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器、理、气中国哲学中理气事理问题辨析_第1页
道、器、理、气中国哲学中理气事理问题辨析_第2页
道、器、理、气中国哲学中理气事理问题辨析_第3页
道、器、理、气中国哲学中理气事理问题辨析_第4页
道、器、理、气中国哲学中理气事理问题辨析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道、器、理、气中国哲学中理气事理问题辨析

一道为体,理为道在《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结束》中,恩格斯指出:“所有哲学,尤其是现代哲学的基本问题,都是思想和存在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219页)这是就西方哲学讲的。在中国哲学中,与西方所谓“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相类似的,是道器关系与理气关系问题。道与理是思维的内容,器与气是具体的存在。用现代的名词来说,道是普遍规律,器是具体的实物;理是规律,气是构成实物的原素。这里“规律”、“实物”、“原素”都是现代的名词。而道、器、理、气是古代的名词。道器、理气的问题,自古以来,已经讨论了一千多年,到现在,对于这些问题应该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认识了。道器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基本范畴。以道与器对立,始于《易传》。《周易·系辞上传》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的观念起源很早,春秋时郑国子产尝说:“天道远,人道迩。”(《左传》昭公十八年)区别了天道与人道。《论语》中记载孔子说:“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雍也》)所谓道指人道而言。老子提出“先天地生”之道,开创了本体论的思考。但以道与器相对待,始于《易传》。传说《易传》是孔子所著,虽无确据,亦无确定性的反证,难以作出确定性的结论。以道与器相对,确有重要意义。《易传》论道的言论很多,《系辞上传》云:“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又云:“一阴一阳之谓道”。《系辞下传》云:“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说卦传》云:“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这肯定有天道,有地道,有人道。天道地道人道三者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易传》对于道的名称的含义却未多讲。战国时韩非以理释道,他说:“道者万物之所然也,万理之所稽也。理者成物之文也,道者万物之所以成也。”“万物各异理,而道尽稽万物之理。”(《韩非子·解老》)道是万物之理的总合,亦即总赅一切理之理。以道为总赅一切理之理,此说得到多数学者的同意。中国古代语言中所谓道,本指人行之路。因而具有必须遵守的规范的含义,又有所经过的过程之意。北宋张载提出以气化为道之说,“由气化,有道之名”。(《正蒙·太和》)认为道是气的变化的过程。清代戴震说:“道犹行也,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孟子字义疏证》)这是对于道的另一解释。与张载同时的二程则坚持以理释道。程颢说:“盖上天之载,无声无臭,其体则谓之易,其理则谓之道。”程颐说:“一阴一阳之谓道,道非阴阳也,所以一阴一阳,道也。”(《二程遗书》卷三)又说:“离了阴阳更无道,所以阴阳者是道也。阴阳,气也,气是形而下者,道是形而上者。”(同书卷十五)张载以气化为道,二程则以理为道,于是道器问题转化为理气问题。气的观念起源很早,西周末年周太史伯阳父已提到“天地之气”。(见《国语·周语》)《庄子外篇》提出“通天下一气耳”。荀子论人与物的关系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荀子·王制》这是说,水火、草木、禽兽及人,都有气,气是构成水火、草木、禽兽及人类的原始材料。这所谓气,即是西方哲学所谓物质。张载论气说:“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正蒙·乾称》)一切存在,一切现象,都是气。张载也讲理,他说:“天地之气,虽聚散攻取百涂,然其为理也,顺而不妄。”(同书《太和》)承认气的变化表现为理。张、程的不同是:张载认为气是第一性的,理从属于气。二程认为理是第一性的,气从属于理。理气孰为根本,成为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朱熹对于理气作了明确的阐述,他说:“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是以人物之生,必禀此理,然后有性;必禀此气,然后有形。”(《文集·答黄道夫》)在一定意义上,朱熹的本体论可以称为理气二元论。朱熹与其弟子曾讨论理气先后问题,《朱子语类》云:“问先有理抑先有气?曰:理未尝离乎气,然理形而上者,气形而下者,自形而上下言,岂无先后?”(卷一)又云:“问有是理便有是气,似不可分先后。曰:要之也先有理。只不可说是今日有是理,明日却有是气,也须有先后。”“或问理在先气在后,曰:理与气无先后之可言,但推上去时,却如理在先气在后相似。”(卷一)这就是说,理气二者,比较而言,理是更根本的。到明代,罗钦顺、王廷相提出对于理先气后说的反驳。罗钦顺说:“盖通天地、亘古今,无非一气而已。气本一也,而一动一静、一往一来、一阖一辟、一升一降,循环无已;积微而著,由著复微,为四时之温凉寒暑,为万物之生长收藏,为斯民之日用彝伦,为人事之成败得失,千条万绪,纷纭,而卒不可乱,有莫知其所以然而然,是即所理也。初非别有一物依于气而立,附于气以行也。”(《困知记》卷上)这是说,理即是气的变化的秩序,即在气中。王廷相说:“天内外皆气,地中亦气,物虚实皆气,通极上下造化之实体也。是故虚受乎气,非能生气也。理载于气,非能始气也。”(《慎言》)这明确提出“理载于气”的命题,认为气是惟一实体,而理存在于气之中。明清之际王夫之亦认为理不离气。他说:“天人之蕴,一气而已。……气外更无虚托孤立之理也。”(《读四书大全说·孟子》)王夫之更提出“天下惟器论”,他说:“天下惟器而已矣,道者器之道,器者不可谓之道之器也。无其道则无其器,人类能言之,虽然,苟有其器矣,岂患无道哉?……无其器则无其道,人鲜能言之,而固其诚然者也。洪荒无揖让之道,唐虞无吊伐之道,汉唐无今日之道,则今日无他年之道者多矣。未有弓矢而无射道,未有牢醴璧币钟磬管弦而无礼乐之道,则未有子而无父道,未有弟而无兄道,道之可有而且无者多矣。故无其器则无其道,诚然之言也,而人特未之察耳。”(《周易外传》卷五)所谓“天下惟器”意谓器是惟一实体,而道是从属于器的。器指具体的实物。王夫之举了许多实例证明“无其器则无其道”,可谓深切著明。其所谓揖让之道、吊伐之道、射道、礼乐之道、父道、兄道,都是从人类生活来讲的,这些道在人类历史的一定阶段才出现,表明所谓道不是永恒的,而是从属于实际器物的。王夫之提出“天下惟器”,于是又将理气问题归结为道器问题。以上简要叙述了中国哲学史上关于道器与理气的争论,意在表明中国古典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内含。道器问题与理气问题与西方哲学所谓思维与存在的问题约略相当。道与理是思维的内容,器与气是具体的存在。多年以来,来自西方的新名词逐渐流行了,而中国古代的固有的名词逐渐不用了。但也不应该“数典忘祖”。对于中国传统哲学进行反思,了解中国古典哲学中的精湛观点,还是必要的。道器、理气问题与西方哲学所谓存在与思维的问题,也有不尽相同之处。思维包含思维的内容与思维的活动,西方哲学所谓思维兼指思维的活动及其内容,而中国古典哲学所谓道与理,则专指思维的内容。老庄、程朱都强调了道与理的客观性。所谓道或理是思维的内容,亦即思维的对象,不包括思维的活动。西方哲学所谓思维与存在包含认识问题,中国哲学也讨论了如何“闻道”、如何明理的问题,但不包括在道器问题或理气问题之中。今试评析中国古代哲学中关于道器问题与理气问题的是非得失。在中国哲学史上,关于道器问题的观点有二:一为道先于器,二为道寓于器(天下惟器);关于理气问题的观点亦有二:一为理为气本,二为理在气中(理载于气)。用现代的名词来说,道与理都指规律,气指物质现象。(在古代哲学中,理还有道德准则的含义,气的意义与西方所谓物质亦不完全相同,这里可以省略不计。)应该承认,规律即是现象的规律,不可能脱离现象而存在。应该承认,理气没有先后,道器关系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亦无先后之别。我们认为,道寓于器、理在气中的观点是正确的。二理在一人,理也在事中在哲学中,与理气问题密切相关的是事理关系问题。理气等名词现今已不常用了,而事理观念在现代理论思维中还有重要的地位。事理观念起源很早,所谓事有时指人事。古代的史官,“左史记言,右史记事”,所谓事指人事而言。有时所谓事亦指天象。《左传》昭公十七年记载:“申须曰:天事恒象。”所谓天事指天文现象。在古代典籍中,亦常以“事理”对举。《荀子·非十二子》云:“古之所谓士仕者,厚敦者也,……务事理者也”。又《大略篇》云:“凡百事异理而相守也。”三国时代,王弼撰写《论语释疑》,曾说:“夫事有归,理有会。故得其归,事虽殷大,可以一名举;总其会,理虽博,可以至约穷也。”(皇侃《论语义疏》引)以事与理对举。这都表明,在战国时代至三国时代,“事理”已经是思相家考虑的重要观念了。北宋时,程颐尝论事理说:“至显者莫如事,至微者莫如理。而事理一致,微显一源。古之君子所谓善学者,以其能通于此而已。”(《河南程氏遗书》卷二十五)认为事与理是既有区别又相互统一的。朱熹关于事理关系有较详的论述,他提出两个不同的观点:一是理在事中,二是理在事先。朱子解释《论语》“下学而上达”说:“下学者事也,上达者理也。理只在事中。若真能尽得下学之事,则上达之理便在此。”(《朱子语类》卷四十四)又说:“下学只是事,上达便是理。下学上达,只要于事物上见理。”(同上)又说:“下学是事,上达是理。理在事中,事不在理外。一物之中,皆具一理,就那物中见得个理,便是上达。”(同上)这些话都肯定理在事中,要求在事中见理。但是朱子又断言理在事先,他说“未有这事,先有这理。如未有君臣,已先有君臣之理;未有父子,已先有父子之理。不成元无此理,直待有君臣父子却旋将道理入在里面?”(同书卷九十五)朱子讲理在事中,是从认识方法,研究学问的方法来讲的。他讲“理在事先”,主要是从本体论来讲的。两个方面表现了歧异。清初李反对“理在事先”之说。他说:“夫事有条理曰理,即在事中。今曰理在事上,是理别为一物矣。理,虚字也,可为物乎?天事曰天理,人事曰人理,物事曰物理。《诗》曰:有物有则。离事物何所为理乎?”(《论语传注问》)李说理是虚字,即认为理是抽象的,他认为抽象的不能脱离事物而存在。在今天看来,朱熹论学问之道,肯定理在事中,即事求理,这是正确的。而又说:“未有这事,先有这理”,以君臣父子之理为例证,其实是没有说服力的。《周易·序卦》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措。”在有夫妇之前,人们知有母而不知有父,哪里有父子之道?在未有君臣之前,哪里有君臣之道?君臣上下都是历史上一定阶段才出现的,不可能先有其理。应该承认,理在事中是正确的。事理问题,从另一观点来看,也就是共相与殊相的问题。共相即是普遍性,殊相即是特殊性。事物都有其特殊性,此事非彼事,此物非彼物。但是事物与事物之间亦有共同的方面,是为共相。世界上有许多方物,有许多圆物,方物有方的共相,圆物有圆的共相。有白花、白马。白有白的共相,花有花的共相,马有马的共相。西方哲学史上有关于共相的论争。共相实在论者认为共相是实在的,于众多殊相之外还有独立存在的共相。共相唯名论者则认为共相不过是一个名词而已,并无客观存在的共相。平心而论,承认于许多特殊的事物之外还有一些独立存在的共相,是没有充足理由的。“无征不信”,确实没有独立存在的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