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代号0095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1.
寡头垄断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的主要区别是(
)A.企业数目不同B.竞争策略不同C.成本结构不同D.从事开发和研究的力度不同
满分:2
分2.
已知某吉芬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替代效应增加,则收入效应(
)A.不变B.下降C.增加
D.∝
满分:2
分3.
平均收益是指(
)
A.厂商销售一定产品所得的全部收入B.每增加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销售收入C.厂商销售单位产品所获得的收入D.总收益与边际收益的差额
满分:2
分4.
在短期,全部总成本等于(
)
A.固定成本与平均成本之和B.可变成本与平均成本之和C.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之和D.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之和
满分:2
分5.
经济学中短期与长期的划分取决于(
)
A.时间长短
B.可否调整产品价格C.可否调整产量D.可否调整生产规模
满分:2
分6.
如果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那么减少产量就会使(
)A.总利润减少
B.总利润增加C.对利润无影响D.使单位利润减少
满分:2
分7.
寡头垄断的一个显著特征是(
)
A.企业之间互相依存
B.有一条非弹性的需求曲线C.不存在市场进入障碍D.以上都是
满分:2
分8.
假定A为自变量,B为因变量,弹性的数学表达式为()A.E=(ΔB/ΔA)·(A/B)B.E=(ΔA/ΔB)·(B/A)C.E=(ΔB/B)·(ΔA/A)D.E=(B/ΔB)·(A/ΔA)
满分:2
分9.
在完全竞争市场,厂商短期内继续生产的条件是(
)A.AC=ARB.AVC〈AR或AVC=AR
C.AVC〉AR或AVC=AR
D.MC=MR
满分:2
分10.
假设某歌唱演员的年薪为10万元,但若他从事其他职业,最多只能得到3万元,那么该歌唱演员所获得的经济地租为(
)A.10万元B.7万元
C.3万元
D.不可确定
满分:2
分11.
商品X和Y的价格以及消费者的预算收入都按同一比率同方向变化,预算线(
)A.向左下方平行移动B.向右上方平行移动C.向左下方或右上方平行移动D.不变动
满分:2
分12.
商品X和Y的价格按相同的比率上升,而收入不变,预算线(
)A.向左下方平行移动
B.向右上方平行移动C.向左下方或右上方平行移动
D.不变动
满分:2
分13.
M=Px·X+Py·Y是消费者的(
)
A.需求函数B.效用函数C.预算约束条件方程D.不确定函数
满分:2
分14.
政府为了扶植农产品,规定了高于均衡价格的支持价格。为此政府应采取的措施是()A.增加农产品的税收B.实行农产品配给制C.收购过剩的农产品D.对农产品生产者给予补贴
满分:2
分15.
随着工资水平的提高(
)
A.劳动的供给量会一直增加
B.劳动的供给量逐渐减少C.劳动的供给量先增加,但工资提高到一定水平后,劳动的供给不仅不会增加反而减少D.劳动的供给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就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
满分:2
分16.
如图所示的无差异曲线表明X和Y的关系为(
)A.完全互补品B.完全替代品C.没有关系
D.互不上关
满分:2
分17.
关于基数效用论,不正确的是(
)
A.基数效用论中效用可以以确定的数字表达出来B.基数效用论中效用可以加总C.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使用的分析工具完全相同D.基数效用论认为消费一定量的某物的总效用可以由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消费所增加的效用加总得出
满分:2
分18.
等产量曲线是指在这条曲线上的各点代表(
)
A.为生产同等产量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比例是不能变化的B.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所能生产的产量都是相等的C.为生产同等产量投入要素的价格是不变的D.不管投入各种要素量如何,产量总是相等的
满分:2
分19.
下列有关厂商的利润、收益和成本的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A.收益多、成本高,则利润就大B.收益多、成本高,则利润就小C.收益多、成本低,则利润就大
D.收益多、成本低,则利润就小
满分:2
分20.
下列产品中,哪种产品的交叉弹性为负值()A.汽车和轮胎B.花生油和豆油C.棉布和化纤布D.大米和面粉
满分:2
分二、多项选择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1.
关于消费者均衡点的下列看法正确的有
(
)A.均衡点位于预算线上B.消费者均衡点在理论上可以脱离预算线而存在C.均衡点由预算线和无差异曲线的切点决定D.在消费者均衡点上,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斜率相等但符号相反E.均衡点可以是无差异曲线上的任意一点
满分:4
分2.
形成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有(
)A.垄断
B.不完全信息C.供求关系D.外部性E.公共物品
满分:4
分3.
总成本分为(
)A.平均成本B.边际成本C.固定成本D.变动成本E.平均变动成本
满分:4
分4.
下面属于正常商品的是(
)A.消费者的收入增加80%时,某商品的需求量增加40%B.消费者的收入增加80%时,某商品的需求量增加90%C.已知某商品价格下降时,替代效应增加,收入效应减少D.已知某商品价格下降时,替代效应增加,收入效应增加E.消费者的收入增加80%,某商品的需求量减少20%
满分:4
分5.
一般来说,在完全竞争要素市场上,厂商的要素供给曲线是水平的,且与()是相等的。A.
ACL
B.MCLC.WO
D.MRL
E.ARL
满分:4
分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1.
需求量和商品的价格成反方向变化是由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决定的。
A.错误B.正确
满分:2
分2.
AP曲线的最高点和AC曲线的最低点相对应。
A.错误B.正确
满分:2
分3.
边际技术替代率是负的,并且呈递减趋势。
A.错误B.正确
满分:2
分4.
已知某商品的收入弹性小于1,则这种商品是奢侈品。A.错误B.正确
满分:2
分5.
消费者均衡就是消费者获得了最大边际效用。
A.错误B.正确
满分:2
分6.
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所获得的边际效用最大。A.错误B.正确
满分:2
分7.
任何情况下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都是反方向变化的。A.错误B.正确
满分:2
分8.
完全竞争市场一定比垄断更以保证生产资源的有效利用。
A.错误B.正确
满分:2
分9.
当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处于递减阶段时,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切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的右端。
A.错误B.正确
满分:2
分10.
确定条件下的消费者选择是指商品的价格和收入是确定的。A.错误B.正确
满分:2
分四、概念连线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1.
寡头垄断:(
)A.是指厂商按照消费者不同的购买量段收取不同的价格,购买量越小,厂商索价越高,购买量越大,厂商索价越低。B.是指厂商对同一产品在不同的消费群,不同市场上分别收到不同的价格。C.是指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类产品,市场中既有竞争因素又有垄断因素存在的市场结构。D.是指少数几个厂商控制着整个市场中的生产和销售的市场结构。
满分:2
分2.
均衡价格:(
)A.是指个人或所有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对某一商品愿意并且有能力购买的数量。B.也称需求定理,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这种需求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反方向变化的关系称需求规律或需求定理。C.是指某个厂商或全部厂商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对某一商品愿意并且有商品出售的数量。D.也称供给定理,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减少,这种供给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同方向变化的关系称供给规律或供给定理。E.是指一种商品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等,同时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价格,是由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的。F.是指当需求量大于供给量时,价格上升;当需求量小于供给量时,价格下降,这就是市场价格变化的具体规律,一般称之为供求规律。
满分:2
分3.
消费者均衡:()A.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和需要的能力和程度。B.是指按1、2、3•••基数来衡量效用的大小,这是一种按绝对数衡量效用的方法。
C.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种或几种商品所获得的效用总和。D.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消费所引起的总效用增加量。E.是指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和实际支付价格之差,是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所得好处的总和。F.是研究消费者把有限的货币收入用于购买何种商品、购买多少能达到效用最大,即研究消费者的最佳购买行为问题。
满分:2
分4.
非对称信息:(
)A.是指市场上买卖双方所掌握的信息是不对称的,一方掌握的信息多些,一方掌握的信息少些。B.是指在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差的商品总是将好的商品驱逐出市场。C.由于经济不断发展引起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使厂商内部各经济行为主体之间产生目标差异,不把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目标,于是产生委托代理问题。D.是指单个家庭或厂商的经济活动对其他家庭或厂商的外部影响,亦称为外在效应或溢出效应。E.是指某个家庭或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给其他家庭或厂商无偿地带来好处,显然,这项经济活动的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
满分:2
分5.
需求规律:(
)A.是指个人或所有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对某一商品愿意并且有能力购买的数量。B.也称需求定理,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这种需求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反方向变化的关系称需求规律或需求定理。C.是指某个厂商或全部厂商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对某一商品愿意并且有商品出售的数量。D.也称供给定理,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减少,这种供给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同方向变化的关系称供给规律或供给定理。E.是指一种商品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等,同时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价格,是由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的。F.是指当需求量大于供给量时,价格上升;当需求量小于供给量时,价格下降,这就是市场价格变化的具体规律,一般称之为供求规律。
满分:2
分6.
外部经济:(
)A.是指市场上买卖双方所掌握的信息是不对称的,一方掌握的信息多些,一方掌握的信息少些。B.是指在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差的商品总是将好的商品驱逐出市场。
C.由于经济不断发展引起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使厂商内部各经济行为主体之间产生目标差异,不把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目标,于是产生委托代理问题。D.是指单个家庭或厂商的经济活动对其他家庭或厂商的外部影响,亦称为外在效应或溢出效应。
E.是指某个家庭或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给其他家庭或厂商无偿地带来好处,显然,这项经济活动的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
满分:2
分7.
一级价格歧视:(
)A.是指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
B.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一个生产者的市场结构。
C.是指垄断者在同一时间、对同一产品的不同的消费者收取不同的价格。
D.也称完全价格歧视,是指厂商按每一单位产品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确定单位产品的价格。
满分:2
分8.
替代效应:(
)A.是指厂商每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投入所增加的生产力。B.是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品MP和产品价值P的乘积。
C.是指工资率越高,对牺牲闲暇的补偿越大,劳动者越愿意增加劳动供给以替代闲暇。
D.是指工资率提高,个人的经济实力得以增强,包括闲暇在内的正常需要相应增加。
满分:2
分9.
供给规律:(
)A.是指个人或所有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对某一商品愿意并且有能力购买的数量。B.也称需求定理,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这种需求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反方向变化的关系称需求规律或需求定理。C.是指某个厂商或全部厂商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对某一商品愿意并且有商品出售的数量。
D.也称供给定理,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减少,这种供给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同方向变化的关系称供给规律或供给定理。E.是指一种商品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等,同时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价格,是由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的。F.是指当需求量大于供给量时,价格上升;当需求量小于供给量时,价格下降,这就是市场价格变化的具体规律,一般称之为供求规律。
满分:2
分10.
供求规律:(
)A.是指个人或所有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对某一商品愿意并且有能力购买的数量。B.也称需求定理,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这种需求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反方向变化的关系称需求规律或需求定理。C.是指某个厂商或全部厂商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对某一商品愿意并且有商品出售的数量。D.也称供给定理,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减少,这种供给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同方向变化的关系称供给规律或供给定理。
E.是指一种商品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等,同时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价格,是由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的。F.是指当需求量大于供给量时,价格上升;当需求量小于供给量时,价格下降,这就是市场价格变化的具体规律,一般称之为供求规律。
满分:2
分
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考题一、单项选择题1.(A)就是对\o"会计对象"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P13A会计要素B会计科目C会计假设D会计基础2.(A)是指构成\o"会计报表"会计报表的基本要素,同时也是设置账户的依据。P13A会计要素B会计科目C会计假设D会计基础3.(A)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P14A资产B负债C所有者权益D费用4.(A)是指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内或一个会计年度内变现、出售或耗用的资产和现金及现金等价物。P15A流动资产B非流动资产C长期资产D固定资产5.负债是指企业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A)。P16A现时义务B过去义务C潜在义务D预期义务[解析]:现时义务是指企业在现行条件下已承担的义务。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义务,不属于现时义务不应当确认为负债。6.(A)也称净资产,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是。P18A所有者权益B收入C费用D利润7.(B)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P19A收入B利得C利润D收益8.(B)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P19A费用B损失C亏损D支出9.(A)是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P22A管理费用B财务费用C销售费用D制造费用10.(C)是指企业在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过程中发生的费用以及专设销售机构的各项经费。P22A管理费用B财务费用C销售费用D制造费用11.(B)是指企业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各项费用。P22A管理费用B财务费用C销售费用D制造费用12.(A)又称实际成本,就是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现金或现金等价物。P25A历史成本B重置成本C可变现净值D现值E公允价值13.(B)又称现行成本,是指按照当前市场条件,重新取得同样一项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金额。P25A历史成本B重置成本C可变现净值D现值E公允价值14.(C)是指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预计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净值。P25A历史成本B重置成本C可变现净值D现值E公允价值15.(D)是指对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后的价值。P25A历史成本B重置成本C可变现净值D现值E公允价值16.(E)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P25A历史成本B重置成本C可变现净值D现值E公允价值17.(A)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P26A会计科目B会计账户C会计分录D会计凭证18.会计科目的实质是(D)。P26-27A反映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B为设置账户奠定基础C记账的理论依据D是会计要素的进一步分类19.会计科目按其归属的会计要素分类分为(D)P27A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等五类B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利润等五类C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损益等五类D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等五类20.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是按提供信息的(D)程度进行的分类。P27A内容B用途C结构D详细21.(A)是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P28A合法性原则B合理性原则C相关性原则D实用性原则22.(C)是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为提供有关各方所需要的会计信息服务,满足对外报告与对内管理的要求。P29A合法性原则B合理性原则C相关性原则D实用性原则23.(D)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符合单位自身特点,满足单位实际需要。P29A合法性原则B合理性原则C相关性原则D实用性原则2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资产类科目的是(
D)。P29A预付账款B无形资产C应收账款D25.“生产成本”科目属于(C)。P30A资产类B负债类C成本类D26.下列会计科目属于成本类的科目是(D)。P30A原材料B库存商品C财务费用D27.下列项目中,与管理费用属于同一类会计科目的是(D)。P30A固定资产B本年利润C应付账款D主营业务收入28.(B)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用来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P31A账簿B账户C分录D凭证29.(B)以会计科目作为名称,同时它又具备自己一定的格式,即结构。P32A账簿B账户C分录D凭证30.会计账户是根据(C)分别设置的。P31A会计对象B会计要素C会计科目D经济业务31.设置账户是(D)的重要方法之一。P31A会计监督B会计决策C会计分析D会计核算32.账户分为左方、右方两个方向,当某一账户左方登记增加时,则该账户的右方(B)P33A登记增加数B登记减少数C登记增加数或减少数D不登记任何数33.会计账户四个金额要素是(B)。P33A期末余额、本期发生额、期初余额、本期余额B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期末余额C期初余额、期末余额、本期借方增加额、本期借方减少额D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本期发生额34.账户的“期末余额”一般在(C)。A账户在左方B账户的右方C增加方D减少方35.“累计折旧”账户按照会计要素分类属于(A)。P30A资产类账户B损益类账户C负债类账户D成本类28.“制造费用”账户按照会计要素分类属于(D)P30A资产类账户B损益类账户C负债类账户D成本类账户29“本年利润”账户的借方余额表示(B)。A本年累计取得的利润总额B本年累计产生的亏损总额C收入总额D费用总额30.会计科目与账户的本质区别在于(D)。P35A反映的经济内容不同B记录资产和权益的内容不同C记录资产和权益的方法不同D会计账户有结构,而会计科目无结构31.下列各项有关会计账户与会计科目的说法错误的是(B)。P35A两者反映的内容是一致的,性质相同B会计科目以会计账户为名称C没有会计科目,会计账户便失去了设置的依据D没有账户,就无法发挥会计科目的作用二、多项选择题1.企业的会计要素包括(ABCDEF)。P13A资产B负债C所有者权益D收入E费用F利润2.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要素的是(ACD)。P13A资产B固定资产C负债D费用3.下列各项中表现资金运动的相对静止状态,即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有(ABC)。P13A资产B负债C所有者权益D收入E费用F利润4.下列各项中表现资金运动的显著变动状态,即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有(DEF)。P13A资产B负债C所有者权益D收入E费用F利润5.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要素包括(ABCD)。P13A资产B负债C净资产D收入和支出6.下列各项中反映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有(ABC)。P14A资产B负债C净资产D收入和支出7.作为一项资产,必须具备的基本特征有(ABC)。P14A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形成B资产是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C预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D与该项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解析]:预期在未来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不形成资产,即资产是现实中的资产而不是预期的资产(如谈判或计划中的);企业虽不享有所有权,但能被企业所控制,也作为企业资产(如融资租入固定资产)。8.一项资源要确认为资产应该满足的两个条件是(AB)。P14A与该项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B该资源的成本或价值能可靠地计量C与该项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D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9.企业的资产按其流动性可分为(AC)。P15A流动资产B固定资产C非流动资产D无形资产10.流动资产主要包括(ABCD)等。P15A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B交易性金融资产C应收及预付款项D存货11.应收及预付款项是指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债权,包括(ABCD)等。P15A应收票据B应收账款C其他应收款D预付款项12.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ABCD)等。P15A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B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C在生产过程中耗用的材料、物料D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物料13.存货包括(ABCD)等。P15A原材料B周转材料C在产品和半成品D产成品和商品E委托加工物资14.非流动资产主要包括(ABCD)等。P15A长期股权投资B固定资产C无形资产D长期待摊费用15.下列各项中属于资产的有(ABCD)。A货币资金B厂房、机器设备C原材料、库存商品D专利权、商标权16.下列各项中关于无形资产说法正确的有(ABCD)。P16A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B无形资产没有实物形态的C无形资产可辨认D无形资产是非货币性资产17.下列各项中属于无形资产的有(ABCD)。P16A专利权及非专利技术B商标权C著作权D土地使用权18.负债一般具有(ACD)特征。P17A是企业承担的现实义务B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C负债的清偿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D是企业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19.一项义务要确认为企业负债应该满足的两个条件是(CD)。P17A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B该义务的价值能可靠地计量C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D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20.企业的负债按其流动性可分为(AB)。P17A流动负债B非流动负债C长期负债D固定负债21.流动负债包括(ABC)。P17A预计在一个正常的营业周期中清偿的债务B自资产负债表日起1年内到期应予以清偿的债务C企业无权自主地将清偿推迟至资产负债表日后1年以上的债务D借款期限在1年以上的债务22.流动负债包括(ABCD)等。P17A短期借款B应付及预收款项C应交税费D应付职工薪酬23.应付及预收款项包括(ABCDE)等。P17A应付票据B应付账款C应付职工薪酬D其他应付款E预收账款24.非流动负债包括(ABC)等。P17A长期借款B长期应付款C应付债券D长期负债25.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ABD)。P19A所有者投入的资本B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C本年利润D留存收益26.留存收益是指企业实现的净利润留存于企业的部分,包括计提的(AB)。P19A盈余公积B未分配利润C利润分配D税后利润27.所有者权益的构成内容通常划分为(ABCD)等项目。P19A实收资本B资本公积C盈余公积D未分配利润28.收入具有的特征包括(ACD)。P20A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B是企业非日常活动中形成的C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D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29.收入确认的条件包括(ABCD)。P20A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B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结果会导致企业资产增加C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结果会导致企业负债减少D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可靠计量30.根据企业所从事的日常活动的内容,企业的收入包括(ABC)。P21A销售商品收入B提供劳务收入C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D营业外收入31.根据重要性的要求,企业的收入可以分为(AB)。P21A主营业务收入B其他业务收入C补贴收入D营业外收入32.费用具有的特征包括(ACD)。P21A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B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有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C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D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33.费用的按照其功能可以分为(AB)。P22A营业成本B期间费用C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34.营业成本是指企业(AB)。P22A本期已实现销售的产品成本B本期已对外提供劳务的成本C产品成本D劳务成本35.产品成本包括(ABC)。P22A直接材料费B直接人工费C制造费用D管理费用36.期间费用包括(ABC)。P22A管理费用B财务费用C销售费用D制造费用37.利润包括(ABC)。P23A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B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C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损失38.利润包括(ABC)。P23A营业利润B利润总额C净利润D未分配利润39.营业税金及附加包括(BCDEF)。P23A增值税B消费税C营业税D资源税E城市维护建设税F教育费附加40.会计计量属性除历史成本外还包括(ABCD)。P25A重置成本B可变现净值C现值D公允价值41.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预计售价减去(ABC)后的净值。P25A进一步加工成本B预计销售税费C预计销售费用D能收到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42.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采用(ABCD)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P26A重置成本B可变现净值C现值D公允价值43.下列各项中关于说法正确的有(ABCD)。P26A会计对象抽象概括为企业的资金运动B会计要素是会计对象的基本内容C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D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进一步分类44.会计科目按其归属的会计要素分类分为(ABCDE)。P27A资产类科目B负债类科目C所有者权益类科目D成本类科目E损益类科目45.资产类科目按资产的流动性分为反映(AC)的科目。P27A流动资产B固定资产C非流动资产D无形资产46.负债类科目按负债的偿还期限分为反映(AB)的科目P27A流动负债B长期负债C非流动负债D固定负债47.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按所有者权益的形成和性质分为反映(AC)的科目。P27A资本B实收资本C留存收益D本年利润48.成本类科目按成本的不同内容和性质分为反映(AC)的科目。P27A制造成本B生产成本C劳务成本D营业成本49.损益类科目按损益的不同内容分为反映(AC)的科目。P27A收入B收益C费用D损失50.下列属于总分类科目(总账科目、一级科目)的有(ACD)。P28A原材料B甲材料C应付账款D资本公积51.会计科目按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控制)关系可分为(AC)。P27A总账会计科目B上级会计科目C明细会计科目D下级会计科目51.在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有(ACD)。P28A总分类科目对明细科目具有统驭和控制作用B总分类科目和明细科目都是财政部统一制定的C总分类科目提供的是总括信息D明细科目提供的是详细信息[解析]:明细科目是对总科目的具体化和详细说明没有什么固定格式,明细会计科目可以根据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自行设定。53.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包括(ACD)。P29A合法性原则B合理性原则C相关性原则D实用性原则54.会计科目的设置应当(BCD)。P29A符合国家经济政策的有关规定B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C满足管理者的需要D根据行业的不同,会计科目有所区别55.相关性原则是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BC)。P29A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B应为提供有关各方所需要的会计信息服务C满足对外报告与对内管理的要求D应符合单位自身特点,满足单位实际需要56.常用的资产类科目有(ABCD)。P29-31A库存现金、银行存款B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C坏账准备、商品进销差价、累计折旧D材料采购、原材料、库存商品、固定资产57.常用的负债类科目有(ABCD)。P30`A短期借款B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C应交税费D应付债券58.所有者权益类科目包括(ABCDE)。P30-31A实收资本B资本公积C盈余公积D本年利润E利润分配59.成本类科目包括(ABCD)。P31A生产成本B制造费用C劳务成本D研发支出60.下列属于成本类科目的是(ABC)。P31A生产成本B劳务成本C制造费用D营业费用61.常用的损益类科目包括(ABCDE)。P31A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B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C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D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E所得税费用62.账户按其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不同分为(AB)。P32A总分类账户B明细分类账户C资产类账户D权益类账户63.根据总分类科目设置的,提供总括分类核算资料指标的账户称为(ABCD)。P32A总账账户B总账C总分类账户D一级账户64.根据明细分类科目设置的,提供明细分类核算资料指标的账户称为(ABC)。P32A明细分类账户B明细账户C明细账D二级账户65.总账和其所属明细账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有(ABCD)。P33A两者核算内容相同但反映内容的详细程度不同B总账反映总括情况,明细账反映具体详细情况C两者相互补充,相互制约,相互核对D总账统驭和控制明细账,是明细账的统驭账户;明细账户从属于总账,是总账的从属账户66.根据账户所反映的经济内容,可将其分为(ABC)五类。P33A资产类账户B负债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C成本类账户、损益类账户D收入类账户、费用类账户67.根据账户与财务报表的关系,账户可以分为(BD)。P33A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B资产负债表账户C收入类账户、费用类账户D利润表账户68.下列账户中属于损益账户的有(AB)。A主营业务收入B管理费用C本年利润D利润分配69“固定资产——房屋建筑物”属于(AD)账户。A资产类B所有者权益类C总分类D明细分类70.资产负债表账户是指为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提供资料的账户包括(ABC)。A资产类账户B负债类账户C所有者权益类账户D权益类账账户71.利润表账户是指为利润表的编制提供资料的账户包括(AB)。A收入类账户B费用类账户C成本类账户D损益类账户72.账户具有(ABC)的作用。P33A分门别类地记载各项工作经济业务B提供日常会计核算资料和数据C为编制财务报表提供依据D为登记账簿提供依据73.账户的四个金额要素是指(ABCD)。P33A期末余额B期初余额C本期增加发生额D本期减少发生额74.会计账户的各项金额的关系可用(ABD)表示。P33A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B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C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D期末余额+本期减少发生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75.会计账户的基本格式可以表示为(AB)。P34A丁字型账户B开字型账户C多栏式账户D单栏式账户76.账户的基本结构一般应包括(ABCD)。P34A账户名称(会计科目)B日期和摘要C增加和减少的金额及余额D凭证号数77.账户与会计科目的联系包括(ABCD)。P35A会计科目与账户都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科学分类,两者口径一致,性质相同B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也是设置账户的依据C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的,是会计科目的具体运用D没有会计科目,账户便失去了设置的依据;没有账户,就无法发挥会计科目的作用78.下列对会计科目和账户之间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ABCD)。P35A会计科目仅仅是账户的名称,不存在结构,而账户则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B会计科目仅仅反映的经济内容是什么,而账户不仅反映经济内容是什么,而且系统反映和控制其增减变化及结余情况C在实际工作中,对会计科目和账户已不加严格区别,往往是互相通用D会计科目主要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幼儿园绘本《球球》朗读教学课件
- 2025年中国消毒筐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气化设备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换挡轴座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帽子十围巾双件套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多层共挤输液用膜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可燃性气体检测报警仪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双室油淬加压气冷真空炉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商用餐桌购买合同协议
- 工程劳务授权合同协议
- 常见含麻黄碱类药物目录
- Unit 4 Protecting our heritage sites 课文语篇填空-牛津译林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 GB/T 16955-1997声学农林拖拉机和机械操作者位置处噪声的测量简易法
- GB/T 15593-2020输血(液)器具用聚氯乙烯塑料
- GB 16410-2007家用燃气灶具
- 铁碳合金的相图解读
- 2023年复旦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专家推荐信模板
-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面试课件讲义
- 全国初中英语优质课大赛一等奖《八年级Unit 6An old man》说课课件
- 湖北地区医院详细名单一览表
- 麦肯锡入职培训第一课:让职场新人一生受用的逻辑思考力新员工培训教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