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2-T 1257-2023-乡镇级及以下集中式地下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调查评估技术规范_第1页
DB12-T 1257-2023-乡镇级及以下集中式地下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调查评估技术规范_第2页
DB12-T 1257-2023-乡镇级及以下集中式地下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调查评估技术规范_第3页
DB12-T 1257-2023-乡镇级及以下集中式地下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调查评估技术规范_第4页
DB12-T 1257-2023-乡镇级及以下集中式地下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调查评估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13.060.20CCSICS13.060.20CCSZ16天 津 市 地 方 标 准DB12/T1257—2023乡镇级及以下集中式地下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评估技术规范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theenvironmentalstatusassessmentofthe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theenvironmentalstatusassessmentofthecentralizeddrinkinggroundwatersourcesatandbelowtownshiplevel2023-09-06发布2023-10-10实施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目 次前言 II1范引文件 1语定义 1估法 2估果 7估告制 9附录A(料)乡及以集式下用水源调内容 1附录B(料)乡及以集式下用水源水监要求 4附录C(料)乡及以集式下用水源污源查容 6附录D(料)乡及以集式下用水源环状调评报告纲 13参考献 21前 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天津市生态环境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天津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乡镇级及以下集中式地下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评估技术规范范围(GB/T5750.2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第2部分:水样的采集与保存GB12268危险货物品名表GB13690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GB/T14848地下水质量标准HJ/T433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标志技术要求3术语和定义HJ773、HJ77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HJ/T433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标志技术要求3术语和定义HJ773、HJ77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饮用水水源地drinkingwatersource提供居民生活及公共服务用水的取水水域和密切相关的陆域。[来源:HJ773-2015,3.1]3.2集中式地下饮用水水源地centralizeddrinkinggroundwatersource(1000人”)。3.3达标水源sourcewaterreachingthestandardHJ774-2015,3.2,3.4饮用水水源保护区drinkingwatersourceprotectionareaHJ747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编码规范HJ773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环境保护技术要求HJ774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状况评估技术规范HJ773-2015,3.33.5隔离防护工程isolationprotectivefacilities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周边人类活动频繁的区域所设置的,以杜绝人类活动对取水井影响的站房、围栏、院墙等防护设施。3.6风险源risksource[来源:HJ773-2015,3.4]3.7风险防控riskpreventionHJ773-2015,3.9]3.8应急能力emergencyresponsecapability3.9应急防护工程设施emergencyprotectivefacilitiesHJ773-2015,3.11]3.9应急防护工程设施emergencyprotectivefacilitiesHJ773-2015,3.11]4评估方法根据所要求调查内容的调查结果,对水源地环境状况进行评估,调查内容要求参见附录A。WGRiWGRi为100WGRi为0。取水量保证率为参与评估水源取水量保证率的算数平均值。取水量保证率的计算见公式(1)。WGR=∑WGRNi=1iSN(1)式中:WGRs——行政区域取水量保证率;WGRi——单个水源取水量保证率;N——行政区域内参与评估的水源地总数。按照乡镇级及以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监测要求(参见附录B),对每个水源地开展水质监测工作。水质评价执行GB/T14848中Ⅲ类标准。水源达标状况以水源达标率表示,水源达标率的计算见公式(2)。∑MSR𝑗WQR=j=1

(2)i M式中:WQRi——单个水源的水源达标率;SRj——水源地第j次监测水源达标率;M——水源地年度监测频次。SR100SR以70SR40SR0WQR=∑WQRWQR=∑WQRNi=S1Ni(3)式中:WQRS——iMSA。水源地划分保护区并获批复,则单个水源地保护区划分完成率PDi为100%;否则,PDi为0。行政区域内水源地保护区划分完成率的计算见公式(4)。NPD=∑PDSi=1Ni(4)式中:PDS——按照HJ/T433完成标志设置的,单个水源地标志设置完成率PSi为100%;未依据HJ/T433设置的,PSi为60%;未设置的,PSi为0。行政区域内水源地标志设置完成率的计算见公式(5)。∑NPSi式中:PSS——行政区域内标志设置完成率;PSi——单个水源地标志设置完成率;

PSS=

i=1N

(5)N——行政区域内参与评估的水源地总数。取水井配有站房、院墙或栅栏,且完好的,单个水源地隔离防护工程完成率PFi为100%;否则,PFi为0。行政区域内水源地保护区隔离防护工程完成率的计算见公式(6)。NPF=∑PFiSi=1N(6)式中:PFS——行政区域内保护区隔离防护工程完成率;PFi——单个水源地保护区隔离防护工程完成率;N——行政区域内参与评估的水源地总数。PCRBCRWBR等3保护区整治率的计算见公式(7)。PCR=BCR+DCR+WBRii i i3(7)式中:PCRi——单个水源地保护区整治率;BCRi——单个水源地建设项目拆除完成率;DCRi——单个水源地排污口关闭完成率;WBRi——单个水源地畜禽养殖拆除完成率。BCRi为100%,否则BCRi为0(BCRiDCRi为100DCRi为,WBRi100%,否则WBRi为0。4.4.3.2行政区域内水源地行政区域内水源地保护区整治完成率的计算见公式(8)。∑NPCRi式中:

PCRS=

i=1N

(8)PCRS——行政区域内水源地保护区整治完成率;PCRi——单个水源地保护区整治率;N——行政区域内参与评估的水源地总数。单个水源地监测完成率的计算见公式(9)。MIi=Q×100%单个水源地监测完成率的计算见公式(9)。MIi=Q×100%Qs(9)式中:MIi——单个水源地监测完成率;Q——完成监测的项目数量;Qs——应完成的监测项目数量。4.4.4.2行政区域内水源地行政区域内水源地监测项目完成率的计算见公式(10)。MI=∑Ni=1MIiSN(10)式中:MIS——行政区域内水源地监测项目完成率;MIi——单个水源地监测完成率;N——行政区域内参与评估的水源地总数。风险防控状况用风险管理指标完成率RMR表示,包括风险源名录完成率RDEi、危险化学品运输管理制度建立率DCBRi两项指标。单个水源地风险管理指标完成率的计算见公式(11)。RMRi=RDEi×0.8+DCBRi×0.2(11)式中:RMRi——单个水源地风险管理指标完成率;RDEi——风险源名录完成率;DCBRi——危险化学品运输管理制度建立率。GB12268GB13690(为100%;否则,RDEi为0。已建立危险化学品运输管理制度的,DCBRi为100%,否则,DCBRi为0。调查范围内无污RDEi和DCBRi100%。4.4.5.1.2行政区域内水源地行政区域内水源地风险管理指标完成率的计算见公式(12)。∑NRMRi式中:

RMRS=

i=1N

(12)RMRS——应急能力用应急管理指标完成率EME表示。应急管理指标包括应急预案、应急演练、应急物资和技术储备、应急防护工程设施建设、应急专家库、应急监测能力情况6项内容。单个水源地应急管理指标完成率的计算见公式(13)。EME= ∑61𝐹𝑖i6(13)式中:EMEi——单个水源地应急管理指标完成率;Fi——单项指标完成率。0EMEi6值。4.4.5.2.2行政区域内水源地行政区域内水源地应急能力完成率的计算见公式(14)。NEME=∑EMEi=1iSN(14)式中:EMEs——行政区域内水源地应急能力完成率;EMEi——单个水源地应急管理指标完成率;N——行政区域内参与评估的水源地总数。管理措施用管理制度完成率MSR表示。管理措施指标包括水源编码、水源地档案、保护区定期巡查和净水设施等4项内容。单个水源地管理制度完成率的计算见公式(15)。i∑4𝐹𝑖i式中:MSRi——单个水源地管理制度完成率;Fi——单项指标完成率。

MSR=14

(15)其中,水源编码按照HJ747。完成单项指标的,单项指标完成率为100%;否则为0。MSRi为4个单项指标完成率的算术平均值。行政区域内水源地管理制度完成率的计算见公式(16)。∑NMSRi式中:

MSRS=

i=1N

(16)MSRS——MSRi——各指标符号的含义及权重见表1。表1集中式地下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评估指标体系及权重表目标层系统层权重指标层(INDEX)分权重(Wi)集中式地下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取水量保证状况(WG)0.1取水量保证率(WGR)1.0目标层系统层权重指标层(INDEX)分权重(Wi)水源达标状况(SQ)0.6水源达标率(WQR)1.0环境管理状况(MS)0.3保护区划定(PD)0.10标志设置(PS)0.05保护区隔离防护(PF)0.10保护区整治(PCR)0.20常规监测(MI)0.10风险防控(RMR)0.20应急能力(EME)0.10管理措施(MSR)0.15单个水源或行政区域内水源,其取水量保证状况评估得分的计算见公式(17)。WG=WGR×100(17)式中:WG——取水量保证状况;WGR——取水量保证率。5.2.2水源达标状况评估5.2.2水源达标状况评估单个水源或行政区域内水源,其水源达标状况评估得分的计算见公式(18)。SQ=WQR×100式中:SQ——水源达标状况;WQR——水源达标率。(18)5.2.3环境管理状况评估单个水源或行政区域内水源,其环境管理状况MS评估得分的计算见公式(19)。MS=∑(INDEXi×Wi)×100式中:MS——环境管理状况;Wi——i项对应的分权重;(19)INDEXi——PDPSPF完成率PCR、常规监测完成率MI、风险防控完成率RMR、应急能力完成率EME、管理措施完成率MSR。5.3综合评估单个水源或行政区域内水源地环境保护状况综合评估得分的计算见公式(20)。SWES=WG×0.1+SQ×0.6+MS×0.3式中:SWES——水源地环境保护状况综合评估得分;WG——取水量保证状况;(20)SQ——水源达标状况;MS——环境管理状况。(WQR)0(PD)(PS)(PCR)。。综合评估分值与结果对照表2。表2综合评估分值与结果对照表序号评估分值评估结果1SWES≥90优秀280≤SWES<90良好370≤SWES<80合格460≤SWES<70基本合格5SWES<60不合格6评估报告编制6评估报告编制乡镇级及以下集中式地下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调查评估报告大纲参考附录D。附录A(资料性)乡镇级及以下集中式地下饮用水水源地调查内容水源地调查与评估内容详见表A.1表A.1 水地查估内及求况项目内容指标要求一、水源地基本情况1.基础信息——详细描述水源地位置、类型、取水量、服务人口和使用年限等2.自然地理概况——详细描述水源地所在行政区的地理位置、气候、降水特征、水文补给径流、土壤类型和地表水系等3.社会经济状况——(村经济状况等二、取水量状况——取水量保证率具有取水许可证(文号、年实际取水量三、水源达标情况——水源达标率具有检测报告、检测单位资质、水质监测方案要求四、环境管理状况1.保护区建设保护区划分完成率具有保护区划分技术方案、市政府批复文件保护区标志设置完成率提供界碑、交通警示牌照片保护区隔离防护工程完成率隔离防护照片2.保护区整治保护区整治完成率水源地周边污染源调查报告3.常规监测监测项目完成率监测报告、监测单位资质、水质监测方案要求4.风险防控与应急能力风险管理指标完成率水源地周边污染源调查报告、市级危化品运输管理制度应急管理指标完成率区政府印发的饮用水供水应急预案或水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应急演练情况(记录、照片等、应急物资储备照片应急专家库名单、区环境监测站监测能力5.管理措施管理制度完成率“一区一档”(抽查记录、净水设施设置情况及运行记录水源地基本情况包括水源地基础信息、所在区域自然地理概况和社会经济状况3项内容。调查内容为水源地位置、类型、取水量、服务人口和使用年限等。调查内容包括水源地所在行政镇(村)的人口、产业结构、经济状况等。调查内容包括水源地年设计取水量和年实际取水量信息等。调查内容包括水源地具有调查内容包括水源地具有CMA认证的检测机构出具的水源地水质检测报告等。水源地水质监测要求参见附录B。各水源地完成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并经批复实施即认定为完成保护区划分。按照HJ/T161(A.5.2 (水源地水质监测工作应包含所有应监测指标。告,调查要求参见附录C。若水源地保护区内有宽6HJ747100%。附录B(资料性)乡镇级及以下集中式地下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要求1样品的采集、运输和保存应符合GB/T5750.2和HJ164的相关要求。各水源地监测频次按照天津市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印发的监测方案中相关要求执行。表B.1 地下表B.1 地下用水地测目序号项目序号项目序号项目序号项目1pH11嗅和味21铅31甲苯2溶解性总固体12浑浊度22铝32挥发性酚类(以苯酚计)3硫酸盐13肉眼可见物23硫化物33阴离子表面活性剂4氯化物14总大肠菌群24氰化物34亚硝酸盐(以N计)5氟化物15菌落总数25硒35(N计6碘化物16锰26汞36氨氮(以N计)7总硬度(以CaCO3,计)17铁27铬(六价)37耗氧量(CODMn法、以O2计)8钠18铜28三氯甲烷38总α放射性9砷19锌29四氯化碳39总β放射性10色20镉30苯——1-910-1516-39情况,需进行指标超标原因分析论证,并根据分析论证结果定义指标类型。参照GB/T5750.2执行。监测工作全过程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应按照GB/T5750.2和HJ164和国家其他相关规定要求执行。附录C(资料性)乡镇级及以下集中式地下饮用水水源地污染源调查内容15002(),500)500利用类型分类见表C.1。)(详见附表C.2)()等。表C.1 )(详见附表C.2)()等。序号名称代码名称含义1耕地11旱地2林地21林地指生长乔木、灌木、竹类等林业用地;苗圃、果园等各类园地。3草地31草地天然草地、人工草地和割草地。4水域41河渠指天然形成或人工开挖的河流及主干渠。42水库坑塘指人工修建水库坑塘。43滩地指河、湖水域平水期水位与洪水期水位之间的土地。44水产养殖用地指用于养殖鱼、虾、蟹等水产养殖用地。5城乡、工矿、居民用地51工业厂矿用地指农村厂房、采石矿、油田、盐场等建设厂矿用地。52农村居民点指农村居民点用地。53交通道路用地指交通道路用地。54农村化粪池指农村居民生活排污的池塘。55畜禽养殖用地指农村畜禽养殖场用地。6未利用土地61裸土地指地表和山体土质覆盖,植被覆盖度在5%以下的土地和山坡。62裸岩指山体裸露岩石或石砾,植被覆盖度小于5%的土地。6坐标系:WGS84投影:AlbersConicalEqualArea(25、47、117、12)。时相影像时间为评估年份的植物生长季。云量单景云量≤10%,且调查范围内主要关注区域对象不得被云、雾遮盖。多光谱影像0.8米或优于0.8米。套合目标是利用上一年度Landsat8OLI8≤2≤3≤5。Landsat8OLI810%,合理地选择镶嵌线,并进行25米200-400米选择1(附表C.3)附表C.4)。GPS1005质量控制包括解译数据质量控制、解译过程质量检查、解译准确率评价等3部分。坐标系:WGS84投影:AlbersConicalEqualArea(25、47、117、12)。54像元6142。95%,90%2Dangle*.shp。525像元4像元应对解译数据进行精度自评估,精度要求为:一级分类>95%,二级分类>90%(***)id确率的计算方法是:准确率=正确点位数/检查点位数×100%核查记录资料和电子表格(表C.3和C.4)存档,内容需填写完整。表C.3 水地地确率的计算方法是:准确率=正确点位数/检查点位数×100%核查记录资料和电子表格(表C.3和C.4)存档,内容需填写完整。表C.3 水地地用外核类记表表C.4 水地地用外核边记表编号时间经度纬度地貌类型植被类型野外照片编码野外类型判读类型正/误12…序号经度纬度东类型南类型西类型北类型边界误判说明植被判读正/误植被判读正/误植被判读正/误植被判读正/误12…300Dpi。数据存储格式为JPEG*.JPG文件命名:行政区+水源地名称(**水厂)+日期(YYMMDD)+照片编码(如005表示第5幅相片)。表C.2 水地查表a)水源地调查范围内工业源信息调查表序号名称*类型*经度*纬度*面积*(m2)生产工艺是否涉水#废水排放量(吨/年)废水排放去向#与水厂位置关系*距离*(m)是否涉及保护区*是/否保护区内面积(m2)12…注:1.表中“*”代表必填项,“#”代表污染源位于保护区内时需填写;2.类型包括:单一企业、工业集聚区/园区、工业污染场地、工业渗坑、加油站等;3.经纬度以度为单位,保留至小数点后5位。4.面积为位于调查范围内面积;5.与水厂位置关系为污染源位于水厂的哪个方位;6.距水厂距离为工业源几何中心与取水井之间的距离;7.未填写内容用“——”表示。b)b)水源地调查范围内生活源信息调查表序号名称*类型*经度*纬度*面积#(m2)生活废水、垃圾是否集中收集#废水排放去向#与水厂位置关系*距离*(m)是否涉及保护区*是/否保护区内面积(m2)12…注:1.表中“*”代表必填项,“#”代表污染源涉水时需填写;2.类型为:村庄、餐饮、垃圾堆放点、公厕、生活坑塘。类型若为垃圾堆放点,则名称中需注明垃圾类型(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工业废物等),类型若为公厕,则名称中需注明公厕类型(水冲厕、旱厕);3.经纬度以度为单位,保留至小数点后5位,若类型为村庄,则经纬度可不填;4.面积为位于调查范围内面积;5.未填写内容用“——”表示。*m*c)*m*序号名称*经度*纬度*与水厂位置关系距水厂距离()农业种植#畜禽养殖#水产养殖#种类面积(m2)保护区内种类面积(m2)数量(头只)是否位于保护区种类面积(m2)数量(只)是否位于保护区12…注:1.表中“*”代表必填项,“#”代表涉及该类污染源时需填写;2.经纬度以度为单位,保留至小数点后5位,若名称为耕地,则经纬度可不填;3.面积为位于调查范围内面积;4.未填写内容用“——”表示。附录D(资料性)乡镇级及以下集中式地下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调查评估报告大纲编制单位:编制时间:乡镇级及以下集中式地下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调查评估报告大纲编制单位:编制时间:遵循科学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原则、全面性与选择性相结合原则、可操作原则。概括性描述水源取水量保证状况及水源未达到取水要求或超采的原因。概括性描述水源水质达标状况,不达标时概述原因。D.1.4.3 D.1.4.3 概括性描述环境保护与管理整体状况、存在问题及原因。描述水源地位置、类型、取水量、服务人口和使用年限等。水源地所在行政镇(村)的人口、产业结构、经济状况等。说明监测断面(井)的位置和点位布设原则。根据处理设施情况,明确评价水质执行的标准。说明基本监测项目和特征污染物的选取。根据水源地类型、国家和地方生态环境部门要求等,确定监测频次和方法。介绍水质分析过程、仪器设备校准和维护等方面的质量控制情况。详细描述水源水质总体状况,包括达标、不达标水源数量和相应的取水服务人口数量。以水质达标率为依据,统计水源达标比例,分析行政区域内水源达标具体状况。地点、污染类型、影响范围、处置措施及效果等。对水源地环境管理状况进行描述,列出水源地管理状况较好和较差的行政区域和水源地。地点、污染类型、影响范围、处置措施及效果等。对水源地环境管理状况进行描述,列出水源地管理状况较好和较差的行政区域和水源地。HJ/T433详细描述一级保护区待整治情况,包括整治对象和规模等,应说明统计数据来源。详细描述水源地监测断面设置情况、监测频次和监测指标。全面分析地下水全指标的监测能力。(D.4.4 从水源地水量不足、水质超标、存在环境风险等问题入手,分析区域水质状况、水源地从水源地水量不足、水质超标、存在环境风险等问题入手,分析区域水质状况、水源地主要污染源及排放特征和风险源分布等,重点说明区域特征污染物和污染源情况。结合评估发现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的对策与建议。D.5.4 附表D.1-D.9表表D.2 饮水源量水评结果表D.3 饮水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