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分子教案教案及反思_第1页
初三化学分子教案教案及反思_第2页
初三化学分子教案教案及反思_第3页
初三化学分子教案教案及反思_第4页
初三化学分子教案教案及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案系列初三化学分子教案教案及反思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行少、非常重要的环节,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峻影响课堂的气氛和同学的乐观性,一堂预备充分的课,会令同学和老师都获益非浅。因此,平常,我们紧抓备、教、改、辅、查等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5篇初三化学分子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关怀!

初三化学分子教案1

一、说教材

1、本课的地位、作用:

《分子和原子》是同学第一次接触分子、原子概念,是在学习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及混合物、纯洁物的基础上,由宏观世界转向微观世界的开端,也是今后学习化学不行缺乏的理念基础。对本课题内容的学习不仅可以把前面的教学内容从微观的角度上熟悉得更加深刻,而且还是后面连续学习化学方程式、质量守恒定律、物质结构等内容所必备的基本学问。并且对培育同学[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Net]抽象思维力量,辩证思维力量有重要作用。

2、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和同学实际,我将教学目标确立为:

●学问与技能:熟悉物质的微粒性,能说出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会用分子、原子观点说明一些生活中的现象;了解分子、原子在化学变化中的特点;熟悉分子与保持物质化学性质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学习通过观看身边物质、试验现象等方法猎取信息,从而运用想象类比、分析归纳等方法处理信息;能在老师的启发和指导下,对有怀疑或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探究,试验中留意观看与思索结合,对试验的结果和分析能用文字、图形及化学语言进行表述和沟通;熟悉科学争论  的方法-假说与模型的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欢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保持和增加对化学现象的惊异   心和探究欲,进展学习化学的爱好;培育勤于思索、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3、教学重点和难点:

依据教学目标和同学实际,我将教学重、难点确立为:

教学重点:分子的基本特征;从分子、原子角度熟悉物质的构成和物质的变化;对自然、试验现象的猜想、观看、分析、沟通、表达、总结等力量。

教学难点:从分子、原子角度熟悉物质的构成和物质的变化。

二、说学情

1、同学已经学习了物质的变化、物质的性质、化学试验基本操作。在学校科学和学校物理也学习了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及联系,以及物质的三态变化、热胀冷缩等相关学问,这为学习新学问做了学问的铺垫。

2、同学己初步具备了肯定的观看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力量,对探究物质有着剧烈的惊异   心和求知欲。

3、同学学习的困难主要在于:已有的宏观表象,可能对微观想象的进展有阻碍。在同学眼里,微观世界仿佛只是缩小了的宏观世界,难以理解微观粒子的一些特殊性质。比如:通过课前与同学的沟通,了解到同学头脑中关于物质粒子性方面的问题主要有:粒子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受热粒子会变大;粒子的数量是可以变化的,受热后会增加;把气体从1L的容器转移到2L的容器内,气体所占体积仍是1L等。

三、说学法、教法

1、说学法

指导同学转变学习方式,既要主动地富有共性地学习,又提倡合作与创新来共同探究和争论  的学习方式。注意学习过程,在欢乐的学习中,实现学习目标。主要采纳的学习方法为:

(1)试验探究法:

(2)合作学习法

(3)对比归纳法

2、说教法

在教学中,努力提倡同学主动参加,乐于争论  和勤于动手,在身心愉悦的环境下取得新学问,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沟通与合作的力量,为此主要采纳分组合作,师生互动,动手演示,多媒体关心教学等方法。采纳了创设问题情景法、演示试验法、讲授法、启发教学法、活动探究法等教学方法。

四、说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我曾设计了加热水、闻香水或氨水的气味、四组生活情景等导入方式,但最终我选择了用水和酒精、陈醋和酱油的鉴别导入。让同学利用它们的物理性质进行最简便的鉴别。同学会不约而同的选择闻气味。

师:提出问题-为什么我们只能闻到气味,却看不见,也摸不到它呢?

生:引发思索,布满了惊异   心和探究欲。

这种任务驱动的学习方式不仅能极大的调动同学的学习爱好,还能体现化学的学科特点和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

(二)演示试验、熟悉分子的存在

师:演示品红在水中集中。

试验改进:用温水代替冷水,会加快品红的集中,缩短试验时间。品红用量要少。

(三)科学手段、证明存在

[投影]苯分子、硅原子的照片。

设计意图:以上环节的设置由为什么能闻到气味自然过渡到物质的构成,即分子等微粒的真实存在的探究验证。经典试验《品红在水中的集中》,因为它有颜色变化,对同学有视觉真实感。而且有一个渐渐变小的过程,反应了物质的可分性,让同学建立物质由很小很小的微粒构成的观念。再让同学观看苯分子、硅原子图,这样由浅入深,由宏观到微观证明白分子的真实存在,为同学呈现探究的一般规律。

(四)思索沟通、引出特征

[投影]想一想水也是由分子构成的为什么水能看得见而水分子看不见呢?

[投影]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一滴水中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假如10亿人来数1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3万多年才能数完)

总结出分子的第一个特征: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五)演示试验、引导探究

[投影]课本第49页探究内容,《分子运动现象》

方案一学问铺垫:观看酚酞溶液在蒸馏水中的颜色;观看酚酞溶液遇浓氨水变色的试验。

演示探究试验:提出问题-为什么两种试剂分开放置时,酚酞溶液照旧变红呢?

方案二演示试验-同学观看现象-提出酚酞溶液变红的猜想和假设-设计试验进行探究

(方案二教学效果较好,但对同学的思维力量有较高要求,所需课时多。)

总结出分子的第二个特征: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投影]议一议为什么湿衣服在阳光下和通风处比在阴凉、背风处易于晾干?

总结: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六)试验探究、合作学习

[投影]活动与探究

A组试验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观看液体体积变化状况。

B组试验肯定体积水中加入糖块,观看糖块溶解前后液体体积变化状况。

C组试验取一支注射器吸入20mL空气,用手指顶住针筒小孔,将栓塞渐渐推入,观看现象。D组试验取一支注射器吸入20mL水,用手指顶住针筒小孔,将栓塞渐渐推入,观看现象。同学分组相互合作进行探究、认真观看、记录争论。

各小组呈现自己的探究结果、争论、沟通。

总结出分子的[内容来于斐-斐_课-件_园FFKJ.Net]第三点特征:分子间是有间隔的。

[投影]固体、液体、气体物质分子间隔微观示意图

总结:一般状况下,气体分子间间隔液体分子间间隔固体分子间间隔。

(七)学以致用、联系实际

[投影]想一想用分子的观点说明下列现象:

1、物质的三态变化。

2、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3、糖块放在水中,会渐渐消逝,水有了甜味。

(八)应用模型,熟悉微观世界

活动预备:每组下发分子结构模型,由组长负责组织小组建员依据内附说明书熟悉不同颜色小球代表的原子种类。

活动一组间竞赛:比一比哪个小组最先用原子构成老师指派的分子模型,如:O2、N2、CO2等。

问题:1、分子和原子的联系是什么?

2、从分子、原子的角度分析氧气和氮气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启发同学熟悉到分子由原子构成;不同物质由不同的分子构成。

活动二从分子、原子角度熟悉化学变化

用分子模型表示出简洁的化学变化:木炭燃烧、硫燃烧、水电解,小组建果呈现。

活动三演示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微观过程。思索:反应中分子和原子的变化状况。

设计意图:启发同学熟悉到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又可以结合成新的分子;化学变化,中分子会变成其他分子,在分子构成的物质中,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未能再分,它是化学变化的最小粒子。

(九)总结评价、形成体系

[投影]说一说学完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十)练习巩固、提高力量

[投影]做一做

课后作业:

五、板书设计

课题1分子和原子

初三化学分子教案2

《水》

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

使同学了解自然界中水的分布状况;

水与工生产和人民日常生活的亲热关系;

水污染的后果及防止水体污染;

了解水的组建及物理性质。

力量目标

培育同学发散思维及查阅媒体资料文件资料,猎取信息的力量。

情感目标

培育同学树立节水观念,增加环境爱护意识,为可连续进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培育同学团结协作的团队意识。

教学建议

本节内容大致可以分为:水对人类的影响,水的物理性质及水的组建,在处理这一节教材时,要充分以日常生活中的常见事例作为争论  的线索。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在课前布置争论  课题,给同学一周的时间查找相关资料文件资料,特殊是突出媒体信息量大的优势,通过互联网输入关键字词搜寻相关信息,并要求同学对猎取的信息进行加工,每2-3个同学为一个小组,通过课前预备发表自己的见解,可以制作成powerpoint演示文稿或展板呈现自己的争论  成果。

通过这种组织形式可以提高同学学习化学的爱好,特殊是呈现成果,无论对哪类同学来说,只要付出劳动,都会有收获,真正体现学校义务训练的全员性和训练的全过程性。特殊对学校同学来说,剧烈的表现欲望成为其学习过程的根本动力。水资源的有限,人类对水的需求的日益增加,工业化进程对水体的污染,对同学来说,有的可能了解许多,有的同学会一无所知,老师课堂上简洁的介绍对增加同学的环境爱护意识来说是远远不够的。让同学亲身去体验现实生活中,在我们生活中,水资源的铺张、水质的日益恶化等,使同学有一种危机感,自觉地从我做起是环保事业大众化的具体体现。

水的组建是本节课的另一个重点内容,它应包含两方面内容:

1.水的宏观组建,即:定性水的元素组建。

2.水的微观构成,即:定量。每个水分子所含原子的数目,从而得到水的分子式。这两个过程应有意向识地加以区分,这样有助于同学了解化学学科争论  物质组建的一般方法,为今后同学进行学习打好基础。电解水的试验是履行上述两个任务的经典试验,可以结合关于物理学问介绍试验装置,特殊是电极的极性,两极造成或产生气体的体积,两极造成或产生气体的性质,然后结合关于数据关怀同学进行推导,从而得出结论。在这些过程中,应留意严谨性。

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水

重点:水对人类的影响及水的组建

教学设计过程

本节课按一课时支配。但应在上课前一周给同学布置任务,由同学通过查阅文献,扫瞄相关网站,在充分预备的基础上进行呈现活动,可以由同学采纳自由组合的形式分成若干小组,呈现自己的学习成果。

1.课前任务布置:

(1)阅读课文,思索下列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①从外层空间看地球,看到地球表面大部分地区被水掩盖着,是一个名符其实的水球,水资源如此丰富,为什么还要加以规划和爱护?

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身边有铺张水的现象吗?结合自己的实际,我们生活中克服哪些不良行为,可以达到节省用水的目的?

③在我们四周,水资源爱护的状况好吗?你认为哪些行为会使水质受到不良影响?

④从目前来看,淡水缺乏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特殊是有些地区,干旱严峻威逼着人类的生存,而地球水是丰富的,你有什么好设想,使海水得以充分利用?(必需是自己的设想,不愿定准确,不必追求科学性,但需从可行性和经济角度动身)。

⑤你认为日常生活中转变人的哪些生活习惯可以做到节省淡水?举具体措施或归纳一些节水的小窍门。

(2)查阅相关网站,从网上猎取相关信息,结合自己的观点,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证明自己的观点是准确的或措施是可实施的。

(3)2-3人一组(自由组合),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制作成Powerpoint演示文稿或制作成小展板,供课堂沟通用。

2.课前预备工作:

老师课前可以将同学收集到的各种素材扫瞄,对观点(或措施)相近的小组的方案加以整理,有助于争论进行得全面。对有创意、有价值的的设想,不考虑其可行性或严谨性,充分发挥同学的想象力,使教学过程变得活泼。

3.课堂教学:

分为两个阶段。

(1)老师将课题引入后,由同学将学习成果进行呈现,师生之间相互质疑、相互释疑,此过程大约用时25分钟。老师可将已收集的资料文件资料片当堂播放,加深同学对水资源爱护、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熟悉。

(2)由老师以试验为突破口,演示电解水的试验,依据电解过程中两极造成或产生气体的性质检验,得出水的元素组建,再依据气体的体积、,两种气体的密度,推导水的组建。

(履行电解水的试验使用霍夫曼水电解器,若没有,可依据教学参考书P89的装置自行制作,所用试管选用带刻度的,以便于查找电解产物量的关系。为增加水的导电力量,试验前应在水中加少量稀硫酸,但这一点肯定事先向同学做交待。避开与学校物理可的关于学问冲突。)

4.课后小结:

对本节学问内容进行小结,简要介绍建国以来兴建的水利工程,将搜集到的图片、视频资料文件资料做呈现,加强对同学进行节省用水的训练。最终将制作精致的展板放于墙报展览。

探究活动

1.洗衣间内自制节水装置。

2.用简洁的易得的材料改造卫生间抽水马桶,使之节省用水。

3.厨房内自制净水装置。

4.绽开你丰富的想象,撰写一篇题为《假如地球上没有水,世界将……》

要求文体不限,语言流畅,想象丰富,字数为800-1200字。

课后争论:

中国的“西部大开发”已经启动,为了避开“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环保观念和措施应贯彻于西部开发的始终。请你依据课本学问谈谈:在西部开发过程中,为避开水被污染应留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初三化学分子教案3

学问目标

在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使同学把握关于反应物、生成物质量的计算;

通过关于化学反应的计算,使同学从定量角度理解化学反应,并把握解题格式。

力量目标

通过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培育同学的审题力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力量。

情感目标

通过关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培育同学学以致用、联系实际的学风,同时培育同学熟悉到定性和定量争论  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是相辅相成、质和量是辨证统一的观点。

教材分析

依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对初学者来说应严格依据课本中的五个步骤方法和书写格式来进行计算。即①设未知量;②依据题意写出配平的化学方程式;③写出关于物质的式量,已知量和未知量;④列比例,求解;⑤答题。这样做可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解这种题要求对化学计算题里关于化学学问有一个清晰的理解,那就是依题意能准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假如化学方程式中某个物质的化学式写错了,或者没有配平,尽管数学计算得很精确     ,也不会得到准确的结果。可见准确书写并配平化学方程式是顺当解答化学方程式计算题的关键要素。

化学计算题是以化学学问为基础,数学为工具多学科学问的综合运用。它不仅要有化学学科的思维方法,还应有扎实的数学功底。

解关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要求什么,设未知量才不至于盲目。第二是将题目中给出的化学变化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出来。依题意找出已知量。然后按解题步骤进行。同时要克服心理上的不良因素,不要惧怕化学计算,要信任自己。基础不好的同学要先做些简洁的关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渐渐体会将数学的计算方法与化学学问有机结合的过程。然后再做较难的题目。基础好的同学应具有解肯定难度题目的力量。在学校阶段关于化学方程式计算题,较易的题目是运用数学的列比例式,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学问,即设一个未知量,一个等式关系。中等偏难的题,往往要用到解二元一次方程,解三元一次方程的学问。计算过程难度并未增加多少,只是步骤多,略微麻烦些。难度主要体现在如何设好多个未知数以及找出这些未知数之间量的关系式。总之,要依据自己的化学学问和数学学问水平,加强化学计算的训练,以求达到娴熟把握解化学计算题的思路和方法。

教法建议

本节只要求同学学习关于纯物质的计算,且不涉及到单位的换算。计算是建立在同学理解化学方程式含义的基础上的,包括用肯定量的反应物最多可得到多少生成物;以及含义的基础上的,要制取肯定量生成物最少需要多少反应物。所以在教学中要将化学方程式的含义与计算结合起来。

化学计算包括化学和数学两个因素,其中化学学问是化学计算的基础,数学是化学计算的工具。要求同学对涉及的关于化学方程式肯定要把握,如:化学方程式的准确书写及配平问题,在教学中老师要给同学作解题格式的示范,通过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加深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培育同学依据化学特点进行思维的良好习惯,进一步培育同学的审题力量、分析力量和计算力量,同时使同学熟悉到定量和定性争论  物质及变化规律是相辅相成的,质和量是统一的辨证观点。本节课可采纳讲练结合、以练为主的方法,调动同学的乐观性,通过由易到难的题组和一题多解的训练,开阔思路,提高解题技巧,培育思维力量,加深对化学学问的熟悉和理解。

教学设计方案

重、难点: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教学过程:

引入: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变化和质量关系。那么,化工,生产和实际生活中,如何通过质量关系来计算产品和原料的质量,充分利用,节省能源呢?本节课将要学习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就是从量的方面来争论  物质变化的一种方法。

投影:例一写出硫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叙述出各物质之间质量比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32g硫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可生成__________克二氧化硫。1.6克硫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可生成__________________克二氧化硫,同时消耗氧气的质量是__________克。

争论履行:

S+O2点燃SO2

323264

每32份硫与32份氧气完全反应,必生成64份二氧化硫。

32克64克

1.6克3.2克

同学练习1:写出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计算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_____________。现有31克白磷完全燃烧,需要氧气__________克,生成五氧化二磷_________克。

小结:依据化学方程式,可以求出各物质间的质量比;依据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又可由已知物质的质量,计算求出未知物质的质量,此过程就为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板书:第三节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投影:例2加热分解11.6克氯酸钾,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

板书:解:(1)依据题意设未知量;设可得到氧气质量为x

(2)写出化学方程式;2KClO3Δ2KCl+3O2↑

(3)列出关于物质的式量和已知量;未知量24596

11.6克x

(4)列比例式,求未知量245/11.6克=96/x

x=96×11.6克/245=4.6克

(5)答:答:可以得到4.6克氧气.

同学练习,一名同学到黑板上板演

投影:

同学练习2:试验室要得到3.2克氧气需高锰酸钾多少克?同时生成二氧化锰多少克?

练习3用氢气还原氧化铜,要得到铜1.6克,需氧化铜多少克?

分析争论、归纳总结:

争论:1.化学方程式不配平,对计算结果是否会造成或产生影响?

2.化学方程式计算中,不纯的已知量能带进化学方程式中计算吗?

投影:例三12.25克氯酸钾和3克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完全反应后生成多少克氧气?反应后剩余固体是多少克?

同学练习:同桌相互出题,交换解答,争论,老师检查。

出题类型(1)已知反应物的质量求生成物的质量

(2)已知生成物的质量求反应物的质量

小结:依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要求

化学方程式要配平

需将纯量代方程

关系式对关系量

计算单位未能忘

关系量间成比例

解设比答要牢记

板书设计:

第三节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例2.加热分解11.6克氯酸钾,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

解:(1)依据题意设未知量;设可得到氧气质量为x

(2)写出化学方程式;2KClO3Δ2KCl+3O2↑

(3)列出关于物质的式量和已知量;未知量24596

11.6克x

(4)列比例式,求未知量245/11.6克=96/x

x=96×11.6克/245=4.6克

(5)答:可以得到4.6克氧气.

小结:依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要求

化学方程式要配平

需将纯量代方程

关系式对关系量

计算单位未能忘

关系量间成比例

解设比答要牢记

初三化学分子教案4

《溶质的质量分数》教案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熟悉一种溶液组建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洁计算。

过程与方法

初步学会配制肯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质量分数的计算,引导同学查看商品的标签,熟悉化学在生活中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关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难点

理解溶液组建的含义及关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教学工具

投影仪及相关图片、试验用品(烧杯、试管、药匙、玻璃棒、量筒、水、食盐、硫酸铜固体、鸡蛋)。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上一节我们学习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对平常我们认为的“饱和溶液就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就是稀溶液”的错误观点有了明确的熟悉。那么推断溶液的浓或稀的依据又是什么呢?这就是这节课要争论的问题。(板书:溶液的质量分数)

二、新课教学

师:同学们,你们在夏天喜爱游泳吗?

生:喜爱。

师:那你们到水里后,是漂移在水面上,还是沉在水下呀?

(生纷纷谈论,有的说沉入水里,有的说漂在水面上,但大多数人认为会沉到水下)

师:请同学们看下面两幅图片:(死海图片)

师:这是死海里的景象,你能说明一下,为什么人可以漂移在水面上吗?

生:盐份多,浓度大。

师:说得好!下面我们来做试验,来具体说明为什么会消逝这样的奇景。

【活动与探究】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区分两杯糖水的浓度大小?如何区分两杯食盐水的浓度大小?

生:通过品尝它们的甜味和咸味大小鉴别,更甜或更咸的为浓度大的糖水或盐水,反之浓度小。

师:但是在试验室,由于许多试剂有毒,根本未能通过品尝来推断浓度大小。那如何推断它们的浓度大小呢?

[试验]在三只试管中各加入10mL水,然后分别加入约0.5g、1.0g、1.5g固体硫酸铜。比较三种硫酸铜溶液的颜色。

分析:在这三支试管中,溶液的组建是否相同,推断的依据是什么?

[小结]①对于有色溶液,可以依据颜色来粗略地区分溶液是浓还是稀:一般来说,颜色越深,溶液越浓。

师:对于食盐溶液的浓度大小,也可以通过下列试验推断。

【探究试验】鸡蛋在水中漂移

取一个烧杯,加入250mL水后放入一只鸡蛋。按下面的步骤进行试验并照实填写下表。

[分析]在此过程中所得的几种溶液的组建是否相同,推断的依据是什么?

[小结]溶液的密度越大,浮力越大。(与死海的漂移原理相同)

师:其实,表示溶液浓度大小的方法有许多,今日给大家介绍的是溶质的质量分数。什么是溶质的质量分数呢?请同学们看教材第42-43页,找出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

生:溶质的质量分数=×l00%。

师:同学们归纳得不错,这正是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刚才在试验中消逝了多组数据,请你在表中任选1~2组数据来计算对应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争论:已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0克。有人说:“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6%。”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1)在20℃时,100克水中溶解36.0克氯化钠正好达到饱和状态。

(2)在20℃时,100克水中最多只能溶解36.0克氯化钠。

我们从中可得到的信息就是:溶剂的质量为100克,溶质的质量为36克。

那么,该溶液的质量分数就为:36.0g/(100g+36.0g)×100%=26.47%。

(3)错,它把溶液与溶剂混淆了。

师:其实,溶质的质量分数这个概念,在生活中应用是特殊广泛的。同学们可以先尝试着做一做:冬天,人们常给皮肤抹上一点甘油溶液,使皮肤保持潮湿。用400克甘油溶解在100克水中,配制的甘油溶液效果。该甘油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板书讲解解答过程)

解:甘油的质量是400克,水的质量是100克。

所得溶液的质量为:400g+100g=500g

溶质的质量分数=×100%=80%。

答:所得甘油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0%。

[老师小结]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用到了另一个等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

假如我们能将这两个等式娴熟运用,那么只要知道了“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以及“溶质的质量分数”四个量中的任何两个,我们就可以求出另外两个。

师:下面同学们再做这样一个练习:

在一次探究活动中,小江同学收集到如下标签:

请你利用标签中的数据设计一个简洁的关于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的题目,设计好后与同桌交换练习。履行后交由同桌批改。

(同学进行设计并交换履行)

课后小结

师(在教室巡回指导后):刚才我看到同学们设计的题目以及同桌相互的批改后,发觉同学们的想象力真是超出了我的预期,看来,同学们这节课还是挺有收获的。现在我们好好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都学了哪些学问?

(生思索、回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