入地面以下1.5m。6.6.2地基土检查验收1、塔机基础的基坑开挖后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的规定进行验槽,应检验坑底标高、长度和宽度、坑底平整度及地基土性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地质条件是否符合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基础土方开挖工程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的规定。3、地基土的检验除符合本节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的有关规定。6.6.3基础检查验收1、钢材、水泥、砂、石子、外加剂等原材料进场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和《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的规定作材料性能检验。2、基础的钢筋绑扎后,应作隐蔽工程验收。隐蔽工程应包括塔机基础节的预埋件或预埋节等。验收合格后方可浇筑混凝土。3、基础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的有关规定。4、基础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不宜有一般缺陷,对已经出现的严重缺陷或一般缺陷应采用相关处理方案,重新验收合格后方可安装塔机。5、基础的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项目允许偏差检验方法标高±20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平面外形尺寸(长、宽、高)±20钢尺检查表面平整度10、L/1000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洞穴尺寸±20钢尺检查预埋螺栓标高(顶部)±20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中心距±2钢尺检查注:表中L为矩形或十字形基础的长边。6、基础工程验收除应符合本节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的规定。6.6.4桩基检查验收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应进行下列检验:1、灌注混凝土前,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的规定,对已成孔的中心位置、孔深、孔径、垂直度、孔底沉渣厚度进行检验;2、应对钢筋笼安放的实际位置进行检查,并填写相应质量检测、检查记录。3、混凝土灌注桩的强度等级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的规定进行检验。4、成桩桩位偏差的检查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和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的规定执行。5、桩基宜同主体结构基础的工程桩进行承载力和桩身质量检验。6、基桩与承台的连接构造以及主筋的锚固长度应符合规定。6.6.5格构式钢柱检查验收1、钢材及焊接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焊条等焊接材料与母材的匹配应符合设计要求及现行行业标准《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的规定。2、焊工应经考试合格并取得合格证书。3、焊缝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焊缝表面不得有裂纹、焊瘤、气孔、夹渣、弧坑裂纹、电弧擦伤等缺陷。4、格构式钢柱及缀件的拼接应符合设计要求及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的规定。5、格构式钢柱的安装误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柱端中心线对轴线的偏差0~20用吊线和钢尺检查柱基准点标高±10用水准仪检查柱轴线垂直度0.5H/100且≦35用经纬仪或吊线和钢尺检查注:表中H为格构式钢柱的总长度。6.6.6塔吊安装顺序根据现场实际进度,塔吊计划安装顺序及时间如下:塔吊编号塔吊型号安装时间初装高度1#塔吊T7020-10E2021.3.1030米2#塔吊T7020-10E2021.3.1436米3#塔吊T7020-10E2021.3.1830米七、施工安全措施7.1安全文明控制措施1、施工人员必须经过安全文明教育。坚持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确定安全生产责任。2、严格按照方案作好围护和支撑加固工作,并经施工员,安全员检查通过后方可施工,基础四周搭设1200mm高围护栏杆,并布置警示牌。夜间加设红灯标志。3、基坑开挖时,挖机旋转半径以内不得有人。基坑边1米范围内不得堆土、堆卸材料和机具。4、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把安全措施贯穿到拆除的全过程中去。5、各种垃圾有序堆放,并做好防尘处理。6、未尽事宜按照国家规范、规定及公司有关安全规程、规定执行。7.2塔吊运行安全保障措施1、塔吊司机必须服从信号工的指挥,但同时,在塔吊大臂超过限位范围的情况下,塔吊司机在保证安全的原则下,有权不接受信号工的指令。(塔吊司机和信号工都必须持有并熟悉塔吊性能表,以确保塔吊是在限位范围内使用)2、在塔吊回转过程中,塔吊司机和信号工有责任和权利兼顾自身塔吊的大臂和配重臂,避免大臂与配重臂、大臂与大臂之间发生碰撞。3、塔吊进行回转在接近限位界限时,塔吊司机必须控制塔吊回转速度,避免发生异常情况。4、在塔吊运行的过程中,后启动回转的塔吊必须避让先启动回转的塔吊。5、塔吊司机和信号工在塔吊每次顶升后的第一次运行塔吊时,有责任和权利向塔吊管理单位提出意见和建议。6、双方塔吊使用的对讲机在使用前,双方管理人员应对对讲机核频,避免发生混频和误接受指令的问题发生。并在更频前通知对方进行核频。7、吊装运输时起吊高度达到要求高度且不低于防护棚高度后再进行水平运输。7.3塔吊施工注意事项1、塔吊基础周围挖土时采用四周同时卸土的方式,以避免塔吊基础因四周受土体应力不同出现偏斜的危险。2、每台塔吊配置一名持上岗证书并有丰富经验的塔吊指挥人员,每三台塔吊配置一名总指挥。7.4对南侧高压线的保护在基地北侧有大型主干线110KV1112陆里线,将北侧1-4#楼塔吊布置于楼南侧,塔吊距离高压线水平与垂直距离均超过10米,满足塔吊与高压线的安全距离要求。安全距离/m<1KW1-15KW20-40KW60-110KW220KW沿垂直方向1.53.04.05.06.0沿水平方向1.01.52.04.06.07.6群塔作业的管理措施1、高差控制高差的控制在于保证群塔的安全运行。高差太小,有可能造成高位塔吊钩与低位塔吊臂碰撞;高差过大,由于群塔高差的连续排序,会使较高塔吊超出允许的最大自由高度。根据现场施工需要,塔吊的初装高度控制在36米以内,每个区域最多存在3个塔吊塔臂碰塔臂的安全隐患,同时考虑大臂上侧斜拉杆相互影响的情况,各塔吊与相邻塔吊大臂垂直高度必须错开6米,三台塔吊共同存在的区域大臂垂直高度分高中低,相互错开6米。每台塔吊都要且高于作业面13米以上。2、群塔顶升为方便施工,每台塔吊均一次顶升到初始安装高度。塔吊顶升不是某一塔吊的孤立行动,而必须做好群体的协调。塔吊吊装施工时,由高塔位向低塔位的塔吊顺序进行。先将高塔位的塔吊吊装就位,然后顶升至设计高度,然后再施工第二高度的塔吊,并顶升到位,最后进行最低高度塔吊的吊装顶升。并由塔吊公司根据塔吊使用要求进行附着。塔吊的吊装与顶升由塔吊专业安装队伍施工。3、群塔运行管理安全防护措施:(1)塔吊吊装施工必须由高塔开始顶升,顺序进行,顶升后必须保持塔间高差,由工程室设专职机械员监护。(2)控制大臂回转区域,禁止负载做360度回转,以免大臂在场外马路上空以及建筑物上空回转,同时限定吊钩负载不可越出场区范围。(3)沿现场施工通道搭设遮盖严实的防护棚。(4)用对讲机代替口哨指挥,用不同频率区别信号。(5)塔吊使用前必须执行两级验收制度,根据北京市以及公司的有关规定,经项目部安全、工程部验收后,报公司设备、安全部门复查,逐级签字,责任到人,所有资料按照要求存档备查,最后报技术监督局验收。(6)塔吊安装前应由各专业安装单位责成专人对塔吊进行全面的检查,并提出书面的检查资料和检查评定意见,对有问题的部位,应及时更换或采取其他可靠的保证措施,各种部件必须检查合格后方准立塔。(7)建立指挥上岗制度,塔吊设专职司机,轮流上岗,严禁疲劳作业,上岗人员必须持有特殊行业上岗证,所有塔吊指挥人员必须提前进行培训,并有上岗证,严禁塔吊无命令野蛮作业。(8)塔吊使用过程中要定期和不定期地进行安全检查与维护,检查时间为每周检查一次,并形成书面的安全检查记录,严禁塔吊极其附件带“病”作业。(9)对现场所有可以扫到塔身的大臂,在塔身外5m处对塔吊的大臂做限位标识。并在塔吊使用前对信号工进行群塔指挥的集中培训。(10)对现场内塔吊回转半径内的临时板房以及加工棚上方搭设防砸棚,防止异物掉落。八、应急预案8.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塔吊施工事故主要体现在:1、塔吊作业中突然安全限位装置失控,发生撞击护栏及相邻塔吊或坠物,或违反安全规程操作,造成重大事故(如倾倒、断臂);2、基坑边坡在外力荷载作用下滑坡倒塌。3、自然灾害(如雷电、沙尘暴、地震强风、强降雨、暴风雪等)对设施的严重损坏。4、塔吊拆装和顶升过程中发生的人员伤亡事故。5、运行中的电气设备故障或线路发生严重漏电。8.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更好地适应法律和经济活动的要求;给企业员工的工作和施工场区周围居民提供更好更安全的环境;保证各种应急资源处于良好的备战状态;指导应急行动按计划有序地进行;防止因应急行动组织不力或现场救援工作的无序和混乱而延误事故的应急救援;有效地避免或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帮助实现应急行动的快速、有序、高效;充分体现应急救援的“应急精神”。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保护人员安全优先,保护环境优先”的方针,贯彻“常备不懈、统一指挥、高效协调、持续改进”的原则。8.3组织机构及职责8.3.1应急组织体系组长:何登超副组长:宋文皓、徐涛组员:张从润、赵耀、黄文龙、丁艺、王宇宙、周海洲8.3.2指挥机构及职责组长职责:(1)决定是否存在或可能存在重大紧急事故,要求应急服务机构提供帮助并实施场外应急计划,在不受事故影响的地方进行直接控制;(2)复查和评估事故(事件)可能发展的方向,确定其可能的发展过程;(3)指导设施的部分停工,并与领导小组成员的关键人员配合指挥现场人员撤离,并确保任何伤害者都能得到足够的重视;(4)与场外应急机构取得联系及对紧急情况的处理作出安排;(5)在场(设施)内实行交通管制,协助场外应急机构开展服务工作;(6)在紧急状态结束后,控制受影响地点的恢复,并组织人员参加事故的分析和处理。副组长(即现场管理者)职责:(1)评估事故的规模和发展态势,建立应急步骤,确保员工的安全和减少设施和财产损失;(2)如有必要,在救援服务机构来之前直接参与救护活动;(3)安排寻找受伤者及安排非重要人员撤离到集中地带;(4)设立与应急中心的通讯联络,为应急服务机构提供建议和信息。组员职责:在组长的带领指挥下对事故进行救援抢救8.4预防与预警8.4.1危险源监控建立健全工程项目重大危险源信息监控方法与程序,完善危险源辩识工作,对危险源进行识别和评估。在技术和管理措施上加强重大事故危险的监控,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对危险设备的危险区域予以明显标识,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管理。8.4.2预警行动如遇意外塔吊发生倾翻时,在现场的项目管理人员要立即用电话向项目经理汇报险情。项目经理立即召集副经理、抢救指挥组其他成员,抢救、救护、防护组成员携带着各自的抢险工具,赶赴出事现场。信息通讯:项目负责人:何登超手机:现场负责人:张从润手机:徐涛手机:技术负责人:宋文皓手机:工地现场电话:医院急救中心120火警119匪警110项目部办公室接到报告后,应迅速通知全体指挥中心成员,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在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有关部门逐级上报。报告内容包括:发生事故的时间、地点、单位、联系电话、报告人、伤亡人数等简要情况。8.5应急处置8.5.1响应分级为确保正常施工,预防突发事件以及某些预想不到的、不可抗拒的事件发生,事前有充足的技术措施准备、抢险物资的储备,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国家财产和经济损失,必须进行风险分析和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根据本工程特点,在辩识、分析评价施工中危险因素和风险的基础上,确定本工程重大危险因素之一是塔吊倾覆。在工地已采取机电管理、安全管理各种防范措施的基础上,还需要制定塔吊倾覆的应急方案,具体如下:假设塔吊基础坍塌时可能倾翻;假设塔吊的力矩限位失灵,塔吊司机违章作业严重超载吊装,可能造成塔吊倾翻。8.5.2响应程序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或驻地发生无法预料的需要紧急抢救处理的危险时,应迅速逐级上报,次序为现场、项目部。由项目部质安部收集、记录、整理紧急情况信息并向小组及时传递,由小组组长或副组长主持紧急情况处理会议,协调、派遣和统一指挥所有车辆、设备、人员、物资等实施紧急抢救和向上级汇报。事故处理根据事故大小情况来确定,如果事故特别小,根据上级指示可由施工单位自行直接进行处理。如果事故较大或施工单位处理不了则由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主管部门或其他上级政府部门进行请示,请求启动建设单位的救援预案,建设单位的救援预案仍不能进行处理,则由建设单位的安全管理部门向建管局安监站或政府部门请示启动上一级救援预案。(1)值班电话:项目部实行昼夜值班制度,项目部值班情况如下:值班人员:宋文皓、周海洲、徐涛、赵耀、黄文龙值班时间:7:30~20:30;20:30~7:30(2)紧急情况发生后,现场要做好警戒和疏散工作,保护现场,及时抢救伤员和财产,并由在现场的项目部最高级别负责人指挥,在3分钟内电话通报到值班人员,主要说明紧急情况性质、地点、发生时间、有无伤亡、是否需要派救护车、消防车或警力支援到现场实施抢救,如需可直接拨打120、110等求救电话。(3)值班人员在接到紧急情况报告后必须在2分钟内将情况报告到紧急情况领导小组组长和副组长。小组组长组织讨论后在最短的时间内发出如何进行现场处置的指令。分派人员及车辆等在现场进行抢救、警戒、疏散和保护现场等。由项目部的质安部在30分钟内以小组名义打电话向上一级有关部门报告。(4)遇到紧急情况,全体职工应特事特办、急事急办,主动积极地投身到紧急情况的处理中去。各种设备、车辆、器材、物资等应统一调遣,各类人员必须坚决无条件服从组长或副组长的命令和安排,不得拖延、推诿、阻碍紧急情况的处理。8.5.3处置及预防措施(1)指挥与控制:抢救组到达出事地点,在组长何登超指挥下分头进行工作。①首先抢救组和经理一起查明险情:确定是否还有危险源。如碰断的高、低压电线是否带电;塔吊构件、其它构件是否有继续倒塌的危险;人员伤亡情况;商定抢救方案后,副经理向项目总工请示汇报批准,然后组织实施。②防护组负责把出事地点附近的作业人员疏散到安全地带,并进行警戒不准闲人靠近,对外注意礼貌用语。③工地值班电工负责切断有危险的低压电气线路的电源。如果在夜间,接通必要的照明灯光;④抢险组在排除继续倒塌或触电危险的情况下,立即救护伤员:边联系救护车,边及时进行止血包扎,用担架将伤员抬到车上送往医院。⑤对倾翻变形塔吊的拆卸、修复工作应请塔吊厂家来人指导下进行。⑥塔吊事故应急抢险完毕后,项目经理立即召集副经理、技术员、安全员和塔吊司机组的全体同志进行事故调查,找出事故原因、责任人以及制订防止再次发生类似的整改措施。⑦对应急预案的有效性进行评审、修订。(2)从以上风险情况的分析看,如果不采取相应有效的预防措施,不仅给工程施工造成很大影响,而且对施工人员的安全造成威胁。塔式起重机安装、拆除及运行的安全技术要求:a塔式起重机的基础,必须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和方案进行。塔式起重机安装前,应对基础进行检验,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塔式起重机的安装。b安装及拆卸作业前,必须认真研究作业方案,严格按照架设程序分工负责,统一指挥。c安装塔式起重机必须保证安装过程中各种状态下的稳定性,必须使用专用螺栓,不得随意代用。d塔式起重机附墙杆件的布置和间隔,应符合说明书的规定。当塔身与建筑物水平距离大于说明书规定时,应验算附着杆的稳定性,或重新设计、制作,并经技术部门确认,主管部门验收。在塔式起重机未拆卸至允许悬臂高度前,严禁拆卸附墙杆件。e塔式起重机必须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及说明书规定,安装起重力矩限制器、起重量限制器、幅度限制器、起升高度限制器、回转限制器等安全装置。f塔式起重机操作使用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塔式起重机作业前,应检查金属结构、连接螺栓及钢丝绳磨损情况;送电前,各控制器手柄应在零位,空载运转,试验各机构及安全装置并确认正常。②塔式起重机作业时严禁超载、斜拉和起吊埋在地下等不明重量的物件;③吊运散装物件时,应制作专用吊笼或容器,并应保障在吊运过程中物料不会脱落。吊笼或容器在使用前应按允许承载能力的两倍荷载进行试验,使用中应定期进行检查;④吊运多根钢管、钢筋等细长材料时,必须确认吊索绑扎牢靠,防止吊运中吊索滑移物料散落;⑤两台塔式起重机之间吊物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2m。当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取调整相临塔式起重机的工作高度、加设行程限位、回转限位装置等措施,并制定交叉作业的操作规程;⑥沿塔身垂直悬挂的电缆,应使用不被电缆自重拉伤和磨损的可靠装置悬挂;⑦作业完毕,起重臂应转到顺风方向,并应松开回转制动器,起重小车及平衡重应置于非工作状态。g为防止事故发生,塔吊必须由具备资质的专业队伍安装和拆除,塔吊司机必须持证上岗,安装完毕后经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安全检测中心或建管局安监站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h塔吊司机操作时,必须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不准违章作业,严格执行“十不吊”,操作前必须有安全技术交底记录,并履行签字于续。j塔吊安装、顶升、拆除必须先编制施工方案,经项目总工审批后遵照执行。k所有架子工必须持证上岗,工作时佩带好个人防护用品,严格按方案施工,做好塔吊拉接点拉牢工作,防止架体倒塌。l塔吊安装完成后,必须经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安全检测中心或建管局塔机检测中心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8.6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应急资源的准备是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保障,项目部应根据潜在事故的性质和后果分析,配备应急救援中所需救援机械和设备、交通工具、医疗设备和药品、生活保障物资。安全事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