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运城市博海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生物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山西省运城市博海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生物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山西省运城市博海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生物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山西省运城市博海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生物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山西省运城市博海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生物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省运城市博海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生物联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通过实验研究温度对

a、b、c

三种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c酶的最适温度为36℃左右B.若溶液的pH升高,则曲线b的顶点也上移C.该图反映了实验的两个自变量,一个因变量D.与无酶相比,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体现出酶的高效性参考答案:C【考点】酶的特性.【专题】坐标曲线图;酶在代谢中的作用.【分析】分析曲线图:图示表示不同温度对a、b、c三种酶活性的影响,对于a酶,其最适温度约为35℃,在35℃之前,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逐渐升高;超过35℃,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逐渐降低.对于b酶,其最适温度约为30℃,在30℃之前,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逐渐升高;超过30℃,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逐渐降低.对于c酶,其最适温度大于40℃,且在40℃之前,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逐渐升高.【解答】解:A、据图无法判断c酶的最适温度,A错误;

B、根据曲线图无法判断pH升高后曲线b的顶点是否会上移,若该实验是在最适pH下进行的,则pH升高后曲线b的顶点会下移,B错误;

C、该实验有两个自变量(温度和酶的种类),一个因变量(酶的活性),C正确;

D、酶和无机催化剂均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只是酶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体现出酶的高效性,D错误.

故选:C.【点评】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要求考生掌握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及相关曲线,尤其是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曲线图的分析,要求考生能准确判断不同温度对三种酶大小的影响,能根据图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理解层次的考查.2.下列关于种群的正确叙述是

①内蒙古草原上全部的牛是一个种群②种群内的雌雄个体间可以相互交配完成生殖过程③在种群内常因争夺食物而发生竞争④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⑤性别比例也可影响种群密度⑥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⑦迁出率和迁入率是决定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A.①③⑤⑥

B.②③⑤⑥⑦

C.②⑤⑥⑦

D.②④⑤⑥⑦参考答案:D3.下列关于叶绿体和线粒体比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叶绿体中可发生CO2→C3→C6H12O6,在线粒体中则会发生C6H12O6→C3→CO2

B.ATP和[H]在叶绿体中随水的分解而产生,在线粒体中随水的生成而产生

C.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发生在叶绿体中,化学能转变成光能发生在线粒体中

D.都具有较大膜面积和复杂的酶系统,有利于新陈代谢高效而有序地进行参考答案:D4.人类白化病和苯丙酮尿症是由于代谢异常引起的疾病,下图表示在人体代谢中产生这两类疾病的过程。由图不能得出的结论是①基因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来控制生物的性状②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性状③一个基因只能控制一种性状④一个性状可以由多个基因控制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参考答案:D5.以下哪种成分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A.抗原

B.溶菌酶

C.抗体

D.淋巴因子参考答案:A抗原是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故选A6.如图示意神经细胞中Na+、K+的跨膜运输,以此说明神经细胞和细胞周围的液体之间存在有离子差异(图中管道陡度示意离子浓度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神经细胞对Na+、K+的吸收无选择性B.图中表示扩散过程的有②、③过程C.细胞膜内外Na+、K+因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D.膜内外出现Na+、K+两个相反的浓度梯度,K+浓度膜外高,Na+浓度膜内高参考答案:图中①④顺浓度梯度运输,②③逆浓度梯度运输

C7.(06全国卷Ⅱ)已知病毒的核酸有双链DNA、单链DNA、双链RNA和单链RNA四种类型。现发现了一种新病毒,要确定其核酸属于上述哪一种类型,应该

A.分析碱基类型,确定碱基比率

B.分析碱基类型,分析核糖类型

C.分析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分析碱基类型

D.分析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分析核糖类型参考答案: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遗传与变异之遗传物质的结构和特点。DNA和RNA的组成中五碳糖不同,碱基种类不同,双链结构的都符合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数量特点应为A=T(U),C=G。8.如下实验装置可用于探究酵母菌所进行的呼吸作用类型,溶液用清水与用NaOH溶液可形成对照,下列实验变量、实验结果、与结论对应正确的一组是:(1)清水

(2)NaOH溶液

(3)液滴左移(4)液滴右移

(5)液滴不移动

(6)只进行有氧呼吸(7)只进行无氧呼吸

(8)同时进行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A.(1)(5)(7)

B.(1)(3)(7)

C.(2)(5)(8)

D.(2)(3)(8)参考答案:答案:D9.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中心体是动物细胞特有的结构B.无叶绿体的生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C.高尔基体可以对蛋白质进行合成、加工和转运D.酒精进入细胞的方式与神经元释放递质的方式不同参考答案:D10.大型肉食性动物对低营养级肉食性动物与植食性动物有捕食和驱赶作用。这一建立在“威慑”与“恐惧”基础上的种间关系会对群落或生态系统产生影响,此方面的研究属于“恐惧生态学”范畴。回答下列问题:(1)当某种大型肉食性动物迁入到一个新的生态系统时,原有食物链的营养级有可能增加,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营养级数量一般不会太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果将顶级肉食性动物引入食物网只有三个营养级的某生态系统中,使得甲、乙两种植食性动物间的竞争结果发生了反转,即该生态系统中甲的数量优势地位丧失。假定该反转不是由于顶级肉食性动物的直接捕食造成的,那么根据上述“恐惧生态学”知识推测,甲的数量优势地位丧失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3)若某种大型肉食性动物在某地区的森林中重新出现,会减轻该地区野猪对农作物的破坏程度。根据上述“恐俱生态学”知识推测,产生这一结果的可能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参考答案:

(1).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过程中大部分都损失了,传递到下一营养级的能量较少

(2).甲对顶级肉食性动物的恐惧程度比乙高,顶级肉食性动物引入后甲逃离该生态系统的数量比乙多

(3).大型肉食性动物捕食野猪;野猪因恐惧减少了采食。【分析】大型肉食性动物对低营养级肉食性动物与植食性动物的捕食和驱赶,会对群落或生态系统产生影响,据此,以这一建立在“威慑”与“恐惧”基础上的种间关系(捕食和驱赶)为切入点并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建立联系,结合题意,对相应问题进行解答。【详解】(1)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是流入一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能量在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过程中,各个营养级的生物都会通过自身的呼吸作用而消耗一部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余下的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中,也有一部分随着残枝败叶或遗体残骸等被分解者分解释放出来而不能输入到下一营养级,即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大部分损失了,传递到下一营养级的能量较少,因此食物链中的营养级数量一般不会太多。(2)依题意可知:顶级肉食性动物的引入,使得甲、乙两种植食性动物间的竞争结果发生了反转(甲的数量优势地位丧失),而该反转不是由于顶级肉食性动物的直接捕食造成的,进而推知,甲的数量优势地位丧失的可能原因是:顶级肉食性动物对甲、乙的驱赶作用而引起的甲、乙的“恐惧”程度不同,甲对顶级肉食性动物的“恐惧”程度比乙高,顶级肉食性动物引入后甲逃离该生态系统的数量比乙多。(3)某种大型肉食性动物在某地区的森林中重新出现,会减轻该地区野猪对农作物的破坏程度,由题意中“恐惧生态学”的知识可推知,其可能的原因有:一是该种大型肉食性动物对野猪的直接捕食而导致野猪的个体数减少,二是野猪因“恐惧”减少了采食。【点睛】本题的难点在于对(2)(3)的解答。解题的关键是准确把握题意中“恐惧生态学”知识的内涵,抓住“捕食和驱赶”这一关键信息,并结合题意分析大型肉食性动物对相应的低营养级动物种群数量的影响。11.1.下列关于高等动植物连续分裂细胞的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蛋白质合成抑制剂处理G1期细胞,不影响其进入S期

B.S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已增加一倍

C.G2其细胞的细胞核DNA含量已增加一倍

D.用秋水仙素处理细胞群体,M期细胞的比例会减少

参考答案:C12.子代不同于亲代的性状,主要来自基因重组,下列图解中哪些过程可以发生基因重组(

A.①②④⑤

B.④⑤

C.③⑥

D.①②③④⑤⑥参考答案:B13.如图表示一个酶促反应,则A、B、C最可能代表的物质依次是()A.蛋白酶、蛋白质、多肽

B.淀粉酶、淀粉、麦芽糖C.麦芽糖酶、麦芽糖、葡萄糖

D.脂肪酶、脂肪、甘油和脂肪酸参考答案:B考点:酶促反应的原理.版权所有分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有机物,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远远高于无机催化剂)、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的进行)、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在最适条件下,酶的催化活性是最高的,低温可以抑制酶的活性,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可以逐渐恢复,高温、过酸、过碱可以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使酶永久性的失活),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多肽与示意图C不符,C表示的是二肽,A错误;B、麦芽糖表示的是二糖,淀粉是多糖,符合示意图的内容,B正确;C、葡萄糖是单糖,不符合,C错误;D、甘油和脂肪酸结构不同,不符合示意图C的内容,D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酶的概念以及酶的特性,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14.下列有关实验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提取细胞核DNA常用鸡血细胞作实验材料;②调查某植物种群密度常在该植物分布密集的区域取样;③调查人类色盲遗传病常在患者家系调查并计算发病率;④孟德尔的杂交实验将母本去雄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自花传粉;⑤探索温度对淀粉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不能用斐林试剂代替碘液;⑥用于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的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同样可用来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A.①④⑤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①②③参考答案:答案:A15.下列有关植物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长素是由达尔文通过胚芽鞘向光性实验发现的B.向光性是由向光侧和背光侧生长素合成速率不同引起的C.利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未受粉番茄雌蕊培育无子番茄新品种D.用不同浓度生长素处理同种植物插条可能获得相似实验结果参考答案:D【分析】植物生长素是由具分裂和增大活性的细胞区产生的调控植物生长方向的激素。其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主要作用是使植物细胞壁松弛,从而使细胞增长,尤其能刺激茎内细胞纵向生长并抑制根内细胞横向生长的一类激素。【详解】达尔文的实验中发现了胚芽鞘的向光性,并且判断苗尖端为感光部位,只是推测出了某种物质从苗尖端运输到了下方,没有发现生长素,A选项错误;向光性是由于光照引起生长素横向运输从而使得向光侧和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不同引起的,生长素的合成部位在苗尖端,B选项错误;利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未受粉番茄雌蕊培育无子番茄,该性状是不可遗传的,番茄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因此不能算新品种,C选项错误;因为生长素具有两重性,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升高,对植物某部位的作用为先促进生长后抑制生长,因此不同浓度生长素处理同种植物插条可能获得相似实验结果,D选项正确。16.在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中都会产生[H],下图是[H]随化合物在生物体内的转移过程。下列对其分析错误的是()

A.[H]经①→②转移到葡萄糖,发生能量的转化

B.[H]经②→①转移到水中,此过程需要氧气参与

C.[H]经②→④过程一般在缺氧条件下才能进行

D.②→①产生的[H]和①→②产生的[H]都来自水参考答案:D17.糖蛋白普遍存在于细胞膜上,如果将细胞培养在含药物X的培养基中,发现细胞无法制造糖蛋白的糖侧链,则此药物可能作用于A.核糖体

B.内质网

C.高尔基体

D.细胞膜参考答案:B18.(原创,中档)果蝇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现将纯种灰身果蝇与黑身果蝇杂交,产生的F1代再自交产生F2代,将F2代中所有黑身果蝇除去,让灰身果蝇自由交配,产生F3代。问F3代中基因型为Bb果蝇的比例是A.1/9

B.4/9

C.1/3

D.1/2参考答案:B根据基因分离定律,F1的基因型为Bb,进行自交得到的F2的基因型为BB∶Bb∶bb=1∶2∶1。去掉黑身果蝇后,F2的基因型为BB∶Bb=1∶2。由此可得,B的基因频率为2/3,b的基因频率为1/3,F2自交得到F3,F3代中BB∶Bb∶bb=4∶4∶1,故答案为B。【考点】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应用19.下图为人体的体液免疫图解,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细胞①~⑤均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B.抗原可以直接作用于细胞⑤和④C.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主要侵入细胞②,使其大量死亡D.阶段Ⅳ、V为体液免疫的效应阶段参考答案:C2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DNA与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

B.一个tRNA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C.T2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

D.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中的DNA上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DNA元素组成为CHONP,ATP也是CHONP,A正确。一个tRNA一端三个碱基能够识别密码子,为反密码子,只能识别一种密码子,B正确。T2噬菌体的核酸为DNA,由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C正确。细菌为原核生物,无线粒体,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质粒,D错。21.将某植物(其叶片如图一所示)放置在黑暗中两天后,根据图二所示处理其中一块叶片,然后将整株植物置于阳光下4小时,取该叶片经酒精脱色处理后,滴加碘液显色,下列有关对该实验结果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图一正常叶片示意图

图二实验装置图A.Y和木塞夹着的叶片部分的对照实验能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光B.W和X两部分的对照实验能够证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素C.X和Y两部分的对照实验能证明光合作用需要水D.该实验后的结果显示出X为蓝色、Y为棕黄色参考答案:【知识点】C5

光能在叶绿体中的转换及光合作用【答案解析】D解析:碱石灰可以吸收水分与可以吸收瓶中的CO2,Y和木塞夹着的叶片部分及X和Y部分的对照都不只是一个自变量,不能得出结论;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不是叶绿素。【思路点拨】明确碱石灰的作用是关键,再根据实验设计的原则进行分析。22.某哺乳动物的体色由基因A(黑色)和a(白色)控制,基因A和a位于性染色体上。现有两基因型均为Aa的雄性和雌性动物、一基因型为aa的雌性动物和一基因型未知的黑色雄性动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让两基因型均为Aa的雄性和雌性动物杂交,若后代出现了白色雌性个体,说明亲本雄性动物的a基因在Y染色体上B.让基因型未知的黑色雄性动物与基因型为aa的雌性动物杂交,若后代出现了白色雌性个体,说明亲本雄性动物的A基因在Y染色体上C.选择基因型为Aa的雄性动物与基因型为aa的雌性动物杂交,若后代出现了黑色雌性个体,说明亲本雄性动物的A基因在Y染色体上D.让两基因型均为Aa的雄性和雌性动物杂交,若后代出现了黑色雄性个体,说明亲本雄性动物的A基因在X染色体上参考答案:B【详解】如果雄性动物的基因型是XAYa,与基因型为XaXa的雌性动物杂交,则子代雌性个体全是黑色,雄性个体全是白色。如果雄性动物的基因型是XaYA,与基因型为XaXa的雌性动物杂交,则雌性个体全是白色,雄性个体全是黑色。因此,让两基因型均为Aa的雄性和雌性动物杂交,若后代出现了白色雌性个体,说明亲本雄性动物的A基因在Y染色体上,A项错误;根据A项分析可知,B项正确;同理,选择基因型为Aa的雄性动物与基因型为aa的雌性动物杂交,若后代出现了黑色雌性个体,说明亲本雄性动物的A基因在X染色体上,故C项错误;假设亲本雄性动物的A基因在X染色体上,则基因型为XAYa的雄性动物和基因型为XAXa的雌雄动物杂交,后代可出现黑身雄性个体(XAYa)。假设亲本雄性动物的A基因在Y染色体上,则基因型为XaYA的雄性动物和基因型为XAXa的雌雄动物杂交,后代也可出现黑身雄性个体(XaYA)。故让两基因型均为Aa的雄性和雌性动物杂交,若后代出现了黑色雄性个体,不能说明亲本雄性动物的A基因在X染色体上,D项错误。【点睛】分析题干信息明确基因在性染色体上的位置并写出雄性杂合子的基因型是解题的突破口,解题时要分情况逐一写出遗传图解然后进行判断。由题意知,基因A和a位于性染色体X或Y上,雄性个体的基因型可以为Aa,因此A和a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雄性动物杂合子的基因型可能是XAYa或XaYA。23.如图表示血液中某物质含量的变化,如果AB段为组织处毛细血管,CD段为肺部的毛细血管,图中曲线表示的物质是

A.氧气

B.二氧化碳

C.葡萄糖

D.尿素参考答案:A人体肺部的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氧气扩散到肺毛细血管内,肺毛细血管内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血液中的氧气变多,二氧化碳变少,也就是CD段;人体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血液里的氧气扩散到组织细胞,组织细胞里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血液,血液中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增多,也就是AB段,A正确、B错误;细胞进行生理活动要消耗能量,分解葡萄糖产生能量,因此不管是在组织处还是在肺部的细胞,葡萄糖的量应减少,C错误;细胞进行生理活动要产生二氧化碳、尿素等废物,因此不管是在组织处还是在肺部的细胞,尿素的量应增加,D错误。【考点定位】血液中的物质含量变化【名师点睛】(1)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当空气中的氧气进入肺泡时,肺泡内的氧气比血液中的多,故氧气由肺泡进入血液;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比肺泡中的多,故二氧化碳由血液进入肺泡。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后,肺泡中的二氧化碳通过呼气排到体外,进入血液的氧气随着血液循环不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里被利用。(2)组织细胞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组织里的气体交换)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两个过程。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同样遵循气体扩散原理,也是通过扩散作用实现的,由于组织细胞里氧气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因此,动脉血流经各组织处的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氧气与血红蛋白分离,再扩散到组织细胞里,同时,组织细胞里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血液中。经过这样的气体交换,流经组织的动脉血就变成了含氧气较少的静脉血。24.为探究二氧化硅粒径对叶绿素提取量的影响,某生物小组以新鲜菠菜叶为材料进行相关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目”表示颗粒大小的单位,且目数越大粒径越小)二氧化硅粒径/目2050100200每克叶中叶绿素的提取量0.6110.6990.5930.592

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A.叶绿素的提取原理是叶绿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B.实验中二氧化硅的作用是有助于菠菜叶研磨得充分C.依据实验结果,用50目的二氧化硅有利于叶绿素的提取D.为防止研磨过程中色素被破坏,在研磨前应加入碳酸钙参考答案:A叶绿素的提取原理是叶绿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叶绿素的分离原理是叶绿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A项错误;实验中二氧化硅的作用是增加杵棒与研钵间的摩擦力,破坏细胞结构,有助于菠菜叶研磨得充分,B项正确;表中信息显示:用50目的二氧化硅,每克叶中叶绿素的提取量最大,因此用50目的二氧化硅有助于叶绿素的提取,C项正确;碳酸钙可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D项正确。25.甲硫酸乙酯(EMS)能使鸟嘌呤变成7-乙基鸟嘌呤,后者不与胞嘧啶配对而与胸腺嘧啶配对。为获得更多的水稻变异类型,育种专家用适宜浓度的EMS溶液浸泡种子后再进行大田种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使用EMS浸泡种子可以提高染色体变异的频率B.EMS的处理可使DNA序列中的G﹣C转换成A﹣TC.获得的变异植株细胞核DNA中嘌呤含量高于嘧啶D.EMS处理决定了水稻的进化方向参考答案:B根据题意可知,使用EMS浸泡种子可以使鸟嘌呤变成7-G,属于基因突变,不属于染色体变异,A错误;EMS能使鸟嘌呤与胸腺嘧啶配对,在DNA复制后可以实现碱基对的替换,在第二代DNA中就实现了将G—C置换成了A—T,B正确;EMS的处理可使DNA序列中G-C转换成A-T,但仍然是嘧啶与嘌呤配对,所以变异植株细胞核DNA中的嘌呤数和嘧啶数仍是相等的,C错误;水稻的进化方向与自然选择的方向相同,与EMS处理造成的是基因突变方向没有必然联系,D错误。26.如图为某同学建构的某种动物精原细胞的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变化模型图,其中建构正确的是()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参考答案:C【考点】61:细胞的减数分裂.【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解答】解:①中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①正确;②中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②正确;③中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③正确;④中含有同源染色体,但同源染色体移向同一极,不存在该种情况,④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结合某同学建构的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变化模型图,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的特点,能准确判断图中情况是否存在及所代表的时期,再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答案.

27.下列有关免疫调节的表述,错误的是()A.T细胞在体液免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B.淋巴因子能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但不能消灭抗原C.吞噬细胞可以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D.免疫活性物质只能由相应的免疫细胞产生参考答案:D【考点】E4: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1、体液免疫中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T细胞识别和呈递抗原,并产生淋巴因子,促使B细胞增殖分化;细胞免疫中T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2、吞噬细胞既可以在非特异免疫中发挥作用﹣﹣直接吞噬消灭各种病原微生物,又可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吞噬处理抗原,吞噬抗原﹣抗体的结合物.3、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其具体过程如下:【解答】解:A、T细胞在体液免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A正确;B、淋巴因子能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但不能消灭抗原,B正确;C、吞噬细胞可以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C正确;D、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或其它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免疫活性物质由免疫细胞形成,如淋巴因子和抗体,或其他细胞产生,如唾液腺细胞分泌溶菌酶,D错误.故选:D.28.下列育种所采用的生物技术或原理依次是

美国科学家将生长激素基因注入小白鼠的受精卵中,得到了体型巨大的“超级小鼠”;对胰岛素的改造;荷兰科学家将人乳高铁蛋白基因移植到牛体内,牛产出含高铁蛋白的牛奶;遨游过太空的青椒种子培育的“太空椒”比正常青椒大一倍①基因工程②蛋白质工程③诱变育种④杂交育种

A.②③②④

B.①①②③

C.①②①③

D.①②①④参考答案:C29.如图是某动物细胞某一分裂时期示意图。据图推断正确的是A.核糖体只含有C、H、O、N四种元素

B.此时细胞中有四个中心粒C.该图反映细胞进行基因重组D.该细胞的子细胞可能是极体参考答案:B30.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单体的形成和出现分别发生于下列哪个时期

A.产生于间期,出现于前期

B.产生于前期,出现于前期和中期

C.产生于间期,出现于前期和中期

D.产生于后期,出现于中期和后期参考答案:C31.右图表示动物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部分过程,图中字母代表激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A、B、C分别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B.在寒冷环境中,血液中含量会增加的激素有A、B、CC.D代表的激素能降低血糖浓度D.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通过导管进入血液循环后再到达作用部位参考答案:B32.下列有关内环境和稳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血浆中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淋巴和组织液B.人体内环境pH、渗透压等保持相对稳定是细胞正常代谢所必需的C.个体稳态的实现是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等共同调节的结果D.葡萄糖、胰岛素、淋巴因子和胰蛋白酶都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成分参考答案:D33.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侵入了人体深部的组织细胞并大量繁殖,下列关于该菌的细胞呼吸类型和消灭该菌首先要通过的免疫途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氧呼吸和体液免疫

B.有氧呼吸和细胞免疫C.无氧呼吸和体液免疫

D.无氧呼吸和细胞免疫参考答案:D34.下列属于种间竞争实例的是

A.蚂蚁取食蚜虫分泌的蜜露

B.以叶为食的菜粉蝶幼虫与蜜蜂在同一株油菜上采食

C.细菌与其体内的噬菌体均利用培养基中的氨基酸

D.某培养瓶中生活的两种绿藻,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数量减少参考答案:D35.下图表示在不同条件下,酶催化反应的速率(或生成物)变化,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①中虚线表示酶量增加一倍时,底物浓度和反应速率的关系B.图②中虚线表示增加酶浓度,其他条件不变时,生成物量的变化示意曲线C.若图②中的实线表示Fe3+的催化效率,则虚线可表示过氧化氢酶催化效率D.图③不能表示在反应开始后的一段时间内,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参考答案:D36.某品牌纯牛奶检出黄曲霉毒索超标140%。研究发现,黄曲霉毒索会导致p53基因(阻止细胞不正常增殖的基因)失去正常功能,导致肝癌的发生。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p53基因属仅存在于肝癌细胞中,B.一般情况下,一个细胞中至少5-6个基因突变,才能表现出癌细胞所有特征C.对于肝癌晚期的病人,目前还缺少有效的治疗手段D.细胞在癌变的过程中,甲胎蛋白含量可能增加参考答案:A【分析】1、细胞癌变原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

①原癌基因是细胞内与细胞增殖相关的基因,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过程。

②抑癌基因也称为抗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增殖。

2、致癌因子: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病毒致癌因子。【详解】p53基因是阻止细胞不正常增殖的基因,因此该基因为抑癌基因,存在于所有细胞中,A错误;癌症的发生并不是单一基因突变的结果,一般情况下,一个细胞中至少5-6个基因突变,才能表现出癌细胞所有特征,B正确;目前还缺少有效的治疗手段,C正确;细胞在癌变的过程中,甲胎蛋白含量可能增加,D正确。故选A。37.右图曲线b表示在最适温度、最适pH条件下,反应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增大pH,重复该实验,A、B点位置都不变B.酶量增加后,图示反应速率可用曲线a表示C.反应物浓度是限制曲线AB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D.B点后,升高温度,酶活性增加,曲线将呈现c所示变化参考答案:C38.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是否可以稳定维持和表达其遗传特性,只有通过鉴定和检测才能知道。下列属于目的基因鉴定和检测的是(

①检测受体细胞是否有目的基因

②检测受体细胞是否有致病基因

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mRNA

④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蛋白质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参考答案:C39.参考答案:B解析:本题以实验为考察背景考查光合作用的结构及原理,是高考考查的重点。①②对照可以看到单一变量是绿色植物,可以验证O2是否由绿色植物释放。①③对照,有两个变量--光照和绿色植物,不符合设计实验的单一变量。①和④直接更不符合设计实验的实验要求。②③对照可以验证绿色开花植物产生O2需要光,②④对照也是两个变量。

错题分析:本题出错的主要原因是没搞明白设计实验的单一变量问题。

40.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分化、衰老、凋亡与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分裂能力随细胞分化程度的提高而减弱B.细胞凋亡只发生于胚胎发育过程中C.衰老细胞的细胞核体积增大D.癌细胞粘连蛋白减少参考答案:B【分析】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2、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能维持组织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3、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1)无限增殖;(2)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3)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易转移。【详解】A、细胞分裂能力随细胞分化程度的提高而减弱,A正确;B、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B错误;C、衰老细胞的细胞核体积增大,C正确;D、细胞癌变后,细胞膜上的粘连蛋白减少,细胞间黏着性降低,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分化、细胞癌变、细胞衰老、细胞凋亡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分化的概念,掌握细胞分化的实质;识记衰老细胞和癌细胞的主要特征;识记细胞凋亡的概念及意义,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41.有一批开白花的植物,在栽培过程中发现有一株开了紫花,科学工作者把这株开紫花的植株的种子收集起来,第二年种下去,让其自交(或相互传粉),结果在后代中,有126株开紫花,46株开白花。(1)假定控制花色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则紫花的性状为________性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