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文道合一文道思想研究_第1页
朱熹文道合一文道思想研究_第2页
朱熹文道合一文道思想研究_第3页
朱熹文道合一文道思想研究_第4页
朱熹文道合一文道思想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朱熹文道合一文道思想研究

朱夫子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来自周敦毅、程毅、程浩,他展示了这个系统,最终发展。此后朱熹思想成为宋末以降的官方哲学,影响至今未绝。无论臧否与否,朱熹作为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在中国历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这一点已为学界广泛认同,兹不赘述。但同时,朱熹也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文学家,他的诗文创作和诗文理论独树一帜,堪称大家。洪亮吉《北江诗话》卷三云:“南宋之文,朱元晦大家也;南宋之诗,陆务观大家也。”王应麟《题兰皋集后》亦云:“晦翁言诗,以三百五篇为根本。翁诗为中兴冠冕……本深而末茂,实大而华荣。”冯沅君说:“在中国古代哲学家中,只有三个人是真能懂得文学的,一是孔子,一是朱熹,一是王夫之。”朱熹一生留下了大量的诗文作品,仅诗词就有1200余首,此外他还有大量论文谈诗的言论,这些作品和言论主要集中在《文集》和《语类》中。已经有一些学者对朱熹的著述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如四川大学古籍所郭齐、尹波标注的《朱熹集》(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所朱杰人、严佐之主编的《朱熹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即出);还有一些学者写出了专著,对朱熹的文学思想和创作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如吴长庚的《朱熹文学思想论》(黄山书社1994年版)、莫砺锋的《朱熹文学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等。作为文学家的朱熹正逐步向我们走来,朱熹的文学成就正逐步得到学界的认识和认同。本文拟就朱熹的文道观,对朱熹的文学思想作一肤浅分析,以求教于方家。(一)理气为体,理为“神”在朱熹之前,理学家就已提出过他们的文道观,周敦颐提出“文以载道”说,程颐提出了“作文害道”说。朱熹的文道观与周、程等人一脉相承,但他有所发挥,更有所修正。准确的说,他的文道观是“文道合一”说。这一文道观虽源于周、张,但究其根底,是源于他的理气观。对朱熹的理气观有所了解,将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朱熹的文道观。朱熹所谓的“理”,是指先于物质世界而存在,却又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一种精神实体。他说:“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无天地,无人无物都无该载了。有理便有气,流行发育万物。”又说:“至于天下之物,则必各有其所以然之故与所当然之则,所谓理也。”“所以然之故”,即事物的规律、必然性;“所当然之则”,即人们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总起来说,“理”在外,在事物之中,即为事物存在、发展的规律;“理”在内,在人自身之中,即为性,亦即“仁、义、理、智”之性。朱熹说:“尝窃谓自天之生此民,而莫不赋之以仁、义、理、智之性,叙之以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伦,则天下之理,固已无不具于一人之身矣。”可见,朱熹所谓的“理”就是指封建政治伦理道德,只是他给予这个“理”以本体论上的论证。朱熹所谓的“气”,是物质性的生物之具。朱熹说:“且如天地间人物草木禽兽,其生也,莫不有种,定不会无种子白地生出一个物事,这个都是气。……气则能酝酿凝聚生物也。但有此气,则理便在其中。”“理”与“气”相结合,“流行发育万物”,产生了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因而“理”与“气”是不可分割的。朱熹说:“理非别为一物,即存乎是气中;无是气,则是理亦无挂搭处。气则为金木水火,理则为仁义礼智。”理与气不可分,但这并不意味着理与气是一回事,理与气的作用是相等的。朱熹说:“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是以人物之生,必禀此理,然后有性。必禀此气,然后有形。其性其形,虽不外乎一身,然其道器之间,分际甚明,不可乱也。”这是讲理气性质的分别,理是形而上的道,气是形而下的器,二者在形成世界的过程中作用不同,不能把二者混淆起来。不仅如此,理气就其先后和重要性来说,也是有区别的,理在气先,气依傍于理行。朱熹说:“然以意度之,则疑此气是依傍这理行”;“要之,也先有理。只不可说是今日有理,明日却有是气,也须有先后。且如万一山河都陷了,毕竟理却只在这里。”“天道流行,发育万物,有理而后有气。虽是一时都有,毕竟以理为主,人得之以有生。”可见,在理与气的对比中,朱熹更为强调理的作用。在他看来,理是主导,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气是辅助,是矛盾的次要方面。用朱熹的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有是理,便有是气,但理是本。”(二)从“夫学者之求道”到“文与道经营道”同理与气不可分一样,朱熹认为文与道也是不可分的,是统一于一体的。用他的话说,就是“文从道中流出”。在《读唐志》中,他说:“欧阳子知政事礼乐之不可不出于一,而未知道德文章之尤不可使出于二也。古之圣贤,初岂有意学为如是之文哉。有是实于中,则必有是文于外。如天有是气,则必有日月星辰之光耀。地有是形,则必有山川草木之行列。圣贤之心,既有是精明纯粹之实,以旁薄充塞乎内,则其著见于外者,亦必自然条理分明,光耀发越,而不可掩。盖不必托于言语,著于简册,而后谓之文。”朱熹认为道德与文章“不可出于二”,文与道是统一不可分割的,“有是实于中,则必有是文于外”,“文”是“道”的自然流露。如果有“精明纯粹之实(即道)”,那么发而为文,也一定是“自然条理分明,光耀发越,而不可掩”的好文章。在《与汪尚书》中论及苏轼文章时,他批评了把文与道分离的观点。他说:“夫学者之求道,固不于苏氏之文矣。然既取其文,则文之所述,有邪有正,有是有非,是亦皆有道焉,固求道者之所不可不讲也。若问惟其文之取,而不复议其理之是非,则是道自道,文自文也。道外有物,固不足以为道。且文而无理,又安足以为文乎?即文以讲道,则文与道两得而以一贯之。否则亦将两失之。”在朱熹看来,学者求道,不必从苏轼的文章中去找。但即使是苏轼的文章,也是有道存在于其中的,只不过这种“道”是有邪正、是非之别的。不能把文与道割裂开来,“道自道,文自文”,因为文中皆有道,道寓于文中,如果文中没有道(理),也不能称其为文了。朱熹认为,如果分文与道为二,则“将两失之”。据此,他还批评苏轼“文与道俱”说。“文与道俱”本是欧阳修首先提出来的,为苏轼所继承和发挥,朱熹认为这种说法也有毛病。他说:“今东坡之言曰:‘吾所谓文,必与道俱。’则是文自文而道自道,待作文时,旋去讨个道来入放里面,此是它大病处。只是它每常文字华妙,包笼将去,到此不觉漏逗。说出他本根病痛所以然处,缘他都是因作文却渐渐说上道理来,不是先理会得道理了方作文,所以大本都差。欧公之文,则稍近于道,不为空言。如《唐·礼乐志》云:‘三代而上,治出于一;三代而下,治出于二。’此等议论极好,盖犹知得只是一本。如东坡之说,则是二本,非一本矣。”朱熹认为“文与道俱”说也没有正确概括文与道的关系,虽然它也讲文与道的密切关系,但它是把文与道看作是两个独立的东西,从根本上来说,还是把文与道分割开来了,因此朱熹批评苏轼“大本都差”。朱熹认为文道合一,互相渗透,须臾不可分离,这一观点还见于他对“文以载道”说的继承和批判。“文以载道”是周敦颐提出来的,不过,朱熹通过诠释的方法,对周敦颐的观点进行了完善和修正。周敦颐说:“文所以载道也,轮辕饰而人弗用,徒饰也,况虚车乎?”周敦颐并不完全反对文饰,只是反对不载道的“徒饰”,但他还是没有明确文与道的辨证关系,他把文看作为宣传“道”的一种工具,这就不仅降低了文的地位,而且把文与道二者割裂开来。朱熹在《通书》中解释“载道”时说:“文所以载道犹车所以载物,故为车者必饰其轮辕,为文者必善其词说,皆欲人之爱而用之。然我饰之而人不用则犹为虚饰,而无益于实。况不载物之车,不载道之文,虽美其饰,亦何为乎?”在朱熹看来,文好比车,形式要美,才能悦人,才能传诸久远;道好比车中之物,没有道,文也没什么用,文与道是结合在一起的。在这里,朱熹不仅强调了“道”的重要性,而且也提出了“为文者必善其词说”的观点,从而给予“文”以一定的地位,比之于此前理学家的文道观,这一观点显得更为通达和精致。(三)重新理解和解决文道合一,从“两学一做”到“诗有三变”在朱熹的文道观中,文和道虽然是统一而不可分割的,但文与道的重要性是不一样的。朱熹说:“道者文之根本,文者道之枝叶。惟其根本乎道,所以发之于文皆道也。三代圣贤文章,皆从此心写出,文便是道。”根本和枝叶虽然都是树木不可缺少的部分,但根本却是树木生长发育的源泉,是更为重要的部分,二者的主次关系不可颠倒,文和道的关系也是如此。由此,他批评了“文以贯道”说。《语类》卷一百三十有这样一段话:才卿问:“韩文李汗序头一句甚好。”曰:“公道好,某看来有病。”陈曰:“‘文者,贯道之器’,且如《六经》是文,其中所道皆是这道理,如何有病?”曰:“不然。这文皆是从道中流出,岂有文反能贯道之理?文是文,道是道,文只如吃饭时下饭耳。若以文贯道,却是把本为末,以本为末,可乎?”朱熹认为“文以贯道”的说法正好颠倒了文与道的主次关系,是把本为末,是不足为训的。除了使用“本末”以外,在其他场合,朱熹还把文道关系表述为“文实”、“体用”、“道器”、“理事”、“内外”等等。朱熹这样重视道的作用,根据道的标准,他对此前文章有一个评价。《语类》卷一三九,朱熹说:“林艾轩尝云:班固扬雄以下,皆是做文字。已前如司马迁司马相如等,只是恁地说出。今看来是如此。汉末以后,只是属对文字。直至后来只管弱。如苏颋着力要变,变不得。直至韩文公出来,尽扫去了,方做成古文。然亦只做得未属对合偶以前体格。然当时亦无人信他,故其文亦变不尽。才有一二大儒略相效。以下并只依旧。到得陆宣公奏议,只是双关做去。又如子厚,亦自有双关之文。向来道是他初年文字,后将年谱看,乃是晚年文字,盖是他效世间模样做则剧耳,文气衰弱,直至五代,竟不能变。到尹师鲁欧公几人出来,一向变了。其旧亦有欲变而不能者,然大概都要变,所以做古文自是古文,四六自是四六,却不滚杂。”朱熹认为班、扬以前的文章都是说出来的,都是从道中流出来的;班、扬以下,都是做文字,只讲究属对文字、片面追求形式;韩愈的成就在于复古,文与道结合起来,但他的影响并不大,而且他自己也没有彻底贯彻文道合一,因而此后文气衰弱。直到尹洙、欧阳修等人出来,文与道才再次实现了统一,古文与骈文分道扬镳。这真是一部简明的古文运动史了。推动这个运动发展的关键是文道关系。在朱熹看来,文道合一,从道中流出来的,直接“说出来”的文才是最好的;而骈文只是追求“属对”、“双关”,是“做出来”的,这是朱熹所反对的,因为它颠倒了文道关系。道的决定作用不仅体现在古文的发展中,也体现在诗歌发展史上。在诗歌方面,朱熹提出了“诗有三变”说。在《文集》卷六四《与巩仲至》中,他说:“亦尝间考诗之原委,因知古今之诗凡有三变。盖自书传所记,虞夏以来,下及魏晋,自为一等。自晋宋间颜谢以后下及唐初,自为一等。自沈宋以后,定著律诗,下及今日,又为一等。唐初以前,其为诗者固有高下,而法犹未变。至律诗出而后诗之与法始皆大变。以至今日,益巧益密,而无复古人之风矣。”按照朱熹的看法,诗有三变,诗也因而分为三等,越变越糟糕了,真的是一代不如一代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越往下越是注意追求形式、追求“文”的一面,而忽视或抛弃了诗的内容、忽视或抛弃了“道”的一面。朱熹是反对律诗的,他认为“律诗出而后诗之与法皆大变”,以至于诗人们一味追求“巧”和“密”,把“道”都丢弃了。这是朱熹所不能容忍的。(四)从文道到文学对比朱熹的文道观与理气观,我们不难发现二者在表述上极为相似:理是本,气是末,气是理运行的形式;道是根本,文是枝叶,文是道借以表现的形式。这决不只是一种偶然的巧合,而是有着内在的本质的联系。朱熹所谓的“理”,主要是指仁义礼智信等一套封建政治伦理道德,朱熹所讲的“道”也即是“义理”,他说:“凡有形有象者皆器也,其所以为是器之理者则道也。”这是以理释道。朱熹曾说:“欲说道中条理具,又将理字别其名。”可见,“道”和“理”是一回事。正因为如此,朱熹认为要写出好的文章,就在于“穷经观史以求义理”;只要明理,则文章自然就好。他说:“主乎学问以明理,则自然发为好文章,诗亦然。”又说:“贯穿百氏及经史,乃所以辨验是非,明此义理,岂特欲使文词不陋而已。义理既明,又能力行不倦,则其存诸中者,必也光明四达,何施不为?”可见,关键还是“义理”,所谓“文从道中流出”,即是“文从理中流出”。他的理气观是本体论、宇宙观,他的文道观则是理气观在文学上的延伸和演绎。所以,朱熹的文道观说到底是一种理学家的文道观,它的出发点与古文家迥异,这是无庸讳言的。朱熹的文道观,其可贵之处在于它辨证地论述了文与道的关系,修正了此前理学家把文道分离开来,过分贬低文的作用的偏激观点。朱熹给予文学以一定的地位,他说:“作诗间以数句适怀,亦不妨,但不用多作,盖便是陷溺耳。……至于真诗发溢,却又与寻常好吟者不同。”但也仅是“适怀”和“发溢”而已,至于有意于文,那却是朱熹所反对的,他说:“近世诸公作诗费工夫,要何用?元佑时有无限事合理会,诸公却尽日唱和而已。今言诗不必作,且道恐分了为学工夫。然到极处,当自知作诗果无益。”又说:“今人作文,皆不足为文。大抵专务节字,更易新好生面辞语,再说义理处,又不肯分晓。观前辈欧、苏诸公作文,何尝如此?”这样的话,在朱熹的文章和谈话中还可以找到许多。朱熹反对作诗写文章,反对脱离社会现实的浅吟低唱,从当时的现实来看,的确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他反对抛弃文章的内容和思想,片面追求声律、辞藻的形式美,也符合文学发展的规律,有着纠正时弊的积极意义。但是他给予文学的地位和空间毕竟是很有限的,枝叶终究只是枝叶,文是从属于道,是从道中派生出来的,因而道是第一位的,是处于主导地位的,甚至有时“道”的主导作用往往变成了决定性的作用。例如他提出“诗无工拙论”,认为“古之君子德足以求其志,必出于高明纯一之地,其于诗固不学而能之”,这就走入了极端,伦理道德完全取代了文学的艺术形式,这就在事实上否定了文学形式的相对独立性。特别应该指出的是,朱熹所谓的“道”是一种相当狭隘的封建伦理道德,他试图用这种“道”,为社会重建价值尺度和精神信仰,以达到“重振纲纪”、“致君尧舜上”的目的。“道”成了人们必须遵守的准则,成为一切文学艺术形式必须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