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故都的秋3_第1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故都的秋3_第2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故都的秋3_第3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故都的秋3_第4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故都的秋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故都的秋郁达夫背景资料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曾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1936年2月迁居福州。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在这两三年间,郁达夫的确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在杭州期间,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京,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作者简介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1913年留学日本,曾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十年异国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激发了爱国热诚。1922年回国,从事文艺创作活动,与郭沫若、成仿吾等组织了“创造社”,先后编辑《创造》季刊、《创造》月刊、《洪水》等刊物,曾在北京大学、武昌师范大学、中山大学任教。1930年参加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赴武汉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并到南洋参加新加坡华侨抗敌委员会、新加坡文化界战时工作团、文化界抗日联合会的工作,积极宣传抗日。后流亡到苏门答那,坚持抗日斗争。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他为革命烈士。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茫茫夜》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出版有《达夫全集》《郁达夫散文集》《达夫游记》《达夫日记》和《郁达夫选集》等。

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汉·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唐·张籍《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三国·曹丕《燕歌行》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膝王阁序》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唐·刘禹锡《秋词二首》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宋·范仲淹《苏幕遮》落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宋·辛弃疾《昭君怨》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唐.杜甫《登高》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唐.王维《山居秋暝》描写秋的句子字词识记潭柘寺一椽廿四混沌落蕊颓废点缀譬如zhèchuánniàndùnruǐtuízhuìpì故都的秋总起分写总结对北国之秋的感受对南国之秋的感受记叙议论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都市闲人胜日秋果对比南国北国之秋热爱痴迷故都之秋抒发神往眷恋之情流露忧思落寞之感情景交融景人合一

秋天的美,美在一份明澈。有的人眸子像秋,有的人风神像秋。代表秋天的枫树之美,并不仅在那经霜的素红;而更在那临风的飒爽。当叶子逐渐萧疏,秋林显出它们的秀逸。那是一份不需任何点缀的洒脱与不在意俗世繁华的孤傲。最动人的是秋林映着落日。那酡红如醉,衬托着天边加深的暮色晚风带着清澈的凉意,随着暮色浸染,那是一份十分艳丽的凄楚之美,让你想留一行感怀身世之泪,却有被那逐渐淡去的酡红所慑住,而情愿把奔放的情感凝结。曾有一位画家画过一副霜染枫林的《秋院》。高高的枫树,静静掩住一院幽寂,树后重门深掩,看不尽的寂寥,好像我曾生活其中,品尝过秋之清寂。而我仍想悄悄步入画里,闻讯那深掩的重门,看其中有多少灰尘,封存着多少生活的足迹。最耐人寻味的是秋日天宇的闲云。那么淡淡然、悠悠然,悄悄远离尘间,对俗世悲欢扰攘,不在有动于衷。秋天的风不带一点修饰,是最纯净的风。那么爽利的掠过园林,对萧萧落叶不必有所眷顾——季节就是季节,代谢就是代谢,生死就是生死,悲欢就是悲欢。无须参与,不必流连。秋水和风一样明澈。“点秋江,白鹭沙鸥”,就画出了这份明澈,没有什么可忧心,可紧张,可执着。“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秋就是如此的一尘不染。“闲云野鹤”是秋的题目,只有秋日明净的天宇间,那一抹白云,当的起一个闲字。野鹤的美,淡如秋水,远如秋山,无法捉摸那一份飘洒,当的起一个逸字。闲与逸正是秋的本色。也有某些人,具有这分秋之美。也必须是这样的人,才会有这样的美,这样的美来自内在,他拥有一切,却并不想拥有任何。那是有极深的认识与感悟所形成的明澈与洒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