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南县拥平至马旦公路环评报告_第1页
平南县拥平至马旦公路环评报告_第2页
平南县拥平至马旦公路环评报告_第3页
平南县拥平至马旦公路环评报告_第4页
平南县拥平至马旦公路环评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概述一、项目特点平南县拥平至马旦公路是平南县交通振兴实施方案的组成部分(平办通〔2021〕26号文),列入“十四五”贵港市平南县公路重点建设项目。本项目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平南县镇隆镇境内。路线设计起点位于镇隆镇拥平村委附近,与国道G241和南站路平面交叉口相接,顺接南站路由东向西布线,路线终点K3+921处接桂东南服装商贸城规划道路。本项目为新建项目,路线全长3.921km,为农村公路(参照二级路标准进行设计),双向2车道,设计速度60km/h,路面硬化宽7.5m,沥青混凝土路面。二、项目环评开展工作过程2021年3月,受平南县交通运输局委托,广西交科集团有限公司承担“平南县拥平至马旦公路”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环评工作组成员对项目沿线及周边环境敏感目标及污染源进行了现场调查。通过现场调查、相关部门咨询及资料收集和分析,结合项目排污特征及周边环境敏感点、污染源分布及相关规划情况,确定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在此基础上制定了项目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方案并委托广西交通环境监测中心站、广西南环监测科技有限公司进行现场监测,获得区域环境质量现状数据。三、分析判定相关情况本项目是平南县交通振兴实施方案的组成部分(平办通〔2021〕26号文),列入“十四五”贵港市平南县公路重点建设项目。根据《贵港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我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意见的通知》(贵政规〔2021〕1号),本项目约3.921km经过重点管控单元。本项目属于重要基础设施,沿线为农村地区,不属于工业和城镇开发建设。项目以路基形式穿过拥平村平田片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马旦村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不涉及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划的禁止建设区,且平南县人民政府已回函(《平南县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平南县拥平至马旦公路穿越镇隆镇拥平村平田片及马旦村两处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的批复》)同意本项目穿越以上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项目沿线处于环境空气达标区,项目无附属服务设施;过水源保护区路段设置路面径流收集系统的方式加强风险管控,降低生态风险。综上,项目符合重点管控单元的管控要求。四、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影响1、项目与水源地保护区的关系根据贵政函〔2021〕38号《平南县农村1000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本项目穿越拥平村平田片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范围(地下水型),马旦村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范围(地下水型)。施工过程中严禁在水源保护区内设置临时占地,运营期采取路面径流收集系统将事故路段路面径流引出水源保护区等风险防范措施,工程实施对水源地影响较小。平南县人民政府已同意路线穿越拥平村平田片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马旦村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2、其他环境影响施工期主要是路基开挖产生的扬尘、噪声及征地拆迁对沿线居民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通过洒水降尘、控制施工作业时间等措施可以有效减缓影响。运营期主要是交通车辆运行产生的噪声,项目敏感点均已自行安装铝合金窗,能够满足声功能使用需求。待项目正式运行后对预测超标敏感点进行跟踪监测,发现不能满足使用功能要求的情况适时采取降噪措施减小影响。五、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结论项目穿越拥平村平田片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马旦村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已获得平南县人民政府同意。项目运营后社会及经济效益明显。在本评价提出的环保措施、环保投资有效落实的情况下,项目的建设和营运造成的环境影响在可接受范围内,项目从环境保护角度是可行的。平南县拥平至马旦公路环境影响报告书1总论PAGE96PAGE95目录TOC\o"1-2"\h\z\u1. 总则 11.1 编制依据 11.2 环境功能区划 41.3 评价标准 41.4 评价因子识别与筛选 71.5 评价时段、评价等级、评价范围 81.6 评价重点 101.7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101.8 评价方法 141.9 评价工作程序 152. 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 162.1 项目基本情况 162.2 项目路线说明 162.3 项目技术经济指标及工程量 182.4 项目征地及拆迁 192.5 土石方平衡及弃渣场等临时用地规划 202.6 项目主要工程 232.7 规划相符性分析 272.8 工程分析 283. 环境现状调查 383.1 自然环境概况 383.2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413.3 大气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543.4 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553.5 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573.6 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584.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674.1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674.2 大气环境影响与评价 734.3 声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 764.4 水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 914.5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934.6 危险品运输事故风险评价 945. 环境保护措施及可行性论证 1025.1 设计阶段环保措施 1025.2 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1065.3 营运期环境保护措施 1105.4 环境保护投资估算 1145.5 项目三同时验收内容 1156.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1176.1 环境影响经济损失分析 1176.2 环境影响经济效益分析 1176.3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1177. 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1197.1 环境保护管理计划 1197.2 项目污染物排放清单及管理要求 1217.3 环境监测计划 1227.4 环境监理计划 1237.5 竣工环保验收 1278. 评价结论 1288.1 项目基本情况 1288.2 环境保护目标 1288.3 环境质量现状 1298.4 环境影响及主要措施 1308.5 公众意见采纳情况 1378.6 综合评价结论 137

总则编制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8年12月29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8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6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2018年12月29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20年9月1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2018年10月26日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5年4月24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年3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2018年4月修订)。地方法律法规《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2016年修订);《广西壮族自治区水污染防治条例》(2020年5月1日起施行);《广西壮族自治区陆生野生动物保护管理规定》(2012年修正);《广西壮族自治区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管理规定》(2012年修订);《广西壮族自治区野生植物保护办法》(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令第45号、2009);《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桂政发(1993)17号);《广西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第一批)(1991);《广西壮族自治区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2018年修正本);《广西壮族自治区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2017年5月1日起施行);《广西壮族自治区古树名木保护条例》(2017年6月1日起施行);《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功能区管理办法》(桂政函〔2002〕239号);《自治区水利厅转发水利部关于发布<重大水污染事件报告暂行办法>的通知》(桂水水政〔2000〕39号);《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199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公告第14号令发布,2014年修改;《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批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通知》(桂政发〔2010〕17号);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厅桂环函〔2016〕2146号《关于贯彻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的通知》(2016.12.23);《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管理办法》(2019年修订版),桂环规范〔2019〕8号,2019年9月24日;《高等级公路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能力建设管理指南》(2020年)。技术导则及有关技术规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建设项目环境风险技术评价导则》(HJ/T169-201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HJ964-2018);《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JTGB03-2006);《公路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GB04-2010);《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物多样性》(DB45/T1577-2017)部门规章、规划(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年版);(2)《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部公告2021年第3号,2021年2月5日;(3)《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功能区划》(广西区人民政府办公厅,桂政发〔2008〕8号);(4)《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功能区划》(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厅,2016年12月);(5)《贵港市水功能区划》(贵港市人民政府,贵政办〔2012〕314号);(6)《广西壮族自治区主体功能区划》(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桂政发〔2012〕89号);(7)《贵港市生态功能区划》(贵港市人民政府,贵政办〔2012〕15号);(8)《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017年修改);(9)《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2014年修订);(10)《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2021年);(11)《集中式饮用水源环境保护指南(试行)》环办〔2012〕50号;(12)《关于进一步加强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环办〔2010〕132号,2010年9月26日;(13)《关于加强公路规划和建设环境影响评价的通知》环发〔2007〕184号文;(14)《地面交通噪声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10〕7号;(15)《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77号;(16)生态环境部令第4号《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2018年7月16日);(17)《关于全面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的通知》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国土资规(2016)10号;(18)《关于发布<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指南(试行)>的公告》,生态环境部,公告2018年第1号,2018年3月23日;(19)《贵港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我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意见的通知》桂政规〔2021〕1号;(20)《环境保护厅关于开展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定工作的通知》自治区环保厅,2015年7月6日。工程相关技术报告与文件《平南县拥平至马旦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广西交科集团有限公司,2020.7;《平南县拥平至马旦公路水土保持方案》广西交科集团有限公司,2021.6;《平南县农村1000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贵港市人民政府,贵政函〔2021〕38号)。环境功能区划声环境功能区划项目声环境评价范围内主要为乡镇和乡村地区。经调查,未进行过声环境功能区划。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GB/T15190-2014)中的要求,项目起点附近石古屯距国道G241(本项目起点附近路段为城市主干道)仅11m,临路第一排(>3层)位于4a类功能区,第一排以外区域位于2类功能区;其余敏感点处于乡村环境,属于1类功能区。本项目运营后相邻区域为2类区的,两侧40m(<3层)内或临街建筑(≥3层)面向公路一侧为4a类功能区。环境空气功能区划经调查,项目不涉及穿越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等生态敏感区,沿线未进行环境空气功能区划。项目空气环境评价范围内主要为城镇、乡村地区,根据《环境空气质标准》(GB3095-2012),项目区为大气环境二类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公路跨越1条明渠,该明渠发源于六陈水库,经镇隆镇、古带村、上石村、下石村、大成村,其下游约21.3km汇入浔江,汇入的浔江段根据《贵港市水功能区划》(2012),位于浔江、西江贵港-梧州开发利用区。项目跨越地表水体序号跨越地表水跨越地表水汇入水功能区划水质目标1明渠浔江、西江贵港-梧州开发利用区Ⅲ类生态功能区划依据《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功能区划》(2008),本项目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功能区划》(2008)中农林产品提供功能区。依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主体功能区划》(2012),本项目位于省级限制开发区域(农产品主产区)。根据《贵港市生态功能区划》,本项目位于产品提供区中的农产品提供区。评价标准环境空气公路沿线不涉及任何级别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特殊大气环境保护目标。环境空气现状及影响评价均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执行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的表2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项目CO(mg/m3)NO2(μg/m3)TSP(μg/m3)PM10(μg/m3)二级标准24小时平均4803001501小时平均10200——注:一级标准适用于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地方。二级标准适用于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工业区和农村地区。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mg/m3)颗粒物周界外浓度最高点1.0沥青烟生产设备不得有明显的无组织排放存在声环境现状评价项目沿线主要为农村地区,项目起点附近石古屯距国道G241(本项目起点附近路段为城市主干道)仅11m,临路第一排(>3层)位于4a类功能区,第一排以外区域位于2类功能区;其余敏感点处于乡村环境,属于1类功能区。影响评价若评价范围内临路以低于三层建筑(含开阔地)为主,将公路边界线两侧40m以内的区域划为《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4a类标准适用区域,将公路边界线两侧40m以外的区域划为《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适用区域;若临路以高于三层(含三层)建筑为主,临路第一排建筑面向公路一侧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类标准,以外区域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施工期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单位:dB(A)类别昼间夜间适用区域4a7055交通干线两侧一定距离之内,需要防止交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26050以商业金融、集市贸易为主要功能,或者居住、商业、工业混杂,需要维护住宅安静的区域。15545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单位:dB(A)类别昼间夜间排放标准7055地下水环境本项目评价范围涉及2处地下水型水源地,执行《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2017)Ⅲ类标准。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单位:mg/L)Ⅲ地表水环境本项目评价范围内跨越1条明渠,发源于六陈水库,经镇隆镇、古带村、上石村、下石村、大成村,其下游约21.3km汇入浔江,汇入的浔江段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单位:mg/L类别项目ⅢpH值6~9COD≤20石油类≤0.05DO≥5氨氮≤1.0BOD5≤4总磷(湖库)≤0.05高锰酸盐指数≤6注:1.单位除pH外,其余为mg/L。施工期生产废水经沉淀处理后用于洒水降尘,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处理后用作农肥。评价因子识别与筛选根据前述分析确定项目建设对影响区内各环境要素的影响情况见表1.4-1。环境影响矩阵分析表时段环境问题自然(物理环境)生态环境影响因素工程活动噪声地表水大气振动农业植被水土流失野生动物施工期施工准备土石方工程▲-○-▲-▲-●-●-○-机械作业●-○-○-○-○-桥涵工程▲-○-▲-○-○-○-○-○-建材堆放○-○-○-○-材料运输▲-○-○-施工营地○-○-○施工废水▲-○-○-营运期道路联网道路运输●-○-○-○-○-○-○-路面雨水○-○-服务设施注:“●”重大影响;“▲”中等影响;“○”轻度影响;“+”正影响;“-”负影响。根据表1.4-1项目建设对评价区环境影响因子筛选,确定本项目主要评价因子如下表1.4-2:评价因子一览表环境要素评价内容现状评价因子施工期影响评价因子运营期影响评价因子规划协调性定性分析生态施工期水土流失与生态环境破坏生物物种调查定性分析为主,核算生物损失量定性分析大气环境施工期车辆道路扬尘和施工粉尘;营运期汽车尾气TSP、PM10、NO2、COTSP定性分析声环境施工期机械噪声、营运期交通噪声LAeqLAeqLAeq地表水环境施工期生产、生活废水pH、COD、高锰酸盐指数、BOD5、石油类、SS、DO、氨氮、粪大肠菌群COD、BOD5、石油类、动植物油、SS、氨氮COD、BOD5、石油类、动植物油、SS、氨氮水文情势水文—定性分析地下水环境施工期生产、生活废水K++Na+、Ca2+、Mg2+、CO32-、HCO3-、Cl-、SO42-、pH、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挥发性酚类、氰化物、砷、汞、铬(六价)、总硬度、铅、氟、镉、铁、锰、溶解性总固体、高锰酸盐指数、硫酸盐、氯化物、总大肠杆菌、细菌总数(水源地)COD、BOD5、石油类、动植物油、SS、氨氮COD、BOD5、石油类、动植物油、SS、氨氮饮用水源地水文地质水文—定性分析固体废物废弃土石方、施工期生活垃圾—核算弃渣量、生活垃圾量定性分析风险事故危险品运输事故风险影响———评价时段、评价等级、评价范围评价时段评价时段分施工期和营运期,评价时段具体如下:1、施工期:2021年11月~2022年10月,工期12个月。2、营运期:按20年计,即从2023~2042年。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重点针对施工期影响进行分析,营运期仅作一般影响评述;噪声影响对营运期作预测评价,年限为项目竣工投入营运后第1年、第7年和第15年(即近期2023年、中期2029年、远期2037年),并兼顾施工期影响;水环境影响主要针对施工期进行,同时兼顾营运期风险评价;大气环境仅作一般影响分析。评价等级根据本工程的建设规模、工程特点、所在区域环境特征,工程建设期和运营期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和范围,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建设项目环境风险技术评价导则》,对评价工作等级进行划分,本项目评价工作等级划分详见表1.4-1。单项环境因素评价等级及评价范围评价内容工作等级划分依据本项目情况生态影响三级依据HJ19-2011,拟建公路占地面积<2km2或长度≤50km,直接影响区生态敏感性为一般区域,评价等级为三级。项目新增用地面积0.1067km2<2km2,实施长度3.921km<50km,生态敏感性为一般区域,依据HJ19-2011,本项目生态环境评价等级定为三级。空气环境三级依据HJ2.2-2018,对于等级公路、铁路等项目,分别按项目沿线主要集中式排放源(如服务区、车站大气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计算其评价等级。项目沿线无锅炉等集中供热设施等集中排放源,无集中大气排放源,Pmax<1%,评价按三级进行。地表水环境水污染影响:三级B依据HJ2.3-2018,水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根据排放方式和废水排放量划分评价等级。直接排放建设项目评价等级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A,根据废水排放量、水污染物污染当量数确定,间接排放建设项目评价等级为三级B。项目无服务区,无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B。声环境一级依据HJ2.4-2009,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点噪声级增高量>5dB(A)。项目为新建公路,至运营远期,敏感点噪声级最大增加值14.0dB(A)>5dB(A),评价等级定为一级。地下水环境项目属于IV类建设项目,全线不设加油站,不开展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对影响进行简单分析。土壤环境项目属于IV类建设项目,全线不设加油站,不开展土壤环境影响评价。环境风险简单分析根据HJ169-2018,该标准适用于涉及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危险物质生产、使用、储存(包括使用管线输运)的建设项目。风险潜势为Ⅰ,可开展简单分析。项目沿线未设置附属设施,不涉及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危险物质的生产、使用、储存,临界量比值(Q)<1,环境风险潜势为Ⅰ,因此本次评价环境风险进行简单分析。评价范围参照各环评技术导则,评价范围的划分原则和对项目现场踏勘的实际情况,确定项目评价范围如下:(1)生态影响项目全部活动的直接影响区和间接影响区。根据建设项目特征,本评价以公路边界两侧300m以内区域为重点,施工期适当扩大至受项目施工活动影响的弃渣场、物料堆放场、施工营地等临时占地区域及周边场界外100m范围内区域。(2)声环境公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范围,对村庄乡镇等敏感目标进行重点评价。施工期根据施工作业活动分布情况,评价范围扩大到各施工作业点。(3)地表水环境公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范围内地表水体。(4)环境空气本项目大气环境评价等级为三级,对于三级评价项目不需要设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施工期根据施工作业活动分布情况,评价范围扩大到各施工作业影响区。评价重点根据项目建设对环境要素的影响,施工期以生态环境、声环境及水环境影响为重点;营运期以水环境、声环境影响及污染防治措施为重点。表1.6-1 环境影响要素和评价重点序号评价重点重点评价内容1生态环境项目建设对植被保护措施、珍稀动植物保护及生态恢复措施;工程弃土场选择的合理性论证。2声环境施工期施工噪声、营运期公路交通噪声对沿线敏感点的影响,预测影响范围、程度及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等。3水环境施工及营运对沿线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影响,路基的修建对水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及减缓影响的措施,营运期危险化学品运输风险应急预案以及对水环境污染防治措施进行论证。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水环境保护目标=1\*GB3①水环境保护目标本项目跨越明渠一处,明渠的水体功能为农灌。本项目水环境保护目标为公路穿越的2处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拥平村平田片水源地保护区、马旦村水源地保护区)的二级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目标项目评价范围内不涉及自然保护区、对森林公园等特殊、重要生态敏感区的占用影响。声环境保护目标评价范围内有声环境敏感点8处,均为集中居民点。评价方法评价原则:以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为依据,以原国家环保局颁布的有关环评导则为指导并参照交通部颁布的《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在明确服务于拟建项目的基础上,结合项目特点,充分利用已有资料,补充必要的现状监测,并结合该项目工程设计和预测数据,预测项目的实施对环境的影响,最后从方案合理、技术可行的角度提出相应的环保措施与建议。评价方法:评价按路段进行,在路段内采取“以点为主,点段结合,反馈评价区域”的评价原则;现状评价采用现场监测、调研统计、资料分析等方法;环境保护目标做逐点评价;具体对环境噪声采用模式计算、环境空气采用类比分析法进行预测评价;对水环境采用单项指数法;对生态环境采用调研分析及类比分析法。评价工作程序评价工作程序图2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平南县拥平至马旦公路;建设单位:平南县交通运输局;建设地点:贵港市平南县;项目性质:新建;路线走向及建设规模:平南县拥平至马旦公路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平南县镇隆镇境内。路线设计起点位于镇隆镇拥平村委附近,与国道G241和南站路平面交叉口相接,顺接南站路向西布线,路线终点K3+921处接桂东南服装商贸城规划道路。途经拥平村、铺面和马旦村。项目为农村公路(参照二级路标准进行设计),全长3.921km,设计速度为60km/h、路面硬化宽7.5m;采用双向二车道,沥青混凝土路面。项目共设置中桥1座,总长28m;平面交叉10处,涵洞16道。建设内容:道路工程、桥涵工程、交叉工程、交通工程等。占地面积:工程占用土地-hm2,其中永久性占地-hm2,临时性占地-hm2。工程土石方开挖总量为-万m3,填方总量为-万m3,弃方-万m3。工程设置施工生活区1处,弃渣场1处,临时堆土场1处。项目总投资:本项目总投资估算金额为5970.3709万元,其中估算384.12万元,占总投资的6.43%。建设进度:计划于2021年11月开工,2022年10月竣工,工期12个月。项目路线说明路线比选说明本项目可研阶段设计了北线(A线)和南线(K线)方案,这两段路线地势起伏不大,影响路线布设的主要原因是基本农田和对当地居民的影响。A线有-km穿越基本农田,占用基本农田约-hm2;K线有-km穿越基本农田,占用基本农田约-hm2,。同时K线不涉及拆迁,A线需要拆迁-户。A线更靠近仁塘屯、龙加塘;K线距离仁塘屯(190m)、龙加塘距离更远,营运期对村庄影响更小。K线与A线环境因素比选环境因素比较情况推荐方案生态A线-km穿越基本农田,占用基本农田约-hm2;K线有-km穿越基本农田,占用基本农田约-hm2K水源地保护区关系A线、K线均不涉及水源地保护区A或K水环境影响A线、K线均不涉及地表水A或K声环境敏感点A线从龙加塘和仁塘屯之间穿过;K线从仁塘屯南侧穿过K与乡镇规划协调性A线不涉及乡镇规划,需拆迁-户;K线不涉及乡镇规划,无拆线K地方政府意见K线对沿线居民干扰较小K综合比较K根据平南县镇隆镇人民政府《关于征询平南县拥平至马旦公路路线走向意见的复函》意见,北线(A线)对沿线居民干扰较大,不符合沿线群众意愿,南线(K线)有利于沿线居民生产和生活。考虑到地方政府意见、群众意愿以及从保护基本农田出发,本项目采用南线(K线)方案。未避让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原因说明本项目以路基形式穿越平南县镇隆镇拥平村平田片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以路基形式穿越平南县镇隆镇马旦村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本项目路线长度仅3.921km,起点与国道G241、南站路平面交叉,终点与桂东南服装商贸城规划道路交叉,起终点已定;且本项目K1+000~K2+300路段走向已由当地政府选定。目前平南县人民政府已复函同意拟建公路穿越镇隆镇拥平村平田片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镇隆镇马旦村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要求做好相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本评价对穿越水源保护区内路段设置路面径流收集系统等,采取预防水土流失等措施,将项目对水源地的影响降至最低。因此,综合考虑,采用拟建公路路线,在穿越水源地二级保护区路段双侧设置路面径流收集系统等环保措施的情况下是可行的。项目技术经济指标及工程量交通量本项目昼夜车流比为8:2;车流量分为近期、中期、远期。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本项目路线建设里程3.921km,按二级公路标准进行设计,设计速度为60km/h、路面硬化宽7.5m。主要工程量主要工程量指标名称单位一、基本指标公路类型农村公路设计等级参照二级设计速度km/h60荷载等级公路-I级远景交通量(2037年)pcu/d6386拆迁建筑物m240估算总金额万元5970.3709平均每公里造价万元1522.6704二、路线路线长度km3.921实际建设长度km3.921圆曲线最小半径m200最大纵坡%6三、路基、路面路面硬化宽度m7.5路基土石方数量万m314.22平均每公里土石方数量万m33.627排水工程圬工万m30.3198防护工程圬工万m30.1235沥青混凝土路面千m331.477四、桥梁、涵洞中桥m/座28/1涵洞道16五、路线交叉10其中城市道路处1乡镇公路处9项目征地及拆迁本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占用土地-hm2,其中工程永久占用土地面积为-hm2,临时占用土地面积为-hm2。工程用地具体情况见表2.4-1。土石方平衡及弃渣场等临时用地规划土石方数量及平衡情况本项目工程土石方开挖总量为-万m3,填方总量为-万m3,弃方-万m3。弃渣场本工程建设共产生弃渣-万m3,全线弃渣场占地面积-hm2,渣场容量-万m3。临时堆土场规划根据统计,该工程建设共产生临时堆土-万m3。本项目沿线设置临时堆土场占地-hm2。施工生产生活区规划施工生产生活区一般根据筑路材料暂存量、桥梁预制工程量的需求来确定各施工生产生活区的面积,拌合站一般设置于施工生产生活区内。由于目前处于可研阶段,尚未能确定施工生产生活区、拌和站具体位置。项目主要工程路基工程(1)路基标准横断面路面硬化宽度7.5m,路基相应结构形式为:左侧硬路肩0.25m+行车道2×3.50m+右侧硬路肩0.25m,行车道及硬路肩路拱横坡为2%。路基标准横断面图(2)路基设计标高路基设计标高原则上以路基边缘标高不低于1/50洪水频率计算水位+雍水高+波浪侵袭高+0.5米安全高度进行控制。路基设计标高为路基中心线处路面标高。(3)路基填料本项目路基可选用级配良好的砾石混合料、砾类土、砂类土等粗集料作为填料。(4)一般路基填方边坡设计、挖方边坡设计路基填方边坡坡度是根据路基填料种类、边坡高度和基底工程地质条件,并经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勘察后确定。一般路基边坡高度<12m时,边坡高度0~12m坡率为1:1.5,不设填方平台;边坡高度12m≤H≤20m时,边坡高度0~8m边坡坡率为1:1.5,8m~20m边坡坡率为1:1.75,路基高度8m处设1.0m平台。挖方边坡设计综合考虑岩性、构造裂隙产状与路线关系、岩体风化程度、力学性质和开挖高度,并兼顾地貌、土石方平衡等因素确定。对一般挖方路基土质边坡、全—强风化泥岩或页岩等软岩边坡:边坡坡率1:0.75~1:1;灰岩夹泥岩、局部夹中基性熔岩,浅灰~灰黑色薄层状硅质岩夹页岩、硅质页岩:边坡坡率1:0.5~1:0.75。(5)路基防护设计本项目的路基边坡较矮且边坡稳定,路基防护不需要特殊设计。挖方路段:路堑边坡应以边坡稳定为基本原则,同时应兼顾坡面的自然、合谐、美观,杜绝坡面型式的单调、呆板和过于人工化的处理,使公路坡面景观最大限度地融入自然。本项目中,建议在稳定而且边坡高度不大的坡面,以尽量放缓边坡1:1~1.5的坡率,以绿化保护为主。对于因开挖后欠稳定或不稳定的边坡,以加固稳定为设计原则。在稳定的前提下尽可能多的对坡面采用喷播植草和挂网植草措施进行植物绿化。稳定加固防护一般采用喷射混凝土。外立面处理强调注意与沿线地方建筑风格和周围环境自然融合,避免硬质浆砌片石的泛滥应用而产生的突兀感。(6)特殊地质路基设计本项目的特殊路基主要表现为:①路线经过的水田及山谷低洼处,有软土或高塑性粘土出现。由于沿线水系丰富,各种软基路段出现多,工程上一般可采用清淤换填碎石土和设置粉喷桩、CFG桩等方法进行处理,并在坡脚处设排水沟,将路基范围内的水排出。(7)路基排水设计路基排水系统由边沟、排水沟、截水沟、急流槽、渗沟等组成。路堤段原则设置排水沟,在靠山内侧或有需要设置排水沟的路段,设置连续的排水沟,将路基外坡面排水及路基路面内部积水由排水沟排至自然河沟或者涵洞,减少水流对路基及路基附近地面的冲刷。路堑路段在路肩外缘设置边沟排除路面及挖方边坡水,边沟形式采用浆砌片石矩形盖板边沟,尺寸为60×60cm。对于岩石路段边沟底可不必设置渗沟,对于土质路段,一般在边沟底设置渗沟,以降低地下水位及拦截挖方侧地下水;边沟水流原则上就近排入自然河沟或者与排水沟相接,在出口较陡处设置急流槽。(8)路面排水设计路面排水采用分散漫流排水方式,一般通过路拱横坡向两侧排流,在挖方路段直接排入边沟,填方路段采用在路堤边坡上横向漫流的方式排入排水沟。路面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总厚度76cm,详见下表。路面结构方案路面类型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层次4cmAC-13改性沥青混凝上面层6cmAC-20沥青混凝土下面层1cm同步沥青碎石封层+透层32cm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18cm4%级配碎石底基层15cm级配碎石层总厚度76cm桥涵工程桥梁概况(1)K3+604马旦中桥该中桥位于平南县镇隆镇马旦村附近,跨越1条明渠(宽约7m)。跨径20m,不设水中墩,为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面全宽为12m。(2)涵洞根据本路线的实际地质情况,泄洪排水及排灌要求不同,本路线一般采用两种涵洞型式:钢筋砼盖板涵和钢筋砼圆管涵。桥涵布设情况(1)桥梁本项目共设置桥梁28m/1座,为新建。(2)涵洞项目方案共设置涵洞16道,其中钢筋混凝土圆管涵8道,钢筋混凝土盖板涵8道。交叉工程交叉形式根据被交叉公路等级,综合考虑其交通量的增持需求确定。与城市道路交叉采用渠化方式。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包括交通安全设施和管理设施。按照“保障安全、提供服务、利于管理”的原则进行设计。安全设施(1)护栏护栏是一种纵向吸能结构,按其在公路中纵向设置位置,可分为路基护栏和桥梁护拦,按其在公路中的横向设置位置,可分为路侧护栏和中央分隔带护栏;根据碰撞后变形的程度可分为刚性护栏、半刚性护栏和柔性护栏。(2)交通标志公路交通标志的设置,应以不熟悉周围路网体系的公路使用者为设计对象,综合考虑周边路网与公路条件、交通条件、气象和环境条件等因素,制定合理的设置标准,根据各种交通标志的功能和驾驶人员的行为特征进行合理设置。交通标志分为主标志和辅助标志两大类,主要类型有:警告、禁令、指示、指路标志等。(3)交通标线交通标线包括各路面标线、导向箭头、文字标记、立面标记和突起路标等,其分类、定义、颜色等应符合现行《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JTGD82—2009)规定;交通标线与交通标志应配合使用,其含义不得相互矛盾。(4)轮廓标轮廓标按设置条件可分为柱式轮廓标和附着式轮廓标两类。轮廓标反射体的颜色分为白色和黄色。按行车方向,配置白色反射体的轮廓标应安装于公路右侧,配置黄色反射体的轮廓标应安装于公路左侧。轮廓不行侵入公路建筑限界以内。服务管理设施本项目不设置服务管理或附属设施。规划相符性分析与乡镇规划相符性分析项目-~-穿过平南县镇隆镇总体规划范围,沿线处于规划的发展备用地,现状农村地区。与政策规划相符性分析根据《平南县“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本项目已列入《平南县“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中贵港市平南县公路重点建设项目:“四、连接公路连接产业园区:平南三桥经临江产业园至国道G358一级公路、平南临江产业园至荔玉高速木圭连接线(三支线至新桥农场)一级公路、武林经大安至大新一级公路工程、平南拥平至马旦公路工程、平南县临江产业园创业路建设工程”。根据中共平南县委员会办公室、平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的《关于印发平南县“工业振兴、乡村振兴、交通振兴、文旅振兴”系列方案的通知》(平办通〔2021〕26号文),本项目已纳入平南县交通振兴实施方案内:“构建内畅外联的骨干公路网,通畅县域公路网络,加快建设动界至寺面公路、平南县甘雅至国安公路、平南高速西出口至思旺公路、东荣至平南公路(安怀至平南段)、平南县佛子经东平至罗岑公路、大鹏镇北帝山至思洪道路;新开工建设S304平南县绕城公路、平南三桥至G241一级公路(平南三桥至入园大道段)、平南临江产业园至荔玉高速木圭连接线(三支线至新桥农场)一级公路、平南二桥至大安公路、大新至寺面公路、东荣至平南公路(新雅至安怀段)、梧柳高速大鹏互通出口至圣堂山道路(高坪至神仙冲段)、拥平至马旦公路、平南南高铁站至G241(大福塘)公路、平南三桥至平南北互通出口进城连道项目;规划建设武林浔江特大桥、平南思旺至大鹏公路、梧柳高速大鹏互通出口至圣堂山道路(金刚山隧道段)、平武高速公路思旺互通出口至省道S304公路、六陈至寺面公路、大坡至莲塘公路、同和(新雅)经官成至国安公路。国省道干线公路网与县域城乡公路网有机结合,打造“外通内畅”的高等级骨干公路网络。”“三线一单相符性分析”根据《贵港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我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意见的通知》(贵政规〔2021〕1号),本项目约3.921km经过重点管控单元。重点管控单元:在重点管控单元内,根据单元内生态环境质量目标和资源环境管控要求,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按照差别化的生态环境准入要求,优化空间和产业布局,加强污染物排放控制和环境风险防控,不断提升资源开发利用效率,解决局部生态环境质量不达标、生态环境风险高的问题。本项目为农村公路,属于重要基础设施,沿线为农村地区,不属于工业和城镇开发建设。项目以路基形式穿过拥平村平田片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马旦村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不涉及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划的禁止建设区,且已取得平南县人民政府同意。项目沿线处于环境空气达标区。项目无附属服务设施;过水源保护区路段双侧设置路面径流收集系统的方式加强风险管控;降低生态风险。综上,项目符合重点管控单元的管控要求。工程分析施工工艺主要工程施工工艺如下:1、路基工程在路基填筑或开挖前均需对表层耕植土等原有表土层进行剥离,并对软土路基进行处置,剥离表土集中堆放,后期回用于绿化或复垦。路基填筑:施工前清表→基底处理(排水、填前压实等)→分层填筑→摊铺平整→洒水晾晒→碾压夯实→检验签证→路基整修。路堑开挖:施工前清表→临时道路修建→修建临时截排水设施→土石方机械开挖→土石方调用→确定路堑土石方界线→修整边坡→挡、护排工程施工→基床换填→路基面整修。2、桥梁工程本项目无水中墩,跨度较小,同类项目一般采用明挖基础,上构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3、路基排水与防护工程路基排水边沟采用浆砌片石矩形边沟,排水沟则建议采用浆砌片石梯形排水沟;施工采用机械,及人工开挖土方、人工砌筑砼结构的方式。项目路基边坡防护,采用铺草皮或浆砌片石骨架内铺草皮防护为主的方式,局部高挖方边坡增加浆砌片石挡土墙、锚杆防护等措施;采用机械,及人工开挖土方,人工砌筑砼结构,种植绿化的方式。4、路面工程底基层、基层均应以机械拌合,摊辅机分层摊辅,压路机压实,各面层采用洒布机喷洒透层油,摊辅机配以自卸汽车力摊辅沥青拌和料,压路机碾压密实成型。5、附属工程主要为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的安装,包括护拦、道路交通标志、路面标线等。附属工程在路基完成后基本建成,均在公路用地范围内建设,主要采用外购设备安装。6、绿化项目绿化工程中,乔灌采用苗木移栽的方式进行,草被采用喷播草种或植草皮的方式。施工流程本道路施工流程见图2.8-1。扬尘噪声固废扬尘噪声尾气废水噪声排水工程路基工程、桥梁工程征地排水工程路基工程、桥梁工程征地噪声扬尘废水噪声路面结构施工路面结构施工噪声噪声扬尘交通尾气交通设施施工交通设施施工营运期竣工验收营运期竣工验收项目工艺流程及污染物产生节点示意图筑路材料来源石料:项目沿线可用于工程建设的石料相对丰富,基本不需要远距离调运。根据当地公路部门提供资料及实地调查,工程建设所需的石料由附近石场供应。沿线石场储量丰富,能满足工程使用。石质为硬质灰岩,强度高,是较理想的工程材料。石料采用社会运输,汽车运至工地。砂料:工程用砂也是本项目沿线分布较多的工程建筑材料之一。项目用砂从项目附近的砂场购买;桥梁上构、路面用砂从平南的建材市场购买调运。附近砂场储量都较丰富,能满足工程使用。沿线工程用砂采用社会汽车运输方式运至工地。水泥、沥青、钢材和木材:本项目建设所需的沥青、水泥、钢材和木材原则上根据市场价统一购买。即:木材购自沿线各县建材市场,水泥从附近水泥公司购买,石油沥青(包括改性沥青)到平南的沥青供应站构买,钢材从平南的钢材市场构买。上述采用社会运输,用汽车运至工地。路基填料:项目区域为平原地貌路段,地势相对平坦,沿线村落密集,通过平衡全线土石方,无外借方。本项目结合周围环境采用合理的水土保持方案。施工水电供应:项目区域内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都极为丰富,是工程用水的主要来源。本项目周边地区电力充足,用电方便,施工时与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协商即可解决。运输条件:项目区沿线有二级公路、四级公路、等外公路通往,运输条件较好。施工期工程分析生态环境影响1、主体工程施工期影响分析主体工程施工期生态影响序号工程项目生态影响分析影响性质和程度1路基植被破坏,农田侵占,路基裸露水土流失一般是不可逆的,影响较大2填方填压植被、植物和农田,易产生水土流失,对一些天然径流产生阻隔影响产生的边坡可恢复植被,水土流失可控制3挖方破坏地貌和植被,易产生水土流失及地质灾害,影响植被的生长产生的石质边坡不易恢复植被4路面减缓水土流失无不利影响5桥梁影响水生生态,坡岸植物和植被遭到破坏,易产生水土流失及地质灾害暂时影响,通过生态补偿、恢复措施后影响可控6涵洞易产生水土流失暂时影响,通过生态补偿、恢复措施后影响可控主体工程的路基、路面、桥涵、路线交叉等施工期间,路基填方、挖方使沿线征地范围的植被遭到破坏,农田被侵占、地表裸露,使沿线地区的局部生态结构发生一定的变化。路基地面裸露时被雨水冲刷将造成水土流失,降低土壤的肥力,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主体工程施工期生态影响源见表2.8-1。2、临时工程施工期影响分析施工道路、弃渣场、工程用地、施工营地等将破坏植被,占用农田,地表裸露造成水土流失,降低土壤的肥力,施工期生态影响源见表2.8-2。临时工程施工期生态影响序号工程项目生态影响分析影响性质和程度1施工道路植被和植物遭到破坏,农田侵占,水土流失。一般是不可逆的,影响中等。2弃渣场填压植被、植物和水田,易产生水土流失,对一些天然径流产生阻隔影响结束后可恢复植被,水土流失可控制,影响不大。3施工场地用地范围的植被和植物遭到破坏,农田被侵占,易产生水土流失。结束后可恢复植被,水土流失可控制,影响不大。大气污染源分析拟建公路全线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过程对环境空气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为TSP、NO2、CO、THC、沥青烟等,主要污染环节为材料的运输和堆放、水泥混凝土混合料的拌合、土石方的开挖和回填等作业过程。另外,运输车辆行驶将产生道路二次扬尘污染。(1)施工扬尘土石方施工、材料堆放、建筑材料装卸、水泥混凝土混合料拌合过程产生的扬尘。根据类似工程现场测定,在无遮蔽等降尘措施的情况下,距施工路段下风向20m处TSP浓度为1.303mg/m3,混凝土拌和点周边10m范围内TSP浓度可达1.5~3.5mg/m3;施工扬尘一般在洒水情况下,扬尘量会小于土方量的0.1%;在干燥情况下,可以达到土方量的1%以上,影响距离不大于50m;在洒水和避免大风施工情况下,下风向50m处TSP预测浓度会小于0.3mg/m3。(2)公路扬尘施工期施工运输车辆的往来将产生道路二次扬尘污染。(3)作业机械废气公路施工机械主要有载重车、压路机、打桩机、柴油动力机械等燃油机械,它们排放的污染物主要有CO、NO2、THC。(4)沥青烟拟建项目路面为沥青路面,购买商品沥青,在沥青铺摊的过程中会产生少量沥青烟,为无组织排放。噪声污染源分析施工期噪声污染源主要由施工作业机械产生,根据常见公路施工机械的实测资料,其污染源强分别见表2.8-3。公路工程施工机械噪声值序号机械类型型号测点距施工机械距离(m)最大声级Lmax(dB(A))1轮式装载机ZL40型5902轮式装载机ZL50型5903平地机PY16A型5904振动式压路机YZJ10B型5865双轮双振压路机CC21型5816三轮压路机5817轮胎压路机ZL16型5768推土机T140型5869轮胎式液压挖掘机W4-60C型58410发电机组(2台)FKV-7519811冲击式钻井机22型18712锥形反转出料混凝土搅拌机JZC350型179水环境污染源项目施工中,水环境污染源具体形式如下:(1)施工生产、生活污水:未处理前一般含高浓度的SS、COD、石油类、NH3-N等污染物;污水直接排放将对地表水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大型施工营地,设有专门的拌和场、储料场、施工机械、车辆停放及维修区等。其中物料拌和站会产生一定数量的拌和冲洗废水,含高浓度的SS;施工机械、车辆停放维修区在设备冲洗及维修时将产生含石油类物质的废水;储料场受雨水冲刷,缺少防护的情况下,砂石料堆放点路面雨水径流将含有高浓度的SS;施工作业废水排放量虽然不大,但不经处理直接排放仍会对受纳水体造成污染影响。本项目拟设置施工生活区1处,施工期共产生生活污水-m3。(2)桥梁施工台基础开挖,产生的开挖物,进入受纳水体,临明渠侧受雨水冲刷均易导致受纳水体局部水域悬浮物浓度短期内大幅的增加;桥梁上构施工中,掉落的混凝土块或表层物质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受纳水体水中SS浓度的增加,但一般增量不大。(3)施工设备本身维护情况较差,跑、冒、滴油严重时,施工中直接滴落入或残留于施工现场,受降雨冲刷进入地下,项目区地表有较厚的粘土层覆盖施工仅造成周边局部区域浅层地下水悬浮物浓度有一定程度增加,经岩土层阻隔、过滤后,对水源地水质影响很小。(4)路基挖填方施工形成的裸露面,及随意堆置的弃渣及施工材料,遇雨水冲刷易形成含泥污水进入水源地范围。固体废弃物施工中固体废弃物主要源于工程本身的废方及建筑垃圾,此外还有施工营地生活垃圾。其中主体工程废方数量多,是项目建设中主要的固体废物污染源,本项目永久弃渣4.95万m3。施工期内生活垃圾产生量为-t。营运期工程影响分析大气污染源(1)汽车尾气排放污染源汽车主要使用内燃机作为动力源,在行驶过程中,内燃机燃烧时会排放出有害气体。污染物主要来自排气管的尾气,其次是曲轴箱泄漏和油箱、化油器的蒸发。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是:CO、HC、NOx及固体颗粒物等,曲轴箱泄漏和油箱、化油箱蒸发主要是HC,汽车各部位的相对排放量见表2.7-4。汽车各部位污染物相对排放量单位:%排放源排放物种类及其排放量CONOxHC曲轴箱1~21~225燃油系统0010~20排气管98~9998~9955~65汽车排放污染物的数量和种类,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如燃油的品种、汽车的载重量、发动机性能、汽车运行工况、道路状况、当地的地形条件和气象条件等。本评价根据不同预测年份的车流量,参照不同车型的耗油量、排放系数,预测本公路的汽车尾气中不同污染物的排放量。营运期道路汽车尾气的排放量与车流量、车速、不同车型的耗油量及排放系数有一定的关系。汽车尾气的排放源强一般可以按下式计算:式中:I──表示汽车分类,分为大型车、中型车、小型车;Ai──表示i类车辆预测年的车流量,辆/h;Eij──表示i类车辆j种污染物的单车排放因子,mg/(辆·m)。项目汽车污染物单车因子排放参数用《车用压燃式发动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GB17691-2005)及《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GB18352.2-2016)推荐的参数。自2020年7月1日起执行6a阶段限制。自2023年7月1日起执行6b阶段限制要求。因此单车排放因子营运期按照6b标准取值。详见表2.8-5。汽车尾气污染物单车因子排放参数项目类别NOxCO6b阶段标准值(mg/km·辆)RM≤1305kg355001305kg<RM≤1760kg456301760kg<RM50740评价选取NO2、CO作为典型污染因子进行评价。噪声源营运期噪声污染主要来自于交通噪声,营运期交通噪声根据交通部公路交通噪声模型进行预测。第i种车型在参照点(7.5m处)的平均辐射噪声级(dB)Loi按下式计算:小型车LoEL=12.6+34.73lgVL中型车LoEM=8.8+40.48lgVM大型车LoEH=22.0+36.32lgVH式中:右下角注L、M、H——分别表示小、中、大型车;Vi——该车型车辆的平均行驶速度,km/h。根据拟建公路的行车道数量、车流量、车型比,结合公路交通噪声监测经验对单车行驶辐射噪声级的技术结果进行修正,昼夜比采用8:2。由以上公式,计算得本项目运营期单车平均辐射声级见。水环境污染源(1)降雨冲刷路面产生的路面径流污水影响路面径流污染程度的因素众多,包括降雨强度、降雨历时、车流量、两场降雨之间的间隔时间、路面宽度、纳污路段长度等。路面雨水污染物浓度参照西安公路大学类比监测结果,见表2.8-9。路面雨水污染物浓度单位:mg/L项目BOD5悬浮物pHCODcr石油类径流120分钟内平均值202207.41077.0(2)对饮用水源保护区影响营运期项目穿越平南县镇隆镇拥平村平田片水源地保护区、平南县镇隆镇马旦村水源地保护区路段发生危险品运输事故情况下,污染物进入地下水可能对水源保护区水环境产生环境风险。固体废弃物营运期固体废弃物主要源于运输车辆撒落的运载物、发生交通事故车辆散落的装载物、乘客丢弃的物品,由公路养护部门收集处理。事故风险项目投入运营后,运输有毒或有害危险品的车辆在跨地表水桥梁、饮用水源保护区路段发生交通事故后,将对明渠、饮用水源保护区水质产生影响,对人体健康、水生生态环境及水环境等将产生较大危害,带来环境风险。3环境现状调查环境现状调查自然环境概况地形地貌平南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贵港市东北部,西江流域中游。地处东经110°3′54″~110°39′42″,北纬23°2′19″~24°2′19″之间。东靠藤县,南连容县,西接桂平市,北邻蒙山县,西北与金秀瑶族自治县毗连。珠江水系西江干流浔江段横贯中部,是广西区内沟通南宁和粤港澳、桂南和桂北的一个重要水陆交通枢纽。平南县地势为南北高、中间低的马鞍形,北部山区属大瑶山余脉南坡,海拔在500~1500m,与金秀交界的亚婆揽孙海拔1581m,为全县最高点。南部丘陵属大容山余脉北坡,海拔100~500m。中部浔江沿岸为低平的溶蚀堆积平原,海拔100m以下。浔江横贯中部平原,由西向东流出县境。平南县境地形狭长,东西最大横距60km,南北最大纵距110km。平南县地貌包括岩溶地貌和非岩溶地貌两大类。其中岩溶地貌为:溶蚀—堆积低丘平原;非岩溶地貌为:构造—侵蚀中、低山,构造—侵蚀丘陵和构造—侵蚀低丘盆地,共四种地貌类型。岩溶地貌分布面积占36.7%,非岩溶地貌分布面积占63.3%。地层岩性及构造贵港市位于广西“山字”型构造前面弧顶区东南翼。境内构造主要有龙山鼻状背斜、镇龙山穹窿、西部南北向蒙公—百合褶断带和东南部北东向蒙圩—木梓“多字”型褶断区。基底寒武系出露于镇龙山穹窿核部。龙山背斜轴部和木梓附近,分别为加里东期之大瑶山至镇龙山北东向隆起的一部分和大容山西南边缘。盖层主要是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为华力西—印支期从晚古生代早泥盆世受海浸开始,至二叠纪连续接受的厚达7500余米的陆源滨海、浅海相沉积而形成的一套由下而上为碎屑岩、碳酸盐岩、硅质岩、含煤碳酸盐岩、硅质岩的复杂建造组合,分布于镇龙山穹窿周围和龙山背斜两翼及南部木梓背斜周围。构成樟木—蒙公向斜、覃塘—云表向斜和贵县向斜。三叠系少量分布于西北部樟木新马赖村一带。经印支运动后,全境上升为陆。晚中生代和新生代,东南部桥圩、东津、木格、湛江等地随区域性陷落接受沉积而形成大面积河湖相下白垩系和零星的第三系。第四纪冲积、洪积物主要分布于郁江两岸和龙山、镇龙山山前平原。水文本项目跨越1条明渠,发源于六陈水库,经镇隆镇、古带村、上石村、下石村、大成村,其下游约21.3km处汇入浔江。平南河流属西江水系。县内主要河流16条,除浔江、大鹏河、思旺河、白沙江、泗罗江、下渡河外,其余均发源于县境内的南北两面高山或山地。大鹏河、浓水、大同江、泗罗江经外县流入浔江,其余均在县之中部流入浔江。全县河流集雨面积2907.60km2,多年平均流量25.4亿m3。水能总蕴藏量8.41万kW,可开发量6.448万kW。浔江,珠江流域西江干流中游河段名称,位于黔江段下游,西江段上游。浔江自郁江入口至梧州市桂江会合处共长172km,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市区三角咀黔江、郁江汇合口起,流经桂平市、平南县、藤县、苍梧县等县、市和梧州市,在梧州市桂江汇入后即称西江。干流江面宽阔,变化在340~2600m之间,平均750m,河道最窄处在龙潭峡,枯水水面宽仅30m,最宽处在梧州市上游的泗化洲岛,为2660m。水深3~50m,最深处68m,在白马峡;最浅处1.6m,在龙爪浪滩。浔江平南县段属于西江干流,县境内总长度41km,江面最窄宽度500m,平均宽度750m,浔江平南段多年平均流量5790m3/s,多年平均径流量1828亿m3。最高水位36.03m,最低水位15.28m,洪水涨落变幅达12.82m。浔江平南县段常年平均流量14135m3/s,最大流量38100m3/s,最少流量650m3/s。气候平南县地处低纬,北回归线从中部穿过,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2.3℃,年平均雨量1564mm,极端最高气温达39.5℃,极端最低气温-1.8℃,北部和南部山区年平均气温低一些,降雨量多一些,中部平原年平均气温高一些,降雨量少一些。平南县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干燥微寒,总特点是太阳辐射能丰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适宜各种亚热带作物生长。影响平南县的主要气象灾害有暴雨洪涝、热带气旋、地质灾害、大风、雷电、干旱、低温冻害等。平南县日平均气温在10℃以上(含10℃)平均每年为345.4天,最冷1月平均气温为12.1℃,最热的7月平均气温为28.8℃。年最大降雨量为2395.8mm(1997年),年最小降雨量为822.9mm(1989年),多年平均降雨日166天,但降水季节分布不均,雨季为4~9月份,降雨量占全年的78.4%。年蒸发均值为1506.9mm,无霜期长达352天;相对湿度3~8月份为79.8%~83.2%,平均为81.8%,多年平均湿度为78%;多年平均风速为1.5m/s,最大风速为24m/s,历年极大风速为24m/s,夏半年多吹偏南风或偏东风,冬半年盛吹东北风或偏北风,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平南县盛吹东北风,最高风向频率为14%,主导风向为NNE~ENE风。地震查阅《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01),该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对应地震烈度为6度区。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生态敏感区项目评价区不涉及任何级别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特殊生态敏感区和重要生态敏感区。植物与植被调查现状评价范围植物区系根据中国植物区系分区系统(吴征镒,1979;吴征镒,1983),评价范围位于泛北极带植物区,在植物亚区上位于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在植物地区上属于滇、黔、桂地区。该区系以马尾松、杉木和其他华南地区常见或占优势为代表。评价植被调查结果本评价自然植被类型分类体系参照《中国植被》。评价范围陆地植被中自然植被有植被型组3个,植被型5个,植被亚型6个,主要群系有19个。评价范围人工植被有植被型4个,主要群系有9个。项目沿线植被分布情况=1\*ROMANI、落叶阔叶林本植被类型有典型落叶阔叶林1个亚型,主要群系为枫香林,但在评价范围已很难发现成片大面积分布,多呈零星斑块状分布于沟谷,一般分布于马尾松林附近。评价区内枫香林群落一般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群落总盖度在75%左右,群落高6m左右,乔木层以枫香(Liquidambarformosana)为优势种,同时有马尾松(Pinusmassoniana)、红锥(Castanopsishystrix)等乔木树种分布。灌木层常见物种有桃金娘(Rhodomyrtustomentosa)、野牡丹(Melastomacandidum)、黑面神(Breyniafruticosa)等。草本层常见优势种为淡竹叶(Lophatherumgracile)、芒(Miscanthussinensis),其他常见物种包括鞭叶铁线蕨(Adiantumcaudatum)、铁芒萁(Dicranopterislinearis)、酢浆草(Oxaliscorniculata)、白茅(Imperatacylindrical)、毛杆野古草(Arundinellahirta)等。Ⅱ、竹林包括热性竹林1种植被型,主要群系为青皮竹林,典型群落为青皮竹群落。青皮竹群落主要分布于明渠两侧,数量不多。该群落高约8~15m,盖度为70%,结构简单,群落垂直结构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乔木层高度约7.0m,以青皮竹为优势种。群落内常见物种为灰毛浆果楝玉叶金花等。草本层盖度55%,株高0.3~0.5m,以、铁芒萁、五节芒为优势种,伴生有类芦、鳞毛蕨、龙须藤。Ⅲ、暖性针叶林暖性针叶林在评价区分布面积较大,以中幼龄林为主,本植被类型有暖性常绿针叶林1个亚型,主要群系为马尾松林。包括马尾松纯林和马尾松与落叶树种构成的针阔混交林。主要分布于K16+000~K22+000沿线丘陵区域。马尾松林一般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群落总盖度在85~90%左右,群落高12m左右,乔木层以马尾松为优势种,伴生有枫香、杉木、红锥等乔木树种。灌木层常见物种有牛耳枫(Daphniphyllumcalycinum)、盐肤木(Rhuschinensis)、野牡丹、野漆(Toxicodendronsuccedaneum)、潺槁树(Litseaglutinosa)、桃金娘、粗叶悬钩子(Rubusalceaefolius)、朱砂根(Ardisiacrenata)、算盘子(Glochidionpuberum)等。草本层优势种为铁芒萁,常见物种有芒、类芦(Neyraudiareynaudina)、扇叶铁线蕨(Adiantumflabellulatum)、乌毛蕨(Blechnumorientale)、山麦冬(Liriopespicata)、酢浆草、淡竹叶、纤毛鸭嘴草(Ischaemumindicum)、小叶海金沙(Lygodiumscandens)等。Ⅳ、暖性灌丛本植被型有红壤土地区灌丛1个植被亚型,在评价区有一定面积分布。常见群系为盐肤木灌丛、黄荆灌丛、水锦树灌丛、桃金娘灌丛等,该植被类型典型群落群落高约1.2~2.0m,盖度为85%左右,垂直群落结构分为:灌木层和草本层2层。灌木层高度一般在1.5m左右,盖度约80%,除优势种盐肤木、黄荆(Vitexnegundo)、桃金娘等外,群落内常见物种有梗花雀梅藤(Sageretiahenryi)、水苎麻(Boehmeriamacrophylla)、粗叶悬钩子、毛果算盘子(Glochidioneriocarpum)、金樱子(Rosalaevigata)、野漆(Toxicodendronsuccedaneum)等。草本层盖度约为40%,高度0.6m左右,优势种不明显,群落内常见物种为芒、五节芒(Miscanthusfloridulus)、千里光(Senecioscandens)、荩草(Arthraxonhispidus)等。Ⅴ、灌草丛本植被类型有禾草丛、蕨类草丛2种亚型,为森林植被破坏后形成,禾草丛群系包括五节芒草丛、芒草丛、类芦草丛、淡竹叶草丛、纤毛鸭嘴草草丛等,在项目沿线均有分布,以小片或斑块状形式分布为主,多见于路边、低山丘陵、平原微丘区域。根据现场调查,该植被群落结构简单,灌木层不发达,优势种不明显,常见物种有岗柃(Euryagroffii)、马缨丹(Lantanacamara)、野牡丹、桃金娘等。草本层除优势种外,其他常见物种有糯米团(Gonostegiahirta)、野雉尾金粉蕨(Onychiumjaponicum)、翠云草(Selaginellauncinata)、小叶海金沙等。VI、用材林评价区用材林主要群系为尾叶桉林等;用材林一般多为纯林,由于人为干扰较大,一般群落只有乔木层和草本层,灌木层优势种不明显,常见物种为野漆、毛果算盘子、玉叶金花(Mussaendapubescens)、酸藤子(Embelialaeta)等。草本层常见物种为芒、鬼针草等。Ⅶ、经济林评价范围经济林主要群系为龙眼园、荔枝园、肉桂林、冬枣、橘园等,其中龙眼园和荔枝园在局部有一定面积的分布。VIII、水田作物该植被类型主要群系为水稻(Oryzasativa),是沿线主要粮食作物,分布面积也较大,主要分布于沿线平地和洼地,沿线大面积分布。IX、旱地作物旱地作物植被类型主要群系为玉米、香蕉,甘蔗为沿线主要经济作物,沿线平地、洼地及坡耕地大面积分布。珍稀濒危植物及古树名木分布情况本报告根据《全国古树名木普查建档技术规定》(全绿字〔2001〕15号)对古树名木进行界定:名木是指在历史上或社会上有重大影响的中外历代名人、领袖人物所种植或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具有纪念意义的树木;古树指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树木。经调查,评价范围无名木古树、保护植物分布。外来物种调查结果外来有害物种会造成当地生态的严重破坏,导致生态退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引起本地物种尤其是珍稀濒危物种的消失和灭绝。现场调查表明,根据环保部公布的第一批(2003)、第二批(2010)和第三批(2014)、第四批(2016)外来入侵物种名单,评价区有刺苋(Amaranthusspinosus)、马缨丹(Lantanacamara)、三叶鬼针草(Bidenspilosa)、银胶菊(Partheniumhysterophorus)、小蓬草(Conyzacanadensis)5种被列为入侵性外来物种。三叶鬼针草、小蓬草在部分道路边形成优势群落。其余入侵物种多以零星分布形式在评价范围出现。陆生动物调查与水生生物现状调查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与评价1、动物区系按照《中国动物地理区划》,评价区动物区划为东洋界华南区的闽广沿海亚区。评价范围除少数为我国南北广布种外,大多数是东洋界的种类。2.野生动物生境现状根据现场勘察,评价区野生动物生境类型可划分为森林、灌丛、人工林、农田和居住区5类,按照中国生态地理动物群的划分体系,可以划分为热带森林动物群、灌草动物群和农田动物群。评价区森林类生境多分布于沿线低山丘陵的中上部,植被类型为暖性常绿针叶林,生境质量一般,野生动物分布有鸟类、爬行类和小型哺乳类,其中,鸟类分布较多。评价区的灌丛面积较小,零星分布,且不连续,植被类型为暖性灌丛、灌草丛,人类活动干扰较重,生境质量不高,野生动物分布有鸟类和小型哺乳类,多为一般活动区,野生动物数量不多。人工林主要有经济林和用材林,沿线大面积分布。植被主要由尾叶桉林和荔枝、肉桂林等组成,物种简单,异质性低,同时人类活动较多,生境质量也不高,无重要生境或集中分布区,野生动物很少,局部有少量鸟类分布。农田主要分布于平原或山间谷地,该区域也为当地居民主要居住区,人类活动频繁,野生动物主要为两栖类和鸟类;近年来因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以及人类猎杀,两栖类数量明显减少,鸟类数量不多;居住区野生动物种类很少,以啮齿类为主。2、珍稀濒危物种(1)两栖类沿线可能出现的保护动物有自治区级保护动物黑框蟾蜍(Bufomelanostictus)、沼水蛙(Ranaguentheriboulenger)、种。(2)爬行类(3)鸟类四声杜鹃(Cuculusmicropterus)、池鹭(Ardeolabacchus)、白胸苦恶鸟(Amaurornisphoenicurus)、白头鹎(Pycnonotushainanus)、红耳鹎(P.jocosus)8(4)哺乳类评价范围内常见哺乳类以啮齿类为主,无大型兽类分布,评价区内无保护动物集中栖息地。评价区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生态习性等基本情况详见表3.2-3。评价区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生态习性及其分布序号名称生态习性评价区内的分布情况及出现形式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眼镜王蛇栖息于沿线山地,多见于森林边缘近水处。白昼活动。主要捕食蛇,偶尔吃蜥蜴等。卵生,7~8月产卵。偶见于林缘近水处;以活动、觅食形式出现2画眉栖居在山丘灌丛和村落附近或城郊的灌丛、竹林,常在林下草丛中觅食,以昆虫和植物种子为食,4~7月繁殖。沿线低山林区及村落;主要以活动、觅食形式出现广西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眶蟾蜍主要栖身于沿线河边草丛及农林、沟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