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营养不良的治疗原则及临床评价_第1页
小儿营养不良的治疗原则及临床评价_第2页
小儿营养不良的治疗原则及临床评价_第3页
小儿营养不良的治疗原则及临床评价_第4页
小儿营养不良的治疗原则及临床评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儿营养不良的治疗原则和临床评价小儿营养不良普通是指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protein–energymalnutrition,PEM),是由于缺少能量和/或蛋白质等常量营养素而致的慢性营养缺少症,重要见于婴幼儿期。临床体现为进行性消瘦、体重减轻或水肿,严重者常有脏器功效紊乱,死亡率较高,是发展中国家小朋友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营养不良的非医学因素是贫穷、食物短缺;家长缺少营养知识,无视科学喂养办法,也是造成患儿食物短缺的非医学因素。但患儿的发病因素大多不是单纯的食物短缺。在营养不良、社会习惯、环境和急、慢性疾病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交互影响,并不是单单提供适宜的食物即可解决的问题。因此,儿科临床医生有必要加强对小儿营养不良的认识,全方面认识其复杂的发病因素和临床状况,对患儿进行对的细心的临床评价,掌握治疗原则和办法,以改善患儿的营养及健康状况,提高救治成功率。1临床诊疗和评价诊疗线索根据患儿体重不增或减轻、皮下脂肪减少及全身各系统功效障碍的体现,及其它营养素缺少的症状和体征,重度病例诊疗不难,轻度者可被无视。定时对体重、身长、皮下脂肪、上臂围等生长发育指标进行监测,有助于轻度或早期营养不良患儿的诊疗。确诊后还需具体询问病史和进一步检查,以做出病因诊疗。诊疗根据小儿营养不良的诊疗,根据的是患儿的病史、临床体现、体格测量和辅助检查,临床医生需综合分析这些临床资料,才干做出对的、全方面的诊疗。患儿最早出现的症状是体重不增,继之体重减轻,消瘦、皮下脂肪减少,皮下脂肪消减先自腹部开始,后来依次为躯干、四肢、臀部,最后为面部,腹部皮下脂肪层是判断营养不良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病久者皮肤干燥、苍白,烦燥不安,肌肉松驰,身高也低于正常。病情进一步加剧时体重明显减轻,皮下脂肪大量消耗,多个临床症状也逐步加重,肌肉萎缩,肌张力低下,精神萎靡、反映差,体温偏低,心音低钝、脉细无力,食欲低下,常腹泻、便秘交替。尿浓缩功效障碍,出现多尿和尿比重低。②水肿型:以蛋白质严重缺少为主,而总热量靠近需要量,又称蛋白质营养不良,多发生于单纯谷粉喂养的小儿,轻者仅下肢水肿,重者外生殖器、上肢、腹部及颜面部等都有凹陷性水肿,也可见胸水、腹水,常有食欲减退、精神不振、肝脏肿大。③混合型:临床体现介于两者之间。体格测量体格测量是评定营养不良最可靠的指标,现在国际上对评价营养不良的测量指标有较大变更,它涉及三部分。①体重低下:患儿的体重低于同年纪、同性别参考人群值的中位数减2个原则差(-2SD)。如在中位数-2SD~-3SD间为中度体重低下,如低于中位数-3SD为重度体重低下。此指标反映小朋友过去和(或)现在有慢性和(或)急性营养不良,单凭此指标不能分辨属急性还是慢性营养不良。②生长缓慢:患儿的身高低于同年纪、同性别参考人群值的中位数-2SD。如在中位数-2SD~-3SD间为中度生长缓慢,如低于中位数-3SD为重度生长缓慢。此指标重要反映过去或长久慢性营养不良。③消瘦:患儿的体重低于同性别、同身高参考人群值的中位数-2SD。如在中位数减-2SD~-3SD间为中度消瘦,如低于中位数-3SD为重度消瘦。此指标反映小朋友近期急性营养不良。营养不良的分度消瘦型营养不良根据多个临床症状的程度不同,分为三度:Ⅰ度营养不良(轻度)精神状态正常。体重与正常值相比减少了15%~25%,腹壁皮下脂肪厚度为厘米~厘米,皮肤干燥,身高不影响。Ⅱ度营养不良(中度)精神不振,烦躁不安,肌张力削弱,肌肉松驰,体重与正常值相比减少了25%~40%,腹壁皮下脂肪厚度不大于厘米,皮肤苍白、干燥,毛发无光泽,身高较正常减低。Ⅲ度营养不良(重度)精神萎糜,嗜睡与烦躁不安交替出现,智力发育落后,肌肉萎缩,肌张力低下,体重与正常值相比减少了40%以上,腹壁皮下脂肪消失,额部出现皱纹,呈老人样面容。皮肤苍白、干燥、无弹性,毛发干枯,身高明显低于正常,常有低体温、脉搏缓慢、食欲不振、便秘,严重者可因血清白蛋白减少而出现营养不良性水肿。水肿型和混合型由于病情较复杂,随着有水肿而影响实际体重的测量,不能按上述原则分度。营养不良发生的有关因素对这类状况对家长进行认真、细致、有针对性的膳食指导。①消化吸取障碍,迁延性婴儿腹泻、慢性肠炎或多个酶缺少所致的吸取不良综合征,肠寄生虫病、结核病、麻疹、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尿路感染等,某些消化道先天畸形如唇裂、腭裂、幽门梗阻等均可影响食物的摄入、消化和吸取。②消耗量过大,大量蛋白尿、长久发热、烧伤、甲状腺功效亢进、恶性肿瘤等均可使蛋白质消耗或丢失增多。这类患儿要主动转诊。这类患儿应进行高危儿管理,增加随访次数,有效的膳食指导,进行高危儿干预治疗,严重的要主动转诊。营养不良的并发症由于免疫功效低下,故易患多个感染,如上呼吸道感染、鹅、、结核病、中耳炎、尿路感染等;特别是婴儿腹泻,常迁延不愈、加重营养不良,造成恶性循环。尿路感染也是营养不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由于临床体现隐匿易被临床医生无视。尿路感染如不及时控制,形成迁延状态,至成人期易发展为晚期肾盂肾炎及慢性肾功效衰竭,影响健康,甚至危及生命。营养不良可造成泌尿道发育不全,使尿道肌肉无力易于扩张而发生尿潴留及感染。再加上抵抗力的低下,尿布不及时更换增加了感染的机率。尚有,任何一种部位的感染形成了败血症,均能够通过血行的传输造成尿路感染。因此,要加强对营养不良婴幼儿的护理,特别要注意防治尿路感染。,体温不升但无抽搐,若未及时诊治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2治疗原则营养不良的治疗原则是主动解决多个危机生命的合并症、祛除病因、调节饮食、增进消化功效及加强护理、避免出现新的并发症。解决危及生命的并发症:严重营养不良常发生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如腹泻时的严重脱水和电解质紊乱、酸中毒、休克、肾功效衰竭、自发性低血糖、继发感染及维生素A缺少所致的眼部损害等。有真菌感染的患儿,除主动予以支持治疗外,要及时进行抗真菌治疗及其它对应解决。祛除病因:在查明病因的基础上,主动治疗原发病,如纠正消化道畸形,控制感染性疾病,根治多个消耗性疾病等。调节饮食按病情轻重和消化能力强弱循序渐进,增加热量和蛋白质。I度营养不良小儿,可从每日热量33O~419kJ(80~100kcal)/kg开始渐增至585kJ(140kcal)/kg;Ⅱ度以上营养不良小儿,每日热量则从167~25OkJ(40~60kcal)/kg开始,逐步加至500~727kJ(120~170kcal)/kg。蛋白质摄入量从每日~kg增加至~g/kg时,待体重靠近正常时可恢复供应小儿正常需要量。应选择适宜患儿的消化能力、符合营养需要的食物,婴儿尽量采用母乳喂养,无母乳可选用牛乳、配方奶粉等;除乳类食品外,还可予以豆浆、蛋类、肝泥、肉末、鲜鱼粉等。食物中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食物供应方式以口服为主。若不能口服者,转综合医院可予以鼻饲、静脉营养。增进消化及代谢?依靠药品来协助消化,可补充B族维生素和胃蛋白酶、胰酶等。必要时在补充足量的热量和蛋白质的基础上,使用苯丙酸诺龙增进蛋白质合成、增加食欲,每次肌注10~25mg,每七天1~2次,持续2~3周。胰岛素注射可减少血糖,增加饥饿感提高食欲,普通每日一次皮下注射正规胰岛素2~3单位,注射前先服葡萄糖20~30克,1~2周为一疗程。锌制可提高味觉敏感度、增加食欲,每日口服锌~1mg/kg。配合中医中药治疗,如服用开胃健脾的中药参苓白术散等加减,捏脊、推拿等可增进消化,增加食欲。加强护理营养不良病儿,机体抵抗力差,不要去公共场合,特别是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流行季节;对食物、食具要注意清洁卫生,以免引发感染性腹泻,加重营养不良。自发性低血糖的发生,勤喂糖水有助于避免。疗效评价需综合分析评价营养不良发生的原发病、营养不良及其并发症三者对治疗的反映和病情转归、进展状况。3预后和防止(儿保科工作重点)预后预后取决于营养不良的发生年纪、持续时间及其程度,其中尤以发病年纪最为重要,年纪愈小,其远期影响愈大,特别是认知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易发生缺点。早期发现、及时明确诊疗、主动治疗,是防治并发症、改善预后的核心因素。防止充足、合理的营养是确保小朋友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营养是指人体摄取、消化吸取和运用食物中的营养素来提供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增进生长发育与维持良好健康状态的全过程,营养是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小朋友是一种特殊的群体,其特殊性就体现在他们正处在体、脑发育期,对营养素的需要量相对较大,但其消化功效尚未完全成熟,容易受疾病等不良因素的影响而发生营养不良。本病的防止应采用综合方法。,并要讲究营养丰富和易于消化。在4到6个月后,及时、对的的添加辅助食物,确保小儿有充足的热能摄入也很重要。在以淀粉类食物为主的农村地区,强调在每餐的米制品、面食中添加5~10毫升植物油或者动物油,以提高热能摄入;饮食中缺少肉类或奶类及其制品的地区,家长应在乎识中多给小儿豆制品和蛋类。教育小朋友不要偏食、挑食,注意早餐质量。某些小学生们由于功课负担太重,对大脑皮质影响明显而至食欲不振,亦引发营养不良的发生。这方面的问题需要社会、学校和家长们共同努力来解决。儿保科营养不良的解决原则体格测量体格测量:①体重低下:患儿的体重低于同年纪、同性别参考人群值的中位数减2个原则差(-2SD)。如在中位数-2SD~-3SD间为中度体重低下,如低于中位数-3SD为重度体重低下。此指标反映小朋友过去和(或)现在有慢性和(或)急性营养不良,单凭此指标不能分辨属急性还是慢性营养不良。②生长缓慢:患儿的身高低于同年纪、同性别参考人群值的中位数-2SD。如在中位数-2SD~-3SD间为中度生长缓慢,如低于中位数-3SD为重度生长缓慢。此指标重要反映过去或长久慢性营养不良。③消瘦:患儿的体重低于同性别、同身高参考人群值的中位数-2SD。如在中位数减-2SD~-3SD间为中度消瘦,如低于中位数-3SD为重度消瘦。此指标反映小朋友近期急性营养不良。确诊后还需具体询问病史和进一步检查,以做出病因诊疗。病史:应掌握小儿的膳食摄入状况、饮食习惯,进行膳食调查以评价蛋白质和热能的摄入状况,有无影响消化和吸取的慢性消耗性疾病的存在,并理解家庭的普通状况,家眷的生长模式、家长的身高、体重和对孩子的关心程度。临床体现:消瘦型:以总热量缺少为主,兼有蛋白质缺少,又称为能量营养不良,患儿最早出现的症状是体重不增,继之体重减轻,消瘦、皮下脂肪减少,皮下脂肪消减先自腹部开始,后来依次为躯干、四肢、臀部,最后为面部,腹部皮下脂肪层是判断营养不良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病久者皮肤干燥、苍白,烦燥不安,肌肉松驰,身高也低于正常。临床体现有肌肉萎缩,肌张力低下,精神萎靡、反映差,体温偏低,心音低钝、脉细无力,食欲低下,常腹泻、便秘交替。尿浓缩功效障碍,出现多尿和尿比重低要主动转诊。水肿型:以蛋白质严重缺少为主,而总热量靠近需要量,又称蛋白质营养不良,多发生于单纯谷粉喂养的小儿,轻者仅下肢水肿,重者外生殖器、上肢、腹部及颜面部等都有凹陷性水肿,也可见胸水、腹水,常有食欲减退、精神不振、肝脏肿大。重者转诊。混合型:临床体现介于两者之间。辅助检查:血生化检查:可见血清白蛋白、总蛋白量减低,血钾,血钙偏低;血常规:血色素减低;静脉血微量元素检查:常并存有锌及其它微量元素的缺少。有并发症的要主动转诊。三、儿保门诊治疗原则:重症、有并发症及因疾病造成的营养不良转诊。单纯因喂养不当引发的营养不良要进行个性化的喂养指导。应选择适宜患儿的消化能力、符合营养需要的食物,婴儿尽量采用母乳喂养,无母乳可选用牛乳、配方奶粉等;除乳类食品外,还可予以豆浆、蛋类、肝泥、肉末、鲜鱼粉等。食物中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根据病儿胃肠功效及对食物的耐受力,调节饮食的质和量。添加辅食应从小量开始,逐步增加量和品种,勿操之过急,以免引发消化不良。食后清洁口腔,防止口腔炎。合理安排生活制度,确保小儿充足的睡眠和休息,适宜安排户外活动及锻炼身体,可使小儿食欲旺盛,避免营养不良的发生。幼儿和年长儿应戒绝偏食、挑食、吃零食等不良的饮食习惯,注意食物的对的搭配。教育小朋友不要偏食、挑食,注意早餐质量。变化不好的进食行为。增进消化及代谢:依靠药品来协助消化,可补充B族维生素和胃蛋白酶、胰酶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