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自主赏析2_第1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自主赏析2_第2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自主赏析2_第3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自主赏析2_第4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自主赏析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部分鉴赏自主探究/鉴赏导学

鉴赏能力的养成在于活学活用,本部分内容借助“鉴赏示例导引/鉴赏导读”的方法步骤,关键处合理挖空,旨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鉴赏诗歌的能力,达到突破鉴赏诗歌瓶颈的目的!●第一步:宏观把握·晓大意

1.读题目在历史上,“蜀相”指诸葛亮,那么,你能从《蜀相》这一题目中获取哪些信息呢?请概括。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明确】作者以“蜀相”为题,可能是借古抒怀,借诸葛亮抒发感慨和情怀抱负。2.读作者杜甫(712—770),字子美,河南巩(今河南巩义)人,自称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诗风沉郁顿挫,被人誉为“诗史”。首创即事名篇的乐府诗,对后世现实主义诗歌的发展影响深远。因此又被后世誉为“诗圣”。35岁以前

35~44岁

48~59岁

读书壮游壮游天下

陷贼与为官

到长安求仕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漂泊西南

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峡。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

成就:著有《杜工部集》,代表作《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望岳》《兵车行》“三吏”“三别”等。【信息提炼】由作者的经历,你能推知本诗写诸葛亮的用意吗?(40字左右)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明确】杜甫的用意可能是既表达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又借诸葛亮的功业未遂来慨叹自己的壮志未酬。3.读注释通过读注释,你能了解到本诗怎样的写作背景?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明确】这首诗是杜甫避乱成都的次年(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春天拜谒诸葛武侯祠时所写。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息,史思明再次攻陷了东都洛阳,自立为大燕皇帝,唐王朝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人民大量死亡,生产遭到大破坏;尤其严重的是唐肃宗的昏庸,信任宦官,猜忌功臣。杜甫个人“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完全落空,流落蜀地,生活也极度穷困。所以当他来到诸葛祠时,缅怀诸葛亮的为人,特别是他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以及他和刘备君臣二人之间那种鱼水相得的关系,不禁百感交集,心潮翻滚,以至泪流满襟,因而写下了这首诗。4.读诗句通过反复诵读诗句,你能大致把握本诗的主要内容吗?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明确】本诗先从追寻蜀祠写起,继而以“碧草”“黄鹂”两个特写镜头,反衬英雄悲情,接着以凝练之语概括武侯千秋功业,最后表达了对武侯功业未成的惋惜。●第二步:微观揣摩·抓重点1.“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中的“自”“空”历来为人称道。请结合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明确】“自”“空”二字极为传情:碧草映阶,不过自为春色——因游人行踪难至;黄鹂隔叶鸣,不过空作好音——因诗人无心倾听。自然之恒久,与世事之多变、人生之不永暗相对照。2.诗题为“蜀相”,应重在写人,为何用一半的笔墨写祠堂的景色?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明确】写祠堂的外景,点明祠堂的位置——诗人运用特写的镜头:由远及近、由外到内抓拍了诸葛祠的一幅乐景哀情的画面,见满院芳草萋萋,闻娇莺婉转鸣啼,却没有人来赏玩,突出了环境的无限荒凉之色、诗人寂寞之心的难言。同时也彰显了英雄长逝、遗迹荒废的景象。虽极力渲染祠堂的安谧肃穆的气氛,但字里行间却寄寓了诗人吊古心思的急切,对英雄的敬仰、缅怀、崇敬爱戴之情。同时塑造出诸葛亮的高大正直的英雄形象。3.颈联写诸葛亮的业绩,尾联写诸葛亮的遗恨,这两联写出了作者怀吊诸葛亮时产生了怎样的感慨?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明确】一方面是仰慕诸葛亮非凡的才干和功业,有自叹不如的感慨,也有希望当朝能出现类似的英雄来平定天下的愿望。另一方面由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英雄功业难就,联想到了自己壮志未酬、一生潦倒的人生际遇。●第三步:概括总结·知情感综上,本诗怀古喻今,追念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可贵精神和赫赫战功,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__________之情;对其精忠报国的歌颂以及寂寞的慨叹,表现了诗人______的精神。【明确】崇敬和强烈怀念爱国忧民●第一步:宏观把握·晓大意

1.读题目看到标题“书愤”,我们不禁要问:陆游缘何生愤?愤从何来?请概括。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明确】联想到陆游一生以恢复中原为己任,就不难推知,诗人可能是抒发壮志未酬的抑郁、悲愤之情。2.读作者陆游(1125-1210),字务观,自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一生坚持抗金主张,虽多次遭到投降派的打击,但爱国之志始终不渝。陆游具有多方面的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今尚存九千余首。其中许多诗篇抒写了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人、卖国贼的仇恨,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

著有诗集《剑南诗稿》,文集《渭南文集》,词作有《诉衷情》《秋波媚》《卜算子》《钗头凤》等。【信息提炼】

由作者的经历,你能了解到陆游诗歌的风格及表达的主要情感吗?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明确】雄奇奔放的风格,始终不渝的爱国之志。3.读注释通过读注释,你知道本诗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写出来的吗?从中你可以推知本诗要抒发怎样的情感呢?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确】这首诗是诗人在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所写,此时他已是六十二岁的老人。从淳熙七年起,他罢官在家乡山阴。“扫胡尘”“靖国难”的志向眼看就要化为泡影。所以可以推知《书愤》这首诗可能兼有追怀往事和重新立誓报国的两重感情。4.读诗句通过反复诵读诗句,请你大致概括一下本诗的主要内容。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确】这首诗是诗人几十年生活经历的生动概括,诗中借北望中原,回顾了青年时的凌云壮志和火热的战斗生活,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老迈年高的感叹。●第二步:微观揣摩·抓重点1.如何理解“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这两句诗?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明确】这一联忆过去,塑造了诗人早年的自我形象。那时他有满腔的爱国热忱,却不懂得世道的艰难,遥望着北方被金人占领的中原地带,胸中的愤恨郁积如山。这是暗写他欲图恢复失地。“世事艰”,暗指投降派把持朝政,这是为下文“空自许”作铺垫。从章法上说,点了诗题中的“愤”字。2.如何理解“书愤”之“愤”?它包含哪些感情?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明确】义愤。首联写诗人早年激愤于金兵南侵,立志收复失地。颔联追述25年前的两次抗金胜仗。愤中有豪言壮志,有民族大义。悲愤。颈联“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由于投降派的误国,国家依然蒙受大难,诗人壮志未酬,却年事已高。这一联的抒情沉痛、感伤。

悲怆中抱有期待。尾联“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实际上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由此可见,《书愤》的基调虽然是壮志未酬所带来的悲愤,然而并不绝望,其中还蕴涵着豪壮的感情。3.陆游诗作的突出特点是“多豪丽语,言征伐恢复事”。本诗哪两句最能体现这个特点?试加以分析。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明确】“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最能体现这个特点。这两句诗集中描写宋军英勇抗金的战斗情景,表明南宋人民有力量保卫自己的国土,将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渡瓜洲击退金兵的进犯,大散关失而复得。

“楼船”“铁马”形象地概括了水、陆两路大军进攻敌人的壮丽场面。“楼船”与“夜雪”、“铁马”与“秋风”,意象两两相合,便有两幅开阔、壮观的战场画卷。意象选取甚为干净、典型,形象地表明了作者的理想:他渴望北伐恢复中原,向往着火热的战斗生活。4.这首诗运用了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请试着加以分析。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明确】首联上句写实,回忆年轻时的天真单纯;下句以实写虚,“中原北望气如山”,用有形的“山”来形容无形的“气”,突出“气”的坚毅、豪迈、轩昂。颈联上句“塞上长城空自许”写理想,气势雄伟,意境高远,从大处、远处落笔,是虚写;下句“镜中衰鬓已先斑”写现实,感情沉郁,格调凝重,从细处近处用墨,是实写,在虚实的映衬中,加重了诗歌雄壮悲愤的基调。●第三步:概括总结·知情感综上,本诗是陆游一生感情的艺术概括,以“愤”字贯串始终,抒发了诗人内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激昂中透着悲怆,是爱国主义诗歌中的名篇。【明确】慷慨激愤、报国之志难酬的抑郁1.概念含义把诗人要表现的品格节操或思想感情用象征的形象曲折地表达出来,这种象征性的形象就是事物形象。具体分类:(1)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咏物诗运用的是托物言志(象征)的手法,通过对某一具体事物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以物喻人,言在此而意在彼。

(2)具有特定意义的形象:古诗词中有一些意象具有特定的含意,比如“柳”谐音“留”,古代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所以有惜别怀远之意。2.考查角度高考中对事物形象的考查主要是针对某些事物形象的象征意义来设题。通过分析事物形象的特点,来探求象征体和本体之间的联系,进而分析并把握诗歌的思想和情感。(2012·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野菊[宋]杨万里未与骚人当糗粮①,况随流俗作重阳。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

【注】①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②政:通“正”。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2分)【解题思路/解题点拨】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概括野菊形象,只要抓住颔联中的“在野”“幽色”“妙香”等描写其生长环境和花色、花香的词语概括其自然特征,再写出反问句揭示的内在品质就可以了。【抽样分析/阅卷手札】现场答案展示

得失分分析

野菊不因无人欣赏而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其内心的高洁答案不全,只答了野菊的内在品质,忽略了其自然特征。失1分。该答案得1分阅卷人点评:分析咏物诗中物的形象特点,既要分析其表面的自然特征,又要了解作者的身世际遇,结合诗的创作背景,分析作者所塑造形象的象征意义记住:熟悉常见题型的答题思路,怎么问,怎么答请你组织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满分答案: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不因无人欣赏而自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一)三“了解”一“揣摩”鉴赏事物形象

(1)了解惯用物象的特殊内涵。在诗歌中,某些物象表情达意往往具有固定性,如月喻思乡,水喻愁多,松喻坚贞,兰喻高洁等。

(2)了解作者的身世际遇,结合创作的背景,从物我一体的角度来把握事物的特点,如外形、内心世界、品质、感情等。如杜荀鹤《小松》:“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诗人年轻时就已才华毕露,但因出身寒微,以致屡试不中。该诗以小松喻人,托小松讽喻时俗。

(3)了解运用拟人手法来表述事物的特点。

(4)揣摩物象修饰语的情感色彩。如李白《送友人》有“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句,其中“浮云”“落日”是理解诗歌主旨的重要意象,而一“浮”一“落”又是意象中浸染着强烈的情感倾向的关键修饰语,其彰显的情感意蕴与比兴意义不可忽视。(二)答题步骤提炼挖掘理清步骤一:提炼所写景物描写特征的词语,立足关键,概括物象特征;步骤二:挖掘物象的内在品质、精神,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步骤三:理清作者寄寓在形象中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一)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白梅(元)王冕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1.在这首诗中,诗人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由题目可知塑造的主要形象,再抓住关键词句“冰雪林中”“不同桃李混芳尘”“散作乾坤万里春”作答。答案:诗人塑造的主要形象是梅花;突出了它耐寒、清高、报春的特征。2.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诗人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主要运用了衬托(用冰雪衬托梅之坚毅)、对比(用桃李对比以显示梅之高洁守志)的手法,诗人借此表达了坚持理想操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二)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的问题。踏莎行贺铸杨柳回塘①,鸳鸯别浦②,绿萍涨断莲舟路。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③。返照迎潮④,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⑤语。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注】①回塘:曲折回环的池塘。②别浦:江河支流的水口。③红衣:荷花的红色花瓣。芳心苦:指莲心有苦味。④返照:夕阳的回光。潮:指晚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