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题来源于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试题来源于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试题来源于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2021年北京理工大学633教育学综合考研真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教育规律
2、骑士教育
3、教育法
4、学科课程
5、课程的多样化
6、教育政策的实施
7、教育管理学
8、学校工作计划
9、预算内教育经费
10、教育投资预测
二、简答题11、简述董仲舒关于教育作用的思想。
12、简述赫尔巴特的教育心理学化思想。
13、简述德育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
14、简述教学过程中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
15、简述教育政策过程的阶段。
16、简述教育目的各个层次结构的内涵。
17、简述两种编制教育计划的方法。
18、简述教育信息公开的重要性。
三、论述题19、《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了关于高等教育评价改革的内容,你认为有何现实意义?
20、试述高等教育因素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影响。
21、试述体育锻炼对培养健全人格的作用。
22、职业教育进入新发展阶段,试述你对产教融合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理解。
答案:
一、名词解释1、(1)含义:教育规律指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过程的规律性。
(2)两大基本规律:①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即关于教育与社会的发展关系的规律,指教育在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因素制约的同时又促进社会发展。
②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即关于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的规律,指教育要依据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包括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差异性、不平衡性、阶段性、整体性,同时又要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
(3)启示:以科学的态度探寻教育规律、揭示教育规律、遵循教育规律,最终指导教育实践。
2、(1)简介:骑士教育是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特殊的家庭教育形式,它是与等级鲜明的欧洲中世纪封建制度相适应的一种世俗教育。
(2)内容:①教育目的是培养英勇善战、忠君敬主的骑士精神和技能。②教育内容主要是“骑士七技”——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弈棋和吟诗。③教育阶段分为家庭教育、礼文教育和侍从教育三个阶段。
(3)评价:骑士教育是一种典型的武夫教育,重在灌输服从与效忠的思想观念,训练勇猛作战的诸种本领,使其成为封建统治阶级的保卫者。骑士教育对文化知识的传授并不重视。
3、(1)含义:教育法是关于教育的法律法规。它是建设教育事业所必须遵循的准则、依据和规范。它是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有关教育问题的法律文件的总称,是国家法规的一部分,具有法的一般特征。
(2)作用:①保证了国家对教育的领导和管理。②保证了必要的教育行政管理秩序。③强了教育行政管理系统的稳定性。④促进了教育行政管理系统的功效。
4、(1)含义:也叫分科课程,指根据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发展水平,分门别类地从各学科中选择知识,并按照学科的逻辑组织学科内容的课程。各科目都有特定的内容、一定的学习时数、一定的学习期限和各自的逻辑系统。学科课程具有结构性、系统性、简约性等特点。
(2)优点:①注重知识的逻辑性和体系性(间接经验),有利于学生掌握科学知识的原理和规律。②易于编写教材,易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易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易于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③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高效地学习系统的知识,保证教育质量。
(3)缺点:①容易忽视学生的个性、兴趣、需要、生活和年龄特点,忽视学生的主体性。②容易忽视知识的实用性,容易导致理论与实践脱离,使学生不能学以致用。③容易忽视学生的直接经验与实践,导致教学与学习枯燥。
5、(1)含义:课程的多样化主要是指课程应当广泛反映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要求。反映不同民族、阶级、阶层、群体的不同文化、利益与需求。反映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的选择与诉求。
(2)作用:①有助于实事求是、以人为本,尊重不同地区、群体与个人的差异、特色及其对教育与课程的追求。②有助于肯定各方面的独特价值,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增进社会的民主、公平,促使社会与个人都能更加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
6、(1)含义:教育政策的实施是将教育政策所规定的目标和内容具体化的过程。
(2)地位:在教育政策过程中居于重要地位。不能实施或没有得到实施的教育政策只不过是一纸空文,所以教育政策的实施也被称为教育政策过程的一个中介性环节。
(3)实施:①进行广泛的政策宣传,统一人们的思想认识,使人们自觉接受和服从教育政策规范和行为准则。②配备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建立一定的组织机构具体负责教育政策的执行,制定具体的操作规程,将政策分解实施,并建立起政策执行过程中的评估、监督和奖惩制度,保障教育政策的顺利实施。
7、(1)含义:教育管理学是研究教育管理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
(2)分类:分为广义的教育管理学和狭义的教育管理学。
①广义的教育管理学是以整个国家教育系统的管理为研究对象,以中央或地方的教育法令、法规为指导,遵循教育的客观规律,对整个教育行政系统和各级各类学校组织进行规划、组织、指导、协调和控制,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以实现管理目标优化的一门现代科学。
②狭义的教育管理学是以一定类型的学校组织为研究对象,构建学校和社区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建立和健全学校组织及其运行机制,优化办学资源,调动全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合格人才为目标的一门现代科学。
8、(1)含义:学校工作计划是指导学校工作的基本文件。它是在一定的观念和政策的指导下,为了实现学校工作的任务和目标而对学校工作的内容、规则、步骤、资源分配,以及方式方法的预先安排。
(2)内容∶工作目标、政策与规定、活动内容与程序、日程安排、方式和方法、组织、绩效,以及衡量标准、必要的控制措施。
(3)类型:①按层次,可分为总体计划、中间计划和具体工作计划。②按时限,可以分为长期计划、中期计划、短期计划。③按内容的复杂性程度,可分为综合计划和单项计划。④按作用,可分为进入计划、常规计划和应急计划。
9、(1)含义:预算内教育经费指中央、地方各级财政或上级主管部门在年度内安排,并计划拨到教育部门和其他部门主办的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事业单位,列入国家预算支出科目的教育经费。
(2)构成:①教育事业费拨款。②科研经费拨款。③基建拨款。④其他经费拨款。
(3)我国的预算内教育经费:在中国指:①国家预算直接安排给教育部门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事业费和基本建设投资。②国家预算安排给各部门的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学校的事业费和基本建设投资。③地方机动财力安排给教育部门和其他部门各级各类学校的事业费和基本建设投资。④世界银行贷款用于教育的资金。
(4)影响因素:预算内教育经费的多少取决于国家财力的大小和预算支出构成。
10、(1)简介:①亚当·斯密认为,学习“固然要花费一笔费用,但这种费用可以得到偿还,同时得到利润”。②马歇尔明确提出了“教育是国家投资”的观点,认为“在所有资本之中,最有价值的就是对人投资而形成的资本”。③加里·贝克尔在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证了教育投资对经济发展的巨大影响,提出人力资本形成的主要途径是教育。
(2)含义:教育投资预测属于教育预测的内容。教育投资预测以国家对教育投资总额的多少及教育经费的分配构成为预测对象,探讨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即物质生产状况与教育投资水平的关系。
(3)注意:虽然我国教育投资总额持续增长,但是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增长的幅度还是不够,其中增长较快的是社会团体或个人办学经费,因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在总教育投资内占绝大部分,所以要想加大教育投资力度,必须重视国家财政性教育投资。二、简答题11、1.“性三品说”与教育作用
董仲舒吸收了先秦至汉初普遍流行的人性差异论的观点,将人性划分为三种不同的等级:“圣人之性”“中民之性”与“斗筲之性”。教育对不同等级的人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1)“圣人之性”是天生的至善至纯以及具有天赋之性,能够自觉地控制自己的感情欲望,无需教育也能达到善性。(2)“中民之性”是绝大多数普通人拥有的,教育对他们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他们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发展善性、才能。(3)“斗筲之性”是恶人之性,教化无用,只能用刑罚对付他们。
2.德治论与教育作用
道德教育是董仲舒教育思想的核心。其强调以道德教化为本为主,以刑罚为末为辅。他认为,教育的社会政治作用一方面表现为培养治理国家、统治百姓的人才,另一方面表现为传播“三纲五常”等伦理道德规范教化庶民。
12、赫尔巴特的教育理论体系有两个基础,即伦理学和心理学。他曾经概述:“教育作为一种科学,是以实践哲学和心理学为基础的,前者指明目的,后者指明途径、手段,以及对教育成就的阻碍”。其教育心理学化思想具体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教育目的心理学化。赫尔巴特认为道德是教育的最高目的。从观念心理学出发,赫尔巴特论证了道德目的受五种力量支配,心灵只有具备了这五种力量才能引向至善的方向,五种力量即内心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公平。他所倡导的五种道德观念着眼于人的内心世界,关注改造儿童内部的心理结构,发展儿童明辨的见识及相应的意志,促进心理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2.教育过程心理学化。在教学过程中,赫尔巴特以其兴趣培养学说为理论依据,提出了“统觉理论”。他认为,观念是人意识活动最基本的素材,一切心理现象都由各种观念的相互作用产生。它从作为感知的对象到保留在意识中,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心理过程,即统觉的过程。“统觉”即新观念被已经存在于意识的旧观念同化和吸收。赫尔巴特认为,任何观念、经验的取得,都是统觉的结果。这一理论成为其教学阶段论的心理基础。
3.教育内容心理学化。(1)赫尔巴特把多方面的兴趣划分为经验的兴趣与同情的兴趣,因此,学校教学科目就必须有“科学的”(自然)和“历史的”(社会)两大类。(2)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赫尔巴特强调儿童与成人的心理差异,主张提供具有多方面的材料,以引起多方面判断,不脱离儿童的感觉与观念。
4.教育方法心理学化。赫尔巴特提出的教育方法包括教学方法、管理方法、训育及交际等内容,对教育方法的论述更集中、具体地体现了他的心理学思想。
5.教育管理心理学化。赫尔巴特的管理措施体现为权威和爱,具体表现在儿童管理方面,这是其教育心理学化思想的重要内容。
13、1.学生对环境影响的主动吸收。环境的影响只有通过学生的理解、选择、吸取与践行,才能内化为他们的观点、立场,成为他们的品德习性。
2.教师对学生的积极教导。教师的教导是使学生品德健全发展必不可少的指针和动力。教师有目的地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种丰富多彩的群体活动,是德育最有效的方式。
3.外部活动与内部活动相互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的形成,包含两种活动:一是学生的学习、研讨、劳动等外显的实践活动。二是学生在思想认识、情感、意志上开展的内隐的心理活动。外显活动是可以直接观察的,内隐活动却不易察觉。这两种活动是相互连接、相互促进的。
所以,在德育过程中,一方面,我们要组织好各种外显活动,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内隐心理活动。另一方面,学生的内隐心理活动一旦发动,又会表现出巨大的能动力量,我们要把他们的能动性引导到外显的道德实践活动中,进一步推动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与提升。
14、1.含义:根据学生在认识过程中获取知识的方式不同,可将学生的认识成果划分为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直接经验是指学生通过亲自活动、探索获得的经验。间接经验主要指他人的认识成果。学生多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
2.关系: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二者各有不同又相互作用、相辅相成。(1)间接经验是学习的主要任务,直接经验也有赖于已经获得的间接经验。(2)直接经验是获得间接经验的基础。直接经验体现在人们的实践中,没有直接经验这一实践,就无法上升为间接经验。同时,所学知识不在实践中应用,就无法检验知识正确与否,更无法发挥知识的最大价值。(3)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都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要防止过于重视直接经验或者过于重视间接经验的偏向。
综上,间接经验是主要方式,在坚持以间接经验为主的前提下,也应重视直接经验,把二者有机联系起来,发挥二者之间的协同作用,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15、教育政策过程包含教育问题的感知、教育政策问题的确认与议程建立、提出和评估备选方案、教育政策选择与政策合法化、教育政策实施、教育政策评估、教育政策的调整与终结等阶段。
1.教育问题的感知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教育问题的范围逐渐扩大,人们就会提出解决教育问题的要求。
2.教育政策问题的确认与议程建立阶段。由于政府的资源和管辖范围有限,只有那些比较紧迫或可能造成长期负面影响的教育问题才能进入政府议事日程,成为教育政策问题。
3.提出和评估备选方案阶段。政党和政府会就教育政策问题的解决,设定政策目标,提出多种行动方案,一般教育政策研究者也会针对解决教育政策问题提出特定的解决方案。
4.教育政策选择与政策合法化阶段。在政策评估的基础上,教育政策制定部门将从备选方案中进行优化选择。通常,被选择的政策方案将进入立法机构、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经过审议后,形成政策草案,并公之于众、征求各方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完善政策方案。
5.教育政策实施阶段。教育政策的实施是将教育政策所规定的目标和内容具体化的过程。在教育政策过程中居于重要地位。不能实施或没有得到实施的教育政策只不过是一纸空文。
6.教育政策评估阶段。教育政策评估是根据教育政策目标,通过一定的程序,对教育政策实施的效果和社会效益进行分析和判断。在科学、全面评估的基础上才能确定某项具体的教育政策是应该继续执行,还是应当进行调整、终结甚至是废止。
7.教育政策的调整与终结阶段。通过评估,会发现教育政策目标中某些与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要求不适应、不适宜的地方,发现政策措施中的无效之处、政策组织机构及其行为的不当之处,从而进行修正和调整。通过评估政策的实施效果,如果发现政策的实施已经达到了预期目的,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则可以宣告政策的终结。
16、1.简介:教育目的作为教育功能的确定性指向,含有不同层次的目标系列,其结构层次从宏观到微观排列如下: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
2.教育目的
(1)含义:①广义上:指教育培养人的质量规格,亦指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反映教育在人的培养规格标准、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②狭义上:一般指国家对培养人才要达到什么样的质量和规格的总要求,是各级各类学校都必须遵守的总要求。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方向和目标,也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国家关于培养的人才要达到什么样的质量和规格的总要求。
(2)意义:定向作用;调控作用;评价作用。
3.培养目标
(1)含义:培养目标是各级各类学校依据国家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教育的性质任务,对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所提出的具体标准和要求。
(2)依据:①社会对教学的要求。②人的方面:教师的教学经验,学生的需要、兴趣和身心发展规律。③教育内部方面:教育目的。
4.课程目标
(1)含义:课程目标就是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它规定了某一教育阶段的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以后,在发展德、智、体等方面期望实现的程度,它是确定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基础。课程目标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最为关键的准则。
(2)依据:①社会的依据:课程目标的制定要依据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乃至生产力的需要。②人的依据:课程目标的制定要依据学习者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点。此外,还要依据学生的兴趣、需要、生活、个性与自由等因素。③教育内部的依据:学科专家的建议等方面。
5.教学目标:教师每一堂课需要完成的具体目标和任务。一般指一课时或几课时的教学目标。
17、1.社会需求法
(1)含义:社会需求法是把教育的社会需求作为制订教育发展计划的参照条件。这种方法要求从分析影响社会需求的因素出发,获取教育发展结构、规模、速度的计划参照系数。
(2)优点:这种方法既考虑了大众的教育需求,又立足于社会发展的需要,二者统筹兼顾。
(3)缺点:①教育的社会需求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要比较确切地分析这种需求是比较困难的。②教育的社会需求的实现是需要资源给予保证的,撇开这个问题来规划教育的发展目标,在实践上缺乏保障或者说可能性较低。
2.人力需求预测法
(1)含义:人力需求预测法是以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人才的培养与提供为目标值,来规划教育发展的方法。
(2)步骤:①预测未来某一时期国民生产总值。②设定各经济部门的产值。③预测实现以上预测所需劳动力数量及劳动力职业构成。④教育供应预测,即将不同水平的劳动力需求作为目标值,以此确定教育系统培养人员的规模。⑤对教育系统的培养能力和需求水平进行综合平衡,从而决定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的规模与速度。
(3)优点:适应了20世纪50年代后期在世界范围内开始的战后经济恢复及随着经济发展出现的科技人才不足问题的需要。
(4)缺点:①无视生产技术的变化及替代可能性的存在。②人才培养及供给被限定在制度化的正规教育系统内。③无视现存人才的再利用。④对人才培养、必要的资源、手段配合的变化及可替代性考虑不够。⑤对人才培养的成本不够重视。⑥忽视职业与学历的关系。
18、1.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教育公平问题一直是热点问题,教育信息的不透明会进一步加剧教育的不公平,教育信息公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暗箱操作,促进教育公平。
2.有利于保障学生的安全。中央综治委、教育部和公安部联合下发了《关于深入开展安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的意见》,要求扎实做好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创造学校及其周边地区的良好治安秩序和文明育人的环境。
3.有利于遏制教育腐败。从源头上防止腐败,一是要形成权力行使的合理制衡机制,避免掌握权力的人滥用权力。二是改变权力行使的方式,使其过程处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
4.有利于提高办学效益。教育经费的使用若缺乏透明度,失去强有力的监督,会降低办学效益。
5.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随着教育市场化和教育民主化理念的深入,人们意识到,教育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情,也需要市场的介入与社会的参与。三、论述题19、深化高等教育评价改革,具有以下现实意义:
1.利于提高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高等教育评价改革深入贯彻落实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完善了立德树人的体制、机制,扭转了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治理了“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提高了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加速推进了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利于改革学校评价,推进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高等教育评价改革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健全学校内部质量保障制度,坚决抵制重智育轻德育、重分数轻素质等片面的办学行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3.利于改革教师评价,推进践行教书育人使命。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杜绝重科研轻教学、重教书轻育人等现象。突出教育教学实绩,把认真履行教育教学职责作为评价教师的基本要求。强化一线学生工作,高等学校明确领导干部和教师参与学生工作的具体要求。
4.利于改进高校教师科研评价,解决“唯论文”等问题。突出质量导向,重点评价学术贡献、社会贡献,以及支撑人才培养,不得将论文数、项目数、课题经费等科研量化指标与绩效工资分配、奖励挂钩。
5.利于防止“唯帽子”倾向,推进人才称号回归学术性。切实精简人才“帽子”,优化整合涉及教育领域的各类人才计划,为实施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贡献力量。
6.利于改变用分数给学生贴标签的做法,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坚持以德为先、以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
20、高等学校的创业教育教学内容以教授创业知识为基础,以锻炼创业能力为关键,以培养创业精神为核心。高等教育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教授创业知识。通过创业教育教学,使学生掌握开展创业活动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包括创业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相关理论,涉及创业者、创业团队、创业机会、创业资源、创业计划、政策法规、新企业开办与管理,以及社会创业的理论和方法。
2.锻炼创业能力。通过创业教育教学,系统地培养学生整合创业资源、设计创业计划,以及创办和管理企业的综合素质,重点培养学生识别创业机会、防范创业风险、适时采取行动的创业能力。
3.培养创业精神。通过创业教育教学,培养学生善于思考、敏于发现、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挑战自我、承受挫折、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善于合作的职业操守,以及创造价值、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
总之,高等教育通过创业教育教学,可以使学生掌握创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熟悉创业的基本流程和基本方法,了解创业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促进学生创业、就业和全面发展。
21、1.含义:(1)体育锻炼是根据人体生长发育、技能形成和机能完善的规律,有目的、有组织地开展身体运动与健康活动,以促进个体全面发育、提高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增强体质、改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的社会活动。(2)人格指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性和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它包括许多成分,其中最主要的是气质、性格、自我调控系统。
2.作用:(1)体育锻炼为培养健全人格奠定生理基础。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学生的神经系统、骨骼、肌肉等正常发育,增强学生的体质,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及身心发展奠定基础。
(2)体育锻炼是培养优良人格的有效方法。吃苦耐劳、服从裁判、团结队友、尊重对手、控制场上情绪等优良品质都可以通过体育锻炼和体育竞赛得到培养,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成功观念和集体观念,促进其优良人格的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30年中国永磁盘式尾矿回收机融资商业计划书
- 2024-2030年中国水成膜泡沫灭火器行业发展状况及投资风险分析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水利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发展形势规划分析报告版
- 2024-2030年中国氨纶纤维行业竞争格局及未来发展策略分析报告
- SMP1-W-001-厂房施工管理制度-3
- 交通运输环保管理制度
- 2022年大学电气信息专业大学物理下册模拟考试试卷C卷-附解析
- 体育赛事安全生产责任考核制度
- 2022年大学生物科学专业大学物理二开学考试试题D卷-附解析
- 2022年大学植物生产专业大学物理二月考试题C卷-附解析
- 上海市中考英语试卷及答案
- 言语理解与表达的真题全面
- 2024年上海市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材知识点归纳
- 临床医学职业生涯规划
- 《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 第3部分:汽轮发电机组》DLT 5190.3
- 重大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 跌倒坠床护理个案分析
- 火力发电厂施工图设计内容深度规定
- 酒店经理管理酒店运营
- 装修垃圾清运处置方案
- JC-T 2536-2019水泥-水玻璃灌浆材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