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时期进城务工青年生存现状与发展前景调查研究报告_第1页
转型时期进城务工青年生存现状与发展前景调查研究报告_第2页
转型时期进城务工青年生存现状与发展前景调查研究报告_第3页
转型时期进城务工青年生存现状与发展前景调查研究报告_第4页
转型时期进城务工青年生存现状与发展前景调查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转型时期进城务工青年生存现状与发展前景调查研究报告转型时期进城务工青年生存现状与发展前景调查研究报告化学与化工学院陈泽邦黄汉荣杨召令宋扬邓以双[摘要]:进城务工青年是指生于改革开放后的进城务工人员,现已成为城市建设发展的主力军之一。为更深入地调查进城务工青年的生存状况,实地了解进城务工青年所面临的困惑和难题,我们小组经过实地采访,调查问卷,以及上网和去图书馆查找资料,对此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分析进城务工青年的群体特征,生存现状,城镇居民的态度看法及现有的法律政策,得出进城务工青年在就业、子女就学,社会保障,融入城市,个人发展等方仍面临困难,必须采取措施切实维护进城务工青年的权益,构建和谐社会。[关键词]:进城务工青年生存状况社会保障个人发展一、 进城务工青年基本状况1.文化程度较第一代农民工有较大提升,但仍比较低,年龄普遍偏轻。据调查显示,在16~40岁进城务工青年中,16~30岁的占61.4%,31~40岁的占27.3%;其中男性青年占抽样总量的68.0%;在被调查的对象中,小学文化程度的4.1%;初中文化程度的65.2%;高中或中专学历23.7%;大专以上的7.0%。2.从业相对集中。进城务工青年就业以建筑业和服务业为主。调查显示,进城务工青年在建筑业从业的占33.1%;在制造业从业的占15.6%;在服务业从业的占42.9%。3.收入水平较低。调查显示,进城务工青年的收入普遍较低,月收入,600元以下的3.7%;601至1000元的16.4%;1001至1600元的35.7%;1601至元的33.1%,元以上的仅11.1%。4.注重学习技术,外出动机多样。进城务工青年多数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意识到必须学习实用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才能增强她们在社会上的竞争力,除了为改变生活方式和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外,学技术成为其外出务工的主要原因,希望有一技之长,以谋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第二代农民工在考虑赚钱的同时,更多是出于改变生活状态和追求城市生活方式的目的。5.渴望融入城市生活。调查中显示,进城务工青年中有高达63.6%的人希望能在城市落户,进城务工青年抱着发展的目的来到城市,希望经过进入城市打工离开穷苦的农村,变成真正的城里人,打开新的生活局面。她们在很大程度上不再把自己看成是农民,而是一个有可能融入城市的潜在城里人,因此进城务工者普遍有强烈的融入城市生活的意愿。6.生活方式更加多样化。进城务工青年生活方式不再像第一代农民工那样,业余生活丰富多彩,22.3%的选择阅读报刊杂志,27.0%的选择上网,42.7%的选择看电视,还有部分选择参加各种培训班。她们的朋友除了老乡之外,还有经过不同的渠道认识的年轻人,她们注重穿着时尚、得体。二、 进城务工青年面临的问题1.自身素质和组织化程度低。一方面,进城务工青年的文化水平低,她们绝大多数外出前不掌握必要的专业技能,往往只能从事体力劳动和技术简单的工作,在劳动力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没有竞争力,没有与用人单位讨价还价的资本。另一方面,由于大多数进城务工青年流动性大,因此难以形成稳定的组织关系,使得进城务工青年缺乏利益表示和权益维护的渠道和有效平台,而且多数进城务工青年维权意识淡薄、合同签定率低。调查显示,我区进城务工青年与企业间的劳动合同签订率仅为15.7%。2、拖欠工资、超时工作,权益保障亟待加强。由于进城务工青年法律意识淡薄,很少拿起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调查中发现进城务工青年工作时间偏长,同时,进城务工青年劳动保护条件、工作环境差。3、进城务工青年子女在城市就学困难。受户籍制度或是公立学校的容量有限的影响,农民工子女被排斥在公立学校的大门之外,然而由于一部分外来工就业稳定性逐渐增加,许多人开始在打工地点生儿育女或者把家乡的孩子接到身边抚养。但子女入学的种种坎坷和艰难却使她们及子女倍感歧视和痛苦。大量的私立小学、中学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然这些学校大都受资金困扰,办学条件极差,师资力量更是薄弱的惊人,但收费却昂贵的吓人。于是很大一部分民工子女不能入学,以至于她们整天只能嬉戏玩耍于城市的大街小巷,无所事事。4.社会保障制度失衡。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在中国几近于空白,对进城务工青年的结婚、生育、医疗等保障更是苍白无力,而且大量外出流动人员已成为近年收容、遣送的主要对象,其最大的损害就是使一些农村外出就业人员的公民自由权利和其它权利被剥夺。可怜的是大部分农民工法律意识淡薄,自我维护意识不强,往往自认倒霉,助长了收容、遣送人员的失范行为,其后果是不但损害了公民的合法权益,而且妨碍了城乡一体化进程,也加重了农民工对政府的信任危机,造成新的不稳定。5.由于体制上的障碍和观念上的歧视,其难以融入到城市之中。外来人口的增加必将占据大量的就业岗位,理所当然的会占用当地的就业岗位,增加当地居民的就业压力,因此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外来民工和当地居民争抢“饭碗”的局面,不利于进城务工人员与当地的融合。6.进城务工青年缺少指引和培训机会,个人发展受限。多数进城务工青年普遍没有适合自己的合理职业规划,没有什么长远打算。不愿意花时间去学习、提高发展自己,选择工作时也只看当前的工资是多是少,什么挣钱多就干什么。这就大大降低了自己的发展空间,扼杀了自己的潜在智慧和能力。从用工企业来说,也不愿意花气力来培训农民工。因为企业认为农民工流动性强,如果花钱培训她们,不一定有利可图。同时,为农民工提供适合其职业技能发展的培训机构,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数量少,收费高,培训力度得不到认可或缺少相关认证等缺陷,无法满足进城务工人员对自己发展的需要。三、对策与建议1.努力提高进城务工青年的整体素质。现阶段,知识水平低、素质有待提高、缺乏适合其长远发展的专业技能培训是制约进城务工青年生存状况改进的主要因素,因此我们必须根据当前状况,采取措施对进城务工青年进行合理引导,为其提供适合其职业技能发展的培训机构,提高其素质,引导其向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工人发展。2.加强组织与引导,维护就业公平。各有关部门应加强协调与沟通,制定和完善相关的就业政策,建立公正合理的劳动力市场秩序。引导和鼓励企业自主、合法使用民工,逐步使进城务工人员享受到与本地务工人员一致的服务,如公共卫生医疗服务、生活救济等等。3.建立健全法律法规,组建可操作性强的权益保护体系。进城务工青年在城市生活中均处于弱势地位,各种乱收费、克扣拖欠工资、劳动条件恶劣、职业病等现象均时常发生,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就应把进城务工青年纳入法律援助的重点范围,动员和鼓励更多的法律服务机构为她们提供义务法律咨询和服务。其次要加强农民工权益保护的立法工作,尽快建立起一个操作性强的劳动关系方面的法律保护体系,同时要强化劳动法律的执法和监察力度,建立各级政府法律援助体系。4.扩大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中国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很小,农民基本上没有列入保障的覆盖面中。农民工进入城市后,不能被纳入有效的社会保障制度之中,或被人为地排斥在国家规定的社会保障范围之外,这是她们普遍面临的权益问题。因此扩大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范围,突破户籍制度的限制,经过切实可行的措施,为广大进城务工青年提供必要的社会保障,促进社会文明的进步。5.高度重视进城务工青年自身及其子女教育,促进教育平等机会。高度重视进城务工青年自身及其子女教育,妥善解决这一问题将对社会的未来产生重要的影响。在对进城务工青年进行合理正确的职业引导的同时,应将进城劳动力子女教育纳入城市管理工作,进城劳动力子女有权利接受义务教育,她们以进入当地全日制公办中小学就读为主,负担的收费项目和标准应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不再收取借读费、赞助费及其它摊派费用,保证进城劳动力子女正常接受教育。政府还要将加大监管力度,提高工作效率,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由于成长环境、受教育程度的不同,使进城务工青年与第一代农民工群体之间在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取向、生活方式以及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着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