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庄小桥报告(动静载试验报告)_第1页
新庄小桥报告(动静载试验报告)_第2页
新庄小桥报告(动静载试验报告)_第3页
新庄小桥报告(动静载试验报告)_第4页
新庄小桥报告(动静载试验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报告编号:HR/QL-2015-068G326线湄潭至小河公路改扩建工程新庄小桥桥梁荷载试验检测报告委托单位:贵州茅台酒股份公司习水片区改扩建项目征地拆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检测项目:桥梁荷载试验陕西海嵘工程试验检测有限公司二零一五年十二月注意事项尊敬的用户:当您收到该报告后,请务必注意:本报告出现下述情况时,将会导致报告无效:报告首页未同时加盖本公司报告专用章、资质专用章和计量认证标志章;报告出现空白签字栏;报告数据有手写或涂改现象;报告为非完整的复印件。图文传真或电话记录,不具备法律效力。对本报告有异议时,请于收到报告后十五日内向我公司提出,逾期不予受理。联系方式:地址:西安市雁塔区鱼化光电电子科技产业园3号楼A区邮编:710086电话:(029)88851791传真:(029)86520458电子邮箱:hrsyjc@163.com报告编号:HR/QL-2015-068G326线湄潭至小河公路改扩建工程新庄小桥桥梁荷载试验检测报告批准年月日审核年月日报告编制年月日陕西海嵘工程试验检测有限公司二零一五年十二月陕西海嵘工程试验检测有限公司报告编号:HR/QL-2015-068检测人员一览表姓名本项目担任的职务职称资格证书号魏炜技术负责人副教授(公路)检师0710456Q王海燕项目负责人高级工程师(公路)检师0705559CGQA刘鹏华现场检测工程师(公路)检师0605481QCG黄彦森现场检测工程师黔(公路)检员090645Q梁波现场检测助理工程师黔(公路)检员140042Q梁臻现场检测助理工程师黔(公路)检员092283S张树园现场检测助理工程师黔(公路)检员103838S无无无无目录TOC\o"1-3"\h\u1概述 页共28页1概述1.1工程概况新庄小桥桥梁起点桩号为K1+104.000,终点桩号为K1+136.000。桥跨组成为1×16m,桥面全宽为11.75m。桥面位于1.5%纵坡上,双向3.5%~4%的横坡,平面位于R=100的圆曲线上。横坡采用垫石不等高或桥面铺装设横坡调整。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横桥向为九片主梁,主梁间距1.25米,梁高0.8米,中梁预制宽度为1.24米,边梁预制宽度为1.495mm。顶板厚0.12米,底板厚0.12m。两岸桥台各设置1道伸缩缝。桥孔平面布置时,均以桥孔处的路线设计线控制标准跨径,各梁板中心线以此标准跨径对应的弦线为基准平行布设。图1.2为桥梁总体布置及典型截面图。主要技术指标如下:1、设计汽车荷载:公路—Ⅰ级。2、设计安全等级:二级。3、抗震指标: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场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小于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场区地震基本烈度小于Ⅵ度。据此采用简易设防。4、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5、桥梁宽度:净0.5m+10.7m(行车道)+0.5m=11.75m。6、本段跨越河流无通航要求。图1.1新庄小桥现状图1.1新庄小桥总体布置及典型截面图(cm)1.2设计标准桥名新庄小桥设计荷载汽车:公路-I级设计车速40km/h桥型结构1×16m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桥面组成净-0.5m(栏杆)+10.75m(行车道)+0.5m(栏杆),全宽11.75m桥梁全长32.0m混凝土C50混凝土:主梁C40混凝土:支座垫石C30混凝土:台帽C25混凝土:台身、基础钢筋HRB400钢筋、HPB300钢筋、d=15.2mmII级松弛钢绞线抗震烈度按6度设防,动峰值加速度小于0.05g设计洪水频率1/50设计基准期100年设计安全等级二级2检测目的及内容2.1检测目的通过对桥梁进行检测,以求达到以下目的:(1)通过对桥梁的表观缺陷和损伤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测,查明缺陷和损伤(既存或潜在)的性质、部位、严重程度及发展趋势,确定桥梁的技术状况,对桥梁出现的病害提出相应的处理意见。(2)通过静载试验测定桥跨结构在试验荷载作用下控制截面的应力和挠度,并与理论计算值比较,以对实际结构使用性能和工作状态作出评价。(3)通过动载试验测定结构的动态响应及在试验荷载作用下的动应变,以评估实际结构的动力性能。(4)通过试验取得关键部位的受载应力(应变)、变位等重要数据后,经过综合分析,全面评估结构性能及使用功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为桥梁运营的安全性提供技术依据,并为今后桥梁维护、管理提供原始资料。2.2检测内容2.2.1外观检测结构外观检测主要以目测为主,并辅助一定的检测工具(回弹仪、裂缝测宽仪、钢卷尺等),主要内容包括:(1)部分混凝土构件混凝土强度无损检测,部分构件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2)桥梁上部结构:主要查看桥梁上部结构空心板梁是否变形、局部是否破损、露筋,空心板梁几何尺寸抽查;(3)桥梁下部结构:主要内容包括支座、墩台有无风化、剥落、冻胀和露筋等病害,墩台顶面是否清洁和是否漏水等病害;(4)附属结构体系检查:主要包括桥面铺装、伸缩缝、护栏、排水系统的检查。2.2.2静载试验根据新庄小桥的结构特点,通过结构分析软件进行桥梁结构受力分析,选取1-1截面(跨中最大正弯矩截面)进行荷载试验检测,具体试验控制截面和测试内容如表2-1所示,试验控制截面示意图如图2.1所示。表2-1桥梁控制截面和试验内容结构形式控制截面试验内容1×16m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1-1截面(跨中最大正弯矩截面)应变、挠度1-11-1图2.1桥梁荷载试验控制截面示意图(尺寸单位:cm)2.2.3动载试验动载试验是为了测定桥梁结构的自振特性和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的受迫振动特性,通过动载试验评定该桥梁的行车性能以及行车安全和舒适度,本次主要测试内容有:(1)桥梁的动力性能:基频;(2)汽车荷载作用下的跑车试验:动应变和冲击系数;3检测依据(1)新庄小桥施工图、竣工图等;(2)《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JTG/TJ21-2011);(3)《城市桥梁设计荷载标准》(CJJ77-98);(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5)《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6)《城市桥涵养护规范》(CJJ99-2003);(7)《大跨径混凝土桥梁的试验方法》(YC4—4/1982);(8)《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11);(9)《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JGJ/T152-2008);(10)《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1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1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年版>);(13)《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实施细则》(交公路发﹝2010﹞65号);(14)《关于进一步明确贵州省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桥梁荷载试验工作的通知》(黔交质监﹝2012﹞11号)。4主要检测仪器及设备本次投入该项目的主要试验仪器和设备如表4-1所示。表4-1主要试验仪器和设备用表序号仪器名称仪器型号数量用途仪器编号1无线静态应变仪JM38122台荷载试验HRYQ108-1~22无线动态测试仪JM38401台荷载试验HRYQ1093拾振器V0012个荷载试验HRYQ110-1~24精密自动安平水准仪DSZ22台荷载试验HRYQ130-1~25光学平板测微器ZF-CWQ2台荷载试验HRYQ113-1~26应变片BX120-100AA若干荷载试验/7裂缝测宽仪PST-C201台外观检测、荷载试验HRYQ0258混凝土回弹仪HT225-A1台外观检测HRYQ095-1~29钢筋位置测定仪KON-RBL(D)1台外观检测HRYQ098-110经纬仪DT-02L1台外观检测/11钢卷尺5m、30m2把外观检测、荷载试验HRYQ171-1~212发电机WM3.0GF·11台荷载试验HRYQ45-1~213照相机尼康1台外观检测HRYQ152-1~214对讲机/6台荷载试验HRYQ183-1~1015笔记本电脑华硕2台荷载试验/16载重汽车/6辆荷载试验/17公务车/2辆//5检测方法5.1外观检测(1)外观检查以目测为主,附检查照片及病害统计表;(2)采用裂缝测宽仪进行裂缝检测;(3)采用回弹法对桥梁主要受力构件进行强度检测;(4)采用钢筋位置测定仪进行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5)采用钢卷尺进行结构尺寸检测。5.2静载试验5.2.1计算模型本桥为1×16m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桥型布置图如图5.1所示。本次计算采用结构分析软件对该桥梁试验桥跨进行结构分析,其计算模型如图5.2所示。图5.1桥型布置图(尺寸单位:cm)图5.2桥梁计算模型5.2.2静载试验原则(1)静力试验荷载可按控制内力、应力或变位等效原则确定,静力荷载试验效率宜介于0.95~1.05之间。式中:——静力试验荷载作用下,某一加载试验项目对应的加载控制截面内力、应力或变位的最大计算效应值;——检算荷载产生的同一加载控制截面内力、应力或变位的最不利效应计算值;——按规范取用的冲击系数值(详见报告第6.3条,);——静力试验荷载效率。(2)为了获取结构试验荷载与变位的相关数据,以及防止结构意外损伤,试验加载采用分级加载的方式,共分2级加载,1次性卸载。每次加载或卸载要求在前一荷载阶段内结构变位相对稳定后,才能进入下一个荷载阶段。一般是选定一个敏感的测点在加载后进行观测,达到稳定后方可进入下一级加载。(3)卸载过程中,禁止多辆加载车同时启动。5.2.3试验加载方案(1)加载车参数试验加载采用约34t重车,根据理论模型,用加载车布载,使控制截面的弯矩与设计弯矩之比达到试验荷载效率的要求。表5-1加载车辆重量表序号车牌号前轮距(m)后轮距(m)前轴至后轴(m)中轴至后轴(m)前轴重量(t)后轴重量(t)车辆总重(t)1贵CC17232.001.905.201.337.3727.3034.672贵CB01812.001.905.201.336.827.3334.133贵CA97422.001.905.201.337.2827.334.584贵CB55822.001.905.201.337.1927.834.99(2)测点布置1-11-1图5.3试验控制截面示意图(尺寸单位:cm)图5.4空心板梁1-1截面应变测点布置图图5.5空心板梁1-1截面挠度测点布置图(3)加载方式新庄小桥试验截面设计最大弯矩及试验荷载效应如表5-2所示,试验中根据试验项目的不同要求,试验车辆横桥向布置为对称、偏载两种布置,对称加载分二级加载,偏载为一级加载。详细载位布置如图5.6~5.8所示。表5-2截面设计控制弯矩及试验荷载效应测试截面控制项目截面控制内力值(kN·m)截面加载内力值(kN·m)效率系数(ηq)1-1截面最大正弯矩295028020.95图5.61-1截面加载车纵向布置示意图(尺寸单位:cm)图5.71-1截面横向对称加载布置示意图(尺寸单位:cm)图5.81-1截面横向偏载布置示意图(尺寸单位:cm)5.2.4试验加载安全监测试验加载安全监测是为了防止试验荷载对桥梁造成损伤,发生下列情况应中途终止加载:(1)控制测点应变值已达到或超过理论计算的控制应变值时;(2)控制测点变位(或挠度)超过规范允许值时;(3)由于加载,使结构裂缝的长度,缝宽急剧增加,新裂缝大量出现,缝宽超过允许值的裂缝大量增多,对结构使用寿命造成较大的影响时。5.2.5静载试验加载程序控制本桥试验加载基本程序如下:(1)在进行正式加载试验前,用2辆试验加载车对试验桥跨测试位置进行预加载,并持续一定的时间,以消除结构可能残留的间隙,降低测试误差。(2)将预加荷载卸至零,一段时间后再进行正式加载。正式加载时按照计算的轮位逐级加载,在卸载完成且结构完全稳定后才能进行下一工况的加载。5.2.6观测方法(1)裂缝观测:在加载过程中对可能开裂的部位进行监测,并记录开裂荷载(将开裂时车辆位置及重量换算为截面弯矩),特别是满载和卸载时注意监测裂缝的状况。(2)应变观测:在混凝土表面粘贴应变片,采用自补偿方式,以静态电阻应变仪自动扫描观测混凝土表面应变。(3)挠度观测:在桥跨的跨中截面处设置观测点,采用百分表进行挠度测量。5.2.7分析方法(1)对试验测试结果进行修正:测值修正(根据各类仪表的标定结果进行测试数据的修正);温度影响修正(由于温度对测试的影响比较复杂,通常采取缩短加载时间,选择温度稳定性较好的时间进行试验等办法,尽量减小温度对测试精度的影响)。(2)各测点变位(挠度、位移)与应变的计算:①总变位(或总应变):;②弹性变位(或弹性应变):;③残余变位(或残余应变):。式中:——加载前测值;——加载达到稳定时测值;——卸载后达到稳定时测值。(3)校验系数计算对加载试验的主要测点(即控制测点或加载试验效率最大部位测点),可按下式计算校验系数ζ:式中:——试验荷载作用下量测的弹性变位(或应变)值;——试验荷载作用下的理论计算变位(或应变)值。(4)相对残余变位(或应变)计算:式中:、意义同前。5.3动载试验5.3.1动载试验工况(1)动载工况根据验收动载试验的目的及现场具体情况,采用大地脉动激振方法及跑车试验进行动力特性测试,跑车各工况时均采用单辆约34t重车沿车行道中线行驶进行。跑车时最大车速达到40km/h,能够模拟实际运营状态工况,基本达到动力响应观测的目的。表5-3动载试验工况说明表工况编号工况内容D1基频D2单车10km/h跑车时速对称于中线匀速通过全桥D3单车20km/h跑车时速对称于中线匀速通过全桥D4单车30km/h跑车时速对称于中线匀速通过全桥D5单车40km/h跑车时速对称于中线匀速通过全桥(2)测点布置1-11-1图5.9动载试验控制截面示意图(尺寸单位:cm)图5.10空心板梁1-1截面动应变测点布置图5.3.2观测的方法(1)冲击系数观测:采用实测动应变时程曲线计算得出;(2)振动速度观测:采用拾振器、信号采集分析仪进行观测。5.3.3分析方法(1)试验资料进行整理时应消除系统误差,舍弃因过失误差产生的可疑数据,对时域波形应先预检,去掉奇异项、修正零线飘移、趋势项等误差,以确保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和真实性。(2)结构自振频率,主要根据脉动试验测记的测点随机振动响应信号分析而得。(3)桥梁结构实测冲击系数根据动力荷载引起检测部位的实测最大动力应力(变)值与最大静力应力(变)值比值计算得到:式中:——动力荷载引起检测部位的实测最大动变形或力值(即最大波峰值);——与相应的最小值,即同一周期的波谷值。——=(+)/2,相当于试验荷载引起同一检测部位的实测最大静力变形或力值。6检测结果我公司检测人员于2015年11月10日进入现场勘察,2015年11月11日至11月13日主要进行桥梁外观检查、混凝土强度检测、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以及桥梁荷载试验的准备工作,2015年11月14日进行桥梁结构荷载试验。6.1外观检测结果根据桥梁结构形式按路线前进方向对新庄小桥墩台依次进行编号,即:0#台、1#台;按照路线前进方向从左至右对空心板依次进行编号,即:1#板、2#板……9#板。6.1.1主要构件几何尺寸测量现场采用钢卷尺等测量工具对桥梁主要控制截面结构尺寸进行测量。在本次结构尺寸检查中,结构尺寸偏差数值在规范允许偏差范围内,满足规范要求。几何尺寸检测结果如表6-1所示。表6-1结构尺寸检测结果表构件部位测点平均值设计值123456789空心板.2外观质量检查经现场检查发现该桥梁存在一些外观缺陷,具体病害统计情况如表6-2所示,具体病害照片如图6.1-6.5所示。表6-2新庄小桥病害情况统计表序号构件名称病害描述图片编号10#台、1#台桥台多处施工钢筋头外露锈蚀图6.12空心板梁空心板梁底面、铰缝施工脱模较差,表面木板、油毛毡覆盖图6.23桥面系有一处桥面泄水孔堵塞伸缩缝中杂物填塞伸缩缝两侧混凝土开裂图6.3图6.4图6.5图6.10#台、1#台多处施工钢筋头锈蚀图6.2主梁底面脱模较差图6.3桥面有一处泄水孔堵塞图6.4桥面伸缩缝杂物填塞图6.5伸缩缝两侧混凝土开裂6.1.3混凝土强度测试结果本次混凝土强度检测根据桥梁结构的形式,选取该桥0#台、1#台、主梁进行混凝土强度测定,各构件均匀选取10个测区,每个测区选取16个测点测定混凝土强度,并用碳化深度仪测试测区混凝土的碳化深度值。混凝土强度检测结果如表6-3所示。新庄小桥混凝土空心板梁设计混凝土等级为C50,台帽设计混凝土等级为C30。检测结果显示,新庄小桥空心板梁实测混凝土强度推定值为58.1MPa,桥台实测混凝土强度推定值介于46.9MPa~47.7MPa之间,均满足设计要求。陕西海嵘工程试验检测有限公司报告编号:HR/QL-2015-068表6-3桥梁混凝土构件强度检测结果表桥梁名称新庄小桥测试仪器回弹仪型号HT225-A构件类型台帽、主梁仪器编号HRYQ095-3~4序号构件名称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碳化深度值(mm)测区强度换算值(MPa)平均值(MPa)标准差(MPa)极小值(MPa)推定强度(MPa)1234567891010#台台帽C300.547.948.947.949.252.047.448.649.249.949.649.11.3047.446.921#台台帽C300.548.149.648.447.949.250.149.950.151.149.449.41.0247.947.73空心板梁C500.359.759.059.459.659.458.658.058.858.958.659.00.5358.058.1检测依据《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11)陕西海嵘工程试验检测有限公司报告编号:HR/QL-2015-0686.1.4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现场检测结果表明,新庄小桥上部构造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结果判定为合格,下部构造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结果判定为合格。保护层厚度检测结果如表6-4所示。表6-4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结果表序号测试对象设计厚度(mm)实测厚度(mm)允许偏差(mm)1空心板梁5043485153524748484749±530#台5054474955474852475249±541#台5041534749534747535052±5检验结果统计上部构造共检验点数10合格点数9最大偏差值7合格率(%)90.0%下部构造2019995.0%6.2静载试验结果根据桥梁结构形式按路线前进方向对新庄小桥墩台依次进行编号,即:0#台、1#台;按照路线前进方向从左至右对应变测点依次进行编号,即:1#测点、2#测点……9#测点;按照路线前进方向从左至右对挠度测点依次进行编号,即:D1、D2、……D6。6.2.1挠度测试结果在最大试验荷载作用下各控制截面挠度观测结果如表6-5~6-6所示。挠度符号向下为“+”,向上为“-”,挠度单位为mm。表6-5挠度测试结果及校验系数表1测点D1D2D3D4D5D61-1截面正载理论计算极限值(mm)6.06.05.8一级加载实测值(mm)1.01.01.3二级加载实测值(mm)卸载(mm)0.00.00.00.10.00.0校验系数0.280.290.300.300.350.31残余变形0.00.00.00.10.00.0相对残余(%)0.000.000.005.490.000.00表6-6挠度测试结果及校验系数表2测点D1D2D3D4D5D61-1截面偏载理论计算极限值(mm)满载加载实测值(mm)卸载(mm)0.00.00.0校验系数90.360.330.23残余变形0.00.00.0相对残余(%)0.000.006.994.810.000.00在最大试验荷载作用下,新庄小桥1-1截面(跨中最大正弯矩截面)、实测挠度值小于其对应的理论计算值,1-1截面挠度校验系数范围为0.22~0.36,卸载后的相对残余变位范围为4.81%~6.99%,均满足《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JTG/TJ21-2011)第8.3.1条规定:校验系数不大于1,相对残余变位不超过20%。6.2.2应变测试结果在最大试验荷载作用下各控制截面应变观测结果如表6-7~6-8所示。应变符号受拉为“+”,受压为“-”,应变单位为με。表6-7应变测试结果及校验系数表1测点1#2#3#4#5#6#7#8#9#1-1截面正载理论计算值(με)747278798079787274一级加载值(με)303334333633332828二级加载值(με)364040414543424341残余应变(με)020112201校验系数0.490.550.520.510.560.540.540.590.55残余应变(%)0.005.040.002.462.214.664.730.002.44表6-8应变测试结果及校验系数表2测点1#2#3#4#5#6#7#8#9#1-1截面偏载理论计算值(με)4848546577889699111满载加载值(με)242430304447545052残余应变(με)021331242校验系数0.490.520.560.460.570.540.570.510.47残余应变(%)0.008.173.3210.116.792.113.687.993.85在最大试验荷载作用下,新庄小桥1-1截面(跨中最大正弯矩截面)实测应变值均小于其对应的理论计算值,1-1截面应变校验系数范围为0.46~0.57,卸载后的相对残余应变为0.00~10.11%,均满足《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JTG/TJ21-2011)第8.3.1条规定:校验系数不大于1,相对残余应变不超过20%。6.3动载试验结果根据桥梁结构形式按路线前进方向对新庄小桥墩台依次进行编号,即:0#台、1#台;按照路线前进方向从左至右对动应变测点依次进行编号,即:1#测点、2#测点。6.3.1脉动测试结果使用结构分析软件对该桥梁进行特征值分析计算,得到该桥第一阶竖弯固有频率为6.26Hz,如图6.6所示。图6.6桥梁一阶固有频率计算结果(6.26Hz)理论计算冲击系数可按下式计算:当时,当时,当时,式中——结构基频(Hz)。新庄小桥实测频率为一阶竖弯频率,故该桥梁理论冲击系数采用一阶理论基频进行计算,桥梁理论冲击系数为。根据《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JTG/TJ21-2011)中第5.9.2条的相关规定,宜根据实测自振频率fmi与理论自振频率fdi的比值来确定自振频率评定标度,具体评定标度如表6-9所示。表6-9桥梁自振频率评定标准上部结构下部结构评定标度fmi/fdifmi/fdi≥1.1≥1.21[1.00,1.10﹚[1.00,1.20﹚2[0.90,1.00﹚[0﹚3[0.75,0.90﹚[0.80,0.95﹚4<0.75<0.805新庄小桥桥梁脉动实测时程曲线和实测自振频率如图6.7~6.8所示。图6.7桥梁1-1截面脉动实测时程曲线图6.8桥梁1-1截面实测1阶竖向自振频率(8.21Hz)该桥梁1-1截面(跨中截面)实测1阶竖向自振频率为9.20Hz,实测自振频率fmi与理论自振频率fdi的比值为1.31,因此确定该桥梁桥梁自振频率评定标度为1。6.3.2跑车测试结果新庄小桥试验桥跨跑车试验是在无任何障碍的情况下,用1辆载重汽车(约34t重)分别以10km/h、20km/h、30km/h、40km/h的速度匀速通过桥梁桥跨结构最不利截面,采用动态应变测试分析系统采集和分析试验数据,测定桥跨结构在载重车辆匀速行驶作用下的动态反应,并计算其冲击系数。跑车试验的实测动态应变时程曲线如图6.9~6.12所示。图6.91-1截面10km/h跑车时1#测点的动态应变时程曲线图6.101-1截面20km/h跑车时1#测点的动态应变时程曲线图6.111-1截面30km/h跑车时1#测点的动态应变时程曲线图6.121-1截面40km/h跑车时1#测点的动态应变时程曲线根据新庄小桥跑车的动态应变时程曲线计算该桥最不利截面所在桥跨结构在不同车速条件下的冲击系数,其计算结果如下表。表6-10跑车冲击系数计算结果表动载工况测试对象10km/h20km/h30km/h40km/h最不利截面0.040.080.100.08新庄小桥最不利截面在不同车速条件下跑车试验的冲击系数值在0.04~0.10之间,均小于理论冲击系数0.308,实测冲击系数均满足规范要求,在各跑车试验工况中,拾振器实测时程曲线未见异常。7检测结论7.1外观检测7.1.1主要构件几何尺寸测量根据现场检测结果,新庄小桥主要构件几何尺寸满足设计要求。7.1.2外观质量检查经现场检查,新庄小桥主要存在如下外观质量病害:(1)0#台、1#台身多处施工钢筋头外露锈蚀;(2)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