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广西梧州市新高考教研联盟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3-2024学年广西梧州市新高考教研联盟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3-2024学年广西梧州市新高考教研联盟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3-2024学年广西梧州市新高考教研联盟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3-2024学年广西梧州市新高考教研联盟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广西梧州市新高考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环境主要由血液、组织液和淋巴液组成的B.内环境达到稳态时,人一定不得病C.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代谢紊乱,此时代谢速率一定下降D.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肾功能衰竭时出现的尿毒症与内环境稳态失调有关【答案】D【分析】内环境: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通过动态的有机联系,共同构成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详解】A、内环境是指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构成的液体环境,A错误;B、内环境达到稳态,人不一定是正常,有可能是植物人,也有可能患有某些遗传病,B错误;C、内环境是细胞生活的环境,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能导致代谢紊乱,但代谢速率不一定下降,如有可能局部代谢过快等,C错误;D、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肾功能衰竭时,病人的水、无机盐等代谢会出现紊乱,即内环境稳态失调,从而致使内环境中代谢废物增加,导致全身水肿、尿素氮升高、呕吐等症状,即尿毒症,所以肾功能衰竭时出现的尿毒症与内环境稳态失调是有关的,D正确。故选D。2.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成分的是()①血浆蛋白②血红蛋白③纤维素④受体⑤甲状腺激素⑥胰蛋白酶⑦CO2⑧尿素⑨抗体⑩RNA聚合酶A.①④⑤⑦⑩ B.①②③⑥⑦ C.①⑤⑦⑧⑨ D.④⑤⑥⑦⑧【答案】C【分析】1、内环境中的物质:①小肠吸收的物质在血浆、淋巴中运输:水、盐、糖、氨基酸、维生素、血浆蛋白、甘油、脂肪酸等;②细胞分泌物:抗体、淋巴因子、神经递质、激素等;③细胞代谢产物:CO2、水分、尿素等。2、人的呼吸道、消化道、汗腺、泪腺、尿道等由孔道与外界相连,储存的液体也直接与外界接触,所以这些液体一般不称为体液。【详解】①血浆蛋白属于血浆,血浆属于内环境成分之一;②血红蛋白在红细胞内,属于细胞内液的成分,不属于内环境成分;③纤维素是植物多糖,不属于内环境成分;④受体在细胞膜上,不是内环境成分;⑤甲状腺激素是调节类物质,属于内环境成分;⑥胰蛋白酶是消化酶,在消化道中,不属于内环境成分;⑦CO2属于内环境成分;⑧尿素属于内环境成分;⑨抗体属于内环境成分;⑩RNA聚合酶是细胞内的成分,不属于内环境,所以①⑤⑦⑧⑨属于内环境成分,故选C。3.如图所示为人体肝脏局部结构示意图,a、b、c、d表示细胞,①②③④表示不同的体液。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①③的成分和各成分的含量与④完全相同B.④中的葡萄糖进入肝细胞需穿过六层磷脂分子C.由①③④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a生活的内环境为①③D.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④中蛋白质含量低,会使③液体增加,引起组织水肿【答案】A【分析】利用所学知识解读图形,判断出图中a、b、c、d分别表示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组织细胞、毛细血管壁细胞和血细胞,①、②、③、④分别表示淋巴、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详解】A、①是淋巴液,③是组织液,④是血浆,①③的成分和各成分的含量与④相近,但不完全相同,A错误;B、④是血浆,血浆中的葡萄糖进入肝细胞至少需穿过一层毛细血管壁细胞(2层膜)+1层细胞膜,共六层磷脂分子,B正确;C、由①③④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a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为①淋巴和③组织液,C正确;D、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即④中蛋白质含量低,会使③液体增加,引起组织水肿,D正确。故选A。4.关于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两部分B.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它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等部分构成。C.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但都含有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D.神经胶质细胞具有支持、保护、营养和修复神经元等多种功能【答案】C【分析】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脑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脊神经、脑神经,支配内脏活动的为自主神经,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详解】A、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A正确;B、神经元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等部分构成,其功能是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完成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是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B正确;C、自主神经系统是指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它们的活动不受意识支配,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即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传出神经,C错误;D、神经胶质细胞对神经元起辅助作用,即具有支持、保护、营养和修复神经元等功能,D正确。故选C。5.如下图表示人体的某反射弧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图中,①是神经中枢,②是传出神经,③是传入神经B.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只要反射弧结构完整,给予适当刺激,即可出现反射活动。C.通过该图中的反射弧完成的反射属于条件反射D.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均位于中枢神经系统中【答案】D【分析】反射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图中结构:①神经中枢、②传入神经、③传出神经、④效应器、⑤感受器。【详解】A、该图中,②所在上面含有神经节,故②是传入神经,①是神经中枢,③是传出神经,A错误;B、由于低级中枢还受高级中枢的控制,反射弧结构完整,给予适当刺激,不一定会出现反射活动,B错误;C、该反射弧由3个神经细胞组成,其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中,通过该反射弧完成的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C错误;D、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小脑、脑干和脊髓等,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均位于中枢神经系统中,D正确。故选D。6.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刻意“憋尿”体现了神经系统对排尿活动的分级调节B.长时记忆可能与神经元之间即时的信息交流有关,尤其是与大脑皮层下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C.大脑皮层运动代表区范围的大小与躯体中相应部位的大小无关D.参与小组讨论,需要大脑皮层言语区的S区和H区参与【答案】B【分析】1、各级中枢的分布与功能:①大脑: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结构基础。其上由语言、听觉、视觉、运动等高级中枢。②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③脑干:有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④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渗透压感受器(水平衡中枢)、血糖平衡调节中枢,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总枢纽。⑤脊髓: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2、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W区(书写性语言中枢):此区受损,不能写字(失写症)S区(运动性语言中枢):此区受损,不能讲话(运动性失语症)H区(听觉性语言中枢):此区受损,不能听懂话(听觉性失语症)V区(视觉性语言中枢):此区受损,不能看懂文字(失读症)。【详解】A、刻意“憋尿”体现了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的控制,即神经系统对排尿活动存在分级调节,A正确;B、短时记忆可能与神经元之间即时的信息交流有关,尤其是与大脑皮层下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B错误;C、大脑皮层运动代表区范围的大小与躯体中相应部位的大小无关,C正确;D、参与小组讨论,需要听和说,需要大脑皮层言语区的S区和H区参与,D正确。故选B。7.关于激素的发现与探究历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摘除胰腺体现了“减法原理”,注射胰腺提取液体现了“加法原理”。B.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由小肠黏膜分泌并促进胰腺分泌胰液。C.沃泰默将稀盐酸注入狗切除神经的小肠内,胰腺仍能分泌胰液,说明胰液分泌不受神经调节D.斑廷之前,科学家通过制备胰腺提取物治疗糖尿病却收效甚微,是因为胰岛素的本质是蛋白质,会被胰腺分泌的胰蛋白酶所分解。【答案】C【分析】1、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小肠黏膜产生的。2、对照实验中控制自变量的原理:(1)加法原理:与常态比较,人为增加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加法原理”。例如,在“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中,实验组分别加热、滴加FeCl3溶液、滴加肝脏研磨液;又如探究不同酸碱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等。(2)减法原理:与常态比较,人为去除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减法原理”。例如,在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每个实验组特异性地去除了一种物质;又如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淀粉的实验等。【详解】A、人为增加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加法原理”,人为去除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减法原理”,因此摘除胰腺体现了“减法原理”,注射胰腺提取液体现了“加法原理”,A正确;B、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并促进胰腺分泌胰液,B正确;C、沃泰默将稀盐酸注入狗的切除神经的小肠内,结果胰腺仍能分泌胰液,说明存在神经调节以外的调节方式,不能排除胰液分泌不受神经调节,C错误;D、制备胰腺提取物治疗糖尿病却收效甚微,是因为胰岛素的本质是蛋白质,会被胰腺分泌的胰蛋白酶所分解,D正确。故选C。8.激素作为一种信息分子,能把某种调节信息由内分泌细胞携带至靶细胞。如图表示影响血糖调节的因素及相关激素发挥作用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引起胰岛A细胞分泌相应激素的物质有血糖、神经递质B.刺激X→a→下丘脑→b→胰岛A细胞→分泌相应激素→靶细胞发生相应生理反应的过程属于神经调节C.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与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甲状腺激素等共同参与血糖调节,它们起协同作用。D.图示靶细胞受到激素刺激后,会使肝糖原分解或非糖物质转化为血糖。【答案】B【分析】分析题图可知:刺激X作用于下丘脑和胰岛A细胞,使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增多,故刺激X最可能是血糖含量降低;刺激X→a→下丘脑→b→胰岛A细胞的过程属于神经调节,刺激X→胰岛A细胞的过程属于体液调节。【详解】A、分析题图可知:刺激X作用于下丘脑和胰岛A细胞,使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增多,故刺激X最可能是血糖含量降低;刺激X→a→下丘脑→b→胰岛A细胞的过程属于神经调节,所以引起胰岛A细胞分泌相应激素的物质有血糖、神经递质,A正确;B、分析题图可知:刺激X→a→下丘脑→b→胰岛A细胞的过程属于神经调节,刺激X→胰岛A细胞的过程属于体液调节,所以刺激X→a→下丘脑→b→胰岛A细胞→分泌相应激素→靶细胞发生相应生理反应的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B错误;C、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作用是升高血糖,而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与甲状腺激素通过调节有机物代谢或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和作用,直接或间接地提高血糖浓度,所以它们起协同作用,C正确;D、分析题图可知: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作用于靶细胞后,会使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或者非糖物质转化为糖,从而升高血糖,D正确。故选B。9.体温调节是指温度感受器接受体内、外环境温度变化的刺激后,机体通过一系列的反应,调整产热和散热,使体温保持在相对恒定的水平。下图为人体感染病原体后体温调节示意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在体温调节过程中,下丘脑既是神经中枢,又是效应器。B.甲细胞、乙细胞接收的信息分子分别是激素、神经递质C.调节的结果是甲细胞和乙细胞的代谢都增强D.病原体感染机体并引起机体发热至38.5℃的直接原因是产热量大于散热量【答案】B【分析】寒冷刺激,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其释放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最终导致甲状腺激素的释放,最终使组织细胞代谢增强、产热增多,从而使机体体温上升;另外皮肤毛细血管收缩,可以减少散热,使体温上升。【详解】A、下丘脑能够感知温度变化,还能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分泌相应激素,所以在体温调节中既是感受器,又是神经中枢和效应器,A正确;B、图中甲细胞受神经调节,所以其接收的信息分子是神经递质;乙细胞接收的信息分子是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B错误;C、人体感染病原体后体温会升高,而体温升高是机体产热量大于散热量的结果,机体产热量增加是甲状腺激素作用于全身细胞,促进细胞代谢的结果,因此甲和乙的代谢都加强,C正确;D、当产热量大于散热量时,体温上升,故病原体感染机体并引起机体发热至38.5℃的直接原因是产热量大于散热量,D正确。故选B。10.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组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B.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C.淋巴细胞包括T细胞和B细胞,分别在胸腺和骨髓中成熟D.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答案】D【分析】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脾脏、胸腺、骨髓、扁桃体等;免疫细胞:吞噬细胞、淋巴细胞(T、B);免疫活性物质:抗体、细胞因子和溶酶体等。【详解】A、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A正确;B、免疫器官包括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B正确;C、淋巴细胞包括T细胞、B细胞,其中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C正确;D、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分泌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D错误。故选D。11.桥本氏甲状腺炎是一种常见的甲状腺疾病,患者血液中可检测出抗甲状腺细胞的抗体,随病情发展许多患者会表现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称为桥本氏甲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桥本氏甲状腺炎是一种自身免疫病B.桥本氏甲减出现的原因是甲状腺细胞受损C.桥本氏甲减患者会表现出体温偏低的症状D.桥本氏甲减不可通过补充甲状腺激素减轻症状【答案】D【分析】分析题意可知:患者血液中可检测出抗甲状腺细胞的抗体,是免疫功能过强导致的自身免疫病;患者最终表现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激素减少,对于下丘脑和垂体的抑制作用减弱,晚期患者的体内将会检测到较高水平的促甲状腺激素。【详解】AB、分析题意可知:患者体内出现抗甲状腺细胞的抗体,即抗体可作用于甲状腺细胞,使甲状腺细胞受损,属于自身免疫病,AB正确;C、桥本氏甲减患者体内,甲状腺功能减退,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降低,机体代谢减缓,产热减少,所以桥本氏甲减患者会表现出体温偏低的症状,C正确;D、桥本氏甲减患者甲状腺激素分泌降低,可通过补充甲状腺激素减轻症状,D错误。故选D。12.新冠病毒(SARS-CoV-2)和肺炎双球菌均可引发肺炎,但二者的结构不同,新冠病毒是一种含有单链RNA的病毒。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新冠病毒与肺炎双球菌均可利用自身的核糖体进行蛋白质合成B.新冠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属于胞吞C.新冠病毒与肺炎双球菌二者遗传物质所含有的核苷酸是不相同的D.新冠病毒或肺炎双球菌的某些蛋白质可作为抗原引起机体免疫反应【答案】A【分析】新冠病毒是一种RNA病毒,不具细胞结构,主要由RNA和蛋白质构成;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详解】A、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没有核糖体,利用宿主细胞核糖体合成自己的蛋白质,A错误;B、新冠病毒进入宿主细胞需要与细胞表面特定受体发生识别作用,然后通过胞吞方式进入细胞,B正确;C、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为RNA,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为DNA,二者核酸不同,核苷酸也不同,C正确;D、抗原是指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病毒、细菌等病原体表面的蛋白质等物质都可以作为引起免疫反应的抗原,D正确。故选A。二、多选题13.下表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量数据(单位:mmol/L),②③中的物质可以相互交换。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体液成分Na+K+Ca2+Mg2+Cl-有机酸蛋白质①②1425.02.51.5103.36.016.0③1474.01.251.0114.07.51.0④101402.510.3525-47A.①表示细胞外液,②表示血浆,③表示淋巴液B.②中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蛋白质的含量有关,与无机盐的含量无关。C.某人进行一定强度的体力劳动后手掌磨出了水疱,水疱中的液体主要是③D.④表示细胞内液,约占2/3,是人体细胞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答案】ACD【分析】分析表格:根据表格中Na+和K+的含量可以确定①(②③)为细胞外液,④为细胞内液;血浆与组织液、淋巴的最主要区别是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高,所以根据蛋白质含量高低可以确定②为血浆,③为组织液。【详解】A、根据表格中Na+和K+的含量可以确定①(②表示血浆,③表示组织液)为细胞外液,④为细胞内液,A正确;B、②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蛋白质、无机盐的含量有关,B错误;C、水疱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也就是③,C正确;D、根据表格中Na+和K+的含量可以确定①(②③)为细胞外液,④为细胞内液,约占2/3,是人体细胞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D正确。故选ACD。14.NO是一种可自行失活(平均5s后失活)的神经递质,它凭借脂溶性穿过细胞膜,迅速在细胞间扩散,其不经受体介导直接进入突触后膜所在细胞内,如果进入血管平滑肌细胞内,可通过增强GC(鸟苷酸环化酶)的催化活性,打开离子通道,使血管平滑肌松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NO只能单向传递B.突触后膜上有NO的特异性受体C.NO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释放至细胞外D.NO可打开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的Na+通道【答案】ABD【分析】分析题意可知:NO是一种自行失活的神经递质,说明该神经递质不需要灭活机制;它凭借其脂溶性穿过细胞膜,迅速在细胞间扩散,不经受体介导,直接进入突触后膜细胞内,说明该神经递质发挥作用不需要与突触后膜上相应受体结合;其作用是进入血管平滑肌细胞内,通过增强GC(鸟苷酸环化酶)的催化活性,打开离子通道,使血管平滑肌松弛。【详解】A、分析题意可知:NO凭借其脂溶性可自由穿过细胞膜,不经受体介导,说明其可双向传递信号,A错误;B、NO不经受体介导,直接进入突触后膜细胞内,说明其发挥作用不需要与突触后膜上相应受体结合,B错误;C、分析题意可知:NO凭借其脂溶性可自由穿过细胞膜,说明其释放是通过自由扩散实现的,C正确;D、NO可打开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使血管平滑肌松弛,由此判断打开的很可能是氯离子通道,抑制突触后膜兴奋而导致平滑肌松弛,D错误。故选ABD。15.水钠平衡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长期高盐饮食易使机体的水钠平衡紊乱,使水和钠滞留在内环境中,导致细胞外液量增加,这是诱发高血压常见原因之一。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和钠的方式都属于协助扩散B.正常人高盐饮食后会促进醛固酮的分泌,降低钠的重吸收。C.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的分泌量增加都能促使机体血压升高D.抑制醛固酮受体的药物可减缓水钠滞留,用于治疗高血压。【答案】CD【分析】醛固酮:由肾上腺皮质产生,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详解】A、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方式主要是协助扩散,而重吸收钠的方式为主动运输,A错误;B、醛固酮可以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对钠离子的重吸收,因此高盐饮食会导致醛固酮分泌减少,从而减少钠的重吸收,B错误;C、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醛固酮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重吸收钠离子,二者分泌量增加会使水和钠滞留在内环境中,导致细胞外液量增加,可促使机体血压升高,所以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的分泌量增加都能促使机体血压升高,C正确;D、抑制醛固酮受体的药物,能与醛固酮受体结合,并竞争性阻断醛固酮与受体结合,拮抗醛固酮调节钠离子重吸收和钾离子的排出,使钠离子、水排出增多,尿量增加,钾离子排出减少,所以抑制醛固酮受体的药物用于治疗高血压,如依普利酮,D正确。故选CD。16.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癌细胞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人体的免疫细胞都能识别出“自己”和“非己”成分B.人体内癌细胞的清除离不开细胞毒性T细胞和巨噬细胞C.抵抗内外抗原的免疫功能越强,越有利于维持人体健康D.辅助性T细胞和B细胞分别参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答案】ACD【分析】人体的免疫分为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包括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由皮肤和粘膜组成,第二道防线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特异性免疫即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详解】A、浆细胞由B淋巴细胞分化而来,属于免疫细胞,但不具有识别作用,A错误;B、人体内癌细胞的清除过程是细胞免疫,需要巨噬细胞对癌细胞进行处理,刺激T淋巴细胞分化出细胞毒性T细胞,最终使癌细胞裂解死亡,B正确;C、免疫功能过高会引起自身免疫病,不利于人体健康,C错误;D、在体液免疫过程中也有T淋巴细胞的参与,D错误。故选ACD。三、综合题17.人体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维持内环境的稳态。如图表示人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一般情况下,体液②中的氧浓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细胞内液的氧浓度。(2)A表示系统,B表示泌尿系统,正常机体通过调节网络使得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稳态。(3)某人喝入较多的食醋后不会引起内环境的pH明显下降,原因是血浆中具有,其中最重要的是。(4)、、温度是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变化之中,有时甚至遭到破坏。引起内环境稳态失衡的原因是(答出两点)。【答案】(1)大于(2)循环神经—体液—免疫(3)缓冲物质/缓冲对H2CO3/NaHCO3(4)酸碱度/pH渗透压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分析】分析题图可知:①表示血浆、②表示组织液、③表示淋巴液(淋巴),A表示循环系统。【详解】(1)分析题图可知::①表示血浆、②表示组织液、③表示淋巴液(淋巴),氧气需要经过组织液,后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以供给细胞代谢,所以组织液中氧气大于细胞内液中氧浓度。(2)分析题图可知:A表示循环系统,正常机体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使得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稳态。(3)血浆中具有缓冲物质,可以和醋酸发生反应,反应产物可通过肺或肾脏排出体外,从而使血浆的酸碱度保持相对稳定,所以某人喝入较多的食醋后不会引起内环境的pH明显下降。其中最重要的缓冲物质是H2CO3/NaHCO3。(4)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酸碱度、温度和渗透压;当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引起内环境稳态失衡。18.果蝇是XY型性别决定的二倍体生物,常被用来做遗传实验的实验材料。用不同刚毛表型和眼型的纯合雌雄性果蝇作为亲本进行两组杂交实验。若每一对相对性状都只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与果蝇眼型相关的基因为A、a,与刚毛表型相关的基因为B、b;只考虑上述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情况,F1个体数基本相同(不考虑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回答下列问题:

(1)直刚毛对焦刚毛为性状,控制眼型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判断依据是。(2)若以F1雌、雄果蝇为材料,验证控制果蝇正常眼/粗糙眼的基因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请写出实验思路、预期结果及结论。①实验思路:。②预期结果与结论:。(3)取1组F1的雄与2组F1的雌果蝇杂交,后代为直刚毛正常眼雌果蝇的概率为。【答案】(1)显性常正反交结果相同(或组别1和2杂交实验结果都表现正常眼)(2)让F1雌、雄果蝇杂交,观察F2果蝇中正常眼与粗糙眼的性状分离比F2果蝇中正常眼∶粗糙眼=3∶1,由此证明控制果蝇正常眼/粗糙眼的基因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3)3/16【分析】分析题图:组别1母本的表型与组别2父本的表型相同,组别1父本的表型与组别2母本的表型相同,说明组别1和2互为正反交实验。纯合的正常眼和粗糙眼杂交,组别1和2的F1均为正常眼,说明正常眼对粗糙眼为显性,正常眼受A基因控制,粗糙眼由a基因控制,而且A和a位于常染色体上。纯合的焦刚毛和直刚毛杂交,组别1的F1中雌性均为直刚毛、雄性均为焦刚毛,而组别2的F1均为直刚毛,说明直刚毛对焦刚毛为显性,直刚毛受B基因控制,焦刚毛受b基因控制,而且B和b位于X染色体上。【详解】(1)纯合的焦刚毛和直刚毛杂交,组别1的F1中雌性均为直刚毛、雄性均为焦刚毛,而组别2的F1均为直刚毛,说明直刚毛对焦刚毛为显性。由题图可知:组别1母本、父本的表型分别与组别2的父本、母本的表型相同,说明组别1和2互为正反交实验。纯合的正常眼和粗糙眼亲本杂交,正反交的结果相同,F1均为正常眼,说明正常眼(A)对粗糙眼(a)为显性,而且控制眼型的等位基因A和a位于常染色体上。(2)控制眼型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上,若以F1雌、雄果蝇为材料,验证控制果蝇正常眼和粗糙眼的基因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则可以让F1雌、雄果蝇杂交(都为杂合子),观察F2果蝇中正常眼与粗糙眼的性状分离比。如果F2果蝇中正常眼∶粗糙眼=3∶1,则可证明控制果蝇正常眼和粗糙眼的基因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3)由题图可知:纯合的焦刚毛和直刚毛杂交,正反交的结果不同,组别1的F1中雌性均为直刚毛、雄性均为焦刚毛,而组别2的F1均为直刚毛,说明直刚毛(B)对焦刚毛(b)为显性,相关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结合对(1)的分析可知:控制眼型的等位基因A和a位于常染色体上。在组别1中,亲本♀焦刚毛正常眼的基因型为AAXbXb,亲本♂直刚毛粗糙眼aaXBY,二者杂交所得F1雄蝇的基因型为AaXbY。在组别2中,亲本♀直刚毛粗糙眼的基因型为aaXBXB,亲本♂焦刚毛正常眼AAXbY,二者杂交所得F1雌蝇的基因型为AaXBXb。取组别1的F1雄蝇与组别2的组F1雌蝇杂交,后代中直刚毛正常眼雌果蝇(A-XBXb)的概率为3/4×1/4=3/16。19.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过程包括神经元上的传导和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图1表示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示意图,图2表示在图1中M点分别在t1、t2、t3三个时刻给予三次相同的甲刺激所测得神经纤维上的电位变化。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图1中结构1是,可以是后一个神经元的来充当。(2)若图1中结构2释放的物质可以促进Cl-进入细胞,则会引起下一个神经细胞产生(填“兴奋”或“抑制”)。图1中的突触小体上信号的转化为。(3)由于突触间隙的存在,兴奋从神经元A传递到神经元B会出现延迟现象,但科学家在研究鳌虾的躲避反射的反射弧时,发现两个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没有出现延迟现象,请推测这种突触兴奋的传递形式是。(4)若在图1中神经元B的N处给予适宜刺激,则电流表的偏转情况是。(5)在图2中,t2时刻对神经纤维给予甲刺激,神经纤维处于状态,膜内电位为,该状态是由维持的。在t3时刻给予相同的甲刺激后,神经纤维产生了动作电位,这说明甲刺激的强度(填“达到”或“达不到”)产生动作电位的阈值。(6)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是一种神经性疾病,患者由于运动神经细胞受损,肌肉失去神经支配而逐渐萎缩。ALS的发病机理可能是突触间隙神经递质过多,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Na+过度内流,神经细胞渗透压升高,最终水肿破裂。某药物通过作用于突触来缓解病症,其作用机理可能是(答出两种即可)。【答案】(1)突触后膜细胞体或树突(2)抑制

电信号到化学信号(3)局部电流(4)偏转1次(5)静息K+离子外流达不到(6)抑制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抑制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抑制突触后膜Na+内流等【分析】1、图1中结构1是突触后膜,结构2是突触前膜。2、图2中t1、t2时刻给予电刺激未产生动作电位,t3时刻给予相同的电刺激,产生了动作电位,说明连续给予低于阈值的刺激,会出现累加现象,从而引发动作电位。【详解】(1)图1是突触结构的示意图,由图像可知,结构1是突触后膜,突触后膜可以是后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来充当。(2)结构2是突触前膜,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兴奋性神经递质,一类是抑制性神经递质,若是兴奋性神经递质,侧会使突触后膜上的Na+通道打开,Na+内流,从而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若是抑制性神经递质,侧会使突触后膜上的Cl-通道打开,Cl-进入细胞,静息电位进一步加大,使突触后神经元产生抑制。(3)由于突触具有突触间隙,如果借助化学物质进行信息传递,必然有一个传递过程的延搁,因此具有延迟性,如果两个神经元直接相连,以局部电流的形式进行信息传递,就不会出现延迟现象。(4)若在图1中神经元A的M处给予适宜刺激,兴奋可传至神经元B,电流表左侧电极处先兴奋,经过突触后,电流表右侧电极处后兴奋,所以电流表会偏转两次,方向相反。若在神经元B的N处给予适宜刺激,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的,电流表右侧电极处可以兴奋,但突触的兴奋传递是单向的,电流表左侧电极处不能兴奋,所以电流表只能偏转一次。(5)在图2中,曲线的顶端标注有动作电位,则t2时刻对神经纤维给予电刺激,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而静息状态时,膜电位是外正内负,所以膜内电位为负电位,该状态是由K+外流维持的。t2时刻对神经纤维给予电刺激,没有产生兴奋,在t3时刻给予相同的电刺激后,神经纤维产生了动作电位,这说明电刺激的强度很小,不足以达到产生动作电位的阈值,若连续给予低于阈值的刺激,则会出现累加现象,从而引发动作电位。(6)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是一种神经性疾病,患者由于运动神经细胞受损,肌肉失去神经支配而逐渐萎缩。ALS的发病机理可能是突触间隙神经递质过多,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Na+过度内流,神经细胞渗透压升高,最终水肿破裂。某药物通过作用于突触来缓解病症,其作用机理可能是抑制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抑制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抑制突触后膜Na+内流等。20.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TH)可调节人体多种生命活动。双酚A(BPA)是一种有机化合物,若进入人体可导致甲状腺等内分泌腺功能紊乱。下丘脑-垂体-甲状腺(HPT)轴及BPA作用位点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可知,在TH分泌的过程中,过程①②③属于调节,过程⑤⑥属于调节。(2)TH是亲脂性激素,可穿过特定细胞的细胞膜并进入细胞核内,与核内的TH受体特异性结合。这一过程体现激素调节的特点是。TRH只能作用于垂体的原因是。(3)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是合成TH所必需的酶,且能促进甲状腺上促甲状腺激素(TSH)受体基因的表达。研究发现,进入人体的BPA能抑制TPO活性,可导致血液中TH含量下降,其原因是。(4)有研究表明,BPA也能促进皮质醇分泌,抑制睾酮分泌,说明BPA除影响HPT轴外,还可直接或间接影响人体其他内分泌轴的功能,这些内分泌轴包括。【答案】(1)分级、反馈(2)作用于靶细胞、靶器官只有垂体细胞上由TRH受体,其他细胞没有(3)BPA既能抑制TH的合成过程,又能导致甲状腺上TSH受体基因的表达减少进而减弱TSH的效果,使TH分泌少(4)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分析】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进而促进代谢增加产热,这属于分级调节。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这叫做负反馈调节。【详解】(1)据图可知,在TH分泌的过程中,过程①②③属于分级调节,分级调节能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形成多级反馈,有利于精细调控,从而维持机体的稳态,过程④⑤⑥属于反馈调节,通过该调节过程维持了激素含量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