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共卫生执业医师历年真题卫生毒理学10.外源性化学物引起有害作用的靶器官是指外源性化学物AA.直接发挥毒作用的部位 .最早达到最高浓度的部位C.在体内浓度最高的部位 D.表现有害作用的部位E.代谢活跃的部位A.中枢神经系统 .脂肪C.肝 D.肺E.骨骼130.氟()的靶器官为E131.铅(Pb)的靶器官为A83对某化学毒物进行毒性试验测定结果为D50896m/kD0152m/k,1001664m/kgimac64m/kgimch8m/k其慢性毒作用带的数值为AA.8 .14C.26 D.12E.2081.关于生物学标志的叙述,错误的是BA.又称为生物学标记或生物标志物B.检测样品可为血、尿、大气、水、土壤等C.检测指标为化学物质及其代谢产物和它们所引起的生物学效应D.分为接触生物学标志、效应生物学标志和易感性生物学标志三类E.生物学标志研究有助于危险性评价1.欲把毒理学剂量反应关系中常见的非对称S状曲线转换为直线,需要将BA.纵坐标用对数表示,横坐标用反应频数表示B.纵坐标用概率单位表示,横坐标用对数表示C.纵坐标用对数表示,横坐标用概率单位表示D.纵坐标用反应频数表示,横坐标用概率单位表示E.纵坐标用概率单位表示,横坐标用反应频数表示138.某农药的最大无作用剂量为60m/kg体重,安全系数定为100,一名60kg体重的成年人该农药的每日最高允许摄入量应为DA.0.6m/人·日 .3.6m/人·日C.12m/人·日 D.36g/人·日E.60m/人·日9.有害作用的质反应剂量反应关系多呈S曲线,原因在于不同个体对外源性化学物的EA.吸收速度差异 .分布部位差异C.代谢速度差异 D.排泄速度差异E.易感性差异87.在毒性上限参数(致死量)中,最重要的参数是EA.绝对致死剂量 .大致致死剂量C.致死剂量 D.半数致死剂量E.最大耐受量(最大非致死剂量)7.D50的概念是CA.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最大剂量.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最小剂量C.经统计,能引起一群动物5%死亡的剂量D.在实验中,出现半数动物死亡的该试验组的剂量E.抑制50酶活力所需的剂量2.有关半数致死剂量(D50)的阐述,正确的是CA.是实验中一半受试动物发生死亡的剂量组的染毒剂量.D50的值越大,学物的急性毒性越大C.LD的值越小,化学物的急性毒性越大D.不受染毒途径和受试动物种属影响E.需要结合其他参数才能对受试物进行急性毒性分级17.如外来化合物A的D50比B大,说明DAA引起实验动物死亡的剂量比B大 .A的毒性比B大C.A的作用强度比B小 D.A的急性毒性比B小E.A引起死亡的可能性比B小81.观察到损害作用的最低剂量是CA.引起畸形的最低剂量 .引起DNA损伤的最低剂量C.引起某项检测指标出现异常的最低剂量D.引起染色体畸变的最低剂量 E.引起免疫功能减低的最低剂量81一般对致癌物制定的实际安全剂量在人群中引起的肿瘤超额发生率不超过EA.102 .103C.104 D.105E.10平(NAE)是指AA.不引起亚临床改变或某项检测指标出现异常的最高剂量.引起DNA损伤的最低剂量C.引起免疫功能降低的最低剂量D.人类终身摄入该化学物不引起任何损害作用的剂量E.引起畸形的最低剂量6.下列属于无阈值效应的是DA.汞所致的中毒性脑病, .四氯化碳所致的肝细胞坏死C.氢氟酸所致的皮肤灼伤 D.乙酰水杨酸所致的胎仔畸形E.氯乙烯所致的肝血管肉瘤88.外来化学物在血液中主要与下列哪种蛋白结合CA.铜蓝蛋白 .血红蛋白C.白蛋白 D.球蛋白E.脂蛋白83.使外来化学物易于经生物膜简单扩散的因素为AA.浓度梯度大,脂水分配系数高,非解离状态.浓度梯度大,脂水分配系数低,解离状态C.浓度梯度小,脂水分配系数高,分子小D.浓度梯度小,脂水分配系数高,分子大E.浓度梯度大,脂水分配系数低,非解离状态83.气态和蒸气态化学物质经呼吸道吸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DA.肺泡的通气量与血流量之比 .化学物质的分子量C.溶解度 D.血气分配系数E.化学物质的沸点10.脂溶性外来化合物通过生物膜的主要方式是AA.简单扩散 .滤过C.易化扩散 D.主动转运E.胞饮和吞噬12.一般外源性化学物在胃肠道吸收通过生物膜的主要方式为AA.简单扩散 .膜孔滤过C.易化扩散 D.主动转运E.胞饮和吞噬9.适宜于用气管注射染毒的空气污染物是AA.二氧化硫 .可吸入颗粒物C.二氧化氮 D.苯E.氯气6.一般认为,不同途径接触化学毒物的吸收速度和毒性大小顺序为CA.静脉注射肌肉注射≥腹腔注射经口经皮.静脉注射肌肉注射经口≥腔注射经皮C.静脉注射>腹腔注射≥肌肉注射经口腹腔注射经口≥肌肉注射经皮E.静脉注射肌肉注射≥腹腔注射经皮经口16.脂溶性化学物经口灌胃染毒,首选的溶剂为EA.酒精 .水C.吐温80 D.二甲基亚砜E.植物油79.洗胃清除体内未吸收毒物的最佳时间是服毒后AA.1~6小时 .7~13小时C.14~20小时 D.21~27小时E.28~34小时28.毒物的脂/水分配系数低提示毒物易于EA.被机体吸收 .在体内蓄积C.被肾排泄 D.被机体代谢E.与血浆蛋白结合3.导致化学毒物在体内不均匀分布的转运方式是EA.吞噬 .胞饮C.滤过 D.简单扩散E.主动转运13.外来化合物的肠肝循环可影响其BA.毒作用发生的快慢 B.毒作用的持续时间C.毒作用性质 D.代谢解毒E.代谢活化127.某外源化学物可发生肠肝循环,则可使其CA.毒作用发生减慢 .毒作用性质改变C.毒作用持续时间延长 D.代谢解毒抑制E.代谢活化抑制9.毒物排泄最主要的途径是EA.粪便 .唾液C.汗液 D.母乳E.尿液84.毒物代谢的两重性是指EA.一相反应可以降低毒性,二相反应可以增加毒性.经代谢后,水溶性增大,毒性也增大C.原形不致癌的物质经过生物转化变为致癌物D.毒物代谢可经过一相反应和二相反应E.经过代谢,毒性可增加(代谢活化)或降低(代谢解毒)A.APS .UPGAC.NDPH D.GSHE.CH3COSCoA143.谷胱甘肽结合反应需D144.硫酸结合反应需B145.细胞色素P450依赖性加单氧反应需D4.下列反应中由微粒体MO催化的是AA.杂原子氧化 .黄嘌呤氧化C.脂肪烃羟化 D.醛脱氢E.醇脱氢5.谷胱甘肽S转移酶存在于细胞的CA.线粒体 .高尔基体C.胞液 D.细胞核E.溶酶体15经肝脏细胞色素P450酶系代谢解毒的毒物与此酶系的诱导剂联合作用此毒物的毒性效应DA.减弱 .增强C.无变化 D.持续时间缩短E.潜伏期延长84在给予实验动物多氯联苯后发现体内苯转变为苯酚明显加速说明该物质诱导CA.黄素加单氧酶 .黄嘌呤氧化酶C.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E.单胺氧化酶89.可使亲电子剂解毒的结合反应为BA.葡萄糖醛酸结合 B.谷胱甘肽结合C.硫酸结合 D.乙酰化作用E.甲基化作用14.与外源化学物或其代谢物发生结合反应的内源性底物,不包括DA.APS .UPGAC.半胱氨酸 D.丙氨酸E.S腺嘌呤蛋氨酸29溴化苯在体内代谢为环氧化物后成为肝脏毒物如事先给予动物SK525A,则溴化苯的肝毒性明显降低,原因是抑制了AA.黄素加单氧酶 .谷胱甘肽S转移酶C.环氧化物水化酶 D.超氧化武歧化酶E.混合功能氧化酶3.下列酶中不参与水解作用的是DA.环氧化物水化酶 .A.酯酶C.酯酶 D.D素1经肝脏细胞色素P450依赖性加单氧酶系代谢活化的毒物与此酶系的抑制剂联合作用,该毒物的毒性效应DA.减弱 .增强C.无变化 D.持续时间延长E.潜伏期延长A.细胞色素P450 .醛脱氢酶C.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 D.羧酸酯酶E.乙酰胆碱酯酶128.胡椒基丁醚可抑制A129.对硫磷可抑制E41某农村曾用飞机喷洒农药以扑杀棉花害虫事后不久在这数十平方公里受到该农药污染的环境里有少数人群出现鼻刺激咳嗽头晕恶心更有甚者附近村民8人发生急性中(有多汗呕吐瞳孔缩小等症而入院治疗住院者中5人系同家族亲属另3人情况不明在上述同一污染环境中人群之间的健康危害效应出现如此大的差异,其最大可能原因是EA.个体接受农蓟的量不同 .身体健康状况不同C.个体营养状况有差异 D.个体年龄不同E.个体易感性不同(某些个体存在该有害因素的易感基因)A.腹腔注射 .灌胃C.皮内注射 D.涂皮E.静脉注射66.通常使化学毒物表现出最大毒性的染毒途径是E67.在毒理学试验中较少使用的染毒途径是C85.毒理学试验中溶剂的选择原则主要有以下几条,除了CA.受试物溶解后稳定.溶剂本身无毒C.不被机体吸收D.不改变受试物的理化性质及生物学活性E.与受试物不发生反应32.毒理学试验中溶剂的选择原则不包括BA.受试物溶解后稳定B.不被机体吸收C.与受试物不发生反应D.不改变受试物的理化性质及生物学活性E.本身无毒85.外来化学物的联合作用有以下四种,除了AA.诱导作用 .相加作用C.协同作用 D.独立作用E.拮抗作用128.在给予实验动物苯硫磷后,发现马拉硫磷的毒性明显增强,说明该物质抑制BA.醇脱氢酶 B.酯酶C.黄素加单氧酶 D.单胺氧化酶E.环氧化物水化酶12.外来化合物联合作用的类型不包括EA.相加作用 .协同作用C.拮抗作用 D.独立作用E.相似作用7.苯硫磷和马拉硫磷的联合作用经等效应线图法评定,其交点位于95%可信限下限的连线之下,可判定其作用类型为BA.独立作用 B.协同作用C.拮抗作用 D.相加作用E.增强作用82.D50与急性毒性评价的关系是DA.D50值与急性毒大小成正比 .1/D50值与急性性大小成正比C.D50值与急性阈量成反比 D.LD值与急性毒性大小成反比E.D50值与染毒性剂量成正比84.D50的概念是BA.能引起半数实验动物死亡的最大剂量B.能引起半数实验动物死亡的最小剂量C.杀虫剂杀死一半有害昆虫的剂量D.能引起一组实验动物50死亡的剂量E.实验动物致死剂量的一半15.下列哪项不是急性毒性试验要求的观察指标DA.死亡 .中毒表现C.体重改变 D.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E.病理学检查13.急性毒性试验一般要求观察DA.3天 .5天C.10天 D.14天E.28天A.苯吸入染毒 .氯气吸入染毒C.颗粒物吸入染毒 D.SO2颗粒物吸入染毒E.苯颗粒物吸入染毒19.压缩空气法适用于B120.稳流鼓泡法适用于C121.气管注入法适用于AA.10~12g .18~25gC.80~100g D.120~150gE.180~240g126.急性毒性试验选择小鼠体重为B127.亚慢性毒性试验选择大鼠体重为C14.D50与毒性评价的关系是BA.D50值与急性毒大小成正比 B.L值与急性阈剂量成反比C.D50值与急性毒大小成反比 D.D50值与染毒剂成反比E.D50值与染毒剂量成正比27.拟用于食品的化学品,其D50小于人体可能摄入量的10倍,则A.毒性较大,应放弃,不用于食用 .可考虑用于食品,并拟定其ADIC.应进行慢性毒性试验 D.应进行遗传毒性试验E.应由专家作出取舍决定1.在皮肤刺激试验中最好使用DA.小鼠和大鼠 .大鼠和家兔C.家兔和小鼠 D.豚鼠和家兔E.地鼠和豚鼠A.大鼠 .小鼠C,豚鼠 D.家兔E.狗129.皮肤过敏试验首选的实验动物是C136.皮肤致敏试验首选C138.眼刺激试验首选D8.某化学毒物经蓄积系数法判定为明显蓄积,其蓄积系数K值应为BA.1 B.1~C.3~ D.5~E.A.急性毒作用 .蓄积性毒作用C.致癌作用 D.致畸作用E.致敏作用122.最受环境卫生工作者关注的有机氯农药、重金属的毒作用是B50.对硫磷经蓄积系数法测定K值为5.3,可判定为BA.无蓄积 .轻度蓄积C.中等蓄积 D.明显蓄积E.高度蓄积2.亚慢性毒性试验的目的如下述,但不包括DA.研究受试物亚慢性毒性的特点及靶器官.研究受试物的亚慢性毒性的剂量反应关系C.为慢性毒性试验和致癌试验的剂量设计提供依据D.确定受试物的致死剂量E.为制定其安全限量标准提供初步参考依据16.不属于亚慢性和慢性毒性试验观察指标的是DA.动物体重,食物利用率 .中毒表现C.生化检查及血液学检查 D.性成熟及交配情况E.脏器系数及病理学检查18.亚慢性毒性试验的观察指标不包括CA.症状 .动物体重,食物利用率C.性成熟及交配情况 D.血液学检查及生化检查E.脏器系数及病理学检查3.碱基置换的后果是出现,除外EA.同义突变 .错义突变C.无义突变 D.终止密码突变E.染色体畸变20.基因突变不包括DA.转换 .颠换C.移码突变 D.DNA大段损伤E.裂隙21.不属于基因突变的遗传损伤为DA.片段突变 .移码C.碱基转换 D.裂隙和断裂E.碱基颠换30使用环磷酰胺对小鼠染毒经处死动物收集骨髓细胞低渗固定Gimsa染色等步骤,光镜下可观察到的染色体畸变类型为AA.着丝点环 .相互易位C.倒位 D.插入E.重复4.下列哪种类型不属于以DNA为靶的诱变DA.烷化剂作用 .碱基类似物取代作用C.嵌入剂作用 D.非整倍体剂作用E.对碱基结构破坏作用5.体细胞突变可能的后果如下,除了CA.致癌 .致畸C.遗传性疾病 D.衰老E.动脉粥样硬化18.体细胞突变可能的后果不包括DA.致癌 .致畸C.衰老 D.遗传性疾病E.动脉粥样硬化19.体细胞突变的不良后果中最受重视的是AA.致癌 .致畸C.动脉粥样硬化 D.死亡E.衰老20.生殖细胞突变可能与以下哪项后果无关BA.显性致死 B.肿瘤C.遗传性疾病 D.致畸E.增加遗传负荷19.遗传毒理学试验成组应用的配套原则不包括EA.包括体细胞和性细胞的试验.在反映同一遗传学终点的多种试验中应尽可能选择体外试验C.包括多个遗传学终点D.包括体内试验和体外试验E.包括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试验17.以原发性DNA损伤为检测终点的致突变试验是DA.LDS试验 .Ams试验C.基因正向突变试验 D.微核试验E.染色体畸变试验A.基因突变 .染色体畸变C.DNA完整性改变 D.细胞坏死E.细胞恶性转化130.Ams试验的遗传学终点为C131.程序外DNA合成试验的遗传学终点为E132.显性致死试验的遗传学终点为B22.Ams试验所用的营养缺陷型菌株在缺乏哪种营养素的培养基上不能正常生长AA.组氨酸 .色氨酸C.半胱氨酸 D.丝氨酸E.甘氨酸24.需代谢活化后才具有致癌活性的致癌物为BA.直接致癌物 B.前致癌物C.助致癌物 D.促长剂E.进展剂22.体细胞转变为癌细胞需要CA.癌基因和肿瘤抑制基因的活化.癌基因和肿瘤抑制基因的灭活C.癌基因的活化和肿瘤抑制基因的灭活D.癌基因的灭活和肿瘤抑制基因的活化E.癌基因的活化和DNA修复基因的活化23.体细胞转变为癌细胞需要DA.癌基因和肿瘤抑制基因的活化.癌基因和肿瘤抑制基因的灭活C.癌基因的灭活和肿瘤抑制基因的活化D.癌基因的活化和肿瘤抑制基因的灭活E.与癌基因和肿瘤抑制基因无关6.关于引发剂(启动剂)的特点,不正确的是CA.引发剂本身具有致癌性 .引发剂可与DNA发生反应C.有可检测的阈剂量 D.大多数是致突变物E.引发作用是不可逆的21.化学致癌过程至少分为哪三个阶段AA.引发(启动,促长,进展 .促长,进展,浸润C.引发(启动,促长,转移 D.进展,浸润,炎症E.引发(启动,进展,转移31煤焦油可致皮肤癌研究发现经煤焦油涂抹的皮肤如再接触佛波酯肿瘤的发生率增加,潜伏期缩短。据此实验,佛波酯应属CA.无机致癌物 .免疫抑制剂C.促长剂 D.助致癌物E.细胞毒剂7国际癌症研究(ARC将环境因子和类别混合物及暴露环境与人类癌症的关系分为4组,错误的是BA.是人类的致癌物B.是人类的间接致癌物C.是人类的很可能或可能致癌物D.现有的证据不能对人类的致癌性进行分类E.对人类可能是非致癌物A.动物致癌性证据充分,人致癌性证据不足.动物致癌性证据不足,人致癌性证据充分C.动物致癌性证据充分,人致癌性证据有限D.动物致癌性证据不足,人致癌性证据不足E.无动物致癌性和人致癌性证据ARC对人类致癌性证据权重分类132.对人确认的致癌物(1组,是指B133.对人类很可能是致癌物(2a组,是指C8.关于非遗传毒性致癌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CA.不具有DNA反应活性.在大多数遗传毒理学试验中为非致突变物C.经代谢活化可形成亲电子剂D.一般具有可检测的阈剂量E.作用一般是可逆的,需长期染毒(5761题共用备选答案)A.代谢活化成终致癌物过程的中间代谢产物.不经代谢活化即有致癌活性的物质C.需经代谢活化才有致癌活性的物质D.兼有引发(启动、促长、进展作用的物质E.经代谢转化最后产生的有致癌活性的代谢产物57.直接致癌物是指B58.完全致癌物是指D59.近致癌物是指A60.终致癌物是指E61.间接致癌物是指C51某化学物质经动物实验致癌证据充分但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尚不足它应归类于BA.确认的致癌物 B.潜在的致癌物C.可疑的致癌物 D.动物的致癌物E.人类的致癌物(141142题共用备选答案)A.β丙烯内酯 .β萘胺C.镍 D.佛波酯E.己烯雌酚141.间接致癌物是B142.促长剂是D(6265题共用备选答案)A.构效关系分析 .致突变试验,恶性转化试验C.哺乳动物短期致癌试验 D.哺乳动物长期致癌试验E.流行病学调查62.用于确证人类致癌物的研究方法是E63.用于确证哺乳动物致癌物试验是D64阳性结果可确定哺乳动物致癌物阴性结果不能否定对哺乳动物致癌性这类试验是C65.用于筛选致癌物的试验是B51.使用大鼠对一农药进行长期致癌试验,每组的动物数至少应为DA.40 .60C.80 D.100E.1204.WHO提出的机体对于致癌物的反应不包括DA.试验组发生对照组没有的肿瘤类型.试验组一种或多种肿瘤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C.试验组每个动物的平均肿瘤数明显多于对照组D.试验组发生肿瘤的组织器官功能明显低于对照组E.试验组肿瘤的发生时间早于对照组27.发育毒性的具体表现不包括EA.生长迟缓 .致畸作用C.功能不全或异常 D.胚胎或胎仔致死E.母体毒性A.生长迟缓 .受精卵死亡C.致畸作用 D.母体毒性E.母体死亡133.着床前的胚胎易发生B134.胎儿发育后期易发生A135.器官发生期易发生C26.生殖毒性试验的观察指标不包括AA.母体死亡率 .受孕率C.正常分娩率 D.幼仔出生存活率E.幼仔哺育成活率10.致畸作用的毒理学特点是BA.无致畸敏感期,剂量反应关系曲线陡峭,物种差异明显B.有致畸敏感期,剂量反应关系曲线陡峭,物种差异明显C.有致畸敏感期,剂量反应关系曲线平缓,物种差异明显D.无致畸敏感期,剂量反应关系曲线平缓,物种差异明显E.有致畸敏感期,剂量反应关系曲线平缓,物种差异不明显86.在致畸试验中,提示啮齿类动物受孕(交配)的证据是CA.雌雄动物同笼的时间 .雌性动物的活动C.有阴栓发现 D.雌雄动物数目的比例E.雌性动物的体重增加5.致畸试验使用的最高剂量一般不超过该受试物D50的AA.1/2 B.1/4C.1/6 D.1/8E.1/1023.在致畸试验中,活胎检测内容不包括BA.外观畸形检查 B.组织病理学检查C.内脏畸形检查 D.体重测量E.骨骼畸形检查A.大鼠 .小鼠C,豚鼠 D.家兔E.狗127.致畸试验首选的实验动物是A128.睾丸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首选的实验动物是B25.致畸试验的染毒期应安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云南财经职业学院《第二外语I》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湖大学《汽车电子控制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民族音乐》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实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长江职业学院《水利水电工程概预算》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形体训练与舞蹈编导基础》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南京邮电大学《大学英语初级II》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学校空调维修合同书
- 代理记账委托协议合同书
- 单位临时工雇佣合同
- 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24版)检查指引(西安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2025年餐饮业考试题及答案
- 2024浙江金华轨道交通集团招聘16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T-CSHB 0017-2024 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训练合规技术规范
- 2025届重庆市双福育才中学中考化学最后冲刺卷含解析
- 管理学组织设计案例分析
- 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工作制度及流程(模板)
- 2025年度汽车行业电子商务平台合作开发合同
- 摄影拍摄合同毕业季拍摄合同
- 《个人所得税申报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指定分摊协议模板》
- 国家一级博物馆运行报告2024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