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宿迁市罗圩中学高三生物期末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实验研究发现Na+、K+均不能通过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人工质膜(如下图),但如果在人工质膜中插入缬氨霉素(由12个氨基酸构成的环状肽)后,可使K+的运输速率提高100000倍,但它不能有效提高Na+的运输速率。据此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K+通过人工质膜的方式为主动运输B.缬氨霉素的作用类似于载体蛋白C.载体蛋白能极大地提高运输速率D.缬氨霉素与离子的结合具有特异性参考答案:A依题意可知,Na+、K+均不能通过人工质膜,在不提供能量情况下,如果在人工质膜中插入缬氨霉素后,可使K+的运输速率提高100000倍,但它不能有效提高Na+的运输速率,说明缬氨霉素与离子的结合具有特异性,缬氨霉素的作用类似于运载钾离子的载体蛋白,载体蛋白能极大地提高运输速率,K+通过人工质膜的方式为协助扩散。综上分析,A错误,B、C、D均正确。2.如图表示某高等植物细胞部分结构,请据图回答问题。
(1)大气中的CO2在图中所示细胞器
(填字母)内的
(填数字)处合成有机物,含碳有机物可以在图中所示的
(填字母)和
(填字母)被分解为CO2。
(2)生态系统中有一类生物,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能通过
作用合成有机物,这类生物的细胞与高等植物细胞相比,主要特点是
。(3)甲、乙两支大小相同的试管,都盛有等量的丙酮酸和NaHCO3的混合溶液,向甲试管中加入从高等植物细胞内提取的完整细胞器A,向乙试管中加入从高等植物细胞内提取的完整细胞器B,然后给予充足光照,两支试管都会产生气泡。这两种气泡成分是不一样的,请解释原因:
。参考答案:(1)B
4
A
C
(可颠倒)(2)化能合成
无成形的细胞核(3)因为丙酮酸在线粒体中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而叶绿体利用HCO3-进行光合作用,产生O23.下图为DNA分子在不同酶的作用下所发生的变化,图中依次表示限制性内切酶、DNA聚合酶、DNA连接酶、解旋酶作用的正确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④②③
D.①④③②参考答案:答案:C4.题5图甲表示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和O2产生总量的变化。题5图乙表示植物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曲线。假设不同光照强度下细胞呼吸强度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图甲代表水稻,图乙代表蓝藻,则图甲的c时与图乙的c时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都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B.若图甲与图乙为同一植物,则相同温度下,图甲的b相当于图乙的b点C.图甲植物的d时单位时间内细胞从周围环境吸收2个单位的CO2
D.图乙的a、b、c点光合作用限制因素只有光照强度参考答案:C5.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才能发生基因重组B.染色体变异一定导致细胞内基因数目变化C.三倍体无子西瓜属于不可逋传的变异D.未经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的植物一定是单倍体参考答案:D解析;A错误,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能发生基因重组;B错误,染色体变异如易位细胞内基因数目不变;C错误,三倍体无子西瓜属于染色体变异,可遗传的变异;D正确,未经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的植物一定是单倍体。6.如右图是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得到的四条色素带,若将其置于暗室中,并用红光照射,色素带较暗的是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④②参考答案:C略7.人类有一种遗传病,牙齿因缺少珐琅质而呈棕色,患病男性与正常女性结婚,女儿均为棕色牙齿,儿子都正常。则他们的
(
)A.儿子与正常女子结婚,后代患病率为1/4B.儿子与正常女子结婚,后代患者一定是女性C.女儿与正常男子结婚,其后代患病率为1/2D.女儿与正常男子结婚,后代患者一定是男性参考答案:C8.下列有关生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代谢过程中,叶绿体、核糖体和中心体中都有水生成B.水既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又是生物体内物质运输的主要介质C.无机盐离子对维持血浆渗透压和酸碱平衡等有重要作用D.镁是构成叶绿素的必需成分,植物缺乏镁时会导致叶片发黄参考答案:A9.豌豆的紫花对白花为显性。以纯合的紫花豌豆与白花豌豆杂交得,以白交得(种子)。理论上说,由这批种子发育而成的植株开花情况是
A.3/4的植株只有紫花,1/4的植株只有白花
B.每株植株上有3/4为紫花,1/4为白花
C.有的植株只有紫花,有的植株只有白花,有的植株既有紫花又有白花
D.所有植株都既有紫花又有白花,但没有一定的比例参考答案:A10.某小岛上蜥蜴原种的脚趾逐渐出现两种性状,W代表蜥蜴脚趾的分趾基因;w代表联趾(趾间有蹼)基因。下图表示这两种性状比例变化的过程。对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群体中不同个体的存在体现了物种多样性B.A→B→C过程中,两种性状蜥蜴的比例发生变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A→B→C过程中,W、w的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表明已形成新物种D.A→B→C过程中,基因重组引起了联趾性状的增多。参考答案:B11.下列对应的研究方法和实例中,错误的是()A.离心法﹣﹣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B.样方法﹣﹣估算样地中蚯蚓的种群密度C.染色法﹣﹣对洋葱根尖使用卡诺氏液染色D.模型法﹣﹣构建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参考答案:C【考点】4B: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73: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78: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F3: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分析】1、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常用的是样方法;活动能力大的动物常用标志重捕法.2、沃森和克里克用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DNA的结构.3、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的原理:①低温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子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②该实验的步骤为选材→固定→解离→漂洗→染色→制片.③该实验采用的试剂有卡诺氏液(固定)、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染色),体积分数为15%的盐酸溶液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解离).【解答】解:A、分别用含有32P和35S的T2噬菌体与不含放射性的大肠杆菌混合,经过短时保温、搅拌、离心,A正确;B、调查土壤中蚯蚓的种群密度常采用样方法,关键是随机取样,B正确;C、卡诺氏液适用于一般植物组织和细胞的固定,常用于根尖,花药压片及子房石蜡切片等,所以把根尖放在卡诺氏液中浸泡,以固定细胞的形态,C错误;D、沃森和克里克构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可见他们采用了模型构建法(物理模型),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教材中的一些经典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方法、实验现象及结论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12.下列与人体三道防线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皮肤、黏膜等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第二道防线专指体液中的杀菌物质B.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由免疫器官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组成的C.人体的三道防线所起的防御作用称为非特异性免疫D.人体第三道防线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吞噬细胞参考答案:B皮肤、黏膜等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第二道防线专指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吞噬细胞以及炎症反应,A错误;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组成的,B正确;人体的三道防线所起的防御作用包括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C错误;人体第三道防线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淋巴细胞,包括T细胞和B细胞,D错误.【名师点睛】人体免疫系统有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第二道防线是吞噬细胞、杀菌物质以及炎症反应,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13.下列能够表示洋葱表皮细胞在质壁分离及其复原过程中,液泡体积变化的图形是
参考答案:答案:B14.某生物的测交后代中只有两种表现型(1∶1),则此生物
(
)A.一定含有一对等位基因
B.一定不含有等位基因C.不可能含有两对以上的等位基因
D.一定产生两种比值相等的配子参考答案:D15.有关蛋白质合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终止密码子不编码氨基酸
B.每种tRNA只转运一种氨基酸C.tRNA的终止反密码子有UAA
D.核糖体可在mRNA上移动参考答案:C16.如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腐生细菌和真菌占据了多个营养级B.如果树同化的能量为100KJ,则蛇至少能获得1KJ能量C.图中所示生态系统的结构还缺少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D.在此生态系统中,主要成分是腐生细菌、真菌参考答案:C【考点】G3:生态系统的结构;G4: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分析】据图分析:图示表示某生物群落,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能量的传递效率为10%~20%.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有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等.食物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图中的食物链是树→虫→鸟→蛇.据此分析作答.【解答】解:A、腐生细菌和真菌属于分解者,营养级只存在生产者和消费者,A错误;B、如果树同化的能量为100KJ,则蛇至少能获得的能量是100×10%×10%×10%=0.1KJ,B错误;C、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营养结构就是指食物链和食物网.图中所示生态系统的结构只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营养结构,还缺少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C正确;D、在此生态系统中,主要成分是树(生产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结合图示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要求考生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掌握能量流动的相关计算,意在强化学生对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题目难度中等.
17.右图表示某植物在不同光强度下,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和O2产生总量的相对变化。对植物生理过程分析正确的是A.光强度为a时,光合速率不为零B.光强度为b时,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C.光强度为c时,光合速率才大于呼吸速率D.光强度为d时,光合速率从环境中吸收2单位CO2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光照强度为a时,只有CO2的释放,并且氧气的产生总量为0,说明此时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A错误;光照强度为b时,有CO2的释放,说明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B错误;光照强度为c时,氧气的产生总量等于a时的二氧化碳的释放量,说明此时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C错误;光照强度为d时,实际光合速率就是图中的氧气的产生总量8,即光合作用二氧化碳吸收总量为8,而呼吸作用产生6个单位的二氧化碳,因此光合作用从环境中吸收2单位CO2,D正确。18.人们在野兔中发现了一种使毛色为褐色的基因(T)位于X染色体上。已知没有X染色体的胚胎是致死的。如果褐色的雌兔(性染色体组成为XO)与正常灰色(t)雄兔交配,预期子代中褐色兔所占比例和雌、雄之比分别为
A.3/4与1∶1
B.2/3与2∶1C.1/2与1∶2
D.1/3与1∶1参考答案:B19.磷脂是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这与磷脂分子的头部亲水、尾部疏水的性质有关。某研究小组发现植物种子细胞以小油滴的方式储存脂肪,每个小油滴都由磷脂膜包被着,该膜最可能的结构是A.由单层磷脂分子构成,磷脂的尾部向着油滴内
B.由单层磷脂分子构成,磷脂的头部向着油滴内
C.由两层磷脂分子构成,结构与细胞膜基本相同
D.由两层磷脂分子构成,两层磷脂的头部相对参考答案:A20.在锥形瓶中加入以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液,再接种酵母菌。实验分甲、乙、丙、丁四组,每组又分I号瓶和Ⅱ号瓶两瓶(如图)。在某氧气浓度下,I号瓶有色液滴左移12mm,II号瓶有色液滴右移12mm,瓶中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比值是(
)A.1:2 B.1:3 C.1:4 D.1:6参考答案:B21.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磷酸是光反应中合成ATP所需的反应物B.光合作用中叶绿素吸收光能不需要酶的参与C.人体在剧烈运动时所需要的能量由乳酸分解提供D.病毒核酸的复制需要宿主细胞的呼吸作用提供能量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合成ATP需要磷酸作为反应物,A正确,叶绿素吸收光能不需要酶的参与,但转化光能需要酶的参与,B正确,人体在剧烈运动时所需的能量由葡萄糖分解提供,C错误,病毒没有自己的能量供应系统,其核酸的复制需要宿主细胞的呼吸作用提供能量,D正确。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考查对细胞呼吸、光合作用过程的理解与识记。22.下列细胞中,不含有胸腺嘧啶和磷脂的是
(
)A.细胞核、内质网
B.线粒体、中心体C.叶绿体、液泡
D.核糖体、中心体参考答案:D23.研究人员分别对念珠藻和蛔虫进行各种分析、观察,获得的结果如下表(表中“√”表示有,“×”表示无)。你认为该研究人员对念珠藻和蛔虫的实验记录正确的是()
核仁光合色素叶绿体中心体核糖体念珠藻×√××√蛔虫√××√√
A.念珠藻 B.蛔虫 C.都正确 D.都不正确参考答案:C【分析】1、念珠藻属于原核生物,蛔虫属于真核生物,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类
别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细胞核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染色体,只有拟核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细胞质只有核糖体,没有其它复杂的细胞器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等细胞壁细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2、蛔虫的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厌氧型。【详解】(1)念珠藻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不含核仁、叶绿体、线粒体、中心体,但含有核糖体和光合色素;此外,原核细胞的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不能被纤维素酶水解,即用纤维素酶处理念珠藻不会发生变化。因此,对念珠藻的记录正确;(2)蛔虫属于厌氧型真核生物,其细胞中含有核仁、中心体和核糖体,但不含线粒体;蛔虫是动物,其细胞中也不含光合色素、叶绿体和细胞壁,即用纤维素酶处理蛔虫细胞不会发生变化.因此,对蛔虫的记录正确。故选:C。【点睛】注意:念珠藻、颤藻、蓝球藻、发菜等都属于蓝藻,属于原核生物。24.某男子表现型正常,但其一条14号和一条21号染色体相互连接形成一条异常染色体,如右图甲所示。减数分裂时异常染色体的联会如图乙所示,配对的三条染色体中,任意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分离时,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任一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所示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B.观察异常染色体应选择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C.该男子与正常女子婚配能生育染色体组成正常的后代D.如不考虑其他染色体,理论上该男子产生的精子类型有8种参考答案:C25.下列各种措施中,能产生新基因的是A.高秆抗病小麦自交得到四种表现型小麦 B.用秋水仙素诱导二倍体西瓜获得四倍体西瓜C.用离体花药培育单倍体小麦植株 D.用X射线、紫外线处理青霉菌获得高产菌株参考答案:D高秆抗病小麦自交得到四种表现型小麦,属于基因重组,没有产生新的基因,A错误;用秋水仙素诱导二倍体西瓜获得四倍体西瓜,属于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没有产生新的基因,B错误;用离体花药培育单倍体小麦植株,属于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没有产生新的基因,C错误;用X射线、紫外线处理青霉菌获得高产菌株,原理是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的基因,D正确。26.图1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雌性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图2是两个不同时期的细胞分裂图象.请据图回答:(1)图1中表示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曲线是,其中AF段与GH段的染色体数目相同,但后者不含
.(2)图1中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
区段,染色体的交叉互换发生在区段.(3)图2中①细胞移向同一极的基因是
,②细胞产生的一个子细胞中基因组成是
.(4)若该动物产生了一个基因型为Ab的生殖细胞,请在方框内画出产生该生殖细胞时与FG段对应的细胞分裂图象.
.参考答案:(1)乙
同源染色体(2)BC
CD(3)A、a、B、b
AABB或aabb(4)【考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规律性变化;细胞的减数分裂.【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1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图2中①表示有丝分裂中期,②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分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解答】解:(1)结合图1可以看出图中甲曲线是减数分裂DNA变化曲线,乙是染色体变化曲线,其中AF段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之前有同源染色体,GH段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导致染色体暂时加倍,此时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2)图1中BC段是DNA复制区段,此时由于解旋,DNA不稳定,容易发生基因突变,而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发生在四分体时期,应是图中的CD段.(3)图2中①是有丝分裂中期,所以分裂时移向同一极的基因是A、a、B、b;根据①中的染色体颜色和基因组成可知,②细胞产生的一个子细胞中基因组成是AABB或aabb.(4)若该动物产生了一个基因型为Ab的生殖细胞,GH段是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形成卵细胞的次级卵母细胞此时细胞质不均等分裂,所以GH段对应的产生该生殖细胞的细胞分裂图象为:27.下列过程未体现生物膜系统的功能的是’
A.胃蛋白酶的合成和分泌
B.运动神经元兴奋引起肌肉收缩
C.光合作中的H2O分解成O2和[H]
D.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着多种化学反应参考答案:D28.下列哪项不是人工授精和体外受精的区别A.人工授精能更有效地发挥公畜的优良特性B.体外受精能更有效地发挥母畜的繁殖潜能C.人工授精和体外受精的本质不同D.人工授精的精卵结合在母畜体内,而体外受精的这一过程在母畜体外参考答案:C29.人类的皮肤含有黑色素,皮肤中黑色素的多少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和a,B和b)所控制,显性基因A和B可以使黑色素量增加,两者增加的量相等,并且可以累加。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男性与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女性结婚,下列关于其子女中皮肤颜色深浅的描述错误的是
()A.可产生四种表现型B.肤色最浅的孩子基因型是aaBbC.与亲代AaBB表现型相同的有1/4D.与亲代AaBb皮肤颜色深浅一样的有3/8参考答案:C30.物质鉴定在生物学研究中常常会遇到。下列有关物质鉴定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还原糖鉴定时,加入斐林试剂混合均匀后可观察到砖红色沉淀的出现B.利用DNA分子杂交原理可鉴定人的红细胞中是否存在原癌基因C.利用Cu2SO4在碱性条件下可以鉴定蛋白质的存在D.脂肪鉴定中可使用50%酒精溶液固定脂肪滴参考答案:答案:C31.下列各种遗传现象中,不属于性状分率的是
(
)
A.F1的高茎豌豆自交,后代中既有高茎豌豆,又有矮茎豌豆
B.F1的短毛雌免与短毛雄兔交配,后代中既有短毛兔,又有长毛兔
C.花斑色茉莉花自交,后代中出现绿色、花斑色和白色三种茉莉花
D.黑色长毛兔与白兔短毛兔交配,后代出现一定比例的白色长毛兔参考答案:D32.被狗重度咬伤的受伤者要进行联合免疫,即多次注射狂犬病疫苗与抗狂犬病抗体,以利于早期保护.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每个抗狂犬病抗体分子可同时结合两个相同抗原B.注射人用狂犬病疫苗产生的免疫方式属于主动免疫C.伤者的成熟B淋巴细胞在咬伤前不能合成相应的抗体D.多次注射疫苗可使机体产生更多的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参考答案:A【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1、免疫的方法有2种:方法①注射抗体,抗体可以直接清除抗原,发挥作用快,可起到治疗的作用,一般使用于紧急治疗,此法缺点是抗体存活时间比较短,没有长期预防的作用,属于被动免疫.方法②注射抗原,引起人体的免疫反应,在体内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进而获得了对该抗原的抵抗能力.因为记忆细胞能存活时间长,所以人可以保持较长时间的免疫力.属于主动免疫.因为抗体和记忆细胞的产生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此法可用于免疫预防,不适合用于紧急治疗.2、抗原进入机体后,刺激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效应B细胞,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进一步将抗原消灭,抗体、抗原具有特异性,一种抗原只能刺激机体产生一种抗体,抗体只能与一种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解答】解:A、抗原抗体的结合具有特异性,一种抗体只能与一种抗原结合,A错误;B、注射人用狂犬病疫苗产生的免疫方式属于主动免疫,B正确;C、成熟的淋巴细胞是致敏B淋巴细胞,能产生抗体,在伤者被咬伤之前,成熟B淋巴细胞已经具备产生相应抗体的能力,产生的抗体不是与狂犬病被动特异性结合的抗体,C正确;D、多次注射疫苗可使机体产生更多的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D正确.故选:A.33.在特异性免疫反应中,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之间既各有其独特的作用,又能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免疫效应。下列有关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在体液免疫过程中,抗原往往需要借助T细胞的传递②病毒进入细胞之前,常由体液免疫降低病毒的感染力③在细胞免疫发挥作用后,常需要抗体来协助消灭抗原④体液免疫针对细菌病原体,细胞免疫针对病毒病原体A.①④
B.
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C34.下图表示人体内主要能源物质氧化分解的部分途径,其中X、Y、M、N代表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糖原水解主要发生在骨骼肌细胞中B.X→Y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C.M、N分别代表乳酸和酒精D.Y、M、N中的氧元素均来自于X参考答案:B糖原水解主要发生在肝细胞中,A错误;X是葡萄糖,Y是丙酮酸,X→Y过程是呼吸作用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B正确;M是乳酸,N是水,C错误;N是水,其中的氧元素来自于氧气,D错误。
35.若用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每次仅调整目镜或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如图所示。试问其视野最暗的是参考答案:C36.下列细胞中,可能已发生癌变的是A.被Rous肉瘤病毒感染的细胞B.自由水含量减少,体积变小的细胞C.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的细胞D.在蝌蚪发育过程中,消失的尾部细胞参考答案:A导致细胞癌变的因素有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Rous肉瘤病毒属于生物因素,可能导致细胞癌变,A正确。自由水含量减少,体积变小的细胞属于衰老细胞的特征,B错误。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的细胞属于衰老细胞的特征,C错误。在蝌蚪发育过程中,尾部的消失属于细胞凋亡,D错误。【点睛】学生对衰老细胞的特征理解不清细胞的衰老37.某些类型的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可通过对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的观察来识别。a、b、c、d为某些生物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染色体变异的模式图,它们依次属于()A.三倍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个别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片段缺失B.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个别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片段增加C.个别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片段增加、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D.染色体片段缺失、个别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片段增加、三倍体参考答案:C38.某些人容易对鱼、虾、花粉等过敏,致敏原多是某种蛋白质成分,但极少有人会对馒头、面包等淀粉类食品过敏。关于蛋白质和淀粉的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蛋白质和淀粉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二者均可以作为人体内的能源物质B.蛋白质和淀粉进入人体消化道后,消化的最终产物分别为氨基酸和麦芽糖C.蛋白质的多样性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键的空间结构有关D.蛋白质具有结构上的多样性,对某种蛋白质而言,具有结构上的特异性参考答案:D39.下列有关光合作用光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少数处于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失去电子即成为强氧化剂,失去的电子将转移给水
B.电能转化的活跃化学能可储存在ATP和NADP+中
C.不同季节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色素不同,叶子变黄后主要依赖叶黄素进行能量转化D.光照条件下少数特殊状态下的叶绿素a能不断丢失和获得电子从而形成电子流参考答案:D40.在人体的内环境中可以发生的生理过程是()A.血浆蛋白和血红蛋白的合成B.丙酮酸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C.抗体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D.食物中淀粉经消化,最终形成葡萄糖参考答案:C【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内环境即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凡是发生在其中的生理过程均符合题意,发生在细胞内的或外分泌液中的均不可.【解答】解:A、血浆蛋白和血红蛋白的合成位于细胞质的核糖体上,A错误;B、丙酮酸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发生在细胞内的线粒体中,B错误;C、抗体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在血浆中,C正确;D、食物中淀粉经消化,最终形成葡萄糖发生在消化道内,不属于细胞外液,D错误.故选:C.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41.下图甲表示由1分子磷酸、1分子碱基和1分子a构成的化合物b,图乙是人体中某种抗体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图甲中a为脱氧核糖,则化合物b构成的物质主要分布在生物细胞的________中;乳酸菌内含有的碱基m共有______种。
(2)构成图乙中抗体的氨基酸的种类不同,这取决于______。
(3)抗体经高温处理后与双缩脲试剂混合______(填“会”或“不会”)产生紫色反应,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设控制某种蛋白质合成的基因刚转录处理的mRNA含有900个碱基,而翻译后从核糖体上脱离下来的多肽链只由76个氨基酸组成,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
(1).细胞核或拟核
(2).5
(3).(氨基酸)R基(或R基的不同)
(4).会
(5).高温只是破坏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并不会使肽键断裂
(6).刚转录出来的mRNA需要加工【分析】本题结合核苷酸的构成示意图,考查核酸的知识,考生识记核酸的种类、组成和分布,明确细胞类生物的细胞中同时含有2种核酸是解题的关键。【详解】(1)若图甲中a为脱氧核糖,则化合物b是脱氧核苷酸,构成的物质是DNA,主要分布在生物细胞的细胞核或拟核,乳酸菌内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共含有碱基m5种A、T、G、C、U。(2)氨基酸的种类不同取决于(氨基酸的)R基(或R基的不同)。(3)高温破坏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会破坏肽键,双缩脲试剂鉴定的是含有2个或2个以上肽键的化合物,故抗体经高温处理后与双缩脲试剂混合还会发生紫色反应。(4)假设控制泛素合成的基因刚转录出来的mRNA全长有900个碱基,而翻译后从核糖体脱离下来的泛素多肽链只由76个氨基酸组成,这说明刚转录出来的RNA需要加工成熟才能作为翻译的模板。【点睛】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细胞中的核酸根据所含五碳糖的不同分为DNA(脱氧核糖核酸)和RNA(核糖核酸)两种,构成DNA与RNA的基本单位分别是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在组成上的差异有:五碳糖不同,脱氧核苷酸中的中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核糖核苷酸中的五碳糖是核糖,碱基不完全相同,脱氧核苷酸中的碱基是A、T、G、C,核糖核苷酸中的碱基是A、U、G、C。42.为研究铁皮石斛的光合特性,研究人员测定了铁皮石斛在光、暗条件下的CO2吸收速率,结果如图.
(1)在有光条件下,铁皮石斛吸收的CO2在
中被固定的产物为
.(2)虽然黑暗条件下,铁皮石斛通过
产生并释放CO2,但实验结果显示,暗期铁皮石斛CO2吸收总量始终
,这不同于一般植物.(3)科研人员进一步测定了铁皮石斛中酸性物质的含量变化,结果发现,酸性物质在暗期上升,光期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基于深度学习的低光照场景目标检测方法研究
- 皮疹的课件教学课件
- 2025年湖南省新邵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辅警考试题带答案分析
- 执法中考试题及答案
- 静脉输液治疗过程中的安全监测
- 2025年网络流量控制技术试题及答案
- 呼吸机肺部保护的护理措施
- 化疗患者护理措施与评估
- 老年患者功能性护理措施查房
- 分娩过程中的护理管理查房
- 2025年上海市中考招生考试数学真题试卷(真题+答案)
- 集团知识产权管理办法
- 华为品牌宣传管理办法
- 灭鼠灭蟑螂培训课件
- DB32∕T 4549-2023 绿色港口评价指标体系
- 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英语期末试卷6月(含答案)
- 高二文科考试数学试卷
- 2025至2030中国罗伊氏乳杆菌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报告
- 工位器具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2024-2030版)
- 重症超声在急性呼吸困难快速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 医学专业继续教育证明书(5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