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第一章至第六章共6个单元测试卷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卷[测试范围:第一章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1~10题为单选,11、12题为多选;每题3分,共36分)1.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初中生的身高约为1.6dm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20m/sC.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D.正常人脉搏跳动10次的时间约为1min2.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下列要求中不必要的是()A.在使用刻度尺之前,应先观察刻度尺,明确它的量程和分度值B.测量时只能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起C.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D.记录时,必须在数字后面加上单位3.小明同学对物理课本进行了测量,记录如下:长为25.91cm,宽为18.35cm。那么他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A.1mmB.1cmC.1dmD.1m4.关于误差和错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误差的产生与测量工具有关B.测量时多估读几位数字就可以减小误差C.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消除错误D.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将能完全消除误差5.下列现象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麦浪滚滚B.大河奔流C.雪花飘飘D.灯光闪烁6.《龟兔赛跑》新篇:兔子和乌龟自从上次赛跑后,成了好朋友,于是在以后的旅行中,陆地上兔子背着乌龟跑,在水中乌龟驮着兔子游,兔子和乌龟因此都走得更快更远了,实现了共赢。当兔子背着乌龟在陆地上奔跑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以兔子为参照物,乌龟是运动的B.以乌龟为参照物,兔子是运动的C.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龟是静止的,兔子是运动的D.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龟和兔子都是运动的7.一个运动物体在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后3s内的平均速度是5m/s,则它在5s内的平均速度是()A.4m/sB.5m/sC.4.2m/sD.3m/s8.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甲、乙速度之比为4∶3,通过的路程之比为5∶2,那么甲、乙所用时间之比为()A.10∶3B.3∶10C.8∶15D.15∶89.在学校运动会上,小明参加的项目是百米赛跑。起跑后,小明越跑越快,最终以12.5s的优异成绩获得冠军。关于上述小明的百米赛跑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明在前50m一定用了6.25sB.小明每秒通过的路程都是8mC.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m/sD.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km/h10.如所示,图(a)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象,图(b)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象,由图象可知()A.甲、乙都由静止开始运动B.甲、乙都以2m/s的速度匀速运动C.甲、乙两车经过5s一定相遇D.甲车速度越来越大,乙车速度不变11.(多选)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拖拉机和收割机以同样的速度、向相同方向前进时,以拖拉机为参照物,收割机是静止的B.站在正在上升的电梯上的乘客认为电梯是静止的,是因为他以身边的乘客为参照物C.站在地球上的人认为地球同步卫星在空中静止不动,是因为他以自己为参照物D.飞机在空中加油时若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运动的12.(多选)如图所示是沿同一条直线向东运动的物体A、B,其运动相对同一参考点O的距离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物体由同一位置O点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B迟3s才开始运动B.t=0时刻,A在O点,B在距离O点5m处C.从第3s开始,vA>vB,5s末A、B相遇D.5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13.如甲所示是小明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情景,其中所使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_,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cm;如图乙所示的停表(不完整)示数为________min________s。某同学采用如图丙所示的方法测定硬币的直径,则测得硬币的直径D=________cm。14.(1)我们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必须先选定____________;如甲所示,从早晨到中午,阳光下日晷晷针的影子相对日晷的盘面是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2)小明在马路边上拍街景照片,先后连续拍了两张,如图乙所示,如果以小轿车为参照物,大卡车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运动;若以地面为参照物,运动速度最小的物体是________(选填“小轿车”“大卡车”或“自行车”)。15.如图所示是一个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从B点运动到F点共运动了________cm的路程,小球从A点运动到F点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16.现在,不少地区将“区间测速”作为判断车辆是否超速的依据之一。“区间测速”就是在两监测点安装监控和测速探头,测出同一辆车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再根据两点间的距离算出该车在这一区间路段的平均车速,如果这个平均车速超过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即被判为超速。若监测点A、B相距15km,该路段最高限速120km/h,则车辆通过测速路段的最短时间为________min。一辆轿车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如图所示,该车在此路段的平均车速为________km/h。由此可判定该车____________(选填“超速”或“未超速”)行驶。三、实验探究题(共22分)17.(8分)夏夜,人们常常点蚊香来驱赶蚊虫。由于蚊香燃烧缓慢,往往一盘蚊香才燃烧一小段,你已进入梦乡。因此,很少有人知道一盘蚊香燃烧完需要多长时间。你能否设计一个方案,测量一盘蚊香燃烧的时间?要求:(1)写出测量的步骤(所测的物理量要用字母表示)。(2)推导出一盘蚊香燃烧时间的数学表达式。18.(14分)小明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矩形框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示数(显示格式为“时:分:秒”)。(1)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_。(2)实验中要使斜面坡度较小,是为了便于测量________(选填“距离”或“时间”)。(3)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那么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偏________(选填“大”或“小”)。(4)根据图中信息求平均速度:AB段的平均速度vAB=________cm/s,BC段的平均速度vBC=________cm/s,小明认为从A到C的平均速度vAC=eq\f(vAB+vBC,2)。请你判断他的计算方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写出你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计算题(共14分)19.(7分)开学初,学校安保处为了保障学校师生的安全,特在校门口竖立了如图所示的标志。(1)(3分)它的含义是什么?(2)(4分)从校门口到学校最南边的南综合楼,汽车在柏油路上行驶的实际距离为0.8km。有位金老师开车从校门口到南综合楼共用时10min,请同学们通过计算来说明金老师是否遵守了校内交通规则。(写出详细计算过程)20.(7分)甲、乙两地的距离是1000km,一列火车早上7:30从甲地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7:30到达乙地,火车行驶途中以144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1800m的桥梁,火车长600m。求:(1)(3分)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2)(4分)火车全部车身在桥梁上行驶的时间。
参考答案1.C[解析]本题考查长度、速度、时间的估测能力。初中生的身高约为1.6m,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正常人脉搏跳动75次的时间约为1min。2.B3.A[解析]长度测量的记录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其中数字的最后一位为估读值,而倒数第二位的单位为刻度尺分度值的单位。4.A5.D6.D7.C[解析]物体在前2s通过的路程:s1=v1t1=3m/s×2s=6m,在后3s通过的路程:s2=v2t2=5m/s×3s=15m,物体在5s内通过的路程:s=s1+s2=6m+15m=21m,而总时间t=5s,则物体在5s内的平均速度:v=eq\f(s,t)=eq\f(21m,5s)=4.2m/s。8.D9.C[解析]由题意可知,小明参加的项目是百米赛跑,因此路程s=100m,所用时间t=12.5s,所以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eq\f(s,t)=eq\f(100m,12.5s)=8m/s=28.8km/h,因此C说法正确,D说法不正确;小明在整个百米赛跑过程中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因此A、B说法都不正确。10.B[解析]从图(a)可知,小车甲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且速度为v=eq\f(s,t)=eq\f(10m,5s)=2m/s:从图(b)可知,小车乙也做匀速直线运动,且速度为2m/s。11.ABC[解析]拖拉机和收割机以同样的速度、向相同方向前进时,收割机相对于拖拉机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它们是相对静止的。站在正在上升的电梯上的乘客认为电梯是静止的,是因为他以身边的乘客为参照物,电梯与乘客之间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站在地球上的人如果以自己为参照物,人与地球同步卫星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认为地球同步卫星在空中静止不动。飞机在空中加油时若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相对于受油机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加油机是静止的。12.BC[解析]由图象可知,A从参考点O开始运动,而B从距离O点5m处开始运动,A在B运动3s后才开始运动;由图知,t=0时刻,A在O点,B在距离O点5m处;在s-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等于速度,从t=3s开始,A的斜率大、速度大,即有vA>vB,第5s时A、B到O点的距离相同(均为10m),即5s末A、B相遇;由图知,5s内A通过的路程为10m,B通过的路程为10m-5m=5m,因为平均速度等于路程与时间之比,所以A的平均速度大。13.1cm31.0337.52.5014.(1)参照物运动(2)右大卡车15.12.000.12516.7.5150超速[解析](1)由v=eq\f(s,t)得:t=eq\f(s,v)=eq\f(15km,120km/h)=0.125h=7.5min。(2)根据图示可知,轿车行驶的时间:t′=10:37-10:31=6min=0.1h;轿车的平均速度:v′=eq\f(s,t′)=eq\f(15km,0.1h)=150km/h>120km/h,所以轿车超速。17.(1)用细线沿蚊香的纹理绕完并在两端做标记,用刻度尺测出;两标记间细线的长度即为蚊香的长度L;(2)测出长度为L1(一小段)的蚊香的燃烧时间t1,则蚊香的燃烧速度为v=eq\f(L1,t1);(3)根据速度公式v=eq\f(s,t)得一盘蚊香燃烧所用时间t=eq\f(s,v)=eq\f(L,\f(L1,t1))=eq\f(Lt1,L1)。18.(1)v=eq\f(s,t)(2)时间(3)大(4)12.513不正确用AC段路程和对应的时间计算从A到C的平均速度19.(1)图示标志为限速标志,指在校内汽车的行驶速度不能超过5km/h。(2)金老师开车速度:v=eq\f(s,t)=eq\f(0.8km,\f(10,60)h)=4.8km/h,因为4.8km/h<5km/h,所以金老师行车遵守了校内交通规则。20.(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所用的时间:t1=17:30-7:30=10h,平均速度:v1=eq\f(s1,t1)=eq\f(1000km,10h)=100km/h。(2)v2=144km/h=40m/s,火车全部车身在桥梁上行驶的时间:t2=eq\f(L桥-L车,v2)=eq\f(1800m-600m,40m/s)=30s。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试卷[测试范围:第二章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1~10题为单选,11、12题为多选;每题3分,共36分)1.吹笛子时,笛子发出悦耳的声音,发声的物体是()A.手指B.笛管中的空气柱C.笛管D.嘴唇2.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是()A.我们听到雨滴打在伞上的“嗒嗒”声B.我们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唧唧”声C.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D.敲鼓时,人听到鼓声3.“神舟十号”上天,女宇航员王亚平在太空进行讲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王亚平说话发出声音是因为声带在振动B.地球上的学生听到王亚平的声音是靠声波传回地球的C.在“神舟十号”里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0×108m/sD.王亚平讲课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声音频率很高4.如图所示,用木槌敲击同一个音叉,第一次轻敲,第二次重敲。两次比较,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重敲声音的音调高B.轻敲声音的响度大C.两次敲击声音的音色不同D.两次敲击声音的音调一样高5.下列仪器或设备工作时,利用声来传递能量的是()A.超声测距B.超声波加湿器C.彩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D.超声波探伤仪检查铁轨6.伴随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噪声已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如图所示事例中不是直接控制噪声措施的是()7.暖水瓶的瓶胆夹壁中是真空,小明想利用它来探究真空能否传声。他把音乐贺卡里的电子芯片放入暖水瓶中,根据听到的声音进行判断。在他设计的下列几组比较因素中最合理的是()A.塞上瓶塞和不塞瓶塞进行比较B.把瓶胆放在近处和远处进行比较C.用一个完好的和一个漏气的瓶胆进行比较D.将音量大小不同的电子芯片先后放入瓶胆中进行比较8.如图所示是探究声现象的四个实验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B.乙实验说明钢尺振动的频率越高,响度越大C.丙实验说明音叉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D.丁实验说明声波不能传递能量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引吭高歌”中的“高”指的是音调高B.“轻声细语”中的“轻”指的是响度小C.“尖声细嗓”中的“尖”指的是响度大D.“起调太高唱不上去”中的“高”指的是响度大10.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1.(多选)如图所示,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仔细调节水的高度,敲击瓶子,就可以发出“1、2、3、4、5、6、7、”的声音来;而用嘴吹每个瓶子的上端,可以发出哨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敲击瓶子时,声音只是由瓶子本身的振动产生的B.敲击瓶子时,声音是由瓶子以及瓶中水柱的振动产生的C.用嘴吹气时,哨声是由瓶中空气柱振动产生的D.用嘴吹气时,哨声是由瓶中水柱的振动产生的12.(多选)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B.“听诊器”能使人的心脏振动幅度增大,音调升高C.用超声波能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D.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小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13.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后,小明同学做了以下小结。请你在横线上为小明填上空缺。(1)悠扬的笛声是空气柱________产生的。(2)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在月球上,声音不能传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经常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的观众,只需听声音就知道是谁在播音,这是观众根据声音的________进行判断的;大多数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________~20000Hz;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做________。15.蝙蝠是利用____________的原理来飞行和捕捉昆虫的;小刚对着深12m的枯井喊了一嗓子,他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自己的回声。16.噪声已经成为严重污染源,极大地阻碍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防噪已成为日常课题。“轻手轻脚过楼道”是在________减弱噪声,而用空心砖砌墙则是在________________减弱噪声。17.如甲所示,将话筒接在计算机的输入端,将三种声音输入,已知发出声音的时间相同,计算机的屏幕上分别出现如图乙所示的三种波形,根据波形分析:(以下均选填“频率”“振幅”“音调”“响度”或“音色”)(1)B和A相比,B振动的________高,所以________高。(2)C和A相比,C的________大,所以________大。三、实验探究题(共26分)18.(12分)如图所示,小明在做声学实验。(1)他将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拨动伸出桌边的一端,会听到声音,这说明声音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的。(2)显著改变刻度尺伸出桌边的长度,用与上次相同的力拨动,能够听出声音的________(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发生了变化,这说明声音的这个特性与物体振动的________有关。(3)然后他保持刻度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能够听出声音的________(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发生了变化,这说明声音的这个特性与物体的________有关。他用到的实验方法叫________________。19.(14分)(1)小华学习了有关声音的知识后,对材料的隔音性能很感兴趣。他想比较材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准备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在本实验中适合做声源的是____________,同时在比较不同材料的隔音性能时声源的响度应________________(选填“随材料而改变”“保持不变”或“根据实验情形而改变”)。(2)小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以下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________。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3)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表格所示,根据小华所得数据可知粗糙的材料比平滑材料的隔音性能________(选填“好”或“差”)。其原因是粗糙材料吸收声音的性能要比平滑材料________(选填“强”或“弱”)。材料衣服报纸平装书塑料袋袜子听不见声音的实际距离/m2.12.83.75.21.2(4)如果再给你一块海绵,你认为其隔音性能与报纸相比,________的隔音性能更好。(5)在噪声污染严重的环境里,“隔音”就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_,是有效的降噪方法之一。四、计算题(共10分)20.(6分)一艘船在海上行驶,船上发出一鸣笛声,乘客在4s后听到前方悬崖反射回来的声音,问:(声速取340m/s)(1)(2分)如果船鸣笛后马上停止行驶,船到悬崖的距离是多少?(2)(4分)若鸣笛的同时,船以20m/s的速度继续向前行驶,则乘客听到回声时到悬崖的距离是多少?21.(4分)第一次测定铸铁里的声速是在巴黎用下面的方法进行的:在铸铁管的一端敲一下,在管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响声,第一次是由铸铁传来的,第二次是由空气传来的。管长913m,听到两次响声的时间间隔是2.5s,如果当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求铸铁中的声速。(结果保留整数)
参考答案1.B2.C[解析]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嗒嗒”声是通过空气进行传播的,故A不符合题意;小鸟的“唧唧”声也是通过空气进行传播的,故B不符合题意;因为声音可以通过水(液体)进行传播,所以鱼会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故C符合题意;敲鼓时,人听到鼓声,声音是通过空气进行传播的,故D不符合题意。3.A[解析]王亚平说话发出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地球上的学生听到王亚平的声音不是靠声波传回地球的;在“神舟十号”里声音传播的速度约为340m/s;王亚平讲课声音很大,是指她的声音响度很大。4.D5.B6.D[解析]显示噪声等级的装置只是监测噪声的响度,并不能减弱噪声,所以不是直接控制噪声的措施;摩托车的消声器是在噪声的产生处减弱噪声,城市道路两旁的隔声板是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工人用的防噪声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这些措施都能够有效控制噪声。7.C8.A[解析]乙实验说明钢尺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故B错误。丙实验可以说明音叉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也可以说明发声体在振动,故C错误。丁实验中声波能使蜡烛熄灭,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故D错误。9.B10.D[解析]太空是真空的,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宇航员在太空中是通过无线电进行交谈的,故A选项错误。小提琴是弦乐器,是靠弦的振动发声的,改变弦的松紧与长短改变的是声音的音调,而不是响度,故B选项错误。隔音墙能将正在传播的声音反射回去,从而减小噪声的危害,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故C选项错误。B超是向病人体内发射超声波,通过接收体内脏器的反射波,利用反射波所携带的信息来诊断病情,D选项正确。11.BC12.ABD13.(1)振动(2)大于(3)月球上是真空的,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14.音色20超声波[解析](1)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故经常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的观众,只需听声音就知道是谁在播音,这是观众根据音色判断的;(2)据课本可知,大多数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低于20Hz的是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是超声波。15.回声定位不能[解析](1)蝙蝠是利用回声定位的原理来飞行和捕捉昆虫的。(2)声音传播的距离s=12m×2=24m,由v=eq\f(s,t)得: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t=eq\f(24m,340m/s)≈0.07s,因为0.07s<0.1s,所以不能听到回声。16.声源处传播过程中17.(1)频率音调(2)振幅响度18.(1)物体振动(2)音调频率(3)响度振幅控制变量法19.(1)机械闹钟保持不变(2)B(3)好强(4)海绵(5)响度20.(1)由v=eq\f(s,t)可得,声音传播的距离:s声=vt=340m/s×4s=1360m.所以船到悬崖的距离:s=eq\f(1,2)s声=eq\f(1,2)×1360m=680m。(2)在4s的时间内,船行驶的距离:s1=v′t=20m/s×4s=80m,声音传播的距离:s2=vt=340m/s×4s=1360m,设鸣笛时船到悬崖的距离为s′,则:2s′=s1+s2,所以s′=eq\f(s1+s2,2)=eq\f(80m+1360m,2)=720m,乘客听到回声时距悬崖的距离:s″=s′-s1=720m-80m=640m。21.设声音在铸铁中的传播速度为v1,则声音在铸铁中的传播时间为t1=eq\f(s,v1);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v2,则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为t2=eq\f(s,v2)。听到两次声音相隔的时间为Δt,则Δt=t2-t1=eq\f(s,v2)-eq\f(s,v1),整理代数解得:v1=eq\f(v2s,s-v2Δt)=eq\f(340m/s×913m,913m-340m/s×2.5s)=4927m/s。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卷[测试范围:第三章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1~10题为单选,11、12题为多选;每题3分,共36分)1.下列关于温度的描述中,符合实际的是()A.发高烧时人体温度可达50℃B.冰箱冷藏室的温度为0℃C.饺子煮熟即将出锅时温度为100℃D.加冰的可乐温度为-20℃2.将铁水浇铸成零件的物态变化图线,应是图中的()3.下列事例中,能使蒸发变慢的是()A.用电吹风机将头发吹干B.农业灌溉中用管道输水代替沟渠输水C.将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D.用扫帚把洒在地面上的水向周围扫开4.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中图线a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增加水的多少,则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正确的是()A.aB.bC.cD.d5.下列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A.初春,积雪消融B.夏天,草叶上形成露珠C.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D.冬天,雾凇的形成6.如图所示为寒冬出现的四个现象,其中属于升华的是()7.将冰冻雪糕从冰箱里拿出时,下列对冰冻雪糕的相关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A.包装盒粘手是凝固现象B.包装盒外面出现霜是升华现象C.雪糕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D.吃雪糕时感到凉爽主要是液化现象8.如图所示物态在形成过程中吸热且温度保持不变的是()9.在标准大气压下,根据表中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名称铁钢铜金固态水银固态氮熔点/℃1535151510831064-39-210A.可以用铜锅熔化钢块 B.金块掉入铁水中会熔化C.在-265℃时氮是液态 D.-40℃的气温可用水银温度计测量10.水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关于水的三态变化,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A.阳光晒暖了海洋,海水吸热蒸发成为水蒸气上升到空中B.高空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小水滴相互聚集结成大水滴下降成为雨C.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凝固成小冰晶,小冰晶聚集变成雪花飘落大地D.雪花熔化成水,和其他降水一样,汇入江河,又注入大海11.(多选)关于厨房里的物理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冻肉解冻的过程是放热过程B.高压锅气阀冒出的“白气”是液化现象C.严冬,窗玻璃上的“冰花”结在玻璃的内侧D.从冰箱里拿出的鸡蛋表面的小水珠是从里面渗出来的12.(多选)某同学对冰加热,她先将冰熔化成水,再加热至沸腾,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图象中的BC段是冰的熔化过程B.AB、CD段物质在吸热,BC、DE段物质没有吸热C.水的凝固点是0℃D.BC段物质的温度保持不变,处于固液共存态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13.小李感觉身体不适,到医院去看医生。测试体温后,小李看了看体温计(如图所示),得知体温是________℃。14.小丽的爸爸想让将要出售的海鲜能够保鲜,但在市场上又不便于使用冰柜。聪明的小丽想了个办法,她在海鲜的上面铺了一层碎冰块。由于冰块在熔化时要________,使周围温度____________,所以能实现保鲜的效果。15.小李同学观看了“沸腾的油锅中取铁球”的表演后,得知锅中的“油”是由油和醋组成的混合液体,油的沸点为287℃,醋的沸点为60℃,当温度达到________℃时锅中的“油”就沸腾了;继续加热,“油”和放入其中的铁球的温度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升高。当__________________后,继续加热,就不可能赤手从油锅中取铁球了。16.如图所示是电冰箱工作原理图。电冰箱在工作时利用一种叫氟利昂(因它对臭氧层有破坏,现已换成另外的物质)的物质作为热的“搬运工”,把冰箱冷冻室里的“热”搬运到冰箱外边。氟利昂是一种既容易________又容易________的物质(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工作时,电动压缩机将氟利昂蒸气压缩并把它压入冰箱的冷凝管里,在这里蒸气变成液体并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这些热被周围空气带走。冷凝器里的液态氟利昂,经过一段很细的毛细管进入冰箱内冷冻室的管子,在这里迅速汽化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使冰箱内温度降低,生成的蒸气又被压缩机抽走,压入冷凝器,再液化并把冰箱内的热带出。氟利昂这样循环流动,冰箱冷冻室里就可以保持相当低的温度。17.一天小明收看《新北方》节目时,看到记者报道了这样一则消息:一名行人被楼顶檐上的冰溜子砸成重伤。小明分析了冰溜子形成的原因。原来是雪后楼顶上集聚一层雪,白天在太阳照射下,一部分雪因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会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水,水从楼顶檐流下时又遇冷会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冰,这时要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久之形成冰溜子埋下安全隐患。三、实验探究题(共36分)18.(12分)如图所示,图(a)(b)分别是探究甲、乙两种物质熔化规律时二者的温度-时间图象。(1)由图象可判断出______(选填“甲”或“乙”)物质是晶体,由图可知这种物质的熔点是______℃,该晶体熔化过程经历的时间为__________min,该过程需要____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第5min时该物质处于______________态。(2)如图(c)所示,如果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当烧杯中的冰块大部分熔化时,试管中的冰________。(填字母)A.熔化一部分B.全部熔化C.一点儿也不熔化D.无法判断19.(10分)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1)提出问题:结合晾衣服的生活经验,液体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2)猜想与假设:液体蒸发的快慢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a.液体的表面积;b.液体的温度;c.液体表面上方空气流动的快慢。(3)进行实验、收集证据(针对猜想a):Ⅰ.取两块相同的玻璃板。Ⅱ.在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________相同的酒精,使两滴酒精________明显不同,如图所示。Ⅲ.保持酒精的________和酒精____________________相同。Ⅳ.若干时间后,两玻璃板上剩下的酒精明显不同。(4)分析并得出结论: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积的大小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20.(14分)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小明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甲、乙所示。则:(1)图______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图______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时间/min……56789101112……温度/℃……9193979898989898……(2)从记录的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水沸腾时的温度是______℃。(3)实验得到的结论与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为100℃有明显的差异,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小明实验时发现,水从加热到沸腾的时间过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原因即可)。(5)小明同学在做完“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后又进一步探究了沸水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他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时间/min051015253545556570温度/℃98715545352824222222小明通过描点画出如图所示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曲线。①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可推知,小明做上述实验时的环境温度(即室温)应在______℃左右。②根据图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可知沸水在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C[解析]正常人的体温是37℃左右,高烧病人的体温可以达到40℃,但不会高到50℃;冰箱冷藏室的温度约为5℃;饺子煮熟即将出锅时的温度约为100℃;加冰的可乐温度应该在0℃左右。2.D3.B4.C[解析]水变多了,水的沸点不会变,达到沸点的时间会增加,因此可以看出,只有图线c符合题意。5.B6.B[解析]冬天,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冰冻的衣服晾干,是固态的冰直接升华为水蒸气;玻璃上的“冰花”,是固体的小冰晶,是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发生了凝华现象,凝结在玻璃的内表面形成的;河面上的冰块是河水凝固形成的。7.A[解析]将冰冻雪糕从冰箱里拿出时,感觉到“粘”手是手上的水凝固造成的,故A正确;包装盒外面的霜是水蒸气遇冷凝华成的小冰晶,故B错误;雪糕周围“冒”出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是液化现象,故C错误;吃雪糕时感到凉爽是因为雪糕在熔化时要吸收人体的热量,故D错误。8.B[解析]点燃的蜡烛变成蜡油,是熔化过程,蜡是非晶体,熔化过程吸热,温度升高,故A不符合题意;铁是晶体,固态铁变成炽热的铁水是晶体的熔化过程,晶体熔化吸热,温度不变,故B符合题意;清晨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液化放热,故C不符合题意;寒冬的树挂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凝华放热,故D不符合题意。9.B[解析]铜的熔点低于钢的熔点,所以不能用铜锅来熔化钢;金的熔点是1064℃,小于铁的熔点1535℃,所以金块掉入铁水中会熔化;在-265℃时氮已凝固,是固态;在-40℃时水银已凝固,水银温度计不能使用。10.C[解析]阳光晒暖了海洋,海水吸热蒸发,从液态变成气态的水蒸气上升到空中,是汽化现象;高空中温度高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小水滴相互聚集结成大水滴下降成为雨;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凝华成小冰晶,小冰晶聚集变成雪花飘落大地;雪花是固态,熔化成液态的水,和其他降水一样,汇入江河,又注入大海。11.BC[解析]冻肉解冻是熔化过程,熔化过程需要吸收热量;“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属于液化现象;“冰花”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时直接凝华形成的小冰粒,结在玻璃的内侧;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鸡蛋时会发生液化现象,形成小水珠附着在鸡蛋的表面,属于液化现象。12.ACD[解析]图象中AB段表示冰吸热升温,BC段是冰的熔化过程,DE段是水的沸腾过程。AB、CD段物质在吸热,而BC段是冰的熔化过程,DE段是水的沸腾过程,都要吸热。由图象可知,冰熔化时温度一直保持在0℃,说明冰是晶体,冰的熔点为0℃,其液态是水,水的凝固点也是0℃。BC段是熔化过程,冰吸热逐渐熔化成水,此时温度保持不变,处于固液共存态。13.37.814.吸热降低15.60不会醋全部汽化16.汽化液化放热吸热17.吸热熔化凝固放热18.(1)乙483吸收固液共存(2)C19.(3)Ⅱ.质量表面积Ⅲ.温度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快慢(4)有关20.(1)乙甲(2)98(3)当时的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4)水太多(或水的初温太低,或烧杯没加盖等)(5)①22②水温越高,温度下降得越快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测试卷[测试范围:第四章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1~10题为单选,11、12题为多选;每题3分,共36分)1.下列四个词语所描述的光现象中,属于光源的是()A.红光满面B.金光闪闪C.波光粼粼D.火光冲天2.排纵队时,如果后一名同学只能看到前一名同学的后脑勺,就表示队伍排直了。依据是()A.光速极大B.光的直线传播C.光的反射D.光的折射3.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4.如图所示,一只鸭子浮在平静的湖面上,能正确表示鸭子和它在水中的“倒影”的是()5.如图所示,小明用鱼叉去叉所看到的鱼,老王则用手电筒去照亮所看到的鱼,有关两人的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明应叉“鱼”的下方,老王应对准“鱼”照B.小明和老王都应对准“鱼”叉或照C.小明和老王都应对准“鱼”的下方叉或照D.小明应对准“鱼”叉,老王应对准“鱼”的下方照6.关于光现象,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任何物体都能辐射紫外线B.彩色电视机画面上丰富多彩的颜色是由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光组合而成的C.医院、饭店经常利用紫外线灯来灭菌D.验钞机是利用红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来检验钞票真伪的7.仔细观察光的色散实验,中的光路示意图正确的是()8.舞蹈演员站在平面镜前训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演员在平面镜中成实像B.演员远离平面镜时,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变小C.演员靠近平面镜时,像远离平面镜D.演员以0.5m/s的速度运动时,像也以0.5m/s的速度运动9.如图所示,光在玻璃和空气的界面CD处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入射角为60°,界面右侧是空气B.折射角为45°,界面右侧是玻璃C.入射角为30°,界面左侧是空气D.折射角为45°,界面左侧是玻璃10.陶瓷茶杯底部放有一枚硬币,人移动到某一位置时恰好看不见硬币(如甲所示),往茶杯中倒入一些水后,又能够看见硬币了(如图乙所示)。造成“看不见”和“又看见了”的原因分别是()A.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 B.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C.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折射D.光的反射和光的直线传播11.(多选)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雨后天空出现彩虹,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B.光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不在同一平面内C.商业楼的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是由于光的镜面反射引起的D.观众能从各个角度看到银幕上的图像,是由于光在银幕上发生了漫反射12.(多选)有一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它是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投射到光电屏上的光斑位置来判断液面高低的,如图所示光路中,一束光与液面的夹角为40°,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该装置利用了光的反射定律B.反射角的大小为40°,折射角小于40°C.当液面升高时,光电屏上的光斑S将向左移动D.当液面升高时,光电屏上的光斑S将向右移动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13.如图所示,在晴天的中午,茂密的大树下常有许多圆形的光斑,这些光斑的形成是由于光是沿________传播的,它们是光线通过树叶缝隙而形成的太阳的________(选填“像”或“影子”)。14.“响尾蛇”导弹是靠跟踪敌机尾部高温气流辐射的________(选填“红外线”“紫外线”或“可见光”),从而对其进行有效攻击的。验钞机是利用了________(选填“红外线”“紫外线”或“可见光”)能使荧光物质发光的原理工作的。电视遥控器不对准电视的接收窗口,对着墙壁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实现对电视的遥控。15.如图所示,学校卫生室两墙壁之间的距离为3m,而检查视力时,要求人与视力表之间的距离为5m,因而采取了一面墙上挂视力表而在正对面墙上挂一块平面镜的办法。为满足检查要求,被检查者应站在离视力表________m处,且要面向________(选填“视力表”或“平面镜”)。检查视力时,如果室内较暗,为使图案足够亮,可以用灯光照射________(选填字母)。A.视力表B.平面镜C.人的眼睛D.室内任意位置16.小燕在平静的湖边看到“鱼在云中游”的现象,“鱼在云中游”是水面使光发生________形成的鱼的虚像和水面使光发生________形成的云的虚像同时出现的现象;云的“倒影”看起来比云本身“暗”一些,主要是因为光射到水面时,有一部分发生________进入了水中。17.潜水者看岸边的观光者,看到的是位置________(选填“变低”或“变高”)的__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观光者发现B处有一块鹅卵石,如图所示,若想从A处发射激光照到鹅卵石上,则激光应射向________(选填“B点”“B点上方”或“B点下方”)。三、作图题(共6分)18.(3分)如图所示,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入射光线。19.(3分)如图所示,发光点S发出一条射向水面的光线,在水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光线经过P点,请在图中作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及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四、实验探究题(共30分)20.(6分)如图所示为小斌同学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硬纸板EF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1)如果纸板没有与平面镜垂直放置,当光贴着纸板E侧入射时,在纸板F上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2)小斌想要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他让一束光线沿着BO方向入射,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A方向射出,说明光在反射时光路是________的。21.(12分)小丽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放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1)小丽选择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应用了__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转换法”或“等效替代法”)。(2)小丽在蜡烛A一侧观察到A的像是光的________现象,看到蜡烛B是光的________现象。(3)为了使像看起来更清晰,小丽最好在________(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4)在确定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蜡烛________(选填“A”或“B”)一侧观察;小丽同学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不能使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12分)某同学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的实验,图是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实验中发现,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eq\a\vs4\al()(1)在探究中,该同学在清水中滴入几滴牛奶并搅匀,在水面上方的空气中熏了点儿烟雾,他这样做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通过实验还得到下表所示的数据,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入射角α0°15°30°45°60°反射角β0°15°30°45°60°折射角γ0°11°22.1°35.4°40.9°①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________和________现象。②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且折射角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等于零。该同学根据上述实验中的发现和结论②总结出了光的折射特点。(3)请你对该同学通过上述探究实验得出光的折射特点的过程作出评价。是否存在不足?答:________(选填“是”或“否”);请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D2.B3.B[解析]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雨后彩虹的形成属于光的色散,是光的折射现象;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在遇到不透明的树叶时,便在其背后形成影子,而没有树叶的地方光沿直线传播,在地面上形成光斑;汽车后视镜是凸面镜,通过后视镜看到的车后景物是利用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4.C5.A[解析]水中的鱼反射的光由水斜射入空气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向水面偏折,小明逆着折射光线看去,看到的“鱼”实际上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鱼的虚像,比鱼的实际位置浅,因此叉鱼要对准“鱼”的下方。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因此老王将手电筒对着看到的“鱼”照射,就能照亮真实的鱼。6.C7.A[解析]根据光的色散实验可知,太阳光经三棱镜后,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单色光,其中紫光偏折的程度最大,红光偏折的程度最小,它们在两个棱边处发生两次折射,均向三棱镜的底边偏折。8.D9.D[解析]本题考查光的反射定律和光的折射规律。已知CD是界面,则由图可知,∠AOC=60°,∠BOD=60°,所以入射角为90°-60°=30°,而∠COE=45°,则折射角为90°-45°=45°,因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CD的右侧是空气,左侧是玻璃。10.C11.ACD[解析]雨后空气中分布着很多小水滴,太阳光射向小水滴发生色散,从而形成彩虹,故可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由光的折射规律可知: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高楼大厦的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是由于光的镜面反射引起的;观众能从各个角度看到银幕上的图像,是由于光在银幕上发生了漫反射。12.AC[解析]该装置利用了光的反射定律。因为入射光线与界面夹角为40°,所以入射角为90°-40°=50°;又因为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反射角等于50°。光束在液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此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即折射角小于50°。当液面升高时,由于入射角不变,所以反射光线与原来的反射光线平行,如图所示,光电屏上的光斑S向左移动到S′位置。13.直线像14.红外线紫外线能15.1平面镜A16.折射反射折射17.变高虚像B点[解析]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据此可解答本题。18.如图所示19.如图所示[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作出点光源S关于水面的对称点S′,即像点;连接S′P,与水面的交点O即为入射点;连接SO即为入射光线;OP为反射光线。过入射点O作水面的垂线即为法线,根据确定的入射光线和法线可以确定入射角;利用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空气中的角大,可以作出对应的折射光线OA。20.(1)不能(2)以法线ON为轴,将纸板F侧向后缓慢旋转(3)可逆21.(1)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等效替代法(2)反射折射(3)较暗(4)A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22.(1)更好地显示光路(2)①反射折射②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小于(3)是没有换用其他透明介质进行多次实验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卷[测试范围:第五章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1~10题为单选,11、12题为多选;每题3分,共36分)1.下列对透镜的描述,错误的是()A.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是发散透镜B.放大镜可以会聚太阳光,所以放大镜就是一个凸透镜C.凸透镜有焦点,凹透镜没有焦点D.一束发散的光经过凸透镜后不一定形成会聚的光束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近视镜片中间薄、边缘厚,是凹透镜B.照相机拍摄物体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C.近视眼不戴眼镜时成的像在视网膜的前面D.用望远镜观察远处的物体,物镜成的是放大的像3.仔细观察照相机你会发现,所有照相机的前面都有一个镜头,镜头就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如所示为照相机的原理图,则照相时所成的像是()A.正立、放大的虚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倒立、缩小的虚像D.倒立、放大的实像4.如甲所示,小刚将盛满水的圆柱形透明玻璃杯贴近书本,透过玻璃杯观看书上的鹦鹉图片(圆圈中的鹦鹉图与书本中的鹦鹉图实际大小相等),他所看到的虚像可能是图乙中的()5.用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照了一张照片,如图所示是用手机扫描物品上的二维码,登录网址、查看物品相关信息的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B.物品上的二维码是光源C.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二倍焦距以外D.当二维码超出手机上设定的方框时,应保持物品不动,把手机靠近物品6.下图是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光屏未画出),当蜡烛和透镜放在图示位置时,通过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与物体等大的像。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30cm刻度处,则()A.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B.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C.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像D.不论光屏移到什么位置,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7.如图所示,A、B、C、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为焦点。下列几种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与物体在不同点时的成像情况相对应,其中正确的是()A.使用放大镜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A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B.幻灯机是根据物体放在C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C.照相机是根据物体放在D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D.人眼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F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8.把一物体放在凸透镜前,在凸透镜另一侧距透镜12cm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实像,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10cmB.12cmC.24cmD.6cm9.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某实验小组所描绘的图线如图所示。图线中A、B、C三点分别与蜡烛在光具座上移动过程中的三个位置相对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蜡烛处于A、B间某一位置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B.蜡烛处于B、C间某一位置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将蜡烛从C点移动到B点的过程中,所成的像逐渐变大D.将蜡烛从B点移动到A点的过程中,所成的像逐渐变小10.凸透镜甲的焦距为10cm,凸透镜乙的焦距为20cm,把同一个物体分别放在甲、乙前25cm处,则通过两个凸透镜都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透镜所成的像较大B.乙透镜所成的像较大C.甲、乙透镜所成的像一样大D.甲、乙透镜所成像的大小无法比较11.(多选)小明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2cm处,在透镜另一侧距离透镜18cm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则()A.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B.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9cm<f<16cmD.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18cm<f<32cm12.(多选)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当蜡烛距透镜15cm时,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蜡烛距透镜45cm时,一定成缩小的实像B.蜡烛距透镜20cm时,一定成放大的实像C.蜡烛距透镜18cm时,可能成放大的实像D.蜡烛距透镜6cm时,一定成放大的虚像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13.有关人士研究发现:在烈日下洗车,水滴会使车漆的最上层产生局部高温现象,时间长了车漆便会失去光泽。这是因为水滴相当于__________,能使光线________(选填“会聚”或“发散”)。14.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蜡烛从远处逐渐靠近凸透镜的过程中,蜡烛经过____________位置以后,所成实像由缩小的变成放大的,经过____________位置以后,所成像由实像变成虚像。15.凸透镜对光有________作用。一架照相机镜头的焦距为15cm,用这架照相机给人拍照时,要在底片上成清晰的像,人与镜头之间的距离应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0cm;底片上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16.如图所示为投影仪成像光路示意图。如果想使屏幕上的图像大一点,应使镜头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投影片一些;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________(选填“显微镜”或“望远镜”)的物镜,其目镜所成像为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17.青少年近视的发病率很高,我们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请回答以下问题。(1)(多选)你认为哪些习惯容易使人得近视?________(填序号)。A.暗处长时间玩手机、电脑游戏B.灯下长时间写作业C.经常眺望远处高山(2)正常人的眼睛观察物体时,晶状体相当于________镜,通过睫状体的调节,使像刚好落在视网膜上。视网膜上得到的是怎样的像?________(填序号)。A.正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倒立、放大的虚像(3)如图所示的四幅图,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的是________,表示其矫正方法的是__________。(均填序号)三、作图题(共7分)18.(4分)请完成如图所示的光路图。19.(3分)如图所示,凸透镜的主光轴垂直于平面镜,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先后经凸透镜折射和平面镜反射后,平面镜前的人看到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束好像是从平面镜后的P点射出的(P点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请你找出凸透镜的一个焦点F,并完成光线a的光路图。四、实验探究题(共27分)20.(9分)小明同学用一个焦距未知的凸透镜、蜡烛、光屏、光具座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由甲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cm。(2)如图乙所示,若在光屏上(光屏未画出)能得到清晰、放大的烛焰的像,则蜡烛可能置于凸透镜左边A、B、C、D四点中的________点上,此成像特点可应用在________上。(3)通过实验,小明发现蜡烛离凸透镜越远,光屏上得到的清晰像越________(选填“大”或“小”),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时,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此时在光屏上成的清晰像是____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的。21.(10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芳用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在白色不透明方格板上代替烛焰作为光源,实验使用的凸透镜焦距为10cm,实验装置如甲所示。(1)实验时,她先调节光源、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___。(2)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40cm刻度线处,她将光源移至25cm刻度处,移动光屏,得到________、放大的________像。(3)将光源“F”放在10cm刻度线处,其大小如图乙所示,凸透镜仍固定在原位置处,调整后,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再用遮光罩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遮住,在光屏上所成的像可能是图丙中的________。(4)在观察二极管经凸透镜所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时,人眼应透过凸透镜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观察。22.(8分)在“探究近视眼的矫正”课外实验中:(1)调整烛焰(模拟远处所视物)和水凸透镜(模拟人眼晶状体,并与注射器相连,其凸起程度可通过注射器注入或吸取适量水来调节)以及光屏(模拟人眼视网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清晰的像,该像是倒立、________的实像。(2)向水凸透镜内________(选填“注入”或“吸取”)适量水来模拟近视眼,发现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①若将光屏向靠近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再次得到清晰的像。说明近视眼将远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________(选填“前”或“后”)。②若光屏不移动,在烛焰和水凸透镜间加一个焦距合适的凹透镜,光屏上也能得到清晰的像,说明近视眼镜是由________透镜制成的。
参考答案1.C2.D3.B[解析]照相机是根据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工作的。4.A5.C6.D7.B8.A[解析]把一物体放在凸透镜前,在凸透镜另一侧距透镜12cm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即此时的像处于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即f<12cm<2f,可得出凸透镜焦距的取值范围为6cm<f<12cm。9.C10.B[解析]物体到透镜的距离为25cm,放在甲凸透镜前:u=25cm>2f=20cm,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放在乙凸透镜前:20cm=f<25cm<2f=40cm,即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故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乙透镜所成的像较大。11.BC[解析]蜡烛距离凸透镜32cm时,在透镜另一侧距透镜18cm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物体的位置在二倍焦距以外,像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即2f<32cm,f<18cm<2f,解得9cm<f<16cm。12.ACD[解析]蜡烛距凸透镜15cm时,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可知f<15cm<2f,即7.5cm<f<15cm。蜡烛距凸透镜45cm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一定成缩小的像。蜡烛距凸透镜20cm时,物距可能大于二倍焦距,也可能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所以可能成缩小的实像,也可能成放大的实像。蜡烛距凸透镜18cm时,物距可能大于二倍焦距,也可能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所以可能成缩小的实像,也可能成放大的实像。当蜡烛距凸透镜6cm时,物距小于一倍焦距,一定成放大的虚像。13.凸透镜会聚[解析]阳光下的水滴相当于一个小的凸透镜,将太阳光会聚,同时也会聚了太阳光的能量,使得局部高温,从而使车漆失去光泽。14.二倍焦距焦点(或一倍焦距)15.会聚大于实16.靠近显微镜虚17.(1)AB(2)凸透B(3)AC18.如图所示19.如图所示20.(1)10.0(2)C投影仪(或幻灯机)(3)小远离倒立21.(1)同一高度(2)倒立实(3)D(4)左22.(1)缩小(2)注入前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单元测试卷[测试范围:第六章时间:4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1~10题为单选,11、12题为多选;每题3分,共36分)1.下列物体中,质量约为200g的可能是()A.一只蚊子B.一只小鸡C.一头小猪D.一头小象2.同一密封袋装食品,在不同海拔处表现出不同的外形,如甲和乙所示。该食品袋内一定不变的量是()A.质量B.温度C.密度D.体积3.如图所示,能正确反映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的是()4.如图所示是小明使用天平的几点做法,其中不正确的是()5.李明同学阅读下表后,得出了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一些物质的密度/(kg·m-3)水1.0×103水银13.6×103冰0.9×103干松木0.5×103煤油0.8×103铜8.9×103酒精0.8×103铅11.3×103A.不同的物质,密度一定不同B.固体的密度都比液体的密度大C.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一般不同D.质量相等的实心铜块和实心铅块,铜块的体积比铅块的体积小6.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做“水的体积随温度变化”的实验,得到如图所示的图象。从图中可知,水的温度从2℃升高到6℃的过程中,其密度()A.先变大后变小B.先变小后变大C.一直变大 D.保持不变7.如图所示,在副食店中,商家常用“提子”来量度液体物品的质量。如果用刚好能装0.5kg酱油的“提子”来量度白酒(ρ酱油>ρ白酒),则对装满一“提子”的白酒质量的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等于0.5kgB.小于0.5kgC.大于0.5kgD.以上判断均不正确8.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装有同样多的水,将质量相等的铝块、铜块和铅块分别放入这三个杯子中(金属块均为实心且ρ铝<ρ铜<ρ铅),水不溢出,水面最低的是()A.放入铝块的杯子B.放入铜块的杯子C.放入铅块的杯子D.无法判断9.如图所示,由不同物质制成的甲、乙两种实心球的体积相等,此时天平平衡。则制成甲、乙两种球的物质密度之比为()A.3∶4B.4∶3C.2∶1D.1∶210.学习完质量和密度的知识后,小明同学想用天平、量筒和水完成下列实践课题,你认为能够完成的是()①测量牛奶的密度②鉴别金戒指的真伪③测定一捆铜导线的长度④鉴定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⑤测定一大堆大头针的数目A.①②B.①②④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11.(多选)为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明利用天平测量了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用量杯测量了液体的体积V,根据得到的几组数据绘制了m-V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液体的密度为1g/cm3B.该液体的密度为2g/cm3C.量杯的质量为40gD.60cm3该液体的质量为60g12.(多选)已知酒精的密度为0.8g/cm3,水的密度为1.0g/cm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的质量之比为5∶4B.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的体积之比为5∶4C.能装1kg酒精的瓶子一定能装下1kg的水D.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混合后(假设混合后总体积不变),混合液体的密度为0.85g/cm3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13.有一块质量为5kg的铝块,将它加热到50℃,其质量________;把它熔化成液态铝,其质量________;把它铸成零件送到太空,其质量_______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4.在密度单位中,1g/cm3=________kg/m3。测得一个苹果的质量为171g,体积为180cm3,则苹果的密度为____________kg/m3。15.体积为0.5m3的钢瓶内装有密度为6kg/m3的氧气,某次电焊用去了其中的eq\f(1,3),则钢瓶内剩余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kg,剩余氧气的密度为________kg/m3。16.一个质量为0.25kg的玻璃瓶,盛满水时称得总质量是1.5kg,则这个玻璃瓶的容积是________m3;它最多能装________kg的酒精。(酒精的密度为0.8×103kg/m3)17.甲、乙两种液体的m-V图象如图所示,请推断:(1)甲、乙两种液体,密度较大的是______,乙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kg/m3。(2)若将两种液体分别装在两个完全相同的空瓶子中(装满),此时________(选填“甲”或“乙”)液体的质量较大,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a、b是两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a的质量为81g,体积为30cm3,b的质量为54g,体积为25cm3。如果其中一个球是实心的,一个球是空心的,那么,实心球应该是________(选填“a”或“b”)球,这种金属的密度是________kg/m3。用这种材料制成的空心球c,体积为50cm3,给球的空心部分灌满水后球的总质量为118g,则该空心球的质量为________g。三、实验探究题(共20分)19.(8分)小明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种矿石的密度。(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位置如甲所示,小明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2)小明将矿石放在天平的左盘,通过加减砝码和移动游码使天平再次平衡,所加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矿石的质量是________g。(3)小明用量筒测量矿石的体积,如图所示,则矿石的密度ρ=____________kg/m3。(4)若小明先测出矿石的体积,再测出矿石的质量,这样测出的密度比上述结果偏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20.(12分)小明妈妈从超市买回一箱牛奶,小明想知道牛奶的密度,于是和学习小组的同学们一起利用天平、量筒进行测量,他们的操作如下:(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空烧杯的质量,如甲所示是小明测量过程中的情景,他的操作错误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纠正错误后,测得空烧杯的质量是38.8g。(2)取适量的牛奶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牛奶和烧杯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其总质量为________g。(3)将烧杯中的牛奶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丙所示,可知量筒中牛奶的体积是________mL。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出牛奶的密度是________g/cm3。(4)小英对上述方法进行分析,认为测出的牛奶密度值会偏________(选填“大”或“小”)。于是她找来了量程为50mL的一支注射器如图丁所示,利用天平就完成了测量,实验步骤如下:①用排尽了空气的注射器,先吸入体积为V1的牛奶,用天平测量出注射器和牛奶的总质量为m1;②再吸入适量牛奶,读出此时牛奶的体积为V2,用天平测量出此时注射器和牛奶的总质量为m2。请写出牛奶密度的表达式:ρ=________(用步骤中的字母表示)。四、计算题(共12分)21.(4分)某燃料公司采购回1500t柴油,以备春耕农机的需要。用来运油的槽车如图所示,每辆槽车能装38m3柴油,把这批柴油一次运回来要安排多少辆这样的槽车?(ρ柴油=0.8×103kg/m3)22.(8分)201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告制作合同范例清单
- 室内泥工合同范例
- 2024年蚌埠小型客运从业资格证理论考题
- 2024年山南客运资格证试题完整版
- 药物警戒纠正和预防措施管理规程
- 国际酒店厨师长聘任协议
- 大型火车站预应力施工合同
- 滑雪场建设泥水施工协议
- 旅游服务行业安全防护策略
- 苗木种植物流配送合同
- 2024年居间服务合同:新能源项目开发与合作
- 养老院膳食营养保障方案
- 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数学面试试题及解答参考(2024年)
- 陕西省汉中市勉县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 2024年中国酱香型习酒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质量管理工程师(QA工程师)岗位招聘笔试题与参考答案
- 通识写作:怎样进行学术表达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河北省邢台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解析版)
- 《算法设计与分析基础》(Python语言描述) 课件 第7章贪心法1
- 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
- Unit 3 Toys Lesson 1(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精通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