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均田制的限田功能_第1页
敦煌均田制的限田功能_第2页
敦煌均田制的限田功能_第3页
敦煌均田制的限田功能_第4页
敦煌均田制的限田功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敦煌均田制的限田功能

一、均田制的实施—序言为了有效地控制人民和国家,中国历代王朝都以“无人无量、土地肥沃”为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为达到有效支配人民和土地的目的,政府采取的最重要措施是保证让小农保有一定数量的土地,作为自给自足开展生产的基础。因此,在汉和西晋两朝,为了防止由土地兼并引起的小农土地被掠夺,并抑制大面积占有土地现象的发生,限制土地所有的“限田策”被提出并实行。但仅凭“限田策”是无法使小农保有一定数量使其赖以生存的土地的,因此在汉代还采取了分发公田的举措。[1,3,6,8,13,15,21,27,30,35,39,44,46,50,52]换句话说,由于仅凭消极的“限田策”,无法保证让小农保有一定数量的土地作为其自给自足开展生产的基础,积极的“给田策”也一并得以实施。对这种兼具“限田”、“给田”两种职能的均田制的研究,通过对敦煌文书的分析得以正式确立。日本学者们以此为据主张均田制的“还受否定论”,其主要依据是敦煌的户籍文书上关于均田农民的田土已受率千差万别的记载。[2,4,7,9,14,16,22,28,31,36,40,45,47,51,53]如果说尽管均田农民的已受田额未能达到均田法规中所规定的应受田额,但均田农民之间的田土已受率并不存在较大差别的话,那么就可以认为均田制的实施实现了“均田”的目标。但唐代敦煌的户籍文书上所记载的均田农民之间田土已受率千差万别的现象,成了均田制下“还受”并未得以实现的充分证明。依据对敦煌户籍文书的研究,均田制的实行虽未被完全否定,但它所包含的意义受到了限制。可是,在吐鲁番这个西北边境的偏僻地区却出土了展现唐代均田制实施实况的“给田”、“退田”、“欠田”等文书,日本学者们对这些文书的研究结果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唐代在吐鲁番地区实行过依据一定的给田基准额来接受田土的做法。[1,3,6,8,13,15,21,27,30,35,39,44,46,50,52]即以吐鲁番文书为凭,“还受肯定论”抬头了。在此,我想指出在对现有出土文书的研究中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这就是“还受否定论”的论据是敦煌户籍文书上均田法规中应用了宽乡的受田规定,而“还受肯定论”的论据则是吐鲁番的均田关系文书中户籍文书上应用了狭乡的受田规定。依照常理来想,宽乡应为均田制下授受的实行较为容易的地方,而狭乡应为授受的实行较不容易的地方,但依据均田关系文书得出的各种关于这两种地方的结论却与此截然相反。换句话说,连作为宽乡的敦煌也无法按照均田法规的规定实行受田,狭乡中受田的实施与否也就无讨论的必要了。但是,如果连在均田制的实施较不容易的狭乡里都实现了“给田”、“退田”从而证明了均田制的实行的话,在与狭乡相比均田制的实施较为容易的宽乡中,“给田”、“退田”的实现可视为理所当然。因此,对作为宽乡的敦煌和狭乡的吐鲁番分别以出土的均田关系文书为凭,探讨均田制的实施问题是存在局限性的。那么我们应当依据什么来考察均田制的实施问题呢?我认为应着眼于现有研究。正如韩国磐所指出的,各户的田土已受率各不相同,其中口分田的已受率千差万别,但永业田各户几乎都能基本实现受足。[2,4,7,9,14,16,22,28,31,36,40,45,47,51,53]与铃木俊所指出的相同,这是唐代户籍中均田农民的已受田以户为单位首先登载充当永业田的受田分,若仍有余分便充当口分田予以登载的结果。即便如此,它并不能解释敦煌的大部分均田农民永业田基本受足的现象。而我认为该现象正是均田制研究中的重要线索。与此问题相关,当前学术界有个被忽视的问题,那就是均田制下宽乡和狭乡的划分。具体而言,就是出土于敦煌和吐鲁番的户籍上,为什么会应用宽乡和狭乡这样不同的受田规定。在吐鲁番,由于均田农民的已受田与均田令所规定的、既包括永业田也包括口分田的应受田额相距甚远,因而应用了狭乡的受田规定。相反,在敦煌,虽然均田农民的已受田与吐鲁番相比多出许多,但与吐鲁番一样都未达到均田令所规定的受田额,所以应用了与吐鲁番不同的宽乡受田规定。我想这正说明了,均田制中丁男一人可得包括永业田20亩和口分田80亩的100亩受田额的规定,不是划分宽乡和狭乡的标准。关于均田制下丁男一人可得包括永业田20亩和口分田80亩的100亩受田额的规定乃“限田”的基准额这一点,日本学者对敦煌户籍文书的研究中已经指出。[5,10,17,23,29,32,37,41,48]但至今大体上仍将此规定理解为“给田”的基准额。那么均田制下限田基准额和给田基准额便同一起来,但职能相异的“限田”和“给田”能依据同一基准额吗?这样理解的话,若未达到丁男已受田额100亩的规定,“限田”的职能是得到了贯彻,但“给田”的职能却失效;相反,若超过已受田额100亩的规定,“给田”的基准是得到了贯彻,但“限田”的职能却未能执行。即均田制下为了同时贯彻“限田”和“给田”的职能,每个丁男的已受田额必须与100亩的应受田额相一致。由此不难看出,若将均田制的给田基准额和限田基准额同一化视之,几乎是不可能同时满足“限田”和“给田”的职能的。这说明均田制下限田基准额和给田基准额应分别有各自的设定标准。若此假定成立,划分均田制下宽乡和狭乡的标准就不是限田基准额而是给田基准额。我认为这与均田制下将田种分为永业田和口分田来决定受田额,以及前面提到的唐代在应用了宽乡受田法规的敦煌其均田农民的20亩永业田基本受足的现象有关。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在均田制下永业田和口分田的100亩总额可视为继承井田的传承,但为什么做出了永业田20亩、口分田80亩的划分呢?为什么不是永业田30亩和口分田70亩,或是永业田40亩和口分田60亩呢?我认为该问题和均田农民的耕作能力及生计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的传统王朝以“无令人有余力,地有遗利”为支配人民和土地的理念,且均田制施行的契机——李安世的上奏文中也有“力业相称”的说法[1,3,6,8,13,15,21,27,30,35,39,44,46,50,52]。这说明在均田制下给田基准额的设定与均田农民的劳动能力有着密切关系。因此本文将通过对作为给田基准额设定凭据的均田农民耕作能力的考察,和对唐代敦煌均田农民受田情况的分析,揭示出永业田成为划分宽乡和狭乡的依据,以此来证明“均田制下宽乡的给田基准额为永业田20亩”的假说。二、给土地的标准数量的定义(一)农民一般的耕作面积与土地被耕增关于农民的抚养能力,离均田制时期甚为久远的战国时代传下了许多纪事[2,4,7,9,14,16,22,28,31,36,40,45,47,51,53],大体上一夫耕种100亩土地,上家、中家、下家分别可抚养家庭成员7人、6人和5人。但这里所说的战国时代的100亩是1步×100步的小亩,换算成均田制时期1步×240步的大亩的话为41.7亩,但应同时考虑度量衡的变化。战国时代的铜尺长23.1cm,因此当时的1小亩为6尺×6尺×100步=138.6cm×138.6cm×100=191.2m2。均田制时期,北魏后期的尺长29.6cm[1,3,6,8,13,15,21,27,30,35,39,44,46,50,52],因此当时的1大亩为6尺×6尺×240步=177.6cm×177.6cm×240=757m2。[2,4,7,9,14,16,22,28,31,36,40,45,47,51,53]即战国时代的100小亩相当于北魏均田制时期的25.4大亩。[5,10,17,23,29,32,37,41,48]所以很明显,在北魏均田制时期以大亩25.4亩同样也最少可负担5个家庭成员的生计,且若考虑秦汉时期生产力提高的因素的话,以少于这些亩数的土地即可最少保证5个家庭成员的生计。农家的生产能力除了取决于农家所拥有的田土之外,还取决于农民的耕作能力、农具、耕牛等因素。由于在北魏的均田制下,耕牛也是受田的对象,我认为分摊给农民的受田额只考虑了农民自身的耕作能力。下面的几则史料虽然不是均田制时期的,但我想借其考察一下农民的可耕面积。银雀山出土的战国时代齐国的“田法”载:一人而田大亩廿(四者王,一人而)田十九亩者霸,(一人而田十)四者存,一人而田九亩者亡……岁收,中田小亩亩廿斗,中岁也。上田亩廿七斗,下田亩十三斗。[11,18,24,33,38,42,49]从上述1人耕种24大亩即称成就王业的纪事中可见,24大亩指的是1人可以耕种的最大限额。再以汉代屯田为例,《汉书》卷六九《赵充国传》:计度临羌东至浩,羌虏故田及公田,民所未垦,可二千顷以上……愿罢骑兵,留弛刑应募,及淮阳、汝南步兵与吏士私从者,合凡万二百八十一人,用谷月二万七千三百六十三斛……田事出,赋人二十亩。屯田分摊给每人20亩地,这样的记述在汉代的木简中也可找到。再以三国时的吴国为例,《三国志》卷六O《吴书·钟离牧传》:少爰居永兴,躬自垦田,种稻二十余亩……率妻子舂所取稻得六十斛米。钟离牧努力耕种他的20多亩田地收获了60斛米这么多的粮食,可见这里所说的20多亩地不会少于农民一般的耕种面积。就在均田制颁布之前的北魏世祖时期,《魏书》卷四下《世祖纪》载恭宗令称:其制有司课畿内之民,使无牛家以人牛力相贸,垦殖锄耨。其有牛家与无牛家一人种田二十二亩,偿以私锄七亩。表明仅犁地和除草这两项劳动的劳动力消耗比例就为22:7,我将相关部分加重予以突出。即上述纪事表明22亩是一个人的一般耕作面积。还有,《魏书》卷七上《高祖纪》太和元年(公元477年)三月丙午的诏称:其敕在所督课农事,有牛者加勤于常岁,无牛者倍庸于余年。一夫制治田四十亩,中男二十亩。无令人有余力,地有遗利。令1夫治田40亩、中男治田20亩指的是一般的可耕面积,还是比一般可耕面积多出几倍的面积无从得知。因为当时有让无牛者加倍出力的诏令。但有一点是可以知道的,即一般农民的可耕面积不超过40亩。通过高昌国时代吐鲁番的赀合文书可考察农民的耕作面积,其内容如下。冯照蒲陶二亩半桑二亩常田十亩半其他田十五亩田地枯枣五亩破为石田亩二斛兴蒲陶二亩半桑二亩常田十八亩半其他田七亩泮桑二亩半得张阿兴蒲陶二亩半得阚衍常田七亩得韩千哉田地沙车田五亩得张渚其他田四亩半瓜二亩半赀合二百五十七斛[1,3,6,8,13,15,21,27,30,35,39,44,46,50,52]依据上述记载,户主冯照总共拥有35亩地,冯兴总共拥有30亩地,冯泮原本拥有2亩半地,因佃作他人之田21亩半,共耕种24亩地。由上述文书可以看出,类似冯泮这样在拥有的土地与自身劳动力相比较少的情况下,便会借种他人的田土,也有很多时候将田土借给别人。所以我认为冯照和冯兴之所以没有借种他人的田土,是因为其拥有的田土与自身劳动力相适合。从这里还可以看出,种植葡萄和桑与栽培谷物并不是劳动力的重复投入,因此冯照等的可能耕作面积为其所拥有的土地中除去葡萄和桑的25亩土地。由以上考察可知,农民的可耕面积为25亩左右,但在均田制下给田基准额是永业田的情况下,为什么不定为25亩,却定为20亩呢?我想这也许是因为考虑到均田农民之间存在着劳动能力的差异,才将最低耕作面积设为20亩的。但不会是只考虑均田农民的最低耕作能力才将永业田的受田额定为20亩。与此相关,我想针对均田农民的生计问题进行考察研究,他们有多少粮食才能维持基本的生计,而这又需要多大面积的田土呢?下面即以史料比较丰富的唐代为例进行分析研究。(二)条文及相关标准对服装费的计算首先,如果考察包括一名丁男的课户的租调负担,会发现租为粟2石,调为绢2丈(布2丈5尺)、绵3两(麻三斤)[2,4,7,9,14,16,22,28,31,36,40,45,47,51,53]。下面,让我们先通过对敦煌文书的考察研究一下粟和绢、绵的价格比。凡丁岁役二旬(有闰之年加二日),无事则收其庸,每日三尺(布加五分之日)。有事而加役者,旬有五日免其调,三旬则租、调俱免(通正役并不得过五十日)。岁役超过15天则免调,再超过15天则免租,因此调和租的实际负担可视为相同。即可列出粟2石=绢2丈+绵3两=布2丈5尺+麻3斤的等值公式。以上述两则纪事为据,认为调的负担即为租粟2石也不为过。因此,课户的课口全部动员从事岁役而不交庸时,只向国家承担4石左右的租调即可。接下来让我们考察一下均田农民的粮食消费。汉代以后至南北朝成年男子的一日粮食消费量为6升米(唐代的2升)[5,10,17,23,29,32,37,41,48],因此成年男子年粮食消费量为21石6斗米(唐代的7石2斗)。这个7石2斗米的成年男子每年粮食消费量通过唐代史料也可得以确认[11,18,24,33,38,42,49]。而且,除成年男子之外的户口的粮食消费量在《唐六典》卷六“刑部都官郎中”有载:其粮丁口日给二升,中口一升五合,小口六合。诸户长留者,丁口日给三升五合,中男给二升。丁口、中口、小口的食粮分别为米2升、1升5合、6合,所以换算成粟的话,年粮食消费量丁口为粟12石,中口为9石、小口为3.6石。此外,《吐鲁番出土文书》中记载的1天粮食消费量为丁男粟3升3合3勺,丁妻粟2升5合,中小、老小粟1升5合,小男粟1升,年粮食消费量为丁男粟12石,丁妻粟9石,中小、老小5.4石,小男3.6石。总之,年粮食消费量为丁男粟12石,丁妻粟9石,中小、老小5.4石,小男3.6石。下面考察一下衣服费[1,3,6,8,13,15,21,27,30,35,39,44,46,50,52]。李悝的“尽地力之教”虽为战国时代魏国的记载,但很值得参考。即5名小农耕作100亩土地一年生产150石粮食,一年食量为90石,田租为15石,春秋社祭费用为10石,衣服费为50石(将1500钱以30钱1石的比率换算),所以每年最少有15石的赤字。[2,4,7,9,14,16,22,28,31,36,40,45,47,51,53]依据李悝的说法,衣服费是食费的5/9,90石食费依据秦时官奴婢的标准虽然远远高出有损于健康的程度[5,10,17,23,29,32,37,41,48],但我认为50石衣服费与官奴婢相比测定得过高了[11,18,24,33,38,42,49]。官奴婢的一年衣服费,成年男子为165钱,非成年男子为121钱,成年女子为99钱,非成年女子为77钱。因此,有5名家庭成员的官奴婢户的一年衣服费为165钱+99钱+121钱+121钱+77钱=583钱(19.4石),或165钱+99钱+121钱+77钱+77钱=539钱(18石)。我认为这里男人的衣服费包含了缝制费,所以制作男人衣服和女人衣服所需衣料的费用可视为相同,若除掉这个缝制费,有5名家庭成员的官奴婢户的一年衣服费大致为429钱(14.3石)。但经考察,官奴婢的食费和衣服费的比率为90石:143石,约为6:1。这个比率虽不能原原本本应用于良人,但我认为良人也是可以用这样比率的衣服费维持最基本的生计的。因此,以上述6:1的比率来计算衣服费的话,丁男粟2石,丁妻粟1.5石,中小和老小0.9石,小男0.6石。据此,将丁男、丁妻、中小(老小)、小男的一年食费和衣服费及租调负担制成表2。在这样的丁中生计负担和均田农家构成的基础之上考察一下均田农家的生计负担。首先若考察均田农家的构成,可从《通典》卷七《食货·历代盛衰户口》条中得知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的总人口数。表3中将总户数分为不课户和课户,总口数分为不课口和课口进行统计。课口全部包含在课户里[1,3,6,8,13,15,21,27,30,35,39,44,46,50,52],课户每户的课口数为1.5人。即由于课户由1.5人的课口和4.5人的不课口组成,对于课户来说,课口每人所对应的不课口为3人。[2,4,7,9,14,16,22,28,31,36,40,45,47,51,53]因此,由于由丁男、丁妻、中小(老小)、小男各1人所组成的户,由自己和父母妻子组成的井田农家[5,10,17,23,29,32,37,41,48]及均田制都是依靠夫妇的劳动力而存在的,所以将他们都设想为仅由夫妇构成的户,并将他们所需的生计费用和田土亩数制成表5。由表5可知,根据均田农家户的成员和亩产量可得知其所需的田土的面积,若考察有关唐代亩产量的史料,可发现每亩1石[1,3,6,8,13,15,21,27,30,35,39,44,46,50,52],每亩2石等多种记载[2,4,7,9,14,16,22,28,31,36,40,45,47,51,53]。由于根据不同地区风土的不同,亩产量有很大差异,所以不能确切地说亩产量是几石,但学者间大致认为是每亩1.5—2石[5,10,17,23,29,32,37,41,48]。因此,对于由丁男、丁妻、中小(老小)、小男所组成的户来说,他们维持生计所需的土地面积大体在19.5亩至26亩之间。对于在均田制下作为讨论焦点的夫妇来说,拥有14.3亩至19亩的土地便可维持生计。[11,18,24,33,38,42,49]三、根据宽乡和窄乡的划分,宽乡的基本支付(一)消极影响的受田规定由于均田制是以授田为目的的,下面是北魏太和九年(公元485年)初次颁布均田制时考虑到地区间授田有较宽裕和不宽裕之分而分别作出的规定。诸土广民稀之处,随力所及,官借民种莳。役有土居者,依法封授。诸地狭之处,有进丁受田而不乐迁者,则以其家桑田为正田分,又不足不给倍田,又不足家内人别减分。无桑之乡准此为法。乐迁者听逐空荒,不限异州他郡,唯不听避劳就逸。其地足之处,不得无故而移。在土地丰裕但人员稀少的地区,即宽乡,人民除自己的受田分以外若仍有余力,可以从官府那里借来土地耕种,迁来宽乡的人依据法律可获授田。但是不能无缘无故从宽乡迁移至其他地方。在土地不足的地区,即狭乡,在人民刚开始成为丁需要受田的时候,由于国家没有可以支付的土地,所以劝他们移至宽乡。但如果他们不愿意的话,就将进丁所在户的桑田算作进丁的受田分。这是因为在均田制下租调的征收和受田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即使在狭乡,国家不给受田对象田土,也会强制性地把户内的既保有地算作受田者的受田分,为的是将受田者算作租调的征收对象。因此,国家就是这样根据土地和人口的比例将全国分成宽乡和狭乡,通过劝人们从狭乡迁至宽乡达到“无令人有余力,地有遗利”的目的的。[1,3,6,8,13,15,21,27,30,35,39,44,46,50,52]这里不易理解的部分是狭乡中关于受田的规定,现根据前面所提的“诸地狭之处”条进行考察。凡狭乡中即将受田的进丁不愿迁移者:a.用其户内的桑田充当进丁的(露田)正田分;b.(其户内的桑田若充当进丁的露田的正田分)不够的话,不给(进丁露田的)倍田;c.(即使这样,若充当进丁的露田的正田分)还是不够的话,以户内的受田资格者为别对(露田的)正田分进行减额。(“诸地狭之处”的解释)根据上述条文,在狭乡如果具备受田资格的进丁不愿迁移到宽乡的话,将用其户内的桑田充当进丁的露田的正田分(a)。但在其户内的桑田充当进丁的露田的正田分不够的情况下,将不给进丁原本可优先充当露田的倍田(b)。即使这样,若充当进丁的露田的正田分还是不够的话,将以户内的受田资格者为别对正田分进行减额(c)。即在狭乡受田的时候,最终方法是对受田资格者的正田分进行减额。西魏的计账户籍文书中应用了上面关于狭乡受田的规定。让我们先来考察一下西魏计账户籍文书上的登载地区——瓜州效谷郡是宽乡还是狭乡。由表6可知,西魏时期麻田的受田额虽然和北魏相同,但正田(露田)的受田额不同。即计账户籍文书上记载的西魏时期男夫和妇人(包括婢)的正田应受田额是北魏的一半,牛的应受田额是北魏的2/3。这与大部分学者将瓜州效谷郡看作狭乡的见解一致,但在依据哪项法令做出此种规定的问题上存在分歧,分为两派。一种根据西魏计账户籍文书上记载的男夫和妇人的正田受田额是北魏均田令所规定的露田应受田额的一半,认为这应用了唐均田令中的“若狭乡新受者,减宽乡口分之半”[2,4,7,9,14,16,22,28,31,36,40,45,47,51,53]的规定。[5,10,17,23,29,32,37,41,48]由于这种说法无法确认上面和唐均田令一样的田令是否在西魏时期已经存在,所以暂难接受。另一种认为应用了北魏均田法规中“地狭之处”的规定。[11,18,24,33,38,42,49]如前所述,由于在北魏均田制下的狭乡中受田资格者的正田分要被减额,因而认为西魏计账户籍文书应用的是北魏均田法规中狭乡的受田规定是理所当然的。唐代的狭乡只授予宽乡口分田的一半。官人永业田若为五品以上不能在狭乡受田,若为六品以下则在本乡受田。赐田也是,如果不特别指定某地区的话是不能在狭乡实行的。工商人也不能在狭乡受田。且如果在狭乡受田不足,可在宽乡受田,如果从狭乡移居至宽乡,永业田和口分田都可卖出。[1,3,6,8,13,15,21,27,30,35,39,44,46,50,52]这是自北魏颁布均田制以来持续奖励由狭乡至宽乡的移居,力求开垦荒地的举措。《唐律疏议》卷一三《户婚律》“占田过限”条中有如下规定:诸占田过限者,一亩笞十,十亩加一等;过杖六十,二十亩加一等,罪止徒一年。若于宽闲之处者,不坐。此外,该疏议还规定:若占于宽闲之处不坐,谓计口受足以外,仍有剩田,务从垦辟,庶尽地利,故所占更多,律不与罪。这表明,在宽乡,为了开垦荒地,即使超过占田限额也不处罚。这样区分宽乡狭乡而规定受田是为了优待、鼓励宽乡,限制狭乡的结果。[2,4,7,9,14,16,22,28,31,36,40,45,47,51,53]但唐开元二十五年令中对于宽乡和狭乡的概念有如下定义:受田,悉足者为宽乡,不足者为狭乡。[5,10,17,23,29,32,37,41,48]田多可以足其人者为宽乡,少者为狭乡。[11,18,24,33,38,42,49]根据第1条的规定,受田“悉足”的地区为宽乡,“不足”的地区为狭乡,根据第2条的规定,受田“多可以足”的地区为宽乡,“少”的地区为狭乡。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宽乡的条件是受田的“悉足”或“多可以足”。这恰恰说明宽乡指的是某地区受田者的受田分都受足或大部分受足的情况。相反,狭乡指的是某地区受田对象的受田分都受足的人极少的情况。因此,田令上的宽乡和狭乡的标准可以说是很明确了,但这里的问题是这个标准究竟是什么,对此我将在后文中进行考察。(二)应受田额的计算如前文所述,宽乡指的是受田都受足或大部分受足的地区,而狭乡指的是受田不足的地区,判断受田的足与不足的标准是揭示均田制下给田基准额的重要线索。首先,均田令所规定的狭乡的受田额可能是标准之一。与开元二十五年令中“若狭乡新受者,减宽乡口分之半”的规定一样,即以丁男为标准的永业田20亩和口分田40亩,这合计60亩可能是基准额的标准之一。下面让我们比较一下应用了宽乡受田规定的敦煌和应用了狭乡受田规定的吐鲁番的受田情况。如果划分宽乡和狭乡的基准额是60亩,在应用了宽乡规定的敦煌,占田面积达60亩以上的比重只有11%。而且,即便是均田令所规定的受田额的一半,即50亩,其比重也只有16%。换句话说,如果以60亩或50亩为划分宽乡和狭乡的基准额,高达80%—90%的大多户都处于不足的状态,这和把他们看成宽乡的观点便会产生矛盾。因此,50亩或60亩很难成为划分宽乡和狭乡的基准额。那么除了60亩或50亩之外,可以设为基准额的还有永业田额或口分田额,其中,80亩口分田额比前面讨论过的60亩或50亩还要多,所以肯定不会是基准额。因此,只有20亩永业田有可能成为划分宽乡和狭乡的基准额。让我们来看一看这20亩的额数是否符合实际。将这20亩看作基准的话,作为狭乡的吐鲁番超过20亩的有3例。这3例的应受田分别是121亩、76亩和241亩,应受田额为121亩和241亩的户中因有丁男2人以上,所以以丁男为基准来看并未超过永业田20亩的标准。应受田额为76亩的户中的受田资格者有丁男1人和寡1人,只有这户超过了永业田20亩的标准。[1,3,6,8,13,15,21,27,30,35,39,44,46,50,52]相反,作为宽乡的敦煌超过20亩的有48户,占了全体的84%。换句话说,当把20亩作为划分宽乡和狭乡的基准额时,在应用了宽乡规定的敦煌,可以称得上“足”的户占了全体的84%;在应用了狭乡规定的吐鲁番,可以称得上“不足”的户占了全体的95%。因此,我认为将划分宽乡和狭乡的基准额视为永业田20亩比设定其他任何基准额都要恰当。此外,举例来说,《唐(七世纪后半?)判集》上有这样的纪事:奉判,雍州申称地狭,少地者三万三千户,全无地者五千五百人。每经申请,无地可给,即欲迁就宽乡,百姓情又不愿。其人并是白丁卫士,身役不轻。若为分给,使得安稳……雍州申称地狭,百姓口分不充。[2,4,7,9,14,16,22,28,31,36,40,45,47,51,53]上述纪事中说,雍州是狭乡,“少地者”有33000户,“无地者”有5500人。雍州是唐代的京兆府、京畿地方的人口密集区。唐代京兆府的人口在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有207650户,口数为923320,在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有362921户,口数为1960188。[1,3,6,8,13,15,21,27,30,35,39,44,46,50,52]那么上述纪事中是以什么为标准判定“少地者”而说其土地少的呢?如果是以雍州地区丁男1人的100亩应受田为标准而统计“少地者”的数量的话,那么其他的户不是应受田达到了100亩就是超过了100亩。如前所述,由于即使是在作为宽乡的敦煌也几乎没有应受田达到100亩或是超过100亩的户,上述纪事中肯定不是以100亩应受田为标准而统计“少地者”的数量的。那么必有其他的标准来判定“少地者”才说“地狭”即狭乡的,我想这个标准只能是20亩永业田。如前所述,综合考虑到划分宽乡和狭乡的基准是20亩永业田,敦煌的户籍文书中均田农民的永业田基本受足,以及均田农民的可耕面积为20—25亩左右等因素,我认为将20亩永业田视为宽乡的给田基准额是十分合理的[2,4,7,9,14,16,22,28,31,36,40,45,47,51,53]。但这里还残留着均田农民是如何获受口分田,以及口分田的已受率为何千差万别的疑问。与此相关,首先有必要注意一下铃木俊的看法。铃木俊认为由于均田农民的既保有地只是依照均田法规以永业田登载在户籍上的,而且在超过永业田受田分的情况下,超过的会以口分田登载,所以均田农民自以前所拥有的田土的差异原原本本地反映在户籍上。[5,10,17,23,29,32,37,41,48]铃木俊这样的见解在均田制的研究上仍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对于理解上述问题有所帮助也是事实。但以他的见解是很难说明均田关系文书中宽乡的户籍文书上所记载的均田农民永业田基本受足的现象的。要想说明宽乡户籍文书上的这种现象符合铃木俊的看法,必须以一个事实为前提,即均田农民从均田制施行以前开始就拥有能使户内受田对象的永业田受田分充足的土地。但考虑到施行均田制的目的是:控制土地兼并引起的大土地所有,使小农民保有一定数额的土地,从而解决土地所有不均的问题,有效地利用劳动力和土地,上面的前提显然无法成立。首先让我们来探讨一下均田农民所保有的口分田是否是由国家给予受田资格者的。我想通过对均田制下授田的顺序是如何应用于口分田受田的考察来分析上述问题。均田制下授田的顺序在《唐律疏议》卷一三《户婚》“里正授田课农桑违法”条中有如下记载:授田,先课役,后不课役;先无,后少;先贫,后富。[11,18,24,33,38,42,49]授田的顺序开始时看课役的有无优先授予有课役的人,如果不能依据课役的有无决定授田顺序的话,比起土地少的人(少)优先授予没有土地的人(无),如果这样还不能决定授田顺序的话,比起富有的人(富)优先授予贫穷的人(贫)。[1,3,6,8,13,15,21,27,30,35,39,44,46,50,52]即课役的有无在决定授田顺序时是首要考虑的因素。下面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唐代敦煌的户籍文书上所登载的口分田的受田情况。在敦煌户籍文书上所登载的均田户中,仅挑选户口和受田较明确者制成表8。由表8可以发现,口分田的已受田额在课户和不课户之间无甚差异,与课户相比口分田的已受田额较多的不课户相当多。这表明唐代的口分田也没有遵守“先课役,后不课役”的授田原则。由此可知,唐代的口分田也不是由国家保障给田的土地。那么均田农民在受足这永业田20亩的国家给田基准额之外,是如何由国家来部分实现受田不受保障的口分田的受田的呢?唐代敦煌的户籍文书上的各户的受田情况是从7世纪后半期开始到大历四年(公元769年)的统计结果,反映的是自唐初均田制施行几代之后的事情。因此,我认为在均田制的施行初期,均田农民的受田情况随着时代的推移越来越呈现出多种多样的景象。例如,《唐大历四年(769)沙州敦煌县县泉乡宜禾里手实》上记载的令狐进尧户的已受田中,包括了《唐开元十年(722)沙州敦煌县县泉乡籍(草案)》上户绝的赵玄表户和赵玄义户的已受田。[2,4,7,9,14,16,22,28,31,36,40,45,47,51,53]这表明令狐进尧户由于得到了新户绝的户的土地,户内的已受田增加了。虽然绝户的土地于大历四年以口分田登载在令狐进尧户上,参考记载在户籍上的户口构成人员的话,可以得知即使在上元二年(公元761年)之前户内的受田资格者已有丁男3人,所以这些土地应该在上元二年之前就以永业田记载下来了。这种新式的给田通过增加均田农家的已受田额,成为了改变均田农家受田情况的诱因之一。相反,若要考察减少均田农家已受田额的情况,《唐天宝六载(747)敦煌郡敦煌县龙勒乡都乡里籍》所记载的程什住、程仁贞兄弟可作为一例。程什住户的户主程什住是78岁的老男,虽没有课役的负担,但由于其户内有34岁的弟弟程大信,所以成为课户。程大信由于承其父上柱国程行宽之荫,虽为课户却成为见不输。又因程什住和程仁贞是老男翊卫而成为非受田对象,包含在该户已受田中的勋田肯定是其父上柱国程行宽所受之田。根据唐户令的“应分”条[1,3,6,8,13,15,21,27,30,35,39,44,46,50,52],属于该户的勋田是上柱国程行宽死后通过别籍异财的方式分给程什住、程仁贞两兄弟的。像这样,在父母死后兄弟间以别籍异财的方式而进行的析户,通过减少均田农家的已受田额,成为了改变均田农家受田情况的又一诱因。因此,在均田制下,由于新受田对象的给田和析户起到了改变均田农家受田情况的诱因的作用,所以均田农民之间已受率的差异理所当然存在于均田制之下,不能作为判断均田制施行程度的标准。只有宽乡中均田农民的20亩永业田的给田基准额是否受足这个事实才能成为把握宽乡中均田制施行程度的根据。[2,4,7,9,14,16,22,28,31,36,40,45,47,51,53]四、均田农民的最低生计保障是永业田在均田制下,20亩永业田为给田基准额的事实可以通过下面几点得以证明。第一,20亩永业田与李安世在上奏文中所提到的“力业相称”是相符的。均田法规上所记载的受田额有永业田20亩、口分田80亩以及将两者合并后的100亩三种。均田制下农民的可能耕作面积大约为25亩,这25亩和永业田的20亩受田额是非常接近的。这表明20亩永业田与可称得上是均田制下给田基准的“力业相称”是最符合的。但由于20亩永业田比25亩这个均田农民的平均可能耕作面积少5亩,它可被视为均田农民的最低可能耕作面积。之所以将永业田的受田额定为20亩,是因为考虑到了劳动能力落后于平均水平的均田农民,这是贯彻政府“无令地有遗利”的土地政策的结果。但这里有问题的是仅仅授予均田农民作为其最低可能耕作面积的这20亩永业田和政府“无令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