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波-碳化硅分解_第1页
张波-碳化硅分解_第2页
张波-碳化硅分解_第3页
张波-碳化硅分解_第4页
张波-碳化硅分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演讲者:张波2012年11月20日碳化硅SiC碳化硅碳化硅俗称金刚砂,又称碳硅石,是一种典型的共价键的化合物

;电负性:△x=0.7,离子键12%,共价键性很强;密度:3.16~3.2g/cm3

;结构单元:均由SiC四面体堆积而成(硅原子处于中心,周围是碳);常见的碳化硅结构:a、6H、15R、4H和β型碳化硅(H和R代表六方和斜方六面型式,H和R之前的数字表示沿c轴重复周期的层数);β-SIC(面心立方晶系)和α-SIC(六方晶系)

;

β-SIC(面心立方晶系)和α-SIC(六方晶系)。β-SIC为低温稳定型,α-SIC为高温稳定型,转变温度2100℃,转变速率很小;○○○○○CCCCSiA平行B反平行SiC

的硬度高(莫氏9.5级)、弹性模量大,具有优良的耐磨损性能。碳化硅制品的导热率非常高,热膨胀参数小,抗热震性非常高,是优质的耐火材料。,SiC氧化时,表面形成的二氧化硅层会抑制氧的进一步扩散,因而,其氧化速率并不高。在电性能方面,SiC具有半导体特性,少量杂质的引入会使其表现出良好的导电性:碳化硅粉体的制备SiC是在陨石中发现的,在地球上几乎不存在,因此,工业上应用的SiC粉末都是人工合成的。SiO2+3C→SiC+2CO

(1)二氧化硅-碳还原法用石英砂SiO2加焦炭直接通电还原(在电弧炉中),温度:1900℃以上SiO2+C→SiO+CO

SiO+C→Si+CO

Si+C→SiC由于炉内各区带温度不同,先生成一氧化硅:生成机理:当温度达到1500℃以上时,SiO2从石英颗粒自由表面开始蒸发和分解。SiO2+和SiO的蒸汽穿过配料的气孔扩散,并吸附在碳颗粒上。在固体碳和碳表面吸附的SiO2之间反应生成SiC。在SiO2固体颗粒与碳接触的地方,仅在开始阶段发生反应,生成的SiC层使得接触中断,固相反应停止。合成碳化硅时,固态碳与气态SiO按前式反应起决定性作用。SiC的进一步生成过程主要是通过SiC产物层的扩散所限制。SiC固溶有少量的杂质。其中,杂质含量少的呈绿色,被称为绿色碳化硅;杂质含量多的呈黑色,被称为黑色碳化硅。(2)气相反应法采用挥发性硅的卤化物(如:SiCl4)及碳氢化合物(如:CH4、C7H8)按气相合成法来制取。常用的碳载体化合物:苯、乙烷、甲烷和四氯化碳等。典型合成反应:7SiCl4(g)+C7H8(g)+10H2(g)→7β-SiC(s)+28HCl(g)SiH4(g)+CH4(g)→β-SiC(s)+4H2(g)CH3SiCl3(g)→β-SiC(s)+3HCl(g)氢的作用:抑制在SiC生成过程中游离硅和碳的沉积。特点:所制备的碳化硅产物高纯度、细分散;相似方法:含有硅和碳的气体在高温下发生反应,由此可合成出纳米级的β-SiC

超细粉。(3)热分解法使聚碳硅烷或三氯甲基硅烷等有机硅聚合物在1200℃一1500℃的温度范围内发生分解反应,由此可合成出亚微米级的β-SiC粉末。(4)直接化合法在一定的温度下,使高纯的硅与碳黑直接发生反应,由此可合成出高纯度的硅β-SiC

粉末Si(s)+C(s)→β-SiC(s)碳化硅陶瓷的烧结方法SiC是强共价键结合的化合物,烧结时的扩散速率相当低。据J.D.Hon等人的研究结果,即使在2100℃的高温下,C和Si的自扩散系数也很小,所以,SiC很难烧结,必须借助添加剂或外部压力或渗硅反应才能实现致密化。目前,制备高密度SiC陶瓷的方法主要有无压烧结、热压烧结、热等静压烧结和反应烧结等。

(1)热压烧结纯碳化硅粉热压烧结可以接近理论密度,但需要高温(大于2000℃)和高压(350MPa)。采用添加剂,可强烈促进致密化速率,并获得接近理论密度的碳化硅材料。常用添加剂:Al2O3、AlN、BN、B等;B的最大加入量是0.36%。机理:游离碳的存在与B生成B4C,再与SiC形成固溶体,液相烧结过程对物质迁移起了重要作用。原料中a相的含量对坯体及微观结构有明显影响:<10%a相的存在降低产品密度;≈30%a-SiC抑制产品晶体长大;>30%

呈现均匀的微细晶体结构;(2)常压烧结烧结机理:扩散烧结;扩散烧结的难易与晶界能和表面能之间的比值有关,促进烧结时:rg/rs<纯SiC不能进行烧结。加入硼时,硼处于SiC晶界上,部分与SiC形成固溶体,降低SiC的晶界能;此外,加入C有助于SiC表面上的SiO2膜还原除去,从而增加表面能,使rg/rs<;超细粉末可提供致密化所需要的力学推动力,缩短扩散距离,初进烧结。(3)反应烧结反应烧结SiC又称自结合SiC,是由a-SiC粉和石墨粉按一定比列混合压成坯体后,加热到1650℃左右,同时熔渗Si或通过气相Si渗入坯体,使之与石墨起反应生成β-SiC,把原来存在的a-SiC颗粒结合起来。特点:如果允许完全渗Si,那么整个过程中可获得气孔率为零,无几何尺寸变化的材料。实际生产中,生坯要有过量的气孔,以防止由于渗Si过程首先在表面进行,而形成不透气的SiC层,从而阻止反应烧结的继续进行。反应烧结过程中多余的气孔被过剩的Si所填满,从而得到无孔致密制品。烧结方法无压烧结热压烧结热等静压烧结反应烧结抗弯强(MPa)20℃4106406403801400℃410650610300韦布尔模数7-108-1011-1410-12弹性模量(GPa)410450450350热导率(W/m·K)20℃1101302201401000℃45455050体积密度g/cm³3.123.213.213.05

SiC陶瓷的烧结方法及性能比较

复杂形状和大尺寸的SiC部件,最有的前途的烧结方法

制备出复杂形状的SiC部件,烧结温度较低,高温性能较差

可以获得复杂形状的SiC制品,素坯进行包封,难实现工业化生产

只能制备简单形状的SiC部件,产品数量很少,不利于商业化生产

碳化硅陶瓷的性质与用途由于碳化硅陶瓷所具有的高硬度、高耐腐蚀性以及较高的高温强度,使得碳化硅陶瓷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密封环:碳化硅陶瓷的耐化学腐蚀性好、强度高、硬度高,耐磨性能好、摩擦系数小,且耐高温,因而是制造密封环的理想材料。它与石墨材料组合配对时,其摩擦系数比氧化铝陶瓷和硬质合金小,因而可用于高PV值,特别是输送强酸、强碱的工况中使用。高温耐蚀部件:碳化硅陶瓷最重要的特性之一是它的高温强度,即在1600oC时强度基本不降低,且抗氧化性能非常好,因而可在高温结构件中使用。如高温炉的顶板、支架,以及高温实验用的卡具等。防弹板:碳化硅陶瓷由于硬度高、比重小、弹道性能较好、价格较低,而广泛用于防弹装甲中,如车辆、舰船的防护以及民用保险柜、运钞车的防护中。碳化硅陶瓷的弹道性能优于氧化铝陶瓷,约为碳化硼陶瓷的70-80%,但由于价格较低,特别适合用于用量大,且防护装甲不能过厚、过重的场合。工业领域使用环境主要用途性能特点石油高温、(液)高压、摩擦喷嘴、轴承、阀片、密封件耐磨损、抗腐蚀宇航高温燃烧室部件、涡轮转子、燃汽机叶片、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