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考点优化训练:物理学史及物理方法 (原卷+解析卷)公开课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d090352da20705aec30fd47c7fcc29d/cd090352da20705aec30fd47c7fcc29d1.gif)
![2021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考点优化训练:物理学史及物理方法 (原卷+解析卷)公开课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d090352da20705aec30fd47c7fcc29d/cd090352da20705aec30fd47c7fcc29d2.gif)
![2021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考点优化训练:物理学史及物理方法 (原卷+解析卷)公开课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d090352da20705aec30fd47c7fcc29d/cd090352da20705aec30fd47c7fcc29d3.gif)
![2021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考点优化训练:物理学史及物理方法 (原卷+解析卷)公开课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d090352da20705aec30fd47c7fcc29d/cd090352da20705aec30fd47c7fcc29d4.gif)
![2021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考点优化训练:物理学史及物理方法 (原卷+解析卷)公开课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d090352da20705aec30fd47c7fcc29d/cd090352da20705aec30fd47c7fcc29d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物理学史及物理方法【原卷】
1.静电场、磁场和重力场在某些特点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结合有关“场”的知识,
并进行合理的类比和猜想,判断以下说法中可能正确的是()
A.电场和磁场的概念分别是奥斯特和楞次建立的
B.重力场与静电场相类比,重力场的“场强”相当于重力加速度,其“场强”大小
的决定式为gj
C.静电场与磁场相类比,如果在静电场中定义“电通量”这个物理量,则该物理
量表示穿过静电场中某一(平或曲)面的电场线的多少
D.如果把地球抽象为一个孤质点,用于形象描述它所产生的重力场的所谓“重
力场线”的分布类似于真空中一个孤立的正电荷所产生的静电场的电场线分布
2.(多选)物理与科技和生活密切相关,物理的思想方法已经渗透到其他领域.下
列关于物理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合外力的关系的实验中,采用了等效替代法
B.在研究带电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时,若带电体的尺寸远小于它们之间的距离,
就可以把带电体看做点电荷,这采用了微元法
C.为了研究问题方便,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把质点所受的两个力合成为一个力,
采用了等效替代法
D.把电子绕原子核的运动和行星绕太阳的运动相比较,利用电子和原子核之间
的库仑力等于电子的向心力得出电子运动速度与轨道半径的关系,采用了类比法
3.物理学经常建立一些典型的理想化模型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下列关于这些模型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体育比赛中用的乒乓球总可以看作是一个位于其球心的质点
B.带有确定电荷量的导体球总可以看作是一个位于其球心的点电荷
C.分子电流假说认为在原子或者分子等物质微粒内部存在着一种环形电流,它
使每个物质微粒都成为微小的磁体,它的两侧相当于两个磁极
D.在研究安培力时,与电场中的检验电荷作用相当的是一个有方向的电流元,
实验过程中应当使电流元的方向跟磁场方向平行
4.在物理学建立、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
步,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由它们的重量决定,伽利略在他
的《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利用逻辑推理,使亚里士多德的理论陷入了困境
B.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对他导师第谷观测的行星数据进行了多年研究,得出了
万有引力定律
C.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卡文迪许扭秤”首先较准确地测定了静电力常量
D.楞次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研究提出了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方法—楞次
定律
5.概念是物理学内容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有关物理概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比值定义法是物理概念中常用的一种定义新物理量的方法,即用两个已知物
理量的比值表示一个新的物理量,如电容的定义C=£表示。与。成正比,与
U成反比,这就是比值定义的特点
B.不计空气阻力和浮力的影响,斜向上抛出一物体,则物体在空中的运动是一
种匀变速运动
C.静止的物体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运动的物体不可能受到静摩擦力
D.圆周运动是一种加速度不断变化的运动,其向心力就是物体受到的力的合力
6.(2020•威海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牛顿利用斜面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使用了“外推”的方法,即当斜面的倾角
为90。时,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就变成了自由落体运动
B.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是研究曲线运动的一般方法,该方法不适用于研究匀速圆
周运动
C.理想模型在物理学的研究中起了重要作用,其中“质点”“点电荷”和“轻弹簧”
都是理想化模型
D.库仑利用扭秤实验装置研究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跟电荷量和电荷间的距
离的关系时,采用了理想实验法
7.(2020•桂林联考)下列有关物理学史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
A.在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中,伽利略巧妙地利用斜面实验来冲淡重力影响(增
加运动时间),使运动时间更容易测量,通过逻辑推理证明了自由落体的运动规
律
B.经典力学认为同一过程发生的位移和对应时间的测量结果在不同参考系中是
不同的
C.奥斯特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总结出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D.1897年,贝可勒尔利用阴极射线管发现了电子,说明原子可分,有复杂内部
结构
8.[多选]教材上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
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的物理学
思想方法是微元法。下列应用了微元法的是()
A.质点、点电荷的概念
B.根据速度定义式丫=詈可知,当M非常小时,詈就可以表示物体的瞬时速度
C.由于弹力不是恒力,探讨弹簧弹力做功时,把位移分成很多小段,在每一段
中可以认为弹力不变,先求出每一小段弹力做的功,然后相加,最后得出整个过
程中弹力做的功
D.交变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与坐标轴所围面积表示电荷量
9.在法拉第时代,下列验证“由磁产生电”设想的实验中,能观察到感应电流的是
()
A.将绕在磁铁上的线圈与电流表组成一闭合回路,然后观察电流表的变化
B.在一通电线圈旁放置一连有电流表的闭合线圈,然后观察电流表的变化
C.将一房间内的线圈两端与相邻房间的电流表连接,往线圈中插入条形磁铁后,
再到相邻房间去观察电流表的变化
D.绕在同一铁环上的两个线圈,分别接电源和电流表,在给线圈通电或断电的
瞬间,观察电流表的变化
10.(2020•济南高三模拟)以下有关物理学概念或物理学史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用实验方法测出引力常量的数值,从而
使万有引力定律有了真正的实用价值
B.匀速圆周运动是速度大小不变的匀变速曲线运动,速度方向始终为切线方向
C.行星绕恒星运动轨道为圆形,则它运动的周期的平方与轨道半径的三次方之
比为常数,此常数的大小与恒星的质量和行星的速度均有关
D.奥斯特发现了电与磁之间的关系,即电流的周围存在着磁场;同时他通过实
验发现了磁也能产生电,即电磁感应现象
11.在人类对物质运动规律的认识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大胆猜想、勇于质疑,取
得了辉煌的成就,下列有关科学家及他们的贡献描述正确的是()
A.卡文迪许在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后,进行了“月一地检验”,将天体间的力
和地球上物体的重力统一起来
B.在公式尸=G誓中,G称为引力常量,单位是N♦m2/kg2
C.开普勒潜心研究第谷的天文观测数据,提出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
D.万有引力定律只适用于天体,不适用于地面上的物体
12.(2021届•云南腾冲高三第一次月考)古希腊权威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曾经断言:
物体从高空落下的快慢同物体的重量成正比,重者下落快,轻者下落慢.比如说,
十磅重的物体落下时要比一磅重的物体落下时快十倍.1800多年来,人们都把这
个错误论断当作真理而信守不移.直到16世纪,伽利略才发现了这一理论在逻
辑上的矛盾,通过“比萨斜塔实验”,向世人阐述他的观点,并对此进行了进一步
的研究,如图所示,伽利略用铜球从斜槽的不同位置由静止下落,伽利略手稿中
据此记录的一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时间12345678
距离32130298526824119216002104
伽利略对上述的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了结论,下列可能是伽利略得出的
结论是()
A.vi=voH-atB.p=k
C.vj-vi=2axD.g=^=竟=...=左
13.关于原子结构的认识历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汤姆孙发现电子后猜想出原子内的正电荷集中在很小的核内
B.a粒子散射实验中少数a粒子发生了较大偏转是卢瑟福猜想原子核式结构模
型的主要依据
C.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能够很好地解释光谱的分立特征和原子的稳定性
D.玻尔原子理论无法解释较复杂原子的光谱现象,说明玻尔提出的原子定态概
念是错误的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春节有放鞭炮的习俗,鞭炮炸响的瞬间,能量不守恒
B.现代火箭的工作原理可溯源至我国古代,火箭发射时,火箭对喷出气体的作
用力大于气体对火箭的作用力
C.炮弹爆炸时,火药的化学能全部转化为弹片的动能
D.指南针静止时N极指向地球的地理北极附近
15.(多选)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观察、实验、假说和逻辑推理等方法都起到
了重要作用。下列叙述符合史实的是()
A.奥斯特在实验中观察到电流的磁效应,该效应揭示了电和磁之间的联系
B.安培根据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的相似性,提出了分子电流假
说
C.法拉第在实验中观察到,在通有恒定电流的静止导线附近的固定导线圈中,
会出现感应电流
D.楞次在分析了许多实验事实后提出,感应电流应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
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16.(2020•河南商丘高三模拟)相隔一定距离的电荷或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是怎样发
生的?这是一个曾经使人感到困惑、引起猜想且有过长期争论的科学问题.19世
纪以前,不少物理学家支持超距作用的观点.英国的迈克尔•法拉第于1837年提
出了电场和磁场的概念,解释了电荷之间以及磁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传递方式,打
破了超距作用的传统观念.1838年,他用电力线(即电场线)和磁力线(即磁感线)形
象地描述电场和磁场,并解释电和磁的各种现象.下列对电场和磁场的认识,正
确的是()
A.法拉第提出的磁场和电场以及电力线和磁力线都是客观存在的
B.在电场中由静止释放的带正电粒子,一定会沿着电场线运动
C.磁感线上某点的切线方向跟放在该点的通电导线的受力方向一致
D.通电导体与通电导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17.下列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电学中引入了点电荷的概念,突出了带电体的带电荷量,忽略了带电体的质
量,这里运用了理想化模型的方法
B.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
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再把各小段位移相加,这里运用了假设法
C.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概念在物理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例如电容C=£,
加速度都是采用比值法定义的
D.根据速度定义式丫=詈,当4非常小时,詈就可以表示物体在1时刻的瞬时
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极限思维法
18.(2021届•保山市智源高级中学10月月考14题)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的
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为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为匀速直线运动,然
后把各小段位移相加代表整个过程的位移,物理学中把这种方法称为“微元
法”.下面几个实例中应用到这一思想方法的是()
A.在计算物体间的万有引力时,若物体的尺寸相对较小,可将物体看做质点
B.在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过程中,把拉伸弹簧的过程分成很多小段,在每小
段内认为弹簧的弹力是恒力,然后把每小段做功的代数和相加
C.探究牛顿第二定律的过程中,控制物体的质量不变,研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
的关系
D.求两个力的合力时,如果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两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这个
力就是那两个力的合力
19.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物理定律就是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
归纳总结出来的,有关下面四个实验装置,描述正确的是()
A.牛顿利用装置⑴测出了引力常量的数值
B.安培利用装置⑵总结出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C.奥斯特利用装置⑶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D.牛顿利用装置(4)总结出了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20.电场强度有三个公式,分别为E弋、E=聋、E=M,关于这三个公式的理解
和运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公式表示,电场强度与电场力尸成正比,与电荷量q成反比
B.公式£=省是点电荷电场强度的定义式,它表示空间中某点的电场强度与点
电荷的电荷量Q成正比,与该点到点电荷的距离r的二次方成反比
C.公式£=%是匀强电场中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的关系式,由此公式可知,在匀
强电场中,两点之间的电势差与这两点之间的距离在沿电场线方向上的投影成正
比
D.这三个公式都是电场强度的决定式,分别适用于不同的电场
物理学史及物理方法【解析卷】
1.静电场、磁场和重力场在某些特点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结合有关“场”的知识,
并进行合理的类比和猜想,判断以下说法中可能正确的是()
A.电场和磁场的概念分别是奥斯特和楞次建立的
B.重力场与静电场相类比,重力场的“场强”相当于重力加速度,其“场强”大小
的决定式为g=^
C.静电场与磁场相类比,如果在静电场中定义“电通量”这个物理量,则该物理
量表示穿过静电场中某一(平或曲)面的电场线的多少
D.如果把地球抽象为一个孤质点,用于形象描述它所产生的重力场的所谓“重
力场线”的分布类似于真空中一个孤立的正电荷所产生的静电场的电场线分布
【答案】C
【解析】:电场和磁场的概念是法拉第建立的,故A错误;重力场与静电场相类
比,重力场的“场强”相当于重力加速度,其“场强”的决定式是鬻,故B错误;
静电场与磁场相类比,如果在静电场中定义“电通量”这个物理量,则该物理量表
示穿过静电场中某一(平或曲)面的电场线的多少,故C正确;如果把地球抽象为
一个孤质点,用于形象描述它所产生的重力场的所谓“重力场线”的分布,重力场
的方向指向地球,类似于真空中一个孤立的负电荷所产生的静电场的电场线分布,
故D错误。
2.(多选)物理与科技和生活密切相关,物理的思想方法已经渗透到其他领域.下
列关于物理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合外力的关系的实验中,采用了等效替代法
B.在研究带电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时,若带电体的尺寸远小于它们之间的距离,
就可以把带电体看做点电荷,这采用了微元法
C.为了研究问题方便,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把质点所受的两个力合成为一个力,
采用了等效替代法
D.把电子绕原子核的运动和行星绕太阳的运动相比较,利用电子和原子核之间
的库仑力等于电子的向心力得出电子运动速度与轨道半径的关系,采用了类比法
【答案】CD.
【解析】:由于物体的加速度与所受的合外力、物体的质量有关,所以在探究物
体的加速度与合外力的关系的实验中,需要保持物体的质量不变,采用了控制变
量法,选项A错误.在研究带电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时,若带电体的尺寸远小于
它们之间的距离,就可以把带电体看做点电荷,这采用了理想模型法,选项B
错误.为了研究问题方便,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把质点所受的两个力合成为一个
力,采用的方法是等效替代法,选项C正确.把电子绕原子核的运动类比为行
星绕太阳的运动,利用电子和原子核之间的库仑力等于向心力可以得出电子运动
速度与轨道半径的关系,选项D正确.
3.物理学经常建立一些典型的理想化模型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下列关于这些模型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体育比赛中用的乒乓球总可以看作是一个位于其球心的质点
B.带有确定电荷量的导体球总可以看作是一个位于其球心的点电荷
C.分子电流假说认为在原子或者分子等物质微粒内部存在着一种环形电流,它
使每个物质微粒都成为微小的磁体,它的两侧相当于两个磁极
D.在研究安培力时,与电场中的检验电荷作用相当的是一个有方向的电流元,
实验过程中应当使电流元的方向跟磁场方向平行
【答案】C
【解析】:体育比赛中需要研究乒乓球的旋转,不可以看作质点,所以选项A错
误;当带电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问题影响很小时才能看作点电荷,很多情况
下,带电体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不可以看作点电荷,所以选项B错误;安培
为了解释磁的本质,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认为是电子环绕原子核运动形成环形
电流,使其成为小磁体,所以选项C正确;在研究安培力时,应当使电流元的
方向与磁场的方向垂直,平行的时候没有安培力,所以选项D错误。
4.在物理学建立、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
步,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由它们的重量决定,伽利略在他
的《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利用逻辑推理,使亚里士多德的理论陷入了困境
B.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对他导师第谷观测的行星数据进行了多年研究,得出了
万有引力定律
C.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卡文迪许扭秤”首先较准确地测定了静电力常量
D.楞次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研究提出了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方法—楞次
定律
【答案】A
【解析】: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由它们的重量决定,伽利
略在他的《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利用逻辑推理,使亚里士多德的理论陷入了困
境,选项A正确;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对他导师第谷观测的行星数据进行了多
年研究,得出了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选项B错误;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
“卡文迪许扭秤”首先较准确地测定了万有引力常量,选项C错误;法拉第发现
了电磁感应现象,楞次研究得出了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方法——楞次定律,选项
D错误。
5.概念是物理学内容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有关物理概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比值定义法是物理概念中常用的一种定义新物理量的方法,即用两个已知物
理量的比值表示一个新的物理量,如电容的定义C=£,表示C与。成正比,与
U成反比,这就是比值定义的特点
B.不计空气阻力和浮力的影响,斜向上抛出一物体,则物体在空中的运动是一
种匀变速运动
C.静止的物体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运动的物体不可能受到静摩擦力
D.圆周运动是一种加速度不断变化的运动,其向心力就是物体受到的力的合力
【答案】B
【解析】: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与两个物理量都无关,A错误;不计阻力和浮力,
物体斜向抛出后只受到恒定重力,加速度恒定,做匀变速曲线运动,B正确;相
对静止的物体可以处于加速运动状态,受到静摩擦力作用,C错误;匀速圆周运
动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变速圆周运动的合力指向圆心的分力提供向心力,D错误。
6.(2020・威海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牛顿利用斜面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使用了“外推”的方法,即当斜面的倾角
为90。时,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就变成了自由落体运动
B.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是研究曲线运动的一般方法,该方法不适用于研究匀速圆
周运动
C.理想模型在物理学的研究中起了重要作用,其中“质点”“点电荷”和“轻弹簧”
都是理想化模型
D.库仑利用扭秤实验装置研究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跟电荷量和电荷间的距
离的关系时,采用了理想实验法
【答案】C
【解析】:伽利略利用斜面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使用了“外推”的方法,即当斜
面的倾角为90。时,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就变成了自由落体运动,故选项A错误;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是研究曲线运动的一般方法,该方法也同样适用于研究匀速圆
周运动,故选项B错误;理想模型在物理学的研究中起了重要作用,其中“质
点”“点电荷”和“轻弹簧”都是理想化模型,故选项C正确;库仑利用扭秤实验装
置研究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跟电荷量和电荷间的距离的关系时,采用了控
制变量法,故选项D错误。
7.(2020•桂林联考)下列有关物理学史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
A.在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中,伽利略巧妙地利用斜面实验来冲淡重力影响(增
加运动时间),使运动时间更容易测量,通过逻辑推理证明了自由落体的运动规
律
B.经典力学认为同一过程发生的位移和对应时间的测量结果在不同参考系中是
不同的
C.奥斯特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总结出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D.1897年,贝可勒尔利用阴极射线管发现了电子,说明原子可分,有复杂内部
结构
【答案】A
【解析】:在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中,伽利略巧妙地利用斜面实验来冲淡重力
影响(增加运动时间),使运动时间更容易测量,通过逻辑推理证明了自由落体的
运动规律,选项A正确;经典力学认为同一过程发生的位移和对应时间的测量
结果在不同参考系中是相同的,选项B错误;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法拉
第电磁感应定律是纽曼、韦伯在对理论和实验资料进行严格分析后总结出来的,
选项C错误;1897年,汤姆孙利用阴极射线管发现了电子,说明原子可分,有
复杂内部结构,选项D错误。
8.[多选]教材上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
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的物理学
思想方法是微元法。下列应用了微元法的是()
A.质点、点电荷的概念
B.根据速度定义式丫=詈可知,当M非常小时,詈就可以表示物体的瞬时速度
C.由于弹力不是恒力,探讨弹簧弹力做功时,把位移分成很多小段,在每一段
中可以认为弹力不变,先求出每一小段弹力做的功,然后相加,最后得出整个过
程中弹力做的功
D.交变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与坐标轴所围面积表示电荷量
【答案】CD
【解析】:质点、点电荷等都是为了研究问题简单而引入的理想化的模型,这些
概念应用了建构物理模型法,选项A错误;速度定义式了=等,当4非常小时,
告就可以表示物体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法,选项B错误;根据题干
中对微元法的描述,可知C项也采用了多段累加的方法,应用了微元法,选项C
正确;交变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中,可把时间分成很多小段(微元),在每一小
段时间内可以认为电流不变,根据电流的定义式可知每一小段时间内图像与坐标
轴所围面积表示该段时间内的电荷量,然后把每一小段的电荷量相加,就得到了
交变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与坐标轴所围面积,该面积表示电荷量,这里应用的
物理学思想方法属于微元法,选项D正确。
9.在法拉第时代,下列验证“由磁产生电”设想的实验中,能观察到感应电流的是
()
A.将绕在磁铁上的线圈与电流表组成一闭合回路,然后观察电流表的变化
B.在一通电线圈旁放置一连有电流表的闭合线圈,然后观察电流表的变化
C.将一房间内的线圈两端与相邻房间的电流表连接,往线圈中插入条形磁铁后,
再到相邻房间去观察电流表的变化
D.绕在同一铁环上的两个线圈,分别接电源和电流表,在给线圈通电或断电的
瞬间,观察电流表的变化
【答案】D
【解析】: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只要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电路
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本题中的A、B选项都不会使电路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
不满足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故不正确;C选项虽然在插入条形磁铁瞬间电路中
的磁通量发生变化,但是当人到相邻房间时,电路已达到稳定状态,电路中的磁
通量不再发生变化,故观察不到感应电流;在给线圈通电、断电瞬间,会引起闭
合电路磁通量的变化,产生感应电流,因此D选项正确。
10.(2020•济南高三模拟)以下有关物理学概念或物理学史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用实验方法测出引力常量的数值,从而
使万有引力定律有了真正的实用价值
B.匀速圆周运动是速度大小不变的匀变速曲线运动,速度方向始终为切线方向
C.行星绕恒星运动轨道为圆形,则它运动的周期的平方与轨道半径的三次方之
比为常数,此常数的大小与恒星的质量和行星的速度均有关
D.奥斯特发现了电与磁之间的关系,即电流的周围存在着磁场;同时他通过实
验发现了磁也能产生电,即电磁感应现象
【答案】A.
【解析】: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用实验方法测出了引力常量G的
数值,从而使万有引力定律有了真正的实用价值,选项A正确;匀速圆周运动
是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时刻改变的非匀变速曲线运动,速度方向始终为切线方向,
选项B错误;行星绕恒星运动轨道为圆形,它运动的周期的平方与轨道半径的三
次方之比为常数,此常数的大小与恒星的质量有关,与行星的速度无关,选项C
错误;奥斯特发现了电与磁之间的关系,即电流的周围存在着磁场,法拉第通过
实验发现了磁也能产生电,即电磁感应现象,选项D错误.
11.在人类对物质运动规律的认识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大胆猜想、勇于质疑,取
得了辉煌的成就,下列有关科学家及他们的贡献描述正确的是()
A.卡文迪许在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后,进行了“月一地检验”,将天体间的力
和地球上物体的重力统一起来
B.在公式b=G誓中,G称为引力常量,单位是N-m2/kg2
C.开普勒潜心研究第谷的天文观测数据,提出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
D.万有引力定律只适用于天体,不适用于地面上的物体
【答案】B
【解析】:牛顿在发现万有引力定律过程中,进行了“月一地检验”,将天体间的
力和地球上物体的重力统一起来,A错误;利用分式中各物理量的单位推导可知,
B正确;开普勒潜心研究第谷的天文观测数据,提出行星绕太阳运动的开普勒三
定律,行星绕太阳做椭圆运动,C错误;万有引力定律既适用于天体,也适用于
地面上的物体,适用于宇宙万物,故D错误。
12.(2021届•云南腾冲高三第一次月考)古希腊权威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曾经断言:
物体从高空落下的快慢同物体的重量成正比,重者下落快,轻者下落慢.比如说,
十磅重的物体落下时要比一磅重的物体落下时快十倍.1800多年来,人们都把这
个错误论断当作真理而信守不移.直到16世纪,伽利略才发现了这一理论在逻
辑上的矛盾,通过“比萨斜塔实验”,向世人阐述他的观点,并对此进行了进一步
的研究,如图所示,伽利略用铜球从斜槽的不同位置由静止下落,伽利略手稿中
据此记录的一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时间12345678
距离32130298526824119216002104
伽利略对上述的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了结论,下列可能是伽利略得出的
结论是()
A.vi=vo+«^
C.V?—v8=2axD.^=^=^=...=fc
【答案】D.
【解析】:伽利略最初猜想,沿斜面向下运动的物体的运动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即:v=kt;由此伽利略推论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贝!J:x=k限,即kf,
结合以上的分析,则比较狎可:詈=干、管=辞=半、詈=睾泮、臂=答=
I.1,4].LMr
32.875xs82432.96*6119233对160032.65x8210432.875.
1、/_52_1、1—62〜1、72〜1、或_82_1.田
以上的数据比较可知,各组数据中方都约等于32.5,考虑到测量的误差等原因,
可以认为宗是一个常数,即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所以A、B、C错误,D正
确.
13.关于原子结构的认识历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汤姆孙发现电子后猜想出原子内的正电荷集中在很小的核内
B.«粒子散射实验中少数a粒子发生了较大偏转是卢瑟福猜想原子核式结构模
型的主要依据
C.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能够很好地解释光谱的分立特征和原子的稳定性
D.玻尔原子理论无法解释较复杂原子的光谱现象,说明玻尔提出的原子定态概
念是错误的
【答案】B
【解析】:汤姆孙发现电子后,猜想出原子内的正电荷均匀分布在原子内,提出
了枣糕式原子模型,故A错误;卢瑟福根据a粒子散射实验中少数a粒子发生
了较大偏转,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故B正确;卢瑟福提出的原子核式结构
模型,无法解释原子的稳定性和原子光谱的分立特征,故C错误;玻尔原子理
论无法解释较复杂原子的光谱现象,由于原子是稳定的,故玻尔提出的原子定态
概念是正确的,故D错误。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春节有放鞭炮的习俗,鞭炮炸响的瞬间,能量不守恒
B.现代火箭的工作原理可溯源至我国古代,火箭发射时,火箭对喷出气体的作
用力大于气体对火箭的作用力
C.炮弹爆炸时,火药的化学能全部转化为弹片的动能
D.指南针静止时N极指向地球的地理北极附近
【答案】D.
【解析】:鞭炮炸响的瞬间,火药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和内能,在任何情况下
能量都是守恒的,选项A错误;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火箭发射时,火箭对喷出
气体的作用力等于气体对火箭的作用力,选项B错误;炮弹爆炸时,火药的化学
能转化为弹片的动能和内能,选项C错误;指南针静止时N极指向地球的地理
北极附近,选项D正确.
15.(多选)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观察、实验、假说和逻辑推理等方法都起到
了重要作用。下列叙述符合史实的是()
A.奥斯特在实验中观察到电流的磁效应,该效应揭示了电和磁之间的联系
B.安培根据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的相似性,提出了分子电流假
说
C.法拉第在实验中观察到,在通有恒定电流的静止导线附近的固定导线圈中,
会出现感应电流
D.楞次在分析了许多实验事实后提出,感应电流应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
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答案】ABD
【解析】:奥斯特在实验中观察到电流的磁效应,揭示了电和磁之间的联系,故
A正确;安培根据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的相似性,提出了分子电
流假说,很好地解释了软铁磁化现象,故B正确;在通有恒定电流的静止导线附
近的固定导线圈中,不会出现感应电流,故C错误;楞次在分析了许多实验事
实后提出楞次定律,即感应电流应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
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故D正确。
16.(2020•河南商丘高三模拟)相隔一定距离的电荷或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是怎样发
生的?这是一个曾经使人感到困惑、引起猜想且有过长期争论的科学问题.19世
纪以前,不少物理学家支持超距作用的观点.英国的迈克尔•法拉第于1837年提
出了电场和磁场的概念,解释了电荷之间以及磁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传递方式,打
破了超距作用的传统观念.1838年,他用电力线(即电场线)和磁力线(即磁感线)形
象地描述电场和磁场,并解释电和磁的各种现象.下列对电场和磁场的认识,正
确的是()
A.法拉第提出的磁场和电场以及电力线和磁力线都是客观存在的
B.在电场中由静止释放的带正电粒子,一定会沿着电场线运动
C.磁感线上某点的切线方向跟放在该点的通电导线的受力方向一致
D.通电导体与通电导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答案】D.
【解析】:电场和磁场均是客观存在的特殊物质,电场线和磁感线是人类为了形
象地描述电场和磁场而引入的虚拟的线,实际并不存在,故A错误;电荷的运
动取决于初速度和力的方向,故电场线不是电荷在电场中的轨迹,只有在点电荷
的电场和匀强电场中由静止释放的带正电粒子(只受电场力),才会沿着电场线运
动,故B错误;根据左手定则可知,磁感线上某点的切线方向跟放在该点的通电
导线的受力方向垂直,故C错误;根据磁场的性质可知,通电导体与通电导体
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故D正确.
17.下列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电学中引入了点电荷的概念,突出了带电体的带电荷量,忽略了带电体的质
量,这里运用了理想化模型的方法
B.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
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再把各小段位移相加,这里运用了假设法
C.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概念在物理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例如电容C=£,
加速度都是采用比值法定义的
D.根据速度定义式丫=々,当4非常小时,那就可以表示物体在,时刻的瞬时
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极限思维法
【答案】D
【解析】:点电荷的概念,突出了带电体的带电荷量,忽略了带电体的体积大小
和形状,而不是忽略了带电体的质量,运用了理想化模型的方法,所以A项错
误;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
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再把各小段位移相加,这里运用了微分法,而不是
假设法,所以B项错误;电容的定义式C=£是比值定义,加速度是牛顿
第二定律的表达式,。=詈才是加速度的定义式也是比值定义,所以C项错误;
根据速度定义式丫=告,当时间趋近于零时,表示瞬时速度,这里运用了极限思
想,所以D项正确。
18.(2021届•保山市智源高级中学10月月考14题)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的
公式”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金刚石膜-声表面波器件(SAW)项目规划申请报告模板
- 2025年绝缘材料:绝缘套管项目提案报告模范
- 2025年个体经营物流配送协议
- 2025年耐高温可加工陶瓷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 2025年发泡消泡剂项目规划申请报告
- 2025年授权代理业务综合合同范本
- 2025年建筑器材租赁合同标杆
- 2025年仓储物流服务合作协议合同
- 2025年工业外包合同中的环境管理措施
- 2025年城市绿化养护服务合同文本
- 公司财务制度及流程
- 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
-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新商业、新链接、新物流》配套教学课件
- 房地产标准踩盘表格模板
- 物联网项目实施进度计划表
- 学校校园安全巡逻情况登记表
- 光缆线路工程段终版施工图
- 毕业论文-基于Java Web的模拟驾校考试系统设计与实现
- MDD指令附录一 基本要求检查表2013版
- 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 人美版高中美术选修:《绘画》全册课件【优质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