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奴隶社会分封制和宗法制;
封建社会:秦-西汉-隋唐-北宋-元-明-清;
选官、用人制: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2、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耕作方式、小农经济和封建土地制度;
手工业:冶铸、制瓷、丝织、民营、资义萌芽;
商业:商人/柜坊/飞钱/交子/商帮/北宋“市”;
重农抑商、闭关锁国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奴隶社会分封制和宗法制;
封建社会:秦-西汉-隋唐-北宋-元-明-清;
选官、用人: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
2、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手工业;商业;经济政策
3、古代中国的思想:
百家争鸣和儒家、道家、法家
儒学发展:春秋战国-西汉-宋明-明末清初。1.「理解:分封制和宗法制」
⑴是
1(朝)奴隶社会实行的两大政治制度。
⑵分封制——
目的:
2
受封者:
3
诸侯的义务: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
4
导致贵族内部等级森严:
5西周为巩固西周奴隶制国家政权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镇守疆土、交纳贡赋、随从作战和朝觐述职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Ⅰ•
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Ⅰ•
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1.「理解:分封制和宗法制」
⑴是
1(朝)奴隶社会实行的两大政治制度。
⑵分封制——
目的:
2
受封者:
3
诸侯的义务:
4
导致贵族内部等级森严:
5
⑶宗法制——
形成的主要依据:
6
核心:
7
西周父系血缘关系嫡长子继承,庶子(余子)分封1.宗法制
为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西周推行嫡长子继承制。
规定:周王为天子,嫡长子继承王位,为大宗;其他儿子分封为诸侯,他们对天子来说是小宗,但在自己的领地内却是大宗。
宗法制的实行,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学考政史地⑴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建立于:
⑵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影响:
12
Ⅰ•
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2.「运用: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及影响」
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⑶
9皇帝制特征:
13~15
三公的名称及其职能:3.「理解:
22
23
。
颁布“推恩令”」
4.「理解:三省六部制」
Ⅰ•
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⑴确立并完善:
⑵三省:
⑶作用:相权一分为三,保证了皇权独尊;三省合作,又互牵制和监督,减少决策失误,提高了办事效率。
⑷影响:
33~35
5.「运用: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⑴
制—
36
(朝);由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选拔的主要标准:
37
。
⑵
38
制—
朝(朝);
选拔的主要依据:
39
。
Ⅰ•
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⑶科举制—分科考试,选拔官员。
形成标志:
40
帝设进士科;
唐宋元(朝),继承完善。作用/评价:
41~45
Ⅰ•
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6.「识记: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7.「理解:
50
朝实行
51行省制度」⑴原因:
52~53
⑵概况:中央设
54
—全国最高行政机关;长官行使宰相职权;直接管辖
55
;
地方设
56(行省/省)—是
54的派出
机构,直接对
54负责,朝廷任命长官,有经济、军事大权,受中央节制。
⑶元、唐中书省的不同:⑷影响:
59~628.「理解:宰相制度的废除」
63
(皇帝);根本原因:
64
。
Ⅰ•
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9.「理解:内阁的出现」
65
(帝)设立内阁。
后来地位日高,有票拟权,首辅权压群臣。
但不能等同于宰相,因为:内阁无决策权,
只是皇帝的
66
机构,不能制约皇权。
10.「理解:设置军机处」⑴
67
朝
68
帝。
⑵直接原因:
69
⑶军机大臣的职责:
70~71
⑷影响:
72
Ⅰ•
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清雍正用兵西北,为防止泄漏军事机密跪受笔录、
撰述传达(按皇意拟旨并传达给中央和地方官员执行)标志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2009湖南学考)中央集权制度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突出特色。这一制度形成于
A、秦朝B、汉朝C、唐朝D、元朝A
.某大臣向汉武帝建议说:“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汉武帝采纳他的建议后
A.颁布实施"推恩令"B.保留郡国并行制度C."崇儒尚法"D.废除分封制A
.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度,郡守和县令产生的方式是
A.世代相袭B.考试选拔
C.地方推荐D.朝廷任命D
.(2009湖南学考)中国人以祖先的封地、封国为姓氏的,在汉字姓氏中占有很大比重。这与下列哪一政治制度密切相关?
A、禅让制B、分封制
C、郡县制D、行省制B
宗法就是宗族的继承法。按照周礼的规定,西周的宗法制度主要是
A.嫡长子继承B.幼子继承
C.兄弟继承D.女儿继承
两周按照血缘宗族关系而形成的宗法等级是A、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B、周天子——卿大夫——诸侯——士C、士——卿大夫——诸侯——周天子
D、周天子——士——卿大夫——诸侯AA
.坐落在北京天安门东侧的今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曾是明清两代皇帝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地方,这种对列祖列宗的膜拜,源于我国古代的A.分封制B.宗法制
C.皇帝制度D.王位世袭制B
西周时期,周王娶了王后,为他生了一个女儿,再娶了一个妃,为他生了大儿子,后来王后又为他生了二儿子,妃为他生了三儿子,当该周王死后,继承他王位的应是
A.女儿B.大儿子C.二儿子D.三儿子C
.赵本山主演的电影《叶落归根》讲述了一个五十多岁的农民老赵,南下到深圳打工,因好友老王死在工地上,决定展开回乡安葬老王之旅的故事。电影契合了人们“落叶归根”的家乡情结,受到高度好评,广受人们欢迎。与植根于中国人心中的家乡情结的形成密切相关的制度因素是
A.分封制B.宗法制
C.嫡长子继承制D.郡县制B
据说周公东征以后,“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其中的“封建”指的是
A.分封诸侯国B.进行封建改革C.实行宗法制D.任人唯亲A
《史记•齐太公世家》:“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即姜尚)于齐营丘。东就国……”这段材料反映了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A.宗法制B.分封制
C.郡县制D.郡国并行制B
.中国古代专制皇权不断加强,中枢权力体系也发生相应变化。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汉武帝时建立“中朝”决策机构,废除了秦以来的“三公九卿”制B.唐朝由中书省起草诏令,直接传递给尚书省具体执行C.元朝地方最高行政区是行省,其权力受中央节制
D.明太祖时废除丞相,设立内阁参与军国大事的决策C
通过对从秦朝到清朝中央、地方两级官制演变的基本史实学习,你认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有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②削弱相权,加强君权③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治理日趋严密④逐渐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②④A
有关秦朝的“三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是中央三个最高官职B.在责、权方面相互牵制C.御史大夫兼理国家监察事务D.郡守与“三公”地位相同D
科举制是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下列各项中,确切反映唐朝科举制情况的是A.其形式都是以官举士B.采用八股考试方式C.分进士等科目考试D.要求应试士人熟读四书五经C
“六合之内,皇帝之士,乃今皇帝,一家天下”这则记功石刻说的是
A.周天子分封诸侯B.秦始皇统一中国C.汉武帝开拓疆土D.宋太祖收将领的兵权B
在中国古代孝道是很受推荐的,有史料记载:“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减食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郭巨因此而被荐举为孝廉。这一史料反映的是
A.察举制B.科举制C.世袭制D.禅让制A
.推行郡县制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是因为这一制度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理
B、有效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C、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D、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形成
.汉武帝时期创立的重要地方监察制度是A、州刺史制B、察举制度C、郡国并行制D、郡县制AA
.关于科举制度的作用,说法不正确的是A、打破了门第限制B、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C、有利于选拔人才D、削弱了皇权
.史书上说:“汉承秦制”意思是说汉朝有许多的制度是继承了秦朝的,汉朝对秦朝的继承不包括
A、宰相制度B、郡县制度
C、皇帝制度D、郡国并存DD
.“天下共苦,战斗不息,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⑴这表明论者的观点是
A.力主推行分封制B.反对分封制
C.实行郡国并行制D.推崇世袭制
⑵秦始皇这种思想产生的根源是
A.郡县制B.分封制
C.井田制D.中央集权制BB
据说明太祖写过一首诗来描述自己的辛劳:“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为解决上述问题,明太祖采取
A.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
B.授予内阁大学士票拟权
C.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
D.设六部分理全国政务A
从明朝废丞相到清初设军机处的变化,表明
A.相权得以重新恢复
B.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日益加剧
C.皇权专制日益强化
D.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得以调和C
学过“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之后,四位同学分别撰写历史学习小论文,其中论文标题出现史实性错误的是A.《浅议秦的统一》B.《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C.《论隋唐三省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D.《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D
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A.中央对官员的管理日益加强
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C.等级制度越来越严格
D.皇权的不断加强D
电视剧《宰相刘罗锅》播出之后,人们认识了清朝官吏刘墉。但是,有历史学家认为这个电视剧剧名犯了错误,最有可能的理由是
A.刘墉不是驼背,所以不能称为“刘罗锅”
B.丞相制度早在明太祖时已经被废除,所以称“宰相刘罗锅”会误导观众C.刘墉既不是驼背,也不是宰相,所以剧名错误D.这个观点没有理由,只不过是哗众取宠B
据史料记载,明太祖朱元璋有一天问大臣:“天下谁人最快活?”有人答“金榜题名”。有人说“功成名就者快活”。朱元璋听了都不以为然。当听到万钢说“畏法度者快活”时,赞赏地点点头,随后对其委以重任。朱元璋赞赏万钢并委以重任的原因是
A.其他大臣的回答自相矛盾
B.万钢的回答强调了对专制统治的服从C.万钢的回答揭示了快乐的源泉D.其他大臣的回答背离了主题B
清代一位军机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胡芦画不难,胡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胡芦,要把胡芦仔细看。”该诗直接说明了A、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处理军国大事B、军机大臣在皇帝心目中没有任何地位
C、军机大臣接替丞相职权,替皇帝处理政事D、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A
我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总体是不断加强的,下列措施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丞相制度的废除②军机处的设立③三省六部制的创立
A.①②③B.②③①C.②①③D.③①②D
有学者在讲述“国体”时,将中国历史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三个时代。其中“封建时代”对应的是
A.黄帝时期B.西周C.秦朝D.西汉B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最突出的作用是
A.奠定了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
B.有效地维护了封建国家的长期统一和民族融合C.确保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
D.皇权暴政极易造成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停滞B
唐朝和北宋加强皇权的共同措施是
A、确立和完善三省六部制
B、分割宰相权力
C、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D、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
隋唐时期,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常常同时有七八个宰相议政,统治者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完善中央集权B、防止宰相权重难制C、扩大民主权利D、加强对地方的控制BB
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材料表明他主张
A.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
B.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
C.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
D.君主不应实行专制A
.为有效控制和管理辽阔的地域,元朝政府
A.推行行省制度B.确立册封制度C.设立三司、六部D.设置理藩院A
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山东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到众多机构,按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下列机构中其长官的职能与秦朝丞相相近的是A.(唐)门下省B.(宋)枢密院C.(元)中书省D.(清)军机处BC1.(2010湖南学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图一所示的中央政权组织创立于哪一朝代?图二所示的唐朝中央官制在历史上被称作什么制度?(4分)
(1)秦朝(2分)。三省六部制(2分)。
材料二(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明史•职官志》(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太祖为加强皇权采取了哪些措施?(4分)(2)废除丞相;
裁撤中书省,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设殿阁大学士。
(答出任意两点记4分)
材料三军机处机构简单,有官无吏,办公场所只是几间值班用的平房。军机大臣品级不高,但都由钦定。他们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各种诏令由军机大臣按皇帝的意旨拟写成文,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人教版《历史》必修1(3)军机处设置于哪一朝代?根据材料三归纳军机处的主要职能。(6分)
(3)清朝(2分)。职能: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按皇帝意旨拟写诏令,传达给中央和地方各部门。(4分)
材料二(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
材料三军机处机构简单,有官无吏,办公场所只是几间值班用的平房。军机大臣品级不高,但都由钦定。他们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各种诏令由军机大臣按皇帝的意旨拟写成文,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4)综合以上材料,指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演变的趋势。(2分)
(4)皇权不断强化(或相权逐渐削弱;或君主专制不断加强,2分)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丞相者,朕之股肱,所与共承庙宇,统理海内,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汉书•孔光传》材料二: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贞观政要》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丞相的主要作用。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丞相者,朕之股肱,所与共承庙宇,统理海内,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汉书•孔光传》材料二: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贞观政要》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丞相的主要作用。
(1)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率领百官筹划政务,减少皇帝的决策失误。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三:唐初每事先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只主书填“奉行”而已。——《朱子语类》(2)根据材料三概括唐朝主要中央机构的职权?根据材料写出唐朝中央机构的基本行政流程?这种制度有何特点和影响?
(2)职权:中书省负责草拟、颁发政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流程: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特点:相权一分为三,保证了皇权独尊;三省合作,又互牵制和监督,减少决策失误,提高了办事效率。影响:进一步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为历朝所沿袭。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四: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摘自《明史纪事本末》(3)根据材料四,分析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根据材料四,分析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明太祖认为秦朝以来宰相的擅专威福往往危及君主的统治。(2分)
材料二: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材料四: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史纪事本末》(4)根据材料二和材料四,简述唐太宗与明太祖在制度设置上看法有何不同?(4)根据材料二和材料四,简述唐太宗与明太祖在制度设置上看法有何不同?
(4)唐太宗认为应该加强宰相制度,以避免决策失误。明太祖认为宰相制度是政治混乱的根源,应集中权力于皇帝一人。
材料五:废丞相后与丞相地位近似官职的基本职权情况表:(5)当时也有人称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为宰相,这种称呼是否有实质意义?为什么?时间职位基
本
职
权明中叶后期内阁首辅拥有票拟权,但不是合法宰相,地位经常受到挑战。清朝雍正年间以后军机大臣承旨拟写传达皇帝旨意(5)当时也有人称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为宰相,这种称呼是否有实质意义?为什么?
(5)内阁属于皇帝的顾问内侍机构,内阁首辅不是法定中央一级行政或决策机构的长官,其权限大小取决于皇帝;军机处是皇帝谕旨的传达机构,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不具有宰相的权力,不能对皇权形成制约,所以不是实质意义上的宰相。
材料六:二十六年…遂并天下…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廷尉李斯议曰:“周文(王)武(王)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相攻击如仇雠(仇敌),诸侯更相诛伐(混战),周天子弗(不)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甚足易制(容易控制)。…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廷尉议是。”
——《史记•秦始皇本纪》(6)李斯主张建立郡县制,根据材料,指出他的理由是什么?(4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郡县制有何特点?(4分)(6)李斯主张建立郡县制,根据材料,指出他的理由是什么?(4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郡县制有何特点?(4分)
(6)理由:分封制下诸侯混战,天子失势;郡县制有利于集权。(2分)特点: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中央垂直管理地方。材料七:《元史•地理志》“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元史•地理志》(7)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为统治广阔地域,元代实行了什么制度?这一制度是怎样加强中央集权的?
(7)行省制度。行省长官由朝廷任命;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
(8)根据以上材料,概括古代政治制度改革的发展趋势。
(8)趋势:皇帝专制权力越来越大,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绝对君主专制。
1.「识记: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1
。
铁犁牛耕2.「理解: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
Ⅱ•
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2.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
条件:社会生产力提高;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特点: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生产是为了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
作用:农民具有生产积极性,为我国农业的精耕细作作出了贡献。学海导航影响:这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问题:小农经济脆弱,每遇灾荒瘟疫,多数农民家庭就会陷于贫困,失去土地或财产流亡。⑴
5
,青铜铸造繁荣,精品: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礼器。
6
,中国已有铁器。⑵
7
朝,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
唐朝越窑的
8瓷是青瓷的一种,极为名贵。
9
朝,瓷窑遍布全国,出现五大名窑—
定窑、汝窑、哥窑、官窑和钧窑。商周西周晚期秘色宋唐
Ⅱ•
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3.「识记:★商周冶铸业、唐宋制瓷业、
汉唐丝织业发展的主要表现」⑶西汉政府在长安的织室有数千工人。汉朝时,提花等丝织技术相当成熟,能织二十多个花色品种。
10
朝丝织品轻盈精湛,吸收波斯织法和图案风格。唐末后,随经济重心南移,南方丝织超过北方。唐
Ⅱ•
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3.「识记:★商周冶铸业、唐宋制瓷业、
汉唐丝织业发展的主要表现」4.「理解:★元明清时期民营手工业的发展」元黄道婆明朝中叶黄道婆(1245-1306年):
“中国古代伟大的女纺织家”.
Ⅱ•
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⑴
11
朝,
12
推广棉纺织技术,棉纺织品产量增多,改变了丝、麻、棉的纺织品比例。⑵
13
后,
14
手工业超过
15
.
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花楼机,复杂而精密。
民营官营⑶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时间:
16
根本原因:
17
表现:
①苏、杭的丝织业,“
18”,机户和机工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②松江的棉纺织业,暑袜店主与当地缝制暑袜的男女居民之间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⑷
19
朝时,具有资本主义萌芽的部门和地区增多,资本主义萌芽继续发展,明朝中后期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发展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Ⅱ•
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清
⑴“商人”称呼来源:
20
。5.「识记:“商人”来历
★理解:柜坊/飞钱/交子/商帮」善于经商的商朝人
Ⅱ•
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Ⅱ•
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名称朝代
特征
作用/影响
21
隋唐专营货币存放和借贷我国最早的银行的雏形
.
(便换)隋唐类似于后世的汇票商旅无需长途携带钱币,各地间不用运输税钱
22
24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23
25地域性的商人群体人最多、实力最强的是
26
和
27.柜坊飞钱交子商帮北宋明清徽商晋商①市分散城中,城郊和乡村的
“
28”更普遍;②
29(有没有)时间限制,早、夜市相接;③打破了
30(住宅区)界限;④官府不再直接监管交易活动;⑤四大商业名镇:
31
7.「识记:北宋城市发展的表现
(与北宋前“市”的不同)」草市无市、坊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
Ⅱ•
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关于古代“坊市与城镇”的叙述错误的是
A.唐朝实行整齐划一的坊市制,“市”定时开启B.唐朝以前,商业受到官府的严格控制C.宋朝市坊界限打破,但官府仍直接监视商业活动D.明朝时出现一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C☆下列有关汉代长安市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与居住区隔开②有专门官员管理③又叫草市④开市闭市有严格时间规定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C☆对比图2与图1,中国古代城市商业活动发生的重大变化是☆对比图2与图1,中国古代城市商业活动发生的重大变化是
A.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被打破B.“草市”盛行,集镇兴起C.出现了按地域集结的商帮D.政府对商业活动的监管取消AA.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被打破☆下图是反映宋代社会经济状况的著名画卷《清明上河图》(局部),从中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有
①商业交易受到严格控制②城市功能以军事为主③是当时商品经济发展的写照④打破坊市界限,城市商业面貌变化大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D.③④D☆关于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特点说法正确的有①技术先进②私营手工业始终占据主导地位③多种经营方式长期并存④家庭手工业是小农经济的组成部分
A.②④B.①③④
C.②③D.②③④B⑴时间:
32.
(春秋,鲁国实行“初税亩”,实质是承认土地私有的合法性。战国,各国纷纷变法,如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
⑵根本原因:
33
直接原因:
34
⑶封建土地所有制的三种形式:
35~37春秋战国生产力发展,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各国变法土地国有;地主所有(占大部分);农民所有
Ⅱ•
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8.「理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9.「运用:重农抑商」⑴战国,
38
首倡。是中国古代长期推行的经济政策。
⑵直接目的:
39
根本目的:
40
Ⅱ•
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⑶评价:影响有双重性。
封建社会初期,
41
明清时,
42⑴明清对外政策:明—“
43
”;清—“
44
”。⑵影响:
一定时期内,有
45的作用;
但从长远看,
46~48
导致中国与世界隔绝而落后于世界潮流,成为近代挨打的根源。
海禁闭关锁国民族自卫和巩固封建统治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义萌芽的发展
Ⅱ•
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0.「运用:“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6.“闭关锁国”政策
原因:清朝,为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政府厉行海禁。
并且,清政府认为,天朝大国物产丰盈,无需与外国进行贸易。
表现:
政府严格限制对外交往,实行“闭关锁国”。
影响:这一政策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而且使中国与世界长期隔绝,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学考政史地
.(2010湖南学考)后世将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称为“商人”,这一称呼源于
A.商朝人善于经商B.范蠡经商取得巨大成功C.商鞅变法的规定D.徽商和晋商的出现A
.在一座古墓中发现了黑亮如漆的黑陶,洁白如雪的白瓷,闻名中外的粉彩瓷和珐琅彩。这座墓葬的形成时间应不早于:
A.魏晋B.隋唐C.宋代D.清代D28.黄梅戏《天仙配》中有这样一段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这段唱词反映了我国古代①自耕农富裕祥和的生活状况②自耕农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③“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是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④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自耕农的主要经营方式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④B4.下列对我国古代手工业的表述中,正确的是①商周时代是我国青铜器铸造的繁荣时期②江西景德镇是著名的瓷都③16世纪以前中国的炼钢技术一直保持世界领先地位④官营手工业发达,民间手工业艰难,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⑤古代手工业多种经营形态长期并存⑥民间手工业在明朝中后期超过官营手工业⑦我国不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织绸(发明丝织技术)的国家
A.①②③④⑤⑥⑦B.②③④⑤⑥⑦C.①②③④⑤⑥D.①②③④⑥⑦C
.唐代长安城设立市坊制度,宋代东京城打破市坊界限,这种变化主要有利于
A.市民的生活B.文化的交流
C.国家对人民的统治D.商业的发展D6.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是
A、贸易中心的转移
B、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C、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
D、买办和买办化商人开始出现B1.(2009湖南学考)明太祖告谕户部大臣,理财之术在于“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这反映了明初实行的经济政策是A、工商皆本B、重农抑商C、轻徭薄赋D、重商贱农B
"皇帝之功,劝劳本事,上农除末,黔首是富。"这段石刻碑文除了歌颂秦始皇的功德之外,还直接表达了
A.独尊儒术思想B.重农抑商思想
C.工商皆本思想D.中央集权理论B
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包括①专卖制度②加征商税③歧视商人④组建庞大的官营手工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A“商”是指民间的商业,组建庞大的“官营”手工业,使商品流通由政府垄断,起到抑制民间“商”的作用。明清“重农抑商”的表现:
①统治者沿袭“重本轻末”的治国理财思想。如:明太祖即告谕户部大臣,理财之术在于“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雍正帝强调“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皆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故要“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之为贵”。②继承传统的专卖制度(国家对某种产品的买卖、生产进行垄断的一种制度),独占专利,限制了民营商业范围。明清官府垄断盐、茶等重要商品的经营,限制了民营商业的经营范围,阻碍了工商业发展。③对民营商业,不断加征商税。④歧视商人,限制商人的社会地位。这样,很多商人在积累了资金之后,多购田置地,回归所谓的本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资本积累。⑤组建庞大的官营手工业(“官窑”“官坊”),压制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西汉初年,政府曾经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汉景帝时期,更是明确指出:"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都不如谷物和丝麻......。"这表明,我国古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政策是A.重农抑商B.工商皆本C.农商皆本D.重商抑农A39.唐朝长安崇仁坊,大约造乐器在此坊,故多修造乐器的商店,“昼夜喧哗,灯火不绝”;延寿坊有造玉器和出售金银珠宝店;胜业坊有卖蒸饼的“以小车推蒸饼卖之”;永昌坊有茶肆,新昌坊有客舍及“会饮”的饮所。这种状况不能说明
①出现坊市混杂的现象②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③商业活动时间有突破④出现沿街而市的现象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①④D
Ⅲ•
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运用:“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意义」
时间:春秋战国时期;原因有:
1~4
Ⅲ•
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运用:“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意义」
意义:
5
,
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
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之基础,
6
。
民本思想伦理观
其他朝代孔子以
7
治民,爱惜民力,
取
8
于民,
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9
儒家学派
10
人;
思想核心:“
11”:“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春秋
Ⅲ•
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2.「运用:5位思想家的流派和思想主张」
民本思想伦理观
其他朝代孟子
12
13
战国荀子
14
15
战国
Ⅲ•
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2.「运用:5位思想家的流派和思想主张」2、孔子:春秋时儒家创始人;提出“仁”的学说;强调以德治民;主张“克己复礼”;首创私人讲学,主张“有教无类”。孟子:战国儒家代表;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主张“性本善”。荀子:战国儒家代表;主张实行“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提出“君舟民水”的民本思想;主张“性本恶”。
学海导航⑵老子,是
16
家学派的创始人。
主张:
17~19
⑶
20
(人物),是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
主张:
21~22
Ⅲ•
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2.「运用:5位思想家的流派和思想主张」2、老子:道家创始人;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强调顺应自然;提出“无为而治”;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社会;认为世界在不停地运动,事物是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韩非子:法家思想集大成者;主张君主专制,提出了系统的法治理论;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
学海导航⑴
23
时期,
24
(人物)的新儒
学思想被
25
采纳后,为历代统
治者所推崇,而赢得
26
地位,逐渐成
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
27
。
Ⅲ•
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3.「理解: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及影响;
董的思想主张」⑵董仲舒新儒学的主张:
28~30
Ⅲ•
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3.「理解: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及影响;
董的思想主张」
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大一统:“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三纲五常: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仁、义、礼、智、信。
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及影响标志:汉武帝时期实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确立儒学的正统地位。措施:儒家学说成为政府选拔人才、任官授爵的标准;儒家经典“四书五经”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兴办太学和地方郡县学,教育为儒家所垄断。影响:儒家思想成为两千多年来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学海导航⑴理学的代表:
北宋—
31~32
南宋—
33
,是理学之集大成者。
心学的代表:
南宋—
34
;
明朝—
35
。
Ⅲ•
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4.「识记:理学和心学的代表;
理学的主要内容」⑵“程朱理学”的内容:
(核心)
36
;
37
;
(认识论上)
38
。
Ⅲ•
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4.「识记:理学和心学的代表;
理学的主要内容」
“程朱理学”的主要内容二程:程颢,程颐认为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先有理后有物;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结合。提出“格物致知”(格,探究;物,万物;致,达到;知,知识、道德和天理)。朱熹:认为天理就是“三纲五常”,是人性的最高境界,强调“存天理,灭人欲”。他的“格物致知”含义是:探究天理、人伦、圣言、世故,以明道德之善。
学海导航⑴
39
(人物):明末思想家。
主张:
否定孔子的权威,挑战儒学正统地位;
抨击男尊女卑观念,反对封建社会束缚女性
自由的纲常信条,强调人的正当私欲和个性发展。
Ⅲ•
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5.「识记:明清之际重要思想家及其主张」⑵明末清初活跃的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40
(人):
抨击封建
41
是“天下之大害”;
“
42
”的思想有民主启蒙色彩;
43
。
44
(人):
倡导
45
;
“
46
”;
“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的民主启蒙思想。
Ⅲ•
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5.「识记:明清之际重要思想家及其主张」⑵明末清初活跃的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40
(人):
44
(人):
47
(人):
48
论和朴素辩证法思想,即世界是
物质的;物质是不断变化的且有规律可循…
Ⅲ•
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5.「识记:明清之际重要思想家及其主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汽轮机课程设计6
- 2024至2030年纯羊毛挂毯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施工课程设计含横道图
- 2024至2030年榄香脂保湿润颜洁面乳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汽车麦弗逊悬架课程设计
- 《基于人体热舒适性的南京旧城社区景观更新策略研究》
- 2024至2030年全数字式单道心电图机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4至2030年三文治胶带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法学专业大学生实习报告合集10篇
- 2024年中国油气井缓冲剂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小学语文人教一年级上册(统编)-富全学校语文教案丁代英
- 水库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 系统集成类项目施工组织计划方案
- 国家开放大学实验学院生活中的法律第三单元测验答案
- 诗朗诵社团活动记录
- 第3章 细胞命运的决定(章节课程)
- 《积极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
- 2014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模拟数学
- 《金融工程原理-无套利均衡分析》笔记01
- 论文岩棉用酚醛树脂体系
- 家具制造企业消防安全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