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夫雷什中学劳动教育的实践与探索_第1页
帕夫雷什中学劳动教育的实践与探索_第2页
帕夫雷什中学劳动教育的实践与探索_第3页
帕夫雷什中学劳动教育的实践与探索_第4页
帕夫雷什中学劳动教育的实践与探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帕夫雷什中学劳动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帕夫雷什高中(一所从小学到高中的农村完全中学)是前苏联著名教师苏霍姆林斯基在20世纪中期建立的一所精品学校。这所农村学校注重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在通过劳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方面很有特色。时至今日,总结其思想与实践对于我们探讨培养现代人才的理念,提高我国农村建设人才的素质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一代农业建设人才,以及在当前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过程中,更好地突出农村教育的特色,切实体现农村教育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等一系列重大课题仍具有重要借鉴价值。一、.创造性劳动促进智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帕夫雷什中学的教育理念是:把大自然所赋予和人所能做到的一切都尽可能充分地用于人的和谐全面发展。围绕这个教育理念,他们对劳动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作用有非常深刻的认识,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人的和谐全面发展、富有教养、精神丰富、道德纯洁——所有这一切,只有当他不仅在智育、德育、美育和体育素养上,而且在劳动素养,劳动创造素养上达到较高阶段时,才能做到”(pp.361-362)。在劳动教育与思想品德发展的关系上,他们认为劳动过程本身就贯穿着一定的思想观点,劳动素养不仅包含着完善的技能技巧,还包含着劳动在一个人精神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即为公共福利而劳动的丰富体验和从中得到的高尚的道德鼓舞,以及在劳动过程中锻炼出来的劳动人民的世界观和优良的品质,如社会劳动的责任感,劳动竞赛的荣誉感,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一丝不苟、刻苦耐劳、坚韧不拔的劳动态度,遵守劳动纪律的良好习惯等。因而,他们认为劳动教育的一个不可忽视的任务就是把它渗入到受教育者的精神生活中去,劳动教育既能丰富个人的道德修养,也能促使个体形成完美的人格。一个人的劳动修养是他的完美人格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劳动教育能使学生深刻体验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创造的美,有助于形成学生高尚的情趣;能使学生深刻体验到为他人服务,为人类贡献的伟大人生价值,在对享受与服务,索取与贡献的思考中得到升华,因而在陶冶学生高尚情操、培养美的心灵、在美育和形成完美人格的过程中有重大意义。他们认为劳动教育也是促进学生智力和创造能力发展,以及把知识应用于实践的有效途径。他们认为创造性劳动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知识、技能的发展,而且能为学生在思维的批判力和灵活性、美的想象能力以及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发展提供广阔的活动天地。创造性劳动能把学生引入丰富多彩的机械学、电工学、无线电技术、自动化技术、生物学、土壤学等各个学科的世界,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促使学生通过书本知识与生产劳动之间的联系架起一座发展智力和美的创造力的桥梁。他们主张通过创造性劳动促使学生发现自己的潜在能力,全面发掘自己各方面的特长,广泛培养创造兴趣,从而培养创造者的个性。苏霍姆林斯基说:“让人享受到干喜爱的劳动时感受到的幸福,这意思就是帮助人在许多生活的道路上找到更能发挥个人创造力和他个人才能的路来……任何劳动都可以上升到创造性的高度……每个孩子的身上都蕴藏着某些才能的素质。这些素质,如同火药,要有火花来点燃它们。年长或者同年龄同学对技艺所倾注的精神和迷恋之情,就是这种火花。”(pp.404-406)苏霍姆林斯基强调劳动教育的任务不是把学生造就成传统的墨守成规的工匠,而是要通过创造性的劳动,激发学生的天资,点燃每一个人的创造火花。从现代教育的客观趋势看,在学生素质的成长过程中,单纯地课堂讲授书本知识往往是把学生的才能、爱好和志向束缚在课堂与书本中,容易导致高分低能;而创造性劳动有利于学生更早一点亲手接触到他们将要改造和创造的这个客观世界,为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技能、创造美的能力、创造的个性奠定坚实的基础。帕夫雷什中学也很重视动手能力对智力开发的重要作用,主张训练动手能力以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他们认为,手脑并用的教育,对于了解劳动的复杂过程,弄清种种情况和现象间相互关系的那种能力特别重要。应当使学生的智能不光总是在头脑里,而且也要表现在手指上。“孩子的智慧出在他的手指上”,动手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智力的发展有重要意义。苏霍姆林斯基说:“创造性劳动的重要特点就是手脑结合,手脑并用,在劳动中动手又动脑。”我们当前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也强调要促进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手脑并用的活动,既体现着学生“主动参与”的创新,也凝聚着学生的审美情趣,又蕴含着许多丰富多彩的创造美的契机。它不仅可以直接陶冶学生的审美观和审美情趣,发展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才能,又能在学生的心灵中埋下把未来的家园创造得更加美好的萌芽。同时,苏霍姆林斯基还认为,“体力劳动在培养完美体魄上所起的作用,同运动一样重要,许多劳动同运动相比甚至有它优越之处:如栽树、嫁接、埋葡萄藤这类劳动,对于呼吸和血液循环系统的发育,对于新陈代谢的增强,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甚至他们还主张利用嫁接、编织等项劳动作为医治那些好激动、神经质的孩子的“灵丹妙药”。正是在这些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帕夫雷什中学的师生在苏霍姆林斯基带领下进入了一个锻炼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陶冶完美个性的精神世界;一个在校园内外通过劳动创造促进智力、体力、创造美的能力以及充分开发个人的潜能、特长的广阔天地;使学生在从事自己喜爱的创造性劳动中全面认识客观世界,充分发掘自己从事社会劳动的潜在素质,形成完美的个性。这正是帕夫雷什中学在实施劳动教育中所追求的目标。在深入思考和长期实践的基础上,他们还总结了一套指导劳动教育的原则,主要有:1)劳动教育与全面发展(德育、智育、美育、体育)的相结合;2)劳动中个性的发挥、显露和发展;3)劳动的崇高道德性及其明确的公益目的性;4)儿童劳动的早期性;5)劳动的多样性;6)劳动的经常性和连续性;7)使劳动具有创造性,而且手脑并用;8)劳动内容、技巧和技能的衔接性;9)劳动的普遍性;10)劳动的量力性;11)劳动同多方面的精神生活的结合性等。二、.劳动教育内容具有多样性在正确的劳动教育思想主导下,帕夫雷什中学注重培养现代农村建设人才的必备素质。帕夫雷什中学在劳动教育的实践中,一条重要途径是要求“通过教学大纲规定的必修课程”(p.379)。在这份突出劳动教育的教学大纲中的特色主要是:1.系统性——其劳动教育必修课的教学内容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由低年级到高年级,由简单到复杂,由轻体力劳动到重体力劳动循序渐进的有系统的安排进行。2.技术性——其劳动教育必修课的技术要求是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逐步提高的。它在帕夫雷什中学的学生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一是通过掌握劳动技术促进学生智能和创造性的发展;二是“学以致用”,有利于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生产劳动和创新实践;三是为学生将来从事工农业生产打基础、做准备。3.多样性——其劳动教育必修课的内容包括了工农业生产中广泛的领域,从小手工艺制作到大机器的操作和制造,从捡麦穗到开垦出大片试验田和果园,劳动课的种类十分繁多,创造的劳动成果形式多样。同时,他们又认为按教学大纲进行的劳动课教学,只能对学生提出统一的要求,不能把它作为惟一的途径。他们的劳动创造小组就是对统一要求的劳动课教学的有效补充。这些小组是根据学生的兴趣、才能和共同的目标指向组成的劳动创造小团体。它的存在既充分发挥了教师的指导作用,也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和自我管理能力,又给小组赋予了劳动和创造相融合的新意。(1)分组方式——类型多样。劳动创造小组的构成形式以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劳动技术水平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由劳动技能水平高、创造性强的高年级学生组成,主要从事技术性和创造性强的大型劳动项目;另一类则是劳动技能和年龄交叉型的,如高-中年级结合组、中-低年级结合组。这种设计有利于促进年龄小的学生在智力和劳动创造素养上迅速发展,也有利于培养中、高年级学生的领导才能、辅导能力,以及不同年龄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2)技术指导——发挥高年级学生的作用。很多小组的指导工作是由八至十年级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教师重点辅导这些能够指导劳动创造小组的高年级学生,向他们推荐进行活动的某种程序,讲解怎样带领小组进行活动,怎样使知识、劳动和创造相结合等。(3)活动内容——融合了知识、技术与创造。劳动创造小组的活动内容十分丰富,既注重劳动技术的训练,也注重把劳动与科学知识、科学实验、科学创造融为一体。例如,少年机械师小组从操作、拆卸和装配小型内燃发动机做起,继而发展到掌握各种常用发动机、摩托车、拖拉机等的操作、维修和装配,再到技术创新的设计和制造。少年育种家小组经过几年时间的冬小麦特性研究,培育出了相当于一般产量三倍的冬小麦。他们还培植了比一般品种含油量高的向日葵,块茎含糖量比一般品种多的甜菜。这些特色反映了人类在现代教育发展中的一种新的构想,即,要让学生能够充分地“学会做事”、“学会生存”,使他们“作为一个公民和生产者、技术发明者和有创造性的理想家,来承担各种不同的责任”。这种构想和设计也是培养现代化农村建设人才必备素质的需要,同时又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所强调的农村教育要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迫切要求。三、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保护劳动技术苏霍姆林斯基在劳动教育的师资培养方面,也有独特的见解和做法。他说:“一个好教师要精通某项劳动技能,并且是这项工作的能手。十分重要的是,学校里要有出色的园艺家,有醉心于机器的人,有电工技术专家、有细木工,有喜欢教学实验园地作业的植物栽培家。一所好学校里,每个教师都应当有从事某项劳动的热情。”(p.22)在帕夫雷什中学,很多教师都养成了热爱劳动的习惯,并形成了适合自己个性和学科特点的劳动技能,并成了某种劳动技术“能手”。在教师们的倡导下,学生们不仅在劳动技能和创造个性方面得到了良好的培养,而且在热爱劳动的思想上,良好劳动习惯、劳动态度和完美的个性的养成上也得到了熏染。学生们热爱劳动,享受着创造性劳动给他们带来的无穷乐趣和精神上的极大满足。这种优良的习惯感染了每个同学,即使像积肥那样又脏又累的农活,他们干起来也能热火朝天。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强调的:“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做到,使千百万工农所从事的劳动在我们每个学生身上都在童年、少年和青年早期成为一种习惯。”(p.424)他们还教育学生保护劳动成果,爱护每一丛玫瑰,每一棵苹果树和每一株葡萄,看到倒伏的小树苗,就应当走过去把它扶起来,培好土,浇上水,并写上请别人注意的小纸条。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学生为那棵孱弱纤细的,毫无抵抗能力的幼苗成为粗壮挺拔的大树操过心,那他就会成为善良,真诚、热忱和富有同情心的人。此外,他们在劳动传统的培养方面也有很多突出创造性劳动和陶冶学生个性的做法,并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富有创意的劳动传统。1.与学校的对待品暑假前,学生们都忙碌着制作布置教室和少先队活动室用的各种装饰品,作为献给学校的礼物。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为学校制作的纪念品越来越富有创造性。2开展“果园周”劳动他们在校园内外开辟了大片的果园,并在春秋两季都要开展“果园周”劳动。学生们用辛勤劳动换来了苹果、樱桃、葡萄、李子、核桃、梨等丰收的果实,这些累累硕果又唤起了他们创造性劳动的自豪感。3选粮穗选粮穗在收割庄稼的头一天,全校师生清早赶到学校,互相祝贺节日。然后,高年级学生分散到大田里收割庄稼,其他小同学则收集那些最大的各种作物的粮穗,为教学实验园地选种子。夜晚是庆祝活动,他们在铺着绣花台布的桌子上摆一捆庄稼——象征着丰收,并载歌载舞地欢庆丰收。4新制度的落实它是由毕业班的学生带领新生到校园里,把他们在十年前上学的第一天亲手栽种的树交给新同学照管。随后,举行传统的仪式——永恒的学校友谊树:每一个毕业生带领一名新生共同栽种一棵新树苗。5确定面包的方法这是小学生的节日。小学生们把自己种在小块园地上的小麦收割来,在母亲们的帮助下烤成面包,然后把自己的妈妈请到学校来,用自己的新粮面包款待她们。这个节日充分显示了劳动与心灵美的统一,充满了母亲与子女之间的感情交融。6街道两常设施这项活动开始于战后的第一个春天,当时,学生们在村子里主要街道两旁栽满了杨柳。此后,他们每年都要为村里做一些有益的事情。他们为村里建设了一个公园,两个果园和两片葡萄园等。这些活动的开展激起了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美好愿望。四、深刻的教训:农村教育应该以自己的特点进行管理1.将劳动教育结合到其他育的教育实践中,学生帕夫雷什中学劳动教育的特色表现在他们不仅通过劳动教育陶冶了学生高尚的精神世界,培养了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而且他们注重劳动教育与其他各育的相互作用,并将劳动教育尽可能地融会于培养完美人格的教育实践中,使学生把建设校园、建设家乡与自我实现以及形成完美个性融会在一起。可以说,这个促进农村建设人才在思想境界、创造素质、劳动技能、完美人格等方面全面和谐发展的目标,既是现代教育的理念,也是我国当前教育适应现代农业生产,培养现代化农业建设人才的紧迫所需。2突出农村教育主题在改革开放的几十年中,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地方农业生产工业化的雏形正趋于形成。但是,也有大片贫困地区的农村出现了人才缺乏,生产力滞后,资源不能科学开发,科技不能有效推广。因此,我国最广阔的教育实践领域———农村,面临着培养热爱农村,建设农村,有志向、有能力实现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新一代科技型、工业型农业人才的严峻挑战。农村学校应当突出为农村建设服务的主题,不能搞成单一性的引导农村学生“跳农门”的输送人才型的教育,在劳动教育中突出爱学校、建学校,爱家乡、建家乡的思想情感特色,既是农村教育的永恒主题,也是农村学校的历史使命。新一代的农村人才不仅要能走出家门求发展,也要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先进的文化信息、相应的资金与项目带回家乡,具有建设家乡的深厚情感和责任意识。这是我国最广大的农村脱贫致富、繁荣经济、科教兴农、崇尚科学、两个文明建设的殷殷所盼,也是我们在农村教育上的最根本利益的体现。3造性劳动教育帕夫雷什中学劳动教育的思想与实践启迪我们在农村教育改革中,一是要注重人的素质全面发展,夯实德、智、体、美的发展基础;既要为国家输送优秀人才,又要形成自己农业生产工业化的人才培养计划和特色;二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