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郑伯克段于鄢有感_第1页
读郑伯克段于鄢有感_第2页
读郑伯克段于鄢有感_第3页
读郑伯克段于鄢有感_第4页
读郑伯克段于鄢有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读郑伯克段于鄢有感陪读妈妈虽时常有被娃虐到炸的危险,但在当书僮的时候,偶尔也能获得复习一下多年前课本的福利,享受圣人所说温故知新的美妙。前几天,午饭时陪听《古文观止》第一篇《郑伯克段于鄢》,就如此。《郑伯克段于鄢》讲述在春秋时期,发生在郑国的一段故事。郑庄公的母亲武姜,在生大儿子郑庄公时难产,而受到惊吓,十分不喜欢这个大儿子,随口给他取名为“寤生”。不懂古文的人咋听这名字,还以为“寤生”有啥高深寓意或内涵,其实翻译成现代白话文就是“难产”。这名字,别说作为君王之家的嫡长子,未来将尊为一国之君,即便是一普通人家孩子的名字,听着也是极伤自尊。或许,于不被父母喜欢的人而言,人生最无奈的事,莫过于无法选择父母。因为无论如何努力,也不能改变。与普通人和现代人相比,郑庄公的无奈更甚一筹,因为在以孝道作为评判一个人德行标准的古代,再加上帝王家嫡长子的特殊身份,郑庄公对母亲的偏心,可以说是风车过马路--没辙。别人的父母偏心,还会有所遮掩,而作为庄公的母亲武姜,则毫不避讳对大儿子的嫌弃,以及肆无忌惮对小儿子公叔段的偏爱。大儿子年幼时,武姜曾多次挑唆丈夫废长立幼,虽没得逞,但武姜并没就此罢休。在大儿子继承王位之后,武姜一次次为小儿子索要封地,毫不顾忌对祖制的破坏,朝野上下的影响,以及大儿子庄公的感受。自幼生活在母亲偏爱中的小儿子公叔段则恃宠而骄,对身为国君的长兄不仅没有半分敬爱之心,反倒是想取而代之的野心从未停止过。于郑庄公而言,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于被自己的亲人算计,且绝情到置自己于死地。普通人都知道兔子急了还会咬人,但武姜与公叔段早已利令智昏。就在武姜准备里应外合,为谋反的小儿子打开都城大门之际,庄公开始全力奋起反击。最后,将弟弟公叔段追至鄢地歼灭,然后把母亲安置在城颍,并且发誓说:“不到黄泉,不再见面。武姜与郑庄公、公叔段,母子三人,原本人世间的至亲,却发展到兄弟相残,儿子发誓与母亲老死不相往来。想必那惨烈的结局,绝非武姜所想要的,但祸根却是母亲的偏心所致。或许是一岁年龄一岁人,一岁年龄一岁心,个人经历不同,年龄不同,看待人或事物时,关注点不同。上学时,虽在考试的阅读理解题中多次解读过《郑伯克段于鄢》,但对文中武姜的偏心并没有过多思考。作为生长在多子女家庭的70后,对于父母的偏心,可以说见惯不惊。很幸运,我是那个被父母偏爱的一个,对自幼不被父母喜欢的痛苦,也缺乏感同身受。小时候看《红楼梦》,其中一集,贾府大团圆的中秋节,贾赦借段子讥讽母亲偏爱弟弟贾敬不爱自己。在贾母领悟并坦然承认时,贾赦立现一副狼狈与猥琐状。记得,看到那个场景时特别解气,当时只差拍手叫好了。觉得贾赦的无耻而被母亲嫌弃,就是活该。而贾母的爱憎分明无异于大义凛然。而今想来,于自己亲生母亲,郑庄公、贾赦之类,何罪之有?从出生那一刻就被自己母亲嫌恶,与其他孩子区别对待,时刻承受着来自至亲的伤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无处申诉,无处可逃。常言说,杀人不过头点地,何以诛心灭人欲。曾听一个朋友吐槽父母的偏心,作为家里唯一的女孩子,从小被妈妈教育做家务,为哥哥们做饭洗衣服。后来,虽然做饭收拾家务成为其爱好和擅长,但偶尔想起,天寒地冻时在池塘破冰洗衣服,酷热难耐时闷在厨房为一大家人做饭的年少时光,还是难抑心中难过。果然如人所说,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言之隐。古人云,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意思就是听别人的故事,悟自己的人生。于孩子而言,父母就是他们的全世界,父母给予他们的关爱,就是世界的光源。那些不被父母喜欢的孩子,无异于长期生活在暗淡无光的世界。那份恐惧与无助,让当过妈妈的我想想就心疼难忍。记得我生二宝的时候,9岁半的大宝在日记里写了一句话:今天,妈妈生了妹妹,妈妈再也不爱我了。时隔多日,被我无意中看见,一眼扫过的刹那,泪水模糊了视线。孩子的忐忑不安跃然眼前,那稚嫩的笔迹,如同尖刀深刻于我的心上,至今每每想起,依然触目惊心,然后情不自禁开始自我反省。父母偏心留下的祸根,引发兄弟姐妹失和,甚至反目成仇的新闻屡见不鲜,自幼被父母嫌弃的孩子,成年后对父母避而不见,甚至拒绝为父母养老的故事,网上也时常有报道。美国加州大学某研究院,曾针对于多子女家庭父母偏心的社会现象,做了深入的调查,结果发现65%的妈妈和70%的爸爸都有偏爱某一个孩子的行为。中国民间更是流传,多子女的家庭,99.9%的父母都偏心。数据进一步佐证,父母偏心的普遍性。即便如此,身为两个娃的妈妈,我还是希望自己能成为那0.01%的好妈妈。摆脱偏心,公平对待两个孩子,让姐妹俩身心健康长大成人,一生相互扶持,相互陪伴。

读《郑伯克段于鄢》有感《左传》为春秋左丘明所写,这是为孔子的《春秋》所作的详细注解。其中第一篇便是《郑伯克段于鄢》,故事梗概是郑武公娶了申国的武姜,生了庄公和共叔段,庄公出生时难产,姜氏便不喜欢他,偏爱共叔段。庄公即位后,共叔段慢慢发展实力,意图谋反。姜氏暗中支持他,可是最终还是失败了。庄公对姜氏说:“不及黄泉不相见。”不过不久就后悔了,于是他让人挖土,在挖到泉水的地方,与姜氏在隧道相见,最终母子和好。我觉得孔子作《春秋》以“郑伯克段于鄢”记录这段历史,是想说明共叔段没有做到弟弟的本分,没有悌德,所以没有称他为“弟”。兄弟相争,却像两个国家,所以用“克”。我还觉得庄公也没有做得很好,称他为郑伯,也是对他的讥讽,他没有教育好弟弟共叔段,反而让他自己慢慢扩张实力,看着他一步步走向谋反的不归路,让共叔段把不道义之事展示在世人面前,继而自取灭亡。庄公也没有孝德,他将母亲安置在城颍,不想见他。读完这个故事,我收获了很多道理,兄弟之间要和睦相处,哥哥爱护弟弟,弟弟尊敬哥哥,不能自相残杀,母子之间要互相关心,孩子要孝顺父母。即使父母有做得不对的地方,也不能丢失了孝敬父母之心。正如孔子所说,“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如果不这样,子女终究会后悔的,正如庄公一样。

读《郑伯克段于鄢》有感学习了《郑伯克段于鄢》,许多话题被提出,其本质引人深思。善与恶、压迫与反抗、拥戴与孤立,往往是社会中永恒的论题,而就像手电筒的光照不到自己,人也总认为自己是正确的,而站在对立方的立场上思考的人,更是少之又少。所以,当我们客观、冷静地分析问题时,会发现,有些事情、有些人,有些时代并不是非黑即白。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善人,就像庄公无论是站在正义的角度出发,或是包容了自己的母亲,都难以抹杀他老谋深算,伪善的本质。而世界上更没有绝对的恶人,无论如何偏心、任性、都无法掩盖武姜的爱子心切。所以,一个人的好坏,往往要联系人物的身份,庄公或许是个好君主,却不是好哥哥,而武姜对于共叔段无疑是慈母,而却是赋予了庄公生命的陌生人。我们深知,生而为人,不可能完美,宋徽宗昏庸无能,可他的笔墨字画却是中华历史文化中的瑰宝;而成吉思汗不通文墨,却是骁勇善战的英雄。总的来说,我们可以容忍不完美,但我们无法忍受道德的缺陷,如果庄公的残忍是童年阴影酿成的病态,这,只能成为一种遗憾。遗憾他只可能被后人所同情,却不可能被敬仰。正因为世界非是黑白那么简单,我们才更应该用全面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人和事物,最重要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