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缺发热治疗策略课件_第1页
粒缺发热治疗策略课件_第2页
粒缺发热治疗策略课件_第3页
粒缺发热治疗策略课件_第4页
粒缺发热治疗策略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肿瘤患者粒缺伴发热的

治疗策略2主要内容中性粒细胞缺乏所致感染是血液科患者的重要死因IDSA指南治疗策略及诊疗流程以发热和中性粒细胞减少为表现的所有患者都应立即接受正确的抗感染治疗,覆盖G+和G-细菌亚胺培南治疗粒缺发热患者的推荐剂量G-菌菌血症是导致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死亡的最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对美国1995-2000年115家医疗中心41,779例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成人住院患者死亡率的多元回归分析感染类型优势比(95%CI)P值革兰阴性菌菌血症(n=3901)4.92(4.50-5.39)<0.0001革兰阳性菌菌血症(n=2174)2.29(2.01-2.60)<0.0001侵袭性白色念珠菌病(n=424)2.55(1.94-3.34)<0.0001侵袭性曲霉菌病(n=639)3.48(2.70-4.48)<0.0001KudererNMetal:本研究目的旨在进一步明确在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FN)的癌症患者中的死亡率、住院时间(LOS)、费用和相关危险因素。数据来自1995-2000年美国115家医疗中心中41,779例伴FN的成人住院患者。主要研究结果包括死亡率、LOS和每例次花费未及时使用有效抗生素治疗将显著增加粒缺患者死亡率LinMYetal:一项回忆性队列研究,纳入了2001-2005年美国一家大型都市医院中1523例由单一细菌引起的血流感染患者。采用多变量回归分析评估延迟有效抗生素治疗对死亡率的影响。983例次(64.5%)菌血症在血培养24h内接受了有效抗生素;其余的540例次(35.5%)菌血症为延迟有效抗生素治疗未及时使用有效抗生素vs及时使用有效抗生素死亡率增加18倍5主要内容中性粒细胞缺乏所致感染是血液科患者的重要死因IDSA指南治疗策略及诊疗流程以发热和中性粒细胞减少为表现的所有患者都应立即接受正确的抗感染治疗,覆盖G+和G-细菌亚胺培南治疗粒缺发热患者的推荐剂量粒缺伴发热肿瘤患者的抗感染诊治流程风险评估初始经验性抗细菌治疗治疗调整治疗终点临床评估MASCC评估根据风险评估,确定初始抗细菌治疗给药方案根据病情进展和微生物学检查结果调整初始给药方案根据ANC值、病原体或感染部位确定治疗终点FreifeldAGetal.ClinicalInfectiousDiseases2021;52(4):e56–e93MASCC:多国癌症支持治疗学会评分系统;ANC: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粒缺伴发热的患者评估重度感染风险评估实验室检查及细菌培养粒缺伴发热患者重度感染风险评估粒缺伴发热患者应进行重度感染并发症风险评估FreifeldAGetal.ClinicalInfectiousDiseases2021;52(4):e56–e93临床评估MASCC评估根据风险评估确定:给药方式:口服或静脉给药给药地点:院外治疗或入院治疗治疗持续时间经验性抗细菌治疗临床重度感染风险评估临床评估高风险患者低风险患者粒减持续时间>7天且ANC≤0.1x109/L和/或伴有明显的并发症,如低血压、肺炎、新出现的腹痛或神经病学改变粒减持续时间≤7天或无并发症或并发症不明显推荐治疗方式:入院给予经验性治疗推荐治疗方式:经验性口服给药FreifeldAGetal.ClinicalInfectiousDiseases2021;52(4):e56–e93MASCC风险指数评分特征分值粒缺伴发热,无明显症状或症状较轻5无低血压(收缩压>90mmHg)5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4实体瘤或血液恶性肿瘤且无霉菌感染史4不伴有需静脉补液的脱水症状3粒缺伴发热,症状明显3无需入院治疗3年龄<60岁2高风险患者:MASCC评分<21分,应入院给予经验性治疗低风险患者:MASCC评分≥21分,应口服给药和/或门诊经验性治疗FreifeldAGetal.ClinicalInfectiousDiseases2021;52(4):e56–e93早期评估的实验室检查及细菌培养实验室检查全血细胞计数白细胞分类计数血小板计数血浆肌酐浓度尿素氮浓度电解质浓度肝转氨酶浓度总胆红素浓度血培养至少两组血培养中心静脉插管:分别来自导管内和外周静脉无中心静脉插管:来自不同穿刺部位可疑感染部位血培养患者体重<40kg时,血培养体积应小于总血容量的1%FreifeldAGetal.ClinicalInfectiousDiseases2021;52(4):e56–e93粒缺伴发热肿瘤患者的抗细菌治疗粒缺患者感染常见致病菌G+致病菌G−致病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包括MRSA肠球菌,包括耐万古霉素肠球菌草绿色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杆菌产气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枸橼酸杆菌属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FreifeldAGetal.ClinicalInfectiousDiseases2021;52(4):e56–e93G-杆菌是我国血液科患者感染主要致病菌05-08年血液科医院感染病原菌检出率显示:血液科感染病原菌仍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其中大肠埃希菌为第一位致病菌一项自2005-2021年对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1770例医院感染患者的统计分析,共检出病原菌562株王秀丽等.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1;20(11):1589-1591大肠埃希菌

22.2%肺炎克雷伯菌

13.0%鲍曼不动杆菌9.1%铜绿假单胞菌8.5%其他克雷伯菌8.0%表皮葡萄球菌16.2%金黄色葡萄球菌5.5%化脓性链球菌3.0%溶血葡萄球菌1.8%N=562株产ESBL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检出率呈上升趋势2005年-2021年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产ESBL菌株检出率(%)1.汪复等.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6;6(5):289-295.2.汪复等.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21;8(1):1-9.3.汪复等.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21;8(5):325-333.4.汪复等.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21;9(5):321-329.5.汪复等.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21;10(5):325-334.粒缺伴发热低风险高风险院外治疗:口服给药环丙沙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门诊观察4-24h,确保患者对初始经验性治疗可以耐受,且患者状态稳定可以出院治疗院内静脉给药:单药治疗碳青霉烯类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根据临床特征、影像学检查和/培养结果调整抗菌药物,如万古霉素或利奈唑胺治疗蜂窝织炎或肺炎加氨基糖苷类或换成碳青霉烯类治疗肺炎或革兰阴性菌血症甲硝唑治疗腹腔病症或可疑艰难梭菌感染符合院外治疗条件FreifeldAGetal.ClinicalInfectiousDiseases2021;52(4):e56–e93院内静脉给药根据可能致病菌初始经验性治疗高风险患者初始经验性抗细菌治疗ESBLs:早期使用碳青霉烯类药物MRSA:早期加用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或达托霉素VRE:早期加用利奈唑胺或达托霉素KPCs:早期使用多粘菌素E或替加环素碳青霉烯、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单药治疗假设初始抗菌药物耐药或有并发症时,可加用其他抗菌药物FreifeldAGetal.ClinicalInfectiousDiseases2021;52(4):e56–e93初始经验性抗细菌治疗的调整经验性治疗后2-4天低风险高风险不明原因发热不明原因发热发热持续病情不稳定入院治疗,给予广谱抗菌药物根据细菌培养结果或感染部位调整给药方案退热细菌培养阴性持续给药感染根据细菌培养结果或感染部位调整给药方案治疗持续7-14天或更长发热持续病情稳定退热细菌培养阴性不调整初始给药方案持续给药新发或感染加重部位实验室检查或CT、MRI检查感染加重部位菌培养、活检或引流调整药物种类或剂量加用抗真菌药物对血液动力学不稳定患者,采用更广谱的药物治疗FreifeldAGetal.ClinicalInfectiousDiseases2021;52(4):e56–e93无效有效不同患者初始经验性抗细菌治疗的调整简化治疗方案经验性抗真菌治疗覆盖耐药G−菌、G+菌、厌氧菌和真菌根据感染部位和致病菌敏感性调整给药方案

未能证实G+菌感染,2天后停药低风险患者:病情稳定高风险患者:治疗4-7天发热持续血液动力学不稳定者已证实的临床和/或微生物感染给予万古霉素或其他抗G+菌药物治疗的患者无需调整初始给药方案的患者:不明原因发热,病情稳定需调整初始给药的患者及调整方案FreifeldAGetal.ClinicalInfectiousDiseases2021;52(4):e56–e93抗细菌治疗持续时间粒缺伴发热患者,如何确定抗细菌治疗的终点?

不明原因发热感染引起的发热治疗终点:

ANC≥0.5x109/L或更长;也可根据病原体或感染部位确定治疗终点:骨髓功能恢复,常用标准为ANC>0.5x109/LFreifeldAGetal.ClinicalInfectiousDiseases2021;52(4):e56–e93粒缺患者预防性抗细菌治疗发热在粒缺的肿瘤患者中较为常见指南推荐对ANC≤0.1x109/L且持续时间>7天的高风险患者,给予预防性抗细菌治疗预防性抗细菌治疗:氟喹诺酮本卷须知:不推荐氟喹诺酮与抗G+菌药物联合预防给药FreifeldAGetal.ClinicalInfectiousDiseases2021;52(4):e56–e93Q1最新指南为何仅推荐单药治疗作为初始给药方案?Q2最新指南中经验性抗生素方案的比较?研究显示,碳青霉烯、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等单药治疗时,其疗效与联合治疗相当,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死亡率那么显著低于联合治疗联合用药可能增加药物毒副作用,且需要同时考虑药物相互作用问题大量临床证据显示,选择指南中所推荐的抗生素进行经验性治疗的结果无明显差异任何方案都不可能覆盖所有可疑致病微生物,仅需覆盖致病可能性最大,毒力最强,可迅速危及生命的致病微生物FreifeldAGetal.ClinicalInfectiousDiseases2021;52(4):e56–e93Q3最新指南中对头孢吡肟的评价?Q4最新指南中对头孢他啶的评价?已发表的19项粒缺伴感染的RCT荟萃分析:使用头孢吡肟与30天死亡率增加相关,但纳入更多研究并使用扩展数据集后认为使用头孢吡肟与30天死亡率增加没有统计学意义最新指南仍推荐头孢吡肟作为粒缺发热患者的单药经验性治疗头孢他啶对G−菌的活性减弱,且对多数G+菌如链球菌的活性较差,用于粒缺发热患者的单药经验性治疗,疗效不再可靠FreifeldAGetal.ClinicalInfectiousDiseases2021;52(4):e56–e9310年IDSA指南明确指出:由于头孢他啶对革兰阴性菌的抗菌活性降低,且对大多数革兰阳性菌活性较弱,因此不再推荐头孢他啶为经验性单药治疗粒缺伴发热患者的首选药物1.SpanikSetal.JInfectChemother.1999;5:180-1842.FritscheTRetal.DiagnosticMicrobiologyandInfectiousDisease.2003;47:435–440头孢他啶对革兰阴性菌的抗菌活性降低头孢他啶对大多数革兰阳性菌的活性较弱三代头孢不再适合作为粒缺患者经验性单药治疗的可靠用药死亡率(%)P<0.001感染发生率(%)P<0.001广谱头孢菌素治疗革兰阴性菌感染的失败率和死亡率较高KangCIetal:研究评估了产ESBL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所致血流感染的死亡危险因素和治疗效果。共纳入133例产ESBL肠杆菌菌血症患者,30天总死亡率为25.6%(34/133)OliveiraALetal:一项前瞻性研究,对巴西13个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中心中的411例HSCT术后患者进行分析,旨在明确移植后早期菌血症的流行病学,以及发生多重耐药G-菌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三代头孢菌素的应用于多重耐药G-菌感染显著相关广谱头孢菌素包括: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唑肟和头孢他啶;非头孢菌素包括:碳青霉烯、环丙沙星和氨基糖苷类1.KangCIetal.ANTIMICROBIALAGENTSANDCHEMOTHERAPY.2004;48(12):4574–45812.OliveiraALetal.BoneMarrowTransplant.2007Jun;39(12):775-81.患者经验性治疗方案:β-内酰胺类(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碳青霉烯等)单药治疗或联合万古霉素、氨基糖苷类,或三种及以上药物联合02年IDSA指南10年IDSA指南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吡肟头孢他啶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头孢他啶1.FreifeldAGetal.ClinicalInfectiousDiseases2021;52(4):e56–e932.HughesWTetal.ClinicalInfectiousDiseases2002;34:730–51采用静脉单药治疗的粒缺伴发热肿瘤患者,指南推荐的抗菌药物比照与02年指南相比,10年指南不再推荐头孢他啶为经验性单药治疗的首选药物;而亚胺培南那么始终被推荐为首选药物亚胺培南始终被IDSA指南推荐为经验性治疗粒缺伴发热患者的首选药物WHY?使用碳青霉烯治疗有利于粒缺患者获得更高的细菌学有效率和临床有效率一项对12项随机对照研究的系统评价EdwardsSJetal:一项研究对碳青霉烯类与4代头孢菌素(4GC)或抗铜绿假单胞菌青霉素(APP)比较的相关随机对照研究进行了系统评价。共纳入12项研究(4GC有4项,APP有8项)EdwardsSJetal.EurJClinMicrobiolInfectDis.2021Jul;27(7):531-43.亚胺培南肺组织穿透力强CazzolaM.antibiotics&theLung2004,13-44药物剂量途径血清(mg/L)ELF(mg/L)穿透率(%)头孢他啶1gIM39.692.717头孢吡肟1gIV40.43.48亚胺培南1gIV19.124.15127美罗培南1gIV25.987.0727NovelliA,etal.ClinPharmacokinet2005;44(5):539-549.对于碳青霉烯类,血药浓度维持在细菌MIC以上的时间(T>MIC)是预测其临床疗效的一个重要药动学/药效学参数,

并与临床疗效相关研究还显示,针对不动杆菌:亚胺培南1g血药浓度超过MIC的时间达3小时,而同剂量美罗培南仅为1.5小时亚胺培南具有较长的T>MIC时间,这种药代动力学的差异也导致了药效学的不同亚胺培南具有良好的药代动力学特性亚胺培南1g(n=10)美罗培南1g(n=10)根据5000例患者的药代动力学资料和MysticSurveillance研究的MIC值(由Sentrydata2002审核),采用蒙特卡罗(MonteCarlo)模拟法计算不同暴露条件下抗生素杀菌效果的范围(%t>MIC)引起医院内血行性感染的病原菌株中排除肠球菌

DanaMaglio,JosephL.Kuti,andDavidP.Nicolau.ClinTherapeut2005;27:1032-1042.对于杀菌效果反应的目标达成率(70%T>MIC)亚胺培南0.5gq6h99.1%亚胺培南1gq8h98.0%美罗培南1gq8h87.6%哌拉西林/三唑巴坦4.5gq8h61.4%药代动力学研究(N=5000)显示,亚胺培南杀菌的目标达成率高达99%亚胺培南杀菌的目标达成率高亚胺培南体外杀菌活性更强,杀菌速度更快1.MatsudaK,InoueM.JpnJAntibiot.2000;53(12):667-71.2.WhiteR,FriedrichL,BurgessD,etal.1996;40(4):904-8.亚胺培南起始治疗的患者21天病死率更低OR=1.48P=0.40OR=0.55P=0.24OR=0.14P=0.01OR=4.05P<0.001亚胺培南/美罗培南(n=28)β-内酰胺/β-内酰胺酶抑制剂(n=33)氨基糖苷类(n=20)环丙沙星(n=16)百分比(%)TumbarelloMetal.AntimicrobAgentsChemother.2007;51(6):1987-94.对意大利某医院1999年1月-2004年12月186例产ESBL肠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奇异变形杆菌)血流感染患者的回忆性队列研究,数据来自其中97例起始充分治疗患者亚群分析β-内酰胺/β-内酰胺酶抑制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或哌拉西林/三唑巴坦;氨基糖苷类:阿米卡星或庆大霉素与β-内酰胺/β-内酰胺酶抑制剂、氨基糖苷类及环丙沙星相比,采用亚胺培南起始治疗,患者21天死亡率低亚胺培南单药治疗粒缺伴发热患者的疗效显著研究显示,亚胺培南治疗粒缺伴发热肿瘤患者的临床有效率达71%有效71%无效29%不明原因发热病原体感染不明原因感染N=102有效率RaadIIetal.Cancer2003;98:1039–47.结果来自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102名1996-2001年入院治疗的肿瘤患者接受亚胺培南500mgIV每6h治疗亚胺培南退热更快、疗程更短在血液科83例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中进行的一项单盲、随机、对照研究对2006年1月-2007年12月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血液科83例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采用单盲、随机、对照方法分别接受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治疗,亚胺培南组42例,美罗培南组41例,观察两组患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的临床表现、退热时间、细菌学培养结果及不良反响;临床别离菌株分别进行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体外药敏试验。旨在评价两种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亚胺培南与美罗培南治疗血液恶性肿瘤患者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的疗效和平安性时间(天)n=29n=33n=29n=33P=0.038P=0.002肖扬等.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1;6:468-470.亚胺培南在重症感染患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性优于美罗培南对20例重症脓毒症患者的药代动力学评估药代参数亚胺培南(1g给药30min)美罗培南(1g给药30min)P值Cmax(mg/L)90.1±50.946.6±14.6P<0.05AUC∞(mg·h/L)216.5±86.399.5±23.9P<0.01AUC8:(mg·h/L)208±85.992.5±21.4P<0.01Cmax:最大血药浓度;AUC8:给药后0-8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给药后0-∞药时曲线下面积脓毒症可能导致患者血液动力学、毛细血管渗透性、酸碱度、器官功能等发生改变,从而影响药物在患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研究显示,亚胺培南在重症脓毒症患者体内具有更好的药代动力学特点;这种差异与亚胺培南在此类患者体内获得更长的T>MIC时间密切相关NovelliAetal.ClinPharmacokinet2005;44(5):539-549亚胺培南具有良好的平安性不良反响发生率RaadIIetal.Cancer2003;98:1039–47.结果来自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患者均接受亚胺培南500mgIV每6h治疗N=124共17名患者(14%)出现不良反响研究显示,亚胺培南治疗粒缺伴发热肿瘤患者的不良反响发生率低亚胺培南治疗肾功能不全及老年患者的癫痫发作率与美罗培南相当一项III期临床研究,纳入研究的患者均为肾功能损害(肌酐去除率<51ml/min)和/或老年患者(年龄>65岁)癫痫发作率亚胺培南治疗肾功能不全及老年患者的癫痫发生率低,仅0.7%HoffmanJetal.NeurocritCare(2021)10:403–40739主要内容中性粒细胞缺乏所致感染是血液科患者的重要死因IDSA指南治疗策略及诊疗流程以发热和中性粒细胞减少为表现的所有患者都应立即接受正确的抗感染治疗,覆盖G+和G-细菌亚胺培南治疗粒缺发热患者的推荐剂量亚胺培南在血液恶性肿瘤患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药代动力学参数数值Cmax(mg/L)6.6(0.9-14)Cmin(mg/L)0.9(0.25-5)V(L/70kgBW)33.5±4.0CLrenal[(L/h)/(100ml/minGFR)]4.79±1.4CLnonrenal(L/h)10.7±1.7亚胺培南去除率=CLnonrenal+CLrenal*GFR/100(ml/min)亚胺培南分布容积=V*BW/70kgV:分布容积;CLrenal:肾去除率;CLnonrenal:非肾脏去除率LamothFetal.ANTIMICROBIALAGENTSANDCHE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