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济学基础教案课程信息课程名称经济学基础授课专业经管类课程类型必修课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限选课();任选课();专业拓展课()授课方式讲授(√);实践课(√);其它()考核方式考试();考查(√)课程教学总学时数32学时学分数2学分学时分配理论课26时;实践课6学时;教材名称经济学基础作者汪政杰;蔡梓君;王志成出版社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书号978-7-5606-6633-4出版时间2022.09班级课程名称经济学基础授课教师授课课时2学习课题认识经济学学习目标(1)理解资源的稀缺性;(2)理解经济学中的选择和机会成本;(3)理解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4)掌握经济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教学重点、难点(1)能够初步判断资源的稀缺程度;(2)能够比较有效地利用稀缺资源。教学方法、手段案例导入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教学过程设计导入——专题讲解——问题分析讨论——练习——归纳总结参考案例来自教材、相关参考书教具、教材教学课件PPT、教学录像片
教师学期授课教案授课提纲及重难点分析教学方法设计时间分配及旁注第一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在其《经济学》一书中说:“经济学的精髓在于承认稀缺性是现实存在的,并探究一个社会如何进行组织才能最有效地利用资源。这一点是经济学独特的贡献。”如果说经济学是研究经济问题的科学,那么社会的基本经济问题是什么?这些经济问题是怎么产生的?如何解决这些经济问题?下面,就带着这样的问题来探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经济学的基本前提经济学研究的是人们如何使用稀缺的资源生产出更有价值的商品,并将它们分配给社会成员的问题。由此可以看出,经济学的基本前提是资源的稀缺性。稀缺性是指欲望总是超过能用于满足欲望的资源。稀缺性表明了欲望无限性与资源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正是这种矛盾引发了经济活动。经济学所要研究的经济活动是人们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去满足无限的欲望。稀缺性具有以下两方面特征:(1)相对性。资源是否稀缺并不取决于资源物品本身绝对数量的多少,而是相对于人们无限增长的需要而言的。在人类生活中,存在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即人们的需要(想要的东西)总是超过人们所能得到的东西,很难想象会有一个所有的需要都能被满足的社。只要人们目前列出的需要超出了自己满足这些需要的能力(这是确定无疑的),就会面临稀缺问题。例如,当一个人只有10万元而想买30万元的汽车时,他面临的问题是金钱的稀缺。不仅个人会面临稀缺问题,整个社会也同样会面临稀缺问题。例如,总是有大量的社会工程值得去做:应该改善穷人的生活条件;应该建立更多的学校和培训更多的教师;需要建设或重建更多的高速公路;需要雇用更多的警察和消防队员;需要建立更强大的国防;等等。(2)绝对性。资源稀缺的属性在任何时期、任何国家都是存在的,因为即使在长时期内,物品的质和量可以有所改变,但总体来说仍然是有限的。稀缺性是人类社会永恒的问题,只要有人类社会,就会有稀缺性。二、经济学中的选择和机会成本1.选择选择是指根据现有的资源和人们的需要,所做的关于生产种类和数量的决定。选择是一种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问题。2.机会成本机会成本即选择的代价,是指具有多种用途的既定资源,因用于某种用途而放弃的其他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益。如现有户居民,拥有10万元资金,假设其可选择的理财方式有三种:其一,存入银行,年获利1500元;其二,购买企业债券,预计年获利1万元;其三,开一家校园超市,预计年获利4万元。如果选择存入银行,则其机会成本是4万元;如果选择购买企业债券,则其机会成本是4万元;如果选择开校园超市,则其机会成本是1万元。在这三种可行性方案中,最佳方案是开校园超市,其机会成本最小,即该选择需要付出的代价最小。3.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一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可以利用的资源是有限的,从而可以生产的产品数量也是有限的。为了使相对稀缺有限的资源满足无限多样的需要,就需要解决资源如何分配和利用的问题。资源配置是通过选择,使有限的资源形成合理的组合并加以利用,从而生产出量多质优的经济物品,以满足人类的需要。资源配置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由于资源有限,因此,用于生产某种产品的资源如果多一点,那么用于生产其他产品的资源就会少一点。对资源的任何配置,都会存在机会成本问题。人们首先要对其各种欲望加以审定,什么欲望最迫切,其次的欲望是什么,再次的欲望又是什么,在可供选择的物品或劳务中选择哪些来生产,每种生产多少。所以,在决定使用资源之前,必须明确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的问题。如何生产生产或提供某一种物品或劳务可以有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不同的生产方法和资源组合可以相互替代,同样的物品可以有不同的资源组合(劳动密集型或资本、技术密集型)。因此需要决定的是,由哪些人使用哪种资源,应用什么技术来生产;各种资源如何进行有效组合以提高生产效率,是多用劳动力少用机械,还是多用机械少用劳动力。由于资源稀缺性的存在,人类社会为了增加物品或劳务的有效供给,必须选择能够节约使用资源与提高经济效益的生产资源组合方式。为谁生产为谁生产是指财富如何分配,即生产出来的物品或劳务供谁享用。由于资源是有限的,因此不可能使全社会中每一个人的欲望同时获得满足。例如,社会产品的总量将如何分配给不同的人和家庭,什么人能够或不能够参与分配,以什么方式来参与分配,各类参与者分配的数量是多少,是强调公平还是以效率的提高为准则。很显然,分配的方式和数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成为主体的动力。以上三个方面的问题,即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是人类社会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经济分析就是回答上述问题,从而揭示出最能刺激经济发展的事物。也正是在这种意义上,许多经济学家把经济学定义为研究稀缺资源在各种可供选择的用途之间进行分配的科学。除了资源配置的问题外,在现实的经济社会中,还有劳动者失业、生产设备和自然资源闲置等问题。也就是说,一方面资源是稀缺的,另一方面稀缺的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利用。因此,经济学必须进一步研究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用什么办法来改进这种状况,从而实现充分就业,使实际的国民收入接近或等于潜在的国民收入。这就要研究稀缺经济资源的充分利用问题。约30min第二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现代西方经济学根据研究对象、范围以及研究方法的不同,把经济学原理或经济理论划分为两大组成部分,即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主要解决资源配置问题;宏观经济学主要解决资源利用问题。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主要分析个体经济单位(如一个企业或一个家庭)的经济行为和经济变量,以及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和相互影响,从而寻找实现稀缺资源合理配置的最佳途径。例如:分析单个企业如何把有限的资源分配在各种产品上以实现利润最大化,其产量、价格、收益、成本、利润等如何决定和变动;分析单个家庭如何把有限的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消费上以实现满足程度最大化,其收入、消费、储蓄等如何决定和变动等。1.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条件1)经济人假设经济人即精打细算的人,或以最高效率实现最大利益的人,或始终关注个人利益的人,或把个人利益始终放在第一位的人。经济人的内涵可概括为:(1)人是利己的。人们在从事经济活动时,所考虑的不是社会利益,而是自身的利益。(2)人是理性的。任何智力正常的人,都能从利己的角度进行判断,趋利避害,在各项利益的比较中选择自我的最大利益。所谓经济人假设,就是将消费者(家庭)和生产者(企业)在从事经济活动时均假设为经济人。消费者追求的是用自己有限的收入,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实现消费满足程度最大化;企业追求的是在给定的生产技术条件下,以有限的投入实现利润最大化。2)完全信息假设完全信息假设是指市场上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个体都可以免费而迅速地获得各种市场信息,并具有对信息进行处理的能力。例如:每一个消费者都能充分了解每一种商品的性能和特点,准确地判断不同的消费量给自己带来的不同满足程度,掌握商品价格在不同时期的变化等,从而做出最优消费决策;每一个生产者对生产所需资源和产品的价格变化有充分了解,掌握投入和产出之间的技术数量关系,准确了解市场对其产品的需求等,从而做出最优生产决策。3)市场出清假设市场出清假设是指价格可以自由而灵敏地升降,发挥调节机制,经过价格调节的市场能够实现供求均衡。例如:商品价格的调节使商品市场均衡;利率的调节使资本金融市场均衡;工资的调节使劳动力市场均衡。如果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就不存在闲置或浪费问题。2.微观经济学的主要特点(1)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单个经济单位指组成经济最基本的单位,即居民户和厂商。居民户又称家庭,是经济中的消费者。厂商又称企业,是经济中的生产者。在微观经济学的研究中,假设居民户与厂商经济行为的目标是实现最大化,即居民户要实现满足程度(效用)最大化,厂商要实现利润最大化。微观经济学研究居民户与厂商的经济行为,就是研究居民户如何把有限的收入分配于各种物品的消费,以实现满足程度的最大化,以及厂商如何把有限的资源用于各种物品的生产,以实现利润最大化。(2)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解决资源配置问题就是要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化,即在这种资源配置下能给社会带来的最大经济福利。微观经济学从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最大化行为入手,来解决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问题。因为如果每个经济单位都实现了最大化,那么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也就实现了最优化。(3)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在市场经济中,居民户和厂商的行为受价格的支配,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都由价格决定。价格像一只“看不见的手”,调节着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通过对价格的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才能实现最优化。微观经济学正是要说明价格如何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化。因此,价格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其他内容均是围绕这一中心问题展开的。也正因为这样,微观经济学也被称为价格理论。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实际上是解释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这一原理。亚当·斯密认为,每个人都在追求自己的个人利益,但在这样做时,由于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引,结果是增进了社会利益。“看不见的手”就是价格。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就是要解释价格如何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4)采用的方法是个量分析。个量分析研究的是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是如何变化的。如某企业的产量,就是产量这种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微观经济学中所涉及的变量,如某种商品的效用、供给量、需求量、价格,某企业的成本、收益、雇用人数等,都属于这一类。微观经济学正是通过分析这类个量的决定、变动和相互关系,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主要分析经济活动的总图景,全社会的加总数、平均数或比率数等,以及各种经济总量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从而探讨如何实现全社会总体资源的充分利用。例如,分析一国经济增长速度为什么有时快有时慢,物价水平多高为适度,当发生失业或通货膨胀时政府应采取什么政策等。1.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条件(1)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资源的稀缺性不仅要求使资源得到合理配置,还要求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而要做到这一点,只依靠市场机制是不够的。经济如果只依靠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就无法克服危机与失业,就会在资源稀缺的同时产生资源浪费。(2)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人们可以在遵循基本经济规律的前提下,对经济进行适当调节。但发挥这种调节职能的是政府,政府可以通过观察、研究、认识和利用经济运行规律,采取合理的手段进行适当调节。2.宏观经济学的主要特点(1)研究对象是整体经济。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整体经济的运行状态与规律,整体经济是由互相联系的单个经济单位组成的。比如,经济中失业率的变动,本期物价水平比上一时期高的原因,为提高经济增长率的政策选择等。(2)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现有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或过度利用的原因,达到资源充分利用的途径和手段,以及如何实现持续增长等问题。(3)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国民经济运行状况的好坏体现为国民收入水平的高低及其波动。因此,国民收入是一国经济最重要的经济总量,综合反映了其他经济总量以及变动状况。宏观经济学以国民收入为中心形成理论体系,研究如何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4)采用的方法是总量分析。宏观经济分析始终围绕国民收入来展开。宏观经济学所涉及的总量很多,比如国民收入、总需求、总供给、总储蓄、总投资、总就业量、价格水平、货币供给量等。总量分析就是通过分析这些总量的决定、变动及相互关系,以说明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及如何制定经济政策。三、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比较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总量与个量,二者之间既互相区别又互相依存。将二者进行对比,会发现二者在研究对象、中心理论、解决问题、分析方法等方面存在不同。(1)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的经济行为,宏观经济学研究一个国家整体的经济状况,整个国民经济是由单独的个体经济单位组成的,个体经济单位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因此,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2)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相互补充。经济学的研究目的是要解决如何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既要考虑资源的最优配置问题,也要考虑如何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它们是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社会经济问题,二者相互补充,共同组成经济学的基本原理。(3)微观经济活动之和不等于宏观经济活动。表面上,宏观经济活动是由微观经济活动的总和构成,但对经济规律不能进行这样简单的综合。“合成谬误”和“分解谬误”的存在,导致许多结论在微观经济学中看来是正确的,但放到宏观经济学中却可能得出相反的结论。虽然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存在区别,但是二者又存在密切联系。总量由个量综合而成,因此微观经济学必然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个量或个体不能脱离总量或总体而存在,所以微观经济学又必须以宏观经济学为条件和前提。约30min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对于特定的经济问题,经济学家是如何进行分析的呢?以下主要介绍几种常用的经济学研究方法。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规范分析是根据一定的价值判断,提出人们的经济行为规范,进而研究如何使其行为符合这些规范的分析方法。它所要回答或所关心的是人们的经济行为“应该是什么”。例如,要想让人们节约用水,是否可以采用提高水价的手段,不同的经济体基于不同的立场会有不同的结论。这就属于规范分析。实证分析是根据一定的假设,揭示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或因果联系的分析方法,即揭示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并据此来分析和预测人们的经济行为效果。它所要回答或所关心的为“是什么”的问题。例如,研究影响居民消费的因素,可能有价格、收入、偏好、性别、年龄等,将这些因素与消费之间进行相应的因果关系分析,形成相应的回归方程,就属于实证分析。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主要有以下区别:(1)实证分析企图超脱和排斥一切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规范分析则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是以某些标准来分析和处理经济问题。(2)实证分析解决“是什么”的问题,而规范分析则解决“应该是什么”的问题。(3)实证分析的内容具有客观性,即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得的结论可以根据事实来进行检验;规范分析则没有客观性,所得的结论要受到不同价值观的影响,具有不同价值判断标准的人,对同一事物的好坏会做出截然不同的评价,从而也就无法进行检验。二、均衡分析与边际分析1.均衡分析均衡即平衡,本是物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作用在质点上的所有力的合力(或矢量和)为零时的状况。经济学中的均衡是指经济行为主体意识到进一步改变决策行为已不能获得更多利益,从而不再改变其行为的状态。均衡分析就是假定经济变量达到均衡状态时所出现的情况以及实现均衡的条件。比如,研究消费者的消费决策,就是在给定消费者偏好、收入及商品价格的情况下,研究消费者购买行为达到平衡时的条件;研究企业的生产行为,就是在给定生产要素价格和生产函数的情况下,研究生产者实现生产要素最佳组合(生产要素购买行为达到平衡)的条件。2.边际分析边际即额外、附加、边缘或总体以外的部分,也就是新增加或减少的那一部分。边际分析是研究当自变量发生微小变动时,因变量如何随之变动。例如,生产成本依赖于产量,产量改变一单位所导致的成本的改变就是边际成本。企业的销售收入依赖于产量,产量改变一单位所导致的销售收入的变化称为边际收益。边际如果是新增加的,就是正值;如果是新减少的,就是负值。边际分析用于分析经济变量的变动趋势。
三、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1.静态分析静态分析是分析经济现象的均衡状态以及相关经济变量达到均衡状态所需具备的条件,但并不涉及达到均衡状态的过程。静态分析是与均衡分析密切联系的一种分析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68083号工程:2024年锅炉安装作业协议版B版
- 2024年长期雇佣工人合同
- 综合2024年度林地生态旅游合作协议
- 2024智能家居系统集成服务协议
- 2024版钢管采购合同
- 2024年餐饮厨师合同范本
- 2025年度企业研发项目原材料采购与合同执行监督协议3篇
- 2024房贷偿还细则协议一
- 2024老旧堡坎重建及维护服务协议
- 2025年度林业信息化建设承包合同2篇
- 安徽省芜湖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物理 含解析
- 食品企业产品出厂检验报告
- 血压计保养记录表
- 锅炉本体水压试验记录
- 综治工作中心信访稳定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流程图
- 牛初乳知识课件
- 鼻出血鼻孔填塞-临床实践能力训练考核标准
- 初中中考英语总复习《代词动词连词数词》思维导图
- 煤气化工艺路线的比较
- SAP-按销售订单采购生产系统实现之配置和操作
- 第5章煤炭气化技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