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Zigbee技术的智能家电控制系统设计_第1页
基于Zigbee技术的智能家电控制系统设计_第2页
基于Zigbee技术的智能家电控制系统设计_第3页
基于Zigbee技术的智能家电控制系统设计_第4页
基于Zigbee技术的智能家电控制系统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Zigbee技术的智能家电控制系统设计摘要本文采用无线技术进行组建室内家电控制系统网络,使各种家用设施(如照明、家电和室内环境等)通过网络进行互联,体现无线技术的方便和安全。首先,本文在分析了国内外智能家电系统技术现状,针对智能家电系统存在的布线难、造价高、结构复杂等问题,提出采用基于Zigbee无线通信技术的智能家电系统设计方案,进行无线数据的采集和传输。通过对智能家电网络的分析、对比和研究,采用星型网络组建智能家电系统的内部网络;利用TI的射频芯片CC2420Zigbee模块和Microchip的微控制器PIC18LF4620设计并构架成一种低成本,高灵活性、通用的Zigbee无线智能家电网络。然后,介绍智能家电控制系统的软件部分实现。利用Microchip提供的Zigbee协议,结合具体要实现的功能进行编程。关键词:智能家电;Zigbee;PIC18LF2420;CC2420;

TheDesignofSmartHomeElectricalAppliancesBasedonZigbeeTechnologyAbstractThisarticleusesthewirelesscommunicationtechnologytocarrythroughtheHomeelectricalappliancesnetwork,whichmakesallkindsofhomefacility(suchasillumination,homeelectricalandhomeenvironmentetc.)interconnect,toreflecttheconvenienceandsecurityofthewirelesscommunicationtechnology.First,throughtheanalyzethepresentstatusfromdomestictooverseascontraposedtheproblemofhard-routing,high-cost,complex-structureexistingintheSmartHomeelectricalappliances,andproposedadesignoptionsbyadoptingZigbeewirelesscommunicationtechnology,forthewirelessdataofgatherandtransmission.Thisarticleonthesmartappliancenetworkanalysis,comparisonandresearch,theuseofstarstoformsmartnetworkappliancesystem'sinternalnetwork;theuseofTI'sradiofrequencychipCC2420ZigbeemodulesandPIC18LF4620microcontrollerMicrochipdesignandarchitectureintoalow-cost,highlyflexible,general-purposenetworkZigbeewirelessintelligenthomeappliances.Andthen,thisarticleintroducethesmarthomeappliancescontrolsystemwhosesoftwaretoachieve,MicrochipprovidestheuseoftheZigbeeprotocol,combinedwiththefunctionalitytoachievespecificprogram.Keywords:SmartHomeelectricalappliances;Zigbee;PIC18LF2420;CC2420;内蒙古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毕业论文)目录摘要 I第一章引言 11.1研究背景 11.1.1智能家电系统的发展现状 21.1.2智能家电控制网络系统特点 21.1.3智能家电的发展方向 31.2智能家电网络技术 31.2.1有线技术 41.2.2家庭无线网络技术 41.3本章小结 7第二章Zigbee组网技术及其协议 82.1IEEE802.15.4 82.1.1IEEE802.15.4 82.2Zigbee体系结构 92.2.1Zigbee简介 92.2.2Zigbee体系结构 92.3控制网络拓扑选择 162.3.1设计原则 162.3.2星型网络结构 17第三章网络控制器的硬件设计 193.1硬件总体设计 193.2主控制器(网络协调器) 203.2.1晶振电路 213.2.2电源电路 213.3Zigbee无线收发模块电路 223.3.1无线芯片介绍 233.3.2射频电路 253.3.3与单片机的接口 26第四章网络控制器的软件设计及调试分析 314.1协调器程序设计 314.2网络的创建和入网 324.3发送消息 334.4接收消息 344.5数据的传输 354.6数据的接收 364.7系统的调试 37第五章总结与展望 405.1本文总结 405.2经验总结 405.3设计展望 41参考文献 42内蒙古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毕业论文)引言近年来计算机、自动控制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己经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财富,相比之下带给个人和家庭生活的好处却十分有限,传统的家居方式并没有因信息时代的到来而产生多大变化.家电产品种类日益增多,分散控制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开始关注居住环境,注重家居环境的安全、健康、便捷和舒适,如何有效地在家居环境内组建家庭信息网络,将各种家电产品结合成一个有机整体,对家电设备进行集中或异地的智能化控制与管理,并且能够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流,更好地为人们提供家居环境的各类信息。研究背景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智能家居”这一概念逐渐进入普通居民的视野,而智能家电作为“智能家居”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普通居民所普遍关注的问题。数字化、网络化是信息时代的重要特征,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信息化己经开始向社会各领域渗透、发展。从科研、国防到金融、商务直至办公、企业管理。今后几年,社会信息化必然引起家庭信息化,因此,家庭网络化是必然的发展趋势。智能家电控制系统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综合布线技术,将与家居生活有关的各种家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统筹管理,让家居生活更加舒适、安全、有效[2]。与普通家电相比,智能家电系统不仅具有家电的传统功能,提供舒适安全、高品位且宜人的家庭生活空间,还由原来的静止转变为具有能动智慧的工具,提供全方位的信息交换功能,帮助家庭与外部保持信息交流畅通,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帮助人们有效安排时间。智能家电控制系统只是智能家居系统的一个部分,它利用智能家居系统的控制网络进行工作。它是将普通家电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智能控制技术设计改进的新型家电产品。该系统将家电组成家庭内部网络,同时有能与外部互联网相连接。因此,智能家电控制系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家电之间的互联问题,也就是使不同家电之间能够互相识别,协同工作;二是解决家电网络与外部网络的通信,使家庭中的家电设备进行信息的交换。智能家电系统的发展现状目前,智能家电在发展中遇到了一些问题:系统复杂、价格昂贵、普及率低等,据资料显示,我国的智能家居产业存在没有相关的统一行业标准,各个企业各自为准,导致产品不能相互的兼容;产品的实用性差,操作复杂,供需脱节;价格居高不下。早在70年代,国外便开始研究相关的技术,发展至今有X-10、CEBus、LonWorks、ApBus等。其中发展最成熟的技术、应用最广泛的技术是X-10,其产品以超过5000多种,比如灯光控制、家庭影院等。其在美国的市场占有率是最高的,特点是不需要重新布线、装置成本低、可DIY且技术支持丰富。但其反应速度慢,抗干扰能力差。其工作电压是110伏(美国电压是110伏,中国电压是220伏)。因此,目前我国还处于初级的发展阶段,个大厂家推出了各自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如科龙集团研制的“智能网络家居系统”,海信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清华同方的“e-Home数字家园”等。智能家电控制网络系统特点本控制系统需要的是低速率、低成本的控制技术。音视频等大数据传输可能需要高速的通信接口来维持,而本网络在于设备的互连和控制功能,不需要高速率的通信技术来支撑。从实用的角度来看,控制系统需要的是能提供更为便利的低成本组网。因此,我们要重点考虑以下特点:低成本:网络中控制的对象主要是大量的家电和传感器终端节点。标准化:要求各个家电之间互相通信,标准化十分重要。自组织:由于用户不能亲身进行系统的配置和管理。因此,网络环境中的电器具备自组织和协同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可自扩展性:系统在不改动的情况下,能够自动进行软件升级和功能扩展。嵌入式应用:指设备通过嵌入式模块可以直接接入Internet实现信息交换或通过移动通信模块(GSM、GPRS等)直接接入移动通信网络实现远程交互。智能家电的发展方向网络化是未来无线智能家电控制系统的发展方向[6],它能提供标准的接口和无线网络互联功能,而且可以通过不同的通信协议来实现。各种家庭互连的无线标准的提出推动了网络无线化和接口标准化的发展,无线互联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移动便利,而接口的标准化可以使不同厂家产品互相兼容。无线网络技术发展十分迅速,从广域网(Internet、GSM\GPRS)到基于IEEE802.11系列的无线局域网(WLAN)、基于蓝牙的无线个人局域网(WPAN)基于Zigbee的低速无线个人局域网(LR-WPAN)[3],再加上嵌入式系统的发展,人们可以实现家具设备和微控制器的互连。本文是基于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一种基于Zigbee技术的智能家电解决方案的设计。该设计实现通过无线个域网对家庭电器进行控制和监控。智能家电网络技术室内控制网络的实现技术主要解决家庭内部各种家电之间的信息传输,因此,合理选择联网技术就显得非常关键。目前关于室内网络有许多种解决方案,主要是有线和无线方式。有线方式包括电力线载波的X-10和CEBus、以太网的以及专用总线LonWorks等。无线方式包括红外的IrDA、无线局域网的IEEE802.11系列、家庭射频技术HomeRF、蓝牙的IEEE802.15.1和ZigBee的IEEE802.15.4等。有线技术目前,绝大多数的家庭网络中,仍采用有线技术进行家庭控制网络的组建,大至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电力线交流电力线可以连接整个房屋的每个角落,由于很早就作为家庭网络的连接媒介,因此,X-10技术已发展的十分成熟。这种技术在美国占据着主流的市场,利用该技术可以实现家庭网络的连接,数据传输有很高的可靠性,但是,由于电力线自身的噪声和信号的传输效率等原因,这种技术不适合数据的高速传输,而且也没有技术标准可扩展性较差。以太网(Ethernet)以太网是需要重新布线的组网技术。它必须采用专门铺设的线缆布网,数据传输率相当高,可达到10Mbps或100Mbps,能够传输电话、数据、视频和家电控制信息,主要用于个人电脑的有线局域网和高速因特网。它的优势在于技术己经十分成熟,以太网的组网设备在市场上可以很容易买到。以太网本身的实现成本并不高,但专门布线需要花大量的费用。电话线组网电话线组网类似以太网,有可以共享的介质,无需交换机或集线器。同时用户不必在线路上改变,其与以太网设备基本类似但其没有提供足够份额RJ-11接口,这便给设备的扩展带来诸多的不变。家庭无线网络技术随着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家居生活的要求不断的提高,一些著名的IT企业共同合作,推出名为“无线家居”的新理念。“无线家居”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在有线方式中,各传感器和控制器的连接都通过总线,其优点是可以简化功能单元的设计,缺点是布线复杂,结构繁复等,而无线技术不仅不存在布线的问题,而且扩展容易,维护以及使用都比较简单。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促使各种SOC的实现,协议的设计和实现都可以通过IC来完成,大大简化了开发和实施的难度[2]。现在,市场上无线技术种类较多,应用范围不同,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有如下几种无线技术:家庭无线电射频技术(HomeRF)家庭无线电射频技术无线联网标准是由Proxio、西门子、摩托罗拉、康柏电脑等发起组建的工作组负责研发的,其研发初衷旨在为家庭无线联网提供一种组网方便、易用、成本低廉的通用性标准。HomeRF标准集成了语音和数据传送技术,工作频段为2.4GHz,数据传输速率达到1~2Mbps,HomeRF是对现有无线通信标准的综合和改进。但是,由于技术标准没有公开,仅获得了数十家公司的支持,在抗干扰能力等方面与其他技术标准相比还存在着不少缺陷,并且后续研发技术升级进展迟缓,在同其他标准协议的竞争中渐渐失利,丧失了其技术的优势地位,有被挤出无线通信标准市场的可能。蓝牙技术(Bluetooth)蓝牙技术最初由爱立信创制。1999年5月20日,索尼爱立信、英特尔、诺基亚及东芝等创立蓝牙特别兴趣组,制订蓝牙技术标准。蓝牙用于在不同的设备之间进行无线连接。蓝牙的标准是IEEE802.15.1,RFIDRFID是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的缩写,即射频标记。RFID是一种非接触式自动识频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RF专指具有一定波长,可用于无线电通讯的电磁波[4],成本过于昂贵。ZigbeeZigbee是一种新的无线连接技术,该无线连接技术主要解决低成本、低功耗、低复杂度、低传输速率、近距离的设备联网。其名字来源于蜂群使用的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通信方式,即蜜蜂通过跳Zag形状的舞蹈来分享新发现的食物源的位置、距离和方向等信息。Zigbee技术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数据传输速率相对较低数据传输速率有20kbps、40kbps、250kbps三种。2、功耗低,设备省电Zigbee技术采用多种节电的工作模式。在低耗电待机模式下,两节普通号干电池可支持长达6个月到2年左右的使用时间。3、成本低因为Zigbee数据传输速率低,协议简单,并且在的频段是免费的。所以大大降低了成本。4、网络容量大每个Zigbee网络理论上可容纳65536个设备,其网络容量相当可观。5、有效范围小单个设备的有效覆盖范围在10m~75m之间,具体依据实际发射功率的大小和各种不同的应用模式而定,基本上能够覆盖普通的家庭或办公室环境。6、工作频段灵活该技术可使用的频段分别有2.4GHz(ISM)、868MHz(欧洲)和915MHz(美国)其中2.4GHz在工业、科学、医疗方面为全球公用的免费频段。表1.1给出了几种无线技术之间的比较。表1.1几种无线技术的比较种类Zigbee蓝牙RFIDHomeRF单点覆盖距离50m~300m10m1m~10m50m网络扩展性自动扩展无无有最大功耗1mW~3mW1mW~100mW050mW复杂性简单复杂复杂复杂传输速率250Kb/s1Mb/s0.212Mb/s1.2Mb/s工作频段868/915MHz、2.4GHz2.4GHz5.8GHz2.4GHz网络节点数650008无127终端设备费用低低低一般安全性128bitAES64bit,128bit密钥50s/次集成度和安全性高高一般一般使用成本低低低一般安装使用难用非常简单一般简单一般本章小结本章首先对智能家电系统作了简要概述,介绍了国内外就发展状况,接着对智能家电网络技术进行介绍,最后得出结论,采用无线网络不仅充分利用了它本身的灵活简便的网络结构,节省了人力和物力成本,并且更符合网络通讯的特点。Zigbee组网技术及其协议Zigbee是近几年提出的一种近距离、低复杂度、低功耗、低速率、低成本的无线通信技术,主要适用于自动控制和远程控制领域,是为了满足小型廉价设备的无线联网和控制而制定的。IEEE802.15.42000年12月IEEE成立了IEEE802.15.4工作组。这个工作组将致力于定义一种廉价的固定、便携或移动设备使用的极低复杂度、低成本、低功耗、地速率的无线连接技术。在标准化方面,IEEE802.15.4工作组主要负责制定物理层和MAC的协议,其余协议主要参照和采用现有的标准。Zigbee联盟负责网络层及以上层协议。IEEE802.15.4IEEE802.15.4标准是针对于低速无线个人区域网(Low-rateWirelessPersonalAreaNetwork,LR-WPAN),把低能量消耗、低速率传输、低成本作为重点目标,旨在为个人或者家庭范围内不同设备之间低速互连提供统一的标准。[6]IEEE802.15.4标准定义的LR-WPAN网络具有如下特点[4]:传输速率有20kb/s,40kb/s和250kb/s三种;星型对等网络拓扑结构;设备有16bit短地址和64bit的扩展地址;保证时障(GTS)的分配;CSMA-C的信道接入;保证可靠性传输的完全应答机制;低功率;能量检测;链路质量标识;LR-WPAN中含有两种不同类型的设备:全功能设备(FFD)和简单功能设备(RFD)FFD在三种网络频段中可作为整个PAN的网络协调器、路由器或网络中的应用设备。FFD可以和RFD或者FFD通信,而简单功能设备(RFD)只能和FFD通信。RFD设备在网络中主要是一个应用设备,它们相当简单,比如它们可以作为灯的开关或者红外传感器,但不能传输大规模的数据,而且在某一时刻只能和一个FFD相联系。Zigbee体系结构Zigbee协议使用IEEE802.15.4规范作为介质访问层(MAC)和物理层(PHY)。IEEE802.15.4总共定义了3个工作频段:2.4GHz、915MHz、868MHz。每个频段都提供固定数量的信道。例如,2.4GHz频段总共提供16个信道(信道11~26)、915MHz频段提供10个信道(信道1~10)而868MHz频带提供1个信道(信道0)。符合该标准的解决方案可以嵌入到家庭和楼宇自动化、消费电子产品、工业控制、PC外围、医疗传感器应用以及玩具和游戏当中。Zigbee简介Zigbee技术的命名主要来自于人们对蜜蜂采蜜过程的观察,蜜蜂在采蜜的过程中,跳着优美的舞蹈,形成Zigzag的形状,以此来相互交流信息,以便获取共享食物源的方向、距离和位置等信息。又因蜜蜂自身体积小,所需的能量少,又能传送所采集的花粉,因此,人们用Zigbee技术来代表具有成本低、体积小、能量消耗小和传输速率低的无线通信技术,中文译名通常为“智蜂”技术。Zigbee体系结构ZigBee体系结构如图2.1所示,以开放系统互联(OSI)7层模型为基础,但它只定义了和实际应用功能相关的层。它采用了IEEE802.15.4-2003标准制定的物理层((PHY)和介质访问控制层(MAC)作为ZigBee技术底层,ZigBee联盟在此基础之上建立它的网络层((NWK)和应用层框架,这个应用层框架包括应用支持层(APS)、ZigBee设备对象(ZDO)和制造商所定义的应用对象。[4]图2.1Zigbee体系结构从图中可以看出,Zigbee技术的协议层结构简单,不同于蓝牙和其他网络结构,这些网络结构通常为7层,而Zigbee技术仅为3层。在Zigbee技术中,PHY层和MAC层采用lEEE802.15.4协议标准,其中,PHY提供了两种类型的服务——通过物理层管理实体接口(PLME)对PHY层数据和PHY层管理提供服务[5]。Zigbee物理层协议规范PHY层主要负责处理以下任务[4]:无线发射机的激活和关闭;已有信道的能量检测;接收分组的链路质量指示;基于CSMA-CA的空闲信道评估;信道频率选择;数据传输和接收。3个频段共有27个信道,编号从0~26。其中,2.4GHz频段有16个信道。915MHz频段有10个信道,868MHz频段有1个信道。这些信道的中心频率定义如下:Fc=868.8MHz,k=0;(2-1)Fc=906+2(k-1)MHz,k=1,2,…,10;(2-2)Fc=24.5+5(k-11)MHz,k=11,12,…,26。[4](2-3)IEEE802.15.4的物理层定义了物理信道和MAC子层之间的接口,提供物理层数据服务和物理层管理服务。物理层数据服务从无线物理信道上收发数据,物理层管理服务维护一个物理层相关数据组成的数据库。图2.2是各物理层各功能实体和服务接入点(SAP)的模型描述:PLME:PHY层管理实体,处理与物理层管理相关的原语。PHYPIB:PHY层PAN信息数据库,存储物理层PAN相关属性。PD-SAP:PHY数据服务访问点,物理层与MAC层的数据接口。接收将要发送的MAC帧、向MAC层报告收到的MAC帧,为MAC层提供PHY数据服务。PLME-SAP:PLME服务访问点,物理层与MAC层的管理接口。接收MAC的管理请求原语,向MAC层报告管理指示原语和确认原语,为上层MAC层提供PHY管理服务。RF-SAP:射频服务访问点,为PHY层提供射频收发服务。图2.2物理层参考模型物理层提供两种服务,通过这两种服务接入点(SAP)接入:物理层数据服务(其接入通过物理层数据服务接入点(PD-SAP))、物理层管理服务(其接入通过PLME服务接入点(PLME-SAP))。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PPDU在Zigbee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PPDU(PHYProtocolDataUnit)数据包格式中,最左边的字段优先发送和接收。在多个字节的字段中,优先发送或接收最低有效字节,而在每一个字节中优先发送最低有效位。同样,在物理层与MAC层之间数据字段的传送也遵循这一规则。物理层的载波调制Zigbee技术不同于其他无线技术,对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为其提供的工作频率范围不同,Zigbee所使用的频率范围主要分为868/915MHz和2.4GHz频段。Zigbee设备在三个免许可证的频段分别采取不同的调制和扩频方式。2.4GHz频段物理层采用了16位准正交调制技术,数据的处理过程如图2.3首先将物理协议数据单元(PPDU)的二进制数据中每4位转换为一个符号(symbol),然后将每个符号转换成长度为32的片序列。在把符号转换为片序列时,用符号在16个准正交的伪随机噪声(PIE序列中选择一个作为该符号的片序列。扩频后,信号通过O-QPSK调制方式调制到载波上。图2.3频率调制ZigbeeMAC层协议规范IEEE802.15.4-2003MAC子层控制使用CSMA-CA机制接入到无线信道。它的职责包括传输信标帧、保持同步提供可靠的传输机制。[4]MAC层使用PHY层提供的服务实现设备之间数据帧传输,同时MAC层处理高层对物理层PHY层射频信道的所有访问,其主要任务如下:能产生网络信标(如果设备是协调器);同信标保持同步;支持设备的安全性;信道接入采用CSMA-CA接入机制;处理和维护GTU机制;在对等的MAC实体之间提供可靠传输。MAC层在服务协议汇聚层(SSCS)和物理层之间提供了一个接口。从概念上说,MAC层包括一个管理实体:通常称为MAC层管理实体(MLME)。该实体提供一个服务接口,通过此接口可调入MAC层管理功能。同时,该管理实体还负责维护MAC层固有的管理对象的数据库。该数据库包含了MAC层的个域网信息数据库(PIB)信息。图2.4是MAC层的服务实体和接口。图2.4MAC子层模型MAC子层提供两种服务,通过两种服务接入点接入。MAC数据服务,通过公共部分子层数据接入点MCPS-SAP接入;MAC管理服务,通过MLME-SAP接入。其中数据实体接口的目标是向上层提供所需的常规数据服务。管理实体接口的目标是向上层提供访问内部层参数、配置和管理数据的服务。MAC层的帧格式和帧类型一个MAC帧通常由MAC层帧头,MAC负载、MAC层帧尾构成。MAC层帧头包含帧控制、帧序列号以及地址域,MAC层帧头中的顺序是一定的;MAC负荷中包含了一些特定帧的信息,它的长度是可变的;MAC层帧尾中包含帧校验序列域(FCS)。一个数据帧使用哪种地址类型由帧控制字段的内容决定。由于在物理层数据帧中包括了表示MAC帧长度的字段,所以在MAC帧结构中没有表示帧长度的字段。MAC负载长度可以通过物理层帧长和MAC帧头的长度表示出来。IEEE802.15.4标准中共定义了四种类型的帧:信标帧、数据帧、确认帧和MAC命令帧。具体帧结构请参考文献[4]说明。Zigbee网络层协议规范Zigbee网络层主要功能包括设备连接和断开网络时所采用的机制,以及在帧信息传输过程中所采用的安全性机制。网络层提供了两个必须的功能服务实体,它们分别为数据服务实体和管理服务实体。网络层数据实体(NLDE)通过网络层数据实体服务接入点(NLDE-SAP)提供数据传输服务,网络层管理实体(NLME)通过网络层管理实体服务接入点(NLME-SAP)提供网络管理服务。网络层管理实体利用网络层数据实体完成一些网络的管理工作,并且,网络层管理实体完成对网络信息库(NIB)的维护和管理。如图2.5所示图2.5网络层模型网络层帧的格式,即网络协议数据单元(NPDU)的格式。网络层帧由下列基本部分组成:①网络层帧报头。包含帧控制、地址和序列信息。②网络层帧的可变长有效载荷。包含帧类型所指定的信息。网络层帧格式通常由一个网络层报头和一个网络层有效载荷组成。尽管不是所有的帧都包含地址和序列域,但网络层帧的报头域,还是按照固定的顺序出现。Zigbee应用层应用层将主要负责把不同的应用映射到Zigbee网络上,具体而言包括安全与鉴权、多个业务数据流的会聚、设备发现、业务发现。应用层由应用支持子层(APS),Zigbee设备对象(ZDO)及厂商定义的应用对象。应用支持子层(APS)的作用是维护设备绑定表,它具有根据服务及需求匹配两设备的能力,且通过边界的设备转发信息。[4]应用支持子层(APS)的另一作用是设备发现,它能发现在工作范围内操作的其它设备。ZDO的职责是定义网络内其它设备的角色(如Zigbee协调器或末端设备)、发起或回应绑定请求、在网络设备间建立安全机制(如选择公共密钥、对称密钥等)等。厂商定义的应用对象根据Zigbee定义的应用描述执行具体的应用。APS(Applicationsupportsub-layer)层主要提供Zigbee端点接口。应用程序将使用该层打开或关闭一个或多个端点并且获取或发送数据。它还为键值对(KeyValuePairKVP)和报文(MSG)数据传输提供了原语。APS层同样也有绑定表。绑定表提供了端点和网络中两个节点间的群集ID对之间的逻辑链路。当首次对协调器编程时绑定表为空。主应用程序必须调用正确的绑定API来创建新的绑定项。控制网络拓扑选择在整个系统中,总线或网络通信技术是系统的核心部分,其不仅影响整个系统的成本,还与系统的安全性、可用性、可靠性、扩展性有直接的关联。因此本文以下是对系统中的Zigbee无线通信技术网络进行研究。设计原则本文利用家庭内部网络对各种家电进行互连,因此可以利用共享网络资源来大幅度降低成本。采用Zigbee无线通信技术的系统设计必须遵循以下设计原则:提高家庭网络数据传输的可靠性该网络是将各个家电设备组建成网络,使之成为一个有机协调互动的整体,据查阅资料,信号的传输速率可以比较低,一般在数l0Kbps就可满足要求,但是信息传输的可靠性要求比较高。这是因为它传输的信息是各种设备的状态和控制信息,它的错误不仅可能导致设备的非正常工作,而且可能导致设备的损坏。因此网络部分在技术上主要解决的问题是网络结构的选择方案和传输的可靠性。网络具有自组织性,自适用性电器设备位置的频繁更换和网络控制器的瘫痪等,都可能引起网络拓扑结构的变化和网络通信不畅,从而使智能家电系统停止工作等。因此网络应具有自组织性和自适用性,以适应各种复杂的场合。系统具备可扩展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开始不太满足短距离控制家居设备,希望能从互联网或手机等远程遥控家居设备,因此系统应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满足人们功能扩展的需要。由以上的分析可知,一方面系统只要采用星型网络拓扑即可满足控制要求;另一面由于本系统属于智能家居网络的子网络,方便加入整个家居网络。星型网络结构星型网络拓扑结构由PAN主协调器和多个从设备组成,主协调器必须是一个具有完整功能的设备(FFD),从设备既可以是完整功能设备(FFD)也可以是简化功能设备(RFD),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应用情况,采用不同功能的设备,合理地构造通信网络。在网络通信中,通常把这些设备分为起始设备或者终端设备。在Zigbee应用中,PAN主协调器是主要的耗能设备,而其他从设备均采用电池供电,Zigbee技术的星型网络拓扑结构通常在PC外围设备、玩具、游戏以及个人健康检查等方面得到应用。星型网络的基本结构如图2.6所示,当一个具有完整功能的设备(FFD)第一次被激活后,它就会建立一个自己的网络,将自身成为一个PAN主协调器。所有星型网络的操作独立于当前其他星型网络的操作,这就说明了在星型网络结构中只有一个唯一的PAN主协调器,通过选择一个PAN标识符确保网络的唯一性,目前,其他无线通信设备的星型网络没有采用这种方式。因此,一旦选定了一个PAN标识符,PAN主协调器就会允许其他从设备加入到它的网络中,无论是具有完整功能的设备,还是简化功能的设备都可以加入到这个网络中。图2.6星型网络基本结构本章小结本章主要介绍Zigbee的组网技术,说明Zigbee技术的体系结构,并按各个层进行介绍器具体的协议规范和模型,着重介绍Zigbee所提供的服务及设计所用的帧结构等。接着按照设计遵循的原则进行网络结构的确定,以此来组建家电控制网络。网络控制器的硬件设计硬件总体设计建立室内的控制网络,硬件平台是关键基础。它对整个系统的稳定性、低功耗性及可扩展性都有直接的影响。没有硬件平台,应用软件不能在线调试,控制网络的形成更是无从谈起。经过多方面的参阅,决定采用Chipcon的CC2420无线射频模块。无线模块的设计中,采用MicrochipTechnology推出的PIC18系列单片机作为核心微控制器。微控制器和射频芯片之间使用四线制的SPI方式相互通讯,其中微控制器采用主模式,射频收发器采用从模式。室内家电控制系统的主控制器,也称网络协调器。室内以后需要入网的家电可以在此基础上扩展。室内控制网络系统结构图如图3.1所示,这些模块作为网络中的节点,进行数据传输和控制等通信。图3.1硬件系统框图PIC18LF4620是整个系统的控制部分,CC2420是符合IEEE802.15.4的无线收发模块,实现数据的无线发送和接收,通信接口包括常用的RS232和串行总线接口,主要用于与家居设备的接口,完成数据采集,同时还可以与PC机相连,对系统进行调试和监测,电源提供系统电能,晶振提供系统工作时钟信号。主控制器(网络协调器)硬件处理器采用MicrochipTechnology的PIC18LF4620单片机,PIC18系列是高性能、CMOS、集成了模数(A/D)转换器的全静态MCU系列。PIC18MCU采用先进的RISC架构,支持FLASH和OTP器件。PIC18具有增强型内核,32级堆栈和多种内部和外部中断源[20]。它是一款专为低功耗需求设计的微控制器。它的工作电压只有3.3V,可直接与高频芯片通信。同时具有3986B的RAM,64KB的FALSH。其引脚图如图3.2所示[23],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图3.2PIC18LF4620引脚图20个中断源,1个中断优先使能,可以为中断源分配高或低优先级。36个端口(端口A、B、C、D、E)。4个定时器(定时器0可选择为8位或16位,定时器1、3为16位,定时器2为8位)。1个CCP(Capture/Compare/PWM)模块和1个ECCP(EnhancedCapture/Compare/PWM)模块。MSSP(MasterSynchronousSerialPort)模式的串行口通信以及EUSART(EnhancedUniversalSynchronousReceiverTransmitter)串行口通信模式。并行口通信接口。10位A/D(模拟数字转换器)。晶振电路PIC18LF4620有10种不同的晶振工作模式,通过对寄存器FOSC3:FOSCO的配置[9],可以选择其中的一种,本系统采用外部晶振振荡模式,其连接图如下:图3.3晶振电路图电源电路由于本设计采用3.3V供电,所以使用三端稳压器进行电压的转换。电源电压转换电路需采用两个稳压器,如LM78××系列,其成本较低而且性能稳定,因此采用NI的LM7805进行电压转换得到5V电压,接着采用LM3940继续将5V的电压转换为单片机工作所需的电压3.3V。图3.4电源供电电路图单片机与PC的接口在实际的应用中,单片机与PC之间需要经常进行数据的交换。本设计采用标准的RS232电平接口,是单片机和PC之间能很方便地进行数据的交换。图3.5与PC的数据接口Zigbee无线收发模块电路挪威半导体公司Chipcon推出的CC2420射频芯片,是一款符合IEEE802.15.4规范的2.4GHz射频芯片,已经被用来开发工业无线传感及家庭组网等PAN网络的Zigbee设备和产品。该器件包括众多额外功能,是第一款适用于Zigbee产品的RF器件。它基于Chipcon公司的SmartRF03技术,以0.18umCMOS工艺制成,只需极少外部元器件,性能稳定且功耗极低[23]。CC2420的选择性和敏感性指数超过了IEEE802.15.4标准的要求,可确保短距离通信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利用此芯片开发的无线通信设备支持数据传输率高达250kbps可以实现多点对多点的快速组网。无线芯片介绍CC2420的主要性能参数如下[10]:1)工作频带范围:2.400~2.4835GHz;2)采用IEEE802.15.4规范要求的直接序列扩频方式;3)数据速率达250kbps,码片速率达2Mchip/s;4)采用O-QPSK调制方式;5)超低电流消耗(RX:19.7mA、TX:17.4mA)6)高接收灵敏度(99dBm);7)抗邻频道干扰能力强(39dB);8)内部集成有VCO、LNA、PA以及电源整流器,采用低电压供电(2.1~3.6V);9)输出功率编程可控;10)IEEE802.15.4MAC层硬件可支持自动帧格式生成、同步插入与检测、16bitCRC校验、电源检测、完全自动MAC层安全保护;11)与控制微处理器的接口配置容易;12)采用QLP-48封装,外形尺寸只有7×7mm。CC2420从天线接收到射频信号,首先经过低噪声放大器(lownoiseamplifier,LNA),然后在正交下变频到2MHz的中频上形成中频信号的同向分量和正交分量。两路信号经过滤波和放大后,直接通过模数转换器(analogtodigitalconverter,ADC)转换成数字信号。后继的处理,如自动增益控制、最终信道选择、解扩以及字节同步等,都是以数字信号的形式处理[10]。图3.5CC2420内部结构图当CC2420的SFD引脚为低电平时,表示接收到了物理帧的SFD字节。接收到的数据存放在128字节的接收FIFO缓存区中,帧的CRC校验由硬件完成。CC2420的FIFO缓存区保存MAC帧的长度、MAC帧头和MAC帧负载数据三个部分,而不保存帧校验码[10]。CC2420发送数据时,数据帧的前导序列、帧开始分隔符以及帧检验序列由硬件产生;接收数据时,这些部分只用于帧同步和CRC校验,而不会保存到接收FIFO缓存区。CC2420发送数据时,使用直接正交上变频。基带信号的同相分量和正交分量直接被数模转换器转换为模拟信号,通过低通滤波器后,直接变频到设定的信道上。其调制与扩频功能图见图2.3。射频电路CC2420内部使用1.8V工作电压,因而功耗很低,适合于电池供电的设备。外部数字I/O接口使用3.3V电压,这样可以保持和3.3V逻辑器件的兼容性。它在片上集成了一个直流稳压器,能够把3.3V电压转换成1.8V电压。这样对于只有3.3V电源的设备,不需要额外的电压转换电路就能正常工作[10]。CC2420射频信号的收发采用差分方式传送,其最佳差分负载是115+j180欧姆,阻抗匹配电路应该根据这个数值进行调整。如果使用单端天线则需要使用平衡/非平衡转换电路,以达到最佳收发效果[11]。CC2420需要由16MHz的参考时钟用于250kbps数据的收发。这个参考时钟可以来自外部时钟源,也可以使用内部晶振产生。如果使用外部时钟,直接从XOSC16Q1引脚引入,XOSC16Q2引脚保持悬空:如果使用内部晶振,可以接在XOSC16Ql和XOSC16Q2引脚之间。CC2420要求时钟源的精确度应该在士40×10以内。图3.6给出了本系统的CC2420外围电路图[23]。图3.6CC2420外围电路与单片机的接口CC2420与处理器的连接非常方便。它使用SFD、FIFO、FIFOP和CCA四个引脚表示收发数据的状态,而处理器通过SPI接口与CC2420交换数据,发送命令等。CC2420收到物理帧的SFD字段后,会在SFD引脚输出高电平,直到接收完该帧。如果启动了地址辨识,在地址辩识失败后,SFD引脚立即转为输出低电平。FIFO和FIFOP引脚标示接收FIFO的缓存区的状态[10]。如果RXFIFO缓存区有数据,FIFO引脚输出高电平;如果接收FIFO缓存区为空,FIFO引脚输出低电平。FIFOP引脚在接收FIFO缓存区的数据超过某个临界值时或者在CC2420接收到一个完整的帧以后输出高电平。临界值可以通过CC2420的寄存器进行设置。CCA引脚在信道有信号时输出高电平,它只在接收状态下有效。在CC2420进入接受状态至少8个符号((symbol)周期后,才一会在CCA引脚上输出有效的信道状态信息。SPI接口由CSn、SI、SO和SCLK四个引脚组成。处理器通过SPI接口访问CC2420内部寄存器和存储器。在访问过程中,CC2420是SPI接口的从设备,接收来自处理器的时钟信号和片选信号,并在处理器的控制下执行输入输出操作。SPI接口接收或者发送数据时都与时钟下降沿对齐。PCB板布线PCB(PrintedCircuitBoard)印刷电路板的制作直接影响着硬件设计的成败,设计良好的PCB板能较好的防止器件之间的干扰并且较好地实现设计的要求。设计印制电路板时,首先要确定原理图必须设计正确,然后PCB印刷电路板图一定要合理布线,尽量使系统中各元器件之间,电路之间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限制在最低程度。当原理图被正确绘制之后,应当首先检查每个器件的封装,在ProtelDXP2004[27]中采用了元器件和PCB封装集成在一个集成库,可以在原理图中方便地修改每个器件的封装使得用户不必手动生成网络表来将原理图载入PCB图,只要使用设计选项中的Update命令就可以将封装和连接直接传递到同一个项目中的PCB中,如图3.7所示。图3.7原理图生成PCB的示意图选择“使变化生效”再选择“执行变化”按钮,检查每个器件状态后面都有红色的对勾,直到所用的元器件都正确的传递进PCB编辑器中。然后切换进入PCB编辑器里面,这时候PCB中器件之间的连线都使用飞线连接,必须先把元器件按设计的要求布局,再通过布线将其逐一连接起来。在所有器件和连线网络都传递到PCB图之后,要仔细检查PCB图上的封装和飞线连接,确定正确以后根据PCB板的实际应用情况确定板的大小和元器件摆放位置。元件的布局和布线直接影响着电路板的性能。由于影响布线的因素很多,不同的电路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每个人所布的线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按设计人员的经验和理解进行设计。但从抗干扰角度考虑,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PCB的布局方面首先,正确合理地选择PCB的尺寸大小,尺寸太大布线较长增加阻抗且成本增加,尺寸太小影响散热而且邻近线容易发生干扰。对于可调元器件和插针等元件应放在PCB靠近边缘的部分。应当在PCB上留出定位孔以及支架等所占的位置,孔的位置与板缘应有一定的距离以保证电路板的机械强度。以每个功能电路的核心元件为中心,围绕它来进行布局,元件排列应当均匀、整齐、紧凑。位于电路板边缘的元器件离电路板边缘要大于2mm。PCB的布线方面印制的导线的最小宽度主要由导线和绝缘基板间的粘附强度和流过的电流值决定。导线宽度一般遵循:信号线<电源线<地线的原则。必须根据实际布线的限制,在各线宽的允许范围内适当调节宽度。接地线应尽量加宽,同时应当在ProtelDXP2004的设计选项中的规则选项中对宽度、间距等进行设定以便直观的发现错误。印制导线拐弯处一般采用45度转角或者圆弧形以减少高频信号的对外发射。布线应当尽量有序、简短、避免过长的平行走线以减少布线的分布电容;避免印制电路走线形成环路接收噪声形成干扰。在需要增加过孔来连接层间走线时,考虑过孔带来的分布电容,同时要符合工艺要求并防止增加成本。再上下两层间注意防止导线相互平行,布线完成后要使用大面积覆铜接地。电源线的走向应尽量与数据传递的方向一致,保证电源线合适的宽度。每片集成电路的电源引脚上应配置去耦合电容。对于CC2420组成的无线收发模块中的高频电路来说,器件布局和布线对性能的影响更加明显和敏感,在本设计中应当注意以下几点:以CC2420为中心,各元器件紧靠其周围,均匀、整齐、紧凑地排列在PCB上,尽量减少和缩短各元器件之间的引线和连接,以减少分布参数的影响。最好是参照TI提供的开发板电路布局布线。去耦电容应当尽量靠近相应的引脚。直接连接两个相邻的电源脚会增加噪声的耦合,应当尽量避免。每个去耦电容的接地端应当通过一个独立的过孔连接到地层。本设计由于用的是两层板,没有专门的接地层和电源层,所以只能通过覆铜时连接到 AGND网络来使各引脚的去耦电容尽量互不干扰。过孔一般分为:盲孔(BlindVia)、埋孔(BuriedVia)和通孔(ThroughVia)。在设计时设计者希望过孔越小越好,这样板上可以留有更多的布线空间,此外过孔越小其自身的寄生电容也越小,更适用于高频电路,但过孔尺寸的减小受到成本和加工工艺的限制,不可能无限制的减小,一般PCB厂家能提供的钻孔直径最小只能达到8mil。CC2420将所有的PLL和VCO都集成到芯片内部,其中PLL利用数字电荷泵输出通过一个环路滤波器来控制VCO。通常,需要二阶或三阶RC环路滤波器来滤除电荷泵的数字脉冲电流,得到模拟控制电压。靠近电荷泵输出的两个电容必须直接与电荷泵电路的地连接,这样可以隔离地回路的脉冲电流通路,尽量减小杂散频率的影响。并且注意所有开关数字信号和控制信号都尽量不要经过PLL环路滤波器元件和VCO附近。本章小结本章主要进行网络控制器的硬件设计,采用MicrochipTechnology推出的PIC18系列单片机作为核心微控制器,无线芯片使用TI的CC2420无线射频模块。PIC18LF4620是整个系统的控制部分,CC2420实现数据的无线发送和接收,配合外部电路进行网络节点的工作来控制整个网络结构。接着介绍PCB的设计,设计采用ProtelDXP2004进行绘制原理图和PCB图,完成硬件的设计要求。网络控制器的软件设计及调试分析智能家电网络控制器软件设计主要包括两个部分:Zigbee协议栈的实现和其他应用程序的实现。本系统Zigbee协议栈设计基于MicrochipZigbee协议栈,Microchip协议栈是采用C语言编写的,可用MPLABCI8和Hi-TechPICC-18编译器进行编译。源文件会自动根据所使用的编译器进行必要的更改。Microchip协议栈的设计仅在MicrochipPIC18系列单片机上运行。Microchip协议栈使用内部闪存程序存储器来存储可配置的MAC地址、网络表和绑定表。协调器程序设计协调器初始化成功和建立网络成功后,等待终端设备加入网络。在终端设备成功加入网络之后,设备开始检测空中的无线信号,信号接收完毕后,将数据进行处理,发送动作消息送往子节点设备,随后家电设备进行相应的动作,如灯光变暗,电视机声音降低等。图4.1协调器主流程图网络的创建和入网节点间的通信采用简单的星型拓扑结构进行网络中节点间通信机制的设计。基本思想是网络中的两个节点进行通信,必须向网络协调器发出请求,得到允许后,方可进行通信。网络组建过程主要有节点初始化,FFD设备可以配置为网络协调器,RFD或FFD设备作为从节点加入网络[24]。上电初始化时,每个节点都要首先侦听信道,在信道空闲时,FFD设备谁最先入网,就将其配置为网络协调器,否则配置为终端节点。创建和加入网络的操作在NOPRIMIZTVE原语中完成,如果该器件是网络协调器并且还没有创建网络,它将通过调用NLME_NETWORK_FORMATION_request原语创建一个网络[23];如果该器件不是网络协调器并且没有安全要求,其会加入一个网络;如果该器件要加入以前的网络,可以调用NLME_JOIN_request原语重新加入该网络。如果加入失败或者以前没有加入过网络,调用NLME_NETWORK_DISCOVERY_request原语去发现可用的网络,并调用NLME_JOIN_request原语尝试加入该网络。发送消息在应用程序中,通常在两种情况下进行消息的发送:一种是在APSDE_DATA_indication原语中,用于对接收到信息后的应答或反馈;另外一种情况是NO_PRIMITIVE原语中用于对应用程序事件的回应。图4.1消息流程每个时刻仅有一个消息发送,发送一个消息有一下几个步骤:通过调用ZigBeeReady()得到其返回值,如果是TRUE确定应用层的确有一个新消息需要发送[23]。调用ZigBeeBlockTx()对系统进行锁定,这样其他应用在调用ZigBeeReady()时会返回FALSE,从而保证每个时刻仅一个消息发送。将消息赋值给发送缓冲TxBuffer,并将TxData指向消息在缓冲区的末地址的第一个位置。装载APSDE_DATA_request原语参数。将当前原语设置为APSDE_DATA_request,并调用ZigBeeTasks()。接收消息应用程序通过调用APSDE_DATA_indication原语来接收消息,该原语返回时,从该原语的参数中可以得到消息和在缓冲中消息的信息,其中DstEndpoint参数表示消息的目的节点,如果该目的节点有效,消息将被转发。同时可以使用APLGet()函数对消息的各个位进行提取得到需要的信息。图4.2接收消息流程图数据的传输在发送模式过程中,FIFO和FIFOP与接收模式的RXFIFO相关,通过将数据写入SSPBUF和SSPSR中,调用CC2420_Command()读出SSPBUF中现有的数据,接着,调用CC2420_WriteReg()在SSPBUF写入要发送的数据,最后,在重新调用CC2420_Command()为下次数据传输准备,其中缓冲器满位BF(SSPSTAT(0))表示何时SSPBUF载入了接收到的数据(发送完成)。图4.3传输数据流程数据的接收在接收模式下,首先检测是否溢出,若溢出,则调用函数CC2420_Command();否则检测PORTBbits.RB3是否有数据存在缓冲寄存器中,有则调用函数CC2420_ReadReg()将数据从寄存器中读出,最后返回数据长度等信息。图4.4接收数据流程系统的调试关于硬件设计,问题主要是关于无线芯片CC2420的电路设计。由于在进行设计时采用了Microchip公司设计的开发板电路,在布线过程中无法确定导线的宽度和元件的放置等问题,参考Microchip提出的射频电路,开始时总是无法进行导线的连接,经过核对开发板,发现时所采用的电阻封装不一致,经过修改导线就顺利布通了。在进行系统设计时,已考虑到Zigbee协议栈与无线单片机芯片的配合,来完成数据的接收、校验、发送等功能的设计。因为协议栈是设计的核心,所以Microchip公司的协议栈,且该公司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提供源代码开放协议栈的厂家。在进行设计时参考了MicrochipZigbee协议栈的协调器节点(Coordinator)的DEMO设计,进行相应引脚的配置,但却无法确定数据是否发送完成,最后经过在网络上查找资料,得到的答案是在结束后,需要检测缓冲器满位BF(SSPSTAT(0))状态,因为BF表示缓冲器满状态位,1表示接收完成,SSPBUF满;0表示接收未完成,SSPBUF空。当SSPBUF中的数据被读取后,BF位即被清零。由于时间关系,没有做出实物的硬件电路板,所以下面的调试生成和下载程序也没做,只是用IDE将整个系统的软件程序进行了汇编、编译,以此来检查程序中的一些错误,认真修改,直到汇编、编译无错误地通过。如图4.7所示为程序编译通过的窗口界面。图4.5MPLABIDE编译程序上位机软件介绍为了方便系统的调试,本系统采用Microchip的ZENA[14]无线网络分析软件,对智能家居网络控制的主节点和分节点进行调试和监控,其主界面如图4.6所示。图4.6ZENA配置单片机设置位首先需要对进行设置器件,成功后,PC机就可以采用该软件对控制器进行调试和监测。网络组建主要用于组建Zigbee智能网络;由于本设计没有做出实物进行调试,主要参考Microchip公司网站提供的应用笔记和资料进行设计。经查阅资料大多数Microchip公司的基于Zigbee的无线网络均需ZENA进行控制网络。本章小结本章主要进行控制器的软件设计。分了几个部分介绍软件的设计,由于本设计主要是针对系统的主节点进行设计,这些程序可以作为子节点的程序直接使用,因此对于子节点就没有必要作过多的说明。最后进行系统的调试,软件的设计主要是关于Zigbee的协议栈的配置,因此程序的调试主要是正确利用MPLABIDE的编译来检验的。总结与展望本文总结ZigBee技术以其特有的低成本、低功耗和高安全性特点,在家庭远程控制和自动化方面获得广泛应用。本论文的主要工作是基于ZigBee无线通信技术设计实现对室内家用电器的控制。主要工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以Microchip公司的PIC单片机和TI公司的CC2420无线收发芯片为硬件,以Microchip公司提供的开源ZigBee协议栈为基础进行设计。以PIC18LF4620为控制器,以CC2420为无线收发器,设计ZigBee节点,按照功能可以划分为协调器节点(Coordinator)和终端节点(RFD)。在此节点的硬件基础上,使用MpZBee协议包,构建了以Coordinator为核心的星型无线网络。经验总结由于首次接触无线芯片进行硬件设计,在系统的设计过程中遇到不少问题,走了很多弯路,也积累了如下一些经验。芯片的选取由于是进行无线数据的传输,必须选取与无线芯片相匹配的单片机,起初本选取的是TI的MSP430,但由于其功耗及相关设计较为繁琐,就采用了Microchip公司的PIC,接着进行具体型号的确定,根据无线芯片的工作要求:需在电压为3.3V,因此采用了PIC18LF4620为主控制器。因为该单片机针对无线通信不仅功耗低而且该公司还提供与之相应的ZigBee协议及应用笔记等许多相关资料,为后续的软件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硬件电路的设计由于是进行高频电路设计,需要注意例如去耦、滤波等,在射频部分须仔细进行安置电容、电感。设计采用ProtelDXP进行硬件设计。绘制原理图和PCB图时遇到封装和放置导线和导线的形状均会影响整体布线。经过不断的修改和请教老师才知道时电容、电阻的封装也会导致了布线的无法连接。设计展望网络化是未来无线智能家电的发展方向[6],它能提供标准的接口和无线网络互联功能,而且可以通过不同的通信协议来实现。各种家庭互连的无线标准的提出推动了网络无线化和接口标准化的发展,无线互联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移动便利,而接口的标准化可以使不同厂家产品互相兼容。更为重要的是,需要加快各公司的通信协议栈的兼容,设计中发现存在至少有5中不同的Zigbee协议栈,导致不同厂家产品不兼容。关于智能家电其本早已在国外发展近40年,而我国的只是刚刚起步。因此,这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人们的生活也必将进入更加舒适、安逸的时代。

参考文献宋辉,智能家庭网络的研究[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9).P151张辉,力昌兵.家庭网络技术发展的现状未来.2001嵌入式系统及单片机《国际学术交流会论文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1.程凯.智能家居的方案及实现[D].山东:青岛海洋大学硕士论文.2003.金纯,罗祖秋,罗凤,陈前.Zigbee技术基础及案例分析[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蒋挺,赵成林.紫蜂技术及其应用[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6.徐建平.中文版ProtelDXP新手上路[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6.HomepageofIEEE802.15WPANTaskGroup4(TG4),/groups/802/15/pub/TG4.htmlHomepageofZigBeeAlliance,/FreescaleSemieonduetorTechnicalDate,MC13192/MC131932.4GHzLowPowerTransceiverfortheIEEE802.15.4Standard,MC13192Rev.2.9,08/2005.PIC18F2525/2620/4525/4620DataSheet.DS39626B,2006.CC2420DataSheet.SWRS041,2006.PICDEMZDemoKitUser’sGuide.DS51524A,2005.CC2420DKDevelopmentKit.SWRU045,2006.ZENA.WIRELESSNETWORKANALYZERUSER.SGUIDE,DS51606A2006.中国智能家居网./html/2007-03/3638.html/.冯平鸽、冯琳、魏振春.ZigBee技术在家庭网络中应用的一种网络模型[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12月,第26卷第6期.周游、方滨、王普.基于ZigBee技术的智能家居无线网络系统,电子技术应用[J],2005年,第9期.田亚.基于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设计与实现[D],上海:同济大学,2007.杨庚.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与实现[D],杭州:浙江大学,2006.蒋建辉.ZigBee网络的设计与实现[D],苏州:苏州苏州大学,2006.张维勇,冯林.ZigBee实现家庭组网技术的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陈淑鹃.无线智能家居控制网络设计及协议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05.冯琳.无线传感器网络及ZigBee技术的应用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6.欧杰峰.基于IEEE802.15.4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组网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6.马菁菁.Zigbee无线通信技术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7张利娜.ZigBee无线技术在室内控制网络中应用的研究[D],天津:天津工业大学,2007赵虹均.基于ZigBee技术的智能家居系统的设计[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7徐建平.中文版ProtelDXP新手上路[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6.

附录A程序#include<p18f4620.h>#include<stdlib.h>#include<spi.h> #include<delays.h> #include<usart.h> #include<string.h> #include"cc2420.h" #include"zAPL.h"#include"console.h"#pragmaconfigOSC=HS #pragmaconfigWDT=OFF #pragmaconfigLVP=OFF #ifdefined(MCHP_C18)&&defined(_18F4620)#pragmaromdataCONFIG1H=0x300001constromunsignedcharconfig1H=0b00000110;#pragmaromdataCONFIG2L=0x300002constromunsignedcharconfig2L=0b00011111;#pragmaromdataCONFIG2H=0x300003constromunsignedcharconfig2H=0b00010010;#pragmaromdataCONFIG3H=0x300005constromunsignedcharconfig3H=0b10000000;#pragmaromdataCONFIG4L=0x300006constromunsignedcharconfig4L=0b10000001;#pragmaromdata#defineUSE_BINDINGS#defineEP_TEMPERATURE_RFD3#defineBIND_SWITCHRB5#defineTEMPERATURE_SWITCHRB4#defineBIND_INDICATIONLATA0//#defineMESSAGE_INDICATIONLATA1#defineBIND_STATE_BOUND0#defineBIND_STATE_TOGGLE1#defineBIND_STATE_UNBOUND1#defineBIND_WAIT_DURATION(5*ONE_SECOND)ZIGBEE_PRIMITIVEcurrentPrimitive;SHORT_ADDRdestinationAddress;staticunion{struct{BYTEbBroadcastSwitchToggled:1;BYTEbTemperatureSwitchToggled:1;BYTEbTryingToBind:1;BYTEbIsBound:1;BYTEbDestinationAddressKnown:1;}bits;BYTEVal;}myStatusFlags;#defineSTATUS_FLAGS_INIT0x00#defineTOGGLE_BOUND_FLAG0x08#definebBindSwitchToggledbBroadcastSwitchToggledvoidmain(void){CLRWDT();ENABLE_WDT();currentPrimitive=NO_PRIMITIVE;ConsoleInit();ConsolePutROMString((ROMchar*)"\r\n\r\n\r\n******\r\n");ConsolePutROMString((ROMchar)"MicrochipZigBee(TM)Stack-1.0-3.5\r\n\r\n");ConsolePutROMString((ROMchar*)"ZigBeeCoordinator\r\n\r\n");HardwareInit();ZigBeeInit();myStatusFlags.Val=STATUS_FLAGS_INIT;destinationAddress.Val=0x796F;BIND_INDICATION=!myStatusFlags.bits.bIsBound;LATA1=0;RBIE=1;IPEN=1;GIEH=1;//中断使能while(1){CLRWDT();ZigBeeTasks(¤tPrimitive);switch(currentPrimitive){caseNLME_NETWORK_FORMATION_confirm:if(!params.NLME_NETWORK_FORMATION_confirm.Status){ConsolePutROMString((ROMchar*)"PAN");PrintChar(macPIB.macPANId.byte.MSB);PrintChar(macPIB.macPANId.byte.LSB);ConsolePutROMString((ROMchar*)"startedsuccessfully.\r\n");params.NLME_PERMIT_JOINING_request.PermitDuration=0xFF;currentPrimitive=NLME_PERMIT_JOINING_request;}else{PrintChar(params.NLME_NETWORK_FORMATION_confirm.Status);ConsolePutROMString((ROMchar*)"Errorformingnetwork.Tryingagain...\r\n");currentPrimitive=NO_PRIMITIVE;}break;caseNLME_PERMIT_JOINING_confirm:if(!params.NLME_PERMIT_JOINING_confirm.Status){ConsolePutROMString((ROMchar*)"Joiningpermitted.\r\n");currentPrimitive=NO_PRIMITIVE;}else{PrintChar(params.NLME_PERMIT_JOINING_confirm.Status);ConsolePutROMString((ROMchar*)"Joinpermissionunsuccessful.Wecannotallowjoins.\r\n");currentPrimit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