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1机械运动题型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小翰同学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记录的四次测量数据分别是17.82cm、17.83cm、17.28cm、17.81cm。四次测量数据中错误的数据是_________cm,小翰同学测得的铅笔的长度最后记录应是_________cm。【答案】
17.28
17.82【详解】[1][2]根据4个测量数据发现,数据17.28cm的准确值为17.2cm,其他三次记录的准确值为17.8cm,准确值不同,所以测量数据17.28cm是错误的,物体的长度为2.如图所示,圆形物体的直径________cm,如图所示,停表的读数为_______s。【答案】
1.20
104.0【详解】[1]左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左边三角板的直角边与2.00cm对齐,右边的三角板的直角边与3.20cm对齐,则圆形物体的直径为d=3.20cm-2.00cm=1.20cm[2]机械停表的大表盘上的指针转一圈是30s,分度值为0.1s,小表盘的指针转一圈是30min,分度值0.5min,图中小表盘的指针在1min到2min之间,偏向2min,大表盘指针正对44.0s,因此读数为t=1×60s+44.0s=104.0s3.如图所示,所测物体长度为_____cm;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等可以_____(选填“消除”或“减小”)误差。【答案】
2.77
减小【详解】[1]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4.00cm对齐,右侧与6.77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6.77cm-4.00cm=2.77cm[2]误差不能消除,只能减小,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都可以减小误差。4.学完测量知识后,炎炎进行读数练习。炎炎读出图甲中木块长度是4.00cm,可知他是利用了___________(填“A”或“B”)刻度尺读数;如图乙所示是炎炎用停表记录自己绕操场慢跑一圈的时间,此时停表示数为___________s。【答案】
B
187.5【详解】[1]由图甲可知,A刻度尺,1cm之间有2个小格,其分度值为;B刻度尺,1cm之间有10个小格,其分度值为,使用B刻度尺分度值较小,用B刻度尺测量较准确,B刻度尺读数是以cm做单位要读到小数点后两位,即木块长度是,所以炎炎利用了B刻度尺读数。[2]停表小表盘的分度值是,指针在“3”和“4”之间读作,指针未超过中线,靠近“3”;大表盘的分度值是,而大表盘指针在,因此停表读数为5.测量在物理实验过程中非常重要,只有正确测量才能得到准确的实验数据。在测量一块金属块的长度时,某次的测量情况如图甲所示___________cm。图乙用秒表所测得的时间为___________s。【答案】
3.20
110【详解】[1]图甲中,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金属块的长度[2]图乙中,秒表所测得的时间为1min50s,即110s。6.图甲中的物块长度为_____cm,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如图乙所示,停表的读数为_____s。【答案】
2.90
0.1cm
338.5【详解】[1][2]图甲中用刻度尺测量物块的长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cm,该被测物块的长度为4.90cm﹣2.00cm=2.90cm[2]图乙中停表的小圈指针指在5与6之间并偏向6,因此小圈读数为5分,大圈指针指在38.5秒位置,因此停表读数为5分38.5秒,合为338.5秒。7.小明用A、B两把尺测物体的长度,如图甲应该选择________尺的读数作为测量结果,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cm。小明用秒表测量时间,如图乙所示时间为________s。【答案】
B
3.30
200【详解】[1]由图甲可知,A刻度尺的分度值是5mm,B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使用B刻度尺测量更准确,则应该选择B刻度尺的读数作为测量结果。[2]物体左侧与B刻度尺的0刻度对齐,右侧与3.30cm对齐,故物体的长度为3.30cm。[3]图乙中,秒表小盘的分度值是0.5min,指针在3min和4min之间,没有偏过中线,读作3min;大盘的分度值是1s,而大盘指针在20s,因此秒表读数为3min20s,即200s。题型二:运动的描述1.今年,我国多地小麦喜获丰收,大量采用联合收割机抢收小麦。在收割过程中(如图),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行驶;拖拉机装满麦穗后,驶离联合收割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收割过程,联合收割机相对于拖拉机是静止的B.收割过程,联合收割机相对于拖拉机是运动的C.驶离过程,拖拉机相对于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D.驶离过程,拖拉机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答案】A【详解】AB.收割过程,由于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彼此相对静止。以拖拉机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以联合收割机为参照物,拖拉机是静止的,故A正确,B错误;C.驶离过程,以联合收割机为参照物,拖拉机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了改变,因此拖拉机相对于联合收割机是运动的,故C错误;D.驶离过程,以地面为参照物,由于拖拉机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了改变,因此拖拉机是运动的,故D错误。故选A。2.李白的七言绝句《早发白帝城》中有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诗句中描述的“轻舟”是运动的,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轻舟 B.山峰 C.船夫 D.船舱【答案】B【详解】研究对象是“轻舟”,选择“山峰”做参照物,轻舟是运动的,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3.我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通过一次任务完成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三大目标,标志着我国在行星探测领域跨入了世界先进行列。天问一号在环绕火星运行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天问一号相对火星做匀速直线运动B.天问一号相对火星处于静止状态C.天问一号通过声波将信息传回地球D.天问一号通过电磁波将信息传回地球【答案】D【详解】A.天问一号在环绕火星运行过程中,是在做曲线运动,故A错误;B.天问一号在环绕火星运行过程中,以火星为参照物,天问一号的位置发生变化,所以相对火星处于运动状态,故B错误;CD.声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而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且传播速度快,所以天问一号通过电磁波将信息传回地球,故C错误,D正确。故选D。题型三:速度的计算1.如图是某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做直线运动的s-t图像,以下结论正确的是()A.物体在0~2s内做变速运动B.物体在2~4s内运动速度是5m/sC.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的速度相等D.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是2.5m/s【答案】D【详解】A.由题图可知,在0~2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与运动时间成正比,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B.在2~4s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根据可得,其速度为零。故B错误;C.物体在前2s内运动的路程为5m,后2s内运动的路程为s2=15m-5m=10m即在相等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不相等,则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的速度不相等,故C错误;D.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为故D正确。故选D。2.甲、乙两人进行100m赛跑,结果甲比乙超前10m到达终点。如果让甲从原起跑线往后退10m起跑,乙仍从原起跑线起跑,两人都保持原来的速度重新比赛,则比赛结果是()A.同时到 B.甲先到 C.乙先到 D.不能确定【答案】B【详解】设甲用的时间为t,则速度为乙的速度为第2次比赛时因为速度不变,所以甲用的时间乙用的时间为因为即因此还是甲先到达终点,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3.甲、乙两小车沿同一直线相向而行,其s-t图像如图(a)、(b)所示。当甲经过P点时,乙刚好经过Q点,再过3秒,甲、乙两车相距4米,则P、Q两点间的距离()A.可能为8米 B.可能为12米C.一定为16米 D.一定为20米【答案】B【详解】甲、乙两小车沿同一直线相向而行,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经过3s,甲乙通过的路程分别为s甲=6m,s乙=10m。A.如果P、Q两点间的距离为8m,经过3s,甲车和P点的距离是6m,乙车经过P点,乙和P点的距离是10m-8m=2m甲、乙两车相距6m+2m=8m故A不符合题意;B.如果P、Q两点间的距离为12m,经过3s,甲车和P点的距离是6m,乙车和P点的距离是12m-10m=2m甲、乙两车相距6m-2m=4m故B符合题意;C.如果P、Q两点间的距离为16m,经过3s,甲车和P点的距离是6m,乙车和P点的距离是16m-10m=6m乙两车相距6m-6m=0m故C不符合题意;D.如果P、Q两点间的距离为20m,经过3s,甲车和P点的距离是6m,乙车和P点的距离是20m-10m=10m乙两车相距10m-6m=4m由选项B可知,P、Q两点间的距离可能是12m,不一定是20m,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4.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物体在6s内运动的路程为15m B.物体在前2s内和最后2s内的速度相等C.物体在2~4s内处于静止状态 D.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为2.5m/s【答案】B【详解】A.由图中可知,物体在6s内运动的路程为15m,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由图中可知,物体在前2内运动的路程为s1=5m,物体在最后2s内运动的路程为s2=15m-5m=10m因s1<s2,故由可知,物体在前2s内的速度小于最后2s内的速度,故B错误,符合题意;C.由图中可知,物体在2~4s内的运动路程不变,故可知物体在2~4s内处于静止状态,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由图中可知,物体在6s内通过的路程为s=15m,故由可得,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为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8.小红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远足活动,全程6km。她行走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6km/h,行走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4km/h,则她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A.4km/h B.4.8km/h C.5km/h D.6km/h【答案】B【详解】她行走前一半路程的时间行走后一半路程的时间她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5.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过程,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说法正确的是()A.前300米内甲车运动的时间大于乙车运动的时间B.甲车运动的速度为20米每秒C.乙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D.甲、乙两车在20秒内的平均速度相同【答案】B【详解】A.甲行驶300mi需要15s,乙行驶300m,也需要15s,故前300米内甲车运动的时间相同,故A错误;B.甲车运动的速度为故B正确;C.乙车相同的时间内行驶的路程不同,故乙车并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D.乙两车在20秒内的平均速度为故D错误。故选B。6.在某校举办的机器人模拟救援比赛中,甲、乙两机器人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直线匀速运动到10m远的目的地,它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速度大小为4m/s B.乙的速度大小为2m/sC.甲的运动时间比乙多1s D.甲的运动时间比乙少2s【答案】B【详解】A.甲运动10m用了4s,速度为故A错误;B.乙运动10m用了5s,速度为故B正确;CD.甲用了4s,乙用了5s,故甲的运动时间比乙少了1s,故CD错误。故选B。11.甲、乙两辆车同时在同一平直道路上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经过8秒两车相距40米。若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甲、v乙,则它们()A.以乙为参照物,甲是静止的B.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C.可能从同一地点出发,且v甲=10米/秒D.一定从同一地点出发,且v乙=5米/秒【答案】C【详解】由图,甲的速度乙的速度A.因为甲、乙两辆车速度不相等,故以乙为参照物,甲与乙的位置发生变化,所以甲是运动的,故A不符合题意;B.因为甲、乙两辆车同时在同一平直道路上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且v甲>v乙,故以甲为参照物,乙向西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CD.经过8秒,由图可知,甲运动的路程,乙运动的路程。若甲乙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8s后相距若出发前乙在甲的前方80m,8s后相距所以甲乙可能从同一地点出发,故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故选C。7.如图是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s-t图像,分析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 B.两物体往同一方向行驶C.两物体在t=10s时刻相遇 D.两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相等,都是5m/s【答案】C【详解】A.由图像可知一个物体从起点出发,另一个物体从起点外100m的地方出发,故A错误;B.由图像可知,上方图线表示一个物体从100m外的地方向起点运动,下方图线表示另一个物体从起点向远处运动,运动方向不同,故B错误;C.由图可知,在t=10s时,两个物体相向而行,运动的距离都是50m,且在起点外50m处相遇,故C正确;D.由图像可知,它们的速度分别是v1==5m/sv2==6.25m/s两物体运动速度不相等,故D错误。故选C。8.甲、乙两辆汽车在某段公路上行驶,它们的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10min,甲车平均速度大于乙车平均速度B.10~20min,甲车平均速度等于乙车平均速度C.20~30min,甲车平均速度小于乙车平均速度D.0~30min,甲车平均速度大于乙车平均速度【答案】C【详解】A.由图可知,0~10min,乙的路程大于甲的路程,由可知乙的平均速度大于甲的平均速度,故A错误;B.10~20min,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处于静止状态,甲车平均速度不等于乙车平均速度,故B错误;C.20~30min,乙的路程大于甲的路程,由可知甲车平均速度小于乙车平均速度,故C正确;D.0~30min,甲乙运动的路程相等,由可知甲车平均速度等于乙车平均速度,故D错误。故选C。9.如图为某物体沿直线运动的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下列对该物体在0-5s内运动情况分析正确的是()A.物体在1~3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B.物体在1~3s内的平均速度为0.5m/sC.物体在0~5s内运动的路程为2m D.物体在0~5s内的平均速度为0.67m/s【答案】C【详解】AB.根据图像可知物体在1~3s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其速度为0,故AB错误;CD.由图可知,物体在0~5s内运动的路程为2m,在0~5s内的平均速度为故C正确,D错误。故选C。10.如图所示,是汽车通过某一平直公路时绘制的s-t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t1时间内汽车做加速运动 B.t1~t2时间内汽车做匀速运动C.t1~t2时间内汽车处于静止状态 D.t2~t3时间内汽车做减速运动【答案】C【详解】A.0~t1时间内汽车的s-t图像是过原点的直线,说明汽车的速度不变,即做匀速运动,故A错误;BC.t1~t2时间内,汽车的路程没有变化,说明处于静止状态,故B错误,C正确;D.t2~t3时间内汽车的s-t图像是直线,说明汽车的速度不变,即做匀速运动,故D错误。故选C。11.下列s-t图像中描述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B.C. D.【答案】A【详解】根据可知,匀速直线运动中,路程和时间成正比,s-t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12.甲、乙两物体同时由同一位置开始在水平面上向东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第2s末物体乙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B.第4s末两物体的运动速度恰好相等C.前2s内,以物体乙为参照物,物体甲在向东运动D.前4s内,甲、乙两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答案】D【详解】A.由图可知,乙物体在0~2s内作匀速直线运动,在第2s末以后物体乙随着时间的推移,乙物体的位置不再发生变化,保持静止状态,故A错误;B.由图像可知,甲物体一直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第4s末,甲是匀速直线运动,乙静止,此时两物体运动的路程相等,故B错误;C.前2s内,在相同时间内,乙物体运动的距离大于甲,甲、乙两物体同时由同一位置开始在水平面上向东运动,以物体乙为参照物,物体甲在向西运动,故C错误;D.前4s内,相同时间内,甲、乙物体运动的距离相等,根据,所以甲、乙两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故D正确。故选D。13.图是小明上学过程中s-t图像。请你判断小明在哪一段时间内速度最大()A.0~5min B.5~10min C.10~15min D.无法判断【答案】A【详解】A.由图像知道,0~5min内的速度B.由图像知道,5~10min内小明静止,速度为0;C.由图像知道,10~15min内的速度综上所述0~5min内的速度最大。故选A。14.甲、乙二人从同一位置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0~10min,甲通过的路程大于乙通过的路程 B.0~30min,甲的平均速度等于乙的平均速度C.10~20min,以乙为参照物,甲是静止的 D.20~30min,甲、乙二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答案】B【详解】A.由图像可知,0~10min,乙的图线比甲的图线更靠近纵坐标,故甲通过的路程小于乙通过的路程,故A错误;B.由图像可知,0~30min,甲、乙两人通过的路程相等为s甲=s乙=1.8km=1800m所用的时间为t甲=t乙=30min=1800s则甲的平均速度为乙的平均速度为即在0~30min,甲、乙两人的平均速度相等,故B正确;C.由图像可知,10~20min,乙是静止,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以乙为参照物,甲是运动的,故C错误;D.由图像可知,20~30min之间,刚开始时甲的路程大于乙的路程,乙的图线比甲的图线更靠近纵坐标,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故在这时间段,甲、乙两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直至地30min两人相遇,故D错误。故选B。15.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运动,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t1时间内选甲为参照物,乙是向东运动B.t1﹣t3时间内甲为匀速直线运动,t2时刻甲、乙两物体相遇C.t2﹣t4时间内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D.0﹣t4时间内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平均速度大【答案】D【详解】A.由图知,0﹣t1时间内甲通过的路程比乙大,根据v=,在时间相同,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所以当以甲车为参照物时,乙车是向西运动,故A错误;B.由图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MTX-PEG-Cy3-生命科学试剂-MCE-2911
- ABBV-706-生命科学试剂-MCE-4729
- 5-Fluoro-PB-22-N-4-fluoropentyl-isomer-生命科学试剂-MCE-3095
- 3-2-3-Dimethylphenyl-2-methylquinazolin-4-one-生命科学试剂-MCE-9046
- 二零二五年度租车平台与车主合作服务协议
- 2025年度财务审核合同中的税务合规审查标准
- 二零二五年度亲子餐饮品牌区域加盟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新能源发电站电工维护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智慧城市建设聘用协议及劳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城市绿化苗木移栽与病虫害防治合同
- Unit 7 第3课时 Section A (Grammar Focus -4c)(导学案)-【上好课】2022-2023学年八年级英语下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新目标Go For It!)
- 2025年上半年长沙市公安局招考警务辅助人员(500名)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解读讲座
- 2025河北邯郸世纪建设投资集团招聘专业技术人才30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慈溪高一期末数学试卷
- 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与相关事故案例培训课件
- 2024年度节后复工建筑施工安全培训交底
- 2023年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单招综合素质考试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胸外科诊疗指南和操作规范
- 电网基本知识
- 民法原理与实务课程教学大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