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特色型高校发展的困境与对策行业特色型高校面临的困境和建设路径_第1页
行业特色型高校发展的困境与对策行业特色型高校面临的困境和建设路径_第2页
行业特色型高校发展的困境与对策行业特色型高校面临的困境和建设路径_第3页
行业特色型高校发展的困境与对策行业特色型高校面临的困境和建设路径_第4页
行业特色型高校发展的困境与对策行业特色型高校面临的困境和建设路径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行业特色型高校发展的困境与对策行业特色型高校面临的困境和建设路径

专业辅导学校作为一种与行业自然相关的大学形式,是国家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为行业和国家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这些行业特色型高校陆续划归教育部或地方教育部门管理。行业特色型高校如何保持并发挥学科特色和行业科技优势,创办高水平大学,在新时期作出应有的贡献,是我们急需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一、推动了主要高等院校的快速发展,增加了“行业特色长期以来,行业特色型高校在强化人才培养、促进行业科技进步、服务社会与行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发展了一批优势学科。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后,各院校紧跟时代步伐,在不断强化传统学科优势与特色的同时,积极发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的学科和专业。伴随着学校学科的增多、办学规模的逐步扩大,多数院校步入了更名行列,甩掉了原有的“行业特色帽子”,以山东省为例,原有的山东煤炭学院更名为山东科技大学,青岛化工学院更名为青岛科技大学。在发展过程中,各院校的学科门类逐渐增多、综合性逐渐增强、规模逐步扩大,但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和矛盾。(一)行业主管部门之间的行政隶属关系断裂行业特色型高校始终与行业坚守在一起,保持着行业学科的优势与特色,为解决我国的行业问题作出了自己的贡献。然而,行业特色型高校与行业主管部门之间的行政隶属关系断裂后,一方面,与原行业系统之间的沟通渠道和机制日益弱化,行业特色高校在行业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方面失去了行业主管部门的指导和扶持,服务行业的空间在一定程度上缩小;另一方面,来自行业主管部门的政策支持和经费投入减少,而各高校办学规模却逐步扩大,出现新校区建设、两地办学等需求,从而导致办学经费紧张,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行业特色型高校服务行业能力的发挥。(二)学科建设的挑战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后,原有的部门壁垒被打破,行业特色型高校的传统优势学科面临来自综合性大学的挑战与竞争。行业特色型高校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发展其他学科和专业,但过度强调学科多样化会加大学校与行业的距离;同时,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年轻教师的数量不断增加,他们大多没有行业经历,与生产实践结合得比较少,弱化了传统学科的优势和特色,甚至会影响学校整体的办学实力。(三)重行业轻服务主管部门的变更和职能的变化、与行业一定程度的断裂以及对多科性大学的追求,使得有些行业特色型高校在划归教育部门后行业服务意识有所弱化,服务主动性有所降低,不利于高校参与解决行业共性关键技术,不利于推动行业科技进步。二、行业特色型高校如何实现质量大提高行业特色型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面临许多困境,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和处理,必然影响其办学质量,进而影响其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中的作用。因此,新时期行业特色型高校如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继承学校的传统,保持并发挥学科特色和行业科技优势,实现质量的大提高是当前的主要任务。笔者所在的山东轻工业学院(以下简称“我校”),作为一所轻工特色鲜明的地方院校,为了谋求新时期的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住“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办什么样的大学、如何办好大学”这两个根本问题,立足“质量立校”与“特色兴校”的办学方略,提出一系列相关对策及实施措施,走出了一条符合学校实际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一)以重点学科为原则,促进学科均衡发展作为一所由单科性院校发展而来的综合性院校,我校的学科建设、办学力量很难在短期内赶上一些老牌综合院校,但作为一所轻工院校,有着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等突出的传统学科,所以我校在回顾、总结办学历史和自身实力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山东省骨干大学和国家特色名校”的办学目标,进一步强化了特色意识,并提出“坚持走特色发展之路”“加强优势、特色专业建设”“以特色创优势,以特色促发展”。第一,加强发展优势专业,使其独占鳌头或独领风骚,得到本行业领域的普遍认可。为了使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工程等学科达到“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高度,使其更好地发挥人才培养、行业引领和服务企业的作用,我校在政策、条件上给以多方扶持,如在国际范围内公开招聘学科带头人,投巨资购进仪器设备、搭建学科研究平台等。目前,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工程专业均已成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制浆造纸工程与技术是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制浆造纸工程、发酵工程是省级重点学科,玻璃与陶瓷、工业微生物是省级重点实验室。这些特色专业人才培养的着力点在提高受教育者适应当前与未来行业发展以及技术变革的创新性能力上,既关注学生系统、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储备,为学生未来的长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更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为学生进入相关行业、产业领域就业或创业做准备。这些学科专业培养的人才已成为行业技术创新的主力,取得的科技成果得到行业领域的普遍认可,成为学校的办学优势和品牌,使学校的办学特色更加鲜明,社会认可度不断提高。第二,在创建学科特区和凸显特色的基础上,鼓励借助传统优势学科进行发展,特色带整体,整体促特色,在做强传统特色“学科高峰”的同时,形成若干“学科高原”。西南交通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谢成枢曾说:“行业特色型高校的多学科协调发展要围绕学校的主干优势学科。比如,我们学校设立法律学科,那肯定比不过北大、人大或者政法类院校,所以我们的法律学科侧重于交通法、工程法等,这是体现我们特色的。”我校在主动融入社会经济、开辟新的学科专业方向时,也借助轻工特色,如管理类专业、法学专业等均围绕轻工业,力图培养轻工方面的管理类、法学类人才。为了使学生了解轻工、服务轻工,学校自2010级始开设“轻工知识及学科专业概论”,以期用优势学科带动学校的整体发展。(二)加强高层次人才建设,提高教学水“所谓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行业特色型高校要想持续发展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要加大培养与引进的力度,建设高水平团队。近几年,学校不断完善有利于人才培养、流动配置、激励保障、聘用评价的体制机制,实施学术队伍博士化、国际化,加强高层次人才建设等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第一,鼓励在职教师尤其是重点学科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加大学校拥有博士学位教师的比重,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我校提出到“十二五”末,省级及以上重点学科(实验室)、有硕士点的学科(艺术类例外),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或在读博士学位比例达到100%。第二,加大对学术带头人、后备领军人物和优秀学术骨干的培养,特别对青年教师予以关注,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派有潜质的教师到国内外高水平大学进修、访问、交流等举措,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国际化水准。第三,广纳贤才,积极从校外引进与自身总体发展目标相适应的各类优秀人才,特别是那些在国家重点研究领域和重大专项中有发言权的战略科学家、在企业行业有一定影响力的工程人员等,不断提高学校的学术声誉并改善师资队伍结构。(三)加强产学研合作教育,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平台山东轻工业学院具有长期与轻工行业保持密切互动的传统及优势,毕业生中涌现出了一大批企业家。山东轻工业学院走出的“老总”,被新闻媒体以“轻院老总现象”“发酵三十年酿出老总班”等为题进行广泛报道,引起巨大的社会反响。我院毕业生作为技术和管理骨干的主体,支撑起了山东轻工业的半壁江山。根据调查统计,青岛啤酒集团、晨鸣纸业集团、泰山玻璃纤维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阜丰集团等10家大型企业中,有70%的企业管理和技术骨干毕业于我校。利用这些优势和条件,我校积极拓展办学空间,加强产学研合作教育,使相关产业参与学生的培养,从而培养出大量具有轻工行业背景的创新型应用人才。20世纪末,我校就同山东省造纸研究设计院、食品发酵研究设计院、硅酸盐研究设计院建立联合办学关系,实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人员互聘、教研结合的新体制,促进双方的共同发展。近年来,学校充分发挥直接服务行业经济发展的学科优势,与晨鸣纸业集团、华泰集团和泰山玻璃纤维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建了5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在青岛啤酒集团、阜丰集团、皇明太阳能集团等一百余个轻工企业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本着双赢的原则,校企联合在学校共建了生物工程研发中心、皮革化学品研究室等一批校内产学研合作平台。产学研合作密切了校企关系,丰富了教学内容,改善了实验条件,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取得一批高质量的科研及教研成果。学校建立了“校友论坛”“企业家论坛”“企业创新与发展论坛”“产学研合作联盟”等平台,以“凝心聚力汇智,共享共赢共进”为主题,以推进产学研合作、企业家沟通、校企合作作为有效途径,着力打好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轻工企业发展服务这张“特色牌”。(四)构建了科学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如果说强化轻工特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坚持产学研结合,是一种战略选择,那么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提高教学质量则是一种战略保障,如果没有这种保障,那么一切的发展都不会长久。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我校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研究,科学构建了学校、教师、学生全员参与的“三位一体”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学校专门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分管教学副院长为副组长,教务处、发展规划处、人事处、计财处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整个评价工作的领导、组织协调和实施;先后制定了《二级学院教学工作评价暂行办法》《山东轻工业学院二级学院教学工作评价指标体系》等文件,确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程序等。在学校精心组织和认真实施下,学校从2005~2006学年起每学年进行一次教学工作评价,充分调动了二级学院开展教学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力地提高了教学质量监控效率。二级学院对单位内部教学过程进行多方位、全过程监控,并吸收教师、学生作为评价组成员,充分体现了教师、学生在办学和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有力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三、作为“引路点”加强行业学校特色大学建设行业特色型高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发展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我国教育强国的建设进程。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张济顺在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十九次全体会议上指出:“国家在重点建设‘985’‘211’高校的同时,也应积极推动高水平有特色大学的建设。行业学校办得更有特色了,有可能成为我国高教发展的引爆点。”促进行业特色型高校的发展,既是行业特色型高校自身的使命,也是政府、行业、社会的共同责任。(一)共建行业特色型高校进一步明确行业特色型高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制定相关的政策进一步引导和推动行业(部门)与教育行政部门共建行业特色型高校,通过税收等政策敦促行业(部门)给予行业特色型高校以更多的支持,密切行业特色型高校与行业、部门之间的联系,努力实现行业发展与大学发展双赢;充分考虑行业特色型大学发展面临的诸多制约因素,切实给予各方面的支持,特别是在各类人才支持计划、学科申报与评审、教改和科研项目、办学经费筹措、整合民间和行业资本等方面,积极促进行业特色型大学的持续发展。(二)导致不同层次的学校缺乏统一评估标准教育部进行的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虽几经修改,仍是一套指标体系涵盖多种学校类型。这种评估用一个标准衡量具有不同起点、不同层次的学校,不仅影响评估的科学性和公正性,还误导许多学校尤其是地方高校向名校看齐,为达到“标准”而追求一致,不利于发扬特色和个性。因此,应建立健全分类别、分层次的评估体系,对行业特色型高校进行特色指导,有利于促进其向多样化和特色化发展。(三)新进员工的成本过高也会导致新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