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春江花月夜》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1页
古诗词诵读《春江花月夜》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2页
古诗词诵读《春江花月夜》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3页
古诗词诵读《春江花月夜》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4页
古诗词诵读《春江花月夜》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月亮是一首悬挂在天空的诗”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一诗“孤篇压全唐”、“盛唐第一诗”、“春风第一花”、“孤篇横绝,竟为大家”。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古今评说】【学习要点】

1.流畅诵读,感悟诗歌。2.分析本诗感情表达的层次结构,体会画面美、情感美、哲理美的融合。3.分析古典诗歌中的特定意象。置身诗境借助已有的生活体会和审美体验,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置身诗境课文朗读

1读准字音2体味情感3找出中心意象,明确线索春江花月夜朗诵感知这首诗写了什么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不知乘月几人归,

落月摇情满江树。缘景明情春、江、花、月、夜月升——月照——月斜——月落”全文线索找出写有月的诗句,品读这些诗句,思考全诗写了月亮运行的几种状态?随着月的变化,作者写了哪些内容?月出到月悬,诗人看到了什么?孤月悬空,诗人思考到了什么?月徘徊到月落,诗人联想到了什么?梳理脉络景物美哲理美情感美月下之景月下之思月下情思“月”贯穿全诗。脉络感知全诗,划分层次春江花月夜(1——8句)(9——16)(17——36)月色无垠月色纯净月下之景绘景月下之思月下之情人生无尽宇宙永恒思妇怀远游子思归哲理诗情第一部分:景色美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1.请找出开头八句写了什么意象。2.给这幅图画命名。月下之景的意象?春江、潮水、明月、江流、花林、流霜、白沙2.给这幅图画命名。春江花月图(景色美)【赏景】研读1-8句。

3.请充分发挥想象力,用自己的话描述你所感受到的这幅图的画意,并体会本段写景的特点。4.“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是否可以将“生”改为“升”?

鉴赏诗歌,不能简单的翻译诗句,而是通过诗句的理解,加之想象和联想再现诗的意境,或复原画面,或再现场景,再用优美的文字表述出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什么地方的春江没有明亮的月光。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月光象白霜一样从空中流下,感觉不到它的飞翔,它照得江畔的白沙也看不见。景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是否可以将“生”改为“升”?“升”只是平常不过的自然景象,平淡无奇。

“生”: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明月与潮水以活泼的生命,极富动态美,意境雄浑阔大,是诗中的传神之笔。本段景物描写有何特点?画面清丽,色泽柔和——良辰美景(1)紧扣题目写作,开篇就对春、江、花、月、夜进行描绘。(2)景物极多,但以月光统摄各种景物,由大到小,由远到近,层次分明地一一展开。(3)意境——幽美恬静春江花月图意境?

清幽静谧、朦胧恬静、空灵梦幻。第二部分:哲理美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思考:面对如此空阔静谧的江天美景,面对一轮皓月,作者产生了怎样的人生感慨?他的感慨与其他古代诗人们有何不同?苏轼: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刘希夷: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李白: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第二部分:哲理美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由月之“照”人,从描写景色转向观照人生,思索茫茫人生与漫漫宇宙之间的相互关系。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此二句可看作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总结月色的皎洁、夜空的明净。用一“孤”字显出天宇之广阔。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江畔上是何人首先看到月亮?月亮又是在什么时候看见人的?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到底是月亮存在的时间长?还是人类的历史更久???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类到底从何而来?

宇宙万物又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天问一番“天问”表现了诗人对宇宙奥秘的深思遐想和探索。

诗人写出了人生世代常改而江月千古永恒的不变规律以及强烈的生命意识。如对生命的留恋,对青春的珍惜,对“人生代代无穷已”的感慨。张若虚在此浩叹: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诗人将宇宙人生联系起来并作出鲜明对比:人有死生,只有代代相传才无穷尽;江上明月,却是年年相似,长照万古。

个体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宇宙无穷,人类生生不息。所以“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和“年年望相似”的江月得以共存。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这正是缘于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

哀而不伤哲理美月下沉思图张若虚笔下的月光,写出了一个全新的艺术境界。从张若虚开始,中国人对月华的审美和趣味上升到了一个纯艺术的境界。

月下之思的意象?江天、孤月、江畔、江月、长江、流水月下之思的哲理?人与宇宙的思考:宇宙永恒,明月常在;生命个体,何其短暂;就整个人类而言,又无穷无尽,与明月共存。哀而不伤第三部分:情感美【抒情】研读17-36句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青枫浦:一名双枫浦。这里泛指离别地点。胜:能承担,能承受。扁舟子:飘泊江湖的游子。(1)此四句总写春江花月夜中思妇与游子两地思念。(2)思妇怀远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如何表现思妇这种相思离愁?赏析“徘徊”“徘徊”用拟人手法,写出月游移不定的动态,同时赋予月亮人的灵性,它似乎也为思妇而伤心、对她怜悯,不忍离去。与后文的“卷不去”、“拂还来”相呼应,写出月亮的不忍之心。但此种做法却惹得思妇更为思念。赏析“卷不去”“拂还来”思妇想“卷去”“拂去”这有点惹人愁思的清辉,可是“卷不去”“拂还来”。将相思之苦写得如此形象逼真,生动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惆怅和迷惘之情。赏析“鸿雁”“鱼龙”“此时相望不相闻”写月光引起的情思让思妇难以入眠,生发托月传情的痴心。可是鸿雁长飞,月华难递;鱼儿跃动,只见阵阵波纹。向来有传信功能的鱼雁都无法传情,可见二人音讯断绝,相思无着落。(3)游子思归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如何表达游子思归的感情?本段文字如何表达游子思归的感情?伤情的意象:春梦、落花、流水、月落情感内容

这是一首抒情诗。诗人细致地描绘了江南春江花月之夜清幽静谧的自然景色,并由此而生发出对宇宙无穷、人生短促的思索和对明月今宵、游子思妇却天各一方的惋惜。诗中尽管不无人生苦短的伤感,然而读来轻曼如烟,悠悠惆怅中还交织着对生命的依恋,对青春的珍惜,对“人生代代无穷已”、得以与明月长久共存相伴的一丝欣慰;尽管也有夫妇别离的哀愁,但是写来柔婉似水,绵绵相思中饱和着“借明月寄相思”的脉脉温情,含蕴着对重逢的美好企盼。月下之情的意象?白云、青枫浦、扁舟、明月楼、月、妆镜台、捣衣砧、月华、鸿雁、鱼龙、落花、流水、落月、斜月、海雾、江树月下之情?思妇怀远游子思归回顾全诗结构春江花月夜月下之景月色无垠月色纯净画意月下之思人生无尽宇宙永恒哲理月下之情思妇怀远游子思归诗情(1——8句)(9——16)(17——36)贯穿全文的是一“月”字,在诗中,月已不再是月,而成了一种情感的载体,这就是中国文人的一种明月情结。“月”

是全诗的灵魂:全诗起止的外在线索景物描写的主体哲理思考的凭借抒写离情别绪的依托中国文人的“明月情结”思乡怀亲之感清幽雅致之境凄清孤苦之情1、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5、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6、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7、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8、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4、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时空永恒之叹明月2、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唐.王维)——宁静恬淡

3、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宋.苏轼)——月衬别情,意在怀人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月寓思乡5、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唐·李白)——叹人生短暂4、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唐.刘禹锡)——感时伤势,借古讽今6、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唐.张九龄《望月怀远》)——怀人贯穿全文的是一“月”字,在诗中,月已不再是月,而成了一种情感的载体,这就是中国文人的一种明月情结。

在结构上月经历了升起、高照、西斜、落下的过程。在月的笼罩下,月与春江、花林、流霜、白沙、扁舟、明月楼、离人、镜台、鸿雁、鱼龙等组成了不同的充满画意的场景,令人难忘。1、思念——月可以穿越时空;2、时间流逝、人生短暂,感时伤势3、表示闲适清静。归纳“明月”寓意

全诗扣住五个字来写,但又有重点,就是“月”。春、江、花、夜,都围绕着月作陪衬。诗从月生开始,继写月下的江流,月下的花甸,月下的花林,月下的沙汀,然后就月下的思妇反复抒写,最后以月落收结。有主有从,主从巧妙地配合着,构成完整的诗歌形象,形成美妙的艺术境界。

这是一首抒情诗。诗人细致地描绘了江南春江花月之夜清幽静谧的自然景色,并由此而生发出对宇宙无穷、人生短促的思索和对明月今宵、游子思妇却天各一方的惋惜。

这首诗固然带着些许伤感和凄凉,但总的看来并不颓废。它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青春年华的珍惜,以及对宇宙、人生的探索,境界是相当开阔的。文字赏析自古以来,春、江、花、月、夜就与诗歌结下了解不开的意象情愿,伴随着人类的脚步,关注着苍生的冷暖,千百年来一直成为文人墨客笔下所吟咏的对象,在此之中倾注了他们的爱恨情愁,寄托了他们的悲欢离合,展示了他们的人生坎坷。伤春”、“叹花”之诗咏,已形成了一条连绵不断的“文脉”。杜甫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欧阳修《蝶恋花》有“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晏殊《浣溪纱》有“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李清照有“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那无尽的江水又是中国文人伤春叹花的绝好伴侣。李煜《浪淘沙》“流水落花春去也”。刘长卿“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春如流水,逝而远去。“春江”之川流,更使人嗟叹不已。李煜《虞美人》则是绝咏,“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名句,正是以其超越古今的口吻,滔滔无尽的气象,震憾着无数骚人墨客的心灵,成为失魂落魄之人的哀叹!在中国文人看来,花之迅速凋落,乃是“人之生死、事之成败、物之盛衰”的“缩写”。“它的每一过程,每一遭遇,都极易唤起人类共鸣的感应。”张若虚之“以孤篇压倒全唐之作”(闻一多)的《春江花月夜》,更是如此。正如闻一多先生评云:诗中“有的是强烈的宇宙意识,被宇宙意识升华过的纯洁的爱情,又由爱情辐射出来的同情心,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在神奇的永恒前面,诗人似乎没有憧憬,没有悲伤,只有错愕与无奈!

一、诗中多处用了比喻

“月照花林皆似霰”(明喻)生动地再现了月光之下,花林一片白蒙蒙的绮丽景象,并与下一句把月光比喻成霜构成有机的联系。“空里流霜不觉飞”(暗喻),是抬头仰望所见。由花林似霰,进而联想到月光如霜。虽则如霜,却只觉得它像水似的“流”,而不觉得它像霜那样“飞”,写出了月光的柔和细腻。附:艺术手法赏析二、暗示手法抒写相思之情

“白云一片去悠悠”暗示游子远去,“月徘徊”暗示思妇徘徊楼台、望月思人;月照“妆镜台”暗示思妇对镜伤怀;月光“卷不去”、“拂还来”暗示相思之情缠绵悱恻、难以排遣;“梦落花”暗示春将尽;“落月复西斜”暗示游子夜夜望月思归等等,都使人与物、情与景达到了水乳交融的境界。

三、运用拟人手法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两句中的“待”、“送”两字,运用了拟人化手法。把月亮写得很有感情,为了见到它期待的人,可以年年长明不衰。诗人由仰望月轮,又低头见长江“送”走的一江春水。人生、人的青春,不就是被这滔滔流水“送”走的吗?

“可怜楼上月徘徊”,“徘徊”将明月拟人化,既写出明月光影明灭的自然属性,又将明月人性化,它好像怜悯思妇的孤独寂寞,因而陪伴在思妇身旁,久久徘徊,不忍离去。人多情而物无情,运用拟人手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