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938传播学概论》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_第1页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938传播学概论》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_第2页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938传播学概论》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_第3页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938传播学概论》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_第4页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938传播学概论》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

2014年北京师范大学938传播学概论考研真题(回忆版,含部分答案)

2012年北京师范大学938传播学概论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0年北京师范大学938传播学概论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

2008年北京师范大学938传播学概论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

2007年北京师范大学438传播学概论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

2006年北京师范大学438传播学概论考研真题及详解

2005年北京师范大学439传播学概论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

2004年北京师范大学439传播学概论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

2003年北京师范大学439传播学概论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4年北京师范大学938传播学概论考研真

题(回忆版,含部分答案)

北京师范大学

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938传播学概论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把关人

2.传播与说服

3.镜中人

4.暂缺

5.媒介即隐喻

6.媒体价值观

二、论述题(每题30分,共120分)

1.《娱乐至死》所产生的历史语境。

2.罗杰斯为什么将芝加哥学派写进自己的传播史中去?

3.为什么说“身体的商品”是消费文化的主要特征之一?

4.大众传播研究的十四座里程碑所归纳的焦点理论研究有哪些?

并结合实例谈谈自己的看法。

参考答案:

北京师范大学

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938传播学概论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把关人

答:“把关”和“把关人”由传播学奠基人之一库尔特·卢因提出。“把

关”就是传播过程中搜集、整理、选择、处理、加工与传播信息的行

为。“把关人”就是对信息进行过滤和加工的人。

影响传播者“把关”的因素包括:政治、法律因素:把关时必然考虑

的基本因素;经济因素:指把关人把关时所必须顾及的由信息而带来的

经济压力,如何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这是我国把关人首先

要考虑的问题;社会、文化因素:包含社会价值标准体系和文化开放程

度两层含义;技术因素:技术条件和技巧水平;信息自身因素:是否具

有较强的传播价值;组织自身因素:按照本传播组织的要求、规范标准

进行把关;受众因素:为实现传播目的,把关人必然要对受众有充分了

解;传播者个人因素:包括世界观、价值观,个性特征以及传播方式

等。

2.传播与说服

答:《传播与说服》是描述霍夫兰领导的“耶鲁传播与态度变迁计

划”系列研究的理论框架和结果的一本著作。《传播与说服》中一系列

的研究有这样三个特征:第一,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寻找说服的定律。

第二,研究采用的主要理论基础为刺激—反应的学习理论,假设态度的

改变是基于求变的动机强过不变的动机。第三,研究的方法为实验室的

实验法。研究大致可以分类为传播者、传播讯息、阅听人以及阅听人的

反应四个方面。

3.镜中人

答:“镜中我”理论是美国社会学家库利在1909年出版的《社会组

织》一书中提的一个理论,这个理论从个人与社会的联系上说明了人际

传播的重要性。该理论的主要内容有:(1)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

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

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透过这

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形成“镜中我”。因此,人的自我是在与他人

的联系中形成的。(2)与他人的这种联系包括三个方面:①关于他人

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②关于他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③自己对

他人的这些“认识”或“评价”的情感。在这其中,前两项只有在与他人的

接触中才能获得。(3)“镜中我”也是“社会我”,传播特别是初级群体

中的人际传播,是形成“镜中我”的主要机制。与他人的传播活动越活

跃、越丰富,形成的“镜中我”也就越清晰,对自我的把握也就越客观、

越准确。

4.暂缺

5.媒介即隐喻

答:“媒介即隐喻”是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的基本理论命题。

该理论认为,媒介用一种隐蔽但有力的暗示来定义现实世界。其中媒体

的形式极为重要,因为特定的形式会偏好某种特殊的内容,最终会塑造

整个文化的特征。不管我们是通过言语还是印刷的文字或是电视摄影机

来感受这个世界,这种媒介即隐喻的关系为我们将这个世界进行着分

类、排序、构建、放大、缩小、着色,并且证明一切存在的理由。媒介

独特之处在于,虽然它指导着我们看待和了解事物的方式,但它的这种

介入却往往不为人所注意。

6.媒体价值观

答:媒体价值观是隐藏在各种媒介文化话题背后,潜移默化地操纵

着大众的行为。媒体价值观并不等于人们日常生活的价值观,它不是在

长期的形成过程中对人们施以潜移默化的影响,而更可能是一种突变的

力量,在某一时刻左右着人们的行为抉择。媒体价值观没有恒定的标

准,它是随时势而变化的,它追随受众口味,追随时尚,追随票房和收

视率。媒体价值观是浅薄的、流动的、盲目的和无根底的,它追随时尚

却从不深究时尚是否有品味、有底蕴,它应顺社会潮流却从不质疑潮流

的方向。

二、论述题(每题30分,共120分)

1.《娱乐至死》所产生的历史语境。

答:略。

2.罗杰斯为什么将芝加哥学派写进自己的传播史中去?

答:(1)芝加哥学派

芝加哥学派,认为传播是人类关系的本质,远远超出单纯的信息传

递和交流,传播创造和维持社会,探讨大众媒体在一个健全的民主制中

的作用。他们在关于人的行为问题上反对本能论观点,提倡社会互动理

论。代表人物有帕克、米德等。

(2)芝加哥学派对于传播的影响

①它代表着社会科学在美国的第一次重大的繁荣,就那些重要的欧

洲理论而言,特别是德国社会学家G•西梅尔的那些理论,它起着思想登

陆点的作用。

②它使美国有关社会问题的社会科学研究有了强烈的经验主义方

向。芝加哥学派是改良的、进步的和实证的,它试图通过研究这个世界

的社会问题而对之进行改造。

③芝加哥学派的学者构成了一个以人类传播为中心的人格社会化的

理论概念体系。对于芝加哥的社会学家而言,要成为社会的存在、人类

的存在,就需要传播。他们攻击对于人类行为的直觉解释,取而代之强

调一种观点,即后来被称作符号交互论的观点。

④芝加哥学派构筑了后来的以媒体效果为重点的大众传播研究的模

型。

(3)芝加哥学派的贡献

①它使符号互动论概念化了,符号互动论是一种将传播置于人性如

何形成和变化的中心的理论观点。

②它认为大众传播是美国民主社会面临城市社会问题而生存下去的

一个可能的手段。

③它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进行了关于电影对于儿童的影响的佩恩基

金研究,这些研究为许多后来的传播效果的研究提供一种早期的模式。

④它使像J•亚当斯以及她的与赫尔堂相联系的社会学同事那样的女

性学者转入作为一个独立与应用的领域的社会工作。

⑤它的方法论途径导致被称为解释学派的一批当代传播学学者的出

现。

3.为什么说“身体的商品”是消费文化的主要特征之一?

答:略。

4.大众传播研究的十四座里程碑所归纳的焦点理论研究有哪些?

并结合实例谈谈自己的看法。

答:(1)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十四座里程碑

①20年代的佩恩基金研究会关于电影队少年儿童影响的研究。这项

研究开创了经验调查方式考试大众传播效果的先河。

②对1938年“火星人入侵地球”广播引起的社会恐慌研究。该研究的

侧重点不是为了提出关于大众传播效果的一般理论,而是探讨引起恐慌

的各种心理因素。

③1940年的“伊里调查”。这项调查采用了精心设计的方法和程序,

是经验性研究的一个典范。不仅如此,该调查还提出了“政治既有倾向

和作用”“选择性接触”“意见领袖与两级传播”,对后来的传播效果研究

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④40年代关于昼间广播剧听众的调查研究。这些调查揭示了受众媒

介接触的一些基本动机和利用形态,开创了“使用与满足”研究的传统。

⑤40年代艾奥瓦大学的农村社会学家对玉米良种推广与普及过程的

考察,推到了对新事物的“创新——扩散”传播过程研究。

⑥霍夫兰等人在二次大战期间关于电影的说服效果的实验,揭示了

传播效果形成的条件性和制约因素。

⑦二次大战后至60年代的“耶鲁项目”,进一步懂传播的主体条件、

内容条件、对象条件等方面对传播的说服效果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心理实

验。

⑧50年代《个人影响》是对《人民的选择》提出的各项理论假说的

进一步验证,其意义在于揭示了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的交织性。

⑨1951年至1953年的“李维尔项目”,对传单和标语的传播效果进行

了一系列心理实验。

⑩50年代至60年代施拉姆等人关于电视对儿童生活影响的研究。

从“使用与满足”的角度对少年儿童的电视接触行为进行了详细调查,揭

示了电视在儿童的生活、学习和社会化过程中的功能、影响和效果。

⑪70年代以后的“议程设置”研究是经验学派效果研究的一个重要转

折点,它使得研究人员的关心由微观、个人层面的效果开始转向大众传

播的宏观社会影响和效果。

⑫60年代至70年代由格伯纳等人进行的关于媒介暴力内容与社会犯

罪的研究。这些研究虽然未能证明两者之间的直接、必然关系,但发现

媒介内容在形成人们的现实观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这项研究后来发展

成“培养”理论。

⑬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由美国国会拨款实施的关于电视与社会行为

的大型研究,该研究的结果以《军署长报告》发表。整个报告共分为6

卷。这是关于电视的社会化功能及其正负效果的一次较全面的研究。

⑭1982年第二次“军医署长报告”以《电视与行为:十年的科学进步

及其对80年代的启示》为题发表,该报告总结了第一次报告以后该领域

的研究成果。

(2)结合实例略。

2012年北京师范大学938传播学概论考研真

题及详解

北京师范大学

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938传播学概论

一、名词解释(30分)

1.消费社会

2.信息

3.元传播

4.《人民的选择》

5.媒介文化

二、简答题(60分)

1.在大众传播的的十四座里程碑中的《儿童生活中的电视》与

《佩恩基金研究:电影对儿童的影响》研究焦点有什么不同?

2.米德的符号互动理论包括哪些内容?

3.什么是迪凯特研究中所说的“意见领袖”。

4.说出德波有关“景观社会”的最基本观点。

三、论述(60分)

1.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的主要分歧点是什么?谈谈你的理解。

2.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一书中是怎样论述“真理是一种文化偏

见”的,你是如何看待这一说法的?

参考答案:

北京师范大学

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938传播学概论

一、名词解释(30分)

1.消费社会

答:消费社会是指后化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消费成为社会生活

和生产的主导动力和目标。确实,在消费社会里,价值与生产都具有了

文化的含义。传统社会的生产只是艰难地满足生存的必需,而消费社会

显然把生活和生产都定位在超出生存必需的范围。消费一词,按照威廉

斯的说法,其最早的含义是“摧毁、用光、浪费、耗尽”。费瑟斯通在论

及消费文化时指出,作为浪费、过度使用与花费的消费,在对资本主义

社会和国家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主义强调中,表现的是一种自相矛盾的

情形,因此,这样的消费必须加以控制和疏导。

2.信息

答:信息是指消除事物中或事物之间任何不确定因素的东西,包括

消息、资料、情报、数据、图像、知识、思想等。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

大要素之一,旨在显示事物的存在状态与变化规律。信息的特性有:信

息的共享性;信息的扩散性;信息的传递性;信息的扩充性;信息的浓

缩性;信息的替代性。

3.元传播

答:元传播是由贝特森等人提出的,贝特森认为人类的传播包含两

种类型:一种是意义明确的言语传播,另一种是意义含蓄的元传播。元

传播是一种抽象层面的传播,依赖于传播双方的关系和对所传递信号

——通常是意义不明确的隐喻信息的辨识和理解。他用元传播的理论分

析了游戏的本质,认为游戏是信息的交流和操作过程,其特征就是元传

播,游戏过程要以游戏双方能识别对方的游戏意图为前提。元传播是人

类传播的基础,人类的任何传播行为都包括元传播成分,元传播不仅发

生在非语言传播中,而且发生在语言传播中。在传播的进化过程中,先

有元传播,然后才有人类的语言传播。

4.《人民的选择》

答:《人民的选择》是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在1940年美国总统大选期

间,围绕大众传播的竞选宣传,对选民投票意向的影响所做的一项实证

调查的研究报告。这次调查在俄亥俄州的伊里县进行,所以又称“伊里

调查”。研究发现媒体在总统大选中的传播效果并没有想象的那么显

著,由此还提出了著名的“舆论领袖”概念和“两级传播理论”。该研究直

接否定了“子弹论”,开创了有限效果论的时代。

5.媒介文化

答:媒介文化是指因大众媒介的社会影响而产生的一种文化形态,

是显现在大众传播活动中的社会文化现象。媒介文化以不同的媒介形态

分为电影文化、电视文化、网络文化等不同的文化类型,属于大众文化

的范畴。媒介文化具有广泛推行社会价值规范与建构社会价值意识的社

会功能,是现代社会总体文化系统中由大众媒介所建构的一个亚文化系

统,但其发展趋势正在从边缘文化形态进入当代社会的主流文化体系。

媒介文化是当代传播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也是其他人文和社会科学

关切的热点。

二、简答题(60分)

1.在大众传播的的十四座里程碑中的《儿童生活中的电视》与

《佩恩基金研究:电影对儿童的影响》研究焦点有什么不同?

答:(1)20世纪20年代的佩恩基金会关于电影对少年儿童影响的

研究。这项研究开创了以经验调查方式考察大众传播效果的先河。

1920s电影得到了巨大的发展,然而正如著名的教育学家埃德加·戴

尔对这一时期的1500部电影的内容进行研究得出的结论——爱情、性和

犯罪充斥着荧屏。那个时代的成人不知该如何去应对这一切,许多人将

电影中占统治地位的爱情、性和犯罪的主题视为是对社会道德的挑战。

电影这种新媒体是什么?它对消费者有何影响?正是这些疑问,使

一个旨在弄清楚一种媒体与一部分特殊受众之间关系大型调查成为了现

实。人们担心电影对儿童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何种影响。电影真的影响

孩子的方方面面吗?他们的行为、理想和态度会受电影的影响吗?少年

儿童,或至少非常幼小的儿童能理解那些成人不赞成的镜头吗?儿童最

终会在电影面前变得更成熟或更懂事吗?儿童的情感是否被误导?一句

话,对不同年龄的儿童来说,电影到底产生了何种影响?

佩恩基金研究——电影对儿童的影响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

面:

①观众和影片内容研究;②信息获取研究;③态度的改变研究;

④情感的刺激;⑤对健康的损害研究;⑥对道德水平的侵蚀研究;⑦

行为的影响研究。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施拉姆等人关于电视对儿童生活影响的研

究,从“使用与满足”的角度对少年儿童的电视接触行为进行了详细调

查,揭示了电视在儿童的生活、学习和社会化过程中的功能、影响和效

果。

(2)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施拉姆等人关于电视对儿童生活影响

的研究,从“使用与满足”的角度对少年儿童的电视接触行为进行了详细

调查,揭示了电视在儿童的生活、学习和社会化过程中的功能、影响和

效果。

研究的焦点不是对电视的效果做直接分析,而是研究电视的使用与

满足,即对不同社会分类的孩子而言电视的不同功能。研究者指出,孩

子们看电视的主要原因有:

①娱乐:喜欢被电视娱乐时产生的被动的快感,借此逃避现实生活

的困难和无聊,喜欢把自己想象为那些令人激动的、富于魅力的人。

②信息:从电视上学到了东西。

③社会效用:对青少年提供一种社交的机会,男孩和女孩享受彼此

的陪伴,一种既方便有便宜的约会方式,提供聊天或约会时的话题。

研究发现了:儿童使用电视的方式和时间;儿童从电视上学到了什

么;现实追求与社会规范;电视与社会关系;电视的效果:生理效果、

情感效果、认知效果、行为效果。

“对某些儿童而言,在某些条件下,某些电视节目是有害的;在同

样条件下对另一些儿童,或同样的儿童在另一些情况下,这些电视节目

也许就是有益的。对大多数儿童而言,在大多数条件下,大多数电视节

目可能既不是有害的,也不是特别有益的。”

《佩恩基金研究:电影对儿童的影响》主要是效果研究,侧重于电

影的影响分析,而《儿童生活中的电视》研究的焦点不是对电视的效果

做直接分析,而是研究电视的使用与满足,即对不同社会分类的孩子而

言电视的不同功能。

2.米德的符号互动理论包括哪些内容?

答:(1)符号互动理论的含义

符号互动论是一种侧重于从心理学角度研究社会的理论流派,又称

象征互动论,一种侧重于从心理学角度研究社会的理论流派。这一理论

认为,社会是由互动着的个人构成的,对于诸种社会现象的解释只能从

这种互动中寻找。符号互动论作为一种关注个体行为的社会学理论产生

于20世纪30年代。它强调人类主体性的理论前提、关注个体间互动行为

的经验研究取向。美国社会学家米德被认为是符号互动论的开创者,除

了米德之外,托马斯、库利等人也对符号互动论做出了重要贡献。后

来,布鲁默和库恩等发展了米德的“符号互动论”思想,并形成了以布鲁

默为首的芝加哥学派和以库恩为首的衣阿华学派,他们在研究方法等问

题上形成了不同的看法。

(2)符号互动理论的特点

符号互动论反对实证主义社会学轻视行动者主观能动性的社会结构

决定论,提出行动者的认识、行动和互动构成社会的理论命题。其思想

奠基人米德试图探索个体思想和行动之间的关系,发展用社会行动解释

个体意识的社会心理学。米德吸收了实用主义哲学关于真理的经验关联

性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客观的意识研究方法,提出根据个体的行动、特别

是能被他人观察到的行动来研究个体经验的广义的行为主义方法,并将

理解个体的行为与经验置于整体的社会背景之中,发展出“社会行为主

义”方法。米德之后,布鲁默系统提出了以“符号互动”为基础的微观社

会学理论,其核心仍然是意义、自我等情境知识与社会组织的关系问

题。库利又提出了“镜中我”理论,进一步发展了“符号互动论”。

(3)符号互动论的基本观点

在符号互动理论中,符号是基本的概念。符号是指所有能代表人的

某种意义的事物,比如语言、文字、动作、物品甚至场景等。一个事物

之所以成为符号是因为人们赋予了它某种意义,而这种意义是大家(相

关的人们)所公认的。文字是一种符号,它是认识或使用该种文字的人

的沟通工具。语言是所有符号中最丰富、最灵活的一个符号系统,通过

口头语言、身体语言(包括表情与体态)等人们可以传达各种意义,实

现人们之间的复杂交往。物品也是重要的符号,比如校徽是一间学校的

代表,国旗是国家的象征。

一定的社会情境也具有符号的意义。比如,中国人认为红色代表吉

祥,于是人们把婚姻的场合布置得红火热烈。组织中的成员遇到负责人

在场且凝重的场面,他会意识到可能发生了什么事,因为在人们的经验

中这种场合代表了特殊的意义。

(4)符号互动理论的完善

在符号互动理论中,情境是指人们在行动之前所面对的情况或场

景,包括作为行动主体的人、角色关系、人的行为、时间、地点和具体

场合等。因为人们可以将上述因素进行组合以表达自己的意义。实际

上,任何具有意义的符号只有在一定的情境之中才能确切地表示出其意

义。同样,人们只有将符号视为一个系统,或者在一定背景下去理解符

号才能真正领会其中的涵义。比如,打了人耳光这一动作在各种不同的

背景下意义会有不同,甚至意义完全相反。于是,解释情境对于理解人

的行为和进行互动就十分重要。托马斯认为,人们在自觉的行动之前总

有一个审视和考虑阶段,即要对他所面对的情景做出解释,赋予这一既

定情境以意义,他称此为情境定义(definitionofthesituation)。

3.什么是迪凯特研究中所说的“意见领袖”。

答: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

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称为“意见领袖”。

(1)意见领袖的特点

在传播学中,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

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称为“意见领袖”。意见领袖具有

下述基本特征:

①与被影响者一般处于平等关系而非上下级关系。换言之,意见领

袖未必是大人物,相反,他们是我们生活中所熟悉的人,如亲友、邻

居、同事等。正因为他们是人们所了解和信赖的人,他们的意见和观点

也就更具有说服力。

②意见领袖均匀地分布于社会上任何群体和阶层中。意见领袖并不

集中于特定的群体或阶层,每一个群体都有自己的意见领袖,他们与被

影响者保持着横向传播关系。

③意见领袖的影响力一般分为“单一型”和“综合型”。在现代都市社

会中,意见领袖以“单一型”为主,即一个人只要在某个特定领域很精通

或在周围人中享有一定声望,他们在这个领域便可扮演意见领袖角色,

而在其他不熟悉的领域,他们则可能是一般的被影响者。

④意见领袖社交范围广,拥有较多的信息渠道,对大众传播的接触

频度高、接触量大。

(2)意见领袖在大众传播效果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拉扎斯菲尔德等人根据意见领袖在传播过程中的存在,提出大众传

播的信息不是直接流向一般受众,而是要经过意见领袖这个中介,即表

现为“大众传媒→意见领袖→一般受众”的两级过程,这样意见领袖作为

媒介信息和影响的中继和过滤环节,对大众传播效果形成有着重要的作

用:

①加工与解释的作用

意见领袖的作用首先表现在对先行接收到的大量信息进行加工与解

释,而后以人际传播的方式传达给其他受众或追随者。经常运用的加工

与解释的方法有:引申、添枝加叶、客观复述、裁剪回避、歪曲攻击

等。意见领袖对信息的这种加工和解释会影响着大众传播效果的形成。

②扩散与传播的作用

大众传播的讯息并非全部能直达阅听人之处,有时候它只能到达它

所欲传播对象的一部分,再由一部分人把讯息传给他们周围最普遍的大

众。意见领袖就是对信息加工后予以再传播和再扩散的这一部分人。

③支配与引导受众的作用

意见领袖能够对他的追随者或被影响者的态度和行为起到支配、引

导的作用。具有不同威望的意见领袖,发挥的支配、引导作用的情形也

不同。有时意见领袖的意见不仅影响着一般受众说什么、看什么、做什

么和想什么,而且还支配着他们怎么说、怎么看、怎么做和怎么想。

④协调或干扰的作用

通过加工解释、扩散传播以及支配引导受传者,意见领袖对传播者

的传播起着重要的协调或干扰的作用。如果传播者传递的是符合意见领

袖及其团体成员需要的或者可以为其接受的观点或主张,那么意见领袖

就会促进大众传播效果的形成;相反,意见领袖就会阻碍或干扰大众传

播效果的达成。

4.说出德波有关“景观社会”的最基本观点。

答:《景观社会》是当代西方激进文化思潮与组织——情境主义国

际的创始人、当代法国思想家居伊·德波的成名之作,被西方学者誉

为“当代资本论”。

(1)“景观”及“景观社会”

德波著作中的“景观”(spectacle)这个词,出自拉丁

文“spectae”和“specere”,我国学者张一兵曾解释说,其意思本身是“去

看”和“被看”。台湾有的学者将其译为“奇观”。在德波看来,“景观”是新

的社会批判理论的关键词,这是指一种被展现出来的可视的景象,也意指

一种主体性的、有意识的表演和做秀。德波是要借其概括自己看到的当

代资本主义社会新特质。这被他认为是当代社会存在的主导性本质,其

主要体现为一种被展现的景观性。虽然德波本人没有专门直接界定他所

重视的“景观”这个概念,后来的弗尔茨和贝斯特在其笔下对于“景观”有过

方方面面的定义:其一,景观指“少数人演出而多数人默默观赏的某种表

演”。所谓的少数人,是指作为幕后操控者的资本家,他们制造了充斥当今

全部生活的景观性“演出”;而多数人,则是指的那些被支配的观众,即普

通的芸芸众生,他们在“一种痴迷和惊诧的全神贯注状态”中沉醉地观赏

着“少数人”制造和操控的“景观性演出”,这“意味着控制和默从,分离和孤

独”。所以,德波里亚用“沉默的大多数”来形容“痴迷的观众们”。其二,“景

观”的这种作用并不是一种外在的强制手段,它既不是暴力性的,不是政治

意识形态控制,也不是商业过程中看得见的强买强卖。然而,正是在这种

不干预中实现了隐性控制,这形成了最深刻的“奴役”。其三,在景观所造

成的广泛“娱乐”迷惑之下,“大多数”会偏离自己本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

沦为“景观控制”的奴隶。对“景观”概念的实质。

(2)从“抽象统治一切”到“意象统治一切”

德波为论证他所强调的“景观”而提出“意象统治一切”,据他自己讲这

是因为必须面对当今世界新情况而提出新的理论。从20世纪40-50年代

开始,随着电子传媒在西方世界的兴起,特别是电视的普及,使西方社会进

入到被学者们所称的“文化消费”时代。电视等大众传媒的发展,特别是时

尚与广告的弥漫,使得人们的消费主要成为被广告引导的。广告中所宣

传的产品意象成为人们消费的依据。因此,消费不再只是商品使用价值

的消费,而首先变成了是否合乎时尚以在文化时尚中表现由其引导的“身

份”需要的消费;凡是不能经过广告符号与意象加工的物品,也就不具有

消费的优先权。

当德波站在大众文化基础上来看待这种社会情况,便认为在这个社

会中,“意象”是“统治一切”的。德波理论的基础,是站在现代传媒社会的

基础上的。德波把他所理解的马克思受“抽象统治”的看法,发展为受“意

象统治”。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当物的消费以意象为中介时,物往往是“意

象”地将自己表现出来,这种表现不只是直接表现自己的“使用价值”,而是

表现自己的“意象价值”,意象的生产也就变成了“表现的垄断过程”,如果

说商品社会是“抽象统治一切”的话,那么在这时的社会则是“意象统治一

切”,以致资本本身成了意象。德波讲,这种情况下的社会就是他要论述的

作为“意象统治一切”的社会,也就是“意象社会”,即“景观社会”。

(3)“景观社会”中的“真-伪”二重性及“伪世界”

为了贯彻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批判”,德波特别论证了“景观

社会”中的“真—伪”二重性。

德波在揭示“景观社会”的特征时,强调其中经历着“伪存在的二次

方”。这里的意思是:德波由对马克思的话特加以引伸,“物化”变成“表象

化”,于是有这样的系列:物化→表象化→符号化(德波称这就是“伪存在的

二次方”)。这就形成了“情景主义”的“意象”,所以才有“意象价值”;这样,

从“商品拜物教”形成由商品延伸的新的拜物教,形成“意象拜物教”,而实

际是“意象拜符号教”。

马克思《资本论》,从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细胞的商品出发,一步

一步引领人们探索各种迥异的物与物关系背后所真实存在的货币、资本

关系,揭示了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的秘密。而德波一上来就提出了他的

断言,由于今天这个“现代生产条件无所不在的社会”,生活本身展现为景

观(spectacles)的庞大堆聚。原先那个“物性”的商品经济世界已经转化

成“景观”的总体存在,转变实质在于“直接存在的一切全都转化为一个表

象”。德波的类似分析方式是:景观社会中意象统治一切、幻觉支配一切

是商品生产的必然结果,是商品生产的完成形式。他说,“景观的社会功能

就是异化的具体生产”。

三、论述(60分)

1.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的主要分歧点是什么?谈谈你的理解。

答:(1)传播学批判学派

传播学的批判学派是现代传播学研究中的两大学派之一,是在社会

科学的法兰克福学派的影响下,以欧洲学者为主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

派。无论在方法论还是在学术立场上都与经验学派有着很大的区别。

(2)批判学派和经验学派的分歧

①方法论上的分歧

方法论上的分歧并不是两大学派的根本分歧。经验学派采取经验主

义立场,主要采用实证方法来考察传播现象。批判学派在研究方法上以

辨证分析法为主,反对实证主义态度,但并不一概地排斥经验调查和量

化研究。特别是经过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两大学派的大辩论,双方在

方法论上更有所接近。

②社会观上的分歧

社会观的对立是两大学派分歧的关键。经验学派认为资本主义社会

是多元社会,只要实现多元利益的协调和平衡便能够消除社会矛盾,传

播学的首要任务就是通过改进传播机制来实现社会管理。

批判学者则对现行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传播结构持否定和批判态

度,并以它们作为变革的对象。

③传播观上的分歧

经验学派的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传播与人的行为问题上,着意探索

如何通过传播来控制和修正人的行为,在研究目的上持实用主义态度,

焦点集中于考察微观、个人层面的传播过程,尤以传播的说服效果为核

心领域。

批判学派在理论研究上更多地将传播与社会理论结合在一起,着重

考察与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相关的宏观问题,如信息生产和传播与宏观

社会结构、信息传播与社会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关系、传播制度与社

会制度的关系等

2.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一书中是怎样论述“真理是一种文化偏

见”的,你是如何看待这一说法的?

答:认识论是一门有关知识的起源和性质的复杂而晦涩的学问。波

兹曼说,真理的定义至少有一部分来自传递信息的媒体的性质。人们对

于真理的认识是同表达方式密切相联的,真理不能、也从来没有毫无修

饰地存在。它必须穿着某种合适的外衣出现,否则就可能得不到承认,

这也正说明了"真理"是一种文化偏见。

(1)一种文化认为用某种象征形式表达的真理是最真实的,而另一

种文化却可能认为这样的象征形式是琐碎无聊的。事实正如所说,文化

偏见来源于认知偏见。在不同的区域环境下,不同的认知产生了不同的

语言和不同的社会风俗,直接产生了文化的差别。在同一个区域内,不

同的认知产生了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学科拥有不同的语言,而最终形成

同一种文化内的差异。

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认知呢?除了人本身内在的原因外,关键是人

们借助认知的媒介的差异造成的。这里的媒介是一种广义的概念,凡是

能使人与人、人与事物或事物与事物之间产生联系或发生关系的物质都

是媒介。从这个角度讲,与其说人是环境的产物,倒不如说人是媒介综

合作用的产物。

(2)人类在经过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突

然迎来了电子传播时代和多媒体传播时代。它们的出现打破了人们固有

的世界观和认识论,带来了人类的新思潮。电子传播和多媒体传播是在

综合吸收了以前所有传播媒介的优点,统统叠加在自己身上,并且自身

还创造了媒介史上无前例的传播技术。因此,上世纪60年代,德国社会

科学家w.格林斯认为,电子传播时代的电视与原子能、宇宙空间技术的

发明是人类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三件大事。

媒介即讯息,一种重要的新媒介出现必然会改变社会的话语结构。

电视媒介的蓬勃发展,带来电视文化的认识论同步壮大,而印刷文化的

认识论却日益衰退。任何一种变革都是翻天覆地的,这种变革也不例

外,它在大众生活中产生严重的后果,其中一个后果就是我们将变得越

来越可笑。

(3)电视媒介决定性地、不可逆转地改变了符号环境的性质。在我

们的文化里,信息、思想和认识论是由电视、而不是铅字决定的。即使

是铅字,也不得不附和电视媒介,以求在附和中获得认可。最典型的如

《百家讲坛》《世纪大讲堂》,那些本是印刷时代风行的高雅的知识文

化不得不变成庸俗浅薄的大众娱乐。

电视媒介能洪水猛兽般的席卷印刷媒介,还是因为电视媒介具有印

刷媒介无可比拟的优点。它不仅仅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而是把时

间和空间都会聚到一张桌面大的屏幕上。优点本也是缺点。电视媒介把

任何东西都视觉化了,可视性本来是电视的优势,但是视觉的泛滥却导

致了生活、艺术、宗教本性的丧失,甚至连听觉也被可视化了。电视屏

幕上画蛇添足的歌伴舞形式体现的正是一种视觉文化,它把只需要闭目

聆听的艺术作品弄成了拙劣的观赏之物。所谓视听,就是这种情况下形

成的先“视”后“听”的语言媒介形式。

(4)在文字传播时代和印刷传播时代,就需要受众具有相当强的分

类、推理和判断能力。受众要能够发现谎言,明察传播者笔头流露的迷

惑,分清过于笼统的概括.找出滥用逻辑和常识的地方。而在电视媒介

下,每一个电视节目都应该是完整独立的,观众在观看节目的时候不需

要具备其他知识,这种视觉文化所自诩的优点,恰如其分的表现出它本

身的肤浅。萨洛蒙认为:“从电视上获得的意义往往是一些具体的片

断,不具备推论性,而从阅读中获得的意义往往和我们原来储存的知识

相关,所以具有较强的推论性。”这就说明,电视在培养深层次的、具

有推论性的思维方面明显不如铅字,并且让人流于低级的感官满足,看

似赏心悦目,过后一无所获。对于成人而言,抵抗被电视媒介俘虏的能

力远远优于青少年。伴随着电视成长的年轻一代,俨然变成了“吃土豆

的电视人”。

电视人的出现是一个恶性循环。青少年源自现实生活的压力和性格

的孤僻,沉浸于电视构造的虚幻世界,最终变成“容器人”。容器人是日

本学者中野收在《现代人的信息行为》中提出概念,指出在大众传播特

别是以电视为主要媒介中成长起来的人,内心世界都像是一个罐状的容

器,孤独封闭,希望与他人接触,但又不能深入到别人的内心,于是形

成了一种保持一定距离的人际关系。“容器人”注重自我内心意志的自

由,力图摆脱日常烦琐性的束缚,追求心理空间移位、物理空间跳跃,

在现代社会中忽起忽落、变换不定的流行现象。

(5)当然,电视人和容器人的出现,我们不能把罪责全部归于电视

媒介的缺陷,就像某人用刀杀了人,我们不能把刀告上法庭一样。刀子

天生有杀人的倾向,但是刀子不一定非要杀人。电视媒介的媒介倾向性

摧毁了印刷媒介众多优点,带来许多恶果,但是众多的恶果不一定是非

产生不可。换句话说,任何新技术的产生,都是对传统的对抗,同时也

为将来的消亡埋下伏笔。正如印刷术树立了个体的现代意识,却毁灭了

中世纪的集体感和统一感;印刷术创造了散文,却把诗歌变成了一种奇

异的表达形式;印刷术使现代科学成为可能,却把宗教变成了迷信;印

刷术帮助了国家民族的成长,却把爱国主义变成了一种近乎致命的狭隘

情感。

印刷媒介带来的认知革命具有历史意义,但是他的认知方法并为所

有的人都能接受。对于那些知识欠缺的人,基本上无法通过这种方式获

得对世界的认知和对真理的追求。在印刷媒介前的文字传播时代,由于

这种认知的等级差别,直接表现在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上,这种差别从

根本上维护护着封建制度。印刷传播时代的认知方式,使得一部分人可

以获得对世界对自身对真理真理的认知,那一部分获得认知的人就变成

了资产阶级的代表,直接摧毁封建制度,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

以电视媒介为主的大众传播时代,带来的是全民认知。然而如上所

述,电视媒介的人只是浅层次认知,不同阶层的人在此情况下会产生严

重的“知沟”。电视媒介所提供的知识信息在不同的人选择性接触、理解

和记忆的情况不同,日积月累,不同阶层人之间的鸿沟会逐渐扩大,直

接导致社会的分层。

(6)涉及到“知沟”的产生,还必须提到“上线效果”理论。这是J-S艾

蒂玛和F-G克莱因1977年提出的,其观点为:个人对特定知识的追求并

不是无止境的,达到某一“上限”(饱和点)后,知识量的增加就会减速

乃至停止。当人们通过电视获得知识达到上线后,人们就习惯满足于电

视的娱乐。这种娱乐具有麻醉作用,使人成瘾。但是对于社会精英,他

们对这种低俗文化会不屑一顾,他们驾驭这种文化媒介,以至于领导社

会的发展方向,虽然整个社会的文化层次提高了,但对于阶级差别来

说,效果让仍旧没有改变,统治阶层具有最先进、最丰富的科学知识,

而被统治者只能接踵相随。这也是为什么在电子传播时代和多媒体传播

时代,资产阶级没有像封建阶级被轰然赶下宝座,仍然占据统治地位的

重要原因。

对于我们国家而言,疆土广阔,民族混杂,人均素质低,急需电视

媒介这种通俗的传播方式和教育手段,以维护国家统一,提高人均素

质,电视媒介无疑是有益的。但是,电视媒介并不能代替所有,思想家

和领导者是国家的灵魂,我们更需要那些超于电视媒介,领导人民大众

走向世界的思想家,并且通过电视媒介这种易于被人民接受的方式传递

给人民,团结人民。

2010年北京师范大学938传播学概论考研真

题(含部分答案)

北京师范大学

201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938传播学概论

一、名词解释(30分)

1.《人民的选择》

2.把关人

3.伪语境

4.元传播

5.社会角色

二、简答题(60分)

1.沉默的螺旋理论要点。

2.人际传播的特点和社会功能。

3.麦克卢汉“印刷培养民族主义”的理论要点。

4.李普曼《舆论》一书中的理论要点。

三、论述(60分)

1.根据《消失的地域》第二部分谈谈电子媒介的传播偏向和特

征。

2.对波兹曼“媒介即认识论”的看法。

参考答案:

北京师范大学

201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938传播学概论

一、名词解释(30分)

1.《人民的选择》

答:略。

2.把关人

答:把关人(gatekeeper)又译“守门人”,是指那些在新闻媒介系

统中居于决断性的关键位置,对信息进行过滤和加工的人或组织,而这

种对信息进行的过滤和加工的过程就是把关。传播学先驱者库尔特·卢

因于1947年发表的《群体生活渠道》一文中最先提出了这个概念,传播

学者怀特对把关人进行了系统的个案研究。

3.伪语境

答:略。

4.元传播

答:略。

5.社会角色

答:略。

二、简答题(60分)

1.沉默的螺旋理论要点。

答:(1)沉默的螺旋理论概述

沉默的螺旋理论假说由诺依曼提出,这个假说由以下三个命题构

成:

①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

②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

③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

(2)沉默的螺旋理论假说要点

诺依曼通过沉默的螺旋理论,重新提示了一种“强有力”的大众传播

观。这个假说包括了以下几个要点:

①舆论的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心

理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②经大众传媒强调提示的意见由于具有公开性和传播的广泛性,容

易被当做“多数”或“优势”意见所认知。

③这种环境认知所带来的压力或安全感,会引起人际接触中的“劣

势意见的沉默”和“优势意见的大声疾呼”的螺旋式扩展过程,并导致社

会生活中占压倒优势的“多数意见”——舆论的诞生。

(3)沉默的螺旋理论的特点

沉默的螺旋是一种考察大众传播与社会舆论的关系的理论,这个理

论在两个方面有着自己的特点:一是它的舆论观,二是它的效果观。

①舆论观

沉默的螺旋理论强调的是舆论的社会控制功能。诺依曼认为,只有

那些被认为是多数人共有的、能够在公开场合公开表明的意见才能成为

舆论。一种意见一旦具备了这种性质就会产生一种强制力——公开与之

唱反调就会陷于孤立状态,就有遭受社会制裁的危险。为了免于这种制

裁,人们只有在公开的言行中避免与其发生冲突。

②效果观

a.沉默的螺旋理论强调大众传播具有强大的社会效果和影响,认

为传播媒介具有“创造社会现实”的巨大力量。这里所反映的“强大影

响”已经不止于认知阶段,而是包括了“认知一判断•意见一行动”的全过

程。

b.沉默的螺旋假说的一个重要观点是,传播媒介提示的“意见环

境”未必是社会上意见分布状况的如实反映,而一般社会成员对这种分

布又处于“多元无知”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传媒提示和强调的即便是少

数人的意见也会被人们当做“多数意见”来认知,其结果也会引起“沉默

的螺旋”过程的始动,在传媒影响所及的范围内引起人们判断和行动上

的连锁反应。

(4)对“沉默的螺旋”理论的研究与评价

①沉默的螺旋理论的不足

a.假说中所强调的“对社会孤立的恐惧”(趋同行为的动机)不应

是一个绝对的常量,而应是一个受条件制约的变量。

b.“多数意见”的压力以及对它的抵制力依问题的类型和性质应有

程度上的不同。

c.“多数意见”社会压力的强弱受到社会传统、文化以及社会发展

阶段的制约。

②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意义

a.它把对舆论形成过程的考察从现象论的描述引向了社会心理分

析的领域,强调了社会心理机制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这正是传统的舆

论学所忽略的一个重要方面。

b.它强调了大众传播对舆论的强大影响,并正确地指出了这种影

响来自于大众传播营造“意见环境”的巨大能力。假说中对传播媒介的赋

予地位功能、大众传播的公开性和普遍性、报道内容的类似性和累积性

以及由此带来的“选择性接触”的困难性所做的分析,对重新评价大众传

播的影响和效果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2.人际传播的特点和社会功能。

答:(1)人际传播的含义

人际传播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也是由两个个体系统

相互连接组成的新的信息传播系统。人际传播是一种最典型的社会传播

活动,也是人与人社会关系的直接体现。

(2)人际传播的特点

①人际传播传递和接收信息的渠道多,方法灵活。

传播者不仅可以使用语言,而且能够运用表情、眼神、动作等多种

渠道或手段来传达信息;同样,受传者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来接收信

息。

②人际传播的信息的意义更为丰富和复杂。

在面对面的情况下,多种渠道和多种手段的配合,会形成特殊的传

播情境,这种特殊的情境会产生新的意义。

③人际传播双向性强,反馈及时,互动频度高。

双方的信息授受以一来一往的形式进行,传播者与受传者不断相互

交换角色,每一方都可以随时根据对方的反应把握自己的传播效果,并

相应地修改、补充传播内容或改变传播方法。因此,人际传播是一种高

质量的传播活动,尤其在说服和沟通感情方面,其效果要好于其他形式

的传播。

④与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相比,人际传播属于一种非制度化的传

播。

a.人际传播是社会关系的体现,参与的双方虽然都是拥有独立意

志的主体,但他们都是由一定的社会关系相连接的;人际传播的内容无

一不是这些关系的反映。

b.非制度化,主要指传播关系的成立上具有自发性、自主性和非

强制性,人际传播主要是建立在自愿和合意基础上的活动。在人际传播

中,双方都没有强制对方的权利,也没有接受强制的义务,这意味着人

际传播是一种相对自由和平等的传播活动。

(3)人际传播的社会功能

人际传播的社会功能是多方面的,它是社会成员交流信息的重要渠

道,是实现社会协作的重要纽带,也是传承社会文化的重要工具。

从传播学的视角来看,人际传播的社会功能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

①人际传播在个人社会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社会化,是指一个人出生后由一个“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

程。从个人的角度来说,它指的是个人学习语言、知识、技能、行为准

则等以适应环境的过程;从社会的角度而言,它指的是社会成员形成大

体一致的观念、价值和社会规范体系,从而使社会秩序维持、社会发展

的连续性得到保证的过程。个人观念的社会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我

观念的形成;二是社会观念的形成。无论是哪一个方面,人际传播特别

是初级群体的人际传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人格的形成发挥着重要的

作用。这可以从库利的“镜中我”理论、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以及塔

尔德的“社会模仿”理论中得到证实。

②人际传播对大众传播效果有一定影响。

大众传播是指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

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人际传播对大众传播过程与效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级传播”、“意

见领袖”和“创新——扩散”等方面。

a.人际传播在大众传播的传者与受者之间起到一个桥梁作用。

大众传播的信息不会直接“流向”一般大众,而是要经过“意见领

袖”这个中间环节,形成两级传播的格局,即“大众传播——意见领袖

——一般受众”。

意见领袖,是指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意见、评

论,并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是大众传播效果的形成过程的中

介或过滤的环节。意见领袖将他获得的信息告诉其他人,在这个过程

中,人际传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b.人际传播对新事物的创新与普及也有重要影响。

罗杰斯在《创新与普及》一书中指出:在新事物创新与普及的过程

中,大众传播过程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作为信息传递过程的“信息

流”;二是作为效果或影响的产生和波及过程的“影响流”。在信息流、

尤其在影响流生效的过程中,人际传播的口耳相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麦克卢汉“印刷培养民族主义”的理论要点。

答:

4.李普曼《舆论》一书中的理论要点。

答:(1)“拟态环境”理论

①李普曼认为,现代社会越来越巨大化和复杂化,人们由于实际活

动的范围、精力和注意力有限,不可能对与他们有关的整个外部环境和

众多的事情都保持经验性接触,对超出自己亲身感知以外的事物,人们

只能通过各种“新闻供给机构”去了解认知。这样,人的行为已经不再是

对客观环境及其变化的反应,而成了对新闻机构提示的某种“拟态环

境”的反应。

②“拟态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

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之后向人们提

示的环境。然而,由于这种加工、选择和结构化活动是在一般人看不见

的地方(媒介内部)进行的,所以,通常人们意识不到这一点,而往往

把“拟态环境”作为客观环境本身来看待。

③大众传播形成的信息环境,不仅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而且通过

制约人的认识和行为来对客观的现实环境产生影响,这样一种机制,使

得现代环境不仅越来越信息化,而且信息环境也越来越环境化,也就是

说,大众传播提示的信息环境,越来越有演化为现实环境的趋势。

(2)“刻板印象”观点

①“刻板印象”指的是人们对特定的事物所持有的固定化、简单化的

观念和印象,它通常伴随着对该事物的价值评价和好恶的感情。刻板印

象可以为人们认识事物提供简便的参考标准,但也阻碍着对新事物的接

受。

②个人有个人的刻板成见,一个社会也有其社会成员广泛接受的和

普遍通行的刻板成见,因而它也起着社会的控制作用。李普曼特别强调

大众传播的力量,认为大众传播不仅是“拟态环境”的主要营造者,而且

在形成、维护和改变一个社会的刻板成见方面也拥有强大的影响力。

(3)议程设置的相关研究

①议程设置的研究最早也起始于李普曼的《舆论》,虽然书中没有

使用议程设置这一名词,但是,他表达了这样的基本思想:媒体创造了

我们头脑中的象征性的想象,这些想像有可能与我们经历的“外在”世界

完全不同。

②他论证了大众媒体是现实世界的某个事件和我们头脑中对这个事

件的想象之间的主要连接物。议程设置过程描绘了舆论在一个民主制中

如何发挥作用。李普曼作为最早探讨了大众传播的宏观效果的学者之

一,对该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的经典论著《舆论》

也因为对上述传播学问题的精辟论述而经久不衰。

三、论述(60分)

1.根据《消失的地域》第二部分谈谈电子媒介的传播偏向和特

征。

答:(1)传播的偏向

①英尼斯在其著作《传播的偏向》中指出,文明的兴起、衰落和占

支配地位的传播媒介息息相关;一切文明都是靠对空间领域和时间跨度

的控制而存在的,而任何媒介都具有时间或空间的偏倚性,可以分为以

时间为为重点的媒介和以空间为重点的媒介。

②这两大媒介分别是有利于空间上延伸的媒介和有利于时间上延续

的媒介。前者是质地较重、耐久性较强的媒介,例如:粘土、石头、羊

皮纸等,较适于克服时间的障碍得到较长时间的保存;后者是质地较

轻、容易运送的媒介,如纸草纸、白报纸等,较适于克服空间的障碍。

③不同的技术各有其传播取向,这些取向决定了社会组织的形式。

由这些技术决定的知识垄断控制了各种社会团体间政治权力的分配。这

里面的社会组织也即权力组织、政治组织。这就是著名的“媒介偏向

论”。

(2)电子媒介的传播偏向和特征

略。

2.对波兹曼“媒介即认识论”的看法。

答:(1)“媒介即认识论”的含义

“媒介即认识论”,认为不管一种媒介原来的语境是怎样的,它都有

能力越过这个语境并延伸到新的未知的语境中,引导我们组织思想和总

结生活经历,影响着我们的意识和不同的社会结构,影响着我们对真善

美的看法,左右着我们理解真理和定义真理的方法。

不同媒体发展阶段有不同的认识论,而旧媒介仍然会对新媒介的认

识论产生影响。现今的社会文化,包括信息、思想是由电视(电子媒介)

决定的,而铅字(印刷媒介)只是一种残余的认识论,与电视是不平等

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媒介即隐喻指媒介决定了社会时代文化,实质上

是“新瓶装旧酒”的媒介决定论。

(2)“媒介即认识论”由“媒介即隐喻”的观点发展而来。

“媒介即隐喻”所要传达的就是两层意思:一是媒介的内容建构了世

界。波兹曼认为火灾、战争、谋杀或者恋情。一切可称为“新闻”的素

材,“如果没有用来宣传它们的技术。人们就无法了解。无法把这一切

纳入自己的日常生活”。

媒介运用隐喻这一手段。来表现周边环境。这种媒介—隐喻的关系

替代我们自身对世界进行着分类、排序、构建、放大、缩小和着色。人

们把自己包裹在语言形式、艺术形象、神话象征或宗教仪式之中。不借

助于人工媒介就无法看见或了解任何东西。

这一点类似于李普曼的“两个环境”理论。即媒介造就了能够被人意

识和感知的“虚拟环境”;二是不同媒介形式对思维方式的影响。而思维

方式的变化直接影响着人类文化内容的变化。表达思想的方式将影响所

要表达思想的内容。麦克卢汉的缺憾就在于对在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把握

上过于简单或直接。忽略了中间环节即“思维方式”的影响以及形式对内

容反作用的间接性。

“媒介即隐喻”就是要提醒人们注意到不同媒介环境对思维方式的影

响。为了理解这些隐喻的功能。我们应该考虑到信息的象征方式、来

源、数量、传播速度以及信息所处的语境。如果我们能够意识到。我们

创造的每一种工具都蕴涵着超越其自身的意义。那么理解这些隐喻就会

容易多了。

2008年北京师范大学938传播学概论考研真

题(含部分答案)

北京师范大学

2008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

传播学概论试题

一、名词解释(共30分)

1.镜中我

2.信息环境

3.恐惧诉求

4.西门研究

5.《古登宝星汉璀璨》

二、简答题(共60分)

1.波兹曼为何称电视为“元媒介”?

2.什么是“使用与满足”研究,该研究大致经历几个阶段?

3.简述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的主要特点。

4.传播学中的控制实验法主要关注哪些条件?

三、论述题(共60分)

1.罗杰斯在《传播学史》中对所谓传播学奠基人发表了自己的看

法,请谈谈你的理解。

2.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提出了“媒介即隐喻”,请你结合麦克

卢汉的“媒介即讯息”谈谈看法。

参考答案:

北京师范大学

2008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

传播学概论试题

一、名词解释(共30分)

1.镜中我

答:库利的“镜中我”理论是指个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

人对自己的态度或评价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它是由美国著名社会

学家库利在1909年出版的《社会组织》一书中提出的一个影响深远的概

念。在库利看来,传播是“镜中我”形成的主要机制,它不仅是个人社会

化的途径,而且是将整个社会连成一个整体的纽带。库利关心的焦点是

人际传播,对大众传播没有给予充分关注。

2.信息环境

答:略。

3.恐惧诉求

答:恐惧诉求又称警钟效果,是指运用“敲警钟”的方法唤起人们的

危机意识和紧张心理,促成他们的态度和行为向一定方向发生变化,是

一种常见的说服方法。从行为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敲警钟”具有双重功

效:它对事物利害关系的强调可最大限度地唤起人们的注意,促成他们

对特定传播内容的接触,它所造成的紧迫感可促使人们迅速采取对应行

动;但是由于“敲警钟”基本上是通过刺激人们的恐惧心来追求特定效

果,会给对象带来一定的心理不适,如果分寸把握不好,容易招致自发

的防卫性反应,对传播效果产生负面影响。

4.西门研究

答:略。

5.《古登宝星汉璀璨》

答:略。

二、简答题(共60分)

1.波兹曼为何称电视为“元媒介”?

答:(1)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一书中提出电视为“元媒介”的观

点。“娱乐至死”中的“娱乐”不是一个狭义的概念,并不单单是指电视里

那些“娱乐节目”,或者被电视娱乐化的新闻、政治、宗教以及教育等。

它是同“思考”相对的一个广义概念,“不思考”即“娱乐”。

(2)波兹曼也指出,电视的危险性不在于它生产了大量的娱乐节

目,而在于电视这种媒介技术天生就具有排斥思考的倾向,随着电视成

为元媒介,就会培养出一代代拒绝思考的观众,形成一种缺乏思想的文

化,这才是电视真正的危险所在。

①电视的特性决定了它不可能成为深刻思想和重要文化对话的载

体,没有一种媒介的表现形式可以和这种媒介本身的倾向相对抗。

②波兹曼认定电视是纯粹的娱乐工具,它对人类最大的好处就在于

提供纯粹的娱乐节目,电视最糟糕的用途就是它企图涉足严肃的话语模

式,例如新闻、政治、宗教、艺术、教育等,然后给它们换上娱乐的包

装,这才是对文化最大的伤害,因为它会使严肃的文化娱乐化。

③波兹曼认为应该让有偏向的媒介技术归于它们合适的位置,娱乐

的就该归娱乐,严肃的就该归严肃,强行将娱乐的电视用于严肃的事

务,就会走向反面。

2.什么是“使用与满足”研究,该研究大致经历几个阶段?

答:(1)“使用与满足”研究的含义

“使用与满足”研究把受众成员看做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

的媒介接触活动看做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

求得到“满足”的过程。

(2)“使用与满足”研究的阶段

①第一阶段

a.“使用与满足”研究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当时,美国的收音机

家庭普及率已经达到80%以上,然而,那些以启蒙、教育和修养为目的

的“好”节目并不拥有很多听众,而“格调低俗”的轻喜剧、肥皂剧以及猜

谜游戏等娱乐节目的收听率却高得出奇。这种现象,使一些学者对受众

的媒介接触行为及其背后的心理动机产生了浓厚的研究兴趣。

b.20世纪40年代的“使用与满足”研究还是比较简单的。这主要表

现在:

第一,早期的研究仅仅归纳了“使用”或“满足”的基本类型,在理论

上没有进一步的突破;

第二,在方法上以访谈记录为主,没有形成较严密的调查分析程

序。

②第二阶段

a.在20世纪50年代,“使用与满足”研究进入了一个停滞期。直到

20世纪60年代以后,这项研究的价值才重新受到肯定,再次复兴起来,

其中,有代表性的成果是麦奎尔等人于l969年开始的对电视节目的调

查。

b.与早期的研究不同,这项研究从概念操作、受众样本抽选和数

据分析,都采用了一套严格的程序。调查范围包括新闻、知识竞赛、家

庭连续剧、青年冒险电视剧等六种节目。这次调查不仅归纳了各类节目

提供“满足”的不同特点,而且抽出了它们之问共通的四种基本类型。

③第三阶段

在考虑到社会条件因素之重要性的基础上,传播学家E.卡兹等人

在1974年发表的《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一文中,将媒介接触行为概

括为一个“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媒介期待+媒介接触+需求满足”的因果连

锁过程,提出了“使用与满足”过程的基本模式。l977年,日本学者竹内

郁郎对这个模式做了若干补充,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人们接触传媒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他们的特定需求,这些需求具

有一定的社会和个人心理起源。

b.实际接触行为的发生需要两个条件:

第一,媒介接触的可能性,即身边必须有电视机或报纸一类的物质

条件,如果不具备这种条件,人们就会转向其他代替性的满足手段。

第二,媒介印象,即媒介能否满足自己的现实需求的评价,它是在

以往媒介接触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

c.根据媒介印象,人们选择特定的媒介或内容开始具体的接触行

为。

d.接触行为的结果可能有两种,即需求得到满足或没有得到满

足。

e.无论满足与否,这一结果将影响到以后的媒介接触行为,人们

会根据满足的结果来修正既有的媒介印象,在不同程度上改变对媒介的

期待。

(3)“使用与满足”研究的意义

①它认为受众的媒介接触是基于自己的需求对媒介内容进行选择的

活动,这种选择具有某种“能动性”,这有助于纠正大众社会论中的“受

众绝对被动”的观点。

②它揭示了受众媒介使用形态的多样性,强调了受众需求对传播效

果的制约作用,对否定早期“子弹论”或“皮下注射论”的效果观起到了重

要作用。

③“使用与满足”研究指出了大众传播对受众具有一些基本效用,这

对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过分强调大众传播的无力性的“有限效果论”也

是一种有益的矫正。在这个意义上,也有一些学者把它称为一种“适度

效果”理论。

(4)“使用与满足”研究的局限性

①“使用与满足”研究过于强调个人的和心理的因素,行为主义和功

能主义色彩较浓。

②它脱离开传媒内容的生产和提供过程,单纯地考察受众的媒介接

触行为,因而不能全面揭示受众与传媒的社会关系。

③“使用与满足”研究指出了受众的某种能动性,但这种能动性是有

限的,仅仅限于对媒介提供的内容进行“有选择的接触”的范围之内,因

而不能反映受众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有着传播需求和传播权利的主体

所具有的能动性。

3.简述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的主要特点。

答:(1)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的内容

①大众传播媒介(机构)在获取或接到信息源发出的信息后,要经

过译码者(记者)、释码者(编辑)和编码者的加工和整理,从而变成

可以被传播出去的符号(讯息);

②受传者都属于一定的社会群体,他们在接受和传播该信息时会受

到其他群体成员的影响,信息传播是双向循环的过程,每个成员既是传

播者也是受传者。

③信息在群体中的传播过程中,会得到再解释或加工。

④大众传播的受传者在接到信息后,会给传播者发出反馈信息。

⑤每个受传者和传播者都扮演着译码、编码和释码的角色。

(2)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的主要特点

①这个模式充分体现了大众传播的特点。

a.构成传播过程的双方分别是大众传媒与受众,这两者之间存在

着传达与反馈的关系。作为传播者的大众传媒与一定的信源相连接,又

通过大量复制的讯息与作为传播对象的受众相联系。

b.受众是个人的集合体,这些个人又分属于各自的社会群体;个

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之间都保持着特定的传播关系。施拉姆的这个模

式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社会传播过程的相互连结性和交织性,已经初步

具有了系统模式的特点。

②虽然与传统的单向线性传播模式相比,施拉姆的传播模式有了突

破,强调了信息传播的双向性,信息在传播过程中会得到再加工,受传

者在接到讯息后会对传播者产生反馈,但施拉姆的传播模式仍然属于线

性传播模式。

4.传播学中的控制实验法主要关注哪些条件?

答:(1)传播学中的控制实验法含义

在传播学中,控制实验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这种方法伴随着对实

验对象、实验环境和条件的严格限定和控制,所以称为控制实验。人关

于传播效果的形成条件和制约因素的研究,大都是以控制实验的方式进

行的。

(2)控制实验法关注的条件

传播学中的控制实验,主要用于测试特定的信息刺激或环境条件与

人的特定心理或行为反应类型之间的因果关系。学者们较为关注的条件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信源的条件。

测试信源的可信性的高低与传播效果的大小是否有某种必然联系。

②信息内容的条件。

测试不同的信息内容是否会导致不同的认知和行为反应(如暴力节

目是否会导致青少年的侵害行为)。

③传播方法和技巧的条件。

测试不同的内容提示法、说理法和诉求法具有什么样的说服效

果。;

④受传者的社会条件。

测试受传者的各种社会属性、群体归属关系、群体规范等对他们接

收信息具有什么样的影响。;

⑤受传者的个性条件。

测试个人的信息处理方式和习惯、自信心的强弱等个性特征对他们

的信息处理过程及其结果具有什么样的影响等。

由于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测试特定条件的作用,或者反过来说是为了

测试引起某种特定反应需要什么样的特定条件,所以必须对实验条件加

以严格控制。为了达到条件控制的目的,大多数实验是在实验室环境中

进行的,有些情况下还需要特殊的实验装置。

三、论述题(共60分)

1.罗杰斯在《传播学史》中对所谓传播学奠基人发表了自己的看

法,请谈谈你的理解。

答:20世纪20年代以后,有四位学者的研究和学术活动对传播学的

建立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被称为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他们是拉斯韦尔、

卢因、霍夫兰和拉扎斯菲尔德。

(1)拉斯韦尔的宣传与传播研究

①拉斯韦尔是美国现代政治科学的倡始人之一,l926年在芝加哥大

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在母校和耶鲁大学任教。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担任

过美国国会图书馆战时报道调查局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