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鲍庄》的课件_第1页
关于《小鲍庄》的课件_第2页
关于《小鲍庄》的课件_第3页
关于《小鲍庄》的课件_第4页
关于《小鲍庄》的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鲍庄》

——王安忆

作者简介王安忆,上海人,1954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同安,母亲是作家茹志鹃,父亲是剧作家王啸平。王安忆幼时随父母到上海定居,读小学时经常参加区、市的儿歌写作比赛会,对文学产生了很深的感情。1969年初中毕业,翌年赴安徽五河县头铺公社大刘庄大队插队劳动,被选为县、地区和省级积极分子。1972年考入徐州地区文工团工作,并参加一些创作活动。1976年在《江苏文艺》上发表散文处女作《向前进》。1978年调入上海中国福利会《儿童时代》杂志社任小说编辑,同年发表短篇小说《平原上》,不久又发表小说成名作《谁是未来的中队长》和《雨,沙沙沙》1980年参加中国作家协会第五期文学讲习所学习。同年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学习。1983年参加美国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同年参加美国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文学活动。1986年应邀访美。1987年进上海作家协会专业创作。任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席。主要作品

《雨,沙沙沙》、《王安忆中短篇小说集》、《流逝》、《小鲍庄》、《小城之恋》、《锦锈谷之恋》、《米妮》等小说集及《69届初中生》、《纪实与虚构》、《黄河故道人》、《流水三十章》、《父系和母系的神话》、《叔叔的故事》、《我爱比尔》、《长恨歌》等长篇小说。喜宴妹头冬天的聚会《富萍》及其他散文集《蒲公英》、《母女漫游美利坚》(与茹志鹃合著)等,儿童文学作品集《黑黑白白》等,论著《心灵世界——王安忆小说讲稿》等《小鲍庄》写作背景

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对“人”的自觉意识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并在作品中力图解放“人”的生命与价值,但一些作家却发觉即使抛开暂时的政治、道德因素,人也不可能像动物那样,进入绝对自由的生存空间--一只无形的手在幕后操纵着人类,制约着“人”的心理、行为模式,这就是“文化”。许多作家希望能够从“民族文化心理”层面上,把握本民族成员“理解事物的方式”,从而解答为何中国会出现“文革”全民动乱乃至中国自盛唐以来国势为何衰落的疑问。同时以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关于印第安古老文化的阐扬为代表,还有苏联一些民族作家对异域民风的描写,以及日本川端康成的具有东方风味的现代小说,使当时的作家开始关注自己脚下的土地。许多年轻作家从马尔克斯充满拉美地域色彩的作品中看到了第三世界国家文学走向世界的希望。因而在创作中表现出强烈的“文化寻根”意识。这些作家坚信“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一文学立论,他们的“寻根”,是为了与世界对话。他们认为,只有真正完成了“寻根”,才能找到自己国家的独特文学样式、风格,从而立足于世界文坛。王安忆于1985年发表的小说《小鲍庄》被认为是“寻根文学”的重要作品。纵观“寻根文学”的产生背景,1985年前后出现的外国文学思潮、文学作品及批评方法、哲学思潮的二次登陆等现象是寻根文学产生的重要因素。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小鲍庄》,受到西方文学思潮的影响是极有可能的;其次,《小鲍庄》作为王安忆在美国之行后第一部以西方文化作为参照而创作的小说,也使我们有充分理由相信《小鲍庄》受西方文化影响很深。内容梗概小鲍庄的祖上做治水的官,他率人筑坝,倒是安乐了一阵。不料有一年连下七七四十九天雨,大坝成了大湖,三年后湖底才干。他被黜官后在鲍家坝最洼处定居,以后这里便有了一个几百口子的村庄。鲍彦山家里的要生了,他被人从湖里叫回,夹着杆锄子不慌不忙地朝家走:不碍事,第七胎,好比老母鸡下个蛋。他得了个小子,取名鲍仁平,小名捞渣,最末了的意思。捞渣落生时,鲍五爷惟一的孙子社会子得干痨咽气。鲍山那边小冯庄有个闺女叫小慧子,1960年跟他大往北边要饭,二三年后回来时她大没了,却多了个二岁的小小子,说是路边拾来的,就叫他拾来,孩子叫她大姑。大姑一辈子未嫁人,守着拾来过,疼他像疼亲儿子。拾来长成堂堂汉子。依然和大姑一床睡,本能意识却渐渐生长,扛回个凉床架子,和大姑分床了。鲍仁文缠着老革命鲍彦荣,要将他的生平写成小说。可鲍彦荣极不善于总结自己,也毫无自我荣耀的欲望,他关心的是如何填饱一家六七张嘴,见鲍仁文问那早已作古的往事心里很烦。鲍仁文日夜埋头写作,拒绝父母为他提亲。先著书,后成家。庄里人叫他"文疯子"。捞渣满地爬了,小脸黄巴巴的,一根头毛也没有,可笑起来的模样叫人亲。人人喜欢捞渣,惟独鲍五爷见了他就来气,认定社会子是叫捞渣抓了替身。鲍五爷被队里五保,却不乐意听“五保”二字,因为“五保户”算是“绝户”的代名词。他脾气倔,怕成为大伙的累赘,总争着干活。捞渣的大哥建设子19岁还未说上媳妇。一天,来了个要饭的十来岁的小丫头,捞渣娘觉得这妮子鬼得喜人,便给她舀了瓢稀饭,她却端给了生病的娘。母女俩在捞渣家住了两口,女人走了,小翠留下了。小翠成天跟着捞渣二哥文化子下湖割猪菜,回到家就抱捞渣。鲍秉德的疯女人又闹了,爬树上梁,把锅都砸了。她是为连生死胎疯的。有人劝鲍秉德把她离了再娶,他一口回绝,说自己不能不仁不义。拾来在心理上越发依恋大姑了。他拒绝大姑为他提亲,挑起大姑给他置的货郎挑子自谋生路去了。听着货郎鼓声远去,大姑眼泪直流。小翠长个儿了,干活比谁都多,人缘也好,就是不和建设子说话。捞渣娘担心建设子太蔫,小翠不会乖乖地跟他过,故而拼命地使唤她,似乎要在鸡飞蛋打之前把本儿捞回来。小翠眼里的笑一天天少了,有人见她哭不免叹息,可又觉得比起别庄的童养媳。小鲍庄是最好的了。"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小翠也变俊了。捞渣父母要给建设子和小翠圆房。小翠抱着大柳树嚎啕大哭,直到鲍彦山当众宣布再缓二年,她才松开手。鲍仁文带着自己的"作品"去县城见来采访的作家。想到自己过去和未来的价值就要被裁决,他有些腿软。作家又不来了,他寂寞地走在大街上,心中不知是喜还是悲。见到报上刊登的省里一个文艺刊物的目录,他决定投稿。一个货郎向他打听小鲍庄,这人就是拾来。拾来一进庄,几个小媳妇围过来挑货。他拿出烟袋想抽烟,可烟荷里挖不出烟了。一个年轻媳妇扔给他烟荷包。他觉得这女人的声音低低的、厚厚的,听起来像一股温吞吞的河水从心上淌过去。一来二去的,他们熟稔了。这女人死了丈夫,拾来隔三岔五的在她家做活,他们互称"二婶""大兄弟"。一天,拾来正锄地,呼啦啦跑来一伙人,连打带踢,打得拾来抱着头在地上乱滚。二婶索性抱住拾来,大声嚷"是我偷了他汉子"。后来到乡里,才有了公断,从此拾来在小鲍庄有了合法身份,可倒插门女婿总让人瞧不起,连三岁小孩都敢欺侮他。捞渣会给鲍五爷送饼了。这倔老头谁送的饭食都不要,可捞渣的他不收不过意。捞渣与二小子玩"斗老将",子输急了要哭,他便把自己的叶梗子换给他,虽然输惨了却依然喜眉喜眼的。耕读老师动员捞渣上学,一家供不起二个学生,父亲让文化子辍学回家做活,文化子又哭又闹,捞渣说自己不上让二哥继续上。捞渣下湖割猪菜,孩子们都跟着他。谁割少了,不敢回家,捞渣把自己的匀给他;谁们要打架,捞渣一定不让打起来。跟着捞渣,大人放心,这孩子仁义呢。捞渣上学了,第一学期就得了"三好学生"奖状。小翠和文化子时常一句来一句去的拌嘴,涝渣娘看出些个意思,说该圆房了。就在这时,小翠忽然不见了。一场百年不遇的大水把人们撵到山上。村长点人头,独独少鲍五爷和捞渣,带人划筏子去找。在庄东头大柳树梢上发现扒着的鲍五爷,拾来从水下捞出捞渣。办丧事时大伙商议,不能像发送孩子那样发送捞渣,他人虽小,行的却是大仁义。全庄的大人都去送他上路。

鲍仁文写了捞渣的报告文学。过年三月份"礼貌月",要抓典型配合五讲四美宣传,报社想起此稿,派记者来充实材料后发表,题为《鲍山下的小英雄》。文化子念给父母听,不料他们脸上却淡淡的,文章里的捞渣离他们像是远了。省里决定大力宣传捞渣。县委书记来鲍彦山家慰问,还批了建筑材料让他家盖房。乡农机厂招建设子当工人。新房上梁了,建设子进厂了,上门提亲的不断,他很快就结婚了。小翠也回来了。捞渣去世周年时县里决定迁坟,迁到小鲍庄正中场上,高高竖起的石碑上写着:永垂不朽。远近的小学生排着队向小英雄宣誓。

创作的历程和缘由

谈起创作的历程和缘由,王安忆在答读者的信中写道:“那年夏天,我去了江淮流域的一个村庄,那是与我十五年前插队的地方极近的,除了口音和农田作物稍有区别。一下子勾起了许多。在我离开插队的地方以后,就再没回去过,人也没回去,信也没回去。许是插队时太小了,或是太娇了,那艰苦,那孤寂,尤其是那想家,真是逼得人走投无路。虽说才只两年半,其中有半年以上还是在家里的,可感觉却是十年、二十年。因此我无法象很多人那样,怀着亲切的眷恋去写插队生活,把农村写成伊甸园。但时间究竟在抹淡着强烈的色彩,因而纠正了偏执,也因为成熟了,稍通人世,不敢说透彻,也明了了许多;还因为毕竟身不在其中了,再不必加入那生存的争斗,有了安全感;或许也还因为去了美国数月,有了绝然不同的生活作为参照。总之,静静地、安全地看那不甚陌生又不甚熟悉的地方,忽而看懂了许多。脑海中早已淡去的另一个庄子,忽然突现了起来,连那掩在秫秫叶后面的动作都看清了,连那农民口中粗俗的却象禅机一样叵测的隐语也听懂了。”作者在从农村回来后先写的是《大刘庄》,之后写了一个中篇《历险黄龙洞》和几个短篇《话说老秉》等等,一直到了当年秋末才用两个星期写完了《小鲍庄》,初稿定名为《金岗嘴》,后改名《小鲍庄》,这都是王安忆插队的大刘庄附近的两个村子。《小鲍庄》主题

《小鲍庄》是“寻根文学”中的优秀作品。它通过对一个小小村落几个家庭和十多个人物的生存、命运与心理状态的立体描绘,剖析了中华民族世代相袭的以“仁义”为核心的文化心理结构,深刻地指出,“仁义”意识已经等同于某种“原罪”意识(作品开头所写的那个“祖先赎罪”的故事即是证明),同时作品也揭示了“仁义”文化走向衰落的历史命运。作家一方面发掘和表现了民族精神中善良、厚道、团结、抗争等美好意识,另一方面也批判了愚昧迷信、知天顺命的民族劣根性和落后的宗族意识。小说中捞渣这一形象有着巨大的象征意义,他的身上集中了中华民族全部的美德、传统,自然也包含着“仁义”这一道得准则,而他的死亡正是我们民族文化中“仁义"观念走向消亡的象征,正如王安忆所指出的,《小鲍庄》”恰恰是写了最后一个仁义之子的死,基调是反讽的。……这小孩的死,正是宣布了仁义的彻底崩溃!许多人从捞渣之死获得了好处,这本身就是非仁义的。"《小鲍庄》特色

《小鲍庄》的艺术特色主要在于它所采用的块状的神话结构与多头交叉的叙述视角。它是由多种状态的共存形式出现的——它更贴近生活的原貌。有人认为《小鲍庄》的叙述把完整的事态打得更碎;但事态本身从来是不完整的,恰恰是以往那种力求清晰的小说表述顺序把无秩序的生活现象根据一个意图而胶合起来。事实是,《小鲍庄》在这里的结构方式正符合生活本来的构成方式。

耐人寻味的是,《小鲍庄》并不因此而变作一堆散沙。使那些“片断”凝结起来的是贯穿于小说中的纪实风格和时间观念。在《小鲍庄》中,时间如同机梭,往返于几个彼此独立的单元,进而把它们串成一体。那种纪实风格,实际上正是客观主义的一个鲜明特征。它不但频频更换视角,把分散状的生活仍然按照分散状的原样依次描绘出来,而且也常常不动声色地深入了生活和人性的实质,让人极为冷静地审视那里发生的一切。这种纪实,免除了大悲大恸大喜大忧,它穿过了读者易于动情的感受表层,撼动了平日一贯沉睡着的灵魂。《小鲍庄》艺术效果在《小鲍庄》里,人们熟识的带有鲜明的王安忆印迹的眼光和心态彻底褪隐了,代之而来的是对小鲍庄世态生相的不动声色的描摹。作者牵引着读者,走进这个小小的村子,走进生于斯长于斯还将终于斯的五六个家庭,结识这十好几口人。这男女老少都是一批芸芸众生,所有的欲望、感受、情绪、心理看来都那么平凡而卑微。然而却潜藏和迸涌着真实而丰富的人生,在小鲍庄这幅世态生相图里,愚昧与人情相交,凄婉与温暖并杂,卑微与崇高消长,沉重与欢欣互缠,彼此间难解难分地纽结、糅杂在一起,满溢着深厚浓重的人情味。《小鲍庄》第一次显现了作者在人生经验与审美意识上的复杂化趋向,从而显示出一种全面把握和驾驭生活的能力。这种趋向既体现为作者对生活的审美感受有了综合性的趋势,又体现为作者对生活的探究有了历史性和社会性的眼光。她已不再把自己完全沉浸在笔下的生活与人物之中了;也不再听凭自己的情感去重新拼合和创作生活;对生活的某一面,某一个故事或人物,她也不再怀着确信去加以解释,无论她是多么理解和同情这一切。她站到了这样一个高度:从容而冷静地来俯瞰小鲍庄,在对小鲍庄生活的综合感受和宏观观照中浓缩生活,并将宽阔的想象与思索的空间留给了读者。

《小鲍庄》在不偏不倚的、冷峻而不动情的客观主义描述中以及在忠实地记载那些通过日常生活的缓慢流速而体现出来的文化潜意识方面,都取得了还其本来面自的效果。这一效果源于它的客观主义立场,时松时紧的并置型结构,知人知世的达观态度,藏而不露的深厚的人道精神。《小鲍庄》虽然以城市人的局外立场来讲说农民的命运,却一点没有悲天悯人的自高姿态。它平实、质朴,无意间体现了很高的悟性,它有感于农民的悲欢以及对悲欢的健忘,有感于农民的宿命感以及对宿命的认可,有感于农民的愚昧以及对愚昧的不自知,有感于农民的亲善和睦以及对亲善和睦的不自觉。这一系列感悟都灌注着人道精神和平民精神。作品涉及人物众多,事件纷杂,但却有三个贯穿始终的代表性人物:捞渣、拾来、鲍仁文。

这三个人物构成了小说的三条主线索,三条主线索在作品中交织进行,向读者注入许多矛盾的信息,令人深思回味。作者将捞渣作为小鲍庄的代表来刻画,然而却又无意把他作为英雄主人公。尽管许多事例可以表现捞渣的仁义、孝顺和谦让,但是作为仁义的鲍氏家族中的一员,他只是很好地奉行了仁义的伦理规范。小鲍庄的特定环境伦理道德风尚沉积于全庄每个人的心底,形成一种群体意识,这自然成了小鲍庄人法定的行为规范。拾来作为另一条线索可以说是扮演了一个与捞渣对立的角色。拾来生活在鲍山那边的小冯庄,他是大姑的私生子,母子间那种畸型关系使拾来从小形成了孤寂、沉默的性格。压抑的情绪使拾来的生活环境几乎是与世隔绝的,而这对拾来过早的自我意识的形成关系很大。与二婶的偷偷结合,是拾来追求个性的表现。拾来的这种行为在以仁义着称的小鲍庄的人们看来,自然是大逆不道的,招致一顿毒打也在情理之中,尽管后来拾来合法入赘,却仍受到歧视。最后,拾来的个性还是湮没在小鲍庄的群体意识中,他与小鲍庄中的其他人几乎没有区别了。鲍仁文这条线索介于捞渣和拾来之间,他身上具有捞渣和拾来的双重性格因素。从课文上学来的造作、虚假的写作风范,使他把自己限制在被小鲍庄以外的文化背景所能承认和接受的格式中进行创作。对此他既倾心追求,又感到是一种失落。鲍仁文本人既和小鲍庄格格不入又不愿与小鲍庄完全脱离。在小鲍庄人眼里,他是个读书无用的典型,因此他与小鲍庄的隔膜既是无知和知识的隔膜,又是诚实与虚伪之间的隔膜。

《小鲍庄》中,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冲突以及现代文明所带来的新矛盾在他体内奔突涌动。呈献给我们的是一部双重变奏曲,传统文化的惰性与活动在他身上得到交融,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冲突以及现代文明所带来的新矛盾在他体内奔突涌动。在《小鲍庄》中,时间如同机梭,往返于几个彼此独立的单元,进而把它们串成一体。它不但频频更换视角,把分散状的生活仍然按照分散状的原样依次描绘出来,而且也常不动声色地深入了生活和人性的实质,使读者极为冷静地审视那里发生的一切。这种描述方式免除了大悲大恸大喜大忧,它穿过了读者易于动情的感受表层,撼动了平日一贯沉睡着的灵魂。小说40个段落的安排变化多姿,乍看似乎松散不羁,实则浑然一体。这使作品能在悠深广袤的历史内容和丰富多变的现实内容的大背景下,多层次、多侧面地表现一组组人物。浅探王安忆小说《小鲍庄》中传统“仁义”文化的内涵

一、借“神话模式”表现“仁义”文化

大水淹没天和地、天地混沌、树枝横漂、划开天地、天地与长虫一同出现,祖先因治水不力而迁居地势最洼处,以此赎罪。如此一连串的意象,不得不让人联想到西方基督教文化中《创世纪》里的神话故事:耶和华神用空气隔开了天与水,露出了地面,在造了天地万物之后又造出了人类祖先,人类祖先与长虫(蛇)出现在伊甸园中。由于人类在神面前因欲望而败坏,受到上帝的处罚,用洪水淹没人世,人类必须自己承担灾难以赎罪。由洪水始,到洪水终,从原罪的存在到救赎的发生,小鲍庄的历史竟如此这般地暗合了创世纪中的宗教神话结构,“小鲍庄从治水不成的官员始,到最末了的一个‘仁义’的捞渣结束,一头一尾,一个象征着小鲍庄苦难的开始,一个象征着苦难的结束,一个象征着人类的原罪,一个象征着人类自身的救赎。”如此明显的神话模式写作,让我们更有理由相信《小鲍庄》中是受到西方基督教文化的影响而套用了神话模式。

二、“仁义”文化的形成无论是一头一尾、有始有终的故事结构,还是洪水、树枝、长虫等系列意象,《小鲍庄》里运用的神话模式仅仅只是一个外壳,其真正目的还是要探讨造成这些生死悲剧的文化根源之所在。(1)因赎罪而开始。

(2)靠义举来坚守。(3)表面“仁义”实为“杀子”。

三、反思中国的“杀子”文化

小鲍庄的灾难与困境到底来自于哪里?其真正成因是在小鲍庄的环境下所形成的独特“仁义”文化体系日积月累的结果。从小鲍庄祖上的官员始,为了追求所谓的“仁义”,迁家至最低洼处,这样首先就给自己及一家老小带来了灾难,更远一点,也给所有在此地居住的人留下了一个洪荒的大灾难;自官员后,小鲍庄的人越来越多,但每一代、每一人都仿照着祖先的“仁义”做法,并把它当作最基本的生活及道德规范;可是当洪水终于再次来临时,反倒是因为一个“最末了的”捞渣的死替全庄的人了结了这场灾难,并结束了全庄人的困境《小鲍庄》局限性

《小鲍庄》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作家对中华民族的正负面因素的互为因果、浑然一体的混沌状态体验不够,或者换句话说,作家对中国文化、中国国民性的复杂性、多义性、互补性、互动性没有足够的认识。例如,作家对“仁义”的内涵的复杂性,仁义与残忍二者之间的互动性就有一些不明确的认识,甚至是不正确的认识。中国国民性的双面互补性、互动性的复杂形态是中国文化的特征之一。任何把它简单化、概念化,或者把二者对立化,都会有失偏颇。

站在读者面前的捞渣,一个没有原欲,没有个人需求,没有憎恶,只被某种信念指挥的老小孩。如果我们对这种被意识形态弄僵了精神的形象进行历史性观照,便会发现,他是封建文化中群体意识的产物;如果对其进行现时性的观照,我们会发现,他是在打着革命旗号以实现某种政治企图时代的扼杀人的主体意识的产物。这种发现,使我们顿时失去了对捞渣的众多敬畏。原来,这个形象并不是神水圣塘中净化出来的偶像,而是从封建文化与左倾思潮的泥水中滚爬出来的人物。

这样一来,这个形象不仅没有太多价值,而且说明作家的美国之旅虽然使她获得了世界意识,但一个“小鲍庄”还是局限了她的视野。《小鲍庄》没有让作家实现她囊括东西方的伟大抱负。作者简介王安忆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女,1954年3月生于南京,次年随母亲茹志鹃迁至上海读小学,初中毕业后1970年赴安徽淮北农村插队,1972年考入徐州地区文工团工作,1978年回上海,任《儿童时代》编辑。1978年发表处女作短篇小说《平原上》,1986年应邀访美。1987年进上海作家协会专业创作至今。现为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席,复旦大学教授。王安忆的主要著作有:《雨,沙沙沙》、《王安忆中短篇小说集》、《流逝》、《小鲍庄》、

等,儿童文学作品集《黑黑白白》等,论著《心灵世界——王安忆小说讲稿》等,《我们家的男子汉》一文入选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书。王安忆多次获得全国优秀短篇、中篇小说奖,《长恨歌》获得了“第五届茅盾文学奖”。1998年并获得首届当代中国女性创作奖。2001年获马来西亚《星洲日报》“最杰出的华文作家”称号等。王安忆的小说,多以平凡的小人物为主人公,她注重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经历与情感,挖掘生活,在艺术表现上,她的早期小说多感情抒发,近期创作则趋于冷静和细致。我们从王安忆的作品里可以感受到一种宽厚的爱,她赋予故事中人物"英雄性",表现人物美和善良的方面。她以敏感和高超的领悟力来控制故事微妙的气氛发展以及人物的心理变化,细腻精准。《小鲍庄》的写作背景及影响那年夏天,我去了江淮流域的一个村庄,那是与我十五年前插队的地方极近的,

除了口音和农田作物稍有区别。一下子勾起了许多。在我离开插队的地方以后,就

再没回去过,人也没回去,信也没回去。许是插队时太小了,或是太娇了,那艰苦,

那孤寂,尤其是那想家,真是逼得人走投无路。虽说才只两年半,其中有半年以上

还是在家里的,可感觉却是十年、二十年。因此我无法象很多人那样,怀着亲切的

眷恋去写插队生活,把农村写成伊甸园。但时间究竟在抹淡着强烈的色彩,因而纠

正了偏执,也因为成熟了,稍通人世,不敢说透彻,也明了了许多;还因为毕竟身

不在其中了,再不必加入那生存的争斗,有了安全感;或许也还因为去了美国数月,

有了绝然不同的生活作为参照。总之,静静地、安全地看那不甚陌生又不甚熟悉的

地方,忽而看懂了许多。脑海中早已淡去的另一个庄子,忽然突现了起来,连那掩

在秫秫叶后面的动作都看清了,连那农民口中粗俗的却象禅机一样叵测的隐语也听

懂了。

回来之后,首先写的并不是《小鲍庄》,而是《大刘庄》。《大刘庄》的写成

比之《小鲍庄》,其实更花了力气;想的很多,想要表达的也很多,倒确是苦心经

营了一番。之后,又多了一个中篇《历险黄龙洞》和几个短篇《话说老秉》等等,

一直到了秋末,我才坐定开始写《小鲍庄》。《小鲍庄》是王安忆小说创作中第一个里程碑式的作品,是王安忆访问美国之后,受东西方文化的交接碰撞影响而创作的本土文化小说,标志着她小说创作向民族文化视角的转移①,作者对生活的探究有了历史性和社会性的眼光,其独特的哲学意义和多重主题使之成为“寻根文学”的经典之作。《小鲍庄》展示的是中华民族在传统文化支配下的生存状态,由作者当年插队生活过的地方获得的故事,融合民族共同的心理和文化背景,表现出了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的真实。故事简述它给读者呈现了一个宁静平凡的小山村。但是在这个平凡的小鲍庄里,却又明显地存在着它突出的特点——简而言之,可以用“仁义”二字来概括:庄里无论老小,都是讲仁义的。作品展现了文革前后农村的生活场景,以捞渣的成长为主线叙述了农家人的生活,以此刻画了围绕在捞渣周围的农家人形象。人物形象分析小说中最重要的主人公是捞渣。他的成长,他的生死,贯穿了整个故事。捞渣是个仁义的孩子,他尊老爱幼、善良无私。他从小就希望象别的同龄人一样去念书,然而因为家里穷,只能供一个孩子,捞渣便为了哥哥放弃了自己想上学的念头。捞渣在跟村里其他孩子玩耍时处处都让着别人,宁愿自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