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死亡病例岗前培训_第1页
传染病死亡病例岗前培训_第2页
传染病死亡病例岗前培训_第3页
传染病死亡病例岗前培训_第4页
传染病死亡病例岗前培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市人民医院

传染病报告相关

知识岗前培训

1编辑ppt主要内容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传染病登记报告制度3、传染病报告的本卷须知4、HIV抗体阳性待查者报告及送检的本卷须知5、进一步标准我院法定传染病报告管理6、传染病报告奖惩制度〔死亡病例奖惩报告制度参照传染病报告奖惩制度〕正确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7、死亡病例报告制度8、正确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2编辑ppt3编辑ppt从2021年11月1日起,国家卫计委将人感染H7N9禽流感纳入法定乙类传染病;将甲型H1N1流感从乙类调整为丙类,并纳入现有流行性感冒进行管理;解除对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的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

4编辑ppt二、我国目前法定传染病的种类及名称1、种类及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简称?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共三类39种甲类传染病分2种,包括:鼠疫、霍乱。5编辑ppt乙类传染病26种,包括:人感染H7N9禽流感〔2021新增〕、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新生儿破伤风、登革热、炭疽、伤寒和副伤寒、百日咳、白喉、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6编辑ppt丙类传染病11种,包括:流行性感冒(包括甲型H1N1流感2021年纳入)、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2021年新增〕。7编辑ppt2、其它要报告的传染病非淋菌性尿道炎、锋利湿疣、生殖器疱疹、水痘、结核性胸膜炎、生殖道沙眼衣原体、AFP病例〔急性驰缓性麻痹〕、恙虫病、人感染猪链球菌、不明原因肺炎等。8编辑ppt(一)急性驰缓性麻痹〔AFP〕的报告为实现消灭脊髓灰质炎的目标,所有15岁以下的儿童,经初步诊断为以下急性驰缓性麻痹〔AFP〕时,请立即报告预防保健科:1、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2、格林-巴利综合征〔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3、横贯性脊髓炎〔脊髓炎、脑脊髓炎、急性神经根脊髓炎〕9编辑ppt4、多神经病〔药物性、有毒物质引起、原因不明性〕5、神经根炎6、外伤性神经炎〔包括臀部肌药物注射后〕7、单神经炎8、神经丛炎9、周期性麻痹〔包括低钾、高钾、正常钾软瘫和家族性周期性麻痹〕10编辑ppt10、肌病〔重症肌无力、中毒性、原因不明性肌病〕11、急性多发性肌炎12、肉毒中毒13、四肢瘫、截瘫和单瘫〔原因不明〕14、短暂性肢体麻痹11编辑ppt(二)传染病个案调查病种但凡疑似或诊断为以下传染病时,即时报告预防保健科,进行个案调查:鼠疫、霍乱、非典、乙脑、新生儿破伤风、艾滋病、HIV感染者、AFP病例、麻疹、百日咳、白喉、流脑、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布鲁氏菌病、炭疽、斑疹伤寒、黑热病、疟疾、登革热、痢疾、伤寒和副伤寒、肝炎〔15岁以下儿童〕12编辑ppt3、什么是乙类传染病按甲类管理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采取?传染病防治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13编辑ppt4、几个重要概念(1)病原携带者病原携带者是指没有明显临床病症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病原携带者按携带病原体的不同而相应称为带菌者、带毒者、带虫者等。14编辑ppt(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15编辑ppt(3)重大传染病疫情重大传染病疫情是指某种传染病在短时间内发生、涉及范围广泛,出现大量的病人或死亡病例,其发病率远远超过常年的发病率水平的情况。16编辑ppt(三)病人和接触者的管理措施(1)对病人的管理措施对传染病应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其中,隔离病人是控制传染病传播的重要措施。17编辑ppt防控措施。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医疗机构发现乙类或者丙类传染病病人,应当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18编辑ppt(2)对接触者的管理措施A、医学观察:即对传染病接触者定期进行观察、问诊和测量体温,接触者可照常参加工作和日常活动。医学观察适用于乙类和丙类传染病的接触者。19编辑pptB、留验:也称隔离观察,是将与甲类传染病病人的接触者隔离于专门场所,限制其活动,不准与其他人员接触,并同时进行医学观察。20编辑ppt二、医疗机构在传染病防治中法定职责1、医疗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管理制度、操作标准,防止传染病的医源性感染和医院感染。21编辑ppt2、医疗机构在疫情报告中的职责医疗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发现?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传染病疫情或者发现其他传染病爆发、流行以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时,应当遵循疫情报告属地管理原那么,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或者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内容、程序、方式和时限报告。22编辑ppt3、医疗机构在传染病防治法中的法律责任医疗机构违反相关规定,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23编辑ppt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处分,并可以依法撤消有关责任人员的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24编辑ppt(1)未按照规定承担本单位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医院感染控制任务和责任区域内的传染病预防工作的;(2)未按照规定报告传染病疫情,或者隐瞒、谎报、缓报传染病疫情的;25编辑ppt(3)发现传染病疫情时,未按照规定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提供医疗救护、现场求援、接诊、转诊的,或者拒绝接受转诊的;26编辑ppt(4)未按照规定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物实施消毒或者无害化处置的;(5)未按照规定对医疗器械进行消毒,或者对按照规定一次使用的医疗器具未予销毁,再次使用的,27编辑ppt(6)在医疗救治过程中未按照规定保管医学记录资料的;(7)成心泄露传染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的。28编辑ppt三、传染病报告卡的填报要求1.传染病报告卡填写2.病例分类与分型3.传染病专项调查、监测信息的报告4.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和不明原因死亡病例的监测和报告29编辑ppt1.传染病报告卡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统一格式,用A4纸印刷,使用钢笔或圆珠笔填写,内容完整、准确,字迹清楚,填报人签名。省级人民政府决定按照乙类、丙类管理的其他地方性传染病和其它爆发、流行或原因不明的传染病也应填写传染病报告卡。30编辑ppt31编辑ppt32编辑ppt33编辑ppt报告卡的填写卡片编码:卡片保存后由系统自动生成。报卡类别:初诊病例及初诊死亡的病例直接标识“初次报告〞。对已填报过卡片的传染病病人,在订正诊断或发生死亡时,必须再次填报,标识“订正报告〞;其中,死亡病例的报告须是因患传染病死亡的病例,患传染病但因意外或因非传染病死亡时,不需填报传染病报告卡。病人同时患两种或两种以上传染病时应分别报卡。34编辑ppt患者姓名:必须清楚填写患者的名字,如果网报人员看不清楚,输入名字有误,造成漏报等一切后果,责任自负。家长姓名:14岁以下的患儿都必须填写患者家长姓名。35编辑ppt

身份证号:HIV病人必须填写,其它病人尽可能填写。身份证号是一般18位数。性别:在相应的性别前打√。〔必填〕出生日期:出生日期与年龄栏只要选择一栏填写即可,不必既填出生日期,又填年龄。实足年龄:对出生日期不详的用户填写年龄。36编辑ppt年龄单位:对于新生儿和只有月龄的儿童请注意选择年龄单位,默认为岁。工作单位:填写患者发病时所在工作单位的名称。包括学生、民工、工人、干部必须填学校名称或工作单位,否那么报告卡报不出。联系:填写患者的联系方式。学生、民工、工人、干部一定要填写号码。37编辑ppt病例属地:用于标识患者常住地址〔居住时间≥6个月〕与报告单位的相对位置,在相应的类别前划“√〞。Ⅰ本县区:指病人为本地〔县、区〕常住居民。Ⅱ本市其它县区:指病人为本市其他县〔区〕的常住居民。38编辑pptⅢ本省其它地市:指病人为本省其他地〔市〕的常住居民。Ⅳ其它省:指病人为其他省的常住居民。Ⅴ港澳台:指病人为港澳台居民。.Ⅵ外籍:指病人为外籍居民。39编辑ppt现住地址:指病例发病时实际居住的地址,可以是家庭地址,也可以是寄宿地址或宾馆、旅店。应详细填写到村民组〔门牌号〕。病例如有一处以上住址时,应填写患病期间能随访到的住址。地址一定要详细。40编辑ppt

职业:在相应的职业名前划“√〞。选择职业的目的是为了在卡片汇总时发现传染病可能的高发职业,以便管理。假设病人的职业同时符合卡中一种以上职业时,选择原那么是:①选择主要职业;②选择与该病发生和传播关系较密切的职业。如食品厂工人、熟食店售货员都应填写餐饮食品业,而不填工人或商业效劳。41编辑ppt未列入本卡的职业须填写在“其他〞项中,如警察、飞行员、军人等。有些特殊人群如劳教人员、和尚、道士和乞丐等,虽不属职业,也可填写在“其他〞项中。个体经营者应根据其经营活动的行业,选择相应的职业。42编辑ppt为配合儿童保健管理工作,新生儿破伤风病例的职业按以下方式选择:Ⅰ.出生场所为医院时〔住院分娩〕选择“其它〞;Ⅱ.出生在其它场所时〔住院分娩之外其它方式分娩〕选择“散居儿童〞。此项分类仅仅为了区分婴儿出生场所,无其它统计学意义。43编辑ppt

病例分类:在相应的类别前打√。乙肝、丙肝、血吸虫病例须分急性或慢性填写。发病日期:填写病人在本次就诊疾病开始出现病症的日期。不明确时,填就诊日期。病原携带者填写初次检出日期或就诊日期。44编辑ppt诊断日期:初次报告时,填写初诊的日期。订正报告时,如由疑似病例订正为确诊病例、一种传染病订正为另一种传染病、传染病的一个病种订正为另一个病种〔如肺结核由“未痰检〞订正为“菌阳〞时〕,填写确诊的日期;同一病种由临床诊断订正为实验室确诊,仍填写初诊的日期。诊断日期不得早于发病日期。45编辑ppt死亡日期:因法定传染病死亡时填写。疾病名称:在做出诊断的病名前打√。46编辑ppt

其他法定管理以及重点监测传染病:指卫生部决定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传染病,省级人民政府决定按照乙类、丙类管理的其他地方性传染病,其它爆发、流行或原因不明的传染病。填写该病种名称。网络直报时,疾病名称选择“其他传染病〞,并在备注栏填写该病种名称。47编辑ppt订正病名:填写订正时所报告的疾病名称。退卡原因:因报告卡填写不合格需退卡时,填写其原因。报告单位:填写报出传染病报告卡的单位。报告医生:填写做出诊断医生的姓名。(必须是有执业资格的医生)48编辑ppt填卡日期:填报本卡的日期。备注:填写以上各项内容不能涵盖且需特别注明的信息,如说明传染途径、传染病病例〔含疑似病例及病原携带者〕订正为其它疾病的病名等。49编辑ppt2、病例分类与分型传染病报告病例分为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实验室确诊病例、病原携带者和阳性检测结果五类。其中,需报告病原携带者的病种包括霍乱、脊髓灰质炎、艾滋病、生殖道沙眼衣原体以及卫生部规定的其他传染病;阳性检测结果仅限采供血机构填写。50编辑ppt病例分型炭疽、病毒性肝炎、梅毒、疟疾、肺结核分型报告;炭疽分为肺炭疽、皮肤炭疽和未分型三类;病毒性肝炎分为甲型、乙型、丙型、戊型和未分型五类;51编辑ppt梅毒分为一期、二期、三期、胎传、隐性五类;疟疾分为间日疟、恶性疟和未分型三类;肺结核分为涂阳、仅培阳、菌阴和未痰检四类;乙型肝炎、丙肝、血吸虫病应分为急性和慢性。52编辑ppt3.传染病专项调查、监测

信息的报告国家根据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需要开展的专项调查、报告和监测的传染病,按照有关要求执行。53编辑ppt4.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和不明原因死亡病例的监测和报告按照?全国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实施方案〔试行〕?和?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死亡病例监测实施方案〔试行〕?的规定执行。54编辑ppt传染病登记报告制度一、登记报告责任人1、传染病登记:门诊各科诊室均要设?门诊日志?、?门诊传染病登记簿?并在?门诊日志?及?门诊传染病登记簿?上登记好各项内容;各病区要认真登记好?出入院登记簿?及?住院传染病登记簿?上的各项内容;影像部门及检验部门要登记好与传染病诊断有关的异常结果。55编辑ppt2、传染病报告卡填写责任人门、急诊病人由申请检查医师负责填写传染病报告卡,住院病人由主管医师负责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卡片工程要填写清楚,不能涂改,不能缺项。民工、工人、学生、干部要填写好和单位(学校)。报告疑似病人时医生要在3天内进行订正报告,被查出的漏报传染病病例要及时进行补报。56编辑ppt3、网络直报责任人由预防保健科负责进行网络直报。爆发疫情现场调查的院外传染病病例报告卡由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现场调查人员填写,并由疾控机构进行报告。57编辑ppt二、传染病疫情报告程序甲类2小时内报出、乙类及丙类24小时内报出。58编辑ppt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的病人、疑似病人以及其他爆发传染病、新发传染病以及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疫情时,59编辑ppt接诊医生诊断后应于2小时内以最快的方式〔〕向预防保健科及医务科报告,预防保健科及时向当地疾病控制中心报告,同时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进行报告。60编辑ppt对其它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按规定报告传染病的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61编辑ppt

三、本院任何人员不得缓报、瞒报、谎报或授意他人缓报、瞒报、谎报传染病疫情。62编辑ppt进一步标准我院法定

传染病报告管理根据广东省卫生厅?关于进一步标准我省法定传染病报告管理的通知?〔粤卫函〔2021〕129号〕63编辑ppt自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以来,我院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逐年提高,但是肺结核、乙肝、性病、手足口病等病种滥报、误报、重报现象较多,为进一步标准我院法定传染病报告管理,提高传染病报告质量。新标准从2021年4月27日起开始执行。64编辑ppt一、加强管理、标准诊断

请各位医务人员认真学习法定传染病最新诊断标准及相关技术方案,提高诊疗水平。(在内网查数处下载学习)65编辑ppt二、明确职责,标准报告1、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或作出鼠疫、传染病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性禽流感病例,必须经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专家组会诊,确认前方可进行网络直报。66编辑ppt三、突出重点、保证质量1、责任疫情报告人在首次接诊慢性传染病(乙肝、梅毒等)病人时,应在登记本上注明“初诊〞,同时填写纸质传染病报告卡,所有性病病人还要同时填报“传染病报告卡艾滋病性病附卡〞。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肺结核病人在填写报告卡的时候应填写病人的真实姓名、身份证号码、号码。67编辑ppt2、责任疫情报告人在同一年内或跨年度再次接诊同一慢性传染病病人且诊断没有变更时,应在登记本上注明“复诊〞,此时不需填写纸质报告卡。但复诊病人没有注明是“复诊〞又没有报传染病报告卡的,当漏报处理。漏报传染病病例将严格按照传染病奖惩制度执行。68编辑ppt3、肺结核传染病报告要遵从如下原那么。1〕临床上有以下情况的病人,要在规定时限内进行报告:①、已确诊的活动性肺结核病人②、临床病症有咳嗽、咯血、发热、盗汗、胸痛和疲倦等肺结核可疑病症,同时伴有肺部X线阳性体征,而未能排除肺结核的病人。69编辑ppt2)临床上有以下情况的结核病人,不属于报告范围①、已治愈的肺结核病人②、虽然有上述肺结核可疑病症,但肺部X线检查未见阳性体征且经痰涂片阴性的病人③、过往已经进行报告登记,且非复发的肺结核病人。70编辑ppt肺结核报告管理流程1、医生诊断肺结核或疑似肺结核患者→在门诊日志上用红笔标注检查结果→不需住院治疗→填报传染病报告卡,记录2个联系→填写“三联转诊单〞,第一联交患者,第二、三联投到本院疫情箱,并将患者转到高州慢病站进行治疗。71编辑ppt肺结核报告管理流程2、医生诊断肺结核或疑似肺结核患者→在门诊日志上用红笔标注检查结果→住院治疗患者→填报传染病报告卡(在传染病报告卡备注栏里应注明住院及住院日期)→住院登记本上用红笔标注检查结果72编辑ppt3、肺结核住院患者出院时,填写“三联转诊单〞,第一联交患者,第二、三联投到本院疫情箱,并将患者转到高州慢病站进行治疗。〔肺结核的转诊率为100%。〕73编辑ppt传染病报告中应注意重点事项一、乙型病毒性肝炎报告的病例必须有肝炎的临床病症或者肝功能损害的指标,如转氨酶高于正常值。携带者无需上报。报告慢性乙肝、丙肝时发病时间到诊断时间必须超过半年。二、诊疗过程中凡遇到急性驰缓性麻痹病症的病例,必须慎重诊断,在不能明确病因的情况下,均作为“急性驰缓性麻痹〔原因待查〕〞诊断,不应做出“脊灰〞〔原因待查〕等其它诊断。74编辑ppt三、对报告的手足口病病例,如无皮疹病例,临床不宜诊断为手足口病。死亡病例确实认须由省级手足口病临床救治专家组三位专家会诊确认,重症病例的诊断由市级专家组三位专家确认。75编辑ppt四、在诊断百日咳病例时,采用未经国家相关部门或机构审定认证的PCR等检验方法的结果不能作为诊断依据。五、在诊断伤寒和副伤寒的病例时,肥达试验检测结果不能作为实验室确诊病例的诊断依据76编辑ppt六、以下传染病需要在传染病报告卡备注注明相应情况:1〕鼠疫:注明旅行史或感染地。2〕甲肝和乙肝:病例在15岁以下需注明疫苗接种史。3〕霍乱、登革热、流脑和流感病例:注明实验室检测型别,登革热同时还须注明“本地感染〞或“输入性病例〞,如为输入性病例,那么再注明旅行史、输入国家或地区。77编辑ppt4)布鲁氏菌病:注明有无牛羊猪或其制品接触史。5)疟疾:注明感染地以及是否为镜检确定,本地感染病例须镜检确诊及分型。6)包虫病:注明感染地以及是否有做B超、CT或病理切片检查。78编辑ppt7)血吸虫病:注明是否为病原学诊断及感染地。8)其它感染性腹泻病实验室确诊病例要注明实验室检测方法和结果。9)伤寒和副伤寒:注明别离的菌株群和具体名称,如:伤寒报告病例应注明伤寒沙门菌,副伤寒报告病例应注明甲型(乙型或丙型)副伤寒沙门菌。79编辑ppt医生在报卡时常见问题1、有些医生把大小三阳的病人诊断为肝炎,但没有报卡,就是漏报了,原那么上,大小三阳患者肝功能没有异常时是不符合乙肝的诊断标准的,是误诊。但符合肝炎诊断标准而没下诊断的,是漏诊。大小三阳患者不用报卡。80编辑ppt2、性病附卡接触史栏不能选择“不详〞,只有选择非婚异性接触或配偶/固定性伴阳性者才能在感染途径中选择异性传播。81编辑ppt

3、传染病卡及死亡证明书一定要填写清楚所有要求填写工程内容,特别是姓名,必须让网络直接人员能认清楚,网报错了姓名就等于漏报〔专家在网报上找不到〕82编辑ppt4、近段时间发现个别病人入院前与入院后姓名不一致。如入院时患者叫张三,医生报了传染病卡,后来改为李四,李四没有报卡,专家们查了李四,发现没有网报,就是漏报了。83编辑pptHIV抗体阳性待查者报卡及

送检注意问题1、但凡在本院检验科检测到HIV抗体阳性者,需填写HIV抗体筛查申请单、HIV抗体复检检测单(保健科已填)、传染病报告卡艾滋病性病附卡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共四张卡片,各张卡片填写不能缺项,否那么上级实验室拒收标本。84编辑ppt2、复检时重抽患者全血约6ml〔由检验科别离血清2ml〕和HIV抗体筛查申请单、HIV抗体复检检测单一起送到本院检验科。85编辑ppt3、艾滋病性病附卡及传染病报告卡投到本院传染病疫情箱即可。

4、如患者不愿提供所需资料者,请向患者说明资料不全者上级实验室将拒收标本。86编辑ppt高州市人民医院

传染病报告奖惩制度1、对传染病报告及时、准确(报卡工程填写齐全、字迹清楚、不涂改)的,按照星级考核标准进行奖励。2、对传染病报告卡不标准、迟报或漏报者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奖罚:87编辑ppt〔1〕对责任报告人在一个星级评审周期内〔即一季度内〕,发现报卡不标准或迟报2例以内的,进行批评教育;报卡不标准或迟报3例〔含3例〕以上的,对责任报告人给予评星级时降一星处理;发现漏报1例传染病的,对责任报告人给予评星级时降一星处理,并扣发当月奖金300元;漏报2例〔含2例〕以上传染病的,对责任报告人评星级时降至一星,并报相关职能科室备案,当年不能晋升。科室责任人负有管理责任,扣发500元奖金。88编辑ppt(2)查出漏报传染病的医师,预防保健科通知补报而不及时(超过24小时)补报的,每漏报一例,对责任报告人扣发奖金300元,并对责任报告人给予评星级时降一星处理。89编辑ppt(3)凡违反?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未能及时上报传染病疫情,造成传染病爆发、流行且后果严重者,根据?传染病防治法?规定进行处理。90编辑pp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