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近二十年来爱默生和梭罗思想在我国的研究状况
爱默生的超验主义思想20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新英格兰的超验主义融合了西方科学、宗教和文学的影响,并将印度和中国等东方文化的古典哲学思想纳入其中。拉尔夫·华尔多·爱默生(RalphWaldoEmerson,1803-1882)和亨利·大卫·梭罗(HenryDavidThoreau,1817-1863)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超验主义思想家和实践家。爱默生的超验主义理论和思想在他同时代引发了一场哲学、宗教、社会等领域内的“革命”运动,成为美国文化和传统意识的重要部分,为美国文艺复兴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思想和精神依据。梭罗是爱默生的学生和朋友,他进一步发展和实践了爱默生的超验主义思想,在更广泛的领域对美国文化和文学乃至世界文化和文学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对于这两位美国思想界和文学界的重要先驱投射了诸多关注的目光,其主要作品国内均有译介,对他们的研究和评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主要从他们的自然观和宗教观、个人观和社会观、诗学观以及他们与中国文化的关系等几个方面展开。一梭罗自然观的研究有助于彰显生态观和思想观的关系超验主义的灵感来自自然和宗教,国内评论认同了这一点。从对爱默生的《论自然》等作品的解读中,评论者品读出爱默生超验主义思想的基本出发点是反对权威,主张采用直觉和顿悟的方式直接从人与自然的融合中认识真理。有评论进一步揭示出爱默生的自然观是对传统基督教自然观的颠覆,启迪出一种新的整体主义的思维方式:从自然共同体的高度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关系。因此,自然在爱默生眼中是可亲可敬、值得赞美的,但爱默生更多地看到的是自然的实用价值,强调对自然的征服,体现出对自然的征服欲望。对于梭罗的自然观国内评论不尽一致,多数评论认为梭罗的自然观与爱默生截然不同,“明显超越了爱默生的自然观”,他的《瓦尔登湖》“是一种精神境界”,更符合当今生态主义的主张,因此不少评论从生态主义的角度切入对梭罗自然观的研究,揭示出梭罗自然观和生态观与其所处的工业化时代背景之间的密切联系。有评论认为梭罗强调自然的独立价值,反对把自然的价值归结为经济和实用的价值,表达了在文明和荒野之间应保持平衡的思想,强调自然的审美意义和精神意义。简言之,梭罗的自然观已上升为一种生态观,具体表现为:批判低俗的欲望,倡导物质生活简单化,呼吁回归自然,质疑“人类中心主义”,崇尚生态整体观。但是,程映红对此持质疑态度,在“瓦尔登湖的神话”(《读书》1996年第5期)一文中他对梭罗瓦尔登湖的象征意义提出了疑问,从梭罗的个人品格与其思想主张的矛盾性中反思文明和自由的主题。何怀宏对此文作出了回应,在“事关梭罗”(《读书》1997年第3期)中他认为程映红的文章叙述建构在否定梭罗的立场上,没有给予梭罗客观的评价,在摆出事实的基础上何怀宏对梭罗的思想进行了捍卫。爱默生和梭罗的宗教观与他们的自然观紧密相联。爱默生所提倡的超验主义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基督二性说——基督的人性和神性既分离又统一的教义所作的一种全新的诠释,对促进美国民族思想的确立和美国本土文学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其宗教多元主义和宗教神秘主义在超验主义诗学中得到体现和张扬,丰富和发展了美国浪漫主义文学。梭罗却具有一种泛神论思想,希求从宁静的大自然中去寻找心灵的慰藉。有评论认为入世不是梭罗的人生理想,但何怀宏明确指出梭罗不避世而入世,不是一位隐士而是一位斗士。杨金才也同意这一点,认为梭罗的作品反映的不仅是他对自然的迷恋、对自由的向往,还有他对陈规世俗的挑战、他的自由民主思想和旷达的入世情怀,所以梭罗是19世纪中期美国社会现实的积极应对者。这一评论澄清了中国读者对于梭罗隐士身份的认识。舒奇志、廖素云则通过解读梭罗的第一部著作《在康科德和梅里马克河上的一周》,从文化比较的角度分析了梭罗对待东西方宗教哲学、东西方民族特性及不同民族神话联系的看法,折射出梭罗的宗教观。二爱默生的个人观和社会观爱默生的超验主义理论怀疑一切宗教和世俗的权威,强调通过个人内省弘扬人的主体性,发掘个人内心的神性,从个人良心的角度检讨和审视个人对于权威服从的必要性,这一思想构成了美国文化的精髓——个人主义的理论基础。评论者们认识到这一点,认为爱默生的个人主义思想源于其世界同一观和整体观,奠基于人的神性,他的个人是具有自助力量和主体意义的个人。张世耘对于爱默生的个人观和社会观有深刻论证,在“爱默生的原子个人主义与公共之善”(《外国文学》2006年第1期)一文中他指出:爱默生所倡导的与他人分离的独立“主权”个人不可避免地使个人优先并独立于外在于个体的任何公共目的和善恶标准,但爱默生通过兼具内在和外在、私人和公共的神秘特性的“更高法则”将个人自由和公共之善联系起来,这一思想对美国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在“‘私人’的困局——爱默生的个人与社会”(《国外文学》2005年第3期)一文中,张世耘深刻地探讨了爱默生的个人自由困境,认为爱默生的经济自由主义财产观以及自由主义话语对经济自由的道德辩护与自由经济社会道德现状之间的矛盾造成了个人的自由困境。杨金才则通过文本分析例证了爱默生的东方主义思想及其表现,反映了爱默生的异域社会观。他认为爱默生在建构超验主义思想体系时从实际需要出发“品味”东方文明在评判东方社会文化时是根据东方在西方经验中的特定位置来处理、协调东方的,因此他对中国——东方的臆想及其种族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东方主义。对于梭罗个人观和社会观的评论主要从其人生追求、道德观、政治观、教育观等方面展开。陈才忆认为梭罗的人生追求是反对重商主义,简化物质生活,追求精神充实,在文明与自然间达成平衡,提倡构建精神生活充裕的社会。钱满素在“梭罗的帐单”(《读书》1993年第4期)一文中认为梭罗提出了“时间就是金钱”的逆定理:“金钱就是时间,就是生命”,体现了他对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关系的思考。钱满素还在“守法与犯法[梭罗的个人主义理论]”(《读书》1995年第6期)一文中,从守法和犯法的辩证关系指出梭罗的“公民不服从论”充满强烈的公民意识和个人意识。但另有评论者更深入地看到梭罗个人主义思想中对于道德良心的呼唤。杨金才与浦立昕在“梭罗的个人主义理想与个人的道德良心”(《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4期)一文中,认为梭罗把个人良心看作比法律更高的一种道德原则,主张个人利益高于机构利益,并认为这一个人主义理想影响了美国民族文化的建构,已成为整个美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在异域社会观上,与爱默生的东方主义相对应,陈乐福认为梭罗具有后殖民作家本质,其作品具有强烈的反英殖民倾向,但同时也表现出明显的帝国主义色彩,成为美国文学与文化非殖民化进程的一部分。梭罗的政治观和教育观也反映出其社会观。倪峰的“梭罗政治思想述评”(《美国研究》1993年第4期)是一篇富有创见的研究梭罗政治观的力作,全面述评了梭罗以“公民不服从论”为核心的政治思想及其影响,并从人类几千年文明史的大视野的角度和高度评价了梭罗政治思想的意义、影响和对人类的贡献。从梭罗的教育观也可窥见梭罗对于社会的人文关怀,梭罗提倡发挥创造力的教育,建议教育应教会人们去过一种摆脱工具理性控制的新生活,这一思想对当代教育具有启迪意义。三非参数分析对爱默生超验主义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奠基于其宇宙观、自然观和宗教观,爱默生形成了以天人感应为基石的张扬个性、精神万能、艺术先在、以词语为中心的超验主义艺术观,开创了独具美国特色的文学和文化传统,对美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美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作家都受到了超验主义的影响,如梭罗、迪金森、惠特曼、爱伦·坡、霍桑、麦尔维尔,等等,许多后世的美国文学大师也秉承超验主义诗学观,如亨利·詹姆斯、马克·吐温、海明威、庞德、费罗斯特、奥尼尔等小说家、诗人和戏剧家的作品中均存有超验主义的影响痕迹。国内对于爱默生和梭罗诗学观的研究更多体现为整体影响研究和个体影响研究,从爱默生与整个美国文学发展的关系或与某个作家之间的关系考察其诗学观的影响。王屹的“爱默生超验主义对美国文学的影响”(《外语教学》1997年第3期)梳理了爱默生同期作家和后世作家中的超验主义内涵,姜涛也认为爱默生的思想掀起了民族意识的高潮,推动了美国民族文学的形成,对后世美国作家留下了可资借鉴的财富,但他同时也指出了爱默生思想的局限性:其唯心世界观过分夸大了精神的作用;其自立思想体现了强烈的个人主义倾向,迎合了当时美国社会的自我发展。这些局限性使一些作家看到了个人主义的极端性,从反面的角度为他们提供了创作源泉。因此,这些作家对于爱默生的诗学观既有继承,也有颠覆。如:艾米莉·狄金森的诗歌创作就浸润了爱默生的诗学观,融入了超验主义对心灵、自然、生与死以及永生的沉思冥想,从艺术追求和心灵与意识的探索实践着爱默生的超验主义思想。霍桑的作品解构了爱默生的超验主义,揭示了爱默生思想的利己主义实质。而肖邦的《觉醒》折射出爱默生超验主义的引导作用和现实局限性。梭罗的诗学观不象爱默生的具体、系统,主要体现在其创作文风上。梭罗崇尚朴实的文风,主张思想先于风格,文风来自思想,对于选词、句式和节奏等语言因素非常讲究,强调从自然和生活中汲取灵感,这也是其作品耐读的一个原因,他的《瓦尔登湖》是其文风观的具体表征和实践。四中国文学的视角超验主义思想揉合了印度、中国等国家的东方古典哲学思想,这一点对于中国学者来说尤其具有吸引力,他们利用自身的中国文化优势,反观西方对于东方文化的挪用,更多地从超验主义思想体系与中国哲学中的儒家、道家文化的联系进行比较研究,这一研究方向在整个爱默生、梭罗研究所占比例较大。(25)一些美国文学著作中均辟有专门章节讨论超验主义与中国文化的关系。此方面的重要成果是钱满素发表的专著《爱默生与中国——对个人主义的反思》(三联书店,1996)。该书全面把握了爱默生的思想,打开了西方爱默生研究中几乎是一个空白的领域。通过介绍世纪初爱默生的个人主义思想被译介到中国的遭遇,钱满素第一次为个人主义正名,论证了其合理性价值,真实反映了近一个世纪以来个人主义价值观念在中国思想潮流中的沉浮,因而该书被认为是进入中国现代思想变迁史长廊的极有意义的门径。有关爱默生与中国文化关系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在1985年第1期的《外国文学研究》上,常耀信发表了“中国文化在美国文学中的影响”,谈到了爱默生、梭罗等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后在1987年《美国文学》第1期上,常耀信又发表了《爱默生和孔子论人性》,比较了二者及中美文化关于人性的相同相异性。此后,这一研究一直受到评论者的关注,有评论着重于爱默生超验主义与儒家思想的契合,也有评论比较了老子之“道”和爱默生之“超灵”之间存在的相似性与差异性,还有评论认为爱默生的超验主义是对道家思想的扬弃,其个人主义表现了东西方文化的异同。对于超验主义思想对于中国的影响也有人进行了探讨,阐释了李大钊早期思想中对于爱默生的超验主义思想的接受,揭示了李大钊在反封建的战斗历程中摄取西方先进思想追求真理的精神。对于梭罗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也主要从他与儒家、道家等的联系上展开。王守仁的“论中国古典文化思想对梭罗的影响”(载刘海平,《中美文化的互动与关联》,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一文通过文本对照论述了梭罗作品中的中国古典文化影响。另外一些评论通过比较梭罗和孔孟、老庄在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所倡导的生活方式、所持的政治态度以及表达思想的手法上,解析出梭罗在价值取舍、人生观念、道路选择、情操修养等方面所受的老庄的影响,比较出梭罗与儒家和道家思想的异同。舒奇志的“从孔孟和梭罗看中美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湖湘论坛》2000年第3期)论述了梭罗思想中所体现的人文精神与孔孟思想人文精神的相通之处和本质差别。颜晓川、付玲则指出:梭罗的自然观与老庄主张的减少贪欲、返朴归真的观念相一致;梭罗的个人观与老子的无为而治的思想同出一辙。另有评论却认为梭罗和老庄崇尚自然的含义不全相同,庄子的“为我”立场和梭罗的个人主义所体现的态度和追求的目标均不相同,庄子的道和得道与梭罗的超验真理和“融于超验真理”均存在着根本差异。由此可见,梭罗瓦尔登湖畔的生活实验体现一种积极“涉世”的生活哲学,表明他并非中国传统意义上的隐士,反过来在中国现代语境中接受梭罗具有现实意义。国内学界对于外国文学研究之认知和接受的部分反思二十年来我国关于爱默生、梭罗的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其中不乏力作,对于爱默生和梭罗的思想定位把握较好。随着社会的发展,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钢铁生产企业网络布线合同
- 城市综合体屋面瓦改造协议
- 音乐会现场花卉租用协议
- 图书馆周边道路建设临时合同
- 商业广场草坪施工合同
- 钢筋工程承包协议
- 粮油配送货车司机劳动合同
- 海鲜烹饪师聘用合同样本
- 交通运输行业技术招聘协议
- 高层建筑塔吊信号工劳动合同
- 《隧道工程监控量测》课件
- 2024-2025学年上学期广州小学语文五年级期末模拟试卷
- 2024年标准化食堂食材采购综合协议范本版
- xx单位政务云商用密码应用方案V2.0
- 《西方经济学(本)》形考任务(1-6)试题答案解析
- 不良行为学生教育转化工作实施方案(五篇)
- 机电一体化项目职业技能大赛试题(SX-815Q)
- 校园招聘策划方案
- 护理学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书
- 2025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人教陕西版)
- 行政人员的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