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外治黄褐斑验案3则_第1页
中药外治黄褐斑验案3则_第2页
中药外治黄褐斑验案3则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药外治黄褐斑验案3则

黄褐斑通常常见于皮肤损伤性黑色素或黄色头发。其因多由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颜面气血失和所致。郁、瘀、毒、虚是关键病理因素。黄褐斑为皮肤科难治之症,治疗颇为棘手。治疗有诸多方法与方药,内治有效,外治也理想,笔者自拟诸方外用治疗黄褐斑,药物直达病所,起效较快,体现了中药外治皮肤病的优势。现将经验总结如下。1疏肝补血消斑散汤孙某,女,29岁。2010年5月16日初诊。面生黑斑,胁肋胀痛,乏力3年。自述平素心烦易怒,胁肋胀痛,3年前面起黑斑,久治不愈,现来协和中医门诊求治。诊见:面部晦暗,前额、面颊、下颌均可见深褐色斑片,面颊尤重,太阳照晒后及情志不畅时加重,神疲乏力,善太息,乳房胀痛,月经有血块;舌质红,苔薄白,脉弦细。西医诊断:黄褐斑。中医诊断:黧黑斑。辨证:肝郁气滞,气血两亏。治法:疏肝解郁,益气补血,消斑。方药:自拟疏肝补血消斑散外涂。组成:柴胡、香附、延胡索、白芷、白附子、刺蒺藜、太子参、当归、茯苓、凌霄花、刘寄奴各10g,细辛5g。将上述药粉为极细粉末,用黄瓜汁或牛乳调成糊状,外涂患处,每日1~2次,每次2h以上。交替使用化瘀消斑汤湿敷。化瘀汤组成:三七、丹参、桃仁、红花、当归、何首乌、生地黄、山慈菇、天冬、金银花、连翘、麦冬、玉竹、桂枝、白芷各10g,浙贝母、细辛各5g。上药水煎湿敷,每日1~2次,每次20min。二诊(2010年5月30日):上方用14d,斑块淡化。又用1个月,褐斑几近消失。按情志不畅,肝郁气滞,郁久化热,灼伤阴血,熏蒸于面;气滞日久,气血两亏,形成肝郁气滞,气血两亏型黄褐斑。治宜疏肝解郁,益气补血。疏肝补血消斑散中柴胡解表退热,疏肝解郁;香附疏肝解郁,行气止痛;延胡索活血,行气,止痛;白芷、细辛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附子补火助阳,温经通络;刺蒺藜疏肝散郁,祛风止痒;太子参补气健脾,生津润肺;当归补血;茯苓健脾渗湿;凌霄花破瘀通经,凉血祛风;刘寄奴散瘀止痛。化瘀消斑汤中三七、丹参、桃仁、红花活血化瘀;当归补血;何首乌补肝肾,益精髓;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山慈菇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浙贝母清热化痰,散结消痈;天冬、麦冬、玉竹滋阴润燥;桂枝温通经脉;白芷、细辛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金银花、连翘疏风解毒。2从麻黄、病机中辨赵某,女,36岁。2010年6月8日初诊。面生黑斑,五心烦热3年。5年前患肝胆结石,3年前面生黑斑,口服及外用多种药物无明显疗效,现来协和中医门诊求治。诊见:面色无华,晦暗,双颊及口周散在褐色斑块,腹平软,肝未触及,莫菲氏征阴性,头昏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胸闷多痰,大便稍干;舌黯红,苔白腻,脉细数。西医诊断:黄褐斑。中医诊断:黧黑斑。辨证:肝肾阴虚,痰瘀互结。治法:补益肝肾,祛痰化瘀。方药:自拟滋阴化瘀汤湿敷。组成:山药、山茱萸、熟地黄、北沙参、墨旱莲、女贞子、香附、三七、鸡血藤、牛膝、陈皮、猫爪草各10g。水煎湿敷,每日2次,每次30min。交替使用疏肝补血消斑散外涂,每日2次,每次2h以上。接情志不畅及阴血不足,肝失濡养可致肝气郁结;气郁则血滞,气血悖逆,不能荣面,面生黑斑;肾阴不足,虚火上炎,灼面伤肤,易生黑斑;肝郁脾虚,聚湿生痰;五志化火及气机郁滞皆导致血瘀,痰与瘀常互结,形成肝肾阴虚,痰瘀互结之黧黑斑。治宜补益肝肾,疏肝理气,祛痰化瘀。滋阴化瘀汤中山药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山茱萸补益肝肾;熟地黄补血养阴,填精益髓;北沙参养阴清肺,益胃生津;墨旱莲、女贞子滋补肾阴;香附疏肝解郁,活血;三七、鸡血藤、牛膝活血化瘀;陈皮化痰;猫爪草化痰散结,解毒消肿。3麻黄化湿汤治疗海淡灰热病王某,女,30岁。2010年8月8日初诊。面生黑斑2年。平素神疲纳呆,脘腹胀闷,2年前面生黑斑,曾用激光、针灸、药物,久治未愈,现来协和中医门诊求治。诊见:鼻翼、前额、口周可见灰暗色斑片,如尘土附着,神疲乏力,脘腹胀闷;舌质黯红,苔黄腻,脉滑数。西医诊断:黄褐斑。中医诊断:黧黑斑。辨证:湿热内生,毒瘀互结。治法:清热利湿,解毒化瘀。方药:自拟清热解毒化湿汤湿敷。组成:金银花、连翘、白鲜皮、白术、茯苓、泽泻、羌活、白芷、浙贝母、猫爪草、当归、川芎、鸡血藤各10g。水煎湿敷患处,每日2次,每次30min。交替使用祛斑增白散。组成:白芷、白附子、茯苓、白鲜皮、金银花、猫爪草、山慈菇、香附、当归各10g。粉成极细粉末过筛备用。将祛斑增白散少许用黄瓜汁或牛乳调成糊状,每日涂1~2次,每次2h以上。二诊(2010年8月15日):上方用7d,褐斑有淡化趋势。效不更方。三诊(2010年8月29日):上方又用14d,褐斑明显消退。又用28d愈。按饮食劳倦,脾胃损伤,脾失健运,湿热内生,湿热郁久生毒;脾虚健运,气血不足,血运不畅生瘀,毒与瘀互结,面部皮肤失养,形成湿热内生,毒瘀互结之黄褐斑。治宜清热利湿,解毒化瘀。清热解毒化湿汤中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消肿散结;白鲜皮清热燥湿,祛风解毒;白术、茯苓健脾渗湿;泽泻利水消肿,渗湿,泄热;羌活、白芷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浙贝母清热化痰,散结消痈;猫爪草化痰散结,解毒消肿;当归、川芎、鸡血藤补血,活血化瘀。祛斑增白散中白芷解毒散寒,祛风止痛;附子补火助阳,温经通络;茯苓健脾渗湿;白鲜皮清热燥湿,祛风解毒;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猫爪草化痰散结,解毒消肿;山慈菇清热解毒,消痈散结;香附疏肝理气;当归养血活血。4养肝利钢,通络营养李某,女,33岁。2010年10月18日初诊。面生黑斑3年。平素畏寒、肢冷,3年前面生黑斑,口服及外涂多种中西药,疗效不明显,现来协和中医门诊求治。诊见:面颊可见黑褐色斑片,灰暗,小腹冷痛,腰脊酸痛,畏寒肢冷,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舌质淡暗,苔薄白,脉沉迟。西医诊断:黄褐斑。中医诊断:黧黑斑。辨证:脾肾阳虚,血运不畅。治法:温补脾肾,化瘀消斑。方药:自拟温补化瘀汤湿敷及浴足。组成:桂枝、白芷、制附子、白术、茯苓、山茱萸、菟丝子、淫羊藿、巴戟天、补骨脂、鸡血藤、桃仁、红花各10g,细辛5g,熟地黄20g。水煎湿敷面部及浴足,每日2次,每次30min。交替使用祛斑增白散,每日外涂1次,每次2h以上。二诊(2010年10月25日):上方用7d,斑片淡化,畏寒肢冷明显减轻。守方继用。三诊(2010年11月8日):上方又用14d,褐斑明显消退,面色渐渐润泽,寒象几乎消失。守方又用21剂,诸症悉除。按肾阳不足,命门火衰,不能温煦脾阳,导致脾肾阳虚,虚寒内生;脾肾阳虚,卫外不固,外邪入侵,营血不足,气血凝滞,内外因相合,肌肤失养,发为脾肾阳虚、气血凝滞之黄褐斑。治宜温补脾肾,化瘀消斑。温补化瘀汤中桂枝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白芷解表散寒,祛风止痛;细辛解表散寒,祛风止痛,温肺化饮;附子上助心阳,中温脾阳,下补肾阳;白术、茯苓健脾渗湿;山茱萸补益肝肾;熟地黄补血养阴,填精益髓;菟丝子补益肝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